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盂鼎铭文 / 佚名

大盂鼎铭文

2025-05-19 18:27 大盂鼎铭文

大盂鼎铸造于周康王23年(前1003年),清道光初年出土,与毛公鼎、大克鼎并称晚清海内三宝。大盂鼎鼎高102厘米,重153.5公斤,腹内侧铸有19行铭文,分2段,共291字。铭文的内容是有关一个名叫盂的贵族为颂扬周康王的赏赐、训告和伟绩,铸鼎以铭记。

寫真版

隹〈(唯)〉九月,王才〈(在)〉宗周,令〈(命)〉盂。王若曰:盂!不〈(丕)〉顯玟〈(文)〉王,受天有大令〈(命)〉,杜〈(在)〉珷〈(武)〉王嗣玟〈(文)〉乍〈(作)〉邦,闢氒〈(厥)〉匿〈(慝)〉,匍〈(敷)〉有〈(佑)〉亖〈(四)〉方,㽙〈(畋)〉正氒〈(厥)〉民。杜〈(在)〉𩁹〈(于)〉𢓷〈(御)〉事,𠭯,酉〈(酒)〉無𠭖〈(敢)〉酖,有祡蒸祀無𠭖〈(敢)〉擾,古〈(故)〉天異〈(翼)〉臨子,灋〈(法)〉保先王,匍〈(敷)〉有亖〈(四)〉方。我䎽〈(聞)〉殷述〈(墜)〉令〈(命)〉,隹〈(唯)〉殷𠐈〈(邊)〉𥎦〈(侯)〉、田〈(甸)〉,𩁹〈(與)〉殷正百辟,率肄〈(肆)〉于酉〈(酒)〉,古〈(故)〉喪𠂤〈(師)〉。巳〈(已)〉!女〈(汝)〉妹〈(昧)〉辰又〈(有)〉大𦨕〈(服)〉,余隹〈(唯)〉即朕小學。女〈(汝)〉勿勉〈(逸)〉 余乃辟一人,今我隹〈(唯)〉即井〈(型)〉㐭〈(禀)〉于玟〈(文)〉王正德,若玟〈(文)〉王令〈(命)〉二三正。今余隹〈(唯)〉令〈(命)〉女〈(汝)〉盂,𥃝〈(紹)〉𤇾〈(榮)〉茍〈(敬)〉雝〈(擁)〉德巠〈(經)〉,敏朝夕入讕〈(諫)〉,亯〈(享)〉奔走,畏天畏〈(威)〉。

王曰:而〈(通「耐」。另一解作「須」。)〉!令〈(命)〉女〈(汝)〉盂井〈(型)〉乃嗣且〈(祖)〉南公。王曰:盂!𠧟〈(廼)〉𥃝〈(紹)〉夾,𣦸〈(尸)〉𤔲〈(辭)〉戎,敏誎罰訟,𡖊〈(夙)〉夕𥃝〈(紹)〉我一人烝亖〈(四)〉方,𩁹我𠀠〈(其)〉𨗝〈(遹)〉省先王受民受彊〈(疆)〉土,易〈(賜)〉女〈(汝)〉鬯一卣,冂〈(冕)〉、衣、巿〈(韍)〉、舃、𨏖〈(車)〉馬,易〈(賜)〉乃且〈(祖)〉南公旂,用𡃣〈(戰)。一作「𠐠」,通「狩」。〉。易〈(賜)〉女〈(汝)〉邦𤔲〈(司)〉亖〈(四)〉白〈(伯)〉,人鬲自𩣓〈(馭)〉至于𤇈〈(庶)〉人六百又五十又九夫;易〈(賜)〉尸〈(夷)〉𤔲〈(司)〉王臣十又三白〈(伯)〉,人鬲千又五十夫,𢔔𡧿〈(畢)〉𨟦〈(遷)〉自氒〈(厥)〉土。

王曰:盂!若茍〈(敬)〉乃正,勿灋〈(廢)〉朕令〈(命)〉!盂用對王休,用乍〈(作)〉且〈(祖)〉南公寶鼎,隹〈(唯)〉王廿又三祀。

校訂版

唯九月,王在宗周,命盂。王若曰:「盂!丕[1]顯[2]文王,受天有[3]大命,在[4]武王嗣文作邦,闢[5]厥[6]慝[7],敷佑四方,畯[8]正[9]厥[10]民。在于御[11]事,𠭯[12],酒無敢酖[13],有祡[14]蒸[15]祀無敢擾,故天翼[16]臨[17]子,法[18]保先王,敷[19]有四方。我聞殷墜[20]命,唯殷邊侯、甸,與殷正百辟,率肆于酒,故喪師[21]。已[22]!汝昧辰[23]有大服[24],余唯即朕小學。汝勿逸余乃辟一人[25]。今我唯即[26]型[27]禀于文王正德,若文王命二三正。今余唯命汝盂,紹[28]榮[29],敬擁德[30]經[31],敏朝夕入諫,享奔走,畏天威。」

王曰:「耐!命汝盂型乃嗣祖南公。」王曰:「盂!廼紹夾,尸[32]司[33]戎,敏誎[34]罰訟,夙夕紹我一人[25]烝四方,與我其[35]遹[36]省先王受民受疆土,賜汝鬯[37]一卣[38],冕[39]、衣[40]、韍[41]、舃[42]、車馬,賜乃祖南公旂,用戰。賜汝邦司四伯,人鬲[43]自馭至于庶人六百[44]又五十[45]又九夫;賜夷司王臣十又三伯,人鬲千又五十[45]夫,𢔔畢遷自厥土。」

王曰:「盂!若敬乃正[46],勿廢朕命!」盂用對王休,用作祖南公寶鼎,唯王廿又[47]三祀。

註釋

1 訓為「大」。

2 訓為「明」。

3 通「佑」,保佑。

4 通「載」,過去。

5 通「辟」,除去。

6 代詞,指殷商。

7 訓為「惡」。

8 長久。

9 通「政」。

10指代四方。

11訓為「用」。

12cu,嘆詞。

13樂酒之意。

14燒柴祭天之祀。

15天子冬祭。

16訓為「護」,翼護。

17訓為「看」。

18通「廢」,訓為「大」。

19原字鑄壞。

20訓為「喪」。

21人民。

22疑為嘆詞。

23通「晨」。

24「封官」之意。

25^25.025.1「一人」,商周時天子自稱,金文中刻寫為一個字。

26訓為「就」。

27效法。

28輔佐。

29周王室內地位很高的一個人。

30美德。

31準則

32訓為「主」。

33管理。

34通「勅」,治理。

35將要。

36巡狩。

37chng,古代祭祀時所使用的一種酒,用鬱金草釀黑黍而成。

38yǒu,中國先秦時期酒器。口橢圓形,足為圈形,有蓋和提梁,腹深,有圓形、橢圓形、方形、圓筒形等。卣常見於商朝和西周時期,通常商朝的卣多橢圓形,西周則多圓形。

39古代的帽子,由平天冠綖板和前後的垂旒等構成。

40上衣。

41下裳,類似圍裙,可護住腿部和膝蓋。

42鞋子。

43隸。

44「六百」,銘文刻寫時合體為一個字。

45^45.045.1「五十」,銘文刻寫時合體為一個字。

46長官。

47「廿又」,銘文刻寫時合體為一個字。

西周康王发布的一件禁酒的行政命令。所记载的内容是周康王对大贵族盂的训诰和赏赐的行政命令。它的大意说:“九月,王在宗周,向盂下达命令,康王说:文王得到上天授予统治天下的伟大使命,武王继承文王的事业,镇压了恶人(纣王),而有天下四方的疆土,治理着他的人民。百官们对酒实行节制,举行禁蒸等祭祀不敢饮酒,上天保佑先王统治天下。殷朝的灭亡正是由于殷边侯甸(边远的诸侯,及殷正百辟(都城中的百官)都沉湎于酒色,殷王的军队被消灭了。因此我要你以文王纯正的德性作为自己遵循的典范,要以德为纲纪,朝夕纳谏,勤于王事,忠实地履行自己的使命。同时对惩罚和诉讼的事,要迅速而谨慎,从早到晚都要佐助国王治理天下。”在这篇奴隶主贵族对自己臣下的行政训事中,首次明确规定了有关职官的行政职守,以及在司法审判中应遵循的事项,尤为重要的是对“殷边侯甸”与“殷正百辟”的禁酒指令,揭示了奴隶制中央与地方的官制的内在构造,与《尚书·酒诰》中所说的“越在外服,侯、甸、男、卫、邦伯;越在内服,百僚庶尹、惟亚、惟服”同属一体,是极为重要的一件行政法律文献。

猜你喜欢

  • 第三十二品 应化非真分

    【原文】须菩提,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祗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提心①者,持于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②。何以故?一切有为法③..

    14 金刚经 2025-07-01
  • 第三十一品 知见不生分

    【原文】须菩提,若人言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于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说义不?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何以故?世尊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是名..

    12 金刚经 2025-07-01
  • 第三十品 一合理相分

    【原文】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于意云何?是微尘众,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尘众实有者,佛即不说是微尘众。所以者何?佛说微尘众,即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

    7 金刚经 2025-07-01
  • 第二十九品 威仪寂净分

    【原文】须菩提,若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①,是人不解我所说义。何以故?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注释】①来、去、坐、卧:这是所谓四威仪。【译文】须菩提,如果有人说:如来就是有来..

    9 金刚经 2025-07-01
  • 第二十八品 不受不贪分

    【原文】须菩提,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①,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何以故?须菩提,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不受福德?须菩提,菩萨所..

    9 金刚经 2025-07-01
  • 第二十七品 无断无灭分

    【原文】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①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说诸法断灭。莫作是念。何以..

    10 金刚经 2025-07-01
  • 第二十六品 法身非相分

    【原文】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须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①如来。佛言:须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②,即是如来。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

    9 金刚经 2025-07-01
  • 第二十五品 化无所化分

    【原文】须菩提,于意云何?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度众生。须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即有我人众生寿者。须菩提,如来说有我者,即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须..

    12 金刚经 2025-07-01
  • 第二十四品 福智无比分

    【原文】须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①,如是等七宝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于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注..

    9 金刚经 2025-07-01
  • 第二十三品 净心行善分

    【原文】复次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法,是名善法。【译文】其次,须菩提,任..

    10 金刚经 2025-07-01
  • 第二十二品 无法可得分

    【原文】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无所得耶?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译文】须菩提对佛说:世尊,佛证得无上正等正觉..

    12 金刚经 2025-07-01
  • 第二十一品 非说所说分

    【原文】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尔时,慧命①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于未来世,闻..

    9 金刚经 2025-07-01
  • 第二十品 离色离相分

    【原文】须菩提,于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①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何以故?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

    11 金刚经 2025-07-01
  • 第十九品 法界通分分

    【原文】须菩提,于意云何?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须菩提,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译文】须菩提..

    12 金刚经 2025-07-01
  • 第十八品 一体同观分

    【原文】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肉眼①不?如是,世尊。如来有肉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慧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慧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

    10 金刚经 2025-07-01
  • 第十七品 究竟无我分

    【原文】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佛告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

    10 金刚经 2025-07-01
  • 第十六品 能净业障分

    【原文】复次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①,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即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我念过去无量阿僧祗②劫,于然灯佛③前,得值..

    9 金刚经 2025-07-01
  • 第十五品 持经功德分

    【原文】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①等身布施,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后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何况书写受持读诵,..

    10 金刚经 2025-07-01
  • 第十四品 离相寂灭分

    【原文】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①,涕泪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往昔来,所得慧眼②,未曾得闻如是之经。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即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稀有功德..

    10 金刚经 2025-07-01
  • 第十三品 如法受持分

    【原文】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所以者何?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须菩提,于意云何..

    11 金刚经 2025-07-01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