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四章 北归
一 秦观之丧徽宗即位之初,向太后权同听政,起用韩琦的儿子韩忠彦为门下侍郎,不久,即拜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以龚夬为殿中侍御史,陈瓘、邹浩、任伯雨、张廷坚等忠鲠之士为谏官,大多为忠彦所引进。其时,徽宗也..
李一冰 2025-05-26 -
第十三章 海外东坡
一 海南风土琼崖,即今海南,为我国两大岛屿之一(其一即为台湾)。隶属中国版图的历史甚早,汉武帝时已置珠崖、儋耳二郡;宋为广南西路,置琼、崖、儋、万安四州,分据岛之四隅。黎母山脉据岛之中央,五指山为其中..
李一冰 2025-05-26 -
第十二章 惠州流人
一 远谪南荒宋制,谪官奉到诰命之后,必须立即离任,不待交代,不得逗留,被押解的使臣催督同行。苏轼于绍圣元年(1094)闰四月初三奉到新命:依前左朝奉郎、责知英州(今广东英德)军州事。即日进上谢表,辞告文宣..
李一冰 2025-05-26 -
第十一章 颍州·扬州·定州
一 颍水之鱼苏轼于元祐六年(1091)八月廿二日到颍州(今安徽阜阳)任。四十三年前的皇祐元年(1049),欧阳修曾知是州,现在是白头门生,接踵而至,所以到任谢上表里很兴奋地说:文献相续,有晏殊、欧阳修之遗风。..
李一冰 2025-05-26 -
第十章 杭州去来
一 储粮防灾苏轼以两浙西路兵马钤辖龙图阁学士知杭州,于元祐四年七月三日到任,进谢上表中,有曰:仰荷至仁,曲从微愿。江山故国,所至如归,父老遗民,与臣相问。皆为实言。苏轼回忆当年被陷御史台狱,死生莫卜,..
李一冰 2025-05-26 -
第九章 书斋内外
一 一家融融苏轼元祐还朝,虽然被人强迫戴上党派的帽子,被官僚集团围剿得遍体鳞伤,身心交瘁,但是同一时期的私人生活,却是百花齐放,灿烂非常。汴京比较高级的朝官,为了上朝方便,大都住在皇城附近。这皇城的城..
李一冰 2025-05-26 -
第八章 风雨京华
一 元祐更化宋神宗赵顼在位十八年(治平四年至元丰八年),既薨,太子赵煦嗣位,是为哲宗。哲宗嗣位时,年只十岁,不能亲政,于是遵照宋室传统,尊神宗母后高氏为太皇太后,是为宣仁,权同听政。宋朝自太祖、太宗、..
李一冰 2025-05-26 -
第七章 飘泊江淮
一 庐山纪游苏轼在九江别了陈慥,老友刘恕的幼弟刘格(道纯)来做向导,与参寥一同往游庐山。庐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南,扬子江环绕山北,鄱阳湖则在山之东南,正是襟江带湖,据三流要会之处,形势绝胜。而庐山本身,..
李一冰 2025-05-26 -
第六章 黄州五年
一 出狱赴黄苏轼自元丰二年(1079)八月十八日在湖州任上被捕,囚禁于御史台狱,直至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才获开释,历时一百余天。出狱之日,已经年尽岁除,迎头碰上了元丰三年的新岁。虽说已经出狱,然而他所获得的..
李一冰 2025-05-26 -
第五章 乌台诗狱
一 始作俑者沈括沈括,字存中,浙江钱塘人,博学善文词,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无不通晓,在中国历史上,自汉有张衡后,他是第二个正史有传的科学家。虽然是科学史上成就极大的学者,但在那个时代..
李一冰 2025-05-26 -
第四章 黄楼
一 作客东园熙宁十年(1077)正月,朔风凛冽,大雪纷飞,苏轼一家冒着寒风大雪行路,将至济南,知齐州的李常,先派急足来迎,苏轼次韵答诗,有敝裘羸马古河滨,野阔天低糁玉尘。自笑餐毡典属国,来看换酒谪仙人句。..
李一冰 2025-05-26 -
第三章 马入尘埃
西湖三载与君同,马入尘埃鹤入笼。(《次韵周邠寄雁荡山图》)一 湖畔孤鸿中国之东南,尤其是俗称江南的这一地区,由于长江的冲积作用,使它成为一大片土壤肥沃的三角洲,农桑发达,物产富饶。虽然迟至公元四世纪前..
李一冰 2025-05-26 -
第二章 变法与党争
一 初仕凤翔宋仁宗嘉祐六年(1061),十一月十九日的黎明,朔风凛冽,地冻天寒的晓色朦胧中,郑州城里出来一簇旅人,约有六七匹乘骑,跟着一辆大车,来到西门外。这一行中,三匹马并辔联行在前面,中间那匹马上,坐..
李一冰 2025-05-26 -
第一章 食蓼少年
东坡诗:少年辛苦真食蓼,老境清闲如啖蔗。一 蜀道难蜀,位居中国之西南边陲,四境皆被崇山峻岭所围绕,中间一大盆地。境内旧有岷、泸、雒、巴四大河流,所以又称四川 1 。蜀与中原的交通,陆路须出秦川(陕西),川..
李一冰 2025-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