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孔子的故事 / 李长之

二一 孔子绝粮

2025-05-21 13:49 孔子的故事

公元前四八九年,吴国大举攻陈,楚国助陈进行反攻,陈国陷入混乱状态。楚国的军队由楚昭王亲自率领着,驻扎在陈国东北部的城父(现在安徽亳县[111])地方,这样就阻截住吴军的进攻。但这时楚昭王病了。

逢巧天上有一簇红云,像一群五颜六色的鸟一样,夹着太阳飘去。楚昭王派人问周的太史(管历史、天文的官)这是什么兆头,周太史说,这预兆对楚昭王是不吉利的;但又说可以移在将相身上。楚昭王的将相便纷纷向神祈祷,希望能代替楚王承受不幸。但楚昭王说:这不成。将相是我的手足,如何可以代我受祸呢?他不答应这样做。于是又叫卜者卜了一卦,卦象上说楚王的病是由于没祭河神而惹起的。有些官员便请楚王去祭一祭河神。可是楚昭王也不以为然,他说:我们祖传的疆域是在长江汉水一带。黄河不在我们境内,我是得罪不着河神的。

孔子听说楚昭王这样,很佩服楚昭王的开明。[112]孔子想,陈国既然在混乱中,就不如到楚国去。正好楚昭王也希望孔子能到楚国去,并曾派人来迎接。于是孔子决定上楚国去走一趟。

从陈国到楚国,中间要经过一些吴、楚两国所争夺着的小国,其中之一是蔡国。蔡国国都原在现在河南东南部的新蔡县境,但在吴楚争夺过程中,曾一度因倾向吴国而迁到州来(现在的安徽凤台县),这时一部分蔡国人民却又被楚国迁到负函(现在的河南信阳县[113])。孔子要从陈国到楚国去,就必须经过负函。负函在名义上也算属于蔡国。[114]

从宛丘到负函这一段路上,正是吴楚交兵的地带。有一天,孔子被乱兵围住,带的粮食也吃光了,跟从的弟子们又饿又累,有些人已经病倒了。[115]

但是孔子还照常给弟子们讲学,照常弹琴、唱歌。

子路首先沉不住气,噘着嘴,问孔子道:有道德有学问的人也遭难吗?

孔子说: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并非不遭难,但是能够遭了难也不动摇。没有道德没有学问的人一遇困难却会变节。[116]

但是弟子们越来越不安定了,孔子便把子路叫来问道:古时候的一首诗歌上说:

又不是老虎,

又不是犀牛,

徘徊在旷野,

是什么因由?

是不是我们讲的道理不对了?不然,我们何以会困在这里呢?

子路说:恐怕是我们的仁德不够,人们才不相信我们;恐怕是我们的智慧不够,人们才不能实行我们的主张吧。

孔子叫着子路的名字说:由呵,假如有仁德就会使人相信,为什么伯夷、叔齐会饿死呢?假如有智慧就可以行得通,为什么比干的心会被人家剜掉呢?

子路退出,子贡进来见孔子。孔子又问道:古时候的一首诗歌上说:

又不是老虎,

又不是犀牛,

徘徊在旷野,

是什么因由?

是不是我们讲的道理不对了?不然,我们何以会困在这里呢?

子贡说:老师的理想太高了,所以到处不能相容。老师是不是可以把理想降低一些?

孔子说:赐呵,一个好的农夫能够好好地耕种,但是不一定有很好的收成;一个好的工匠能做出很巧妙的东西,但是不一定正赶上人家的需要;一个想有作为的人有他自己的主张,他能够把主张有条有理地发表出来,但是人家不一定就会接受。你现在不努力充实你自己,却斤斤计较别人能不能接受,你的志气未免太小了!

子贡退出,颜渊进来见孔子,孔子仍旧问道:古时候的一首诗歌上说:

又不是老虎,

又不是犀牛,

徘徊在旷野,

是什么因由?

是不是我们讲的道理不对了?不然,我们何以会困在这里呢?

颜渊说:老师的理想很高,所以到处不能相容。可是,老师还是可以努力争取实现这种理想的。人家不能相容,有什么关系?人家不能相容,才能考验出有道德有学问的人的涵养功夫。拿不出好的主张来,在我们是可耻的;有了好的主张而没有人实现,这是各国当权者的羞耻。人家不能相容,有什么关系?人家不能相容,才能考验出有道德有学问的人的涵养功夫。

孔子听了,很欢喜,笑道:就是这个话呵。姓颜的小伙子,如果你有了钱,我愿意给你管账呐![117]

孔子的话其实是自我陶醉,自己安慰自己,颜渊的话不过是迎合了孔子的心理。孔子一面拿颜渊的话来安慰大家,一面派子贡和楚军交涉好,于是孔子等在楚军保护下到达了负函。

《孔子的故事》最早出版于1956年,在之后的数十年中,这本书又多次再版,甚至被翻译成其他语言走向海外,成为了读者了解孔子的一个窗口。是李长之先生专门写给大众读者的一部通俗读物。他用通俗而富有情感的笔法讲述了孔子的精神面貌和孔子的坎坷一生。全书截取了他一生中最精彩的片断,以故事的形式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书中的孔子有十五岁便“志于学”的少年意气,有夹谷会齐时牛刀小试的喜悦,有见君王“好德不如好色”的悲叹,有率领众弟子奔波辗转的艰辛,有命悬一线却不改从容的气魄,有至死不渝追寻理想的执著。《孔子的故事》是一部通俗读物,李长之并没有因此减弱他斟酌史料的严肃性,相反,他对史料的取舍拣择都有根有据,一丝不苟。《孔子的故事》不到十万字,而脚注多达239条,引书几十种之多,可称言必有据,其中凝铸着作者的史的眼光和不苟的精神。本书是一部集学术性、思想性、通俗性于一体的优秀读物。

猜你喜欢

  • 白话百喻经故事

    当代大文豪鲁迅,曾於一九一四年九月,捐资银六十元给南京金陵刻处印送『百喻经』。这部经是以寓言方式,宣扬佛教教理的一部故事体的读物,可见其在文学上有很大的价值。※卷首语※有一天,佛和他的弟子们在王舍城的..

    12 百喻经 2025-07-01
  • 汉武故事全文

    汉景皇帝王皇后內太子宮,得幸,有娠,夢日入其怀。帝又夢高祖謂己曰:王夫人生子,可名為彘。及生男,因名焉。是為武帝。帝以乙酉年七月七日旦生於猗蘭殿。年四岁,立為膠東王。数岁,長公主嫖抱置膝上,問曰:兒欲..

    25 汉武故事 2025-06-18
  • 校點說明

    《汉武故事》,又名《汉武帝故事》,其作者,前人有汉班固、晉葛洪、南齊王儉諸說。然皆无確鑿證據。今人刘文忠綜合前說,又據書中反映的社會現象,推論當為建安前後人,較為合理。此書記載汉武帝從出生到死葬茂陵的..

    21 汉武故事 2025-06-18
  • 三个猴儿的故事

    在下闲居无俚的时候,每欢喜将平昔耳闻目见稀奇古怪的事情,在脑筋里如电影一般地轮回演映。事情越是奇怪,演映的次数便越多。时常遇着演映好笑的事,不知不觉地就独自纵声大笑起来。家人不知就里,突然闻得大笑之声..

    17 江湖异闻录 2025-06-17
  • 我的危机故事

    天黑了,因为才刚刚是傍晚,所以人并非是伸手不见五指。我玩了一下午的手机,终于恋恋不舍的放下手机,去上厕所。不知为何,在去厕所的路上,我的心突然跳的很快,像是危险来临前那样不安。我假装镇定,安慰自己没事..

    19 初中作文 2025-06-16
  • 粮食的故事

    吃罢晚饭,我到县人民政府去找郝吉标。访问郝吉标的事是今天才决定的。听寇县长说,郝吉标是这里的一个老革命,一九三三年的乡工农民主政府主席。在老区游击斗争最困难的时候,他协助游击队做过很多事。现在就在县政..

    23 党费 2025-06-14
  • 无 题

    人是为明天活着的,因为记忆中有朝阳晓露;假若过去的早晨都似地狱那么黑暗丑恶,盼明天干吗呢?是的,记忆中也有痛苦危险,可是希望会把过去的恐怖裹上一层糖衣,像看着一出悲剧似的,苦中有些甜美。无论怎说吧,过..

    24 天真的幽默家 2025-06-13
  • 故事

    听说外国人的称中国作支那,是因为大秦的威力的远播。Chin拼起来是秦字的声音。而拉丁字的地名等末尾,老要加一个A字,所以秦字就一转而作了支那。这考据得的确不的确,暂且不去管它。但因为想到了秦字,所以想将秦..

    26 薇蕨集 2025-06-12
  • 尧曰篇

    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舜亦以命禹。曰: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后帝: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简在帝心。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周有大赉,善..

    27 论语 2025-06-11
  • 子张篇

    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子张曰: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子张曰:子夏云何?对曰: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张曰:异乎吾所闻..

    23 论语 2025-06-11
  • 微子篇

    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柳下惠为士师,三黜。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齐景公待孔子曰:若季氏,则吾不能。以季、孟之间待..

    18 论语 2025-06-11
  • 阳货篇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曰:诺,吾将..

    20 论语 2025-06-11
  • 季氏篇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

    29 论语 2025-06-11
  • 卫灵公篇

    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

    24 论语 2025-06-11
  • 宪问篇

    宪问耻,子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子曰: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子曰:有德者必有言..

    26 论语 2025-06-11
  • 子路篇

    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曰:焉知贤才而举之?曰: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

    22 论语 2025-06-11
  • 颜渊篇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

    28 论语 2025-06-11
  • 先进篇

    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子曰:回也非..

    30 论语 2025-06-11
  • 乡党篇

    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庭,便便言,唯谨尔。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君在,踧踖如也,与与如也。君召使摈,色勃如也,足躩如也。揖所与立,左右手,衣前后襜如也。..

    22 论语 2025-06-11
  • 子罕篇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子绝四:..

    26 论语 2025-06-11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