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驼庵传诗录 / 顾随

概谈楚辞

2025-07-05 14:39 驼庵传诗录

诗、骚为古人之必读书;风、骚为历代文人所称道,为创作之不尽之泉。楚辞在文学源流上关系甚重大。

一、释楚辞

楚辞,楚国民歌,屈原加工写就后,后人名之楚辞。大多作品作时无篇名,篇名多为后人所加。

《昭明文选》有赋、诗、骚之分,骚即楚辞。楚辞亦称赋也,《汉书艺文志》即列有屈原赋二十五篇。(以为皆楚辞,皆为屈原作。)楚辞,一名楚辞,一名赋,均妥。

以楚辞名之,始自刘向。

刘向乃元帝、成帝时人,宣帝初年卒。刘向作《别录》,是在汉成帝朝,时已有楚辞之名。成帝时,刘向校书,集屈原及学屈诸人之作名曰《楚辞》。凡古人为书皆有一定宗旨,合则数人可为一家。故自《隋书经籍志》以下分经、史、子、集,《楚辞》入集部而不入总集、别集,单立为《楚辞》之名。其所以不入总集者,岂古人不知也?盖总集专就文章言,凡文好即可,如《文选》上下八代所收百馀人,即此故也。其文章不必彼此有关。刘向自作赋虽多,而《楚辞》仅收其《九叹》,即以其他与楚辞不合故也。汉人所作自淮南小山而下,亦能与之互相发挥,自宋玉至王逸皆学屈原《离骚》作,故自成一家。

何以曰楚辞?名为楚辞者,楚人之辞也。楚人之辞者,表示异于他处也。周末诸侯跋扈,各地方言不同。今之方言,人亦多不懂,如《醒世姻缘传》用山东方言。以楚辞而通行者,以其辞太好。

作楚辞,须先通楚国之语言、音韵。《汉书王褒传》载:

宣帝时,修武帝故事,讲论六艺群书,博尽奇异之好,征能为楚辞九江被公,召见诵读。

《汉书》注引刘向《别录》曰:

宣帝诏征被公,见诵楚辞。入,被公年衰母老,每一诵,辄与粥。

盖当时九江用楚音,而被公犹能以战国时楚音读之。后世之皮黄戏谭(鑫培)、余(叔岩),皆湖北人,咬字用湖北音。(昆曲除丑能用本地方言外,生、旦皆须用苏白。)

《文选》又何以名楚辞曰骚?盖楚辞以《离骚经》为主。王逸释:离者,别也;骚者,愁也;经,径也。屈赋廿五篇,独《离骚》称经,其他皆不称经。古书分经、传。或曰:经者,常也。又曰:圣人所作为经,贤人所作称传。经者,又释为组织之义。古人往往经、传出一人之手,则经不过其主要纲目而已。墨子有《经上》篇、《经下》篇。若楚辞仅《离骚》曰经,则其馀各篇皆传矣,屈原文以经为主,可代表他篇,故总名之曰骚。凡叶韵之文皆曰赋,且《离骚》多言愁,赋则不然。而《昭明文选》列骚于赋、诗之后者,乃为学者方便。

《文选》称楚辞为骚、骚体,后凡体裁近于楚辞者均称骚体,相沿以成,约定俗成,此始自萧统。

赋之名不始于楚辞,而始于诗三百篇。诗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吴季札观乐亦歌诗,诸侯相会则赋诗。赋者,敷也,直言之也。《汉书艺文志》诗赋略叙引《诗经鄘风定之方中》毛氏传曰:

不歌而颂谓之赋,登高能赋可以为大夫。

能颂(诵)而不能歌者,一以声韵,一以篇幅过长。赋与歌之不同,可以《左传》证之:

卫献公戒孙文子(林父)、宁惠子食,皆服而朝。日旰不召,而射鸿于囿。二子从之,不释皮冠而与之言。二子怒。孙文子如戚,孙蒯(孙林父之子)入使。公饮之酒,使大师歌《巧言》之卒章。大师辞,师曹请为之。初,公有嬖妾,使师曹诲之琴,师曹鞭之。公怒,鞭师曹三百。故师曹欲歌之,以怒孙子以报公。公使歌之,遂颂之。(《襄公十四年》)

师曹为之,不歌而颂(诵)。不歌而颂,即谓之赋。

《尚书尧典》有诗言志,歌咏言之语。诗三百多为四言,盖文字皆由简入繁,故五言出四言衰。今《昭明文选》所选但有四言,盖有诗三百篇在前,后人无以过之。楚辞多用兮字,《诗经》用者尚少,然亦有上下句皆用兮字者,如《郑风缁衣》:

缁衣之宜兮,敝予又改为兮。

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

缁衣之好兮,敝予又改造兮。

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

缁衣之席兮,敝予又改作兮。

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

此已与楚辞相近似。他者若沧浪之歌,亦此体: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

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屈原《渔夫》所引楚歌)

(缨,古代谓帽缨,乃所以系。)孔子闻之曰:小子听之,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矣,自取之也。《孟子离娄上》沧浪在楚,是楚人之歌。然此仍为诗而非赋,盖尚可歌也,赋则可颂(诵)而不可歌。

诗而为赋,亦文体之变也。此赋乃辞赋。赋,铺张也,本为赋、比、兴之赋,后单独发展为一种文学样式。哲理赋如《荀子》,汉赋均为辞赋。汉代司马相如、扬雄、张衡、班固等均为辞赋家。(汉代辞赋具有文学史上的价值,应予适当评价。)自枚乘《七发》、班固两都以下,叙事、写景多出于楚辞。

《汉书艺文志》诗赋略分五家,赋有四家:屈原、荀卿、陆贾及杂赋。荀子有《赋篇》,作风与屈原不同,仍为四字一句,而能颂(诵)不能歌,与诗三百篇不同。屈原赋乃文学之最早者,后世之描写方法多出于楚辞,后之纯文学亦出于此。(文,广义而言。)所谓纯文学必有组织;不但须有组织,且须有音节。(文者,字也,故有《说文解字》。文,其部首也;字者,孽乳而相生也。)屈原为赋家之正宗,后世学屈者多。(然后人学骚者多不能似,即以扬雄之才写之尚如此。今并赋不为,何况楚辞?)宋玉乃屈原之弟子,后人合称之为屈宋。《招魂》据云乃宋玉为屈原作,而司马迁则以为屈原自己作。《史记屈原列传》:

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

宋玉出于屈原,而屈含蓄,宋刻露,能自己表现个性。短亦在此。以文论,屈宋可以并称;唐勒、景差则不能与之比。其后,汉人赋多出屈宋,《汉书艺文志》诗赋略叙可概见。

二、读《离骚》

今欲读楚辞,须先读《史记屈原列传》。

司马迁之作《史记》,不似后人之著书,乃自成一家之言,有所为而作,有可感始书;无感,虽名人不传。班固以下则为史而史矣,体裁整齐。《史记》为某人列传,即对某人有感,多为学者,或儒家,或兵家。管仲、晏婴二人皆齐人,故合传;孟子、荀卿皆儒家,诸家附其后。

司马迁《史记》之传,仍为传之意。读某人作品前,须先读某人传。立贾谊传者乃同情其不得已,故录要政之言甚少。

为屈原立传,乃为《离骚》而作。古有言功篇,古人以立言为功。

班孟坚《离骚序》曰:

昔在孝武,博览古文,淮南王安《叙离骚传》,以《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悱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蝉蜕浊秽之中,浮游尘埃之外,皭然泥而不滓,推此志,虽与日月争光可也。斯论似过其真。

古人不以抄书为耻。班孟坚抄淮南王安《叙离骚传》,自班孟坚序所引淮南王安可知。班固《汉书艺文志诗赋略》著录屈原赋廿五篇,所谓廿五篇自《离骚》至《卜居》。

屈原所处之时代,正值神话传说盛行,且楚国时为富饶、文化发达之大国。此为屈原赋楚辞提供了神话、想象之基础。屈原信鬼神。

神话、想象不仅与时代,与地域亦有影响。(热带最富幻想,如印度作品多梦境。)《列子说符》云:楚人鬼而越人禨。(禨,祥也,预兆。)昔所谓华夏,但指山东、山西、河北、河南。陕西虽周之旧都,而时为西秦。楚则以蛮夷观之。越成为国,其君称子。楚最先见于春秋,吴越更晚。楚衰而吴兴,吴亡而越兴。民族文化低者多迷信,故曰:楚人鬼越人禨。圣君王不仅以鬼神行政(傩坛,周之祭祀地,打鬼),虽仍祭祀而言人事,如汤之贤臣巫咸,所以姓巫者,盖咸即巫也。(男女巫总名为巫,男巫单称觋。)

屈原被放,就世俗看是不幸的。但就超世俗看来,未始不是幸,否则没有《离骚》。再如老杜,值天宝之乱,困厄流离;老杜若非此乱,或无今日之伟大亦未可知。在生活上固是不幸,但在诗上说未始不是幸。(但若条件够了,自己没本领,有材料不会作,也没办法。)

屈子之诗: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杜甫之诗:

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

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新安吏》)

屈原是热烈、动、积极、乐观;杜甫是冷峭、静、消极、悲观。而其结果,都是给人以自己要好好活的意识,结果是相同的。

《离骚》中心思想:

一篇作品均有一中心思想,如以石投水,一点为中心,圈圈扩大,而成一篇。

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

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

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此即是屈原《离骚》之中心思想。屈原要实现其理想,但如何实现其理想,怎样促成新的诞生、旧的死亡,却一筹莫展。

《离骚》有奋斗精神而又太有点伤感。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三百篇无此等句子,《离骚》比三百篇有战斗、奋斗精神。

人无思想等于不存在。诗、骚,曹、陶、李、杜,其作品今日仍存在,其作品不灭,作风不断。作品,即篇章;作风,乃情,风者,精神之表现于外者。后世作伪诗之诗匠,即因其作品不能常,精神不能不断。

《驼庵传诗录》依据叶嘉莹女士听课笔记整理而成。本书所记讲录前一部分:从先秦之“诗骚”到魏晋之三曹、渊明,再由唐宋之各诗词名家至元明之戏曲大作,直至近代诗词名家王国维。在一个渐进的时间流中,顾随先生以其独到说解揭示出每一位作家所具有的独特作风,更揭示出所有作品之所以能够动人心弦的内在动力;讲录后一部分:顾随先生从诗歌创造角度,对诗歌中的“知、觉、情、思”、“诗歌特质”、“诗人修养”、“诗境”、“诗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而独到的阐释。

猜你喜欢

  • 书与禅宗

    诗书中讨生活致弟子滕茂椿(莘园、心圆)十三通一莘园兄青鉴:大作捧读一过,颇有意致。唯句法未能遒炼,尚是功夫不到。余于学诗,自十岁起至卅,仍是门外汉。卅以后,从尹默师游,始稍窥门径。近五年来,致力于黄山..

    19 诗书生活 2025-09-15
  • 人与名作

    笑谈《永庆升平》在临清,被此间主人投辖相留,每日吃睡,更无事可做。案头有一部野书,叫什么《永庆升平》。内中胡说八道,人话不多。但有一段中,几句话说得最妙。底下是那一段的大概节略。有一位张广泰,年少不务..

    41 诗书生活 2025-09-15
  • 文与岁月

    月夜在青州西门上夜间十二点钟左右,我登在青州城西门上;也没有鸡叫,也没有狗咬;西南方那些山,好像是睡在月光里;城内的屋宇,浸在月光里更看不见一星灯亮。天上牛乳一般的月光,城下琴瑟一般的流水,中间的我,..

    22 诗书生活 2025-09-15
  • 刘全福*

    运粮的故事把王保长送走后,刘全福不声不响地在屋檐下踱着,转来转去。他没有一般农人那样的强健的身体,身材不高,很瘦,面孔的表情是冷冷的。他心里几乎从来没有高兴过。已往的一些大大小小的事情,都使他感到痛苦..

    18 顾随小说集 2025-09-15
  • 乡村传奇*

    晚清时代牛店子的故事在北地大平原中僻小县份的乡村里,那冬天真像个冬天:寒冷而且寂寞。围绕着村子是空旷的白地,摊开去一直到邻村的脚下。白地里和大道旁连一根草茨儿也没有。便是枯草也没有,那是早已教拾草的小..

    18 顾随小说集 2025-09-15
  • 佟二*

    佟二是有名字的。他的父亲说他叫佟直;然而村里人都叫他佟二,虽然他并没有大哥。和他亲昵一点的或者同他开玩笑的人,却叫他二佟。叫他佟直或老二的几乎没有。他并没有和别的村农不同的地方。颜面和全身的皮肤,是一..

    17 顾随小说集 2025-09-15
  • 废墟*

    这是一个秋天,平原的乡村间一个秋天。高粱已杀尽,谷子也割了,在地里长着的只有白薯、花生和残余的棉花。然而它们的叶子全黄了;棉呢,还开着未尽的白花。房五背着粪篮子,顺着大路,转了几个圈子回来。因为秋收之..

    14 顾随小说集 2025-09-15
  • 孔子的自白*

    孔子南游于楚的时候,有一天,楚国的叶公居然向子路打听起孔子的为人来:你们的先生,孔仲尼,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呢?为什么你们大家都甘心给他老先生赶着车,困苦颠连地跟着他东西南北地跑啊?这问题使子路有些恼..

    10 顾随小说集 2025-09-15
  • 失踪*

    第六时自一点至两点是三年级的音乐。音乐教员是一位浙江人,也就是T城交际界中有名的刘渡航女士。她照例要迟到十分钟的,等到别级的教员都上了班,教务处空无一人的时候,她才姗姗其来。这天下午,他跑到教务处去躺..

    15 顾随小说集 2025-09-15
  • 立水淹*

    离家还有一里路,在脚车上早望见了楼。喜得心里扑通扑通地跳!晚间同父亲母亲和妹妹在灯下谈话父亲说:我想你早该来了。学校里不是早放了暑假了吗?我道:我晋京来着呢。在京里又遇见甲和乙,谁知一住就是十来天下去..

    16 顾随小说集 2025-09-15
  • 反目*

    伊从八岁,便被关在深闺里,一直到十七岁上,除了伊的父亲和伊的小兄弟以外,伊从没见过第三个男子。日间做些针线,夜间同母亲安歇:八九年的生活,总是这个样子。但是伊出落得极美丽,极端重。所以姑母、姨娘、伯母..

    19 顾随小说集 2025-09-15
  • 枯死的水仙*

    有人送我一盆水仙:她的鳞茎肥白,干净,正如酪酥一样。几枝短而厚的叶子,嫩绿,浓青,又恰似油画画的。我并没有向那个人要这种娇嫩的花;然而他既送给我,无论怎样,我不肯再舍了她不要。道声谢,接过来,摆在书桌..

    14 顾随小说集 2025-09-15
  • 夫妻的笑*

    街上夜行所见晚九点了! 街上的行人渐渐少了。一条冷僻的街上, 有一座败落的小杂货铺子; 这杂货铺子不过一间大的门面。铺门外边,用四根竿子支起一个凉棚;棚下挂一盏较大一点的煤油灯, 灯下摆着水果摊子。五月鲜..

    17 顾随小说集 2025-09-15
  • 爱*

    疯人的慰藉他忽然疯了;并且疯的情形极奇怪。我们看他很像一个好人,不过他最怕见人,一见了便吓得立刻合住眼睛。假数我们强使他睁开,他会浑身打战,怕得直抖。他的眼睛发直;面色略为苍白;都和寻常有神经病的人一..

    19 顾随小说集 2025-09-15
  • 附 录

    本书主要参考书目1.王逸《楚辞章句》十七卷,光绪乙未仲春月昭陵经畲主人刊。2.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57年版。3.朱熹《楚辞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4.王夫之《楚辞通释》,中华书局1959年版。5.蒋..

    52 楚辞全译 2025-07-06
  • 九 思

    本篇是王逸所作。王逸,字叔师,东汉宜城(今湖北宜城县)人。汉安帝元初年间(114119)为校书郎。顺帝(126144年在位)时官至侍中。据今本《楚辞章句》题校书郎臣王逸上,他是在安帝元初中完成《楚辞章句》的。《九..

    51 楚辞全译 2025-07-06
  • 九 叹

    本篇是刘向所作。刘向(前79前8),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字子政,本名更生。汉皇族,楚元王刘交的第四代孙。历经宣帝、元帝、成帝三朝,居官三十余年。宣帝时,招选名儒俊才,他以通达能作文应选,献赋颂..

    66 楚辞全译 2025-07-06
  • 九 怀

    本篇是王褒所作。王褒,字子渊,蜀人(今四川成都一带)。西汉宣帝时,受益州剌史王襄推荐,向宣帝上《圣主得贤臣颂》,被任为谏议大夫。后宣帝令他往益州祭祀金马碧鸡之神,死在途中。怀,思念的意思。《九怀》由九..

    82 楚辞全译 2025-07-06
  • 哀时命

    本篇是汉梁孝王的门客庄忌所作。庄忌,会稽人,文景时的辞赋家,与司马相如俱好辞赋,遇汉景帝不好辞赋,不得志。投奔吴王刘濞。不久,吴王谋反,庄忌知道不可规劝,就离开吴国到梁。他深得梁孝王的器重,与邹阳、枚..

    45 楚辞全译 2025-07-06
  • 七 谏

    《七谏》是汉朝东方朔所作。东方朔是汉武帝时代的辞赋家,字曼倩。官至太中大夫。他是个滑稽家,常在武帝前调笑取乐,然时观察颜色,屈直言切谏(《汉书东方朔传》)。由于武帝把他当俳优看待,他在政治上也不得志。..

    44 楚辞全译 2025-07-06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