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与人生 / 贺麟

政治与修养

2025-06-01 12:28 文化与人生

兴趣的发生,大都是随着人对于价值的认识为转移的。兴趣之所趋,即价值之所在。价值所在的地方,也就是足以引起人的兴趣的地方。假如你认为一件事体,毫无意义与价值,则你决不会对那件事体发生兴趣。固然,有时兴趣与价值是相左的。极有价值之物(如高深学术),不会引起众人的兴趣。有时毫无价值甚或很坏的事物(如吸鸦片烟、赌博),会引起许多人很浓厚的兴趣。不过就大体说来,我认为价值与兴趣永远是平行一致的。伟大的价值,必能引起人伟大的兴趣。永久价值,必能引起人悠久的兴趣。低级价值,必能引起人低级的兴趣。真正绝对没有价值之物,终久会被淘汰,不会长久吸引世人的兴趣。

假如对于凡是健康的心灵,都感觉兴趣的有价值之物,如属于真方面的学术,美方面的艺术,善方面的道德等,漫不感觉兴趣,这个人算是患了价值盲(Value-Blind)的病,即精神上某方面有了病态,一如患了色盲(Color-Blind)的人,是生理上视觉方面有了病态,看不见众人都能识别的某种颜色一样。

世间有价值的事物,真是无有穷尽,美不胜收,许多人,因有多方面的兴趣,于是陷于博杂而不专精。一个人假如对于凡有价值的事物,都要感觉兴趣,那无异于逛烟花世界、入百货公司,令人头晕目眩,不知何所适从,抑且疲于奔命。这就会因嗜欲深而致天机浅。然而有许多正当普遍的价值,有如清茶淡饭,为日常生活所不可缺,只要心灵健康,没有障蔽(Complex)的人,没有对它不会感觉兴趣的。对这些价值感觉兴趣并不是私欲的放任,而正是人性天机的活泼流露,不惟不致使人头晕目眩,而且可以增进人的官感,启导人的心思,锻炼人的品格。这类的兴趣,是应加以利导培养,而决不可加以阻碍的。政治兴趣无疑的应列入这类正常普遍健康的兴趣之中,而须加以培养利导的。

对于治理公共的事体的兴趣,就是我所谓政治兴趣。认为治理公共的事体有价值,而欣然愿意去研究、讨论、过问、参加,就是有政治兴趣。这里须得特别注重的,政治兴趣既是治理公共事体的兴趣,则对于政治有兴趣,与对于世俗一般人所谓做官有兴趣,应大有分别。对于政治有兴趣的人,也许从政做官,但普通公民及自由职业者,也可以对政治有浓厚兴趣。而少数做官的人,也许志在谋一家一身的温饱,在求个人的权利,他的兴趣是为私的,而不是为公的,是为个人切身的事体,而不是为治理公共的事体,而且有少数作官的人,只知道逢迎某一权贵,为某一权贵而奔走,他终身投入于宦海升沉之中,只有个人的得志与失意,他却不能算是有超出个人利害的客观的政治兴趣。

在这种情形下,一般平民,自然更是不识不知顺帝之则,只知个人身家之事,而不知公共事体为何物了。如是在下者,则由于愚昧,对公共事体无有认识,因而不能发挥其政治兴趣。而在上的许多官僚政客,由于自私,假公以济私,不仅自己缺乏真纯的政治兴趣,而且反足以沮丧他人的政治兴趣。似此正常的政治兴趣,不能培养起来,国家不能成为近代的国家,政治亦决不能走上民主政治的正路。

政治的兴趣可试分为超然的政治兴趣,与介入的政治兴趣两种。具有介入的政治兴趣的人,他愿献身于公共事业过一个纯正的政治生涯。一如艺术家之献身于艺术,科学家之献身于科学,作其终身鞠躬尽瘁的生涯一样。一个人之愿意直接参加政治、献身政治,具有此处所谓介入的政治兴趣,其原因大要不外:(一)怀才求售,施展抱负。他具有治理公共事体的才能,或具有治理公共事体的理想,颇思上政治舞台,一显身手,以求实现其理想。(二)报答知己,所谓士为知己者死,及陆放翁所谓古来贤达士,初亦愿躬耕,意气或感激,邂逅成功名,皆是由于受了师友的接引,而参加政治。这或因激于侠义之情,或因笃于友谊而放弃隐逸,献身政治,虽不尽合于民主政治家风度,但因究属有道义之感,而非基于私利之心,亦可算作正常的政治兴趣。(三)实现本性,因为人是社会的动物,他有仁民爱物,为公家服务的本性。他献身政治,乃所以成己成物,尽己性,尽物性。

此处所说的介入的政治兴趣,乃古今中外政治家所共有的兴趣,尽人皆知,无待烦言。惟最为人所不注意,最须加以阐明,且为实行民主政治所最宜培养提倡者,乃是我所谓超然的政治兴趣。直接参加政治,争取政权,有利禄的引诱。热中之徒,夺竞之人,比比皆是。故介入的政治兴趣,即不加如何提倡鼓舞,亦可油然兴起,但贵在加以教育、监督、训练,俾导参加政治的兴趣于正轨。但要想培养并引导人民的超然的政治兴趣,却是难事。

所谓超然的政治兴趣,即是指一般的公民及自由职业的人,无政治野心,且不以从政服官为业,但对于政治却表现一种纯正的兴趣。一方面,他不在其位,管理政治不是他业务内之事,处于旁观者清的地位。一方面他是国民一分子,他亦有其政治上的权利与义务,政治的污染得失,与他本人休戚相关,他有他本分内的关切。他拥护某一执政当局,并非由于私恩,或由于他是他的私人。他反对某一执政者,亦非有何私怨。完全视他的政见政策是否为他所赞成,道德文章是否为他所钦佩,施政效果是否令他满意。他对于政治人物的兴趣,有点近似观众之于舞台上的演员。他对于政局得失的批评和反应,有似观众对于剧情的感想与关心。他对政治的确感到真切的兴趣,然而他的政治兴趣却又是相当超然的。他对于政治的观察、意见、批评,就是逐渐形成健全舆论的成分。这种政治兴趣,其出于人的本心,基于人的本性,其普遍性与必然性,简直与人皆有之的是非之心,或羞恶之心相同。这种人皆有之的共同的兴趣,若受阻碍堙塞,不得畅通,则政治必然会没有生气,公共的事业,必不能发达,亦必不能走上民主政治之途。

阻抑人民的政治兴趣,使政治不能走上民主政治的途径。大约不外下列几个原因:第一,或因政治太腐败,执政的人太无能,使政治成为藏秽纳污之所,大家厌恶政治如恶恶臭,避之惟恐不远。第二,或因政治为少数人所独占,所包办,当局钳制舆论不许他人置喙过问。第三,或因失意的政客,怀有酸葡萄的心理,故意对政治表示厌倦。或念佛以表示消极,或吟诗以示清高。或暗中勾结,阴谋反叛,不用公开合法的手段,以夺取政权。换言之,在野者不能循正轨发挥其政治兴趣,以监督政府,亦是使人对政治失其应有兴趣之一因。但以上三点,都只是表面上的原因。使人民的政治兴趣不得正当发挥的根本原因:第一是愚昧,第二是缺乏培养政治兴趣的组织。所谓愚昧,是指人民的知识程度不够,昧于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对于公共事体,无论对内政、外交、军事、财政、经济各方面,皆缺乏知识。政府亦不尽量公开政情,尽宣传晓喻之责,破除人民对于政治的愚昧无知。兴趣生于认识和了解,人民对于政治既然无识无知,当然不会发生兴趣。所谓缺乏培养政治兴趣的组织,当然是指缺乏代表民意的机构,健全的舆论机关,研究政治各方面的教育学术团体,以及训练政治能力、培养政治人才的良好学校等。

知道了阻抑堙塞政治兴趣的原因所在,则如何培养政治兴趣当可不言而喻了。如加强政治教育,开放言论,设立民意机构,公开政情,鼓励各种合法的政治社团之组织等,自不待言。

总之,良好的政府,一定是足以培养人民的政治兴趣的政府。伟大的政治家,一定是足以鼓舞人民的政治兴趣的导师。人民对于政治有兴趣,表示人民愿意贡献其力量于政府。政府能够培养人民的兴趣,表示政府能够吸引人民的向心力。

(写于1946年)

贺麟著。商务印书馆1947年出版,1988年8月新版。该书是著者在抗战期间在西南联大任教时,在报刊上所发表过的文章的结集。新版除保留旧版的全部文章外,还增收了若干篇章,并撰写了新版序言。现共收42篇。内容涉及人生、道德、教育、法制、宗教、哲学等文化的各个方面。书中每篇所论都是针对当时中国所面临的现实文化问题,并根据自己的思想体验来加以解答。其依据是中国的儒家思想和西方康德、费希特、黑格尔所代表的理想主义思想。著者认为该书表现了三个特点:(1)有我。书中绝少人云亦云地抄袭现成公式口号的地方,每篇都是自己的思想见解和体验的自述或读书有得有感的报告。或者说,每一篇都有自己性格的烙印。(2)有渊源。即是说,虽说有我,但并非狂妄自大,前无古人。书中所反映的思想,都有其深远的来源,——中国传统文化和儒家思想。(3)吸收西洋思想。虽然发扬传统文化,但并不守旧,对于西洋文化思想和哲学,都加以虚心的理会和切己的体察,而将其根本精神,以自己的语言,解释给国内人民。该书许多篇章的观点都比较新颖。出版后曾引起学术界的注意。1986年10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北京大学哲学系等四个单位举办了贺麟学术思想讨论会。会上不少人都认为该书与《近代唯心论简释》一样,是著者前期思想的代表之作。

猜你喜欢

  • 人生有梦,筑梦踏实

    人生有梦,筑梦踏实。人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每个人的梦想都不一样。自己的梦想,不能只是幻想,那会永远停留在原地,只要你肯努力去实现它,太阳将会为你燃起光芒,白云会为你指引方向,朝着梦想迈进。虽然梦想那么遥..

    0 初中作文 2025-09-03
  • 人生有梦

    人生有梦,筑梦踏实,不要彷徨,不要停歇,将会看见梦想的美。人生有梦,筑梦踏实,无论路途多遥远,翻越过千山万水,我也无怨无悔,因为,我的梦想准备起飞。人生有梦,筑梦踏实,我会以坚定的毅力,我会以坚强的精..

    6 初中作文 2025-08-30
  • 阿傩伽叶向唐僧讨取贿赂

    唐僧四众跋履山川,逾越险阻,一路与恶魔毒怪抗斗,共历一十四寒暑,才到灵山,参见佛祖。大功告成,他们固谓三藏佛经可以得到了。哪知阿傩、伽叶二位尊者竟对唐僧说:圣僧东土到此,有些什么人事送我们,快拿出来,..

  • 凤仙郡三年亢旱

    凤仙郡三年不雨,斗粟百金之价,束薪五两之资,十岁女易米三升,五岁男随人带去。百姓生活艰苦极了。亢旱三年,据《西游记》所言,乃郡侯因妻不贤,恶言相斗,一时怒发,将斋天素供,推倒喂狗,口出秽言,冒犯上天。..

  • 孙行者要求朱紫国国王亲身来迎

    朱紫国国王病入膏肓,张榜求医,孙行者揭了榜文,对校尉说:你去教那国王亲来请我,我有手到病除之功。校尉入朝启奏,这个时候国王的态度如何?并没有王赫胥怒,反而说道:他肯揭我榜文,教寡人亲迎,断然有医国之能..

  • 如意真仙不许孙行者白手来取落胎泉的水

    唐僧四众经过西梁女国,唐僧及猪八戒吃了子母河的水,腹痛成胎,必须喝了解阳山破儿洞落胎泉的水,方能解除胎气。但是这个泉水是属于如意真仙的。孙行者恃其神通广大,借了瓦钵,到解阳山取水,而如意真仙却说:泉水..

  • 孙行者劝唐僧收起善心

    刘备殂,遗诏敕后主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蜀志》卷二《先主传》章武三年注引《诸葛亮集》载先主遗诏)此言也,是教后主如何修身,不是教后主如何治国。换言之,是教后主如何做人,不是教后主如何..

  • 孙行者与紧箍儿

    《西游记》称孙行者为心猿,这个心猿曾打到地府,强销死籍,打到天宫,强索官职。他既有上天入地之力,故可称为力之象征,若合心之一字言之,则为力之意志。意志本来自由,而再加之以力,则更无拘无束,由意志自由表..

  • 玉帝请如来救驾

    玉帝为道教的元首,如来乃佛教的领袖。孙行者大乱天宫,文武仙卿莫能抵御。玉帝急请佛老救驾,如来略施法力,孙行者就压在五行山石匣之中。(第七回)道教产生于中国,佛教发祥于天竺,外国宗教比之中国宗教,法力更..

  • 孙行者大乱天宫

    在神仙社会,地位之高低是以法力为标准,犹如人类社会,贵贱之别应以才之大小为标准。依这标准,法力大的地位高,法力小的地位低。然则法力大小如何甄别呢?关此,我们宜先说明人类社会怎样甄别才之大小。秦汉以前为..

  • 菩萨与妖精

    人类的一切观念,甚至一切幻想都不能离开现实社会,从空创造出来。伦理、宗教、政治、法律的思想固然如此,而人类所想象的神仙鬼怪也是一样。《西游记》一书谈仙说佛,语及恶魔毒怪。然其所描写的仙佛魔怪,也是受了..

  • 第十讲 近代的政治思想

    近来讲中国思想的人,往往把明、清间一班大儒,如顾亭林、黄梨洲、王船山等,算入清儒之列。其实这一班人,以学术思想论,决然该算入宋、明时代的一个段落中。虽然他们也懂得考据,然而考据毕竟和人的思想无关;况且..

    13 中国政治思想史 2025-08-28
  • 第九讲 清中叶前的政治思想

    清朝入关以后,政治思想,可以说是消沉的时期。这(1)因异族压制,不敢开口。(2)则宋明的学风,流行数百年,方向有些改变了。学者对于(A)国家、(B)社会、(C)个人修养的问题,都有些厌倦,而尽力于事实的考..

    13 中国政治思想史 2025-08-28
  • 第八讲 宋明的政治思想

    第七讲中说:从宋到明的政治思想,触著了许多根本问题,这句话是怎么讲呢?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自宋到明的井田封建论做代表。井田封建,如何可行于后世?井田固然是一种平均分配的好方法,然(1)既成为后世的社会..

    14 中国政治思想史 2025-08-28
  • 第六讲 汉代的政治思想

    道家是汉定天下以后最早得势的学派。他的思想我们可以盖公和汲黯两个人来做代表。盖公之事,见于《史记曹相国世家》。《曹相国世家》说,曹参以孝惠帝元年做齐国的丞相,此时天下初定,参尽召长老诸生,问所以安集百..

    14 中国政治思想史 2025-08-28
  • 第五讲 秦汉时代的社会

    秦以前的政治,和周以前不同,是谁都会说的。然则其不同之处究竟安在呢?秦始皇并天下后,令丞相御史说:天下大定,而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命他们议自己的称号,丞相御史等议上尊号的奏,亦说他平定天下,..

    11 中国政治思想史 2025-08-28
  • 第四讲 先秦的政治思想

    从上古到战国,这一期中的政治背景,业经明白了,就可进而讲述其政治思想。这一期中的政治思想,最重要的,自然就是所谓先秦诸子。这都是东周时代的思想。自此以前,自然不是没有政治思想的,然无甚重要关系,所以略..

    12 中国政治思想史 2025-08-28
  • 第三讲 上古到战国的社会变迁

    上古到战国,划分为政治思想史上的一个时期,前文已经说过了。这一个时期之内,政治思想的背景,是怎样呢?这一个时代,在政治上,可以说是从部落进于封建,从封建进于统一的时代。人类最初的组织,大概是依据血统的..

    12 中国政治思想史 2025-08-28
  • 第一讲 中国政治思想史之分期 [1]

    中国的政治思想史,是颇为难讲的,因为:(一)政治思想和政治制度不同。政治制度,是有事实可考的,历代都有记载。记载自然有缺漏,但是一件事实,缺落其一部分,或者中间脱去一节,是很容易看得出来的,自然有人去..

    12 中国政治思想史 2025-08-28
  • 第三编 歌德对于人生问题的解答与收获

    关于考尔夫及其《歌德之生活观念》的介绍一 考尔夫考尔夫(Hermann August Korff)是当代的一个文学史家,来比锡大学的教授。假如他现在也还健在的话,应该是六十了,因为他生在1882年。他的最著名的著作,自然是那..

    9 德国的古典精神 2025-08-28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