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吴郡志[标点本] / 范成大

吴郡志卷第二十八

2025-08-20 17:04 吴郡志[标点本]

进士题名

进士题名

端拱元年程宿榜:

龚识

淳化三年孙何榜:

丁谓(宰相) 钱昆(谏议大夫) 谢涛(太子宾客) 凌咸 陆元圭 龚纬(识弟)

咸平二年孙暨榜:

李堪

咸平三年陈尧咨榜:

郑载 谭应 许式 龚纪(纬兄) 胡尧佐 许洞郑为 龚会元(识侄)

大中祥符元年姚晔榜:

唐俨

大中祥符四年张师德榜:

富严

大中祥符五年徐奭榜:

林咸德

大中祥符八年蔡齐榜:

谢绛(涛子,知制诰) 胡献卿 范仲淹(参知政事)

天禧三年王整榜:

郑修(为子) 钱象先(吏部侍郎)

天圣二年宋郊榜:

叶清臣(翰林学士) 郑戬(载弟,枢密副使)

天圣五年王尧臣榜:

李玛(直讲堪子) 龚宗元(识子)

天圣八年王拱辰榜:

范师道(仲淹侄) 元绛(参知政事) 郑条(为子) 林袭明 朱公绰 林茂先(袭明兄)

陈之武

景祐元年张唐卿榜:

程师孟 郑戴(戬弟,刑部侍郎) 陆景 祝熙载

宝元元年吕溱榜:

陈之奇(之武兄) 郑君子(修子) 陆绛 郑戡(戬弟) 张说(天章合待制)

庆历二年杨宾榜:

李瑜(踽弟) 孙规 黄颂 许奇

庆历六年贾黯榜:

崇大年 郑方平(修子)

皇祐元年冯京榜:

范纯仁(仲淹子,宰相) 张侨(士廉侄) 李川 郎淑

皇祐五年郑獬榜:

滕甫(龙图合学士) 钱深 郑汝平(修子) 支咏 郭鼎臣 范世京(师道于)

嘉祐二年章衡榜:

陆元规 郏亶

嘉祐四年刘辉榜:

朱长文(公绰子) 王纯臣 丁偃 李逢原 张询 陈之方

嘉祐六年王俊民榜:

林高(咸德侄) 程宽(师孟子) 陆元长(元规兄)

嘉祐八年许将榜:

沈括(翰林学士) 凌民瞻 郭附

黄颜

治平二年彭汝砺榜:

孙载

治平四年许安世榜:

张敦 吴纯贶 张仅 李博闻

熙宁三年叶祖洽榜:

郁澄 徐彦孚 郑安平(改名景平,伸子) 郑伸 凌民师(民瞻兄) 范世亮(师道子)

熙宁六年余中榜:

黄汝乎 梅灏 林程(茂先子) 张颜(侨子) 龚程(宗元子) 孙冲 黄颉(颜弟) 黄彦(颉兄)

熙宁九年徐铎榜:

张元素 张元弼 林植(茂先子) 郭际 顾襄(上舍)

元丰二年时彦榜:

秦希甫 张夸 林种(茂先子) 颜长民

元丰五年黄裳榜:

严君邻 林师醇 孟醇 黄懿彦

元丰八年焦蹈榜:

沈彦升 黄从周 周何 章衎之 谢翱 钱铣

元祐三年李常宁榜:

范敦乐 周沔 丁觏 李博喻 陈杰 孙实 陈序

元祐六年马涓榜:

林虡 严适 程骞(师孟侄) 魏志 陈噩 施远 郑惊(戬孙) 黄策(彦子)

绍圣元年毕渐榜:

胡浃 程亢 林称(茂先子) 富钧(严孙) 胡安平 陈彦和

绍圣四年何昌言榜:

郁师醇 魏宪(志弟,吏部侍郎) 林虑(虞兄) 富汹(严孙)

元符三年轧釜榜:

顾植 张公厚 张渐 刘彦敦 方振 陶扩

徐端行(上舍)

崇宁二年霍端友榜:

崔伯乘 潘兑(礼部侍郎) 黄正彦 孙陶 黄昌衡 崔百胜 黄昌朝(昌衡弟) 褚覃

崇宁五年蔡嶷榜:

程元允(师孟侄孙) 李弥大(尚书) 边知章 龚况(程子) 陶振(扩弟) 范闻

大观三年贾安宅榜:

王棠 朱发(长文子) 郑圣任 胡思(浃子)胡宽 李弥远(弥大弟,侍郎) 单师渊 李毗

政和二年莫俦榜:

陈述 林闶 颜孕 林挚 颜为(孚兄) 方纯彦 王闱 糜钻

政和五年何 榜:

陈起宗 钱观复 张柟 黄伟 王裳(棠弟) 叶高节 张敏功(颜于) 沈季孙 颜采(长民子) 唐辉(俨孙,礼部侍郎) 钱当时 叶羡

政和八年嘉王榜:

颜天选 魏贲(宪弟) 徐写 钱仲思 颜安时(天选叔) 张德本 李益(瑀孙) 郑护 林碘(茂先孙)

宣和三年何涣榜:

程元效(元允弟) 范高 郑作肃 钱豫 林友

宣和六年沈晦榜:

范雩 余仔(达先伯) 李大鼎 林俨(高侄) 王葆 凌哲(吏部侍郎,民师侄) 何建中 郑时(戬孙) 居世英 富元衡(严孙) 边知白(户〔吏〕部侍郎) 凌遘(哲兄,改名远)

建炎二年李易榜:

倪成修 唐烽(辉弟) 杨景 凌揆(哲弟) 郑扬 章藉 茅锡 胡利宾 孙观 魏志(上舍附) 郑大(谠戴孙)

绍兴二年张九成榜:

孙雄飞 钱南 周播 尤著

绍兴五年汪应辰榜:

孙起卿(观子) 范成象(雩侄) 郏升卿(亶孙) 马迥

绍兴八年黄公度榜:

王履 黄万顷 陈长方 颜唐(天选侄) 王嘉彦(葆侄) 沈询

绍兴十二年陈诚之榜:

何俩(工部侍郎) 王伯广 许光国 袁鳖 严焕(君邻侄)

绍兴十五年刘章榜:

詹左 翁翊臣 李渥 钱佃(观复子) 吴文 祝端表 张世衡 李衡

绍兴十八年王佐榜:

胡元质(给事中) 冷世光 胡百能 麋师旦(锴子) 冷世修(世光弟) 林光祖(虡侄)

绍兴二十一年赵逵榜:

余松 钱俣佃兄 成端亮 林育 颜发唐弟 张允恭

绍兴二十四年张孝祥榜:

陈九思 卫稷 乐备 陈晋卿 杨思济 范成大(雩子) 赵思 陈嵩卿(晋卿兄) 邹嶰

绍兴二十七年王十朋榜

邓庶(作肃侄) 陈端友 颜度(发弟,叔平父) 王万(葆弟) 姚愈

绍兴三十年梁克家榜:

马先觉 吕篆 方思(纯彦侄)

隆兴元年木待问榜:

章懈 胡元功(元质弟) 唐子寿(辉子) 王艺 成钦亮(端亮弟) 邹止〔企〕宗(懈弟) 郁异 袁宗仁(鳖子) 姚申之 李廷直 贺三聘 羊光

宋乾道二年萧国梁榜:

薛甫 孙绍先(雄飞子) 胡长卿 周建 俞允成

乾道五年郑侨榜:

何淇(备侄) 李卞(侄起) 林璞(琼孙) 辛机 林琰(璞弟) 林廷瑞 陈九德(九思弟)

乾道八年黄定榜:

范之柔(仲淹孙) 郑汝止 王有大(棠孙) 吴兢 范藻(成象子) 宋光远 曹纬

淳熙二年詹骚榜:

姚济 钱万顷(兄万选) 王毓 钱万选 张舜卿

淳熙五年姚颖榜:

胡坦 周日严 吴仁杰

淳熙八年黄由榜:

黄由(状元) 王保大(有大弟,裳孙) 蒋南金

淳熙十一年街泾榜:

卫泾(迭元) 吕伯奋 陈熠 张攀(敏功孙) 黄演(策曾琴) 顾叔康 吕申 夏允中 翁谦

淳熙十四年王容榜:

胡林卿 颜叔渊(度侄) 赵兴祖 顾端臣 盛章 谢伯常 李应祥(衡子) 余达先(仔侄) 陈甫 刘大忠 林伯诚

绍熙元年余复榜:

周南(上舍) 蔡以中 朱曦颜 周褒然 李南(侄公缙) 李起宗(应祥兄) 颜叔玠(叔渊兄) 丁悫 任相 陈振 颜叔平(叔阶弟) 葛灿

绍熙四年陈亮榜:

黄泾(演弟) 高之问

庆元二年邹应龙榜:

郑准 叶蒙之 潘梦旗 胡允恭 蒋志行 赵汝宫 孔元忠 石宗王

庆元五年曾从龙榜:

姚宜中(愈子) 陈贵谊 汪菜 汪令图(棐叔) 麋溧(师旦子) 颜叔瑶(叔平弟) 潘兴嗣 街沂(泾兄)

嘉泰二年傅行简榜:

曹豳(漕试) 赵黔夫 胡荣卿 赵琳 沈诚(询孙) 姜京 赵汝躁 赵汝杓〔初〕 高不倚 宋文英 曹大昌 吴埒〔坪〕方赐复(弟万里) 杨昕

开禧元年毛自知榜:

赵汝淳 郑启 陶永(叔振) 周深源(南子)

嘉定元年郑自诚榜:

卫洽(泾弟) 卫介 孟继显 徐鼎 唐伯粢 赵涩夫 辛忠嗣 博学宏辞一人 陈贵谊(庆元五年进士)

嘉定四年赵建大榜:

嵇源(上舍) 陈德林(上舍) 施振 方万里 赵时譡

嘉定七年袁甫榜:

卫洙 王尚辅(保大叔,棠侄) 张震发 颜俨(长民曾孙,为孙) 黄必大 赵丰亨

嘉定十年吴潜榜:

赵汝禚(汝初兄) 赵希鲁 糜梧(溧兄) 赵#15714;夫 沈有开 王圭(父迈,乾道己丑郑榜) 蔡廉

嘉定十三年刘渭榜:

黄保大(必大弟) 王斗文(毓侄孙) 赵沪夫 李公缙(叔南) 施秉(贯温州,寓居吴江) 赵体国 谢郸(上舍) 王婪(从事郎) 张新(震发从弟) 陶瑜(叔翠水) 周梦发

嘉定十五年上舍释褐:

李起(伯卞) 王熙载

嘉定十六年蒋重珍榜:

郑起潜(上舍甲科) 赵崇骥(汝积子) 朱桧 周申(内舍。南侄,深源兄) 蔡玨(内舍) 李任(通直) 郁云(内舍,异侄) 褚南(右科。孜侄孙) 沈应昌 凌云(揆侄孙) 王丙发

宝庆二年王会龙榜:

盛文昭(章侄) 莫子文(内舍) 赵蹯夫(黔夫兄) 赵崇请 赵时伸(磻夫子,黔夫侄) 叶酉发(蒙之侄) 徐章(鼎弟) 颜模(叔瑶侄) 蒋南金 陶虎(叔永,侄瑜)

绍定二年黄朴榜:

盛文韶(章侄,文昭兄) 郁中(异侄,云弟) 赵似祖(兴祖弟) 王寝败

武举进士题名

建炎二年徐遂傍:

褚孜第二人。

乾道五年赵鼐榜:

朱子美(第二人)

乾道八年林宗臣榜:

朱起宗(推第一人,恩例) 李岳

淳熙二年蒋介榜:

沈嗣宗 孟浞

淳熙十一年

卫泾(状元)

绍熙元年厉仲详榜:

蔡革 李颐

庆元二年:

周虎(状元)

嘉泰二年叶漴榜:

商觉民 时克复

开禧元年郑公侃榜:

吕辙

嘉定四年林汝浃榜:

刘以中(绝伦)

一作《吴门志》。南宋范成大撰。五十卷。绍熙三年(1192)或四年成书。校官汪泰亨等于绍定二年(1229)至宝祐四年(1256)增订,后人续有增补。吴郡时称平江府,治吴县、长洲二县(今江苏苏州市)。全书分沿革、分野、户口租税、土贡、风俗、城郭、学校、宫宇、古迹、水利、人物、寺观、异闻、杂咏等三十九门。记载府城尤详,水利一门保存不少有关太湖流域重要资料,人物遗迹所占篇幅亦多。征引浩博、叙述简赅,是古方志中佳作。对研究南宋时期苏州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有参考价值。惟汪泰亨等所补,体例殊乖,或为正文,或作夹注,颇嫌淆杂。此为《吴郡志》标点本。

猜你喜欢

  • ●北堂书钞卷第二十八    政术部二

    隋祕书郎虞世南撰南海孔广陶校註立政二○立政二君臣立政「书○今案见政序陈俞本改君臣作明王非是」安民立政「周书○今案见周书謚法解」璿璣七政「书○今案见古文尧典」洪范八政「周书○今案见书洪范」乃施典於邦国..

    3 北堂书钞 2025-10-03
  • 卷第二十八

    金华黄先生文集卷第二十八 续藁二十五碑勅赐康里氏先茔碑康里氏三叶疏王封者六人践相位者四人咸有石章以纪勲徳而其茔域在京城和义门之外者頋未有以表于封树至正八年冬十一月十有二日 皇帝御眀仁殿中书宰臣用今大司农..

    30 金华黄先生文集 2025-09-13
  • 第二十八卷

    第二十八卷目录 星变部汇考二甘石星经〈四辅 六甲 钩陈 天皇 柱下 尚书 内厨 天床 北斗 华盖 五帝座 御女 天柱 女史 阴德 大理 辅星 内阶 文昌 三公 天棓 天枪 传舍 天厨 天一 太一 天牢 角宿 天理 执法 太阳守 相 ..

  • 坤舆典第二十八卷

    水部纪事《淮南子》: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水浩漾而不息,于是女娲积芦灰,以止淫水。《瑞应图》:共工氏受水瑞,百官师长以水为号。《书经尧典》:帝曰:咨四岳。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下民..

  • 第二十八 陳師道 范温 [1]

    陳師道字履常,一字無己,彭城人,年十六以文謁曾鞏,一見奇之,許其以文著,時人未之奇也。元祐中爲徐州教授,又爲太學博士,改潁州教授,罷歸,久之召爲秘書省正字。爲文師曾鞏,作詩自云學黄庭堅,至其高處,或謂..

  • 汪瑞龄跋

    余家新安之西麓村,幼从先人游学于吴,今在吴十有五年矣。余闻先人之训曰:君子居其邦,必不敢苟且以混俗。况吴大郡也,山水清嘉,衣冠所聚,绘图续记,代不乏人。然世远迹湮,不可得见者,仅存其目于艺文志中。收残..

    39 吴郡志[标点本] 2025-08-21
  • 毛晋跋

    余舞象之年,应童子试,入郡受业于伯𬀩高师。师为府学博士员,率余登大成殿,礼夫子像,次谒韦刺史祠。见西庑方策半架,尘封蠹蚀,抽而视之,乃《吴郡志》。不知何人所作,何代所镌也?暨从太史公钱师荣木楼,获宋刻..

    24 吴郡志[标点本] 2025-08-21
  • 校记跋

    《吴郡志》五十卷,宋范成大致能撰。致能又号石湖居士,吴郡人,绍兴二十四年进士。孝宗时累官权吏部尚书、参知政事、进资政殿学士、提举洞霄宫,卒谥文穆。事迹具《宋史》本传。此书为石湖晚年所作。吴郡旧有《吴地..

    42 吴郡志[标点本] 2025-08-21
  • 吴郡志卷第五十

    杂志吴王僚时,吴边邑处女,与楚之边邑卑梁之女,蚕争界上之桑。二家相攻,吴不胜。更相伐,灭吴之边邑。吴王僚怒,使公子光伐楚,取居巢、钟离。公子光伏甲士于窟室中,具酒请王僚。僚白其母曰:公子光为我具酒,其..

    34 吴郡志[标点本] 2025-08-21
  • 吴郡志卷第四十九

    杂咏吴中风物之美,骚人墨客,凡所赋咏,皆以类见。无所附丽者,则萃于此。其目有八:一曰纪咏。白居易《吴中好风景》诗二首:吴中好风景,八月如三月。水荇叶仍香,木莲花未歇。海天微雨散,江郭纤尘灭。暑退衣服干..

    50 吴郡志[标点本] 2025-08-21
  • 吴郡志卷第四十八

    考证勾吴。太伯之奔荆蛮,义而从者千余家,号曰勾吴。《史记注》曰:勾吴,太吴也。《史记正义》引宋忠《世本注》:勾吴,太伯始所居地名也。许慎注《淮南子》云:勾吴,吴人语不正,言吴而加以勾。颜师古曰:勾,夷..

    42 吴郡志[标点本] 2025-08-21
  • 吴郡志卷第四十七

    异闻三吴王阖庐,得鱼肠、磐郢、湛卢三宝剑于越。传记纪剑事颇怪,《吴越春秋》云:阖庐失道,湛卢去而水行以如楚。楚昭王卧而寤,得剑于床,召风湖子问焉。风湖子曰:此谓湛卢之剑,吴王得越所献三宝剑:一曰鱼肠,..

    16 吴郡志[标点本] 2025-08-21
  • 吴郡志卷第四十六

    异闻二昆山临江乡,有南翔寺。初,掘地得石,径丈余。常有二鹤,飞集其上。僧有齐法师者,即此地作精舍,聚徒居之。鹤飞来无定方,随飞来处,其方必有人来施财作供,无一日不验。久之,鹤去不返,僧为之号泣。石上忽..

    16 吴郡志[标点本] 2025-08-21
  • 吴郡志卷第四十五

    异闻一景平中,吴郡太守顾琛为朝请。假还东,日晚至方山。于时,商旅数十船,悉泊岸侧。有一人玄衣介帻,执鞭屏诸船。云:顾吴郡部伍寻至,应泊此岸。于是诸船各东西。俄有泊向处人云:顾吴郡早晚至。船人答:无顾吴..

    19 吴郡志[标点本] 2025-08-21
  • 吴郡志卷第四十四

    奇事吴王阖闾,伐石治宫室。石中得紫文金简之书,不能读。使使者询仲尼曰:吴王闲居,有赤雀衔书置殿前,不知其义,故远咨访。仲尼视之曰:此乃灵宝长生之法,禹所服之。禹将仙化,封之名山石函之中。今赤雀衔之,殆..

    19 吴郡志[标点本] 2025-08-21
  • 吴郡志卷第四十三

    方技吴公子光欲谋杀王僚,未有可与议者。乃命善相者为吴市吏。伍子胥至吴,被发佯狂,跣足涂面,行乞于市,市人罔有识者。市吏见之曰:吾相人多矣,未尝见斯人也,非异国之亡臣乎?遂与俱见王僚。(《吴越春秋》)*..

    21 吴郡志[标点本] 2025-08-20
  • 吴郡志卷第四十二

    浮屠唐僧印宗,郡人,姓印氏,精涅盘经。咸亨中至京师,诏居大敬爱寺。辞往蕲春,谒忍师。遂至广州,遇六祖能大师,尽悟方外之旨。著《心要集》,行于世。*道钦,昆山人,姓朱氏。初业儒,有元素禅师者,为落发授学..

    31 吴郡志[标点本] 2025-08-20
  • 吴郡志卷第四十一

    仙事二王可交,松江南赵屯村人,以钓耕〔耕钓〕自业。常取大鱼烹之,捣蒜萎大嚼,乐之不厌。一日棹舟,击楫高歌。江行数里间,见采肪,荡漾中流。中有道士七人,皆年少。玉冠霞帔,服色各异。侍者十余人,总角尝发。..

    17 吴郡志[标点本] 2025-08-20
  • 吴郡志卷第四十

    仙事一后汉中散大夫王远,字方平。既得道,东欲入括苍山。过吴,住胥门蔡经家。经,小民也。远以其骨相当仙,语经曰:汝应得度世。然汝少不知道,气少肉多。当为尸尸,如从狗窦中过耳。告经以要言而去。经后忽身发热..

    21 吴郡志[标点本] 2025-08-20
  • 吴郡志卷第三十八

    县记二常熟县常熟县,在府北一百五里。《题名记》:常熟为县,其来久矣。旧为毗陵郡南沙县,至梁改为常熟。自梁历唐,由唐迄于伪吴,几数百年。前尹是邑者,姓名莫或纪录,故不得而考。本朝太平兴国中,钱氏以图籍归..

    23 吴郡志[标点本] 2025-08-20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