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 录
本书主要参考书目
1.王逸《楚辞章句》十七卷,光绪乙未仲春月昭陵经畲主人刊。
2.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57年版。
3.朱熹《楚辞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4.王夫之《楚辞通释》,中华书局1959年版。
5.蒋骥《山带阁注楚辞》,中华书局1958年版。
6.俞樾《百大家评点王注楚辞》,民国六年上海中华图书馆石印本。
7.钱澄之《楚辞屈诂》不分卷,清桐城钱氏刊本。
8.戴震《屈原赋注》十卷,光绪辛卯七月广雅书局刊。
9.林云铭《楚辞灯》,康熙丁丑年序刊本。
10.王运《楚辞释》,光绪丙戌仲秋成都尊经书院刊本。
11.王树枬《离骚注》,清王氏文莫室家刻本。
12.丁晏《楚辞天问笺》,广雅书局刻。
13.朱冀《离骚辨》不分卷,清康熙丙戌绿筠堂精刊本。
14.闻一多《闻一多全集》第二卷,开明书店1948年版。
15.马茂元《楚辞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16.郭沫若《屈原赋今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17.文怀沙《离骚今译》《九章今译》《九歌今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年版。
18.姜亮夫《屈原赋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19.瞿蜕园《楚辞今读》,春明出版社1956年版。
20.陆侃如《楚辞选》,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21.沈祖绵《屈原赋证辨》,中华书局1960年版。
22.文怀沙《屈原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年版。
23.刘永济《屈赋通笺》,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
24.林庚、冯沅君《中国历代诗歌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年版。
25.复旦大学中文系《天问天对注》,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
26.金开诚《楚辞选注》,北京出版社1980年版。
27.北大《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两汉文学史参考资料》,中华书局1980年版。
28.游国恩《离骚纂义》,中华书局1980年版。
29.陆侃如、龚克昌《楚辞选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30.魏炯若《离骚发微》,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31.朱季海《楚辞解故》,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32.钱钟书《管锥编》第二册,中华书局1979年版。
33.李泽厚《美的历程》,文物出版社1981年版。
34.游国恩主编《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
35.社会科学院《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
36.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37.姜亮夫《楚辞今绎讲录》,北京出版社1981年版。
38.林庚《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39.聂石樵《屈原论稿》,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40.胡念贻《先秦文学论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41.游国恩《屈原》,中华书局1980年版。
42.郭维森《屈原》,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43.游国恩《天问纂义》,中华书局1982年版。
44.《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版。
45.丁冰《屈原》,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46.董楚平《楚辞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楚辞研究专著。今人黄寿祺、梅桐生合著。黄寿祺(1912—1990),福建霞浦人。曾任福建师范大学副校长、教授。本书由梅氏注译,黄氏审阅。全书兼收王逸《楚辞章句》、朱熹《楚辞集注》两书的篇章,共译注楚辞作品67篇,为目前最全的楚辞注译本。《全译》的体例是:每篇前均有“题解”,主要考释作品的名义、写作年代、作品归属、内容特色等。接着用明畅的现代诗句与原文对照翻译。然后是注释,疏解难字难词的音义。注释中附以“按语”,以补注释之不足,主要对前人错误有选择地予以考辩,并分析作品艺术特色,段落大意。篇末殿之以“说明”。本书的特点是译文以直译为主,较准确;注释博采古今学者的研究成果,言而有据,扎实可信,能做到通俗性与学术性的统一。汤炳正教授认为:“此书为世之读《楚辞》者,在古语、今语之间搭起了一座方便之桥,是有功于屈学的一部力作。”郭维森教授说:“译文准确畅达,富有文采,颇能传达楚辞的韵味。本书对传播楚辞极为有益,对于研究者也具有参考价值。”1984年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属该社《中国历代名著全译丛书》50种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