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道 / 张君房

斋戒部·卷一

2025-07-05 11:21 知道

◎斋戒叙

夫入靖修真,要资斋戒。检口慎过,其道渐阶。《南华真经》云:颜回问道于孔子。孔子曰:汝斋戒,吾将语汝。颜回曰:回居贫,唯不饮酒,不茹荤久矣。孔子曰:是祭祝之斋,非心斋也。汝一志,无以耳听,而以心听,无以心听,而以气听,疏瀹汝心志,澡雪汝精神,掊击汝智虑,我将语汝。夫道冥然,难言哉!将为汝试言其约略尔。《混元皇帝圣纪》云:按诸经斋法,略有三种。一者设供斋,以积德解愆。二者节食斋,可以和神保寿。斯谓祭祝之斋,中士所行也。三者心斋,谓疏瀹其心,除嗜欲也;澡雪精神,去秽累也;掊击其智,绝思虑也。夫无思无虑则专道,无嗜无欲则乐道,无秽无累则合道。既心无二想,故曰一志焉,盖上士所行也。夫斋者,齐也,齐整三业,乃为齐矣。若空守节食,既心识未齐。又唯存一志,则口无贪味。谓兹二法,表里相资。《大戒经》云:夷心静然,专想不二,过中不味,内外清虚是也。子虽薄闲节食,未解调心。故示斋法,令其受道,而末学之徒,孰能虚心一志哉!夫鄙乎祭祀之教,自谓得心斋之理,盖唝嗃怠慢之夫矣。虽口谈空寂,无解其因,是自矜也。

◎洞玄灵宝六斋十直

道教五戒:一者不得杀生,二者不得嗜酒,三者不得口是心非,四者不得偷盗,五者不得淫色。十善:一念孝顺父母;二念忠事君师;三念慈心万物;四念忍性容非;五念谏诤蠲恶;六念损己救穷;七念放生养物、种诸果林;八念道边舍井种树立桥;九念为人兴利除害,教化未悟;十念读三宝经律,恒奉香花供养之具。凡人常行此五戒、十善,恒有天人善神卫之,永灭灾殃,长臻福祐,唯在坚志。

◎年六斋

正月、三月、五月、七月、九月、十一月。

◎月十斋

一日北斗下,八日北斗司杀君下,十四日太一使者下,十五日天帝及三官俱下,十八日太一下,二十三日太一八神使者下,二十四日北辰下,二十八日下太一下,二十九日中太一下,三十日上太一下。

自下、中上、三太一下日,皆天地水三官一切尊神俱下,週行天下,伺人善恶。

甲子日太一简阅神祇,庚申日伏尸言人罪过,本命日计人功行,八节日有八神记人善恶,三元日天地水官校人之罪福。

◎六种斋

第一、《道门大论》云:上清斋有二法:

一、绝群独宴,静气遗形。清坛肃侣,依太真仪格。

一、心斋,谓疏瀹其心,澡雪精神。

第二、灵宝斋有六法:

第一、金箓斋,救度国王。

第二、黄箓斋,救世祖宗。

第三、明真斋,忏悔九幽。

第四、三元斋,首谢违犯科戒。

第五、八节斋,忏洗宿新之过。

第六、自然斋,为百姓祈福。

第三、洞神斋,精简为上,绝尘期灵。

第四、太一斋,以恭肃为首。

第五、指教斋,以清素为贵。

第六、涂炭斋,以勤苦为功。

已上诸斋,自古及今,登坛告盟,启誓玄圣,或三日、七日、九日、十五日,皆昼夜六时行道,转经礼忏,仪格甚重。除上清绝群独宴,静气遗形心斋之外,自余皆是为国王民人,学真道士拔度先祖,已躬谢过,禳灾致福之斋。此时移代同异,不无详略。于灵宝斋中为半景之斋,既无宿请,亦无言功,唯只一时或两时忏悔,亦不三时上香,步虚礼经并阙。或小小斋中,三礼叹愿,随时去取,逐便制仪,既非大集,心达而已。

◎二种斋

《本相经》曰:斋有二种:一则拯道,二则济度。拯道者,谓发心学道,从初至终,念念持斋,心心不退。复有二门:一谓志心,二谓灭心。志心者,始终运意,行坐动形,寂若死灰,同于枯木,灭诸想念,唯一而已。灭心者,随念随忘,神行不系,归心于寂,直至道场。济度者,谓回心至道,翘想玄真,愿福降无穷,灾消未兆。又云:虔心者,唯罄一心,丹诚十极,烧香礼拜,唯求于道。舍财者,市诸香油、八珍、百味、营馔供具,屈请道士,及以凡器归心启告,委命至真,内泯六尘,外齐万境,冥心静虑,归神于道。克成道果,永契无为,救济存亡,拔度灾苦,随其分力,福降不羌,功德轻重,各在时矣。

◎十二斋

《玄门大论》:

一者金箓斋,上消天灾,保镇帝王。简文亦云,兼为师友。

二者玉箓斋,宗云正为人民,今此本未行于世。

三者黄箓斋,拯拔地狱罪根,开度九幽七祖。

四者上清斋,求仙念真,练形隐景。

五者明真斋,学士自拔亿曾万祖长夜之魂。

六者指教斋,请福谢罪,禳灾救疾。

七者涂炭斋,拔罪谢殃,请福度命。

八者三元斋,学士己身悔罪。

九者八节斋,学士谢过求仙。

十者三皇子午斋,辅助帝王,保安国界。

十一者靖斋,如千日、百日、三日、七日修真之用。

十二者自然斋,救度一切存亡,自然之中修行时节。

◎八节斋

凡八节之日,是上天八会大庆之日也。其日诸天大圣尊神,上会灵宝玄都、玉京上宫,朝庆天真,奉戒持斋,游行诵经。此日修斋持戒,宗奉天文者,皆为五帝所举,书名玉历。

◎心斋

《南华真经》曰:颜渊问道于孔子。孔子曰:汝斋戒,吾将告汝。颜渊曰:回贫,唯不饮酒、不茹荤久矣。孔子曰:是祭祀之斋,非心斋也。汝一志,无以耳听而以心听,无以心听,而以气听。疏瀹汝心,除嗜欲也;澡雪汝精神,去秽累也;掊击其智,绝思虑也。夫无思无虑则专道,无嗜无欲则乐道,无秽无累则合道。既心无二想,故曰一志。

◎斋直

《三天内解经》曰:夫为学道,莫先乎斋。外则不染尘垢,内则五藏清虚,降真致神,与道合居。能修长斋者,则道合真,不犯禁戒也。故天师遗教,为学不修斋直,冥如夜行不持火烛,此斋直应是学道之首。夫欲启灵告冥、建立斋直者,宜先散斋。不使宿秽,臭腥消除,肌体清洁,无有玷污,然后可得入斋。不尔,徒加洗沐,臭秽在肌肤之内,汤水亦不能除。

《三元斋品》曰:建斋之日,当输金真玉光九天之信,置于五帝,以招神致灵。

《三元斋品》曰:学法未备,即俯仰之格,多不合仪。

《金锁流珠经》曰:古来呼斋曰社会,今改为斋会。

《太上太真科经》曰:消遣世务,三业为修斋。存三守一,斋为本基。斋者,齐也、洁也、净也。不必六时行道,三时讲经,昼夜存念,忏悔请福,干造玄虚,更失万一。能得一者,心摄三业。能摄身者,端拱不扰;能摄口者,默识密明;能摄心者,神与道合。如斯为主,成圣真仙。未合此者,摄身朝礼,离杀盗淫,摄口诵经,免妄言绮语,两舌骂詈,摄心存神,脱贪恚痴。十恶既去,十善自来。去来至极,与道合真。

◎释斋有九食法

《玄门大论》云:斋法大略有九:一者粗食,二者蔬食,三者节食,四者服精,五者服牙,六者服光,七者服气,八者服元气,九者胎食。粗食者,麻麦也;蔬食者,菜茹也;节食者,中食也;服精者,符水及丹英也;服牙者,五方云芽也;服光者,日月七元三光也;服气者,六觉之气,太和四方之妙气也;服元气者,一切所禀三元之气,太和之精,在乎太虚也;胎食者,我自所得元精之和,为胞胎之元,即清虚降,四体之气,不复关外也。粗食,止诸耽嗜;蔬食,弃诸肥腯;节食,除烦浊服精其,身神体成英带;服牙,变为牙;服光,化为光;服六气,化为六气,游乎十方;服元气,化为元气,与天地合为体;服胎气,久为婴童,与道混合为一也。此之变化,运运改易,不复待舍身而更受身,往来死生也。今意方法,未必止是食事,其或是方药,或按摩等事,可寻也。

◎说杂斋法

《三元品戒经》云:正月七日,天地水三官检校之日,可修斋。

《圣纪》云:正月七日,名举迁赏会斋。七月七日,名庆生中会斋。十月五日,名建生大会斋。三官考核功过,依日斋戒,呈章赏会,可祈景福。”

明真科云:正月、三月、五月、七月、九月、十一月,一岁六斋月,能修斋上三天帝,令太一使者除人十苦。

《八道秘言》云:正月、三月、四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十一月,此九真斋月。一日、十五日、二十九日,此月中三斋日。正月一日名天腊,五月五日名地腊,七月七日名道德腊,十月一日名民岁腊,十二月节日名侯王腊,此五腊日,并宜修斋,并祭祀先祖。

《明真科》云:月一日、初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十八日、二十三日、二十四日、二十八日、二十九日、三十日,已上为十直斋日。庚申、甲子八节,太一八神下,司察人过咎,修斋,太一欢悦。庚申日,人身中伏尸,上天言人罪过。本命日,受法人身神吏兵上天计人功过。

《三洞奉道科》云:正旦为献寿斋,七日为延神斋,二月八日为芳春斋,四月八日为启夏斋,五月五日为续命斋,六月六日为清暑斋,七月七日为迎秋斋,八月一日为逐邪斋,九月九日为延?弄斋,十月一日为成福斋,十一月十五日为启福斋,十二月腊日为百福斋,二十八日为近新斋,立春为建善斋,春分为延福斋,立夏为长善斋,夏至为硃明斋,立秋为遐龄斋,秋分为谢罪斋,立冬为遵善斋,冬至为广庆斋。如此等斋,各具本经仪格。故学道不修斋戒,徒劳山林矣!

夫斋者,正以清虚恬静,谦卑恭敬,战战兢兢,如履冰谷,若对严君,丹诚谦若,必祈灵应。检敕内外,无使喧杂。行斋之人,特忌斩衰孝子,新产妇人,月信未断,及痎虐疮疥废疾等,并不得升斋堂庭坛驱使,如愿苦求预斋,乞解过咎者,任投辞为其陈忏悔谢,不得杂登堂宇,应行法事等,仍迁令别坐,兼忌六畜盖此等人秽触真灵,贤圣不降,乃修斋无功也。

凡修斋主虔诚,斋官整肃。至如香灯不备,亦曰疏遗。启圣祈真,莫先于此。香贵在沉水旃檀,依上清香珠丸合和,不得用甲麝。招真致灵,务存精志。如寒栖学真,道士修斋,单贫不可致者,亦宜以少为信,无令顿阙。若纯以乳头,非道家所用也。

初登斋,靖看焚香,气向东南西北直上者,五帝依向而至。《登真隐诀》云:香者,天真用兹以通感,地祗缘斯以达信,非论斋洁、祈念、存思,必烧香。左右侍香金童,必为招真达意。《登真隐诀》云:“真人摄日晖以通照,役月精以朗幽,故然九光之微灯,晃八方之尽夜。

《四极明科》云:“立春、春分,然九灯于庭;立夏、夏至,然八灯;立秋、秋分,然六灯;立冬、冬至,然五灯,本命日,十二灯,自此陈乞谢过祈恩。用灯于庭。法与修诸斋,自有灯数于庭。讫,依记四时向王,唯本命向太岁叩齿二十四通,咒曰:高上太真万圣帝皇五帝玉司总仙监真,今日吉辰,八节开陈。阳罪阴考,绝灭九阴。于今永始,拔释七玄。免脱火乡,永离刀山。三涂五苦,不累我身。得同天地,长保帝晨。五愿八会,靡不如言。咒毕,解巾叩头百二十过,当令额向地而已,勿令痛。竟复巾,仰天,心念:我身今日,上享天恩,赐反形骸,受生飞仙。毕,仰咽二十四气止。如此三年,宿褭除,身与真同。

案诸经斋法,略有三种。一者设供斋,可以积德解愆。二者节食斋,可以和神保寿,斯谓祭祀之斋,中士所行也。三者心斋,谓疏瀹其心,除嗜欲也;澡雪精神,去秽累也,掊击其智,绝思虑也。夫无思无虑则专道,无嗜无欲则乐道,无秽无累则合道。既心无二想,故曰一志焉。盖上士所行也,详矣。斋者,齐也。要以齐整三业,乃为斋矣。若空守节食,既心识未齐,又唯在一志,则口无贪味之谓也。二法表里相资,故《大戒经》云:夷心静嘿,专想不二,过中不味,内外清虚是也。子虽薄闲节食,未解调心,故示兹斋法,令其受道。而末学之徒,孰能虚心一志哉?夫鄙乎祭祀之教,自谓得心斋之理,盖怠慢之夫矣!虽口谈寂,无解其因,是自矜焉。《易》云,圣人以此斋戒。

◎斋科

道士王纂,金坛人也。居马迹山,常以阴功救物,仁逮蠢动。值晋之末,中原乱罹,饥馑既臻,疫疠仍作,时有毒瘴,损毙者多,闾里凋荒,死亡枕籍。纂于静室,飞章告玄,三夕之中,继之以泣。至三夜,有光如昼,照其家庭,即有祥风景云,纷郁空际。俄而,异香天乐下集庭中,介金执锐之士三十余人,罗列如有所候。顷之,珠幢宝盖,霓旆羽节,红旌锦旂,各二人相对前行。即最后又有四青童执花捧香,侍女捧桉,地铺锦席,前立巨屏,左右龙虎将军,侍从官将兵士二千许人,立两面,若有备卫焉。复有金甲大将军二十六人,神王十人,次龙虎二君之外,班列肃如也。须臾,笙箫骇空,自西北而至,五色奇光,灼烁艳逸,一人佩剑持版而前,告纂曰:太上道君至矣。于是百宝大座自空而下,太上道君侍二真人、二天帝在座之左右。道君坐五色莲花,二真、二帝立侍焉。纂拜首迎谒,跪伏于地。道君曰:子敏心念生民,形于章醮,刳心抆血,感动幽明,地司列名。盖化育万物,而五行为之用,五行互有相胜,各有兴衰,代谢推迁,间不容息。是以生之不停,气气相续,亿劫已来,未暂辍也。得其生者,合于纯阳,升天而为仙;得其死者,沦于至阴,在地而为鬼。鬼物之中,自有优劣、强弱、刚柔、善恶,与人世无异。玉皇天尊虑鬼神之肆横害于人也,常命五帝三官,检制部御之律令刑章,罔不明备。而季世之民,浇伪者众,淳源既散,妖诈萌生,不忠于君,不孝于家,废三纲五常之教,自投死地。由是六天故气魔鬼之徒,与历代巳来败军死将,聚结为党,伐害生民,驾雨乘风,因衰伺隙,为种种病,中伤甚多,亦有不终天年,罹其夭枉者。寻于杜阳宫出《神咒经》,授真人唐平,使其流布,以救于物,民间有之。世人见王翦、白起名,谓为虚诞。此盖从来将领,生为兵统,死为鬼帅。有功者,迁为阴官;残害者,犹居魔属,乘五行败气,为瘵为瘥。然以阳威惮之,神咒服之,自当弥戢矣。今以《神化》、《神咒》二经;复授于子,按而行之,以拯护万民兆庶也。即命侍童披九光之韫,以《神化经》及《三五大斋诀》授之于纂曰:勉而勤之,阴功克充,真阶可冀也。言讫,千乘万骑,西北而举,升还上清矣。纂案经品斋科行于江表,疫毒铺弭,生灵又康。自晋及兹,普蒙其福者,不可胜纪焉。

◎持斋

《无上秘要》云:昔有道士,持斋诵经。有一凡人,为赁作治厨斋堂。道士见其用意,至日中持斋,因唤与同食。食竟,为其说法,语此赁人,今随吾持斋,功德甚大,可至明日中时复食,勿坏尔斋,徒劳无益。能如此者,将可得免见世穷厄。此人稽首受戒而去,暮还家。其妇一日待婿,具以道士戒言喻妇。妇甚不解,遂致嗔怒,赁人不能免其妇意,遂坏其斋,与妇共食。其后命过天,使其人主蜀山千岁树精,恒给其中食。其树茂盛,暑夏之月,有精进贤者三人经过,依树而息。贤者叹曰:此树虽凉,日已向中,何由得食?此人于树中曰:当为贤者供设中食,无所为忧。须臾食至,贤者共食。食竟,言曰:我觅道,道在何所?此自然,非道也。因问树曰:不审大神可得暂降形见与某相面否?此人于树空中答曰:我非能使人得道者也。具记姓字处所,昔常为道士劝使持斋,为妇人所坏,功德不全,致令使我守此树精,不能得出。天以我昔经斋中食,令每至中给我斋食,口不暇食,又无缘得迁。欲屈贤者为至我舍,道我如此,能为我建三日斋戒,我身便得升天。贤者感此人意,为寻其家,具以其言语家人如此。家人即为建斋,请诸道士烧香诵经三日谢过,此人即得飞行,升入云中,于景霄之上,受书为散仙人。故斋之功德甚重,不可不修。此人半日持斋,死经一日,即时出身,不拘一年,而得为仙。故天计功过,明之不亏也。夫为学者,可勤持斋戒,以期冥感,能修之者,必获升腾之举。

◎阴阳杂斋日

三会日:正月七日举迁赏会斋、七月七日庆生中会斋、十月五日建生大会斋、三会日,三官考箓功过,宜受符箓,斋戒呈章,以祈景福。

五腊日:正月一日名天腊斋、五月五日名地腊斋、七月七日名道德腊斋、十月一日名民岁腊斋、十二月节日名侯王腊斋。

五腊日,常当祠献先亡,名为孝子,得福无量。余日皆是淫祀,通前三元日,为人解日,皆可设净供求福焉!

《明真科》云:甲子日夜半时、甲戌日黄昏时,已上天皇真官下日。甲申日晡时,甲午日日中时,已上地皇真官下日;甲辰日食时,甲寅日平旦时,已上人皇真官下日。

右其日修斋,五岳四渎神君,各依方位,纠察善恶,无不上闻。

又丁卯日日出时,丁丑日鸡鸣时,已上天皇真官下日。又丁酉日日入时,丁亥日人定时,已上地皇真官下日;又丁未日日昳时,丁巳日愚中时,已上人皇真官下日。

其日修斋,五岳真人,各遣五神营卫,记名仙箓。

 《云笈七签》是择要辑录《大宋天宫宝藏》内容的一部大型道教类书。北宋天禧三年(1019),当时任著作佐郎的张君房编成《大宋天宫宝藏》后,又择其精要万余条,于天圣三年至七年(1025~1029)间辑成本书进献仁宗皇帝。道教称藏书之容器曰“云笈”,分道书为“三洞四辅”七部,故张君房在该书的序言中有“掇云笈七部之英,略宝蕴诸子之奥”等语,因名《云笈七签》;并称编纂此书的目的是“上以酬真宗皇帝委遇之恩,次以备皇帝陛下乙夜之览,下以裨文馆校雠之职,外此而少畅玄风年”。此书按张君房自序,原为一百二十卷,《中兴书目》(《玉海》引)、衢本《郡斋读书志》、袁本《郡斋读书后志》《宋史·艺文志》《文献通考》皆著录。《遂初堂书目》无卷数。   《直斋书录解题》作一百二十四卷。《正统道藏》《四库全书》《四部丛刊》本皆作一百二十二卷。重刊《道藏辑要》本不分卷,亦无张君房自序,缺卷甚多。则此书有百二十卷本,百二十四卷本,百二十二卷本等多种。百二十二卷本为今通行本。载《正统道藏》太玄部。张君房虽称此书乃“掇云笈七部之英”而成,但这仅指它的内容是掇《大宋天宫宝藏》七部之英,而不是体例也按七部分类,实际上它是将摘录的七部内容按性质加以归类的。 如卷一道德部,采摘《老君指归》《韩非子》《淮南鸿烈》《混元圣纪序》《唐开元皇帝道德经序》中之语,以总论老子的道德概念,即道教的立教之旨;卷二混元混洞开辟劫运部,引“道君曰”及《太始经》《太真科》《上清三天正法经》之语,以论宇宙生成变化,并特引《太上老君开天经》详述老君开天辟地及累世下降作王者师;卷四道教经法传授部,引《上清源统经目注序》《灵宝经目序》《上清经述》《三皇经说》《云台治中内录》等,以论上清、灵宝、三皇诸家的传授系统。其他各卷无不以纲带目,在一个总题目下引录若干道书。有的题目内容较多,如杂修摄、说戒、诸家气法、金丹、内丹,符图,以及仙籍语论、纪传等、则各列若干卷,以摘录多种道书。可见此书引录的道书虽多,但纲目颇为清晰。至于引录道书的具体数字,已难作出准确统计,因为所引之书,有的标出原名,有的只是某书中的篇名,有的甚至是张君房所拟之名。不过“大都摘录原文,不加论说”,基本上保留了原书的面貌。这是它最具历史价值之所在。 《云笈七箓》以上清派为正统,故收载该派道书尤多,叙上清经传授系统和上清修真方法甚详,体现出上清派占居显学地位的时代特征。此外,收录唐代著作也比五代宋初新出的其他道书为多。然而本书除了继续承认老子的教主地位之外,特别突出宋真宗时代出现的圣祖(赵玄朗)崇拜。例如将真宗所制《先天纪叙》和《轩辕本纪》列于纪之首,位居《元始天王纪》《太上道君纪》《混元皇帝圣纪》之上。传则首录宋真宗制序、以宣扬宋王朝君权神授为主要特征的《翊圣保德真君传》,然后继以上清众真传记。本书在体例上,明显继承了《无上秘要》以“道”为首,以“验”为足,以“法”为主干的格式特征,但结构更为紧凑,分类愈趋合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此书“类例既明,指归略备,纲条科格,无不兼该。道藏菁华,亦大略具于是矣”。此书虽属抄录,实具概论性质,对道教的各个方面均有所论述。其价值尤其体现在卷三至卷九,这部分论道藏源流,条分缕析,叙说清楚,《灵宝略纪》《上清源统经目注序》和陆修静所撰《灵宝经目序》等珍贵资料亦因此得以保存。书中还增加了“语论”和“内丹”两大内容,这对于研究唐宋时代道教的历史,全面了解道教理论,均有重要的意义。本书所收今佚道书有很高的资料价值,即尚存之书亦颇具参校之用。例如《翊圣保德真君传》虽系摘录,然序题宋真宗制,文内黑杀神封号仅“翊圣保德真君”六字,可正今本署“宋仁宗御制《翊圣应感储庆保德传序》”之误。此书收宋真宗《天童护命经序》及《太上天童经灵验录》记唐昭宗景福元年(892)诵经灵验事,足证《天童护命经》早出于唐代,北宋徽宗大观三年(1109)四月茅山梁悟真所得确系加句本(据洪迈《夷坚志》,梁加句本凡二百九十二字,多出一百零七字)。《云笈七签》素为道教界和学术界所重视。《大宋天宫宝藏》早已亡佚,幸赖此书得以考见其概貌。因此书具有系统、全面和简明等优点,故而人称“小道藏”,是了解和研究道教必备的资料。

猜你喜欢

  • 说戒部·卷二

    ◎老君说一百八十戒并叙昔週之末,王之时,始出太平之道、太清之教。老君至琅琊,授道与干君。干君受道法,遂以得道,拜为真人。又传《太平经》一百七十卷,《甲子》十部。后帛君笃病,从干君授道护病,病得除羌,遂..

    5 知道 2025-07-05
  • 说戒部·卷一

    ◎说十戒《玉清经·本起品》云:道言:昔元始天尊与诸贤圣亿亿万众,处处週旋,最后下观弃贤世界,有一国王,名曰德正直,利根辩慧,为众生故,而为导首。遍告国内臣民男女,言:今得太平,天下无事,火灾消灭,兵刃..

    4 知道 2025-07-05
  • 杂修摄部·卷五

    ◎玄鉴导引法《抱朴子》曰:道以为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以其劳动故也。若夫绝坑停水,则秽臭滋积;委木在野,则虫蝎太半。真人远取之于物,近取之于身。故上天行健而无穷,七曜运动而能久。小人习劳而湛若,君子优游..

    4 知道 2025-07-05
  • 杂修摄部·卷四

    ◎明补凡质气碍,皆是妄想而所为,并由想效也。想成即变化无常,舍想则庶事空寂。以其取炼力,毛孔开流,所以须随而补之。其补之法,还舒脚手而卧息,想项上有酥园,融流注心,週遍四肢;又想身卧酥乳池中,心以澡沐..

    4 知道 2025-07-05
  • 杂修摄部·卷三

    ◎太清导引养生经凡十二事赤松子者,神农时雨师,能随风上下,至高辛氏时犹存。导引术云:导引除百病,延年益寿。朝起布席东向为之,息极乃止。不能息极,五通止。此自当日日习之,久久知益。常以两手叉头上,挽至地..

    4 知道 2025-07-05
  • 杂修摄部·卷二

    ◎摄养枕中方 ──太白山处士孙思邈撰夫养生缮性,其方存于卷者甚众。其或幽微秘密,疑未悟之心。至于澄神内观,游玄采真,故非小智所及。常思所寻设能及之,而志不能守之,事不从心,术即不验。诚由前之误交切而难..

    5 知道 2025-07-05
  • 杂修摄部·卷一

    ◎养性延命录并序夫禀气含灵,惟人为贵。人所贵者,盖贵于生。生者神之本,形者神之具。神大用则竭,形大劳则毙。若能游心虚静,息虑无为,候元气于子后时,导引于闲室,摄养无亏,兼饵良药,则百年耆寿是常分也。如..

    3 知道 2025-07-05
  • 禀生受命部·卷三

    ◎太微帝君太一造形紫元内二十四神回元经太微帝君、太一造形、紫元内神、二十四真人,混气变生,主仙上精,散解胞结,释滞关元,二十四神所命乃得除脱也。兆能修存名字者,则治镇一身,保守元精。欲解节结之法,当先..

    4 知道 2025-07-05
  • 禀生受命部·卷二

    ◎帝一混合三五立成法夫人者受生于天魂,经成于元灵,转轮九炁,挺生太一,开丝二道,积神幽宫。所以玄液七缠,流津敷泽,日月映其六虚,口目运其神气,云行雨施,德拟天地,胞胎内匠,五因来具,立人之道,其如此也..

    3 知道 2025-07-05
  • 禀生受命部·卷一

    ◎禀受章《混元述禀篇》曰:夫人生于天地之间,禀二气之和,冠万物之首,居最灵之位,总五行之英,参于三才,与天地并德,岂不贵乎?《内观经》云:天地构精,阴阳布化,人受其生。一月为胞,精血凝也;二月为胎,形..

    3 知道 2025-07-05
  • 治部·卷一

    ◎二十四治并序谨按《张天师二十治图》云:太上以汉安二年正月七日中时下二十四治:上八治、中八治、下八治。应天二十四气,合二十八宿,付天师张道陵奉行布化。张天师,沛国丰县人也,讳道陵,字辅汉。禀性严直,经..

    3 知道 2025-07-05
  • 洞天福地部·卷一

    ◎天地宫府图并叙 ──银青光禄大夫真一先生司马紫微集夫道本虚无,因恍惚而有物气,元冲始,乘运化而分形。精象玄著,列宫阙于清景;幽质潜凝,开洞府于名山。元皇先乎象帝,独化卓然,真宰湛尔,冥寂感而通焉,故..

    4 知道 2025-07-05
  • 十洲三岛部·卷一

    ◎十洲并序 ──东方朔集汉武帝既闻王母说八方巨海之中有祖洲、瀛洲、玄洲、炎洲、长洲、元洲、流洲、生洲、凤麟洲、聚窟洲等十洲,并是人迹所希绝处。又始知东方朔非世常人,是以延之曲室,而亲问十洲所在方物之名..

    4 知道 2025-07-05
  • 日月星辰部·卷三

    ◎北极七元紫庭秘诀一名《北帝七元延生真经》吴赤乌二年,葛仙公受之于太上。魏朝时,叶先生传之于世,太主虚无北帝真要,上通紫庭。魁身禄福德男女命魓官职寿考魒妻妾奴婢。已上七位,用灯七碗,于道靖内明点,占其..

    3 知道 2025-07-05
  • 日月星辰部·卷二

    ◎总说星《玄门宝海经》曰:阳精为日,阴精为月。分日月之精为星辰。纲者,连星也。纪者,缀星也。星形正圆如丸,不应似贯珠穿度,又不容作铃鼻相缀理,宜如破箭竿,还相合以成体。天地初成,无子举翅飞上,乃在华盖..

    4 知道 2025-07-05
  • 日月星辰部·卷一

    ◎总叙日月《黄气阳精三道顺行经》曰:日,阳之精,德之长也。纵广二千三十里。金物、水精晕于内,流光照于外。其中有城郭人民、七宝浴池;池生青黄、赤、白、莲花;人长二丈四尺,衣硃衣之服;其花同衰同盛。日行有..

    3 知道 2025-07-05
  • 天地部·卷二

    ◎总说天地五方《外国放品隐元内文经》云:天地五方,皆有制御刚柔之色,使不得落。其地深二十亿万里,得润泽。润泽下二十亿万里,得金粟泽。金粟泽下二十亿万里,得金刚铁泽。金刚铁泽下二十亿万里,得水泽。水泽下..

    4 知道 2025-07-05
  • 天地部·卷一

    ◎总序天《三天正法经》曰:九天真王与元始天王俱生始气之先。天光未朗,郁积未澄,溟涬无涯,混沌太虚。浩汗流冥七十馀劫,玄景始分,九气存焉。一气相丢九万九千九百九十岁。清气高澄,浊气下布。九天真王、元始天..

    5 知道 2025-07-05
  • 三洞经教部·卷十五

    ◎太上飞行九神玉经一名《金简内文》太上大道君告北极真公曰:吾昔游于北天,策驾广寒;足践华盖,手排九元;逸景云宫,遨戏北玄;逍遥朔阴之馆,赏于洞毫之门;眄璇玑以召运,促劫会以舞轮;叹万物之凋衰,俯天地而..

    3 知道 2025-07-05
  • 三洞经教部·卷十四

    ◎老子中经下一名《珠宫玉历》△第二十八神仙经曰:常以六甲之日,平旦时拊心祝曰:苍林玄龟,流水如河,炎火週身身,一作宫,安能知他?道来归已,道来归已!因念肝色正青,润泽生光,其上高危,在左方。次念胆色正..

    4 知道 2025-07-04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