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堂春·落红铺径水平池》原文及赏析
《画堂春》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
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撚花枝。
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赏析】
此为春归伤怀词。词的上片写春归之景。从落红铺径、水满池塘、小雨霏霏,到杏园花残、杜鹃啼叫,写来句句景语、情语,清秀柔美,深美婉约。下片写伤春之人。换头柳外画楼独上,凭阑手捻花枝,画面一精一美,情意深婉。而从手捻花枝,接以放花无语,又对斜晕,委婉含蓄,哀怨动人。全词充分体现了少游词出于心性之本质的纤柔婉约的特点。
开端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三句,从所见所闻之春归的景物写起,不用重笔,写落花只是铺径,写水只是平池,写小雨只是霏霏,第三句写杏园虽用了憔悴二字,明写出春一光 之迟暮,然而憔悴中也仍然有着含敛的意致。所以下一句虽明写出春归二字,但也只是一种无奈之情,而并没有断肠长恨的呼号。这样就见出一种纤柔婉丽之美。
下片,则由写景而转为写人。过片柳外画楼独上,凭栏于撚花枝两句,情致更是柔婉动人。试想柳外画楼是何等一精一致美丽的所:独上凭栏而更手撚花枝,又是何等幽微深婉的情意。
紧接着又写下一句放花无语对斜晕,真是神来之笔。因为一般人写到对花的爱赏多只不过是看花、插花、折花、簪花,都是把对花的爱赏之情,变成了带有某种目的性的一种理性之处理了。
可是秦观这首词所写的从手撚花枝到放花无语,却是如此自然,如此无意,如此不自觉,更如此不自禁,而全出于内心中一种敏锐深微的感动。当其撚着花枝时,是何等爱花的深情,当其放却花枝时,又是何等惜花的无奈。而放花之下,乃继之以无语,便正因为此种深微细致的由爱花惜花而引起的内心中的一种幽微的感动,原不是粗糙的语言所能够表达的。而又继之以对斜晖三个字,便更增加了一种伤春无奈之情。上片既已经写了落红铺径与无奈春归,可见花既将残,春亦将尽,而今面对斜晖,则一日又复将终。放花无语对斜晖一句表达极深切的伤春之悲感时只是极为含蓄地写了一个放花无语的轻微的动作,和对斜晖的凝立的姿态,但却隐然有一缕极深幽的哀感袭人而来。所以继之以此恨谁知,才会使读者感到其中之心果然有一种难以言说的幽微之深恨。
全词所写的,是由于春归之景色所引起的一片单纯锐感的柔情。描写一精一美的春归之景,以惜春之怀,发幽婉深恨之情,令人思之不尽,可谓这首词的显著特点。
本站部分赏析内容来自网络或网友提供,旨在弘扬中华文化,仅用于学习交流,部分未署名皆因原作者无法考证,如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