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庄子解 / 王夫之

庄子解卷三·内篇

2025-08-09 12:52 庄子解

养生主

形,寓也,宾也;心知寓神以驰,役也;皆吾生之有而非生之主也。以味与气养其形,以学养其心知,皆不恤其主之亡者也。其形在,其心使之然,神日疲役以濒危而不知,谓之不死奚益。而养形之累显而浅,养知之累隐而深。与接构而以心斗,则人事之患,阴阳之患,欲遁之而适以割折伤其刀。养生之主者,宾其宾,役其役,薪尽而火不丧其明;善以其轻微之用,游于善恶之间而已矣。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 已而二字,承上为文。

〔解曰〕 知之变迁,缘喜、怒、哀、乐、虑、叹、变、慹,而生左右、伦义、分辨、竞争之八德。益气以驰,气日外溢,和日内荡,而生之理不足以存。生理危,则不亡以待尽而已。

为善无近名,为恶 声色之类,不可名之为善者,即恶也。 无近刑,缘督以为经, 奇经八脉,以任督主呼吸之息。背脊贯顶,为督为阳。 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解曰〕 身前之中脉曰任,身后之中脉曰督。督者居静,而不倚于左右,有脉之位而无形质者也。缘督者,以清微纤妙之气循虚而行,止于所不可行,而行自顺以适得其中。不居善之名,即可以远恶之刑。尽年而游,不损其逍遥;尽年而竞,无择于曼衍;尽年而应,不伤于天下;安万岁之不可知,而听薪之尽。则有生之年皆生也,虽死而固不亡也。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 踦音纪,欹膝也。 砉然,向然, 砉,虚国切,皮骨相离声。向,刃行无滞也。 奏刀 然,奏,进也。 然,两分貌。 音画。 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 刀环有铃,所谓鸾刀。奏刀有声,合于乐节。桑林之舞,汤乐也。 乃中经首之会。 牛之经脉有首尾,脉会于此则节解。旧说:经首,《咸池》乐章。合汤乐,又合黄帝之乐,鸾刀之声,讵能兼之?非是。 文惠君曰: !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 知其理之谓道。 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 行止皆神也,而官自应之。 依乎天理, 自然之理。 批大郤, 通隙。 导大窾, 音款,空也。 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 肯,著骨肉。綮,筋结处。 而况大 乎? 音孤,大骨也。 良庖岁更刀,割也; 割筋肉。 族庖月更刀,折也。 折骨。 今臣之刀十九年矣, 十年为率,而又九年,形其久也。 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硎音形,磨刀石。 彼节者有间, 虚为间,以喻督。 而刀刃者无厚, 不厚以喻缘。不曰薄而曰无厚,恶夫厚也。 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 族,筋脉结聚处也。 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 然已解, ,霍国切,速貌,此喻阴阳人事之患伤吾生者,静而持之以慎,则不与相触,但微动之而自解也。 如土委地; 喻万感皆退听。 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喻生不伤而待其化。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解曰〕 大名之所在,大刑之所婴,大善大恶之争,大险大阻存焉,皆大 也。而非彼有必触之险阻也,其中必有间矣。所患者:厚其情,厚其才,厚其识,以强求入耳。避刑则必尸其名,求名则必蹈乎刑。名者众之所聚争,肯綮之会,即刑之所自召也。忠不锐,力不竞,术不多,情不笃,以随其自然之理,则无不可行也;不可行者,自知止也。天下之险阻,名者自名,刑者自刑,瓜分瓦裂,如土委地,而天下无全天下矣。天下无全,而吾之情乃全:生理不伤,生气常新,善吾生以俟年之尽而藏之,善吾死矣。

公文轩见右师而惊,曰:是何人也!恶乎介也? 介,偏刖。 天与?其人与? 二与字平声。 曰:天也,非人也。天之生是使独也。 天命之使一足。 人之貌有与也。 相并曰与,他人自两足耳。 以是知其天也,非人也。 独也,有与也,皆天也。 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蕲畜乎樊中;神虽王,不善也。 蕲,祈通,求也,求免祸则必求邀福,如笼中之雉,畜养虽丰,神气盛而生理伤矣。

〔解曰〕 以有涯之生随无涯之知,实则以其知随其生也。为善为恶而至于有厚,无他,求以利其生而已矣。徇耳目口体之欲则近刑,徇见闻毁誉之迹则近名。惟恐其形元伤,而役其知以争大 ,自以为养生而神王,身幸免于劓刖,而违天以全人,恶知人之残也多矣乎?是则知不任过,而残其生者即其生,惟得宾而忘主也。故不得已而宁近右师之刑,勿近樊雉之名。名者,天之所刑也。

老聃死,秦失吊之,三号而出。 失,一本作佚。 弟子曰:非夫子之友耶?曰:然。然则吊焉若此可乎?曰:然。始也吾以为其人也,而今非也。向吾入而吊焉,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彼其所以会之, 会谓和合之也。 必有不蕲言而言,不蕲哭而哭者。是遁天倍情, 徇人则天而倍违其真。 忘其所受,古者谓之遁天之刑。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之县解。 县音悬。帝,上天也。命系于天,适去则其系解矣。

〔解曰〕 老聃所以死而不能解其悬者,亦未能无厚而近名也。名者众之所会,不游其间而入其会,则虽不蕲言而必有言,不蕲哭而必有哭之者矣。天悬刑以悬小人,悬名以悬君子。一受其悬,虽死而犹萦系之不已,而不知固有间也,不待释而自不悬也。然悬于刑者,人知畏之;悬于名者,人不知解。避刑之情厚,而即入于名。以乐召乐,以哀召哀,自怛其化,而且以纳天下于樊中。养生之主者,所恶莫甚于此。

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 薪可屈指数尽,火自传于他薪。岂念昔薪之尽而代为之哀耶?尽,古烬字。

〔解曰〕 以有涯随无涯者,火传矣,犹不知薪之尽也。夫薪可以屈指尽,而火不可穷。不可穷者,生之主也。寓于薪,而以薪为火,不亦愚乎!盖人之生也,形成而神因附之。形敝而不足以居神,则神舍之而去;舍之以去,而神者非神也。寓于形而谓之神,不寓于形,天而已矣。寓于形,不寓于形,岂有别哉?养此至常不易、万岁成纯、相传不熄之生主,则来去适然,任薪之多寡,数尽而止。其不可知者,或游于虚,或寓于他,鼠肝虫臂,无所不可,而何肯听帝之悬以役役于善恶哉?传者主也,尽者宾也,役也。养其主,宾其宾,役其役,死而不亡,奚哀乐之能入乎?

《庄子解》卷三终

解说《庄子》一书的著作。中华书局1964年本,1册,33卷。王夫之著,王敔《增注》,王孝鱼整理。此书说解《庄子》,注重其思想内容及方法。每篇之首,冠以篇解,综括全篇大意。每段之后,加以解说,以描述庄子的思维过程。王氏认为《寓言》和《天下》乃全书序例,非庄子本人不能写出,内篇亦出庄子之手。对杂篇《庚桑楚》尤为重视,以为庄子基本思想已囊括其中。《让王》、《说剑》、《渔父》、《盗跖》四篇定为赝作,屏不解说。至于各篇中单词句义,也往往有新的解释。此书评《庄子》,志在除去前人以儒佛两家所作的附会,还其历史本来面目,同时还隐为指出其局限。王敌对本书的《增注》,引用古今各家之说颇多,对明代名著,亦偶有采录。此书整理时用金陵刻本作底本,参校湘西草堂本。书前有点校说明,以及清王天泰、董思凝的两篇序言。

猜你喜欢

  • 卷三十九 ◎地部四

    ○嵩山 《释名》曰:嵩,字或为崧,山大而高曰嵩。 《诗》曰:嵩高维岳,峻极于天。维岳降神,生甫及申。 《国语》曰:夏之兴也,祝融降于崇山。韦昭注曰:"崇、嵩字古通用,夏都阳城,嵩山在焉。" 《白虎通》曰:中..

    6 太平御览 2025-09-21
  • 卷三十八 ◎地部三

    ○叙山 《释名》曰:山顶曰蒙,亦曰巅,亦曰椒。山脊曰冈。山大而高曰嵩,(嵩高称也,今中岳嵩山盖依此,亦作崧。)小而高曰岑,锐而高曰峤,卑而大曰扈,小而众曰岿,上大下小曰巘。山有草木曰岵,(音户)无草木曰垓..

    6 太平御览 2025-09-21
  • 卷三十七 ◎地部二

    ○地下 《淮南子》曰:东方之极,自碣石(碣石山,在东北海中。)过朝鲜,(朝鲜,东夷。)贯大人之国,(东方有大人之国也。)东至日出之次,扶木之地,青土树木之野,(皆日所出之地。)太皞、勾芒所司者,万二千里。其令..

    7 太平御览 2025-09-21
  • 卷三十六 ◎地部一

    ○地上 《释名》曰:地,底也,言其底下载万物也。亦言谛也,五土所生,莫不审谛也。亦谓之坤,坤,顺乾也。 《说文》曰:元气初分,重浊为地,万物所陈列也。 《易》曰:坤元亨,利牝马之贞。(马在下而居者也,而必..

    5 太平御览 2025-09-21
  • 卷三十五 ◎时序部二十

    ○丰稔 《诗序》曰:华黍,时和岁丰,宜黍稷也。 又诗曰:我黍与与,我稷翼翼。我箱既盈,我庾维亿。(露积为庾,十万曰亿。) 又曰:彼有不获稚,此有不敛穧;彼有遗秉,此有滞穗:伊寡妇之利。(秉,把也。郑笺云:成..

    9 太平御览 2025-09-21
  • 卷三十四 ◎时序部十九

    ○热 《释名》曰:热,爇也,如火之烧爇也。或曰,暑,煮也,如煮物也。 《说文》曰:溽,湿暑也。 《易》曰:暑往则寒来。 《书》曰:哲时燠若。 又曰:豫恒燠若。(君行逸豫,常暖顺之。) 《诗》曰:谁能执热,逝不..

    6 太平御览 2025-09-21
  • 卷三十三 ◎时序部十八

    ○腊 许慎《说文》曰:腊,冬至后壬戌,腊祭百神也。 《礼记月令》曰:孟冬,是月也,天子乃祈来年于天宗,大割牲,祠于公社及门闾,腊先祖五祀。(此《周礼》所谓蜡祭也。天宗,日月星辰也。大杀群牲,割之也。腊谓..

    8 太平御览 2025-09-21
  • 卷三十二 ◎时序部十七

    ○七月十五日 《荆楚岁时记》曰:七月十五日,僧尼道俗悉营盆供诸寺。按《盂兰盆经》云:有七叶功德,并幡花歌鼓果食送之,盖由此也。 又曰:《盂兰盆经》曰:目连见其亡母生饿鬼中,即钵盛饭往饷其母,食未入口,化..

    9 太平御览 2025-09-21
  • 卷三十一 ◎时序部十六

    ○五月五日 《大戴礼》曰:五月五日,畜兰为沐。 谢承《后汉书》曰:陈临为苍梧太守,推诚而理,导人以孝悌。临征去后,本郡以五月五日祠临东城门上,令小童洁服舞之。 又:《礼仪志》曰:五月五日,朱索五色桃印为..

    10 太平御览 2025-09-21
  • 卷三十 ◎时序部十五

    ○人日 《荆楚岁时记》曰:正月七日为人日。(董勋《问礼俗》曰: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以七种莱为羹,剪彩为人,或镂金薄为人,以贴屏风,亦戴之头鬓。(董勋..

    8 太平御览 2025-09-21
  • 卷三 ◎天部三

    ○日上 《说文》云:日者,实也,太阳之精不亏。字从口一,象形也。又君象也。 《易》曰:《离》为日。 又曰:日中则昃。 又曰:日以烜之。 又曰:日月运行,一寒一暑。 又曰:阴阳之义配日月。 又曰:悬象著明,莫..

    6 太平御览 2025-09-20
  • ●黄石斋先生大涤函书集录卷三

    ◆诗廓落诗青岩庚辰五月二十三日辞墓就逮时缇骑尚在南昌中夜出门诸友环顾不及为别匍匐至水口挥手谢同人惘然有作适驿道别某某并诸同学南昌江中别某某及侄止子巳别诸子依依不去欲同渊侄北上毅然麾之并示诸共学以六月乙..

  • 卷三十九 经部三十九

    ○乐类存目△《雅乐发微》·八卷(两淮马裕家藏本)明张敔撰。考明有两张敔。其一字伯起,合肥人。永乐中贡入太学,除广东道监察御史,官至陕西按察使佥事。所着有《京氏易考》,见朱彝尊《经义考》。此张敔饶州人。..

    19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2025-09-03
  • 卷三十八 经部三十八

    ○乐类沈约称《乐经》亡于秦。考诸古籍,惟《礼记经解》有“《乐》教”之文。伏生《尚书大传》引“辟雝舟张”四语,亦谓之《乐》。然他书均不云有《乐经》(隋志《乐经》四卷,盖王莽元始三年所立,贾公彦《考工记·..

    18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2025-09-03
  • 卷三十七 经部三十七

    ○四书类存目△《苏评孟子》·二卷(兵部侍郎纪昀家藏本)旧本题“宋苏洵评”。考是书《宋志》不着录。孙绪《无用闲谈》称其论文颇精,而摘其中引洪迈之语在洵以后,知出依托。则正德中是书已行矣。此本为康熙三十三..

    16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2025-09-03
  • 卷三十六 经部三十六

    ○四书类二△《四书集义精要》·二十八卷(两淮盐政采进本)元刘因撰。因字梦吉,号静修,容城人。世祖至元十九年徵授承德郎、右赞善大夫。未几辞归,再以集贤学士徵,不起。事迹具《元史》本传。朱子为《四书集注》..

    15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2025-09-03
  • 卷三十五 经部三十五

    ○四书类一《论语》、《孟子》,旧各为帙。《大学》、《中庸》,旧《礼记》之二篇。其编为《四书》,自宋淳熙始。其悬为令甲,则自元延祐复科举始。古来无是名也。然二戴所录《曲礼》、《檀弓》诸篇,非一人之书,迨..

    14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2025-09-03
  • 卷三十四 经部三十四

    ○五经总义类存目△《五经图》·六卷(河南巡抚采进本)不着撰人名氏。雍正癸卯,襄城常定远得明章达原本重刻。达《序》称是本得自卢侍御,卢又得之信州铅山,为鹅湖石刻本。考明卢谦字默存,庐江人。万历甲辰进士,..

    14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2025-09-03
  • 卷三十三 经部三十三

    ○五经总义类汉代经师如韩婴治《诗》兼治《易》者,其训故皆各自为书。宣帝时,始有《石渠五经杂义》十八篇。《汉志》无类可隶,遂杂置之《孝经》中。《隋志》录许慎《五经异义》以下诸家,亦附《论语》之末。《旧唐..

    14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2025-09-03
  • 卷三十二 经部三十二

    ○孝经类蔡邕《明堂论》引魏文侯《孝经传》,《吕览·审微篇》亦引《孝经·诸侯章》,则其来古矣。然授受无绪,故陈骙、汪应辰皆疑其伪。今观其文,去二戴所录为近,要为七十子徒之遗书。使河间献王采入一百三十一篇..

    17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2025-09-03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