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十四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虚荣和身十体相比,那个最亲?身十体和钱财相较,那个最多?得到名利却命丧黄泉,那个是病?“是故甚十爱十必大费,多藏必厚亡。”贪图名利之心愈甚,劳人身心、耗人十精十..
道德经释义 2025-08-22 -
四十三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于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遍满太空的真空妙气,虽至虚至柔,却可驰骋天下,渗入任何致密而坚十硬的物体,在里面自十由出入,穿来穿去。..
道德经释义 2025-08-22 -
四十二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无极太空生出一气,一气分出十陰十陽十二气,二气合和生出中合之气,十陰十、十陽十、和三气生出自然万物。这是宇宙起源论,指出三气由虚空生出,万物由三气生出。“万物负十..
道德经释义 2025-08-22 -
四十一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清静无为的真常之道,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空洞虚无,至为微妙,完全不同于凡见的万事万物。天十性十纯全,未被后天机..
道德经释义 2025-08-22 -
四十
“反者,道之动。”宇宙万物繁盛的反面——虚静之处,含藏着无穷的生发动力,故《周易·系辞》下传云:“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十精十义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过此以往,未之或知..
道德经释义 2025-08-22 -
三十九
“昔之得一者:”昔:指天地万物的开始。一:指先天的混元一炁,亦指十陰十陽十平衡,和谐统一之特征。未有天地万物之前的混沌之初,是为先天的混元一炁,无上无下,无左无右,无大无小,无贵无贱,是谓混然一体。此..
道德经释义 2025-08-22 -
三十八
此章是《道德经》下篇的首章。上篇开宗称“道”,下篇起首明“德”。“德”继之于“道”。“道”有“常道”、“可道”之分;“德”有“上德”、“下德”之别。“道”与“德”的特十性十已述于前。此章只谈“道”,“..
道德经释义 2025-08-22 -
三十七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清静无为的自然之道,永远不劳心力,顺应自然,没有任何私意造作和妄为,但天下事物,各有条有理.皆是道之所成。“侯王若能守,万物将自化。”侯王如能持守此道,心地纯一,真诚不妄,清静..
道德经释义 2025-08-22 -
三十六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歙”,是合十拢,收缩。“张”,是放开。如果将要收缩合十拢,则首先要张开放大。如白起藉赵括之攻势,首先张开国境,以诈败诱赵兵入围,然后封闭国境,断其后路,终使数十万赵军成为俘虏..
道德经释义 2025-08-22 -
三十五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大象”,即道,因道大无法比拟,故假借”大象”描述。倘若能执守修持无与伦比的自然之道,天下的品物万类,不言而善应,不招而自来,无不宾服与归往。不仅一一归往与不相害..
道德经释义 2025-08-22 -
三十四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大道广泛流行,无所不至,无所不达,无所不遍。它可左可右,可上可下,可顺可逆,在方为方,在圆为圆,向无定向,形无定形,任其物十性十,顺其自然。“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十..
道德经释义 2025-08-22 -
三十三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能知人之德才,察物之体十性十正邪是非者,只能算做睿智。而只有了解自己德才体十性十过失的人,才算明白。“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能胜过别人的人,不过是强壮有力,只有能主宰和控制住..
道德经释义 2025-08-21 -
三十二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不敢臣。侯王若能守,万物将自宾。”大地是随从天道春夏秋冬四时运化而才有生长收藏之功。朝中大臣是服从君主的,妻子是随从丈夫的。地、妻、臣此三者均非主宰的倡导前行之道,皆是被支配者..
道德经释义 2025-08-21 -
三十一
“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佳”是优、好的意思。十精十锐的军队和快利的兵器,是残伤生灵的凶械,天下人无不厌恶之。有道德的仁人君子,以道辅国,无为服众,而不主张持佳兵利器强天下。“君..
道德经释义 2025-08-21 -
三十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佐”,是辅助之意。“强”是强行压制。为臣者,要顺天理,体民情,以自然之道,辅佐人君治国理民。不可专尚武力,滥用兵革。孟子曰:“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
道德经释义 2025-08-21 -
二十九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取”:治理。“为”:强作妄为。不得已,是因任万物之自然,不敢于物先,迫而后动的,不得不这样作的意思。将要治理天下这件事,据我看来应当以事物的自然之理,而不能肆意强..
道德经释义 2025-08-21 -
二十八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是通晓。“雄”是刚健。“雌”是柔十弱。“溪”是低下。刚健勇为的本领,能克敌制胜。但若肆意刚勇,贪于妄进,则必遭天下厌恶。既知如此,应..
道德经释义 2025-08-21 -
二十七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计,不用筹策;善闭,无关键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此章之意是借“善行”、“善言”、“善计”、“善闭”、“善结”五者来申述体道的圣人无为自然、潜移默化的特征。有..
道德经释义 2025-08-21 -
二十六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行为狂妄是谓轻躁。姿情纵十欲是谓飘浮。轻以重为根本,躁以静为主宰。“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行军以车载战械与军饷者为“辎重”。因此,有道德的君子仁人,..
道德经释义 2025-08-21 -
二十五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无形无名,无上无下,无头无尾,无左无右,不变不易,不明不暗的虚无一气,是为混成之物。它先于天地而早巳存在。无始无终,无形无象,无声无臭,不增不..
道德经释义 2025-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