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史记选 / 王伯祥

田单列传

2025-05-20 12:23 史记选

田单者,齐诸田疏属也。[1]湣王时,[2]单为临菑市掾,[3]不见知。[4]及燕使乐毅伐破齐,[5]齐湣王出奔,已而保莒城。[6]燕师长驱平齐,[7]而田单走安平,[8]令其宗人尽断其车轴末而傅铁笼。[9]已而燕军攻安平,城坏,齐人走,争塗,[10]以轊折车败,[11]为燕所虏。唯田单宗人以铁笼故得脱,[12]东保即墨。[13]燕既尽降齐城,[14]唯独莒、即墨不下。[15]

燕军闻齐王在莒,并兵攻之。淖齿既杀湣王于莒,[16]因坚守距燕军,[17]数年不下。燕引兵东围即墨。即墨大夫出与战,[18]败死,[19]城中相与推田单,[20]曰:安平之战,田单宗人以铁笼得全,[21]习兵。[22]立以为将军,以即墨距燕。

顷之,燕昭王卒,[23]惠王立,[24]与乐毅有隙。[25]田单闻之,乃纵反间于燕,宣言曰:齐王已死,城之不拔者二耳。[26]乐毅畏诛而不敢归,以伐齐为名,实欲连兵南面而王齐。[27]齐人未附,故且缓攻即墨以待其事。[28]齐人所惧,唯恐他将之来,[29]即墨残矣。[30]燕王以为然,使骑劫代乐毅。[31]

乐毅因归赵。[32]燕人士卒忿。[33]而田单乃令城中人食必祭其先祖于庭,[34]飞鸟悉翔舞城中下食。[35]燕人怪之。[36]田单因宣言曰:神来下教我。乃令城中人曰:当有神人为我师。[37]有一卒曰:臣可以为师乎?[38]因反走。[39]田单乃起,[40]引还,[41]东乡坐,[42]师事之。[43]卒曰:臣欺君,诚无能也。[44]田单曰:子勿言也![45]因师之。每出约束,[46]必称神师。[47]乃宣言曰:吾唯惧燕军之劓所得齐卒置之前行与我战,[48]即墨败矣。燕人闻之,如其言。城中人见齐诸降者尽劓,皆怒,坚守唯恐见得。[49]单又纵反间曰:吾惧燕人掘吾城外冢墓,僇先人,[50]可为寒心。[51]燕军尽掘垄墓,[52]烧死人。即墨人从城上望见,皆涕泣,俱欲出战,[53]怒自十倍。

田单知士卒之可用,乃身操版插,[54]与士卒分功,妻妾编于行伍之间,[55]尽散饮食飨士。令甲卒皆伏,[56]使老弱女子乘城,[57]遣使约降于燕,燕军皆呼万岁。田单又收民金得千溢,[58]令即墨富豪遣燕将,[59]曰:即墨即降,愿无虏掠吾族家妻妾,令安堵。[60]燕将大喜,许之。燕军由此益懈。

田单乃收城中得千馀牛,为绛缯衣,[61]画以五彩龙文,[62]束兵刃于其角,[63]而灌脂束苇于尾,[64]烧其端。[65]凿城数十穴,夜纵牛,壮士五千人随其后。牛尾热,怒而奔燕军,燕军夜大惊。[66]牛尾炬火,[67]光明炫燿,[68]燕军视之,皆龙文,所触尽死伤。[69]五千人因衔枚击之,[70]而城中鼓从之,[71]老弱皆击铜器为声,[72]声动天地。燕军大骇,败走。齐人遂夷杀其将骑劫。[73]燕军扰乱奔走,齐人追亡逐北,[74]所过城邑,皆畔燕而归。[75]

田单兵日益多,乘胜,[76]燕日败亡,[77]卒至河上,[78]而齐七十馀城皆复为齐。[79]乃迎襄王于莒,[80]入临菑而听政。襄王封田单,号曰安平君。[81]

太史公曰:兵以正合以奇胜。[82]善之者出奇无穷;[83]奇正还相生,如环之无端。[84]夫始如处女,適人开户;[85]后如脱兔,適不及距,[86]其田单之谓邪![87]

初,[88]淖齿之杀湣王也,莒人求湣王子法章,得之太史嬓之家,[89]为人灌园。[90]嬓女怜而善遇之。[91]后法章私以情告女,[92]女遂与通。及莒人共立法章为齐王,以莒距燕,而太史氏女遂为后,所谓君王后也。

燕之初入齐,闻画邑人王蠋贤,[93]令军中曰:环画邑三十里无入![94]以王蠋之故。已而使人谓蠋曰:齐人多高子之义,[95]吾以子为将,封子万家。蠋固谢。[96]燕人曰:子不听,吾引三军而屠画邑!王蠋曰:忠臣不事二君,贞女不更二夫。[97]齐王不听吾谏,故退而耕于野。国既破亡,吾不能存;[98]今又劫之以兵为君将,[99]是助桀为暴也。[100]与其生而无义,固不如烹![101]遂经其颈于树枝,[102]自奋绝脰而死。[103]齐亡大夫闻之,[104]曰:王蠋,布衣也,[105]义不北面于燕,[106]况在位食禄者乎![107]乃相聚如莒,[108]求诸子,立为襄王。[109]

* * *

[1] 齐诸田疏属,齐国王室的远房亲族。

[2] 湣王,已详《范蔡列传》校释〔55〕。

[3] 临菑,齐都,已详《项纪》校释〔403〕。市掾,管理市政的佐理人员。掾读如缘去声,参看《项纪》校释〔11〕。

[4] 不见知,才干没有被人家注意到。

[5] 燕使乐毅伐破齐,在燕昭王二十七年丙子岁(齐湣王十二年,公元前二八五年)。乐毅,赵之中山人,仕于魏,为魏昭王使于燕,燕昭王礼待之,即留燕为亚卿。到这时,燕昭王拜乐毅为上将军,率赵、楚、韩、魏、燕五国之兵共伐齐。齐湣王悉众拒之,战于济西,齐师大败,湣王出走,七十馀城尽降燕。燕封毅为昌国君。燕昭王死,惠王立,中齐反间,疑乐毅,毅遂降赵,赵封他为望诸君。后燕惠王悔其事,使人请他返燕,他作书谢绝。燕乃使他的儿子乐间袭封昌国君,于是他往来复通燕,燕、赵二国都以他为客卿。他终于死在赵国。《史记》有《乐毅列传》。

[6] 已而,后来。保莒城,退到莒城,仅求自保。莒城本春秋莒国,战国时为齐莒邑。汉置莒县于此。即今山东省莒县(莒音举)。

[7] 长驱犹言直往,就是没有顾忌地前进。平齐,指降下七十馀城,乐毅且进入临菑。

[8] 走安平,逃往安平。安平故城在今山东省临淄县东十九里。

[9] 宗人,自己近房的族人。尽断其车轴末而傅铁笼,都把车轴两端过于突出的部分锯去,另用铁箍来裹住轴头。末,梢头,即突出的部分。傅,附着,即裹住。铁笼即铁箍。

[10] 争塗,争先夺路。塗同途。

[11] 轊折车败,车轴头撞断,车身破坏。轊音卫,车轮的轴头。

[12] 以铁笼故得脱,因铁裹轴头的缘故(车坚易行),乃得逃脱。

[13] 东保即墨,向东逃到了即墨。即墨已详《项纪》校释〔402〕。

[14] 尽降齐城,指七十馀城都投降燕国。

[15] 唯独莒、即墨不下,仅仅单剩下莒同即墨两城不降。

[16] 淖齿杀湣王事,参看《范蔡列传》校释〔220〕、〔221〕。

[17] 距同拒。

[18] 即墨大夫,齐国守即墨的长官,史失其姓名。出与战,开城出去与燕军作战。

[19] 败死,蜀本作败卒。

[20] 城中相与推田单,城中人大家相互推荐田单。

[21] 得全,能够自己保全。

[22] 习兵,熟悉兵法。

[23] 燕昭王名平,相传为召公奭以后第三十九君,在位三十三年(公元前三一一前二七九年)。

[24] 惠王,昭王子,史失名,为燕国第四十君,在位七年(公元前二七八前二七二年)。

[25] 有隙,有裂痕,引申为怨仇义,参看《项纪》校释〔230〕。

[26] 城之不拔者二耳,齐城都降,没有拔取的不过两座罢了(即指莒与即墨)。

[27] 连兵南面而王齐,结合兵力在齐地,南面称王。连是连结。南面,参看《项纪》校释〔236〕。

[28] 待其事,言等待即墨一带的人慢慢地归附乐毅。

[29] 唯恐他将之来,只怕别的将官前来。

[30] 残,破灭。

[31] 骑劫,燕将。代乐毅,接替乐毅的任务,收取他的兵权。

[32] 乐毅被夺兵权,不敢返燕国,遂降赵。毅本赵人,故云归。

[33] 骑劫代乐毅,燕人士卒多不服,因此大为不平。忿就是不平。

[34] 食必祭其先祖于庭,每逢进食,必须在庭院中先祭享他们的祖先。先祖即祖先。

[35] 因城中人每食必祭,庭院中大多有残馀的米粒,所以城外的飞鸟都聚集在城上回翔飞舞着,伺便下去啄食。

[36] 怪之,诧怪飞鸟都翔集在城上这件事。

[37] 当有神人为我师,田单故意造的谎语,用来镇定人心的。

[38] 有一卒曰,臣可以为师乎,偶然有一个士卒走来说,我可以当你的师傅么?

[39] 因反走,说完了转身就走。因,即也。

[40] 乃起,起立接受这士卒的话。

[41] 引还,拉这士卒回来。

[42] 东乡坐,使这士卒面向东坐,特意尊重他。参看《陈丞相世家》校释〔153〕。

[43] 师事之,当师傅来尊礼这士卒。

[44] 臣欺君,诚无能也,我戏骗你,实在是没有什么本领的。

[45] 子勿言也,你不要说啊!嘱他不必说穿。

[46] 约束,号令。

[47] 必称神师,一定说是神师的主意。

[48] 唯惧燕军之劓所得齐卒置之前行与我战,只怕燕军把俘获的齐卒割去鼻子,摆在最前线来跟我作战。劓读如疑去声,割鼻之刑。置之前行,摆在最前的行列中。行音杭。

[49] 坚守唯恐见得,坚决地牢守城池,只怕被敌人俘虏去。

[50] 僇先人,糟蹋祖先。僇,辱也。

[51] 可为寒心,言正可为此掘墓的事情担心害怕。时时刻刻提心吊胆,好像有件冷东西压在心头的样子叫做寒心。

[52] 垄墓即冢墓。因其高大,叫做冢;因其隆起,叫做垄或坟。

[53] 俱欲出战之俱,蜀本、黄本、百衲本、汲古本都作其,不可解;《通鉴》作共,该是对的。

[54] 身操版插,亲自拿着修建的工具。版插,建筑用具,版是筑墙用的;插是掘土用的。

[55] 行伍,军队的编制。

[56] 令甲卒皆伏,使披甲的战士都藏起来。

[57] 乘城,登上城头守望。乘,登也。

[58] 溢通镒,百衲本、汲古本正作镒。

[59] 遗燕将,送给燕国的将帅。当是指的骑劫。

[60] 安堵犹安顿,言安稳得像墙堵那样。按《史记高祖纪》作案堵,《汉书高祖纪》作按堵,应劭说:按,次第也。那么有维持原有秩序的意义。

[61] 绛缯衣,大红色的薄绢所制成的被服。

[62] 画以五彩龙文,画着五颜六色的蛟龙的形状。

[63] 束兵刃于其角,把锋快的兵器缚在牛角上。

[64] 灌脂束苇于尾,把灌着油脂的干苇缚在牛尾上。

[65] 烧其端,点火在束苇的梢头。

[66] 夜大惊,夜间不辨何物,因而怪骇大惊。

[67] 牛尾炬火,牛尾上缚着的束苇点成了巨大的火把。

[68] 炫燿,闪动之状。

[69] 所触尽死伤,碰到这怪物的都受到死伤。

[70] 五千人因衔枚击之,五千个战士趁这当儿跟在后面冲击燕军。因,乘也。衔枚,古代行军时一种约束喧哗的办法。枚是像筷子一样的东西,横衔在口中,两端用小绳子结在脖子的后面。这样,就彼此没有声息,便利于急速前进。之字指燕军。

[71] 城中鼓从之,城中的馀兵群聚呼喊,跟随在后面。鼓是鼓动,百衲本作皷。之字指五千人。

[72] 老弱皆击铜器为声,不能跟随出去的老弱之人都把家裹的铜器敲击助威。

[73] 夷杀其将骑劫,扫平敌人,把他们的主将也杀了。夷,平也。

[74] 追亡逐北,追赶逃跑的敌人。亡是逃亡。北是败走。

[75] 皆畔燕而归,都脱离了燕国的***,复归齐国。畔,离也。通作叛。

[76] 乘胜,占着战胜的威势。

[77] 日败亡,一天一天地打败和逃散。

[78] 卒至河上,终于退到了河上。河上,当时齐国的北界。

[79] 皆复为齐,都复为齐国所有,与上面皆畔燕而归相应。

[80] 襄王名法章,湣王子,为田齐第六君,在位十九年(公元前二八三二六五年)。淖齿杀湣王,莒人求得法章,立以为王。田单既复齐,乃迎襄王于莒。

[81] 田单初起于安平,故以安平君为封号。

[82] 兵以正合以奇胜,言攻战必以正兵当敌,以奇兵制胜。合犹抵当。奇谓权诈。

[83] 善之者出奇无穷,言善于用兵的自能层出不穷地使用权诈。兵不厌诈,故云善之。

[84] 奇正还相生,如环之无端,言因正生奇,因奇生正,使敌人不可捉摸,像一个环那样地寻不出接头的地方。还音旋。以上兵以正合至此语,本出《孙子兵势篇》而文字稍有不同。

[85] 始如处女,適人开户,言用兵之始,好像处女那样的怯弱,敌人存轻侮之心,敞开着门户而不加防备的。適读如敌(编者按:繁体作敵),下同。

[86] 后如脱兔,適不及距,言得势之后,好像兔子脱走那样的迅速,敌人来不及防御它。距同拒,是抵御。以上二语,见《孙子九地篇》。

[87] 其田单之谓邪,谓田单正合孙子所说的奇正相生和静若处女,动若脱兔等道理。邪,语末助词,表疑问、反诘或感叹,通作耶。此处有决定意,用与也同。

[88] 初,追溯之辞,提叙从前的事情时,多用它。以下两段,即论赞中连带补叙他事的实例。

[89] 太史,姓;嬓,名。嬓一作敫,音缴。

[90] 为人灌园,给人家浇灌田园。法章就在太史嬓家里灌园种菜。

[91] 怜而善遇之,哀怜法章的辛苦而好好地待他。

[92] 私以情告女,暗地里把他的实情告知太史嬓的女儿。

[93] 画(音获,编者按:繁体作畫),齐邑,在临淄西北三十里,因澅水得名。蠋音触。

[94] 环画邑三十里无入,在画邑周围的三十里以内不许进入。

[95] 多高子之义,多数人看重你的行为。高,尊重。义,品行。

[96] 固谢,坚决谢绝。

[97] 忠臣不事二君,贞女不更二夫,当时流传的成语,王蠋引来拒绝燕将。

[98] 吾不能存,吾不能使祖国复存。

[99] 劫之以兵为君将,把兵力来威胁我做你的将官。之字指王蠋自己。

[100] 助桀为暴也是当时的成语,说的是以恶济恶。后世多用助纣为虐喻帮凶,其意正与此同。

[101] 与其生而无义,固不如烹,假使活着而干这不义之事,倒不如接受烹杀之刑的好。与其,比较连词,与不如相应。

[102] 经,缠缚。

[103] 自奋绝脰而死,自己用力挣扎,把脖子捩断而死。脰音豆,颈项。

[104] 亡大夫,逃亡在外的诸大夫。

[105] 布衣,没有受过公家爵禄的人。

[106] 义不北面于燕,守义不肯屈节于敌国。北面,臣服之意。

[107] 况在位食禄者乎,何况是在官位食俸禄的人么!这是逃亡大夫的自愧之辞,正与守正义的布衣对照。

[108] 如,前往。

[109] 求诸子,访求湣王的后人。竟得法章,乃立之,是为襄王。

王伯祥选注。选记叙文21篇。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史记》是西汉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由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余万字。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其*创的纪传体为后来历代“正史”所沿袭,影响深远。该书也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鲁迅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王伯祥《史记选》主要选录本纪、列传中的名篇,并对其中的疑难字词和典章制度加以注释说明。《史记选》一书融入了王伯样先生一生研究《史记》的心血,迄今为止这部《史记选》仍是国内外出版的《史记》选本中学术水平*高的一种。这部书前的《序例》系统地论及司马迁的生平,《史记》的伟大史学文学成就、深远的影响以及版本知识等,是一篇有独到见解的《史记》论,也是一篇富于启示性的《史记》研究指南。

猜你喜欢

  • 滑稽列传[1]

    孔子曰:六艺于治一也。《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神化,《春秋》以义。[2]太史公曰:天道恢恢,[3]岂不大哉!谈言微中,亦可以解纷。[4]淳于髡者,[5]齐之赘婿也。[6]长不..

    2 史记选 2025-05-20
  • 游侠列传[1]

    韩子曰:[2]儒以文乱法,而侠以武犯禁。[3]二者皆讥,而学士多称于世云。[4]至如以术取宰相、卿、大夫,[5]辅翼其世主,功名俱著于春秋,[6]固无可言者。[7]及若季次、原宪,闾巷人也,[8]读书怀独行君子之德,[9]义..

    3 史记选 2025-05-20
  • 汲郑列传

    汲黯字长孺,濮阳人也。[1]其先有宠于古之卫君。[2]至黯七世,世为卿大夫。黯以父任,孝景时为太子洗马,[3]以庄见惮。[4]孝景帝崩,太子即位,黯为谒者。[5]东越相攻,[6]上使黯往视之,不至。[7]至吴而还,[8]报曰..

    2 史记选 2025-05-20
  • 李将军列传

    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1]其先曰李信,[2]秦时为将逐得燕太子丹者也。[3]故槐里,徙成纪。[4]广家世世受射。[5]孝文帝十四年,[6]匈奴大入萧关,[7]而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8]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为汉中郎。[9..

    4 史记选 2025-05-20
  • 魏其武安侯列传

    魏其侯窦婴者,[1]孝文后从兄子也。[2]父世观津人。[3]喜宾客。孝文时,婴为吴相,病免。孝景初即位,为詹事。[4]梁孝王者,[5]孝景弟也,其母窦太后爱之。[6]梁孝王朝,因昆弟燕饮。[7]是时上未立太子,酒酣,从容..

    4 史记选 2025-05-20
  • 张释之冯唐列传

    张廷尉释之者,[1]堵阳人也,[2]字季。有兄仲同居。以訾为骑郎,[3]事孝文帝。十岁不得调,[4]无所知名。释之曰:久宦减仲之产,不遂。[5]欲自免归。[6]中郎将袁盎知其贤,[7]惜其去,乃请徙释之补谒者。[8]释之既朝..

    2 史记选 2025-05-20
  • 季布栾布列传

    季布者,楚人也。为气任侠,[1]有名于楚。项籍使将兵,数窘汉王。[2]及项羽灭,高祖购求布千金,敢有舍匿,[3]罪及三族。[4]季布匿濮阳周氏。[5]周氏曰:汉购将军急,迹且至臣家,[6]将军能听臣,臣敢献计;即不能,..

    1 史记选 2025-05-20
  • 淮阴侯列传

    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1]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2]又不能治生商贾。[3]常从人寄食饮,[4]人多厌之者。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5]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6]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信亦知..

    4 史记选 2025-05-20
  • 刺客列传[1]

    曹沫者,[2]鲁人也,以勇力事鲁庄公。[3]庄公好力。[4]曹沫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5]鲁庄公惧,乃献遂邑之地以和,[6]犹复以为将。[7]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而盟。[8]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9]..

    1 史记选 2025-05-20
  • 范睢蔡泽列传[1]

    范睢者,魏人也,字叔。游说诸侯,欲事魏王,[2]家贫无以自资,[3]乃先事魏中大夫须贾。[4]须贾为魏昭王使于齐,[5]范睢从。留数月,未得报。[6]齐襄王闻睢辩口,[7]乃使人赐睢金十斤,及牛酒。睢辞谢不敢受。须贾知..

    1 史记选 2025-05-20
  • 平原君虞卿列传

    平原君赵胜者,[1]赵之诸公子也。[2]诸子中,胜最贤。喜宾客,宾客盖至者数千人。[3]平原君相赵惠文王及孝成王,[4]三去相,三复位,封于东武城。[5]平原君家楼临民家。[6]民家有躄者,[7]槃散行汲。[8]平原君美人居..

    6 史记选 2025-05-19
  • 商君列传

    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1]名鞅,姓公孙氏,[2]其祖本姬姓也。鞅少好刑名之学,[3]事魏相公叔痤为中庶子。[4]公叔痤知其贤,未及进。会痤病,魏惠王亲往问病,曰:公叔病有如不可讳,[5]将奈社稷何?[6]公叔曰:..

    5 史记选 2025-05-19
  • 孙子吴起列传[1]

    孙子武者,[2]齐人也。[3]以兵法见于吴王阖庐。[4]阖庐曰:子之十三篇,吾尽观之矣,[5]可以小试勒兵乎?[6]对曰:可。阖庐曰:可试以妇人乎?曰:可。于是许之,出宫中美女,得百八十人。孙子分为二队,以王之宠姬..

    5 史记选 2025-05-19
  • 陈丞相世家

    陈丞相平者,阳武户牖乡人也。[1]少时家贫,好读书,有田三十亩,独与兄伯居。[2]伯常耕田,纵平使游学。[3]平为人长,美色。[4]人或谓陈平曰:贫何食而肥若是?[5]其嫂嫉平之不视家生产,[6]曰:亦食穅覈耳。有叔如..

    4 史记选 2025-05-19
  • 留侯世家

    留侯张良者,[1]其先韩人也。[2]大父开地,[3]相韩昭侯、宣惠王、襄哀王。[4]父平,相釐王、悼惠王。[5]悼惠王二十三年,[6]平卒。卒二十岁,[7]秦灭韩。良年少,未宦事韩。[8]韩破,良家僮三百人,[9]弟死不葬,悉..

    5 史记选 2025-05-19
  • 陈涉世家[1]

    陈胜者,阳城人也,[2]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3]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4]辍耕之垄上,[5]怅恨久之,[6]曰:苟富贵,[7]无相忘!庸者笑而应曰:若为庸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8]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

    7 史记选 2025-05-19
  • 项羽本纪[1]

    项籍者,下相人也,[2]字羽。[3]初起时,年二十四。其季父项梁,[4]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5]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6]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7]项梁怒之。籍曰:书,足..

    4 史记选 2025-05-19
  • 史记选序例

    汉朝司马迁所作的《史记》是中国二千年来最伟大的历史名著,而且其中有许多篇也是文学名篇。因为司马迁具有丰富的社会实践、比较进步的历史观点和高度的文学修养,所以他能够审择史料,创设体例,刻画人物,把先秦以..

    5 史记选 2025-05-19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