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毕斯麦 / 林白水

第二章 毕斯麦之家世及其少年

2025-05-27 15:34 毕斯麦

毕斯麦者,德国人,其家世为贵族。曾祖某,尝从德国斐特礼大王出征,战死。父为近卫士官,亦斐特礼大王之宠臣也。其母尝出入于宫禁,德皇威廉一世,甚尊敬之。西历一千八百十五年四月一日,毕斯麦生。

毕斯麦年十七,入搿契硁大学,然甚放纵,不守礼法,日以饮酒决斗为生活。尝往靴店定制一靴,嘱靴工曰:吾将于某日来取靴,苟误我期限,则吾必牵一猛犬来噬汝。于是每日必往靴店一次,问其果误期否。靴工畏其蛮暴,乃赶制其靴,如期而付之。毕斯麦喜曰:吾以后若更有烦汝制靴之事,亦愿汝能如期付我。不然,吾犬与汝本无交情,汝其慎之。靴工唯唯应命。

毕斯麦家居帕米拉亚地方,日以击枪为事,轰轰之声,终日不绝。四邻苦之,咸呼彼为乱暴公子。然彼不顾,狂放日甚。在搿契硁大学一年,入伯林大学。伯林为德国京城,毕斯麦既入伯林大学,时时思归。某年夏,德京疫气大作。其父寄书与毕斯麦,言伯林市中疫气若不息,可即归乡。毕斯麦得书大喜,即骑一马疾鞭之,出伯林市。既出都,马颠,毕斯麦坠地,伤一足。然思归心热,竟不觉其痛,复上马疾驰而返。

毕斯麦既卒业于伯林大学,乃为伯林裁判所之***官,复转为陪审官,又入控诉院,后更为兵。盖西人男子成年后,皆须服兵役,此为人民对国家之义务。故毕斯麦虽已作官,犹不能不当兵也。

毕斯麦甚嗜烟。当兵时,每出街,手必执烟卷。兵士手执烟卷行道上,状若文人,颇不雅观。其长官恶之,乃下令曰:步行时,若吸烟者,当处以军律。毕斯麦乃集其同辈,杂坐于道旁公共椅上,大吸烟卷。同辈不敢,曰长官方禁吸烟,奈何违令。毕斯麦曰:彼言步行时不得吸烟,吾今坐而吸之,安有违令?于是其长官亦无如之何。

毕斯麦性喜漫游,兵役既满,即漫游于英法二国。然甚留意于各国之政治,随时考察,知之甚详,故能通晓天下大势,卒建大业。

未几其父死,毕斯麦归乡里,日夜悲伤,念父甚切。经年无笑容,而狂荡之态,亦不复露。

父丧既除,毕斯麦复为漫游。路遇一少女,名岳罕讷。毕斯麦见而好之,与之谈论甚洽。少女亦慕毕斯麦,与约为夫妇。然西人男女结婚,虽有自由之权,要不能不请命于父母。若男子年在二十以内,女子年在二十五以内,则仍须受父母之保护,非可漫然自由也。故毕斯麦虽欲与岳罕讷定婚,而不能不请于岳罕讷之父。乃作一书告岳罕讷之父,谓欲得岳罕讷为妻。岳罕讷父,以毕斯麦素放荡,意颇不欲。顾岳罕讷独喜毕斯麦之气概,不以为嫌,其父乃先以书招毕斯麦至家,欲与谈论,以觇其人品。其日治酒延宾客,少顷毕斯麦来。既入门,宾客满座,毕斯麦傲然不为礼,即以臂抱岳罕讷,频频接吻不已。座客见其状,莫不惊怪,以为岳罕讷父,奈何欲以爱女嫁莽夫也。然岳罕讷意已决,乃于千八百四十七年夏成婚礼焉。

【批评】

观毕斯麦之少年,殆无一事可取。为学生时不守礼法,当兵时,故违命令。此皆彼之极坏处,读者不可不知。

毕斯麦少年,全是野蛮之自由。然父死守制,经年不笑,狂荡之态亦不复露。英雄亦何尝不守礼法乎。

观其与岳罕讷结婚,必先请于其父,绝不肯为暧昧苟且之事,此亦是毕斯麦极好处。

毕斯麦力与民权立宪之说反对,然其后卒不能不赞助德国立宪,不能不重民权。可见真理所在,也要随着时势为转移。与今世顽固守旧一般人不同,此所以成为英雄也。

毕斯麦,是德国人,出生于贵族世家。他的曾祖父曾经跟随德国的斐特礼大王外出征战,战死沙场。父亲是皇帝的贴身侍卫,也是斐特礼大王宠幸的大臣。他的母亲曾经出入于宫廷,德国皇帝威廉一世非常尊敬她。公元1815年4月1日,毕斯麦出生。

毕斯麦十七岁时,到哥廷根大学就读,然而他的行为特别放纵,不遵守规矩制度,每天的生活就是饮酒决斗。他曾经去一家鞋店定制一双靴子,嘱咐做靴子的工匠说我将在某天过来取我的靴子,如果超过了期限还没做好,我就一定要牵一头凶狠的狗来咬你。然后他每天都必去靴店一次,问问是不是误了期限。工匠害怕他野蛮残暴,于是抓紧为他赶制靴子,按照规定期限交给了他。毕斯麦高兴地说,我以后如果还有麻烦你帮我做靴子的事,也希望你能按期做好给我,不然我的烈狗可是和你没什么交情,你可要小心了。工匠恭顺地答应了。

毕斯麦家住帕米拉亚,每天就是射击作乐,轰轰的枪声一天到晚不停,周边邻居备受其害,都把他称作乱暴公子。但是他丝毫不顾及别人的看法,更加疯狂放荡。在哥廷根大学就读一年后,他转到柏林大学读书。柏林是德国的首都,毕斯麦进入柏林大学后常常想回家。有一年夏天,德国首都大规模流行传染病,他父亲寄信给毕斯麦说,如果柏林市里传染病没有控制住,就可以马上回家。毕斯麦看到信后极为高兴,立即快马加鞭往回赶,出了柏林市区。刚出都城,所乘的马便发癫了,毕斯麦从马上摔到地上,一只脚受伤了。然而他归心似箭,竟然没感觉到痛,重新爬上马急速赶往家中。

毕斯麦从柏林大学毕业以后,就到柏林市政府的一所裁判所当***官,接着转职为陪审员,又进入控诉院,然后到部队服兵役。西方国家的男人成年以后,都必须要服兵役,这是公民对国家要履行的义务。因此,尽管毕斯麦已经做官了,仍然不能不去当兵。

毕斯麦非常喜欢抽烟。当兵期间,每次出去逛街,他手里必然要拿着卷烟,士兵手里拿着卷烟在路上走,跟个文人一样,很不雅观。他的长官很厌恶这种现象,于是颁布军令,说如果士兵在步行时抽烟,就要按军法进行处置。毕斯麦于是就纠集他的同伴,乱七八糟地坐在路边的公共长椅上,大肆抽烟。有些同伴不敢抽,说长官才下令禁止抽烟,怎么能违抗命令呢。毕斯麦说,长官下令说步行走路的时候不能吸烟,我现在是坐着抽烟,哪里违背命令了?于是他的长官也拿他没办法。

毕斯麦生性喜欢四处漂游,服满兵役后,就去了英国和法国旅游。然而,在旅居期间他非常关注各个国家的政治形势,随时进行考察调研,了解得非常具体,因此能够熟悉世界格局的动向,最终成就了大业。

不久他的父亲过世,毕斯麦回到家乡,整天悲痛欲绝,深切思念亡父。一年都看不见他面露笑容,连以往狂妄放荡的态度也没有丝毫的迹象显露出来。

为父亲服丧期满后,毕斯麦再次外出旅游。在行程中遇见一名少女,叫岳罕讷,毕斯麦对她一见钟情,交谈甚欢。少女也倾心于毕斯麦,并相互约定结为夫妇。然而西方国家男女结婚虽然有婚姻自由的权利,也绝不能不征求父母意见。如果男性年龄小于二十岁,女性年龄小于二十五岁,则仍然要受到父母的保护,而不是没有底线的自由。因此,毕斯麦虽然想跟岳罕讷正式订婚,又不能不向岳罕讷的父亲提亲。于是他给岳罕讷的父亲写了一封信,表明自己想要娶岳罕讷为妻。岳罕讷的父亲认为毕斯麦向来放荡不羁,心里不太同意。考虑到毕斯麦正直豪迈的气概,岳罕讷的父亲没有嫌弃他的过去,就先写信邀请毕斯麦到家做客,想当面和他谈谈,以观察他的人品举止。那一天,岳罕讷家摆上酒席宴请宾客,不一会儿毕斯麦到了,进门的时候宾客已经全都坐满了。毕斯麦态度倨傲,没有按礼数向宾客致意,然后就和岳罕讷拥抱,时不时就做出接吻的亲密举动。客人见到他们这样,无不感到惊讶,觉得岳罕讷的父亲怎么能把宝贝女儿嫁给这样鲁莽的丈夫呢。但是岳罕讷心意已决,于是定在1847年夏天举办了婚礼。

【评论】

纵览毕斯麦少年时期,几乎没有一件事情值得称道。当学生的时候不遵守规矩,当兵时故意违背上级命令。这都是他犯的严重错误,读者不能不知道这些。

毕斯麦年轻时,一直是毫无拘束,率性妄为,但是在他父亲死后按照礼数服丧,整年没有嬉笑不端行为,狂妄放荡的态度也没有丝毫流露。英雄又何尝不遵守礼法制度呢?

看他处理与岳罕讷结婚这件事,一定要先请示岳罕讷的父亲,而绝不愿意做私定终身这样为世人所不齿的事情,这都是毕斯麦极大的优点。

毕斯麦原本竭力反对民主立宪主张,然而后来又不得不支持德国采取立宪制度,不得不重视民主权力。由此可见,因为真理的存在,不管是谁,都得随着时势的度化而不断改变。毕斯麦与当前一些墨守成规、因循守旧的常人不同,这也是为什么他会成为英雄的原因。

《少年丛书》之一,《少年丛书》最早于1908年冬天由张元济主持的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出版,又名《中外伟人的传略》。《少年丛书》共28册,分别讲述了28位中外名人的人生故事。《毕斯麦》林白水著。毕斯麦即俾斯麦,普鲁士王国首相 (1862—1890),德意志帝国宰相 (1871—1890)。出身容克贵族。天性狂妄。曾受过良好教育。1847年步入政界。首相任内,推行强权统治,实施“铁血政策”。先后通过丹麦战争(1864)、普奥战争 (1866)和普法战争 (1870—1871),完成德国的统一,故有“铁血首相”之称。德意志帝国建立后,受封公爵,出任帝国宰相。参与镇压巴黎公社。1878年颁布 《反社会党人非常法》。对外推行“大陆政策”,以图称霸欧洲。1890年被帝国第二代皇帝威廉二世解职。

猜你喜欢

  • 这才是少年应有的模样

    寒风,呼啸。白色的建筑在暴雨中似乎飘忽不定。刺鼻的消毒水味,伴随而来的是一股阴冷的风,恐惧侵蚀着来到这里的他。一次意外使他的腿受了伤,当时并未太在意,便没来医院,直到情况恶化,他去了医院。偌大的病房外..

    18 初中作文 2025-07-01
  • 这才是少年该有的样子

    少年不该被定义,少年总有不同的意气风发。——题记人们总说少年意气在盛夏里肆意放光,却忘了少年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能大放溢彩。春日里的朝气,夏日里的张扬,秋日里的释怀,冬日里的恣意,但少年不限于此。不去追求..

    22 初中作文 2025-06-30
  • 第二章  戒行品

    一一 瑞相鹿本生因缘 (〔菩萨=鹿〕)序分此本生因缘.是佛在王舍城附近的竹林精舍时.就提婆达多说的。提婆的事.在刚陀罗本生因缘〔五四二〕中.说到他想谋害佛的目的.又在小鹅本生因缘〔五三三〕中.说到放走象护..

    19 小部经典本生经 2025-06-27
  • 第二章 太滑稽了

    经过若干时间以后,杨小枫方从昏晕中,渐次苏醒。微微睁开眼来,只见眼前的情形大变,自己处身于一间整方的屋子里。屋中陈设简洁,椅桌炕榻之外,壁间略略点缀着几种书画。自己面向承尘,仰躺在一只卧椅上,颈际比方..

    28 燕尾须 2025-06-18
  • 第二章小登临正言论生计闻艳色戏语结婚姻

    英之南有公园,邻海岸,地佳甚,为都人士游宴之区,一时裙屐往来,络绎不绝。时维四月,天气清朗,半晴半阴,树木交萦,葱葱然翠芽怒苗。群鸟飞来,操音林表,以娱游人耳目。时日光微透,空气渐疏,名花盛开,罨列左..

    19 情中情 2025-06-18
  • 新时代,新少年

    21世纪已经到来。出生在这样一个迅猛发展的时代、屹立于东方的国家,我们无疑是很幸运的。这个时代,科技的进步使我们受益匪浅:人民的基本生活有了保障,人民关注的吃、住、行上,大大提高了食品的安全,居住的方便..

    25 初中作文 2025-06-18
  • 做个健康快乐少年

    正处于青少年时期的我们,眼前未来虽是不可预测却充满了无限的美好。然而近来新闻时常报导有个学生中缀问题、斗欧等事件,难道这就是他们对未来的期望和憧憬吗?学校是我们学习的地方,那琅琅的读书声,那阵阵的书香..

    25 初中作文 2025-06-10
  • 易经·系辞下传·第二章

    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 仰则观象于天, 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盖取诸离。包羲氏没,神农氏作,遤木为..

    28 周易 2025-06-09
  • 易经·系辞上传·第二章

    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刚柔相推而生变化。 是故,吉凶者,失得之象也。 悔吝者,忧虞之象也。 变化者,进退之象也。 刚柔者,昼夜之象也。 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是故,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 所乐而..

    24 周易 2025-06-09
  • 少年风采

    星光刚刚退隐了光影,来来往往的少年们,个个怀着阳光快乐的身影,穿梭在这校园之间,学校的小园里便多了一抹生机与靓丽,凸显得十分活泼精神,就这样新的一天开始了。平平仄仄有花香一同漫步校园,清早的晨读琅琅读..

    30 初中作文 2025-06-06
  • 这才是少年应有的模样为结尾写一篇作文

    篇一:这才是少年应有的模样为结尾写一篇作文窦苑阁一望无际的茫茫大海中,水手们凭借着矢志不渝的信念朝着千里之外的微光前行,惊涛伴着希望,困难的坎路伴着微弱光明。小学六年级,开展了一年一度的九月金秋运动会..

    27 初中作文 2025-06-05
  • “少年中国”的精神

    上回太炎先生话里面说现在青年的四种弱点,都是很可使我们反省的。他的意思是要我们少年人:一,不要把事情看得太容易了;二,不要妄想凭借已成的势力;三,不要虚慕文明;四,不要好高骛远。这四条都是消极的忠告。..

    31 读书与做人 2025-06-04
  • 第二章 佛法上

    余欲绳正大乘空、有二宗性相之论,须先将本论体用二词与大乘法性、法相二词,分别略释。先释体用。体用二字,从来学人用得很泛滥。本论在宇宙论中谈体用,其意义殊特,读者须依本论之体系而索解。 体者,宇宙本体之..

    24 体用论 2025-06-03
  • 第二章 知识之性质

    知识的由来和知识的性质,这种区别是很不自然的。须知其间并无严格的界限,我们只为研究的便利加以区别而已。因此,上章和这章所讨论的,只是一种考察的二方面。所谓知识之性质,我们所注意的,是将经验的内容分析开..

    24 认识论 2025-06-03
  • 第二章 可能底现实

    二一 可能之现实即可能之有能。这里的可能就是上一章一四条所说的可能。这里的现是出现的现,不是时间上现在的现,而实就是不空。可能仅是可以有能,它不必有能;若有能,则有能的可能不仅是可能,而且是普通所谓共..

    22 论道 2025-05-30
  • 第二章 本书出发方式底理由

    一、对上章出发方式底批评A.接受命题底态度1.以本能的信仰批评本能的信仰 。日常生活中好些信仰是我们现在所认为靠不住的或已经否证的。所谓靠不住总有靠不住底根据,所谓否证总有否证底标准。这些根据与标准依然是..

    25 知识论 2025-05-30
  • 第二章 家世及幼时

    传曰:深山大泽,实生龙蛇。英伦北部之恒丁敦(Huntingdon)市,其三岛风云之发源地哉。市在奥士(Ouse)河沿岸,沮洳弥望,草木不蕃,廛市萧条,风景凄厉。土著之民以农业为生,大都终岁勤劳,仅足供口腹。故生计僿..

    40 克林威尔 2025-05-28
  • 第十一章 彼得之遗训

    彼得临终时,以遗训示子孙。观其遗训,可以知俄国侵略之志。今于末章录之。第一款 我俄国之人,尚其念祸至无日,平居当一如临战之时:士卒宜日不释甲,枕戈待旦,以排万难,图自振,更宜养精蓄锐,以乘时会。不可一..

    41 彼得大帝 2025-05-28
  • 第十章 彼得之人物

    天下之人,往往因性质之异,与夫修养之浅深,而生种种之区别。有单纯之人,有复杂之人。单纯者,富于性情,易几于圣贤;复杂者,恃其才智,易侪于豪杰。豪杰之不能兼为圣贤,豪杰之不幸也。观于彼得,可以得其证矣。..

    31 彼得大帝 2025-05-28
  • 第九章 彼得之晚年

    吾国有言,三王官天下,五帝家天下。夫自家天下之制立,而传贤之事乃不复见。于是君主庸闇者,但循其祖宗成法,苟求无事而已。而二一英迈之君,偶有非常之举,全国反对。甚至近亲之间,亦复意见殊异,猜嫌大起,卒至..

    48 彼得大帝 2025-05-28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