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医 / 王焘

伤寒衄血方四首

2025-05-31 11:19 读医

病源伤寒病衄血者,此由五脏热结所为也,心主血,肝藏血热邪伤于心肝,故衄血也,衄者,鼻出血也,肺主气而开窍于鼻,血随气行,所以从鼻出,阳明病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者,此必衄,衄家不可攻其表,汗出额上,脉急而紧,直视而不能 ,不得眠,亡血不可攻其表,汗出则寒栗而振脉浮紧发热,其身无汗,自衄者愈。(出第八卷中)

肘后疗伤寒大病瘥后小劳便鼻衄,牡蛎散及丸方。

左顾牡蛎(十分熬) 石膏(五分)

上二味捣末,酒服方寸匕,日三四,亦可蜜丸如梧子大,酒服十五丸。(集验千金并同出第二卷中)

短剧芍药地黄汤,疗伤寒及温病,应发汗而不发之,内瘀有蓄血者,及鼻衄吐血不尽,内余瘀血面黄大便黑者,此主消化瘀血。

芍药(三分) 地黄(半斤) 丹皮(一两) 犀角屑(一两)

上四味切,以水一斗,煮取四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二三服,有热如狂者,加黄芩二两,其人脉大来迟,腹不满,自言满者为无热,不用黄芩。

又茅花汤,疗伤寒鼻衄不止主之方。

茅花(一大把)

上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三服,即瘥,若无茅花,取茅根代之亦可。

又麦门冬汤,疗伤寒身热衄血呕逆主之方。

麦门冬 石膏 寒水石(各三两) 甘草(二两) 桂心(一两)

上五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

《外台秘要》,方书。四十卷。唐.王焘撰于752年。本书汇集初唐及唐以前的医学著作。“凡古方纂得五、六十家,新撰者向数千百卷”(自序),进行了编选整理。卷一-二伤寒;卷三-六天行、温病、疟病、霍乱等;卷七-二十心痛、痰饮、咳嗽等内科杂病;卷二十一-二十二眼、耳、鼻、齿诸病;卷二十三、二十四瘿瘤、痈疽等;卷二十五-二十七痢、痔、外阴诸病;卷二十八-三十中恶、金疮、恶疾等;卷三十一-三十二采药、丸散、面部诸病;卷三十三-三十四妇人病;卷三十五-三十六小儿病;卷三十七-三十八乳石;卷三十九-四十明堂灸法。全书共1104门,均先论后方,所载医方约6千余首。书中引录各书均注明出处,颇具文献价值。本书收罗宏富,内容广博。为研究我国唐以前医学的一部重要参考著作。1069年,本书曾经北宋校正医书局校刻。1640年又经程衍道校勘。现存宋刻本(残卷)、明刻本、康熙影宋刻本、抄本及日本刻本等。1949年后有影印本。

猜你喜欢

  • 霍乱第一

    方二十七首理中丸主霍乱临时方。人参 白术 干姜 甘草(炙,各一两)上四味,捣筛为末,炼蜜和丸如弹丸。取汤和一丸服之,日十服。吐多痢少者取枳实三枚炙,四破,水三升,煮取一升,和一丸服之;吐少痢多者,加干姜..

    0 读医 2025-09-04
  • 卷第十八 杂病上

    霍乱第一疟第二黄胆第三吐血第四胸中热第五压热第六

    0 读医 2025-09-04
  • 疡第四

    方一十四首 灸法一首治白癜白驳,浸淫 疡,着颈及胸前方∶大醋于瓯底磨硫黄令如泥,又以八角附子截一头使平,就瓯底重磨硫黄使熟,夜卧先布拭病上令热,乃以药敷之,重者三度。又方∶硫黄 水银 矾石 灶墨上四味,等..

    0 读医 2025-09-04
  • 瘾疹第三

    方一十六首 灸法一首石楠汤主瘾疹方∶石楠 干姜 黄芩 细辛 人参(各一两) 桂心 当归 芎 (各一两半) 甘草(二两)上一十二味, 咀,以酒三升,水六升,煮取三升,分三服,取大汗,慎风冷,佳。又方∶酪和盐热煮摩..

    0 读医 2025-09-04
  • 香港脚第二

    论一首 方二十一首论曰∶治香港脚顺四时,若春秋二时宜兼补泻;夏则疾成,专须汗利;十月以后少用补药。虽小变不越此法。治香港脚初发,从足起至膝胫肿,骨疼者方∶取胡麻叶,切,捣,蒸,薄裹,日二易即消。若冬月..

    0 读医 2025-09-04
  • 中风第一

    方三十五首 灸法二首 论四首小续命汤方∶麻黄(去节) 防己 人参 桂心 黄芩 芍药 芎 杏仁(去尖皮、两仁) 甘草(炙,各一两) 附子(炮,一枚,去皮) 防风(一两半) 生姜(五两,切)上一十二味, 咀,以水一斗,..

    0 读医 2025-09-04
  • 卷第十七 中风下

    中风第一香港脚第二瘾疹第三疡第四

    0 读医 2025-09-04
  • 风眩第六

    方二十七首治风眩屋转,眼不得开,人参汤方∶人参 防风 芍药 黄 (各二两) 独活 桂心 白术(各三两) 当归 麦门冬(各一两,去心)上九味, 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五合,分四服。治风眩倒屋转,吐逆,恶闻人声,茯神..

    0 读医 2025-09-04
  • 心风第五

    方一十四首茯神汤主五邪气入人体中,见鬼妄语,有听见闻,心悸跳动,恍惚不定方∶茯神 人参 茯苓 菖蒲(各二两) 赤小豆(四十枚)上五味, 咀,以水一斗煮取二升半,分三服。人参汤主风邪鬼气,往来发作,有时或无..

    0 读医 2025-09-04
  • 僻第四

    方四首治心虚寒风,半身不遂,骨节离,缓弱不用,便利无度,口面 斜。干姜附子汤方∶干姜 附子(炮,去皮,各八两) 芎 (三两) 麻黄(去节) 桂心(各四两)上五味, 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三日复进一剂..

    0 读医 2025-09-04
  • 诸膏第三

    方三首苍梧道士陈元膏主风百病方∶当归 丹砂(各三两研) 细辛 芎 (二两) 附子(去皮,二十二铢) 桂心(一两二铢)(三两二铢,研)松脂(半斤) 大醋(二升) 白芷(一两) 猪肪脂(十斤) 生地黄(二斤,取汁)..

    3 读医 2025-09-03
  • 诸散第二

    方九首 论一首九江太守散主男女老少未有不苦风者,男子五劳七伤,妇人产后余疾,五脏六腑诸风知母 人参 茯苓(各三两) 蜀椒(半两,汗,去目闭口者) 栝蒌(一两半) 防风白术(各三两) 泽泻(二两) 干姜 附子(..

    3 读医 2025-09-03
  • 诸酒第一

    方二十首独活酒主八风十二痹方∶独活 石楠(各四两) 防风(三两) 茵芋 附子(去皮) 乌头(去皮) 天雄(去皮,各二两)上七味,切,以酒二斗浸六日,先食服,一服半合,以知为度。牛膝酒主八十三种风着人头,面肿..

    5 读医 2025-09-03
  • 卷第十六 中风上

    诸酒第一诸散第二诸膏第三僻第四心风第五风眩第六

    3 读医 2025-09-03
  • 补虚丸散第六

    方二十二首散主风劳湿痹,痿厥少气,筋挛关节疼痛,难以屈伸,或不能行履,精衰目瞑,阴阳不起,腹中不调,乍寒乍热,大小便或涩,此是肾虚所致主之方∶子 酸枣仁 大豆卷 薏苡仁 车前子 蔓荆子 菥 子 冬瓜子 菊花 秦..

    5 读医 2025-09-03
  • 五脏气虚第五

    方九首五补汤主五脏内虚竭,短气咳逆伤损,郁郁不足,下气复通津液方∶麦门冬(去心) 小麦(各一升) 粳米(三合) 地骨皮 薤白(各一斤) 人参 五味子上一十味, 咀,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分三服。口干先煮竹..

    5 读医 2025-09-03
  • 补五脏第四

    方四十五首补心汤主心气不足,惊悸汗出,心中烦闷短气,喜怒悲忧,悉不自知,咽喉痛,口唇黑,呕吐,舌本强,水浆不通方∶紫石英 紫苏 茯苓 人参 当归 茯神 远志(去心) 甘草(炙,各二两) 赤小豆(五合) 大枣(..

    4 读医 2025-09-03
  • 解散发动第三

    论一首 方三十五首与第二十二卷通论曰∶既得药力,诸 并遣。石忽发动,须知解方。故次立解散方焉。一一依其诊候而用之,万不失一。夫脉或洪或实,或断绝不足,欲似死脉,或细数,或弦快,其所犯非一故也。脉无常,投..

    5 读医 2025-09-03
  • 大补养第二

    论一首 方八首论曰∶病患已成,即须勤于药饵,所以立补养之方,此方皆是五石三石大寒食丸散等药,自非虚劳成就偏枯着床,惟向死近无所控告者,乃可用之,斯诚可以起死人耳,平人无病,不张仲景紫石寒食散治伤寒已愈..

    3 读医 2025-09-03
  • 叙虚损论第一

    论曰∶凡人不终眉寿或致夭殁者,皆由不自爱惜,竭情尽意,邀名射利,聚毒攻神,内伤骨髓,外败筋肉。血气将亡。经络便壅,皮里空疏,惟招蠹疾。正气日衰,邪气日盛。不异举沧波以注爝火,颓华岳而断涓流,语其易也,..

    5 读医 2025-09-03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