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文学
古代文学
  • 二十七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计,不用筹策;善闭,无关键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此章之意是借“善行”、“善言”、“善计”、“善闭”、“善结”五者来申述体道的圣人无为自然、潜移默化的特征。有..

    道德经释义 2025-08-21
  • 二十六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行为狂妄是谓轻躁。姿情纵十欲是谓飘浮。轻以重为根本,躁以静为主宰。“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行军以车载战械与军饷者为“辎重”。因此,有道德的君子仁人,..

    道德经释义 2025-08-21
  • 二十五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无形无名,无上无下,无头无尾,无左无右,不变不易,不明不暗的虚无一气,是为混成之物。它先于天地而早巳存在。无始无终,无形无象,无声无臭,不增不..

    道德经释义 2025-08-21
  • 二十四

    “跂者不立,跨者不行。”脚跟不着地,是谓跂踵而立。迈着大步走,是谓跨行。此两句是以人的“立”、“行”来阐明真常自然之道的要意。人站立时脚跟着地,身十子不偏不倚,稳稳当当,自然平易舒服,可以久立而不疲。..

    道德经释义 2025-08-21
  • 二十三

    “希言自然。”十陰十陽十造化之道的妙用,不牵强,不造作。在寂静活淡之中,自然而然,因时顺理,“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谍。是谓希言自然。“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

    道德经释义 2025-08-21
  • 二十二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曲”、“枉”,是寃屈之意。弱己饶人,潜忍忿怒,忍柔委曲,自然周全己身。此是“曲则全”。“直而不肆”,“受辱不怨”,含寃受屈,自有伸展之日。如文王枉..

    道德经释义 2025-08-21
  • 二十一

    “孔德之容,惟道是众。”“孔德”是指空虚无为的“上德”,非有为的“下德”。“容”是对上德的形容。物之得于道者便是“德”。由德的功用中,又能体现出道的体十性十,从事物的运化中更能显现出德的功能。所以,天..

    道德经释义 2025-08-21
  • 四、无极图与太极图

    无极即“无”,太极即“有”。《老子》曰:“有生于无”,“有无相生”这就是说,无极生太极,太极归无极。二者是纵向的派生关系。无极是本,太极是末;无极是母,太极是子。无极是源,太极是流;无极是总,太极是分..

    道德经释义 2025-08-20
  • 三、太极图

    《周易》云:“一十陰十一十陽十之谓道。”《老子》曰:“万物负十陰十而抱十陽十,冲气以为和。”此是说,“道”涵十陰十陽十,是十陰十陽十二气的中和、平衡与统一。“道”分而为十陰十陽十,十陰十陽十合而为“道..

    道德经释义 2025-08-20
  • 二、无极图

    二、无极图《老子》曰:“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此“无”无形无象,无色无声,无臭无味,无热无寒,无左无右,无前无后,无内无外,无始无终,无边无际,无情无思,无善无恶,恍恍惚惚,杳杳冥冥,无征兆,无..

    道德经释义 2025-08-20
  • 一、 引述

    一、引述老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自然主义哲学家。他的不朽著作《道德经》“亦称《老子》”,是一部博大十精十深、词意锤炼的哲理诗。这部被誉为“万经之王”的神奇之书,像宝塔之巅的明珠,璀灿夺目,照耀着我国的古老..

    道德经释义 2025-08-20
  • 10讲

    哎呀,有许多人看到当时啊,嗬,比太十陽十还要亮哦!的确亮!——下去了。有道德的人你看那个暗淡、那个可怜、那个凄凉,他永远他的光芒是照燿的,而且万古千秋。譬如讲孔子,譬如讲一般有道之士。所以呀,君子之道..

    话说中庸 2025-08-20
  • 09讲

    所以啊,人生一切的事业,就是把握时间空间,得其时位。得不到时间空间啊,那你就做你的学问境界、道德境界,不求现生的成功。还有一点,最成功、最高远的到了,在未来的时代历史上永远你是成功;那么,要花了很大的..

    话说中庸 2025-08-19
  • 08讲

    乌龟,[引磬响]龟、鳖样子看起来一样,分别很大,作用也很大。所以每一个字如果讲国文来研究,教国文啊,每一个字就要研究清楚了,每一个字、每一个字还要拿着图案来教,什么叫做鼋?什么叫做鳖?什么叫做龟?那很多..

    话说中庸 2025-08-19
  • 07讲

    ……然后脸色也变了,忙个几天下来不成话了,腿上工夫都垮了,这还叫什么禅呢!要从容中道,不思而得,不勉而中。怎么样忙也从容中道。“圣人也”,圣人就是有道之士。你看,在中国固有的文化讲修养的功夫、得道人的..

    话说中庸 2025-08-19
  • 06讲

    五伦包括这个亲十亲意义当中。那么亲十亲,当然以自己个人的亲属的关系为出发点,这是决不否认说没有私心的,有私心。私心不是罪过,私心不一定是罪过。私心合理不合理,私心能不能合道德,这个中间的差别;并不是说..

    话说中庸 2025-08-19
  • 05讲

    年纪很大了,都要正座,年纪轻的要跟年纪大的进来,敬老尊贤,“此序齿也”,齿就代表年龄。两种:马是大一岁长一颗牙齿,人是大一点掉一颗牙齿,人越老么牙齿掉光。那个马,所以讲我们看中国文学有一句话“马齿徒增..

    话说中庸 2025-08-19
  • 04讲

    诗曰:「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承先启后,“承”字,要先继承得起来。那么假设你们的后代的青年,你们要到我们这个时候啊,白发苍苍了,后面问你,“《中庸》里头有三个“思”是什么意思啊?“左思右想啊..

    话说中庸 2025-08-19
  • 03讲

    自己把道理没有搞清楚,以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啊!因此一般人不是加了一点,就减少一点,以这种方法来认识这个道,修这个道——并不是在修道,错了!道就在你那里,这本来就是道哦!下面引用了《诗经》,引用..

    话说中庸 2025-08-19
  • 02讲

    但是不能绝对说反派的绝对不对,也不能说正派的绝对对,看两个的意见综合了用其中,致中和天地位焉,用其中也。那么后世解释用其中就是模棱两可。你说的:左边跟你说对不对?差不多。右边跟你说怎么样?大概是那个样..

    话说中庸 2025-08-18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