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盂鼎铭文 / 佚名

大盂鼎铭文

2025-05-19 18:27 大盂鼎铭文

大盂鼎铸造于周康王23年(前1003年),清道光初年出土,与毛公鼎、大克鼎并称晚清海内三宝。大盂鼎鼎高102厘米,重153.5公斤,腹内侧铸有19行铭文,分2段,共291字。铭文的内容是有关一个名叫盂的贵族为颂扬周康王的赏赐、训告和伟绩,铸鼎以铭记。

寫真版

隹〈(唯)〉九月,王才〈(在)〉宗周,令〈(命)〉盂。王若曰:盂!不〈(丕)〉顯玟〈(文)〉王,受天有大令〈(命)〉,杜〈(在)〉珷〈(武)〉王嗣玟〈(文)〉乍〈(作)〉邦,闢氒〈(厥)〉匿〈(慝)〉,匍〈(敷)〉有〈(佑)〉亖〈(四)〉方,㽙〈(畋)〉正氒〈(厥)〉民。杜〈(在)〉𩁹〈(于)〉𢓷〈(御)〉事,𠭯,酉〈(酒)〉無𠭖〈(敢)〉酖,有祡蒸祀無𠭖〈(敢)〉擾,古〈(故)〉天異〈(翼)〉臨子,灋〈(法)〉保先王,匍〈(敷)〉有亖〈(四)〉方。我䎽〈(聞)〉殷述〈(墜)〉令〈(命)〉,隹〈(唯)〉殷𠐈〈(邊)〉𥎦〈(侯)〉、田〈(甸)〉,𩁹〈(與)〉殷正百辟,率肄〈(肆)〉于酉〈(酒)〉,古〈(故)〉喪𠂤〈(師)〉。巳〈(已)〉!女〈(汝)〉妹〈(昧)〉辰又〈(有)〉大𦨕〈(服)〉,余隹〈(唯)〉即朕小學。女〈(汝)〉勿勉〈(逸)〉 余乃辟一人,今我隹〈(唯)〉即井〈(型)〉㐭〈(禀)〉于玟〈(文)〉王正德,若玟〈(文)〉王令〈(命)〉二三正。今余隹〈(唯)〉令〈(命)〉女〈(汝)〉盂,𥃝〈(紹)〉𤇾〈(榮)〉茍〈(敬)〉雝〈(擁)〉德巠〈(經)〉,敏朝夕入讕〈(諫)〉,亯〈(享)〉奔走,畏天畏〈(威)〉。

王曰:而〈(通「耐」。另一解作「須」。)〉!令〈(命)〉女〈(汝)〉盂井〈(型)〉乃嗣且〈(祖)〉南公。王曰:盂!𠧟〈(廼)〉𥃝〈(紹)〉夾,𣦸〈(尸)〉𤔲〈(辭)〉戎,敏誎罰訟,𡖊〈(夙)〉夕𥃝〈(紹)〉我一人烝亖〈(四)〉方,𩁹我𠀠〈(其)〉𨗝〈(遹)〉省先王受民受彊〈(疆)〉土,易〈(賜)〉女〈(汝)〉鬯一卣,冂〈(冕)〉、衣、巿〈(韍)〉、舃、𨏖〈(車)〉馬,易〈(賜)〉乃且〈(祖)〉南公旂,用𡃣〈(戰)。一作「𠐠」,通「狩」。〉。易〈(賜)〉女〈(汝)〉邦𤔲〈(司)〉亖〈(四)〉白〈(伯)〉,人鬲自𩣓〈(馭)〉至于𤇈〈(庶)〉人六百又五十又九夫;易〈(賜)〉尸〈(夷)〉𤔲〈(司)〉王臣十又三白〈(伯)〉,人鬲千又五十夫,𢔔𡧿〈(畢)〉𨟦〈(遷)〉自氒〈(厥)〉土。

王曰:盂!若茍〈(敬)〉乃正,勿灋〈(廢)〉朕令〈(命)〉!盂用對王休,用乍〈(作)〉且〈(祖)〉南公寶鼎,隹〈(唯)〉王廿又三祀。

校訂版

唯九月,王在宗周,命盂。王若曰:「盂!丕[1]顯[2]文王,受天有[3]大命,在[4]武王嗣文作邦,闢[5]厥[6]慝[7],敷佑四方,畯[8]正[9]厥[10]民。在于御[11]事,𠭯[12],酒無敢酖[13],有祡[14]蒸[15]祀無敢擾,故天翼[16]臨[17]子,法[18]保先王,敷[19]有四方。我聞殷墜[20]命,唯殷邊侯、甸,與殷正百辟,率肆于酒,故喪師[21]。已[22]!汝昧辰[23]有大服[24],余唯即朕小學。汝勿逸余乃辟一人[25]。今我唯即[26]型[27]禀于文王正德,若文王命二三正。今余唯命汝盂,紹[28]榮[29],敬擁德[30]經[31],敏朝夕入諫,享奔走,畏天威。」

王曰:「耐!命汝盂型乃嗣祖南公。」王曰:「盂!廼紹夾,尸[32]司[33]戎,敏誎[34]罰訟,夙夕紹我一人[25]烝四方,與我其[35]遹[36]省先王受民受疆土,賜汝鬯[37]一卣[38],冕[39]、衣[40]、韍[41]、舃[42]、車馬,賜乃祖南公旂,用戰。賜汝邦司四伯,人鬲[43]自馭至于庶人六百[44]又五十[45]又九夫;賜夷司王臣十又三伯,人鬲千又五十[45]夫,𢔔畢遷自厥土。」

王曰:「盂!若敬乃正[46],勿廢朕命!」盂用對王休,用作祖南公寶鼎,唯王廿又[47]三祀。

註釋

1 訓為「大」。

2 訓為「明」。

3 通「佑」,保佑。

4 通「載」,過去。

5 通「辟」,除去。

6 代詞,指殷商。

7 訓為「惡」。

8 長久。

9 通「政」。

10指代四方。

11訓為「用」。

12cu,嘆詞。

13樂酒之意。

14燒柴祭天之祀。

15天子冬祭。

16訓為「護」,翼護。

17訓為「看」。

18通「廢」,訓為「大」。

19原字鑄壞。

20訓為「喪」。

21人民。

22疑為嘆詞。

23通「晨」。

24「封官」之意。

25^25.025.1「一人」,商周時天子自稱,金文中刻寫為一個字。

26訓為「就」。

27效法。

28輔佐。

29周王室內地位很高的一個人。

30美德。

31準則

32訓為「主」。

33管理。

34通「勅」,治理。

35將要。

36巡狩。

37chng,古代祭祀時所使用的一種酒,用鬱金草釀黑黍而成。

38yǒu,中國先秦時期酒器。口橢圓形,足為圈形,有蓋和提梁,腹深,有圓形、橢圓形、方形、圓筒形等。卣常見於商朝和西周時期,通常商朝的卣多橢圓形,西周則多圓形。

39古代的帽子,由平天冠綖板和前後的垂旒等構成。

40上衣。

41下裳,類似圍裙,可護住腿部和膝蓋。

42鞋子。

43隸。

44「六百」,銘文刻寫時合體為一個字。

45^45.045.1「五十」,銘文刻寫時合體為一個字。

46長官。

47「廿又」,銘文刻寫時合體為一個字。

西周康王发布的一件禁酒的行政命令。所记载的内容是周康王对大贵族盂的训诰和赏赐的行政命令。它的大意说:“九月,王在宗周,向盂下达命令,康王说:文王得到上天授予统治天下的伟大使命,武王继承文王的事业,镇压了恶人(纣王),而有天下四方的疆土,治理着他的人民。百官们对酒实行节制,举行禁蒸等祭祀不敢饮酒,上天保佑先王统治天下。殷朝的灭亡正是由于殷边侯甸(边远的诸侯,及殷正百辟(都城中的百官)都沉湎于酒色,殷王的军队被消灭了。因此我要你以文王纯正的德性作为自己遵循的典范,要以德为纲纪,朝夕纳谏,勤于王事,忠实地履行自己的使命。同时对惩罚和诉讼的事,要迅速而谨慎,从早到晚都要佐助国王治理天下。”在这篇奴隶主贵族对自己臣下的行政训事中,首次明确规定了有关职官的行政职守,以及在司法审判中应遵循的事项,尤为重要的是对“殷边侯甸”与“殷正百辟”的禁酒指令,揭示了奴隶制中央与地方的官制的内在构造,与《尚书·酒诰》中所说的“越在外服,侯、甸、男、卫、邦伯;越在内服,百僚庶尹、惟亚、惟服”同属一体,是极为重要的一件行政法律文献。

猜你喜欢

  • 卷三十三·中山

    魏文侯欲残中山魏文侯欲残中山。唱庄谈谓赵襄子曰:“魏并中山,必无赵矣。公何不请公子倾以为正妻,因封之中山,是中山复立也。”----------------------------------------犀首立五王犀首立五王,而中山后持。齐谓..

    18 战国策 2025-11-20
  • 卷三十二·宋卫

    齐攻宋宋使臧子索救于荆齐攻宋,宋使臧子索救于荆。荆王大说,许救甚劝。臧子忧而反。其御曰:“索救而得,有忧色何也。”臧子曰:“宋小而齐大。夫救于小宋而恶于大齐,此王之所忧也;而荆王说甚,必以坚我。我坚而..

    22 战国策 2025-11-20
  • 卷三十一·燕三

    齐韩魏共攻燕齐、韩、魏共攻燕,燕使太子请救于楚。楚王使景阳将而救之。暮舍,使左右司马各营壁地,已,植表。景阳怒曰:“所营者,水皆至灭表。此焉可以舍!”乃令徙。明日大雨,山水大出,所营者,水皆灭表。军吏..

    16 战国策 2025-11-20
  • 卷三十·燕二

    秦召燕王秦召燕王,燕王欲往。苏代约燕王曰:“楚得枳二国亡,齐得宋而国亡,齐、楚不得以有枳、宋事秦者,何也?是则有功者,秦之深雠也。秦取天下,非行义也,暴也。“秦之行暴于天下,正告楚曰:’蜀地之甲,轻舟..

    17 战国策 2025-11-20
  • 卷二十九·燕一

    苏秦将为从北说燕文侯苏秦将为从,北说燕文侯曰:“燕东有朝鲜、辽东,北有林胡、楼烦,西有云中、九原,南有呼沱、易水。地方二千余里,带甲数十万,车七百乘,骑六千匹,粟支十年。南有碣石、雁门之饶,北有枣粟之..

    20 战国策 2025-11-20
  • 卷二十八·韩三

    或谓韩公仲或谓韩公仲曰:“夫孪子之相似者,唯其母知之而已;利害之相似者,唯智者知之而已。今公国,其利害之相似,正如孪子之相似也。得以其道为之,则主尊而身安;不得其道,则主卑而身危。今秦、魏之和成,而非..

    15 战国策 2025-11-20
  • 卷二十七·韩二

    楚围雍氏五月楚围雍氏五月。韩令使者求救于秦,冠盖相望也,秦师不下崤。韩又令尚靳使秦,谓秦王曰:“韩之于秦也,居为金笔,出为雁行。今韩已病矣,秦师不下崤。臣闻之,唇揭者其齿寒,愿大王之熟计之。”宣太后曰..

    17 战国策 2025-11-20
  • 卷二十六·韩一

    三晋已破智氏三晋已破智氏,将分其地。段贵谓韩王曰:“分地必取成皋。”韩王曰:“成皋,石溜之地也,寡人无所用之。”段贵曰:“不然,臣闻一里之厚,而动千里之权者,地利也。文人之众,而破三军者,不意也。王用..

    12 战国策 2025-11-20
  • 卷二十五·魏四

    献书秦王..献书秦王曰:“昔窃闻大王之谋出事于梁,谋恐不出于计矣,愿大王之熟计之也。梁者,山东之要也。有蛇于此,击其尾,其受救;击其首。其尾救;击其中身首尾皆救。今梁王,天下之中身也。秦攻梁者,是示天下..

    18 战国策 2025-11-20
  • 卷二十四·魏三

    秦赵约而伐魏秦、赵约而伐魏,魏王患之。芒卯曰:“勿忧也。臣请发张倚使谓赵王曰,夫邺,寡人固刑弗有也。今大王收秦而攻魏,寡人请以邺事大王。”赵王喜,召相国而命之曰:“魏王请以邺事寡人,使寡人绝秦。”相国..

    22 战国策 2025-11-20
  • 卷二十三·魏二

    犀首田盼欲得齐魏之兵以伐赵犀首、田盼欲得齐、魏之兵以伐赵,梁君与田侯不欲。犀首曰:“请国出五万人,不过五月而赵破。”田盼曰:“夫请用其兵者,其国易未;易用其计者,其身易穷。公今言破赵大易,恐有后咎。”..

    26 战国策 2025-11-20
  • 卷二十二·魏一

    知伯索地于魏桓子知伯索地于魏桓子,魏桓子弗予。任章曰:“何故弗予?“桓子曰:“无故索地,故弗予。”任章曰:“无故索地,邻国必恐;重欲无厌,天下必惧。君予之地,知伯必骄。骄而轻敌,邻国惧而相亲。以相亲之..

    12 战国策 2025-11-20
  • 卷二十一·赵四

    为齐献书赵王为齐献赵王,使臣与复丑曰:“臣一见,而能令王坐而天下致名宝。而臣窃怪王之不试见臣,而穷臣也。群臣必多以臣为不能者,故王重见臣也。以臣为不能者,非他,欲用王之兵,成其私者也。非然,则交有所偏..

    21 战国策 2025-11-20
  • 卷二十·赵三

    赵惠文王三十年赵惠文王三十年,赵惠文王三十年,相都平君天单问赵爽曰:“吾非不说将军之兵法也,所以不服者,独将军之用众。用众者,使民不得耕作,粮食挽赁不可给也。此坐而自破之道也,非单之所为也。单闻之,帝..

    17 战国策 2025-11-20
  • 卷十九·赵二

    苏秦从燕之赵始合从苏秦从燕之赵,始合从,说赵王曰:“天下之卿相人臣,乃至布衣之士,莫不高贤大王之行义,皆愿奉教陈忠于前之日久矣。虽然,奉阳君妒,大王不得任事,是以外宾客游谈之士,无敢尽忠于前者。今奉阳..

    13 战国策 2025-11-20
  • 卷十八·赵一

    知伯从韩魏兵以攻赵知伯从韩、魏兵以攻赵,围晋阳而水之,城下不沉者三板。郄疵谓知伯曰:“韩、魏之君必反矣。”知伯曰:“何以知之?”郄疵曰:“以其人事知之。夫从韩、魏之兵而攻赵,赵亡,难必及韩、魏矣。今约..

    18 战国策 2025-11-20
  • 卷十七·楚四

    或谓楚王或谓楚王曰:“臣闻,从者欲合天下以朝大王,臣愿大王听之也。夫因诎为信,旧患有成,勇者义之。摄祸为福,裁少为多,知者官之。报报之反,墨墨之化,唯大君能之,祸与福相贯,生于亡为邻,不遍于死,不遍于..

    21 战国策 2025-11-20
  • 卷十六·楚三

    苏子谓楚王苏子谓楚王曰:“仁人之于年也,爱之以心,事之以善言。孝子之于秦也,爱之以心,事之以财。忠臣之于君也,必进贤人以辅之。今王之大臣父兄,好伤贤以为资,厚赋敛诸臣百姓,使王见疾于民,非忠臣也。大臣..

    17 战国策 2025-11-20
  • 卷十五·楚二

    魏相翟强死魏相翟强死。为甘茂谓楚王曰:“魏之几相者,公子劲也。劲也相魏,魏、秦之交必善。秦、魏之交完,则楚轻矣。故王不如与齐约,相甘茂于魏。齐王好高人以名,今为其行人请魏之相,齐必喜。魏氏不听,交恶于..

    15 战国策 2025-11-20
  • 卷十四·楚一

    齐楚构难齐楚构难,宋请中立。齐急宋,宋许之。子象为楚谓宋王曰:“楚以缓失宋,将法齐之急也。齐以急得宋,后将常急矣。是从齐而攻楚,未必利也。齐战胜楚,势必危宋;不胜,是以弱宋干强楚也。而令两万乘之国,常..

    21 战国策 2025-11-20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佛教导航 - 开启智慧之旅,连接十方法缘 | fjdh.org.cn智慧莲华 - 赋能寺院数字化升级,打造智慧弘道平台趣知道 - 提问与分享,人人都是知识分享家 | Quzhidao.Com地藏孝亲网--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给农网地藏经顺运堂 - 专业家居风水布局,八字命理分析,助您家宅兴旺,运势亨通弘善佛教网-传播正信正知佛法的佛教网站国学在线 - 国学网,国学学校,国学经典,国学地图品读名篇佳句,涵养诗意人生 - 古诗词网哦嘿养殖网 - 热门乡村养殖发展项目_养殖技术知识分享生死书 - 佛教文化传承与生命智慧探索平台地藏论坛-佛教网络净土_佛法综合社区生死书生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