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童中国史 / 张荫麟

十三 杜甫

2025-05-27 14:14 儿童中国史

(一)

唐朝是诗人的黄金时代。朝廷用诗赋去考试士子,诗人很容易走上荣显的路,王公贵胄争着交结诗人,供养诗人;在华筵盛会中,在歌台舞榭里,把他们奉作上客。他们的作品,早上写就,晚上便会传遍了长安的教坊。多少娇滴滴的歌喉会唱着他们的佳句!多少温柔的心会羡慕地暗记着他们的姓名!爱好诗歌的风气不仅限于上层社会,并且普及到民间。一个幸运的诗人会在穷乡僻邑中发现他自己的诗被写在寺观、旅店或村塾的墙壁上;会在市廛里巷中听到他自己的诗被人咏歌;会在不相识的人群中听到他自己的诗受人夸赞。

在这时代里,却有一个穷愁终身的诗人,他应进士试没有及第,他的作品不曾流传到教坊或市井;然而他却是唐朝最伟大的诗人,或者竟是我国历来最伟大的诗人,他被后世尊为诗圣。这便是杜甫。

杜甫,字子美,洛州巩县(今河南巩县)人,生于玄奘死后四十八年,即公元七一二年。

在唐代诗人中,他咏及自身经历、社会状况的作品最多,故此有诗史之称。我们正好从他的诗里考见他的生平和他的时代。

杜甫的诗才很早就表现。自述道:七齿思即壮,开口咏凤凰。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又道:往昔十四五,出游翰墨场。斯文崔魏徒,以我似班扬。崔魏并是当时名士。班扬指东汉的班固和西汉的扬雄,皆是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

但他只管年少峥嵘,自从二十一岁应进士试落第后,一直潦倒了二十多年,中间时而流浪四方,时而穷居长安。这是他中年的自观:骑驴三十载,旅食京华春。朝叩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到了四十三岁的一年(天宝十四年),因为以前进献了三篇赋得到玄宗皇帝的赏识,才补了右卫率府胄曹参军,即太子侍从武官属下的一员小吏。这是一个十分闲散而穷苦的差使。此时他已有妻子,但穷到不能在长安住家,只得把妻子寄顿在近畿的奉先县。就在这一年的十一月初冬,他到奉先去看望妻子,刚入门便听见哭声,原来他的幼子已经饿死。

(二)

杜甫的少年和中年正当玄宗皇帝的开元、天宝年代。这是唐朝极盛的时期。从太宗即位之初到这时期之末,中间继续了一百二十多年的升平。后来杜甫追述这个时期道: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皆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宫中圣人奏云门,天下友朋皆胶漆。

不过这太平盛世里,实隐藏着不少的血泪。杜甫自身的经历不用说了,他这次回到奉先后,从自己的哀痛,联想到普遍了社会下层的悲惨,反衬着社会上层的骄奢,因此写了《自京赴奉先咏怀》一***诗,把这时代的黑幕揭穿了。这诗中的警句有道:彤庭所分帛,本自贫女出。鞭挞其夫家,聚敛贡城阙。又形容贵人的享乐:中堂舞神仙,烟雾蒙玉质。煖客貂鼠裘,悲管逐清瑟。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在开元、天宝的盛世,一般诗人的工作是赞美朝廷,阿谀权贵;是给乐工舞女作歌词,供王公大人的娱乐;是嘲风月,弄花草,或梦想神仙的境界,以消磨闲暇的时光。注意到被践踏在社会下层的人们,拿诗去替他们诉怨苦,鸣不平,杜甫是头一个。

《自京赴奉先咏怀》诗的墨还未干,大乱便降临唐帝国。就在这年十一月中旬,安禄山在河北作反的消息传到长安。接着洛阳被毁(唐以洛阳为东京),接着潼关失守,接着玄宗逃难四川,接着长安陷落。

安禄山及其余党的叛乱虽然在八年之内先后被平定,但从此唐帝国的面目改变了;从此拥兵据地的军阀,即所谓藩镇者兴起了。往后一百四十多年间,叛乱连绵不断,藩镇的权力渐渐扩大,藩镇的数目渐渐增加,唐帝的地盘和权力渐渐缩小,直缩至名实俱亡为止。

话说回来,玄宗逃到四川后,惊魂才定,便传位给太子。太子在甘肃的灵武即位,是为肃宗。杜甫在长安贼中冒险逃出,跑到灵武谒见肃宗,补了个六品的谏官,叫做左拾遗。这是他仕途中最得意的时候了。但不久因为强谏得罪,几乎丧命。

接着畿辅闹饥荒,他流转山谷间采橡实黄精之类过活,儿女饿死数人。后来流落到四川。适值故人严武镇守西蜀,把他招入幕府。他在西蜀住了六年,中经两次变乱。严武死,四川又乱,他举家避难到湖南,湖南又乱,他就在流离中病死,年五十九。

杜甫的诗友中,最值得提及的是陇西(今甘肃)李白。他在当时的诗名,远在杜甫之上,后人却以李杜并称。宋朝的大诗人王安石批评他们道:太白(李白字)的歌诗豪放飘逸,固不可及;但他的格调止是如此而已,不知道变化。至于子美,则悲哀或欢愉的,豪放或谨严的,发扬或蕴蓄的,急促或舒徐的,无施不可。所以他的诗,有的平淡简易,有的绮丽精确,有的严重威武,像三军的主帅,有的奋跃驰骤,像放步的骏马要透澈的了解这番话,只有熟读两家的诗集。

(原载《大公报史地周刊》第130、131、139期,1937年4月2、9日,6月4日)

作者张荫麟。张荫麟20世纪30年代仿狄更斯《儿童英国史》为国小撰写《儿童中国史》,以人物为中心叙述其所处的时代及时代之先后,以人物的活动贯穿起时代的大事件和变化。张荫麟从禹一直写到杜甫,十三位历史人物的历史足迹,写出从夏到唐的历史。

猜你喜欢

  • 杜甫诗讲论

    一个大诗人、文人、思想家,皆是打破从前传统。当然也继承,但继承后还要一方面打破,方能谈到创作。六朝末年及唐末,个人无特殊作风,只剩传统,没有创作了。老杜在唐诗中是革命的,因他打破了历来酝酿之传统,他表..

    11 驼庵传诗录 2025-07-05
  • 杜甫选集七

    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 并序〔一〕大曆二年十月十九日〔二〕,夔州别駕元持宅,見臨潁李十二娘舞劍器,壯其蔚跂〔三〕。問其所師,曰:余,公孫大娘弟子也。開元五載,余尚童稚〔四〕,記于郾城,觀公孫氏舞劍器、..

    21 杜甫选集 2025-07-04
  • 杜甫选集六

    昔遊〔一〕昔者與高李,晚登單父台〔二〕。寒蕪際碣石,萬里風雲來〔三〕。桑柘葉如雨,飛藿共徘徊〔四〕。清霜大澤凍〔五〕,禽獸有餘哀。是時倉廩實,洞達寰區開〔六〕。猛士思滅胡,將帥望三台〔七〕。君王無所惜..

    22 杜甫选集 2025-07-04
  • 杜甫选集五

    釋悶〔一〕四海十年不解兵,犬戎也復臨咸京〔二〕。失道非關出襄野,揚鞭忽是過湖城〔三〕。豺狼塞路人斷絶〔四〕,烽火照夜屍縱横。天子亦應厭奔走,羣公固合思昇平〔五〕。但恐誅求不改轍,聞道嬖孽能全生〔六〕。..

    17 杜甫选集 2025-07-04
  • 杜甫选集四

    卜居〔一〕浣花溪水水西頭,主人爲卜林塘幽〔二〕。已知出郭少塵事,更有澄江銷客愁〔三〕。無數蜻蜓齊上下,一雙鸂鶒對沉浮〔四〕。東行萬里堪乘興,須向山陰入小舟〔五〕。〔一〕此詩亦上元元年春所作。是時卜居草..

    16 杜甫选集 2025-07-04
  • 杜甫选集三

    留花門〔一〕花門天驕子,飽肉氣勇决〔二〕。高秋馬肥健,挾矢射漢月〔三〕。自古以爲患,詩人厭薄伐〔四〕。修德使其來,羈縻固不絶〔五〕。胡爲傾國至,出入暗金闕〔六〕!中原有驅除,隱忍用此物〔七〕。公主歌黄..

    20 杜甫选集 2025-07-04
  • 杜甫选集二

    後出塞五首〔一〕男兒生世間,及壯當封侯〔二〕。戰伐有功業,焉能守舊丘〔三〕?召募赴薊門,軍動不可留〔四〕。千金買馬鞍,百金裝刀頭〔五〕。閭里送我行,親戚擁道周〔六〕。斑白居上列,酒酣進庶羞〔七〕。少年..

    19 杜甫选集 2025-07-04
  • 杜甫选集一

    登兗州城樓〔一〕東郡趨庭日,南樓縱目初〔二〕。浮雲連海岱,平野入青徐〔三〕。孤嶂秦碑在,荒城魯殿餘〔四〕。從來多古意,臨眺獨躊躇〔五〕。〔一〕此詩爲杜甫開元二十八年(七四〇)第一次遊齊、趙時所作。杜甫..

    20 杜甫选集 2025-07-04
  • 附记

    关于杜诗《诸将》见愁汗马西戎逼,曾闪朱旗北斗殷的解释,萧先生在看到程先生文章后,极为重视,陆续作了考证。这些写在程文上,几张稿纸上,特别是许多卡片、纸头上的材料和批注,东一点西一点看到想到就写下来,内..

    19 杜甫诗选注 2025-07-02
  • 附录 《杜甫诗选注》批注

    第一期 读书游历时期1.《望岳》《唐宋诗本》卷四十二引吴昌祺曰:此诗(《望岳》)造语有不惊不休之意。夫字,衬得妙!又引某氏曰:句句是望岳,作登岳解不得。张溍曰:齐鲁青未了五字,雄盖一世。何焯曰:夫如何三..

    19 杜甫诗选注 2025-07-02
  • 第四期 漂泊西南时期

    (公元七六〇七七〇)这第四期,是最后一期,包括杜甫四十九岁到五十九岁的十一年间的作品。杜甫这十一年间的漂泊生活和创作生活,大体上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夔州以前是第一阶段,计六年多(七六○年正月七六六年四月..

    129 杜甫诗选注 2025-07-02
  • 第三期 陷安史叛军中、为官时期

    (公元七五六七五九)这一期,包括杜甫四十五岁到四十八岁的四年间的作品。我们称这一期为陷安史叛军中、为官时期,只是一个大体上的说法。因为在公元七五六年的七月以前,也就是杜甫在由鄜州投奔灵武的途中被胡兵捉..

    19 杜甫诗选注 2025-07-02
  • 第二期 困守长安时期

    (公元七四六七五五)第二期,包括杜甫三十五岁到四十四岁的十年间的作品。这十年,杜甫差不多一直是住在长安,这些作品也差不多全是在长安作的。杜甫来到长安,在他的生活史上是值得大书特书的,因为这对于他能够成..

    91 杜甫诗选注 2025-07-02
  • 第一期 读书游历时期

    (公元七一二七四五)为了使我们能够比较容易、比较清楚地看出杜甫创作的发展过程,以及他的创作和他的生活的密切联系,我们把杜甫的诗,大体上分成了四个时期。这第一期,是读书游历时期,包括他三十四岁以前的作品..

    22 杜甫诗选注 2025-07-02
  • 诗人杜甫 ——代前言

    一杜甫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同时也是我国历史上最同情人民的诗人之一。他的诗,不仅具有极为丰富的社会内容、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强烈的政治倾向,而且充溢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崇高精神。自唐以来,他..

    17 杜甫诗选注 2025-07-02
  • 王瑬

    道光间建议管理货币及白银国有政策者《续清经世文编钱币门》载有王瑬之《钞币议》,乃一管理货币及白银国有之详细方案也。如下文所考,王瑬乃道光间人,而此议乃倡于鸦片战争之前,此时此议,不独在我国,即在世界,..

    20 清史论丛 2025-05-28
  • 戴东原乩语选录乙编之一

    乩(降坛诗):仙家鸡犬近来瘠,金盘玉粒终何益?更豢鹦鹉称能言,啁晰声中闻霹雳!本仙休宁戴震又来也。素:久违了,东原大仙。为什么有两年多,屡次请大仙都请不动?乩:邦无道,其默足以容。素:上半句似乎要斟酌..

    35 清史论丛 2025-05-28
  • 关于戊戌政变之新史料

    左件乃戊戌政变后一年王照亡命日本时,对日人之笔谈稿。观篇末第二段按语,知曾刊于香港某报。惟刊本今已不可得,此从旧钞本移录。原本题作在逃犯官王照笔谈一则,殆是清廷侦探或驻日机关之司情报者所传也。末有湖南..

    30 清史论丛 2025-05-28
  • 严几道

    (一)1866年(清同治五年)冬,福州造船厂尚在经营中,它附属的海军学校求是堂艺局已开始招选少年聪颖子弟。当时的智力测验是国文一篇,由船政大臣沈葆桢亲自命题,亲自阅卷;题目是大孝终身慕父母论。投考者当中有..

    47 清史论丛 2025-05-28
  • 跋《水窗春呓》

    甲戌冬,予游杭州,于故书肆购得《水窗春呓》二卷,不著撰人。中颇记咸同间人物与事故。作者与曾文正甚接近,而观察亦别具眼光,不随流俗。所记曾事,虽寥寥数则,实为曾传之最佳而最重要资料。自曾氏之殁,为之谱传..

    44 清史论丛 2025-05-28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