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文学 / 陈亮

《虞美人·酬辛幼安,再用韵见寄》全文及赏析

2025-08-09 12:22 古代文学

●虞美人

酬辛幼安,再用韵见寄

【作者:陈亮】

离乱从头说,爱吾民、金缯不爱,蔓藤累葛。

壮气尽消人脆好,冠盖山观雪。

亏杀我、一星星发!

涕出女吴成倒转,问鲁为齐弱何年月?

丘也幸,由之瑟。

斩新换出旗麾别,把当时、一桩大义,拆开收合。

据地一呼吾往矣,万里摇肢动骨,这话霸、只成痴绝!

天地洪炉谁扇鞴?

算于中、安得长坚铁!

淝水破,关东裂。

【鉴赏】

1188年(淳熙十五年)冬至1189年(淳熙十六年)春之间,陈亮在给辛弃疾好友写了第一首《虞美人》之后不久,又写了这首《虞美人》。此阕仍继承前词极论世事的宗旨,针对朝廷以银帛贡献代替边备兵革、致使天下士气消糜的现实,尽情抒发自己的愤懑情绪,并是表达得比前人首更直率。

上片是回顾宋朝屈辱的历史。也许作者出于对前首词所提及的后死无仇可雪问题的担忧,这首词开头第一句离乱从头说似乎就有意提出人们早已忘却的往事,以引起回忆。爱吾民、金缯不爱,蔓藤累葛是追述自宋初以来长期的耻辱外 。早在北宋第三代皇帝真宗赵恒时,便以澶渊之盟向辽国岁赠白银十万两,绢缯二十万匹,换取中原的暂时和平,首开有宋以来向外族纳贡的先例。其子仁宗赵祯时,向辽国岁贡银绢又各增十万两、匹。此后,辽亡金兴,北宋朝廷又转而向金纳贡,数额有增无减。但是,这种作法不仅没有换来和平,反而更引起对方的觊觎,得寸进尺。于是河洛尽失,而宋室乃不得不南渡,以求苟安。最令人吃惊的是,南宋统治者竟至把屈辱说成是爱民。如仁宗所宣称的:朕所爱者,土宇生民尔,斯物(指银缯)非所惜也。(见魏泰《东轩笔录》)真是以罪为功,恬不知耻!陈亮在这里说:爱吾民、金缯不爱,即刺此事。虽然作品并未罗列上述史实,只用蔓藤累葛四字,已足将百余年来宋室历次丧权辱国、妄冀苟安的罪责揭露无遗。

下一句壮气尽消人脆好进而再揭露统治者多年来在爱吾民、金缯不爱的幌子掩护下推行投降政策所造成的恶果。就全局来看,南宋形势是壮气尽消人脆好,以这样 顺脆弱销烁殆尽的民气、士气,去对付对方的进逼,其结果就只有冠盖山观雪珠冠华盖的堂堂汉使到金廷求和。可是,他们的 涉不能取得任何胜利,惟有陪侍金主出猎山,观赏北国雪景而已。作者想到这里,不禁感叹道:亏杀我、一星星发!痛惜自己把头发都等白了,等到的竟是如此耻辱的现实。下面再借用历史故事来批判现实:春秋时,中原大国齐的国君景公畏惧处于南夷之地的吴国,只有流涕送女与之和亲;还有鲁国也曾因遭受强齐欺凌而不予反抗,遂日衰一日。往事可鉴,对照今日宋朝屈服于金,甘受凌辱而不加抵抗这一违反常理的怪事,后果如何,不问而知。这里所谓问,并非有疑而问,乃是用肯定语调发出的谴责和质问。

写到此,话题和情绪同时一变,以重新振作之态,写出丘也幸,由之瑟六字。《论语。述而》载有孔子语: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又,孔子的学生子路弹瑟发勇武之音,被认为是不合雅、颂,孔子曾说: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论语。先进》)作者各取此二语中的前三字为句,表达了这样的意思:今日幸有如吾二人这样坚毅的志士,虽举国均以举兵北伐为过,但我们迄今坚持不懈。以此结束了上片,并为下片定下基调。乍一看,这两句话来得突兀,似乎显得生硬,其实不然。这是陈亮一贯的词风。他好为硬语盘空,这种风格,恐怕与他在南宋那一片黑暗之中努力焕发起斗争到底的精神密切相关。

下片是写设想中的救国行动。《新唐书·李光弼传》曾记大将李光弼代郭子仪统兵之事,云:其代子仪朔方也,营垒、士卒、麾帜无所更,而光弼一号令之,气色乃益精明。辛弃疾早年曾建立过有名的飞虎军,金人为之震慑。作者设想,若由弃疾带兵,定会出现斩(崭)新换出旗麾别的新局面。

这种设想,也许早在上饶鹅湖之会时二人就商议过,因此,这里所谓把当时、一桩大义,拆开收合,可能就指的是这件事。拆开收合,即解剖分析。基于此,据地一呼吾往矣,万里扑肢动骨便是作者想象投奔这支抗金新军后大显身手的兴奋情景。因留恋鹅湖之会、向往二人共同描绘的理想图景而产生上述设想,这是很自然的。继而,语势却忽然一落千丈,接一句这话霸(即话柄)、只成痴绝,明说这一切只不过是幻想。这种语气的跌宕起伏,恰恰说明作者情绪大起大落。他虽然残酷地宣告自己幻想的破灭,却又极其冷静地指出了真实。只成痴绝四字虽然饱含作者的失望和痛苦,却又是他理智的反映。天地洪炉谁扇鞴?算于中、安得长坚铁!是发自幻灭之后的感叹。他有感于《庄子·大宗师》中所谓天地是大熔炉的说法,想到人生犹如铁在洪炉之中,扇鞴(鼓风吹火的皮袋)鼓风,火力顿炽,顷刻即将消熔。

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之势。不过,作者的这种幻灭感,却又并非对理想产生了什么怀疑和失望,而是深为人生有限而感到惋惜。但他又不是单纯留恋人生,而是深憾于不能亲见理想的实现。关于这点,在结尾的淝水破,关东裂二句中可以得到印证。这里,作者再一次用了他在《念娇。登多景楼》一词中已用过的谢安于淝水之战中大破苻秦八十万大军入犯的典故,但这不是雷同,正说明这个对历史了如指掌的爱国志士对英雄业绩的向往和对胜利的憧憬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忘怀的。他的这些话是说给好友辛弃疾听的,自然不是只谈他自己的志气与渴望,而是表达了他们两人共同的心声。

本站部分赏析内容来自网络或网友提供,旨在弘扬中华文化,仅用于学习交流,部分未署名皆因原作者无法考证,如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

猜你喜欢

  • 《鹧鸪天·怀王道甫》全文及赏析

    ●鹧鸪天·怀王道甫【作者:陈亮】落魄行歌记昔游,心颅如许尚何求?心肝吐尽无馀事,口腹安然岂远谋!才怕暑,又伤秋。天涯梦断有书不?大都眼孔新来浅,羡尔微官作计周。【鉴赏】王自中,字道甫,《宋史》本传说他..

    3 古代文学 2025-08-09
  • 《虞美人·话杀浑闲说》全文及赏析

    ●虞美人怀辛幼安,用前韵【作者:陈亮】话杀浑闲说!不成教、齐民也解,为伊为葛?樽酒相逢成二老,却忆去年风雪。新著了、几茎华发。百世寻人犹接踵,叹只今、两地三人月!写旧恨,向谁瑟?男儿何用伤离别?况古来..

    3 古代文学 2025-08-09
  • 《虞美人·春愁》全文及赏析

    ●虞美人·春愁【作者:陈亮】东风荡飏轻云楼,时送萧萧雨。水边台榭燕新归,一口香泥、湿带落花飞。海棠糁径铺香绣,依旧成春瘦。黄昏庭院柳啼鸦,记得那人和月折梨花。【鉴赏】叶適在《书龙川集后》(《水心集》卷..

    3 古代文学 2025-08-09
  • 《水龙吟·春恨》全文及赏析

    ●水龙吟·春恨【作者:陈亮】闹花深处层楼,画帘半卷东风软。春归翠陌,平莎茸嫩,垂杨金浅。迟日催花,淡云阁雨,轻寒轻暖。恨芳菲世界,游人未赏,都付与、莺和燕。寂寞凭高念远,向南楼、一声归雁。金钗斗草,青..

    4 古代文学 2025-08-09
  • 《虞美人·寄辛幼安,和见怀韵》全文及赏析

    ●虞美人寄辛幼安,和见怀韵【作者:陈亮】老去凭谁说?看几番、神奇臭腐,夏裘冬葛!父老长安今余几?后死无仇可雪。犹未燥、当时生发!二十五弦多少恨,算世间、那有平分月!一胡一 妇弄,汉宫瑟。树犹如此堪重别..

    4 古代文学 2025-08-09
  • 《念奴娇·登多景楼》全文及赏析

    ●念一奴一娇·登多景楼【作者:陈亮】危楼还望,叹此意、今古几人曾会?鬼设神施,浑认作、天限南疆北界。一水横陈,连岗三面,做出争雄势。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因笑王谢诸人,登高怀远,也学英雄涕。凭却长一..

    4 古代文学 2025-08-09
  • 《桂枝香观木樨有感,寄吕郎中》全文及赏析

    ●桂枝香观木樨有感,寄吕郎中【作者:陈亮】天高气肃,正月色分明,秋容新沐。桂子初收,三十六宫都足。不辞散落人间去,怕群花、自嫌凡俗。向他秋晚,唤回春意,几曾幽独!是天上余香剩馥。怪一树香风,十里相续。..

    4 古代文学 2025-08-09
  • 《六州歌头·题岳鄂王庙》全文及赏析

    ●六州歌头·题岳鄂王庙【作者:刘过】中兴诸将,谁是万人英?身草莽,人虽死,气填膺,尚如生。年少起河朔,弓两石,剑三尺,定襄汉,开虢洛,洗洞庭。北望帝京,狡兔依然在,良犬先烹。过旧时营垒,荆鄂有遗民。忆..

    4 古代文学 2025-08-09
  • 《沁园春·张路分秋阅》全文及赏析

    ●沁园春·张路分秋阅【作者:刘过】万马不嘶,一声寒角,令行柳营。见秋原如掌,槍刀突出,星驰铁骑,阵势纵横。人在油幢,戎韬总制,羽扇从容裘带轻。君知否,是山西将种,曾系诗盟。龙蛇纸上飞腾,看落笔、四筵风..

    5 古代文学 2025-08-09
  • 《沁园春·斗酒彘肩》全文及赏析

    ●沁园春寄辛承旨。时承旨招,不赴【作者:刘过】斗酒彘肩,风雨渡一江一 ,岂不快哉!被香山居士,约林和靖,与坡仙老,驾勒吾回。坡谓西湖,正如西子,浓抹淡妆临镜台。二公者,皆掉头不顾,只管衔杯。白云天竺去..

    4 古代文学 2025-08-09
  • 《沁园春·一剑横空》全文及赏析

    ●沁园春卢蒲一江一 席上,时有新第宗室【作者:刘过】一剑横空,飞过洞庭,又为此来。有汝一陽一琎者,唱名殿陛;玉川公子,开宴尊罍。四举无成,十年不调,大宋神仙刘秀才。如何好?将百千万事,付两三杯。未尝戚..

    3 古代文学 2025-08-09
  • 《醉太平·情高意真》全文及赏析

    ●醉太平【作者:刘过】情高意真,眉长鬓青。小楼明月调筝,写春风数声。思君忆君,魂牵梦萦。翠销香减云屏,更那堪酒醒!【鉴赏】自辛稼轩始,豪放词异军突起,与婉约词并称大宗。但这两种词风并非对立,而能兼容,..

    3 古代文学 2025-08-09
  • 《柳梢青·送卢梅坡》全文及赏析

    ●柳梢青·送卢梅坡【作者:刘过】泛菊杯深,吹梅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逐舟行。【鉴赏】作为辛派词人,我们提起刘过,总喜欢将他..

    3 古代文学 2025-08-09
  • 《虞美人·弹铗西来路》全文及赏析

    ●虞美人【作者:刘过】弹铗西来路。记匆匆、经行数日,几番风雨。梦里寻秋秋不见,秋在平芜远渚。想雁信家山何处?万里西风吹客鬓,把菱花、自笑人憔悴。留不住,少年去。男儿事业无凭据。记当年、击筑悲歌,酒酣箕..

    3 古代文学 2025-08-09
  • 《虞美人·老去相如倦》全文及赏析

    ●虞美人【作者:刘过】老去相如倦。向文君、说似而今,怎生消遣?衣袂京尘曾染处,空有香红尚软。料彼此、魂消肠断。一枕新凉眠客舍,听梧桐疏雨秋风颤。灯晕冷,记初见。楼低不放珠帘卷。晚妆残,翠蛾狼藉,泪痕凝..

    3 古代文学 2025-08-09
  • 《水龙吟·寄陆放翁》全文及赏析

    ●水龙吟·寄陆放翁【作者:刘过】谪仙狂客何如?看来毕竟归田好。玉堂无此,三山海上,虚无缥缈。读罢《离一騷一》,酒香犹在,觉人间小。任菜花葵麦,刘郎去后,桃开处、春多少。一夜 雪迷兰棹。傍寒溪、欲寻安道..

    3 古代文学 2025-08-09
  • 《糖多令·芦叶满汀洲》全文及赏析

    ●糖多令【作者:刘过】安远楼小集,侑觞歌板之姬黄其姓者,乞词于龙洲道人,为赋此《糖多令》。同柳阜之、刘去非、石民瞻、周嘉仲、陈孟参、孟容。时八月五日也。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二十年重过南楼。柳下系船..

    3 古代文学 2025-08-09
  • 《西江月·堂上谋臣尊俎》全文及赏析

    ●西一江一 月【作者:刘过】堂上谋臣尊俎,边头将士干戈。天时地利与人和,燕可伐欤?曰:可。今日楼台鼎鼐,明年带砺山河。大家齐唱《大风歌》,不日四方来贺。【鉴赏】宁宗嘉泰四年(1204)韩侂胄定议伐金,其用..

    4 古代文学 2025-08-09
  • 《水调歌头·弓剑出榆塞》全文及赏析

    ●水调歌头【作者:刘过】弓剑出榆塞,铅椠上蓬山。得之浑不费力,失亦匹如闲。未必古人皆是,未必今人俱错,世事沐猴冠。老子不分别,内外与中间。酒须饮,诗可作,铗休弹。人生行乐,何自催得鬓毛斑?达则牙旗金甲..

    3 古代文学 2025-08-09
  • 《渔家傲·独木小舟烟雨湿》全文及赏析

    ●渔家傲【作者:程垓】独木小舟烟雨湿。燕儿乱点春一江一 碧。一江一 上青山随意觅。人寂寂,落花芳草催寒食。昨夜青一楼 今日客,吹愁不得东风力。细拾残红书怨泣。流水急,不知那个传消息。【赏析】程垓的《渔家..

    5 古代文学 2025-08-08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