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道 / 不详

上清金阙帝君灵书紫文

2025-07-10 10:42 知道

用事目如左

灵书紫文采吞日气之法一;

灵书紫文太微服日气开明灵符二;

灵书紫文采服月精之法三;

灵书紫文服太玄阴生符四;

灵书紫文拘三魂之法五;

灵书紫文制七魄之法六;

灵书紫文服天皇象符七。

右七事,朱墨二色书,并是真经言,一无增损。

灵书紫文采吞日气之法一

上清金阙灵书紫文采服飞根吞日气之法,昔受之於太微天帝君,一名赤丹金精石景水母之经也。当常思见日初出之时,乃对日东向叩齿九通毕,心中阴祝,呼日魂之名、日中五帝之字曰:日魂珠景照韬绿映回霞赤童玄炎飙像。凡心祝呼此十六字毕,仍瞑目握固,存见日中五色流霞,皆来接一身,下至两足。又存令五气上至头顶,於是日光流霞五色,俱来入口中。又日光霞之中,自复有紫气大如瞳者数十,辉焕在五光之中,名之曰飞根水母也。并俱与五气来入口中,向日吞霞,作四十五咽气。咽气毕,又咽液九过毕,又叩齿九通,微祝曰:

赤炉丹气,员天育精,刚以受柔,炎水阴英,日辰元景,号曰太明,八九阳化,二烟俱生,凝魂和魄,五气之精,中生五帝,乘光御形,采飞以虚,掇根得盈,首巾龙华,披朱带青,辔乌流玄,霞映上清,赐书玉简,虚阁刻名,服食朝华,与真合灵,谒仙太微,上得紫庭。祝毕,向日再拜。

真仙中万人以上,无有一人知日魂之名者矣。此道玄妙,非血食臭骸可得听闻者也。天阴无日,可於室中所卧洁盛处,存而为之。清修道士,精通上感者,都可不得见日而修之。若道士休粮山林,长斋五岳,绝尘人间,远思清真者,得日日服日根之霞,吞太阳之精,则立觉体生玉泽,面有流光也。如其外累人事,未获静形,浮游世路,心拘禁约者,要以月朔、月三日、月五日、月七日、月九日、月十三日、十五日、十七日、十九日、二十五日,按而为之。如上法,一月之中十过也。此日是日魂下接,飞根盈满,水母群梦之时也。行之十八年,上清当炼以金真,莹以玉光,位为真仙,飞行太空,乘华三素,以行天下。

灵书紫文太微服日气开明灵符二

(原缺符)

右月晦夜半朱书青纸上,东向吞之,以先告日魂也。临服符时,闭气,左手执符,心祝曰:

太微丹书,名曰开明,致日上魂,来化我形,平日严装,发自圆庭,飞华水母,日根金精,紫映流光,号为五灵。祝毕,乃服符。

灵书紫文采服月精之法三

上清金阙灵书紫文采服阴华吞月精之法,昔受之於太微天帝君,一名黄气阳精藏天隐月之经也。当思见月初出之时,乃对月西向叩齿十通毕,心中隐祝,呼月魂之名、月中五夫人之字曰:月魂暧萧芬艳翳寥婉虚灵兰郁华结翘渟金清营炅容台标。凡心祝呼此二十四字毕,仍瞑目握固,存见月中五色流精,皆来接一身,下至两足。又存令五气上至头顶,於是月光流精五色,俱来入口中。又月光精之中,自复有黄气大如目瞳者,累重数十,相随在月精光五色之中,名曰飞黄月华之精也。并俱与五气来入口中,向月吞精作五十咽。咽炁毕,又咽液十过毕,又叩齿十通,微祝曰:

黄清玄晖,元阴上气,散蔚寒飙,条云敛胃,虚彼兰颖,挺濯渟器,月精夜景,玄宫上贵,五君夫人,名保母位,赤子飞入,婴儿续至,回阴三合,光玄万方,和魂制魄,五胎流通,乘霞飞精,逸虚於东,首结灵云,景华招风,左佩龙符,右要虎章,凤羽朱帔,玉佩金珰,骞树结阿,号曰木王,神蟇控根,有充明精,内映玄水,吐梁赐书,玉札刻名,云房服食,日月精华,与真合同,飞仙紫微,上朝太皇。祝毕,向月再拜。存日月,坐立任所便耳。

仙官之中,无有一人知月魂之名者矣。其真人当时有知之者耳。天阴无月,可於室中为之,施行要诀如服日光法。夕夕服之,则立觉体生光照,目有飞精也。要法月二日、四日、六日、八日、十日、十六日、十八日、二十日、二十二日、二十四日,一月之中十过,亦足成仙也。此日之夕,阴精飞合,三气盈溢,月水结华,黄神下接之时也。行之十八年,上清当炼魂易魄,映以玉光,乘玄辔景,飞行太空。

灵书紫文服太玄阴生符四(原缺符)

右月晦夜半黄书青纸上,东向服之,先以告月魂也。是时当先服开明符也。临服月符,闭气,右手执符,心祝曰:

紫微黄书,名曰太玄,致月华水,养魄和魂,方中严事,发自玄关,藏天隐月,五灵夫人,飞光九道,映朗泥丸。祝毕,乃服符。

太微灵书紫文拘三魂之法五

月三日、月十三日、月二十三日夕,是此时也,三魂不定,〔爽灵〕#1浮游,胎光放形,幽精扰唤。其爽灵、胎光、幽精三君,是三魂之神名也。其夕皆奔身游遨,飘逝本室,或为他魂外鬼所见留制,或为魅物所得收录,或不得还反,离形放质,或犯於外魂,二气共战,皆躁竞赤子,使为他念,去来无形,心悲意闷也。道士皆当拘而制之,使无游逸矣。

拘留之法,当安眠正卧,去枕伸足,交手心上,瞑目闭气三息,叩齿三通,存心中有赤气如鸡子,从内仰上出於目中,出外赤气转大,烧身,使匝一身,令其内外洞彻,有如然炭之状,都毕矣。其时当觉身中小热,乃叩齿三通毕,即存三魂名字:胎光、爽灵、幽精,三神急祝因微祝曰:

太微玄宫,中黄始青,内炼三魂,胎光安宁,神宝玉室,与我俱生,不得妄动,鉴者太灵,若欲飞行,唯得诣太极上清,若欲饥渴,唯得饮徊水玉精。

太微灵书紫文制七魄之法六

月朔、月望、月晦之夕,是此时也,七魄流荡,游走秽浊,或交通血食,往鬼来魅;或与死尸相关入;或淫赤子,聚奸伐宅;或言人之罪,诣三官河伯,或变为魍魉,使人厌魅;或将鬼入〔身〕,呼邪杀质。诸残病生人,皆魄之罪,乐人之死,皆魄之性,欲人之败,皆魄之疾。道士当制而厉之,陈而变之,御而正之,摄而威之。

其第一魄名尸狗,其第二魄名伏矢,其第三魄名雀阴,其第四魄名吞贼,其第五魄名非毒,其第六魄名除秽,其第七魄名臭肺。

此皆七魄之名也,身中之浊鬼也。制检之法,当正卧,去枕伸足,两手掌心掩两耳,指端相接交项中,闭息七通,存鼻端有白气如小豆,须央渐大,以冠身九重,下至两足,上至头上。头上既毕,於是白气忽又变成天兽,使两青龙在两目中,两白虎在两鼻孔中,皆向外,在心上向人口,苍龟在左足下,灵蛇在右足下。两耳中有玉女,着玄锦衣,当耳门,两手各把火光。良久都毕,又咽液七过,叩齿七通,呼七魄名毕,乃祝曰:

素气九回,制魄除凶,天兽守门,娇女执关,炼魄和柔,与我相安,不得妄动,看察形源,若汝饥渴,听饮月黄日丹。

於是七魄内闭,相守受制。若常行之,则魄浊下消,反善合形,上和三宫,与元合灵。一人一身有三元宫神,命门有玄阙太君,及三魂之神,合有七神,皆在形中,欲令人长生,仁慈大吉之君也。其七魄亦受生於一身,而与身为攻伐之贼,故当制之。道士徒知求仙之方,而不知制魄之道,亦不免於徒劳。

其三元宫所在:其上元宫,泥丸中也,其神赤子,〔字〕#2三元先,一名帝卿;其中元宫,绛房中心是也,其神真人,字子南丹,一名中光坚;其下元丹田宫,脐下三寸是也,其神婴儿,字元阳子,一名谷下玄。此三一之神矣。欲拘制魂魄之时,皆先阴呼其名,存三神皆玉色金光,有婴儿之貌,上中二元皆赤衣,下元黄衣,头如婴儿始生之状也。若行道服气之时,亦当存呼名字。

命门,脐也。玄阙,是始生胞肠之通路也。其中有生宫,宫内有大君,名桃孩,字合延,着朱巾紫容冠,坐当命门,其三魂神侍侧焉。大君常手执天皇象符,以合注元气,补胎反胞。暮卧,先闭气二十四息,乃心祝大神名三通,咽液五十过,三叩齿,祝曰:

胎灵大神,皇象天君,手执胞符,首巾紫冠,黄回赤转,上精命门,化神反生,六合相因,形骸光泽,玉女栖身。

常能行之一十八年,大君将能左激三田,右御三气,田化成飞舆,气化成玄龙,仰役二十四神,俯使魂灵,呼阳官六甲,召阴官六丁,千乘万骑,白日升天。此皆桃君之感致也。其道虽小,亦有可观。

灵紫文服天玄象符七(原缺符)

右天皇象符,以付生官大神桃孩合延,合元上气,理胞运精。朱书青纸,月旦、月望夜半,北向服之。以左手执符,闭气,心祝曰:

天帝玄书,皇象灵符,以合元气,运精反胞,万年婴孩,飞倦天枢,生宫大神,披丹建朱,首戴紫冠,与我同谋。祝毕,乃服符,又起再拜。服符之时,於所寝床上也。

若道士有行还精之道,回黄转赤,朝精灌命,注津溉液,使男女共丹,面生玉泽者,宜知大君之名,要服天皇象符,以至不老矣。若徒行事而不知神名,还精而不知服符,不见其祝说,不测其宫府所住者,虽获千岁之寿,故自归尸於太阴,徒积历纪之生,故应还骨於三官也。

道士若卧及暮,存思大君,为祝说之法,朔望服符,以运胎精之益者,如此亦成仙人,可不烦男女还补之术也。然御女以要飞腾,徊气以求天仙,崄戏甚於水火,杀伐速於斧釿,自非灰心抱一之人,殆不以此取丧失者也。若中才而欲行之,所谓吞剑而欲使喉咽不伤者,岂可得邪。

生宫大君,忌人食生血,忌烧六畜毛,忌烧胡蒜皮叶,及诸荤菜之辈,皆伐乱胎气,臭伤婴神,慎之。

经名:上清太极真人神仙经。撰人不详,约出於南北朝时期。系纂集早期上清派修行经诀而成。有《服四极云牙上方》、《清灵真人说神宝经》、《太上明堂玄真经》、《上清金阙帝君灵书紫文》、《三元真一经诀》等篇。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正一部。

猜你喜欢

  • 《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玉枢宝经》拼音版

    淨心神咒 太上台星。應變無停。驅邪縛魅。保命護身。智慧明淨。心神安寧。三魂永久。魄無喪傾。急急如律令。淨口神咒 丹朱口神。吐穢除氛。舌神正倫。通命養神。羅千齒神。卻邪衛真。喉神虎賁。神氣引津。心神丹元。..

    38 知道 2025-07-23
  • 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玉枢宝经

    经名: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玉枢宝经。又名《雷霆玉枢宝经》。撰人不详。约出于北宋末或南宋。经文为雷声普化天尊所说。此神为上天神霄府九辰之一,是总司五雷,普化群生,赏善罚恶之神。经文主要内容可以分为两节..

    34 知道 2025-07-23
  • 持诵十字天经法

    六月份进入雷斋月,从初一开始,廿四日结束。六月为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显化之月,故许多崇奉雷祖的信徒,从六月初一开始,一直到六月廿四日结束皆茹素不食荤腥,虔诵雷经。普化宝诰至心皈命礼九天应元府,无上玉清..

    34 知道 2025-07-23
  • 玉枢宝经

    尔时,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在玉清天中,与十方诸天帝君,会于玉虚九光之殿郁萧弥罗之馆紫极曲密之房,阅太幽碧瑶之笈,考洞微明晨之书,交头接耳,细议重玄,诸多陪臣,左右踧踖。天尊宴坐朗诵洞章,诸天帝君长吟..

    30 知道 2025-07-23
  • 【完经赞】

    中天大圣,北斗玄冥(míng),七元解厄(è)善通灵,集福并延龄。愿见真形,顶礼获康宁。皈(guī)命:北斗赐(cì)福大星君。

    29 知道 2025-07-23
  • 《北斗真经》正文

    北方壬癸。水德星君。九皇七元映寿龄。普度众生。救济万民。十方仰天人。北斗九皇大星君。【净心神咒】太上台星。应变无停。驱邪缚魅。保命护身。智慧明净。心神安宁。三魂永久。魄无丧倾。【净口神咒】丹朱口神。吐..

    26 知道 2025-07-23
  • 太上元始天尊说三官宝号

    尔时。元始天尊。在大罗天上。八景宫中。与诸天神王。日月星宿。上圣高真。无极圣众。说无上至真妙法。有一真人。名曰赤脚大仙。越班而出。擎拳长跪。上禀天尊曰。下界人民。或有水火刀兵。疾病生产。鬼魅精邪。天罗..

    39 知道 2025-07-23
  • 太上三元赐福赦罪解厄消灾延生保命妙经

    尔时救苦大仙。在大罗天上。九炁紫微天宫。上禀道君曰。集会三元。天地水官。三界四府。众圣曹官。考校司同诸仙众。讲说经法。救拔众生。放大光明。照见天下。万国九州之地。江河湖海之内。阎浮世界之中。受苦众生。..

    45 知道 2025-07-22
  • 炎帝火官诰

    志心皈命礼乾元四品。考校火官。运扶乾健。德合离明。居太阳,丹天之中。统左府,注生之籍。盛德在火。炎帝持衡。功参佐于三元,炁运行于四月。驾赤龙,而行南陆。昭明荧惑之宫。烛朱陵,而显丹台,焕赫文昌之运(府..

    39 知道 2025-07-22
  • 下元水官大帝宝诰

    志心皈命礼旸谷洞元。青华宫中。部四十二曹。偕九千万众。掌管江河水帝。万灵之事。水灾大会。劫数之期。正一法王。掌长夜,死魂鬼神之籍。无为教主。录众生,功过罪福之由。上解天灾。度业满之灵。下济幽扃。分人鬼..

    35 知道 2025-07-22
  • 中元地官大帝宝诰

    志心皈命礼青灵洞阳。北都宫中。部四十二曹。偕九千万众。主管三界十方九地。掌握五岳八极四维。吐纳阴阳。覈(核)男女善恶青黑之籍。慈育天地。考众生录籍祸福之名。法源浩大而能离九幽。浩劫垂光而能消万罪。群生..

    36 知道 2025-07-22
  • 上元天官大帝宝诰

    志心皈命礼玄都元阳。紫微宫中。部三十六曹。偕九千万众。考校大千世界之内。录籍十方国土之中。福被(披)万灵。主众生善恶之籍。恩覃三界。致诸仙升降之私。除无妄之灾。解释宿殃。脱生死之趣。救拔幽苦。群生是赖..

    34 知道 2025-07-22
  • 八大神咒

    净心神咒太上台星。应变无停。驱邪缚魅。保命护身。智慧明净。心神安宁。三魂永久。魄无丧倾。净口神咒丹朱口神。吐秽除氛。舌神正伦。通命养神。罗千齿神。却邪卫真。喉神虎贲。气神引津。心神丹元。令我通真。思神..

    37 知道 2025-07-22
  •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宋-白玉蟾

    经名: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南宋道士白玉蟾分章正误,元终南山道士王元晖注。据徒记称,书成於皇庆元年(1312)。书前有序记及图象数篇(原误题《清静经注》)。正文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玉诀类。太..

    35 知道 2025-07-22
  •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妙经

    老君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天清地浊,天动地静,男清女浊,男动女静。降本流末,而生万物。清者浊之源,静者动之基..

    39 知道 2025-07-22
  • 太清元道真经卷下

    但示其首篇之目,不见其文,道成将举乃可见矣。言其报功耳,其功一其报万,大约如茅君九锡。此乃上道,又百倍之。学元道者,元辞勤矣。下卷首目约数十篇,后圣所纪者五篇而已。功报一,志报二,不退报三,不妄报四..

    30 知道 2025-07-22
  • 太清元道真经卷中

    人者,万物之中至灵者也,与天地同生於虚元之始,因元黑结而成形。形体既立,十天之神降入身中,为人神,故能成人也。既与天地同生於虚元之始,则合与天地齐寿。今天地则能长久,人不能长存者,何也?盖天地能安静..

    36 知道 2025-07-22
  • 太清元道真经卷上

    元道者,太上老君之元上道也。老君道有三,上、中、下也。黄庭道有三,上、中、下也。又诸道各有三,皆其次也。老君中道与黄庭上道比,诸道又次比之。元道有三,此经又其最上者,故曰元上元道也。此道至高,虚元玄..

    37 知道 2025-07-22
  • 太清元道真经序

    元道者,玄元之上道,黄老之心秘也。元和中,孟谪仙降世,其胎亲皆积至诚醇厚,请仙又至慈敦孝,先感东山陶大通君,先示死生之变,因命执本根焉。本根即元道也。次感南统樊大君,戊戌岁降之,口授此经。故皆大纪枢要..

    35 知道 2025-07-22
  • 内景经

    上清黄庭内景经上清章第一上清紫霞虚皇前,太上大道玉晨君。闲居蕊珠作七言,散化五形变万神。是为黄庭作 内篇,琴心三叠舞胎仙。九气映明出霄间,神盖童子生紫烟。是曰玉书可精研,咏之 万过升三天。千灾以消百病痊..

    30 知道 2025-07-22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