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隐秀轩集 / 钟惺

卷三十九·疏一

2025-05-10 12:08 隐秀轩集

圓通庵募緣疏

夫多藏寡與,病坐慳癡;廣勸博祈,道惟堅苦。然有善知識,無愛髮膚,何待沿門持缽;乃大比丘,詎辭心力,務求遍地成金。離之俱傷,合則雙美;機難兩遇,事必相須。

圓通庵者,去鎮二里許,村而近市,僧多雜俗。宗僧性慧,始事剃披,遽勤拮據。感龍象之泣,冀信者之哀。苟能開大歡喜之途,終當獲不退轉之效。在募者,小或丈室,大至須彌,何分廣狹;在施者,多而太倉,少雖粒米,豈有缺圓!以茲堅苦之忱,破彼慳癡之性。念惟各盡,功則同歸。謹疏。

東禪寺玻璃閣募緣疏

邑東西各有湖,湖有寺,寺有閣。登閣焉,如坐舟中。倚船窗而下視,水可掬可漱,可濯可灑。即不以為佛國,而不以為勝地不可也。寺僧岸公曰:「閣必積經,經必積僧,僧必置田飯之。」發願作玻璃閣。閣計其費可三四千金而足。

吳居士幼如難之,問鍾子。鍾子曰:夫募者為願,施者為緣。願有待則頓成為難,緣無方而漸致亦易。以願聽緣,以緣湊願,是岸公之志也。且夫佛無土非國,而莊嚴者非勝地或莫之肯先焉。登是閣也,但作舟中想,見可掬可漱、可濯可灑者在船窗間,樂其勝焉。因是以有閣,閣因是以有經,經因是以集僧,僧因是以有田。以無方之緣,足有待之願,旦暮遇之,居士何難焉?

吾宗僧有性慧者,募作圓通庵,止數十金,不能取盈,持缽甚苦。見是疏得無河漢!豈其地之不東禪,抑其人之不岸公邪?請戲質之老岸,並出是疏廣之。

題三明和尚募積經疏

僧誦經未必解,有經未必誦。有經不誦,誦而不解,故其經曰「積」。積之為言,近於無用。猶積錢不必使,而或有使之;積書者不必讀,而或有讀之。或有使之,或有讀之,則雖不必使,不必讀,而不可不積也明矣。

今檀施者雖有誌心信向,見其積而無用,則施之念不期怠而自怠。不知寺有經,使人望而知其為寺;有經而僧能誦,使人望而知其為僧。如金銀、土石、膠漆作佛形像,瞻禮者以為佛,而忘其為金銀、土石、膠漆,則其用亦大矣。故積經者,象教之意也。誦經不解,賢於不誦;有經不誦,賢於無經。則雖知其積而無用,亦可以慨然施之而不疑矣。況僧如三明者,信敏人也,非誦經而不解及有經而不誦者乎!

重裝牛首祖像疏解

佛有斷割肢體,示無所慳。而諸經乃云,以金木、土石、膠漆作佛像,瞻禮讚歎,便獲福報。胡輕其身而重於其身盡之像也?

退谷居士鍾惺曰:瞻禮讚歎,從像而生,則佛法以像而長存。佛之欲存其法,有甚於其身者,則像烏得不重?重其像,宜無如金木、土石、膠漆之可久者,舍此而畫,其為可久也難矣。夫真能重其法者,必從其難久者而務為久焉。難久者而務為久,則非徒如金木、土石、膠漆,瞻禮讚歎而已,又將有所以為守之之道也。是以古人畫重人物,人物重佛道。在作者伸紙濡豪之初,已辦一極久之願力,必得於守者之人而後已也。

牛首有歷代祖師畫像百幅,久矣。萬曆丁巳三月,惺寓白門,與王子宇、林子楙、楙弟古度、胡子起昆獲觀之。似非一時所為,而威儀嚴慈。此百祖之身若與我聚於一時者,像之所為也。已傷其歲久,紙軸毀敗,歸與吳子惟明圖重裝表之。惺自書各祖出處其上。

夫作者願力,期必得夫守者之人耳。守者之人不易得,不得已而求夫所以守之之道。夫裝裱之於畫,其於以為可久也差易,不可謂非守之之道也。是歲五月十五日,惺謹識。

募修牛首山羅漢殿疏

予募裱牛首祖像八十餘軸年餘矣。有石居士者,感其義,捐數百金,構牛首羅漢殿。

夫眾生黑業不同,造於慳者甚多。諸佛菩薩廣設福利,以勸人施。夫眾生主施,則諸佛菩薩遂主受乎?蓋施者,慳之反也。施則慳除,慳除則黑業除,黑業除則人人可作諸佛菩薩。人人可作諸佛菩薩,諸佛菩薩斷臂割首之不惜,而何愛以身為受乎?

今匹夫齊民無故而欲致數百金,則其所以致此數百金之故,其舉念行事有不可言者矣。今以一念一事之有感,舉數百金一旦捐之,則並其所以致此數百金之故,一旦懺除之矣。舉所以致此數百金之故,隨此念而一旦懺除,其為善念福緣,又豈盡於此數百金哉?此諸佛菩薩勸施之意也。

曰:居士既身捐數百金,胡為乎募也?予曰:裝裱祖師畫像,其所施幾何?居士感之,至捐數百金。彼一切善人,豈無感居士而共作佛事者乎?若身捐數百金,而使一切善人無由發布施之念,猶墮慳貪業中,此世俗輕財之說,非諸菩薩所以勸施之意也。

募畫祖像疏

祖之為言傳也,不自其身而止也。使止於其身,是上自飲光止矣,又上而曰毗婆屍佛止矣,於祖之義何居哉?祖之教既不自一身而止,則夫莊嚴祖像以使之傳者,又豈可自一處而止乎?

牛首祖像百幅,信心者多臨而瞻禮之,不欲其像自牛首而止也。新安方居士欲廣牛首祖像之傳,而委之戴清之,可謂得人。像成而置之黃山,可謂得地。鍾子方客白門,感牛首祖像之裝者就渝而圖新之,聞其事而歡喜讚歎,告二君廣勸十方信心,成此功德,勿生退轉。第提祖之一字,顧名而思其義焉,斯可也。

京山多寶寺募五大部經疏

乞法者欲釋其疑也,計宜乞於多法處。乞於多法處,能使與者生饒益想,生歡喜想,而不必苦其難。施法者欲起其信也,計宜施於少法處。施於少法處,能使受者生希有想,生難遭想,而不敢忽其易。

吾鄉京山有多寶寺,其來數百年矣,而尚未有經也。寺僧海林行腳至金陵,誓募五大部經以歸。懼其難就,不勝悲惱。

鍾子廣之曰:仁者無憂。夫金陵自齊、梁以來,故佛國也。若乞法於多法處,而此中檀越施法於少法處,機緣無妙於此者。

且吾聞經為如來全身,施經者非施財,乃施如來全身也。昔有一菩薩,以己所生之國粗弊無法,請於如來,歸教化之。今以數百年之寺,而耳不聞佛,目不見經,粗弊孰甚焉?譬若以此中檀越為菩薩,處多法之地,而視娑婆世內,尚有無法之國,必且身先往化之。今有方便於此,一人施經,是以一菩薩齎一如來全身,往送於其地也;多人施經,是以眾菩薩齎一如來全身,往送於其地也。有如來全身之賜,而又免於菩薩自往之勞,其踴躍助顯,施之惟恐不速,而勸之惟恐不廣也,又豈止五大部哉!

募盂蘭盆施食念經禮懺疏

李溫陵有言:「阿彌陀佛,亦祇是尋常慈孝之人而已。」此通透平實之言也。由此推之,所謂佛事菩薩行,亦不能舍尋常慈孝之事之行,而別有所謂事與行也。

七月十五日盂蘭盆何始乎?始自大目揵連為其母悅帝利已墮餓鬼道而拔之者也。焰口施食何始乎?始自如來為其弟阿難將墮餓鬼道而拔之者也。拔一母,拔一弟,而必拔千億劫餓鬼,其願抑何深,而不敢以為深;其力抑何勞,而不敢以為勞;其福德抑何廣、何遠,而不敢以為廣且遠:但以為尋常慈孝之情。若曰:吾所拔者止一母,止一弟耳。嗟乎!舜之孝,至天下化、天下定;武周之孝,至郊祀禘嘗,治天下如指掌而猶曰此庸行也,與此何異哉?人人有父母,人人有兄弟,聞盂蘭盆而願附,見施食而樂助。此非佛事,孝慈之事也;此非菩薩行,孝慈之行也。世有不言佛、不言菩薩者,有不言孝慈者哉?

長生館,焦太史放生地也。僧定安者曰:「吾將以今年是日,於水際作盂蘭盆會,持尊勝咒,施食、念經、禮懺,為五晝夜功德。」以疏示惺,願題數語,以告大眾之願附而樂助者。惺德薄罪重,三十年內,喪嗣父嗣母,喪生母,喪仲弟、叔弟、季弟與妹,喪長男,諸男女眷屬幼者不與焉。創巨痛深,悲淚歡喜,述二事緣起以告大眾。彼大眾者,亦不因是語而願附樂施也。其亦曰:人人有父母,人人有兄弟而已矣。

募修大報恩寺觀音殿疏

金陵自康師以三七日致舍利,始有塔。今大報恩寺佛殿後,插煙霄而亂星日,為震旦國中莊嚴第一者,文皇帝之為也。舍利往往有光,隨人願力所見。雖以惺之根淺業深,猶曾得一遇之。前為佛殿,殫極弘麗。想元末國初,***、靖難之際,士民之坑屠,兵將之夷殺,與夫忠臣義士之捐糜,事定想興,聖主大雄大悲,必有憯於誌者。庶幾仰藉三寶津逮,於以解其結而資其福,深心所托,非苟而已也。

殿毀於火六十年,而牆壁兀兀然立於煙霜風雪之中,劣得不仆者,蓋有故焉。然而復之則難言矣。大凡土木興作出縣官者,廢則疏請出水衡錢新之。今邊腹多事,公私告匱,水衡錢豈能及此?中丞本如吳公,信心護法,自度利他,數十年如一日。惻然龍象之泣,重興信者之哀。曰:「吾以積官餘俸,倡眾修舉,代濟縣官之乏,而存皇祖拔幽功德於萬一。非惟善信之極思,亦臣子之至情也。」於是捐資首復塔左之祖殿,與未毀之伽藍殿相配,若左右手之翼如也。念塔後之觀音殿如人之有坐也,募眾重修,以為佛殿之地,而屬惺為疏以勸施者。

惺猶記戊午開、鐵失守,軍民糜爛無數,名將大吏從之。南都善信,醵錢米不訾,飯僧懺誦,廣建水陸道場,普薦忠魂。惺實為疏。至中夜,聞甲馬之聲,雜風雨而夾星霜,趨於壇左,感應如此。報恩塔殿,乃文皇帝所以雪冤拔滯於***、靖難之際者。今遼禍未歇,河東腥膻,所屠戮過當於往歲。文皇在天,憯然於誌,必有甚者。今新此塔殿,豈止如前水陸功德?方今物力告絀,宰宮居士,隨其方便,倡和勸助,代為皇家永此福田,亦輸財急公之誼也。

(沈刻《隱秀軒集》文秋集疏一止此)

募造丘家橋緣起疏

去吾邑北四十里,舊有橋曰丘家橋,潛、沔及邑中走鄖子、武漢孔道也。其地曲岸高急,二壁相拒,恒有頹勢。水盈涸皆怒,而盈為甚,衝波擊岸,而返無所釋憾,捍巨石如漂木屑。橋力不支,不能不圮,圮而至於亡矣。官民濟者,輿馬步皆病,或溺焉。涸則人行釜底,懼不脫於淵。

亡弟叔靜讀書橋左之龍禪寺,曾慨然談及造橋事。僧復初者無所長,一味專愚而戇,能忍勞而已。弟曰:「此募造橋者之具也。」僧亦先見一馬墜岸死,心動。聞弟言,心獨喜,自負力任募事。同年李長叔少參為之疏。於是係鋃鐺數丈於頸,擊柝號通衢者三年。頸鐵礫街石有聲,石皆刓,頸創蟲出,而橋之不能造如故也。於是燒其二指,而橋之不能造如故也。橋之逋石,為土人侵匿,搜之,至為所擊折臂,而橋之不能造如故也。

天啟壬戌歲三月,予自南都歸,將入閩。王程嚴迫,居家僅旬餘。許為之疏,而日不給,力亦不能施。僧恒明者,予族子也,力勸予成此事,而僧復初不知也。人有言予之不為募疏及財施者,皆僧恒明所持,復初恚,將與為難。

次年癸亥,予憂歸,客有談及此者,曰:「佛法忍辱戒嗔,此豈僧之所為?」予心憐焉,此僧亦苦矣。私計有一人首捐百金為大眾倡,彼二僧者何至是?然不敢以其事屬之己,亦不敢望之人也。予起入內,僧養明者在坐,謂弟快曰:「而伯氏適動一念而中止,若知之乎?」弟曰:「不知。」各罷去。居月餘,予室人有寤而與予言者,曰:「君昨夕與我言造橋事乎?」予驚曰:「未也。若安從問及此?」曰:「適夢君以百金造一橋,聞轉石邪許聲而寤。」予悚然。一念之動,萌蘖未成,人我無主,而僧占色於外,女人感夢於內。惺雖非喜施任事之人,而持地菩薩及護法諸神,已署我作募造主矣,惺亦何力以逃之?乃先捐六十金,以其事告同年謝彥甫侍御。彥甫喜,立付十金於予,問予曰:「事則善矣,收放橋金者為誰?」予對以「自捐者自貯之以待用,余不敢知」。彥甫曰:「子誤矣,子任此事而不任收放,人將袖金而不出。」予乃任收放事。以其言告李長叔,復喜。先是,王茂才以橋許捐石百塊,封識二十金,待有首倡而後捐之。

惺初念其費度可百五十金,可成,則取諸相知數人而足。弟快與鄉老杜君步其地而相度之,曰:「此橋造之不如法,後致頹圮,積石偎倚水中,助其怒,行者之苦乃甚於無橋。非三百金不可。有餘,則庵住僧施茶,皆善因也。」如是則其勢不能不仰於募。

募非易事也,僧復初之效可見於前矣。且橋利速成,非塔廟等工,可以漸次有待。於是惺為疏,附長叔後,多書小冊,令相知者人持一冊,隨地隨人,大要度其必施者而後募之。寧少而與,勿多而許,使不為空言。錢穀之數,與橋費不甚相遠,而後役興焉。出入年月絲毫皆有疏記。橋成之日,易以佳名,工費若干,同事者若而人,並勒碑陰。

(以上一篇錄自《鍾伯敬先生遺稿》卷三)

又名。《钟伯敬合集》。诗文集。各本卷数不一。明钟惺(1574—1625)撰。惺有《名媛诗归》已著录。是集天启间成书。钟氏论诗注重表现人的真情实感,强调独创性,但对诗情理解得过于狭隘,认为只有表现“幽情单绪”、“孤行孤诣”的作品才富于诗意。故其诗多咏物记游之作,善用瘦硬雄健之笔画奇山异水、幽谷险境,以抒发作者与世寡和,孤芳自赏之情,其中有些是托物言志、以物喻人,表现了作者不肯趋附权贵的崇高情怀。

猜你喜欢

  • 嘉祐集卷三 权书下

    孙武求之而不穷者,天下奇才也。天下之士与之言兵,而曰我不能者几人?求之于言而不穷者几人?言不穷矣,求之于用而不穷者几人?呜呼!至于用而不穷者,吾未之见也。《孙武十三篇》,兵家举以为师。然以吾评之,其言..

    1 嘉祐集 2025-10-12
  • 卷三百十四 神二十四

    清泰主 仆射陂 李泳子 谯乂俊 刘峭 袁州父老 朱廷禹 僧德林 司马正彝刘宣 黄鲁 张鋋 郭厚 浔阳县吏 朱元吉 沽酒王氏 鲍回 刘皞 崔练师----------------------------------------清泰主唐清泰主,乃晋高祖之妇兄也。..

    8 太平广记 2025-10-10
  • 卷三 杨温拦路虎传

    入话:阔舍平野断云连,苇岸无穷接楚田。翠苏苍崖森古木,坏桥危磴走飞泉。风生谷口猿相叫,月上青林入未眠。独倚兰干意难写,一声邻笛旧山川。话说杨令公之孙,重立之子,名温,排行第三,唤作杨三官人,武艺高强,..

    6 清平山堂话本 2025-10-06
  • 卷三 刎颈鸳鸯会

    入话:眼意心期卒未休,暗中终拟约秦楼。光阴负我难相偶,情绪牵人不自由。遥夜定怜香蔽膝,闷时应弄玉搔头。樱桃花谢梨花发,肠断青春两处愁。丈夫只手把吴钩,欲斩万人头;如何铁石打成心性,却为花柔?君看项籍并..

    11 清平山堂话本 2025-10-06
  • 卷三 五戒禅师私红莲记

    入话:禅宗法教岂非凡,佛祖流传在世间。铁树花开千载易,坠落阿鼻耍出难。话说大宋英宗治平年间,去这浙江路宁海军钱塘门外,南山净慈孝光禅寺,乃名山古刹。本寺有二个得道高僧,是师兄师弟,一个唤做五戒禅师,一..

    6 清平山堂话本 2025-10-06
  • 卷三 陈巡检梅岭失妻记

    入话:独坐书斋阅史篇,三真九烈古来传。历观天下崄岖峤,大庚梅岭不堪言。君骑白马连云栈,我驾孤舟乱石滩。扬鞭举棹休相笑,烟波名利大家难。话说大宋徽宗宣和三年上春间,黄榜招贤,大开选场。云这东京汴梁城内,..

    11 清平山堂话本 2025-10-06
  • 卷三 阴骘积善

    入话:燕门壮士吴门豪,竹中注铅鱼隐刀。感君恩重与君死,太山一击若鸿毛。唐德宗朝有秀才,南剑州人,姓林名积,字善甫。为人聪俊,广览诗书,九经三史无不通晓,更兼为事梗直。在京师大学读书,给假在家,侍奉母亲..

    11 清平山堂话本 2025-10-06
  • ●文渊阁书目卷三

    ○元字号第一厨书目△礼书唐郊祭录一部三册(阙)唐开元礼一部十五册(完全)宋元丰郊庙奉祀礼文一部四册(完全)宋陈祥道礼书一部十册(完全)朱陆氏礼象一部五册(阙)宋太常议定九章冕服一部一册(阙)宋政和冠婚..

    13 文渊阁书目 2025-10-05
  • 卷三十·鸟部 鳞介部 虫部

    ○凤第一叙事《孔演图》曰:凤,火精。《毛诗草虫经》曰:雄曰凤,雌曰皇,其雏为鸑鷟。或曰:凤皇一名鸑鷟,一名鶠。《毛诗疏》曰:凤非梧桐不栖,非竹实不食。《论语摘衰圣》曰:凤有六像,九苞,六像者。一曰头像..

    18 初学记 2025-10-05
  • 卷三 岁时部上

    ○春第一§叙事 《礼记·月令》曰:孟春之月,日在虚,昏昴中,晓心中。(孟,长也。日月之行,一岁十二会。观斗所建,命其四时。孟春,日月会于娵訾,而斗建寅。)其日甲乙,其帝太皞,其神勾芒,(郑玄曰:此苍精之君..

    11 初学记 2025-10-05
  • 卷三百九十九 ◎人事部四十

    ○应梦 《礼记·文王世子》曰:文王谓武王曰:"汝何梦矣?"武王对曰:"梦帝与我九龄。"(帝,天也。)文王曰:"汝以为何也?"武王曰:"西方有九国,君王其终抚嘱拢"文王曰:"非也,古者谓年为龄,齿亦龄也。我百,尔九..

    19 太平御览 2025-09-25
  • 卷三百九十八 ◎人事部三十九

    ○吉梦下 《东观汉记》曰:诸将皆劝光武即位。乃召冯异。上曰:"我昨夜梦乘赤龙上天,觉悟心中动悸。"异因下席拜贺曰:"此天命发於精神也。"异遂与诸将定议上尊号。 又曰:永平三年春,有司奏请立长秋宫,以率八妾。..

    23 太平御览 2025-09-25
  • 卷三百九十七 ◎人事部三十八

    ○叙梦 《毛诗·鸡鸣》曰:虫飞薨薨,甘与子同梦。(笺云:虫飞薨薨,东方旦明之时,我犹乐与君子卧而同梦,言亲爱之也。) 又《节正月》曰:召彼故老,讯之占梦。(笺云:君臣在朝侮玄老,召之不问政事,但问占梦而已..

    17 太平御览 2025-09-25
  • 卷三百九十六 ◎人事部三十七

    ○溺 《大戴礼》曰:武王践祚曰:"盥盘之铭,与其溺於水,宁溺于人。"不可救。 《礼记·檀弓上》曰:死而不吊者三:(谓轻生忘孝。)畏,(人或时以非罪攻己,不有以说之死之者,孔子畏于匡是也。)压,(行止危险之下。)..

    14 太平御览 2025-09-25
  • 卷三百九十五 ◎人事部三十六

    ○沐 《说文》曰:沐,濯发也。 《毛诗·淇澳·伯兮》曰:自伯之东,首如飞碰拢岂无膏沐,淮适为容? 《大戴礼·夏小正》曰:五月蓄兰为沐浴。 《礼记·曲礼上》曰:居丧之礼,头有疮则沐。 又《檀弓下》曰:石骀仲..

    15 太平御览 2025-09-25
  • 卷三百九十四 ◎人事部三十五

    ○行 《易·困卦》曰:臀无肤,其行趑趄。 《毛诗·谷风》曰:行道迟迟,中心有违。(迟迟,舒行貌。) 又《黍离》曰: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又《载驱》曰:汶水汤汤,行人彭彭。 又《我行其野》..

    10 太平御览 2025-09-25
  • 卷三百九十三 ◎人事部三十四

    ○坐 《释名》曰:坐,挫也。骨节挫屈也。("小人群党,坐于王床。"王床者,王者床。) 《毛诗·车邻》曰:既见君子,并坐鼓瑟。 《礼记·曲礼上》曰:夫为人子者坐不中席。 又曰:离坐离立,无往参焉。 又曰:男女不..

    9 太平御览 2025-09-25
  • 卷三百九十二 ◎人事部三十三

    ○吟 《释名》曰:吟,严也。其声本出于故愁,故声严肃,使听之凄叹也。 《说文》曰:吟,叹也。 《毛诗·关雎序》曰:吟咏情性,以讽其上。 《东观汉记》曰:梁鸿常闭户吟咏、书记,遂潜思著书十馀篇。 《魏志》曰..

    16 太平御览 2025-09-25
  • 卷三百九十一 ◎人事部三十二

    ○笑 《说文》曰:哑,笑也。咥,大笑。听,笑貌也。忻,笑喜也。 《易·同人卦》曰:先号咷而后笑。 又《震卦》曰:震来虩虩,笑言哑哑。 又《旅卦》曰:鸟焚其巢,旅人先笑后号咷。 《毛诗·邶·终风》曰:终风且..

    14 太平御览 2025-09-25
  • 卷三百九十 ◎人事部三十一

    ○言语 《说文》曰:直言曰言,语议曰语。 《释名》曰:言,宣也,宣彼此之意也。语,叙也,叙己所欲说述也。 《易·系辞》曰: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又曰: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又曰:君子出其言善,则千..

    19 太平御览 2025-09-25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