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闽中纪略 / 佚名

闽难记

2025-05-26 18:20 闽中纪略

临海洪若皋虞邻着

予昔仕闽,摄粮储,供给靖南王耿继茂藩下兵糈。继茂父与定南、平南旧隶明岛帅毛文龙部下,因文龙被杀,航海归国,从征有功,咸封王爵。定南驻粤西、平南驻粤东,而靖南驻闽;续平西亲王吴三桂驻滇。继茂仪状俊秀,识大体,无子,有义男效忠;既而生子精忠、昭忠、聚忠。

精忠生而丑陋,性凶险,立为世子。康熙丁未,同昭忠、聚忠至闽省父。予时视臬篆,偕方伯何君中魁设席延其兄弟,翼明挟二仲不速而至。倥偬趣帐,具迎而入,长揖直坐,嬉笑叫号,恣飧流歠无人礼。饮酒爵无算,辄反宾爵饮主人。既醉,挟优人坐怀抱间,二仲稍稍引去,伊不为动,穷夜达曙乃已。

庚戌,继茂卒,精忠嗣。时天下太平。国初兵制遵胜国之遗,巡抚握兵驻省会,兼管军政;巡道备兵要害之州郡,兵不过五百名,皆乡兵。而总督提镇参游等官,因戡乱而设,事平则撤。自顺治十八年先皇上宾,四臣摄政,更旧制,文武分途:每省或两省设总督一员,兼管文武。文自巡抚以下,辖司道守令等官;武自提督总兵以下,辖副参游守等官。于是省有提镇、郡有城守、县有分防,永为定制。补选升迁,每月武选司与文选司埒焉。兵食之数日增,兼以平西在滇、平南在粤、靖南在闽三藩岁费协饷数百万,国用日绌;天子惄然忧之,思撤藩旅以省饷,未得其便也。

康熙十二年癸丑,会平南王尚可喜年老请归旗,以子尚之孝嗣;天子许其父子同归。平西、靖南相继循例请,下部议覆:三藩均迁移安插山海关外,平西住锦州、平南住海州、靖南住辽东。廷议既定,一时撤藩之使并出。是年十月,吴三桂反于云南。十三年甲寅正月十三日,台巡道吴应鹏三桂族也,奉拿解京,台始闻变。时吴逆勾连平,靖同叛,天子虑二藩蠢动,日传谕尚、耿子弟之在京师者开示祸福,俾传上指于粤、闽。平南输忠王室,得伪书不发,连函启于天子。陕西提督王辅臣,旧隶三桂右镇总兵官,贼遣授伪衔;辅臣令子继祯表献逆札,并执其来使王士荣。独耿逆包藏祸心,乘机索饷,遂与腹心徐文耀、白显中谋于是年三月十五日,因文武朝见巳齐,给总督范承谟至第,一时放炮为号,武士丛集,胁令文武各官从叛。福州知府王之仪、建宁同知喻三畏、侯官知县刘嘉猷、福州城守千总廖有功咸厉声骂贼,俱被杀戮,遂将总督及家属百余人隔别禁锢。巡海道参议陈启泰,驻漳州;闻变,同妻刘氏并妾二十余人,皆投缳死。从贼者,巡抚刘秉政、提督王进功、按察司席式、驿盐道吕应斗、粮道李学诗、运司田起蛟、福州府城守副将沈伟也。贼分兵两路寇浙:贼帅马九玉由仙霞岭陷常山、江山、青湖镇等处,将军赖塔、总督李之芳驻师衢州,扼贼喉吭。伪左军都督曾养性兵由福宁州,总兵吴万福婴城固守,将士献城,合家受戮。至平阳,游击司廷猷杀总兵内应;经温州,总兵祖宏勋、城守副将罗万里开门迎降,温处道陈丹赤、永嘉知县马琾、城守副将杨春芳、镇标游击魏万侯皆死之。

八月初三日,贼攻黄岩,城守参将武灏开门迎降,总兵阿尔泰亦降,满洲驻防萨克苏巷战死。

十月初十日,曾养性、伪安抚将军祖宏勋、伪镇海将军朱飞熊水陆并进,围台城,城中都统吉尔塔布、吴申、雅达里、周云龙、副都统伯穆赫林、提督赛白里、援剿松江提督段应举及调援各将弁满汉兵不下十万。山海土贼蜂起,宁波大岚山贼首胡双奇等、绍兴诸暨紫郎山贼首朱成龙等、嵊县长岭长乐等处贼首俞鼎臣等、金华寿昌竹园寿溪等处贼首张元兆朱鹭鸶梅和尚等、严州梓童园围屏等处贼首王飞石等、衢州沟溪焦园等处贼首马胜等咸拥众数万,受耿逆号令,攻城掠野。仙居为贼李云等所陷,都司佥书汪国祥率兵恢复;已而贼愈炽,撤仙居之兵守台城,仙居复为贼朱福所据。是时,陕西西安将军瓦尔喀等已破阳平关,而王辅臣标下兵变,总督莫洛死焉。广东尚可喜子尚之信复叛,可喜抱恨卒。吴三桂驻兵松滋,湖北、江西、江南皆震动,浙江温州、处州、绍属诸暨、嵊县、新昌、金属东阳、武义、衢属江山、常山、开化、台属太平、黄岩、仙居皆失陷。

十月,大将军康亲王莅杭,驻节金华府。宁海将军固山贝子富喇塔于十一月初四日至台,首恢复仙居。

十四年乙卯春,贼水师朱飞熊弟伪都督佥事朱光祖带伪官兵一百三十七名,驾船三只来降。

三月初十日,宁波水师提督常进功奉贝子令,自宁率舟师至台夹攻;朱飞熊出海门迎敌,被炮击死,贼势少衰。

七月十八日,贝子密令副都统穆赫林领满、汉兵从仙居小路进兵,经茅坪半山岭,出黄岩宁溪,抄贼后。贼闻,恐黄岩归路断绝,于八月初七夜弃营,乘海船逃走;温州、台州围解。

初八日,贝子率满、汉大兵尾追十四日,过黄岩。十七日,到乐清,围贼于温州。

十五年丙辰八月十四日,康亲王统师莅衢。于十五日,率参赞军务都统马哈达、将军■〈口赖〉塔三路进兵。午时至百陵卫,进大溪滩,斩伪副将林福,贼首伪将军马胜逃往江山。十六日二更,恢复江山,贼遁。十八日,恢复常山。二十一日,把守枫岭伪副将王明库、仙霞岭伪参将金应虎献关。二十七日,抵浦城,整兵前进。贝子于九月初三日自松溪由福宁州小路进发,接应康亲王;于九月初十日同至建宁府。十五日,守延平伪左将军耿继美至军前投诚,伪文武官员六百八十八员、兵一万一百零二名。

是月十六夜,耿精忠将总督范承谟并其弟承谱及家属尽杀死。

十八日,康亲王到延平。耿精忠于十九日率领官兵俱剃头讫;二十六日,遣子耿显祚迎接大兵。

十月,温州曾养性、祖宏勋俱行剃头投诚。

初四日,招抚诏书到闽,耿精忠仍复王爵,文武各官俱以原官补用。

初五日,康亲王统大兵至福州府。

十六年丁巳二月,广东尚之信投诚,赐爵亲王。提督李本深等复归朝。

十七年戊午正月朔,吴三桂称帝于衡州,国号大周,改元昭武,封孙世璠为端王。

踰月,三桂死于衡州;郭壮图立世璠为帝,转归云南。

十九年庚申,福建逆党尽数到京。闰八月十五日,耿精忠自缚赴兵部投到。

广东尚之信奉旨出师广西,其母舒氏并都统王国栋告之信不忠、不孝状。诸王议覆,奉旨:平南王尚可喜航海归诚,效力行间,镇守粤东,着有劳绩;及吴逆反叛,坚守臣节,不肯顺从,被逆子逼迫身死。尚之信不忠、不孝,念其曾授亲王,姑从宽赐死。尚之节、尚之璜、尚之瑛俱革副都统,即行处斩。李天植等二十六人,俱即处斩。各犯家口籍没,银两留充广东兵饷。

二十年辛酉五月,诸王会议:耿精忠荷蒙皇上好生,不即行正法;不思痛改前愆,乃怀反叛之心,遣王进功与海贼潜通信息,私备火炮火器,欲俟大兵回日,复招募散卒反叛。其亲弟耿昭忠、聚忠所参之疏及伊属官兵徐宏弼、吕应旸等首告之处,逐款真确。况当日既投诚,复将总督范承谟杀害;揆此,蓄怀反叛之心明矣。应将耿精忠革去王爵、伊子耿显祚革去散秩大臣,即斩耿精忠首级枭示。徐文耀、王世瑜、白显中、江元勋、曾养性、王振邦、蒋得■〈车宏〉、易明、陈昉俱革职,凌迟处死。王国瑞、廖廷云、李似桂、夏季旺、吕应斗、武灏、司定猷、沈伟、郭汾、罗万里、祖宏勋、陈仪、陈斌、吕八俱革职,即斩。刘秉政、席式已死,田起蛟、李学诗给本主为奴,妻子家口均人官,祖孙、父子、兄弟照律。和硕额驸耿昭忠、聚忠既将恶迹出首,均免照律。耿继美、田养民均革职免死,鞭示。各犯俱于是月二十一日绑赴顺城门外处决讫。又,广东夏国相、李本深亦于是日凌迟处死。

是年,大将军贝子章、勇略将军云贵总督赵良栋、绥远将军湖广总督蔡毓荣,奉命引师讨吴世璠。十月初八日,满、汉大兵齐到云南。二十五夜,连破新桥、土桥、双塔东寺、西寺、三市街等营,夺取得胜桥,逼城安营。二十八夜二更,城内火起,伪将军线緎、内府左将军吴国柱、金吾、龙威、右将军吴世基、黄明、原任都统何进忠、原任巡抚林天擎密谋内应,吴世璠、郭壮图并其子郭宗芬俱自刎死。二十九日,线緎等开城出降。贝子进城,将伪大学士方光琛、子方学潜、侄方学范俱凌迟处死。降伪将军以下武弁一千五百余员、文官八十余员、兵丁五千一百三十余名。伪威远大将军胡国柱、李匡、王绪自四川带兵来援,参赞都统希福、云南提督桑格中途杀,势穷,将奔金沙江中甸住居;蒙古扼守江边,断贼奔路。

二十一年壬戌正月初七日,胡国柱、李匡、王绪相继缢死。云南全平。川贼谭宏、彭时亨、谭天秘等投诚,解京正法。江西伪将军杨一豹、江机、葛如箑等投诚,解京并家口安插于乌喇宁古塔。

十二月,云南投诚伪将军线緎、张足法、李芳春、杨宏德、吴国柱等共一百六十七名,俱到京。原任云南知府高显辰、神木道杨三知、富川知县刘邻钦、浮梁知县王临元,俱抗节不屈被杀,并福建、温州死难文武各官,均赠荫有差;祭葬优恤,典溢常例。当日曾受伪官、后归正投诚授职者,毋论文武大小,概行革职为民,以励臣节。

二十二年癸亥,各路出师大将军、将军陆续旋京,在廷九卿詹事科道同上疏曰:三藩初建,原属一时权宜;睿虑深远,恐致尾大不掉,毅然撤去。及逆藩倡乱,反侧群起;皇上不动声色,恩威并济,命将出师:使功使过,兼合其宜;用智用勇,毕尽其力。天下莫不叹知人善任,措饷不派田亩,师行严禁扰民。八年以来,平秦、平楚、平闽、平粤、平蜀、平黔以及平滇南余孽,庙谟素定,某将应如何进兵、某官应如何运饷,莫不指示方略;万里之机宜,无遁于九重之成算。文武诸臣,不过恪遵成命、勉尽职守而已。功德巍巍,比隆尧、舜;宜特崇尊号,宣扬休美:俾薄海知中国之有圣人、万世知守成之有令主。且年来用兵,皇上宵衣旰食,而敬奉两宫晨昏靡间。今天下底定,请太皇太后、皇太后俱宜崇上徽号,以展皇上孝思于无斁也。天子曰:朕自御极以来,夙夜孜孜,勤求化理,期于海宇乂安,生民乐业。不意逆贼吴三桂背恩反叛,煽乱地方。数年之中,士卒疲于征调、闾阎困于转输。幸荷天地祖宗眷佑,渐次削平,四方底定。但逆贼虽已剿除,海内元气未复:兵民之疮痍未起,官方之廉洁鲜闻;教化未孚,风俗未厚。今惟欲与尔等诸臣实图治效,无复崇尚虚文。其加太皇太后、皇太后徽号,已经有旨;其所议崇朕尊号,不必行。鸣呼!大哉王言,真万世圣人,犹病如伤之心也。夫三藩之设,当日因地方未靖,暂资弹压;原非分茅建土,俾彼父子代禅为也。事定自当归旗,以省息东南财力。虽当日一时并撤,廷臣稍乏建明;在圣天子为生民计,深远意岂异哉!奈之何叛逆之!夫在地既久,家口蕃息,招纳匪类,簧鼓反侧,一时不过为安土重迁之故;卒之累累若若縻致阙下,名隶刑章、伏锧都市,身首异处、宗祀灭亡,又何益乎!要之,国家所以胜此者危矣,亦幸矣。夫天下困穷,已非一日;一旦戈矛丛起,民志遑遑。而况八年之久,三方用兵,百万之师日费不亿。幸赖天子圣明,不闻加赋之书,时下停征之诏。且被兵地方,犹发帑金以恤残赏亡。自古及今,未之常闻。虽国家数十年恭俭之储,亦安能无竭。然取之则有道焉:不派田亩而派间架,损有余也;不增正税而增杂租,抑末也。乡绅粮额宜加,分难逃也。予功名之路、启开复之门,则莫大于损纳。夫青矜至细也,江南三百万两、山左四十一万一千有余,而他可知矣。虽事定之后,诸例渐停;然曳白者藉衣顶以武断乎乡曲、拖朱者操券以课子母于沟渠之夫妇。睿怀所谓元气未复、风俗未厚,真圣人明见万里乎!且民者食上者也,兵者食于上者也;当逆藩发难之初,向所为设提、设镇,高牙大纛星罗碁布,曾不闻有藩篱之隔而反戈时闻,则当日纷更兵制之效,已见于此矣。谋国者,将何以建万年不拔之策,仰答圣明天子也哉!

康熙癸亥六月记。

本书不分卷,题“野史氏落帽生许旭撰”原书无序,末有吴江沈楙惠跋;今本改跋作序,移置卷首。清康熙十二年十月,作者以幕友身分,随福建总督范承谟(觐公)由浙之闽(范由浙抚擢闽督);次年适逢三藩事变,范以身殉,旭以先归幸免。所纪闽中情况,均在事变之前;但范、耿(靖南王耿精忠)间之猜忌及变乱之形象,已显而可见。书中颇多涉及台湾郑氏(经),例如:‘郑氏虽在海外,然制府亦有间谍在彼,时时驰至’。又如:‘余一日偶见一小册,内书:东宁国,……文武宥陈永华、冯锡范、薛进忠、柯平、洪磊诸人,俱材能知干。新建天兴、万年二州以及各县城郭濠堑、军器储偫,事事修整、时时讨练,势非一日忘中国者。明室子孙崇养在彼者甚众,而无一人任事权;年号至今尚称“永历”’。凡此当年记载,极具史料价值。

猜你喜欢

  • ●附录

    永历皇帝福州既失,两广总督丁魁楚与广西巡抚瞿式耜会议监国;而阁学兵部尚书吕大器自闽至、原任兵部尚书李永茂以守制并至。式耜首言监国永明王贤,且为神宗嫡孙,应立。永明王讳由榔,桂王之子。初封衡阳,以寇乱徙..

    6 续补明纪编年 2025-05-27
  • ●隆武

    弘光元年(乙酉)五月,清兵渡江,南都失守。镇江总兵官郑鸿逵、郑彩知势不可为,因撤师回闽。会唐王从河南来。王性率直,喜诗书、善文翰,洒洒千言。初封南阳,以父殀,失爱于祖端王。两叔谋夺嫡,未得请名。及祖端..

    11 续补明纪编年 2025-05-27
  • ●赧皇帝

    崇祯十七年三月二十三日,南京府部科道等官闻京师陷、上殉社稷,大小惊惶;齐集中军都督魏国公徐弘基第,推戴讨贼。时惠王、桂王道远难至,潞王、福王、周世孙各避贼至淮安。凤阳总督马士英移书兵部尚书史可法及署礼..

    10 续补明纪编年 2025-05-27
  • ●怀宗端皇帝

    崇祯元年(戊辰)春正月,禁衣饰僭侈;从御史梁天奇言也。命内臣俱入直,非受命不许出禁门。谕戒廷臣结交近侍。二月,以侍读学士温体仁直经筵日讲。三月,以周延儒为礼部右侍郎。五月,上召对平台,谕辅臣曰:『票拟..

    7 续补明纪编年 2025-05-27
  • ●自序

    (上缺)见取其灭亡之祸矣,无或爽也。臣也某公、某卿,吾所素习也;廉既见其荣及后人矣,贪亦见其灾逮夫身矣,无少忒也。某政也善,则民聚;不善,则民散。某法也良,则国安;不良,则国危。莫不操若符券,应如影响..

    10 续补明纪编年 2025-05-27
  • 吉康治乱记

    《吉康治乱记》一卷,明彭希周撰,钞本。盖闻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抚今追昔,岂不重其然哉!方昔余窃询故老、讯乡人而所以知治乱者时也。观今昔之事,治乱之数庸非天乎。夫吉康,丰辖地也(按:吉康原属海丰八都..

    7 吉康治乱记 2025-05-27
  • 国变难臣钞

    雍正癸丑夏,沙博士伟业出敝纸一卷,曰「国变难臣钞」。云:明崇祯甲申三月十九日之变,其先世自燕邸札记者。纸坏败,然诸人姓名颇完好;即不无一二蠹蚀者,名不全而姓尚存也。凡分目为七:一曰死难姓名,一曰刑辱姓..

    8 闽中纪略 2025-05-27
  • 海寇记

    临海洪若皋虞邻着从来防海者,防倭。倭远处东海中,号日本国;所统五畿、七道、五百七十三郡。自汉以来,不通中国。虽元世祖征倭师败,亦非倭始衅。迨元末,张士诚、方国珍余党遁入海,始往往引为患。明太祖遣莱州知..

    7 闽中纪略 2025-05-27
  • 闽中纪略

    野史落帽生许旭着范、耿,至亲也。先是,耿王之祖归顺辽左,以至受封为王,俱范文肃公力也。时范为内院枋国,与耿交谊最厚,誓为婚姻;迨今袭王,已第三辈矣。而制府乃文肃之子,王之妹又嫁制府之侄;亲戚中于辈行为..

    11 闽中纪略 2025-05-26
  • 沈序

    是编康熙乙卯仲秋六日野史落帽生所纪中丞范觐公事实也。中丞抚浙时,慨然有大志,欲为国朝荡平六合,命落帽生草疏,可谓忠义勃兴;惜其疏洋洋二千余言切中时务,未曾载入编中。及其督闽也,密请削除三王。福建省会与..

    11 闽中纪略 2025-05-26
  • 弁言

    野史落帽生许旭著闽中纪略,原有吴江沈楙德跋,对于本书内容的介绍,扼要而妥切;因改跋为序,移置篇首;此外似毋须再有叙述。总而言之,著者随范承谟由浙之闽(范由浙抚转闽督),适逢因撤藩而激起耿变,范以身殉,..

    10 闽中纪略 2025-05-26
  • 近代名人轶事录

    近代名士风流,不逊两晋。以下名人轶事,选自近代野史笔记,略加编缀,博网友一笑。杏坡居士识。散原老人义宁陈伯严(三立),雅望清标,耆年宿学,萧然物外,不染尘氛,溯其生平,盖以贵公子而为真名士,虽尝登甲榜..

    12 近代名人轶事录 2025-05-26
  • 第八回 孫文三次賣國

    卻說孫文二次革命失敗,改名王國賢,逃到日本,二十年得來的富貴都革掉了,又氣又惱。把一股怨氣都聚在政府頭上,便用出種種方法來破壞,哪怕中國亡了,只要報得仇,就送給外國人也是甘心。那某某國裏的浪人聽見他的..

    20 国贼孙文 2025-05-20
  • 第七回 孫文二次叛亂

    孫文到日本的當口,正是正式國會開會的時候,國會議員多半是國民黨,聚集在一海。孫文面子上算是跟政府要好,暗地裏卻囑咐議員們務必到就反對政府。囑咐好了,他便去日本看人家鬧事,再出來取利。卻說國民黨裏有個宋..

    19 国贼孙文 2025-05-20
  • 第六回 鐵路全權時代之孫文

    南京的留守黃興、上海的都督陳其美,用錢似流水一般,暗地裏還有許多不盡不實的行爲。叫北京查著了,將設法把他們撤掉。黃興與陳其美跟一班小兄弟們聚在上海,怨恨政府撤了他們飯碗,打算第二次革命。張振武、方維跟..

    18 国贼孙文 2025-05-20
  • 第五回 南京政府時代之孫文

    卻說孫文急忙的回到本國,十七票得了伯理玺天德(總統),得意之極就立起政府,定了中華民國的國號,大祭明太祖陵。想起那年到檀香山當店徒在輪船上充細崽,在廣州當強盜的行徑,不免有些慚愧。幸虧得事情隔得久了,..

    10 国贼孙文 2025-05-20
  • 第四回 僞革命時代之孫文

    卻說庚子以後,各省紛派學生上日本留學,候補的官員、辦學的紳士,也都往日本遊歷考察,人數就有好幾千。這裏頭良莠不齊,就有主張革命的湖南的黃興、劉揆一, 直隸的張繼,廣東的汪兆銘、胡漢民,浙江的章炳麟,都..

    13 国贼孙文 2025-05-20
  • 第三回 孫文之亡命時代

    孫文自在倫敦遭囚,方才知道政治犯是很體面的。又在各處走了一遍,開了不少眼界,知道各國都有革命黨。回到日本就自稱中國革命黨,到處鼓吹起來。日本的革命黨宮崎寅藏、可兒長一、平山周等人都去會他,孫文竭力跟他..

    21 国贼孙文 2025-05-20
  • 第二回 孫文之盜竊時代

    卻說孫文回到廣東,廣東風氣先開,這時正在講究新學。孫文就冒充新黨,到處跟人拉攏。人家見他從海外回來,就信他真有外國學問,跟他討論討論農學。孫文就大吹起來,說農業在中國怎樣不興,外國農業又是怎樣發達,自..

    19 国贼孙文 2025-05-20
  • 第一回 孫文之出身

    卻說前清時代,自從髮匪騷亂,元氣大傷。又兼著各國洋人都來侵犯,年年的割地賠款,處處的烽煙擾攘,這國勢就一年不如一年,這土匪便一處強過一處。大凡土匪都是無賴遊民,乘著國家多事,搶掠些子女玉帛,本沒有什麽..

    13 国贼孙文 2025-05-20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