首页 / 隐秀轩集 / 钟惺

卷二十六·記二

2025-05-09 17:28 隐秀轩集

尊聞堂記

夫名堂者,欲傲人以所不聞,則必取於意義要眇、景事新妍、字語險晦者以為佳。吳德聚之名其堂以尊聞焉,何居?

鍾子曰:吾蓋三復尊聞之義,而知吳子近思篤行人也。夫吳子非無聞之患也。業有堂矣,登其堂有友朋焉,父事者若而人,兄事者若而人,師事者若而人,肩事者若而人,是以人聞者也。登其堂有圖書焉,取諸經以析理,取諸史以征事,取諸子以辨學,取諸集以敷文,是以言聞者也。登其堂有器玩焉,若鼎以誌怪,若爵以戒貪,若盤以去垢,若欹器、金人以持盈守訥,是以器聞者也。吳子非無聞之患也。世固有離索寡陋,蔽其耳目,聞一人之勝乎己,一言之幾乎道,一物之警於心,而油然有所合,恫然有所艾,如夢之覺,如酲之醒,如亡之歸。其所聞者,人所習聞者也。人所習聞而己創聞焉,則異之;彼習聞者,顧反玩焉。玩則不尊,不尊不信,不信不行。故吾三復尊聞之義,而知吳子近思篤行人也。

夫尊聞之說發於曾子,而董子述之。董子於漢儒最稱純正,然其所作《玉杯》《蕃露》《清明》《竹林》之屬,多外家言。董子非不足於奧博奇聞者,而其告君一依《春秋》天人之旨,非六藝之科、孔子之書,無使並進。對江都以正誼明道,而絀功利。正身率下,家居不問產業。抑何齗齗也!若董子者,真尊其所聞者也。

苟第騖於奧博恢奇,傲人以所不聞,則何不取於所聞之要眇、新妍、險晦者以名其堂,而以名其堂曰尊聞。夫能傲人以所不聞,而不能行人之所習聞者,固非吳子之志也。

梅花墅記

出江行三吳,不復知有江,入舟舍舟,其象大氐皆園也。烏乎園?園於水。水之上下左右,高者為台,深者為室,虛者為亭,曲者為廊,橫者為渡,豎者為石,動植者為花鳥,往來者為遊人,無非園者。然則人何必各有其園也?身處園中,不知其為園,園之中各有園,而後知其為園,此人情也。

予遊三吳,無日不行園中,園中之園,未暇遍問也。於梁溪則鄒氏之惠山,於姑蘇則徐氏之拙政、范氏之天平、趙氏之寒山,所謂人各有其園者也。然不盡園於水,園於水而稍異於三吳之水者,則友人許玄祐之梅花墅也。玄祐家甫里,為唐陸龜蒙故居,行吳淞江而後達其地。三吳之水,不知有江,江之名復見於此,是以其為水稍異。

予以萬曆己未冬,與林茂之遊此,許為記。諾諾至今,為天啟辛酉。予目常有一梅花墅,而其中思理,往復曲折,或不盡憶。如畫竹者,雖有成竹於胸中,不能枝枝節節而數之也。然予有《遊梅花墅》詩,讀予詩而梅花墅又在予目。

大要三吳之水,至甫里始暢。墅外數武,反不見水,水反在戶以內。蓋別為暗竇,引水入園。開扉垣,步過杞菊齋,盤磴躋映閣。映者,許玉斧小字也,取以名閣。登閣,所見不盡為水,然亭之所跨,廊之所往,橋之所踞,石所臥立,垂楊修竹之所冒蔭,則皆水也。故予詩曰:「閉門一寒流,舉手成山水。」跡映閣所上磴,回視峰巒岩岫,皆墅西所輦致石也。從閣上綴目新眺,見廊周於水,牆周於廊,又若有閣亭亭處牆外者。林木荇藻,竟川含綠,染入衣裾,如可承攬,然不可得即至也。但覺鉤連映帶,隱露斷續,不可思議。故予詩曰:「動止入戶分,傾返有妙理。」

乃降自閣,足縮如循寒渡曾不漸裳,則浣香洞門見焉。洞窮得石梁,梁跨小池。又穿小酉洞,憩招爽亭。苔石齧波,曰錦淙灘。指修廊中隔水外者,竹樹表裏之,流響交光,分風爭日,往往可即,而倉卒莫定其處,姑以廊標之。予詩所謂「修廊界竹樹,聲光變遠邇」者是也。折而北,有亭三角,曰在澗,潤氣上流,作秋冬想。予欲易其名曰寒吹。由此行,峭蒨中忽著亭曰轉翠。尋梁契集,映閣乃在下。見立石甚異,拜而贈之以名,曰靈舉。向所見廊周於水者,方自此始。陳眉公榜曰流影廊。沿緣朱欄,得碧落亭。南折數十武,為庵,奉維摩居士,廊之半也。又四五十武,為漾月梁。梁有亭,可候月,風澤有淪,魚鳥空遊,衝照鑒物。渡梁,入得閑堂。堂在墅中最麗,檻外石台可坐百人,留歌娛客之地也。堂西北結竟觀居,奉佛。自映閣至得閑堂,由幽邃得宏敞;自堂至觀,由宏敞得清寂,固其所也。

觀臨水,接浮紅渡,渡北為樓,以藏書。稍入,為鶴,為蝶寢,君子攸寧,非幕中人或不得至矣。得閑堂之東流,有亭曰滌研。始為門於牆,如穴以達牆外之閣。閣曰洪華,映閣之名,故當映此,正不必以玉斧為重。向所見亭亭不可得即至者是也。牆以內所歷諸勝,自此而分,若不得不暫委之;別開一境,升眺清遠。閣以外,林竹則煙霜助潔,花實則雲霞亂彩,池沼則星月含清,嚴晨肅月,不輟暄妍。予詩云:「從來看園居,秋冬難為美。能不廢暄萋,春夏復何似。」雖復一時遊覽,四時之氣,以心準目想備之,欲易其名曰貞萋。然其意渟泓明瑟,得秋差多,故以滴秋庵終之,亦以秋該四序也。

鍾子曰:三吳之水皆為園,人習於城市村墟,忘其為園。玄祐之園皆水,人習於亭閣廊榭,忘其為水。水乎?園乎?難以告人。閑者靜於觀取,慧者靈於部署,達者精於承受,待其人而已。故予詩曰:「何以見君閑,一橋一亭裏。閑亦有才識,位置非偶爾。」

〈(沈刻《隱秀軒集文辰集記二》止此)〉

又名。《钟伯敬合集》。诗文集。各本卷数不一。明钟惺(1574—1625)撰。惺有《名媛诗归》已著录。是集天启间成书。钟氏论诗注重表现人的真情实感,强调独创性,但对诗情理解得过于狭隘,认为只有表现“幽情单绪”、“孤行孤诣”的作品才富于诗意。故其诗多咏物记游之作,善用瘦硬雄健之笔画奇山异水、幽谷险境,以抒发作者与世寡和,孤芳自赏之情,其中有些是托物言志、以物喻人,表现了作者不肯趋附权贵的崇高情怀。

猜你喜欢

  • ●归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六

    吴郡归有光着门人王执礼校传一◆传一归氏二孝子传张自新传顾隐君传元忠张君家传章永州家传戴锦衣家传京兆尹王公传洧南居士传弘玄先生自序赞○归氏二孝子传归氏二孝子予既列之家乘矣以其行之卓而身微贱独其宗亲邻里知..

    5 归先生文集 2025-09-14
  • 第一百二十六卷

    第一百二十六卷目录 水灾部汇考四唐〈太宗贞观十一则 高宗永徽五则 麟德一则 总章一则 咸亨三则 仪凤一则 永隆一则 开耀一则 永淳二则 睿宗文明一则 中宗嗣圣九则 神龙二则 景龙二则 元宗开元十七则 天宝三则 代宗广..

  • 坤舆典第一百二十六卷

    市肆部汇考一《易经》《系辞下传》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盖取诸噬嗑。〈《本义》〉日中为市,上明而下动。又借噬为市,嗑为合也。《礼记》《王制》命市纳贾,以观民之所好恶,志淫..

  • 卷一百七十三 集部二十六

    ○别集类二十六△《圣祖仁皇帝御制文集》·一百七十六卷谨案圣祖仁皇帝御制诗文,篇章繁富,前后共分四集,以次成编。自康熙二十二年癸亥以前为《初集》。于时方戡定九婴,削平三蘖,而念勤访落,化着观文。运筹决胜..

    11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2025-09-05
  • 卷一百二十六 子部三十六

    ○杂家类存目三△《事始》·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不着撰人名氏。其书皆推原事物之始,杂引经史。如以太师始于吕望,考之《尚书》,箕子已先为之,则非周始也。又如开府仪同三司谓始于汉代,考汉建初二年使..

    10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2025-09-04
  • 卷一百十六 子部二十六

    ○谱录类存目△《铜剑赞》·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梁江淹撰。淹字文通,济阳考城人。官至散骑常侍左卫将军。封醴陵侯。谥曰宪。事迹具《梁书》本传。齐永明中,掘地得古铜剑,淹因诠次剑事,考古人铸兵用铜..

  • 卷七十 史部二十六

    ○地理类三△《南岳小录》·一卷(浙江汪汝瑮家藏本)唐道士李冲昭撰。卷首有自序,称“弱年悟道,近岁依师。洎临岳门,频访灵迹。遍阅古碑及《衡山图经》、《湘中记》,仍致诘于师资、长者、岳下耆年。或得一事,旋..

    30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2025-09-03
  • 卷二十六 经部二十六

    ○春秋类一说经家之有门户,自《春秋》三《传》始,然迄能并立于世。其间诸儒之论,中唐以前则《左氏》胜,啖助、赵匡以逮北宋则《公羊》、《穀梁》胜。孙复、刘敞之流,名为弃《传》从《经》,所弃者特《左氏》事迹..

    14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2025-09-03
  • 二十六、伏日汤饼 名曰辟恶

    [原文]六月伏日,并作汤饼,名为辟恶。按《魏氏春秋》:何晏以伏日食汤饼,取巾拭汗,面色皎然,乃知非傅粉。则伏日汤饼,自魏已来有之。[译文]六月伏天,家家都煮面馄虼,说是可以避除邪恶。按语《魏氏春秋》说:何..

    15 荆楚岁时记译注 2025-08-21
  • 畿輔通志卷二十六

    公署周官宫正掌宫中之官府次舍盖公卿大夫士居有宅舍而治事則於官府士庶子宿衛者則入直有次所居有舍所以順人情而便事體也舉宫中而六官之屬可知矣鄉士掌國中其治在國中也遂士掌四郊其治在四郊縣士掌野其治在野也治在此..

    14 雍正畿辅通志 2025-08-19
  • 卷二十六 十洲三岛部

    ◎十洲并序 ──东方朔集汉武帝既闻王母说八方巨海之中有祖洲、瀛洲、玄洲、炎洲、长洲、元洲、流洲、生洲、凤麟洲、聚窟洲等十洲,并是人迹所希绝处。又始知东方朔非世常人,是以延之曲室,而亲问十洲所在方物之名..

    29 云笈七签 2025-08-13
  • 卷二十六 臣节

    抱朴子曰:昔在唐虞,稽古钦明,犹俟群后之翼亮,用臻巍巍之成功。故能熙帝之载,庶绩欺凝,四门穆穆,百揆时序,蛮夷无猾夏之变,阿阁有鸣凤之巢也。喻之元首,方之股肱,虽有尊卑之殊,邈实若一体之相赖也。君必度..

    28 抱朴子 2025-08-12
  • 庄子解卷二十六·杂篇

    外物外物不可必,故龙逢诛,比干戮,箕子狂,恶来死,桀纣亡。 同于一死,不救其恶。 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员流于江,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人亲莫不欲其子之孝,而孝未必爱,故孝已忧而..

    37 庄子解 2025-08-09
  • 卷八百二十六

    卷826_1 【善哉行(伤古曲无知音)】贯休有美一人兮,婉如青扬。识曲别音兮,令姿煌煌。 绣袂捧琴兮,登君子堂。如彼萱草兮,使我忧忘。 欲赠之以紫玉尺,白银铛。久不见之兮,湘水茫茫。 卷826_2 【读离骚经】贯休..

    20 全唐诗 2025-08-05
  • 卷七百二十六

    卷726_1 【和三乡诗(会昌时有女子题诗三乡驿和者十人)】陆贞洞惆怅残花怨暮春,孤鸾舞镜倍伤神。 清词好个干人事,疑是文姬第二身。 卷726_2 【和三乡诗】刘谷兰蕙芬香见玉姿,路傍花笑景迟迟。 苎萝山下无穷意,..

    42 全唐诗 2025-08-04
  • 卷六百二十六

    卷626_1 【早秋吴体寄袭美】陆龟蒙荒庭古村只独倚,败蝉残蛩苦相仍。虽然诗胆大如斗, 争奈愁肠牵似绳。短烛初添蕙幌影,微风渐折蕉衣棱。 安得弯弓似明月,快箭拂下西飞鹏。 卷626_2 【病中秋怀寄袭美】陆龟蒙病容..

    22 全唐诗 2025-08-03
  • 卷五百二十六

    卷526_1 【冬日五湖馆水亭怀别】杜牧芦荻花多触处飞,独凭虚槛雨微微。寒林叶落鸟巢出, 古渡风高渔艇稀。云抱四山终日在,草荒三径几时归。 江城向晚西流急,无限乡心闻捣衣。 卷526_2 【不寝】杜牧到晓不成梦,思..

    33 全唐诗 2025-08-01
  • 卷四百二十六

    卷426_1 【七德舞-美拨乱,陈王业也】白居易七德舞,七德歌,传自武德至元和。元和小臣白居易, 观舞听歌知乐意,乐终稽首陈其事。太宗十八举义兵, 白旄黄钺定两京。擒充戮窦四海清,二十有四功业成。 二十有九即..

    27 全唐诗 2025-07-31
  • 卷三百二十六

    卷326_1 【奉和韦谏议奉送水部家兄上后书情…呈两省阁老院长】权德舆驷牡龙旂庆至今,一门儒服耀华簪。人望皆同照乘宝, 家风不重满籝金。护衣直夜南宫静,焚草清时左掖深。 何幸末班陪两地,阳春欲和意难任。 卷32..

    28 全唐诗 2025-07-29
  • 卷二百二十六

    卷226_1 【蜀相(诸葛亮祠在昭烈庙西)】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卷226_2 【卜居】杜甫浣花流..

    42 全唐诗 2025-07-28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