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道 / 张君房

方药部·卷四

2025-07-07 11:20 知道

◎大洞西华玉堂仙母金丹法

右用凝白蜜三斗,真丹精明有白华者三斤,精云母屑二斤,凡三物搅令和合,著铜器中,盖器上,以器著大镬汤中,令浮铜器,桑木薪微火煎镬,令蜜及药皆干于铜器中,出器,凉之三日。又曝燥,捣为散。还内铜器中,又密盖器口,以器著灶上甑中,好桑薪蒸之三十日,当以白日竟日火蒸之,夜不火蒸也。日数足出丹,作高格爆燥之,又捣三万杵,细筛为散。又内铜器中,盖器上,如初时法,著大镬汤中,浮煮铜器三日三夜讫。都毕,名曰仙母金丹,一名西王母停年止白飞丹也。凉之三日,爆燥,更捣三万杵,筛细为散,以凝白蜜,丸如小豆大。平旦服二十丸,日常服之者,长生不死,而有少容如女子。若读《大洞真经》而服此丹者,万遍既毕,立乘云升天,不得复住止世间,观戏于风尘中也。其不诵《大洞经》者,而服此丹,便得长游于世上矣。服此丹无所禁食,食饮之宜任意耳。常在人间週旋,俗中人不觉也。所谓真仙混合,隐化八方矣。先斋三十九日,以七月七日日中时,合此丹也。

◎镇魂固魄飞腾七十四方灵丸

云母四两雄黄四两 真瑰四两 硝石四两 玄参四两 槐子中仁四两 龙骨五两 猪零四两 青丘霜四两 虎杖花四两阴干鸡舌香二两青木香二两 沉香二两 薰陆香四两 詹糖二两 戎盐三两 空青八两 丹砂八两 石兑黛四两 白石英二两 太阳婴童羽衣二两 太阴精上素华二两 桃华四两

北结阴精流华一升二合当以九月建日取之盛别器中,结炁凝精素华丹一升二合当以十二月建日取之,盛别器中,神华阴精流珠一升二合,当以冬节日取之盛别器中。

合二十七种已见二十六种,后入白寒,成二十七种,上二十四种,法二十四神,三种应以三元之精炁,上应九晨,结魄凝魂,五色硫黄,化形变景,无有常方,故人服之,神镇气安。当以三月建日合药,五月壬日服丸。如合以次,从云母起,各别捣三千杵,匝桃华,合二十四种,合七万二千杵。毕,各置一?半中,未得捣药,仍告斋三十日,讫。事令童女侍香,皆令少口,慎言、好性、善行、肉香、骨芳之人,置药于二十四?柈中,露著中庭三宿,勿令鸡犬、外人见之,不使闻哭泣之声。露毕,以次内药著釜中,第一内云母,次内雄黄,后内桃华,内二十四种都毕,皆当以次序相覆,令竟釜中,以北结阴精流华一升二合,次内结炁凝精素华丹一升二合,次内神华阴精流珠一升二合。毕以清稷枿一斗二升沃药,即以上釜盖之,令上下、四面、四边、内外密厚七分。故以云母在下,其炁冲上,桃华在上,其色冠下。故有次第也。

当先作六一泥,泥土釜二枚。用东海左顾牡蛎、戎盐、赤石脂、黄丹、滑石、蚓蝼黄土六分皆等合治,捣细筛,和以百日米醋。和毕,捣令匀,以合成六一泥也。泥两土釜内外,渐渐薄泥,日曝令燥,燥则再上,内外令厚二寸半。都毕,仍作灶南向,安棨孤著灶中央,釜底令去地一尺二寸,米糠烧之九日九夕,令火去釜九寸;九日九夕进火,令近六寸;又九日九夕,令火至底三寸;合三九二十七日。毕。寒之三日,发开视药,起飞精,仰著上釜,神药成。若不起,更泥如初,又进火如先二十七日,寒之三日,无不成也。取三岁雄鸡羽扫取之,仰著上釜,神药则名飞丹紫笔华流精,有百变之色,玄光映焕七十四方,服之一铢,身生流光七十四色。左唾则三魂童子立见,右唾则七魄化生七形之童,衣飞罗羽裙,神舆玉辇,立到于前。盛之金柈,精凝釜底,则为玉胎琼液之膏,和以白蜜,更合于臼中,东向捣之,令七万杵。一铢为一丸,丸毕,密器封之,露著中庭三日三夕,毕。清朝服一丸,令三日服三丸,即能乘空步虚,出有入无。令至七日,合服七丸,即自能浮景霄霞,身生五色,五岳神官,五万人卫从身形。

东向服九丸,则致青霞绿軿,青龙控辔,青阳玉童九十人,青腰玉女九十人,东岳仙官九千人,来迎兆身。

南向服八丸,则致绛霞云軿,赤龙控辔,绛宫玉童八十人,太一赤圭玉女八十人、南岳仙官八千人,来迎兆身。

西向服六丸,则致素霞玉舆;六龙控辔,耀灵玉童六十人,素灵玉女六十人,西岳仙官六千人,来迎兆身。

北向服五丸,则致皁霞飞辇,玄龙控辔,太极玉童五十人、太玄玉女五十人、北岳仙官五千人,来迎兆身。

向戊己之上服三丸,则致黄霞玉舆,十二飞龙控辔,中央黄机玉童十二人、黄素玉女十二人,中岳仙官,一千二百人,来迎兆身。服五丸,即致五岳仙官奉玉扎凤章,请兆之身,上诣九金阙之下,受署真仙之号,可谓灵丸之妙大哉乎!凡诸变化七十四种,金银宝玉,赤树绛实立生,水火,有妙于琅玕八景,四蕊绛生神丹之用,不能一二具处,特略其大化之微尔!

凡欲游戏五岳,週流八极,不拘仙官之劳,意惮典局之类,未欲升天者,自可不须服五方之丸,但常服三丸、七丸之数,固魂镇魄,飞腾七十四方,遨游五岳,寿同三光,余可依五方之数耳!若服五方之丸,便为五岳之司,五岳之司,便有局任,不得适意也。

◎南岳真人郑披云传授五行七味丸方

《上皇保命固精丹诀》,用药味配阴阳精气。五行之精,君臣相佐,固精保命,养气安神,调理五脏,补养六腑,虚败自充,衰朽复润,血脉壮盛,筋骨长坚,发白重黑,胎发却生。功效如神,录不可尽。丹药非道,无以延其寿,道非药,何以养其身?道药相扶,何虑不痊其沉痼?某自幼年好学经方,陟岭穿崖,登云渡谷,寻师访道,仅二十余年,暮齿五旬,衰劣尤甚。苦心既久,但渴至玄,遂到南岳灵岩山,得遇志士,授传某此术,盟誓丁宁,与某修合之门,服药之法,忌鸡犬秽恶腥膻荤血,莫非洁净,处精专心修制。某遂修合,依方服之,经三月已来,顿觉精神有异,五脏之内,调暢得安,气力之间,自然强壮。又服经半剂,其效不可名状,如年三十之人。服一剂,如十五童子。奇哉!灵药具方如后:

硫黄二两日之精 白龙骨二两月之精 安息香半两火之精 柏子仁二两木之精 兔丝子二两土之精 五味子二两金之精 肉苁蓉二两水之精

右件七味药,其香用胡桃人隔杵别捣,其余并捣,罗为末和合,以魁罡日,用枣肉为丸,如小豆粒大,每日空心无灰酒下三十丸,忌鸡猪鱼蒜。欲修合服药之时,须用丙寅、丙午日,或蜜日所合和以火,命人面东合之,忌孝子师僧,妇人鸡犬,皆不得见。服药日,王相方净洁房内。经半年后,若近房色,常泄谷炁,即精气永固不泄也。神效不可具。

◎九真中经四镇丸

太一神仙生五脏,填六腑,养七窍,和九关,炼三魂,曜二童,保一身,长生万岁。《四镇丸方》:

太一禹余粮四两定六腑,填五脏 真当归一两以和禹余粮,止关节百病 薰陆香一两以和当归,薰五脏内 人参一两补六腑津液,助禹余粮之势 鸡舌香一两除胃中客热,止痰闷

凡五种,以禹余粮为主,四物从之。先内禹余粮,捣一百杵,次内四物,合和为散。

丹砂四大两摄魂魄,镇三神,理和气 甘草一两以和丹砂,润肌肤,去白发 青木香一两以助甘草,去三虫伏尸 干地黄一两以和百髓,满脑血 詹糖香一两补目瞳,薰下关

凡五种,以丹砂为主,四物从之。先内砂捣一百杵,次内四物为散。

茯苓四大两填七窍,补久虚,和灵关 白术一两以和茯苓,润神气,明目瞳 干姜一两以辅术势除热痰,开三关,去寒热 防风一两补湿痺,除秽滓,止饥渴 云母粉一两泽形体,面生光,补骨血

凡五种,以茯苓为主,四物从之。先内茯苓捣一百杵,次内四物成散。

麦门冬四两去心填神,精养灵液,固百骨 干枣膏一两以助麦门冬,凝血脉,去心秽附子一两 砲,益脑中气,填脏内冷,去痰 胡麻一两熬,和喉舌液,填下关,泄泽三神 龙骨一两润六液,养穷肠,乌发止白

凡四镇神丸,合二十种药,令精上者,其五物为一部,皆令成散。先取禹余粮部,捣三千杵,次入丹砂部,捣四千杵,次内茯苓部,捣五千杵,次内麦门冬部,捣六千杵,又内白蜜四升,捣七千杵,又内白蜡十二两,捣八千杵,更下炼蜜令可丸。若刚硬,更下蜜令柔,复捣三万杵,药成。丸如鸡子中黄许大,分为细丸而服之。以正月、九月、十一月上建日合之,满日起服之。百日中筹量服五丸,当先一日不食,后日平旦乃服,服毕,然后乃饮食如故。千日之后,二百日中服七丸;二千日之后,三百日中服二十丸;三千日之后,四百日中服三十丸,计为率。镇神守中,与天地相毕。此药万年不败。若常服此药,一切不同服杂药饵之辈。若欲合此药,先禁戒七日,永不得入房室,无令鸡犬小兒妇人见。修合之时,当烧香,设一神席于东面,为太一帝君、太一君、太一上元君坐位,心常存呼咒之。服药时,当亦心存之,以向月王。此所谓四大,以镇四神,除百病,令人不老,远视万里之外,白发却黑,齿落重生,面目悦泽,皮理生光。服之一年,宿疾皆除;二年,易息;三年,易气;四年,易脉;五年,易体;六年,易筋;七年,易骨;八年,易齿;九年,易形;十年,役使鬼神,威御虎狼,毒物不敢近。

◎黄帝四扇散方大茅君以授中茅君

松脂 泽泻 干姜 干地 黄云母 桂心术 石上菖蒲

右八味,精治,令等分,合捣四万杵,盛以密器,勿令女人、六畜诸污掩等见。旦以酒服三方寸七,亦可以水服,亦可蜜丸如大豆许,二十丸至三十丸。此黄帝受风后四扇神方,却老还少之道者也。我昔受于高丘先生,令以相传耳。

◎王母四童散方

胡麻四大两九蒸九曝,黑肥者,去皮,熬令黄香 天门冬四两高地肥甘者,干之 白茯苓五两白实者,亦当先煮,曝干 术三两时月采肥大者 桃仁四两当用好者,仍须大熟桃,解核取人,热汤浸去皮尖干黄精五两高地宿根者,干之

右六味,精治。先熬胡麻,后入诸药,捣三万杵,细罗为散。每日平旦以酒服三钱,暮再服,宜渐加之。亦可水服。如丸,即炼蜜和之,更捣万杵,丸如梧桐子大,自二十丸加至四十丸。

◎帝女玄霜掌上录

一名帝女玄霜,二名琼浆,三名玉液,四名地母乳,五名甘露浆,六名九转阴丹,七名醍醐酥,自古神仙虽饵金丹,无不修此阴丹者。且如黑铅属水,其数一,一生二,二生三,三能生万物,岂不因阴阳乎?夫大丹者,是阴阳龙虎及至修炼了,号为正阳,如此即孤阳也。既孤阳,不可立身,须假阴丹而相负,以为梯航也,其数随阳,数用九也。若论津润五脏,灌注华盖,上添泥丸,下补精元,大药不得玄霜,服久而难见其功。大丹出于契中,阴元玄霜出自秘录,所以术士难知也。今具著修阴丹白雪玄霜法:

取上好黑铅一生者二斤,汞半斤,先于铫子中拨泻,令细,绝灰,便将汞投在铅中熟搅,铅作埚子大小,临时用瓷瓶子一口表里通油者,便取上好醋五升贮在瓶内,即于稳便房内,明净处室向阳者,下手作,假阳极之时,当合道气也。便安瓶子于土坑内,其口与地平,将铅埚安瓶口上,更以纸三四重,纸上又安瓷碗盖之。若是阳极之时,七日一度,取出。其埚上如垂雪倒悬,见风良久自硬,扫取后,其瓶内醋损,即须换。如此重重,取至一斤霜。即于瓷碗内入甜浆水,用柳木槌杀研,渐渐入浆水,如面糊末,在碗四面安,在饭甑中蒸,蒸了又研,以清水淘澄,干;又用清水杀研末,在碗上土甑内,又蒸、研、淘。准此法,五度入饭甑四度,入土甑蒸之。其土甑蒸时,碗口上别用一口碗合之。如此九转足,即须用熟绢袋盛,以清水于银器中摆过。后一复时用,却去清水,以绵盖器口,日内晒干扫下,又用柳木槌研了。其色始如春雪,亦如面勃,其味甜澹甘美,捻在口中,冷如春冰。若有人修得者,以蜜丸如梧桐子大,日服五丸,至一岁,万病不侵,经夏不渴。但洗头,生油调涂顶,须臾至脚心自冷,神功难述。若引大还丹,返老为少,盖由津液行也。孙氏歌曰:

玄白霜,玄白霜,龙虎君中立为长。万物不从阴所生,即问孤阳何处养?

◎萤火丸方

刘子南者,汉冠军将军武威太守也。从道士尸公,受务成子萤火丸,辟病,除百鬼、虎狼、蚖蛇、师子、蜂虿诸毒,及五兵白刃、贼盗凶害。

其方用雄黄、雌黄各二两,萤火、鬼箭、蒺藜各一两,铁锤柄烧令焦黑、锻炉中灰、羖羊角各一分,九物各如粉面,以鸡子黄并丹雄鸡冠血丸如杏仁大,作三角绛囊盛五丸,带左臂上,从军者系腰中,居家悬户上,辟盗贼诸毒。

刘子南合而佩之,永平十二年行武威北,卒遇虏,大战败绩,士从奔溃,独为寇所围,矢下如雨,未至子南马数尺,矢辄堕地,终不能中伤。虏以为神人也,乃解围而去。子南以神方教其子及弟兄,为军者,皆未尝被伤,俱得其验,传世宝之。及汉末青牛道士封君达以传安定皇甫隆,隆授魏武帝,乃稍传于人间。一名冠军丸,亦名武威丸,今载在《千金翼》中所称也。

◎黄帝受黄轻四物仙方

一曰鸿光,二曰千秋,三曰万岁,四曰慈墨实合此四物,帝曰:“此四物形状若何?可得闻乎?”黄轻曰:“鸿光者,云母也;千秋者,卷柏也,生于名山之间;万岁者,泽泻也,慈墨者,苋实也,一云兔丝子”。

右件杵,罗为末,以白松脂和捣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温酒下三十丸,服七年,效可寿千岁。久服之,与天帝相守。帝恭拜之。

◎真人驻年藕华方

右一物,七月七日采藕华七分,八月八日采藕根八分,九月九日采藕实九分,采合道毕矣,服方寸七。授南阳刘长生,长生居清渊泽中北界,长生且药七十余年,不壮不老,长服神仙。藕实一名水丹芝,一名加实,一名芡实,一名莲华,一名芙蓉,其叶名荷,其小根名芊,大根名藕,其初根名菱,与鸡头为阴阳。以八月上戊日取莲实,九月上戊日取鸡头实,十月上午日取藕,各等分,阴干百日治之。正月上寅日旦,井华水服一方寸七,日四五,后饭服之,百日止。主补中,益气力,养神,不饥,除百病,久服,轻身延年,不老,神仙。鸡头实,一名雁实,一名天门精,一名天禹,一名曜。味甘,治湿痺、腰、脊、膝病,补益气,强志,耳目聪明,久服,身轻,不饥,神仙也。

◎老君益寿散方

天门冬五两去心,焙白术四两防风一两去芦头熟地黄二两细辛三分干姜一两砲裂,锉桔梗一两去芦头天雄半两砲裂,去皮脐桂心半两远志一两去心肉苁蓉一两酒浸,去皱皮泽泻一两石斛半两去根锉柏实半两云母粉半两石韦半两去毛杜仲半两去粗皮锉牛膝半两去苗白茯苓半两菖蒲半两五味子半两蛇床子半两甘菊花半两山茱萸半两附子一两半砲裂,去皮脐

右件药捣,罗为散。平旦酒服三钱,冬月日三服,夏平旦一服,春、秋平旦日暮各一服。药后十日知效,二十日所苦觉灭,三十日气力盛,四十日诸病除,六十日身轻如飞,七十日面光泽,八十日神通,九十日精神非常,一百日已上,不复老也。若能断房,长生矣!

◎骊山老母绝谷麦饭术

黑豆五斗 大麻子一斗五升 青州枣一斗

右件黑豆净水淘过,蒸一遍,曝干,去皮,又蒸一遍,又曝令干。麻子以水浸去皮,共枣同入甑中,蒸熟取出,去枣核。三味一处烂捣,又再蒸一遍,团为拳大,又再蒸之。从初夜至夜半,令香熟,便去火,以物密盖之,经宿,曝干,捣罗为末,任性吃,以饱为度。遇渴得吃新汲水、麻子汤、柏汤。第一服七日,三百日不饥。第二服四日,约二千日不饥。若人依法服之,故得神仙。若是奇人服,即得长生。甚是殊妙,切不可乱传。若食,犯之损人。如要食,即以葵子为末,煎汤服之,其药即转下如金色,此药之灵验也。

◎文始先生绝谷方

雄黄半两细研 禹余粮一两 麦门冬一两半去心焙 白矾一两 烧灰云母粉一两

右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一千杵,丸如梧桐子大。欲服药,先作牛羊肉羹、稻米饭饱食,明旦服三十丸,以井华水下之,可一月不饥矣。

◎太清飞仙法

方曰:当取松脂、茯苓各一十二斤。先次水渍茯苓一七日,朝朝换水,满日曝干;以醇酒二斗又渍茯苓七日,出,曝令干,月食一斤。欲不食,即取松脂炼去苦臭汁,以火温之,内茯苓中治合,和以白蜜,三物合服之,月各一斤。百日身轻,二百日寒热去,三百日风头眗目去,四百日五劳七伤去,五百日腹中寒癖饮癖炁去,六百日颜色驻,七百日面<黑干>去,八百日黑发生,九百日灸癜灭,千日两目明,二千日颜色易,三千日行无迹,四千日诸痕灭,五千日夜视光,六千日肌肉易,七千日皮脉藏,八千日精神强,九千日童子薄,万日形自康,二万日神明通,三万日白日无影,四万日坐在立亡。日服食,慎勿忘。但过万日,仍纵横,变名易姓升天耳!

◎太白星官洗眼方

嘉州刺史张评士,中年已来,夫妇俱患瞽疾,求方术之士不能致,退居列墅,杜门自责,唯捣醮星辰,以祈所祐。岁久,家业渐虚,精诚不退。元和七年壬辰八月十七日,有书生诣门请谒。家人曰:主公夫妇抱疾,不接宾客久矣。书生曰:吾虽是书生,亦医术人,闻使君有疾,故此来尔。家人入白,评士欣然曰:久疾不接宾客,客既有方药,愿垂相惠。书生曰:但一见使君,自有良药。评士闻之,扶疾相见。谓使君曰:此疾不假药饵,明日请丁夫十人,锹钎之属,为开一井,眼当自然立愈。评士如其言而备焉,书生即选胜地,自晨穿一井,至夕见水。令评士斋洁焚香,志心,取水洗之。评士眼疾顿胜轻,即时明净,平复如初,即其数年之疾,一旦豁然。夫妇感而谢之,厚遗金帛,书生辞曰:焉用金帛为?吾非世间人,太白星官也。以子抱疾数年,不忘于道,精心捣醮,上感星辰,五帝星君,使我降授此术,以祛子重疾,答子修奉之心。金帛之遗,非吾所要也。因留此法,今传教世人,以救疾苦,用增阴德。其法曰:

子午之年,五月酉戌日,十一月卯辰日;丑未之年,六月戌亥日,十二月辰己日;寅申之年,七月亥子日,正月已午日;卯酉之年,八月子丑日,二月午未日;辰戌之年,三月寅丑日,九月未申日;已亥之年,十月申酉日,四月寅卯日,取其方位,年月日时,即为福地,浚井及泉,必有良效。评士再拜受之,言讫书生升天而去,此乃精诚通感之应也。

◎张少真炼九转铅精法

青铅二斤屎多者曰杯铅,泽精者曰唐,并不堪用,唯伊阳及波斯计紫者为上

右置一仰月铁釜,量大小著铅,用猛火炒之,候洋讫,彻底匀搅之,须臾,自成青砂,但匀搅不停,变尽即止。欲便成铅黄花者,即将青砂猛火,不歇搅之,久之,即成铅黄花。乃取青砂于盆中,少少益苦酒,渐添研之。苦酒即用糠醋,不全用酽者,澄滤细好讫,于火上爆干,须臾,微微火逼之,取为汁,流浆入左味团之,磁粉入左味也。不得此法,团鼓之不成铅。曝干,即入铸道铁锅内,上下用双皮袋,猛火鼓之,其青砂须臾即变为铅,从铸道流出,下著一铁器盛取,以尽为度。其色明白,名铅孙,八返九转成紫色。凡一斤铅九转,耗折十五两,得一两,强名曰金公丹,一曰紫河车,一日金狗子,一曰九转铅精,可用之矣别有经,在《上清灵书》中及《龙虎正箓》中。

◎茯苓嵒方

茯苓三大斤去黑皮剉如酸枣大甘草二小两剉

右以水六大升,先下甘草,煮取三升,漉出,去滓,澄弃浊者。又入白蜜三大升,牛乳九大升,和茯苓煎尽。及热出,挼令散,择去赤膜。又更熟挼,令如面,阴令干。日三四服之,初服二方寸七,稍稍加之任性。大忌松菜、米酢春秋合,不须着乳,临时着乳下。

 《云笈七签》是择要辑录《大宋天宫宝藏》内容的一部大型道教类书。北宋天禧三年(1019),当时任著作佐郎的张君房编成《大宋天宫宝藏》后,又择其精要万余条,于天圣三年至七年(1025~1029)间辑成本书进献仁宗皇帝。道教称藏书之容器曰“云笈”,分道书为“三洞四辅”七部,故张君房在该书的序言中有“掇云笈七部之英,略宝蕴诸子之奥”等语,因名《云笈七签》;并称编纂此书的目的是“上以酬真宗皇帝委遇之恩,次以备皇帝陛下乙夜之览,下以裨文馆校雠之职,外此而少畅玄风年”。此书按张君房自序,原为一百二十卷,《中兴书目》(《玉海》引)、衢本《郡斋读书志》、袁本《郡斋读书后志》《宋史·艺文志》《文献通考》皆著录。《遂初堂书目》无卷数。   《直斋书录解题》作一百二十四卷。《正统道藏》《四库全书》《四部丛刊》本皆作一百二十二卷。重刊《道藏辑要》本不分卷,亦无张君房自序,缺卷甚多。则此书有百二十卷本,百二十四卷本,百二十二卷本等多种。百二十二卷本为今通行本。载《正统道藏》太玄部。张君房虽称此书乃“掇云笈七部之英”而成,但这仅指它的内容是掇《大宋天宫宝藏》七部之英,而不是体例也按七部分类,实际上它是将摘录的七部内容按性质加以归类的。 如卷一道德部,采摘《老君指归》《韩非子》《淮南鸿烈》《混元圣纪序》《唐开元皇帝道德经序》中之语,以总论老子的道德概念,即道教的立教之旨;卷二混元混洞开辟劫运部,引“道君曰”及《太始经》《太真科》《上清三天正法经》之语,以论宇宙生成变化,并特引《太上老君开天经》详述老君开天辟地及累世下降作王者师;卷四道教经法传授部,引《上清源统经目注序》《灵宝经目序》《上清经述》《三皇经说》《云台治中内录》等,以论上清、灵宝、三皇诸家的传授系统。其他各卷无不以纲带目,在一个总题目下引录若干道书。有的题目内容较多,如杂修摄、说戒、诸家气法、金丹、内丹,符图,以及仙籍语论、纪传等、则各列若干卷,以摘录多种道书。可见此书引录的道书虽多,但纲目颇为清晰。至于引录道书的具体数字,已难作出准确统计,因为所引之书,有的标出原名,有的只是某书中的篇名,有的甚至是张君房所拟之名。不过“大都摘录原文,不加论说”,基本上保留了原书的面貌。这是它最具历史价值之所在。 《云笈七箓》以上清派为正统,故收载该派道书尤多,叙上清经传授系统和上清修真方法甚详,体现出上清派占居显学地位的时代特征。此外,收录唐代著作也比五代宋初新出的其他道书为多。然而本书除了继续承认老子的教主地位之外,特别突出宋真宗时代出现的圣祖(赵玄朗)崇拜。例如将真宗所制《先天纪叙》和《轩辕本纪》列于纪之首,位居《元始天王纪》《太上道君纪》《混元皇帝圣纪》之上。传则首录宋真宗制序、以宣扬宋王朝君权神授为主要特征的《翊圣保德真君传》,然后继以上清众真传记。本书在体例上,明显继承了《无上秘要》以“道”为首,以“验”为足,以“法”为主干的格式特征,但结构更为紧凑,分类愈趋合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此书“类例既明,指归略备,纲条科格,无不兼该。道藏菁华,亦大略具于是矣”。此书虽属抄录,实具概论性质,对道教的各个方面均有所论述。其价值尤其体现在卷三至卷九,这部分论道藏源流,条分缕析,叙说清楚,《灵宝略纪》《上清源统经目注序》和陆修静所撰《灵宝经目序》等珍贵资料亦因此得以保存。书中还增加了“语论”和“内丹”两大内容,这对于研究唐宋时代道教的历史,全面了解道教理论,均有重要的意义。本书所收今佚道书有很高的资料价值,即尚存之书亦颇具参校之用。例如《翊圣保德真君传》虽系摘录,然序题宋真宗制,文内黑杀神封号仅“翊圣保德真君”六字,可正今本署“宋仁宗御制《翊圣应感储庆保德传序》”之误。此书收宋真宗《天童护命经序》及《太上天童经灵验录》记唐昭宗景福元年(892)诵经灵验事,足证《天童护命经》早出于唐代,北宋徽宗大观三年(1109)四月茅山梁悟真所得确系加句本(据洪迈《夷坚志》,梁加句本凡二百九十二字,多出一百零七字)。《云笈七签》素为道教界和学术界所重视。《大宋天宫宝藏》早已亡佚,幸赖此书得以考见其概貌。因此书具有系统、全面和简明等优点,故而人称“小道藏”,是了解和研究道教必备的资料。

猜你喜欢

  • 周易闡真

    周易阐真序自秦焚典策,惟易以卜筮之书,仅得不毁。汉除挟书之律,易经始置博士,而焦京田孟之属,大多以灼揲占验为能,遂使圣神授受三古奥奇,或与风角乌情视为小说家言,而易流为卜筮之书。逮后伯阳魏氏,始合三易..

    36 知道 2025-07-22
  • 參同契箋注

    《參同契》者,辭寡而道大,言微而旨深。列五帝以建業,配三皇而立政。若君臣差殊,上下無准,序以為政,不至太平。伏食其法,未能長生。學以養性,又不延年。至於剖析陰陽,合其銖兩,日月弦望,八卦成象,男女施化..

    37 知道 2025-07-22
  • 指玄访道篇

    指玄訪道篇堪歎世間學修行,不明性理說道經。先天三寶拆散了,金木水火不相生。閉目枯坐假裝像,不知採取亂胡行。自己盲修自昧自,將錯傳人問自心。那裏是你生死竅,誰個才是本來真。冬至一陽在何地,夏至一陰怎麼生..

    30 知道 2025-07-22
  • 阴符经

    陰符經三百餘字,其言深奧,其理精微,鑿開混沌,剖析鴻濛,演造化之秘,闡性命之幽,為古今來修道第一部真經。唐陸龜蒙謂黃帝所著,宋陳淵謂黃帝受於廣成子,朱文公亦謂黃帝著,邵堯夫謂戰國時書,程伊川又謂非商末..

    29 知道 2025-07-22
  • 修真九要

    序修真之道乃天下第一件大事,亦天下第一件難事。以其至大至難,古人皆謂之天下稀有之事。是事也,非深明造化、洞曉陰陽,存經久不易之志,循序漸進者,不能行之。後世學人,不究此事為何事,未曾學道,即欲成道;未..

    43 知道 2025-07-22
  • 修真後辯

    後序莊子謂大道不稱,大辯不言。蓋以道本無名,有何可稱?道本無形,有何可言?稱且不可,言且不可,更何可辯?然世有稱道者,有言道者。一自有稱,則是非混雜,而道不真矣;一自有言,則邪正相爭,而道有假矣。稱道..

    46 知道 2025-07-21
  • 修真辯難參證

    桐城劉一明著金蓋閔一得參證前 編大清乾隆王寅中秋之夜,月朗星稀。悟元默坐棲雲峰頂,神入恍惚杳冥之鄉,形歸虛無寂寥之境。[參證:即境通玄,門開山見,從而深入,何等活潑!個中“正子”、“活子”躍如照如矣!..

    47 知道 2025-07-21
  • 象言破疑

    象言破疑序丹經萬卷皆象言也。象言者,非直言,非明言,非空言,非異言,乃有物有則,有指有證,取象演真之言。後人不究其意,止執其象,在儒者讀之,以為怪誕不經;在道者讀之,以為包皮外象,甚至有執象猜疑,百般..

    33 知道 2025-07-21
  • 西游原旨

    西游原旨序西遊記者,元初龍門教祖長春丘真君之所著也。其書闡三教一家之理,傳性命雙修之道,俗語常言中暗藏天機,戲謔笑談處顯露心法。古人所不敢道者,真君道之;古人所不敢泄者,真君泄之。一章一篇,皆從身體力..

    35 知道 2025-07-21
  • 西游记百回详注

    第一回灵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悟元子曰:人身難得,無常迅速,生生死死,輪回不息;一失人身,永久惡趣,可懼可怕。舉世之人,生不知來處,死不知去處,醉生夢死,碌碌一世;入於苦海而罔覺,陷諸火坑而不知,..

    45 知道 2025-07-21
  • 悟真直指

    叙修真之道,穷理尽性至命之学也。故欲尽其性,必先穷其性之理;欲至其命,必先穷其命之理。能明其理,则真知确见,而不为假者所惑,可以尽性,可以至命。否则,不穷其理,是非罔辨,邪正不分,入于旁门曲径,着空执..

    44 知道 2025-07-21
  • 悟道录

    天高地厚 日月归临 雷鸣风吹 四时代谢 月借日光 安炉立鼎 阳燧方诸 蜣螂狮兽黑铅水银 弄影侮像 种黍种麻 接桃接杏 发化水蛇 鹤胎龟息 水冻冰消 木茂水长松心竹节 木炭坏砖 尸肉尸发 水上火下 瓜果子仁 混水垢镜 动热..

    42 知道 2025-07-21
  • 无根树解

    无根树解序 余自童子时,常闻道者诵三丰真人《无根树》词,虽不知取义,而心窃爱之。及长慕道,常读此词,细研深究,无门可入。后遇先师龛谷老人,指示端倪,方知其中藏造化之机,泄性命之源,言简理明,包括丹道始..

    42 知道 2025-07-21
  • 通关文

    色欲关 恩爱关 荣贵关 财利关 穷困关 色身关 傲气关 嫉妒关 暴燥关 口舌关嗔恨关 人我关 冷热关 懒惰关 才智关 任性关 患难关 诡诈关 猜议关 悬虚关妄想关 生死关 自满关 畏难关 轻慢关 懦弱关 不久关 暴弃关 累债关..

    41 知道 2025-07-21
  • 神室八法

    神室八法序古仙云:道本无为而法有作。则是道为体,法为用,体用俱备,性命双修,循序渐进,未有不能入于圣贤堂奥者也。余自遇龛谷、仙留之后,知性命必用法以修之,阴阳必用法以调之,造化必用法以夺之,四象必用法..

    38 知道 2025-07-21
  • 敲爻歌直解

    敲爻歌直解序《敲爻歌》乃吕祖丹经中了命了性,有次有序,彻始彻终之口诀,非同其余诗词论说仅言大略也,盖此歌系吕祖成道以后所作,就其自已经历工程、火候、次序,细示于人耳。世之注疏者,多无真传,或以闺丹解,..

    31 知道 2025-07-21
  • 孔易阐真

    素朴散人悟元子刘一明体述门人冲和张阳全校阅后学孙明空重刊卷上大象传上干下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干为天,其德健,上干天,下干天,是天之一气上下流行不息,行健之象也。君子有见于此,知人资天之气而始,即..

    31 知道 2025-07-21
  • 丹法二十四诀

    第一诀[修补丹房] 培养后天,坚强色身。培养后天第一端,精神气旺耐饥寒。色身修得坚强了,避雨遮风好炼丹。第二诀[炼己筑基] 惩忿窒欲,克己复礼。炼己持心是筑基,尘情妄念尽抛离。果然炼到己无处,不动不摇物怎迷..

    37 知道 2025-07-21
  • 金丹四百字解

    金丹四百字解 注疏四百字真义歌 学人二十四要 丹法二十四诀金丹四百字解序《金丹四百字》,乃宋紫阳真人成道以后,遗与马处厚之文。其文初无定名,后人因其无名,即以《金丹四百字》名之。是文其言约而不繁,其义显..

    34 知道 2025-07-20
  • 会心外集

    卷上诗类五言绝句正道(二首)五行不到处,父母未生时。一点真灵物,凡人未易知。龙虎诚虚比,乾坤亦枉然。但能知二八,自可炼先天。睹物有感满山树木栽,那有栋梁材。非是求全备,斧斤削不来。圣凡分途圣凡相隔者,只..

    40 知道 2025-07-20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