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吴郡志[标点本] / 范成大

吴郡志卷第四十九

2025-08-21 12:22 吴郡志[标点本]

杂咏

吴中风物之美,骚人墨客,凡所赋咏,皆以类见。无所附丽者,则萃于此。其目有八:

一曰纪咏。

白居易《吴中好风景》诗二首:

吴中好风景,八月如三月。水荇叶仍香,木莲花未歇。

海天微雨散,江郭纤尘灭。暑退衣服干,潮生船肪活。

两衙渐多暇,亭午初无熟。骑吏语使君,正是游时节。

吴中好风景,风景无朝暮。晓色万家烟,秋声八月树。

舟移弦管劲,桥拥旌旗驻。改号齐云楼,重开武丘路。

况当丰熟岁,好是欢游处。州民劝使君,且莫抛宫去。

崔融《次韵》:

洛渚问吴潮,吴门想洛桥。夕烟杨柳岸,春水木兰桡。

城邑南楼近,星辰北斗遥。无因生羽翼,轻举托还飙。

苏子美《过苏州》:

东出盘门刮眼明,萧萧疏雨更阴晴。

绿杨白鹭俱自得,近水远山皆有情。

万物盛衰天意在,一身羁苦俗人轻。

无穷好景无缘住,旅棹区区暮亦行。

杜牧《经阖闾城》:

遗踪委衰草,行客思悠悠。昔日人何处,终年水自流。

孤烟村戍远,乱雨海门秋。吟罢独归去,烟云尽惨愁。

刘禹锡《忆春草》:

馆娃宫外姑苏台,郁郁芊芊拨不开。

无风自偃君知否?西子裙裾曾拂来。

二曰游览。

苏子美《游山》:

上春游南峰,出白阊扉西。崎岖缘田塍,时又涉狭溪。

午初至峰下,先读烂石碑。僧庐颇新鲜,丹青晃朝曦。

云昔支公居,石迹有马蹄。逾岭到天平,上观石屋危。

苍壁泻白泉,对之已忘疲。西岩列窗户,玲珑透斜辉。

然似钉短,人力安可施。朝沧下木渎,市物俗所宜。

琴台昔尝游,回首忆旧题。南向又度岭,盘屈麋鹿蹊。

折身趋宝华,未到闻法鼙。松涧见广路,平如隐金锤。

寺压两山脚。三面张屏帏。夜阑宿虚堂,清甚无梦思。

西南登尧峰,俗云尧所基。洪川不能没,上有万众栖。

中道舍篮与,从者亦汗衣。关陆巧步趋,健马莫可追。

自伤干躯大,两股酸不随。岩雨洒磴滑,惟赖枯筇愭。

四顾物象殊,虽困强自持。竹木互支撑,小阁架险梯。

凌晨过横山,蹴踏云霞低。身如插翅翼,下见鸿鹄卑。

却视众壑林,密若荠麦齐。童童或行列,春发绿翠姿。

一方绀碧瓦,楼殿贴地飞。右顾万顷湖,东与天相迷。

日炙白烟开,风驱银山移。旁过折腰塔,铁轮尽颠隳。

近为震霆拔,火烈瓦甓麋。未知天之意,摧此将何为?

迤逻瞰荐福,爱此路侧池。清无一点尘,虾鱼潜琉璃。

宝积仰修竹,整如翠羽旗。楞伽屋老朽,是亦传者非。

北渡千丈桥,柱袅栏倾欹。揽衣俯而趋,愁为溪风吹。

遇胜辄自留,仰啸巾屡遗。永言嘉谵浪,把酒先嘻嘻。

杖履阅奇怪,瞪睨惟嗟咨。及还城中居,城人殊未知。

自疑身彼留,暂此梦寐归。纷然著鄙事,奔走争自私。

向者却是梦,反复又自疑。神明日夜往,内顾行者尸。

何由摆尘坌,荣辱两莫期。清泉与白云,终老得自怡。

苏轼《和太守王规父侍太夫人观灯》二首:

不觉朱轓辗后尘,争看绣幰锦缠轮。

洛滨侍从三人贵,京兆***一笑春。

但逐东山携妓女,那知后阁走穷宾。

滞留不见荣华事,空作赓诗第七人。

翻翻缇骑走香尘,激激飞涛射火轮。

美酒留连三夜月,丰年倾倒五湖春。

安排诗律追强对,蹭蹬归期为恶宾。

堕珥遗簪想无限,华胥犹见梦回人。

胡宿《彭山赠贯之》:

彭山隔重湖,落日见孤塔。扬舲人空旷,烟树散鹅鸭。

山中老臒仙,万顷纤芥纳。乘风落珠唾,暝色远相答。

平生尔汝分,磁铁契已狎。万缘一笑空,个处无剩法。

方舟过谷谷,虱雨寒霎霎。黎明带星归,尚及斋鼓踏。

临岐戒后会,梅熟新秧插。期我散缣楮,莫忘鸥盟歃。

三曰书事。

李绅《过吴门》:

烟水吴都郭,阊门架碧流。绿杨浅深〔深浅〕巷,青翰往来舟。

朱户千家室,丹楹百处楼。水光摇极浦,草色辨长洲。

忆作麻衣翠〔士〕,曾为旅棹游。放歌随楚老,清宴奉诸侯。[贞元中,余以布衣,多游吴中。韦夏卿首为知遇,尝陪宴席。段平仲、李季何、刘从周、綦母咸十余辈,日同杯酒。及余以太和七年领镇会稽,则当时宾客、邢吏、乐徒、寺僧、里客,无一人在者。至以〔于〕韦公子弟,凋丧略尽。]

花寺听莺入,春湖看雁留。里吟传绮唱,乡语认歙诬。

桥转攒虹饮,波通斗鹢浮。竹扉梅圃静,水槛橘园幽。

绝堵荒麋苑,穿岩破虎丘。旧风犹越鼓,余俗尚吴钩。

故馆曾闲访,遗基亦遍搜。吹〔琴〕台山木尽,香径佛宫秋。

帐殿菰蒲掩,云房雾露收。苎罗妖废灭,荆棘鬼包羞。

风月俄黄绶,经过半白头。[元和七年,余以校书郎从后〔役〕,再至苏州,时范十五传正为郡。而贞元中宾客散落,半已殂谢。及宴,而伶人酒徒。悉无往日者。问客,惟令起二人已疾。]

重来冠盖客,非复别离愁。[太和七年,余赴镇会稽。刘禹锡为郡,则元和中苏州相识,知与不知,索然皆尽。河柳衰谢,邑居更易,乃甚令威之叹也。]

候火分通陌,前旌驻外邮。水风摇彩旆,堤柳引呜驺。

问吏儿孙隔,呼名礼敬修。顾占〔瞻〕殊宿昔,语点过悲忧。

义感心空在,容衰日易偷。还持沧海诏,从此布皇猷。

韦应物《车中冬燕》:

沧海已云晏,皇恩犹念劝。式燕遍恒秩,柔远及斯人。

兹邦实大藩,伐鼓车乐陈。是时冬服成,戎士气益振。

虎竹谬朝寄,英贤降上宾。旋罄周旋礼,愧无海陆珍。

庭中丸剑阑,堂上歌吹新。光景不知晚,觥酌岂言频。

单醪昔所感,大醵况同忻。顾谓车中士,报答河由申,

曹松《春日自吴门之阳羡道中书事》:

胜异恣游应未遍,路岐犹去几时还。

浪花湖阔虹蚬断,柳缓村深鸟雀闲。

干室绮罗浮书楫,两州丝竹会茶山。

眼前便是神仙事,何必须言洞府间。

王亡之:

尽怪吴苏地,琼花冷不销。时贤临水国,天气似中朝。

密逐江云堕,轻随海吹飘。影沈松坞乱,片响苇蓬焦。

粉拂龙头肪,缯铺雁齿桥。煮茶收岁计,宜稻采民谣。

拔笋芽先出,欺梅蕊自凋。谁言未盈尺,犹称不封条。

郡守齐黄霸,明君迈帝尧。县宫惜歌咏,翻恐笑渔樵。

李嘉祐:

自苏台至望卓弹,人家尽空,春物增思,怅然有作,因寄从弟纡。

南浦菰蒋〔蒲〕覆白蘋,东吴黎子逐黄巾。野棠自发空流水,江燕初归不见人。

远树一[作岫]依依如送客,平田渺渺独伤春。那堪回***洲苑,烽火年年报虏尘。

梅挚《五日公宴》:

虎符新合晚芳天,良会难并乐与贤。

心愧白公求治切,下车三月始开筵。[白公旬宴诗云:下车三月已阴筵。]

苏轼《闾丘注〔汪〕君二家雨中饮酒》二首:

小圃阴阴遍洒尘,方塘艳艳欲生纹。已烦仙袂来行雨,莫遣歌声便驻云。

肯对绮罗辞白酒,试将文字恼红裙。今宵记取醒时节,点滴空阶独自闻。

五纪归来鬓未霜,十眉环列坐生光。唤船渡口迎秋女,驻马桥逞问秦娘。

曾把四弦娱白傅,敢将百草斗吴王。从今却笑风流守,画戟空凝燕寝香。

皮日《吴中言晴寄鲁望》:

古来伧父爱吴乡,一上胥台不可忘。

爱酒有情如手足,除诗无计作〔似〕膏盲。

宴时不辍琅书味,斋日难判玉香。

为说松江堪老处,满船烟月湿莎裳。

陆龟蒙:

菰烟芦雪是侬乡,钓缦随身好坐忘。

徒爱右军为点书,闲披左氏得膏盲。

无因月殿闻移屦。秪有风汀去采香。

莫问江逞鱼艇子,玉皇看赐羽衣裳。

苏子美《九月五日夜出盘门书呈黄尉》:

绀绌幕见黄金钩,珠玑磊落澄不流。

纷纷媚景动波上,的的远势生沙头。

前山渐昏渔唱息,唯有疏苇吟穷秋。

予方弭揖对此景,时欲乘兴长城游。

青娥荡桨忽远至,虽有雅约犹嚬羞。

彩舟鲜明四窗辟,兰酎卒滑佳宾留。

歌余清冽贯众耳,笑动姿采生香构。

玉盘脍鲈光一色,饤簇肴核随所搜。

河斜参倒气愈浩,我起饮子子必酬。

共知此会不易得,邂逅得此难再求。

区区才知自劳役,扰扰尘俗多悲忧。

已醉更歌更起舞,明日分散空离愁。

苏子美《邂逅刘公尤于平望之西联舟夜语咨笔叙意》:

昔别蘋初生,离沤发清商。契阔几何时?遗啭犹在梁。

我亦游宦者,吴会非我乡。三考一瞬息,扁舟此徜徉。

邂逅通夕语,弭棹水中央,淡影月照户,遥音雁南翔。

摅意良末尽,诅及罗酒浆。子去尚千里,道路阻且长。

嵚崎慎所历,无令马玄黄。

林歆:

寒食家家踏晓晴,好风吹我出重城。

几湾野水迎人白,数点家山刮眼明。

已有鸰原联乘乐,何须鹢尾并桡行。

山前父老应相笑,为我频来学送迎。

林希《初至吴门示诸弟兼呈伯原教授》:

梦寐家山忽五春,君恩乞与守符新。

便推白傅为前政,更得梁鸿作部民。

入境喜逢余秉穗,举杯无复叹鲈莼。

左司西掖诚非据,尤是诗情愧昔人。[梦得与乐天诗云:苏州刺史例能诗,西掖今来祷左司,余从西省,故偶及之。]

四曰怀古。

许浑:

宫馆余基倚棹过,黍苗无限独悲歌。

荒台麋鹿争新草,空苑凫占浅莎。

江上雨来虚褴冷,海边风起远帆多。

可怜国破忠臣死,日月东流生白波。

陆龟蒙《叠韵吴宫词》二首:

宵喻吴都妹,眷恋便殿宴。逡巡新春人,转面见战箭。

红拢通东风,翠珥醉易坠。平明兵盈城,弃置遂至旷。

皮日休:

浸深寻岑,势厉卫睥睨。荒王将乡亡,缅丽蔽袂逝。

枍指〔厉揭〕替制曳,隶庄伤荒凉。主虏部伍苦,嫱亡房廊香。

杜牧:

越兵驱绮罗,越女唱吴歌。宫尽花声少,台荒麋迹多

茱萸垂晓露,菡萏落秋波。无遣君王醉,满城嚬翠娥。

香径绕吴宫,千帆落照中。鹤鸣山苦雨,鱼跃水多风。

城带晚莎绿,池连秋蓼红。当年国门外,谁信伍员忠。

刘商《怀古送李秀才下第归江南》:

姑苏台枕吴江水,层级鳞差向天倚。秋高云白万林空,低望吴田三百里。

当时雄盛何如此,干仞无根立平地,台前夹月吹玉鸾,台上迎凉撼金翠。

银河倒泻君王醉,艳酒峨冠眄西子。宫娃酣态舞娉婷,香飙四飒真珠坠。

伍员结舌长献欷,忠谏无因能到耳。城乌啼昼海霞销,深掩金屏日高睡。

王道潜随伍员死,河斗中间瞻王气。会稽勾践拥长矛,万里马蹄扫空垒。

瓦解冰销真可耻,凝艳妖芳安足恃可怜荒苑雨冥氵蒙,糜鹿呦呦绕遗趾。

君怀逸气还东吴,狂吟日日游姑苏。兴来下笔倒奇景,瑶盘进洒蛟人珠。

大鹏矫翼翻云劲,危峰霁后凌天孤。海潮秋打罗刹石,月魄夜当范蠡湖。

有时凝思万虑无,霓幢仿佛游仙都。琳琅暗戛玉华殿,天香静袅金芙蕖。

君声日下闻来久,清瞻何人堪敌手。我逃名迹遁西林,不得灞陵倾别酒。

莫便五湖为隐沦,年年三十升仙人。

五曰题赠。

苏舜钦《答章传》:

废宫旅吴门,迹与世俗扫。构亭沧波间,筑室乔树杪。

穷经交圣贤,放意狎鱼乌。志气内自充,藜藿日亦饱。

不图名利场,有士同所好。南闽章其氏,传名字传道。

清晨闯子门,疏爽见姿表。大篇随自出,烂熳风力老。

安敢当所褒,读之欲惊倒。开轩腰屉语,指亦有深到。

平生踏京尘,识子恨不早。扶疏珊瑚枝,本不自雕巧。

当珍王府中,何故委衰草。秋风还故乡,无或叹枯稿。

贵富乌足论,令名当自保。

王元之《赠草庵惮师》:

阳山山下草庵深,[阳山亦名余杭。]寂寂香灯对远岑。

莫怪相看总无语,坐惮为政一般心。

梅挚《酬张无梦》:

一梦浮生无梦身,先生真是古之真。[庄子曰: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

蕊函裁得瑶章秘。还寄吴门吏隐人。[天禧初,先生尝有诗寄前牧,宗人学士石刻,今存厅右。相去三十年,予领郡,复承佳惠。有以见先生之长年,即南昌之远派乎。]

六曰寄赠。

乐天《重答刘和州》:

[来篇云:苏州刺史例能诗,西掖今来替左司。又云:若共吴王门百草,不知谁应一作是欠西施。

分无佳丽敌西施,敢有文章替左司。

随分笙歌聊自乐,等闲篇咏被人知。

花边妓引寻香径,月下僧留宿剑池。

可惜当时好风景,吴王应不解吟诗。[采香径临馆娃。]

张籍《寄白二十二使君》诗:

三朝出入紫微臣,头白金章未老身。

登第早年同坐主,题书今日是州人。

阊门柳色烟中远,茂苑莺声雨后新。

此处吟诗向山寺,知君忘却曲江春。

皮日休《吴中书事寄汉南裴尚书》:

万家无事铄兰桡,乡味腥多厌紫蓝。[《江文通集》云:紫蓝,石劫〔剑〕也。

水似棋文交度郭,柳如行障俨遮桥。

青梅蒂重初迎雨,白乌群高欲避潮。

唯望旧知怜此意,得为伧鬼也逍遥。

陆龟蒙:

风清地古带前朝,遗事纷纷末寂寥。

三茆凉波渔葩动,[远袒士衡,对晋武帝以茆冬温夏凉。丘茸春草难媒娇。[五茸,吴王猎所,茸各行名。]

云藏野寺分金刹,月在江楼倚玉箫。

不用怀归忘此景,吴王看即奉弓招。

王禹僻《亿旧游寄致仕了倩寺丞》:

桥映家家柳,泾通处处莲。海山微出地,湖水远同天。

草没潮泥上,沙明蟹火然。应随白太守,十只洞庭船。

苏子美《赠荆晖求》:

全吴气象豪,诗思合翘翘。风雅久零落,江山应寂寥。

会将趋古淡,先可镇浮嚣。好是长吟处,霜天看怒潮。

王禹僻《除夜寄罗评事同年》:

岁暮洞庭山,知君思浩然。年侵晓色尽,人枕夜涛眠。

移棹灯摇浪,开窗雪满天。无闪一乘兴,同醉太湖船。

胡宿《寄苏州知府蒋密学》:

清德临藩第二回。东南时望滞盐梅。

武林间岁移星座,温树多年直斗魁。

楚客江山供逸思,吴王风月属高才。

空传宴寝凝香句,[公吴中前后题咏,好事行多摘仕句,传诵部下。]

文酒无因得仰陪。

又《寄子美学士》:

皋桥羁旅有梁鸿。洛下嘤嘤信末通。余谷经为年少客,沧浪翻作主人翁。

山川胜气生吟次,风月高情寄饮中。身外不须论得丧,倘来轩冕占今同。

蒋之奇《贺兄之翰宠换苏印》二首:

久次含香厌粉闱,恳求茂苑得州麾。

却寻旧日池台锗,[苏台有池合之胜,之奇与太尉日游此。]

犹忆当年几杖随。

入里下车修敬日,过家上冢致哀时。

应怜二弟犹羁绊,万里逞沙远帅熙。[之奇两乞东南一麾,以遂拜扫,皆不允。]

早同侍宦向长洲,今拥旌麾访旧游。

自古风流诗酒地,韦苏州后蒋苏州。

蒋之翰:

耻向承乎便拂衣,乡邦还得拥旌麾。

昔年曾预儿系列,投老犹疑笔现随。[伯考太尉,凡有撰述,翰与颓叔必预检阅,或口授书之。]

忠义一门均许国,箕裘万石亦遭时。[太尉之后,帅逞典邪者人矣。]

朝廷虚日方圆任,功业当看帝载熙。[谓显叔世。]

从来疏拙懒身谋,揽辔登军已倦游。

幸有醉乡为乐地,何妨吟啸老东州。

刘禹锡《报白君》:

报白君,别来几度江南春。

江南春色何处好,燕子双飞故宫道。

春城三百七十桥,夹岸朱楼隔柳条。

丫头小儿荡画桨,长袂女郎簪翠翘。

郡斋北轩卷罗幕,碧池逶迤绕华阁。

池逼绿竹桃李花,花下舞筵铺彩霞。

吴娃多情言语黠,越客有酒巾冠斜。

坐中皆言白太守,不负风光向杯酒。

酒酣襞笺飞逸韵,至今传在人人口。

报白君,相思空望嵩丘云。

其奈钱塘苏小小,忆君泪黯石榴裙。[白君有妓,近自洛归钱塘。]

刘禹锡《白舍人曹长寄新诗有游宴之盛因以酬戏》:

苏州刺史例能诗,西掖今来替左司。

二八城门开道路,五千兵马引旌旗。

水通山寺笙歌去,骑过虹桥剑戟随。

若共吴王斗百草,不知谁是欠西施。

七曰留别。

白居易《别苏州》:

浩浩姑苏民,郁郁长洲城。来惭荷宠命,去愧无能名。

青紫行将吏,斑白利黎甿。一时临水拜,十里随舟行。

饯筵犹未收,征棹不可停。稍隔烟树色,尚闻丝竹声。

怅望武丘路,沉吟湍水亭。还乡信有兴,去郡能无情。

崔璞《蒙恩除替》:

两载求人瘼。三春受代归。务繁多簿籍,才短乏恩威。

共里乖天奖,分忧值岁饥。

遽蒙交郡绂,[到郡十二个月,除替未及二年。]

安敢整朝衣。

作牧惭为政,思乡念式微。倘容还故里,高卧掩柴扉。

贾岛《赴南巴留别苏台知己》:

人过梅岭上,岁岁北风寒。落日孤舟去,青山万里看。

猿声湘水静,草色洞庭宽。已料生涯事,只应持钓竿。

贺力牧《别苏州人》:

徘徊睇阊阖,怅望极姑苏。慨矣嗟荒运,悲哉惜霸图。

子常终覆郢,宰嚭遂亡吴。宫毁无巢燕,城空有乐乌。

兹邦号端委,多士自相趋。照廉同燕石,光车等魏珠。

言离已惆怅,急别更踟蹰。若访任公子,求鱼东海隅。

林希《将之宣城吴门效白乐天体》:

被诏守东吴,夜渡杨子津。拭目迎家山,洗我京洛尘。

此邦多贤豪,况复平生亲。初欲循故事,公宴月三旬。

庶以叙契阔,岂徒乐吾身。临州未阅月,吏牍方纷纭。

避嫌俄得请,主地翻为宾。樽酒未重持,行乐知何囚。

物理可胜叹。俯仰迹已陈。趣整震泽帆,遥挹敬亭春。

五月而报政,速哉彼齐人。今我若置邮,何德于吴民。

举手谢吴民,自笑行役频。使君不能诗,烦汝迎送勤。

来惭白人守,去愧谢宣城。

《叠嶂楼有怀吴门朱伯原》:

虎丘换得敬亭山,句水松陵数舍间。

天下难如两州好,君恩乞与一身间。

渐无牒诉烦敲朴,喜有林泉数往还。

犹想朋云隐君子,思归时见鬓毛斑。

八曰赠别。

独孤及《送长洲刘少府眨南巴使牒留洪州序》:

曩子之尉于是邦卫,傲其迹而峻共政,能使纲下紊,吏不欺。夫迹傲则合不苟,政峻则物忤。故绩未书也,而谤及之。臧仓之徒,得骋其媒孽。子于是竞谪为南巴尉。而吾子直为子已仕,愠不见色,于其胸臆未尝蒂芥。会同谴,有叫阍者,天子命宪府杂鞫,且廷辨其滥,故有后命。俾除馆豫章,俟条奏也。

是月也,蚁船吴门,将诉江而西。夫行止者时,得丧者机。飞不搏不高,矢不激不远。何知去南巴之不为大来之机括乎?由图南而致九万。吾唯子之望。但春水方生,孤舟乌逝。青山芳草,奈远别何?同乎道者,盍偕赋诗以贶吾子。

欧阳詹《送许少府之任序》:

始入仕,一有县尉,或中、或上、或紧。铨衡评才,若地而命之。至于紧,无得幸而处。而紧中之美者,尤难其人。今年孝廉郎高阳许君授常熟尉者,实紧中之美。君十三举明经,十六登第,后三举进士,皆屈于命。去冬,以前明经从常调,荫资贵中之乙,判居等外之甲。既才且地,擢以是官。

夏四月,随牒之官。玉貌青春,芬芳有蓓。望棠阴而委质,郁兰陔以辞亲。征车辚辚,所往在目。异时九仞,由兹一篑。在邦由家,不出于忠信。许君常以为己任,夫何恤哉。士之生怀四方之志,轸念于离别,非所以为士也,行乎。

权德与《送《从兄立赴昆山主簿序》:

士君子筮仕之门,有以代德庥阴,而奉清庙斋祠者。及夫试吏就禄,与秀才孝廉郎等。盖以旧服流庆,后昆宜之。其于奖人为善之义,深矣。从兄承舄奕簪缨之后,荷葳葳文谊之训。敏于学行,而薄于宦名。乃今调于天宫,署昆山主簿。以姑胥之通邑,士衡之佳句。侨旧耕植,多依是间。上有良二千石,为东诸侯表率。其饬躬敬事,夙夜勤敏。椎轮积水,或在兹乎?从弟中书舍人德与序其所由,俾群从偕赋。

刘禹锡:

三载为吴郡,临岐祖帐开。

虽非谢桀黠,且为一徘徊。

流水阊门外,秋风吹柳条。

从来送客处,今日自魂销。

白乐天《代诸妓赠送周判官》:

妓筵今夜别姑苏,客棹明朝向镜湖。

莫泛扁舟寻范蠡,且随五马觅罗敖。

兰亭月破能回否?娃馆秋凉却到无。

好与使君为老伴。归来休染白髭须。

皮日休《和崔谏议归以六韵赐示因伫酬献》:

欲下持衡诏,先容解印归。

露浓春后泽,霜薄霁来威。

旧化堪治疾,余思可疗饥。

隔花攀去棹,穿柳挽行衣。

佐理能无取,酬知力甚微。

空将千感泪,异日拜黄扉。

陆龟蒙《谨和谏议罢郡叙陵六韵》:

已报东吴政,初捐左契归。

天应酬苦节,人不犯寒威。

江上思重借,朝端望载饥。

紫泥封夜诏,金殿赐春衣。

对酒情何远,裁诗思极微。

待升熔造日,江海问渔扉。

李白《送客归吴》:

江村秋雨歇,酒尽一帆飞。

路历波涛去,家唯坐卧归。

岛花开灼灼,汀柳细依依。

别后无余事,还应扫钓矶。

张众甫《送李司直使吴》:

使臣方拥传,王事远辞家。

震泽逢残雨,新丰过落花。

水萍干叶散,风柳万条斜。

何处有离恨,春江无限沙。

杜牧《送沈处上赴苏州李中承招以诗赠行》:

山城树叶红,下有碧溪水。溪桥向吴路,酒旗夸酒美。

下马此送秸,高歌为君醉。念君抱材能,百正在城垒。

空山三十年,鹿裘挂窗睡。自言陇西公,飘然我知己。

举酒属吴门,今朝为君起。悬弓二百斤,囊书数万纸。

战贼即战贼,为吏即为吏。尽我所有无,惟公之指使。

子曰陇西公,滔滔大村子。当思抡群材,一为国家治。

譬如匠见木,碍眼皆不异。大者粗十围,小者细一指。

榍辄屉栋梁,施之皆有位。忽然竖明堂,一挥立能致。

予亦何为者,亦受公恩纪。处士常有言,残虏为犬豕。

常恨两手空,不得一马棰。今依陇西公,如虎傅两翅。

公非刺史材,当坐升廊地。处十魁奇姿,必展乎生志。

东吴饶风光,翠巘多名寺。疏烟亹亹秋,独酌平生思。

因书问故人,能忘批纸尾。公或忆姓名,为说都憔悴。

杜牧《怀吴中冯秀才》:

长洲苑外草萧萧,却算游程岁月遥。

惟有别时今不忘,暮烟秋雨过枫桥。

许浑《送张尊师归洞庭》:

能琴道十洞庭西,风满归帆路不迷。

对岸水花霜后浅,傍檐山果雨来低。

杉松近晚移花崦,岩谷初寒盖药畦。

他日相思两行字,谁人知处武陵溪。

又《送元昼上人归苏州》:

三年无事客吴乡,南陌齐深碧草长。

共醉八门回画舸,独还三径掩书堂。

前山雨过池塘满,小院秋归枕箪凉。

经岁别离心尽苦,何堪红叶下清漳。

李硕《送顾朝阳还吴》:

寂寞俱不偶,裹粮空入秦。

宦途已可识,归卧包山春。

旧国指飞乌,沧波愁旅人。

开樽洛水上,怨别柳花新。

顾非熊《送僧归洞庭》:

江山万万里,归去指何峰。

未入连云寺,先斋越浪钟。

风香回栈橘,秋色出庵忪。

若救吴人病,须降震泽龙。

殷尧藩《送客还吴》:

吴国水中央,波涛白渺茫。

衣逢梅雨渍,船入稻花香。

海底通盐龟,山村带蜜房。

欲知苏小小,君始到钱塘。

李频《送刘山人归洞庭》:

去意无人命,唯应道是从。

半湖乘早月,中路入疏钟。

秋尽户蛩急,夜深山雨重。

当时将隐者,分得几株松。

《即席送许制之曹南省兄》:

梅烂荷圆六月天,归帆高背虎丘烟。

到时自见成行雁,别处休听满树蝉。

卖剑为赊吴市酒,携家犹借洞庭船。

待看春榜来江外,名占蓬莱第几仙。

《苏州寒食日送人归觐》:

江城寒食下,花木惨离魂。

几宿投山寺,孤帆过海门。

蓬声泼火雨,柳色禁烟村。

定看高堂后,斑衣减泪痕。

《送罗著作两浙按狱》:

[著作尝宰苏州吴县。]

使印星车适旧游,陶潜今日在瀛洲。

科条尽脱三千罪,囹圄应空十二州。

蓓绶有香笼驿马,皇华无暇狎沙鸥。

归来重过姑苏郡,莫忘题名向虎丘。

苏子美《送人还吴》:

江云春重雨垂垂,索寞情怀送客归。

不惯东流促回棹,羡他双燕逆风飞。

胡宿《送杨中允宰常熟》:

丹舸傍江浔,呕哑远橹音。新科持片玉,能政引孤琴。

美进宫坊秩,荣归里闸心。名参天下隽,歌著邑中黔。

地志连香径,家园带武林。吴山几屏秀,楚水一篙深。

晚鼓停余叠,秋帆卧半阴。平时按方骥,后夜望横参。

陶菊何妨醉,江毫且剩吟。悠悠河上别,千里郁朋簪。

胡宿《送显忠上人归吴郡》:

秋风随处起,振锡不留行。

却背嵩云去,迎看淮月生。

惮通少林默,诗得苎山清。

几夕岩窗下,忘眠听瀑声。

梅尧臣《送唐紫微知苏台》:

洞庭五月水生寒,卢橘杨梅已满盘。

泰伯庙前看走马,阖闾城下见骖鸾。

吴娃结东迎新守,府吏趋锵拜上官。

曾过扬州能惯否?刘郎盏底劝须宽。

尧臣《送裴如晦宰吴江》:

吴江田有粳,粳香舂作雪。

吴江下有鲈,鲈肥脍堪切。

炊粳调橙羹,饱食不为餮。

月从洞庭来,光映寒湖凸。

长桥坐虹背,衣湿霜未结。

四顾无纤云,鱼跃明镜裂。

谁能与子同,去若秋鹰掣。

黄鉴《送李殿省赴任常熟即都尉元昆》:

吴山紫翠倚晴空,潘令风流向此中。

雨饱公田方稼稔,春生香径杂葩红。

彩橹街尾凌波驶,颊鲤骈头荐俎丰。

王季情深重暌索,南云延极飞鸿。

郭祥正《姑苏行送胡唐臣人幕登姑苏望五湖》:

范蠡扁舟竟何在,吴王宫殿惟荒墟。

使君谁何好平恕,宽则脂韦猛则虎。

只今卧治叫黄公,更得高才归幕府。

愿令卫巷歌《召南》。风化流行成乐土。

昔年引对大明殿,国论轩轩动人工。

往持使节临朔方,威霁秋霜爱春雨。

玉上青蝇谁强指,鼻端有垩宁伤斧。

升沈偶尔非吾嗟,不用东方且为鼠。

岂闻绝代无佳人,何必西施妙歌舞。

盛倾绿酒肥鲈,承诏还从大梁去。

又《送朱伯原秘校》:

泠泠浣溪水,悠悠人柱〔际〕云。云行水光动,水洗云影分。

幽人坐卧吟,孤绝迥出群。资彼云水香〔秀〕,释此尘垢纷。

胡为倏言别?扁舟连夜发。往登姑苏台,而望太湖月。

却寻史迁迹,但见苍烟灭。览古竟论今,治吴校工拙。

有才不得施,著书贻后世。何必腰黄金,自享千载贵。

鲈鱼秋正熟,云泉味尤美。若逢吴市门,更访长生理。

胡宿《送太守晏大夫》:

画角城头向晚悲,邓侯归旆已临岐。

西郊祖帐倾符绂,南国离声动管丝。

千里去思歌邵父。三年遗爱泣吴儿。

甘棠寂寞江边路,正是清阴蔽爷时。

程俱《送叶善卷致仕归吴》:

街尉新除盖次公,便抛簪绂向江东。

秋鲈正与莼丝美,夜鹤休惊蕙帐空。

满腹诗齐元未试,会心林壑与谁同。

自怜华发无归处,惭愧冥冥物外鸿。

许浑《吴门送客》:

吴歌啊深思,楚客怨归程。

寺晓楼台迥[一作锤声远,]江秋管吹清。

早潮低水槛,残月下山城。

惆怅回舟日,湘南春草生。

刘放《送裴二知苏州》:

著书玄尚白,送客鬼揶揄。

积水望江海,秋风吹轴炉。

贵人千骑长,紫绶左鱼符。

遗爱明南国,欢声接旧吴。

晓霜繁橘柚,过雨熟菰蒲。

安得如吾子,从君飞只凫。

蔡肇《送钱齐明淬苏州》:

一尉东南屈指中,雍容车骑旧儿童。

郎君扇枕家山晚,侍史焚香省广空。

十里浮梁晴卧蝀,一江春水净磨铜。

三年官满东吴去,为且扁舟破浪风。

洞庭飞雨打湘弦,燕寝凝香思窈然。

四者难并知我老,七言俱赋为君妍。

杂花绕径迎香举,春乌喧洲起昼船。

闻道山公方启事,重看一鹗在秋天。

一作《吴门志》。南宋范成大撰。五十卷。绍熙三年(1192)或四年成书。校官汪泰亨等于绍定二年(1229)至宝祐四年(1256)增订,后人续有增补。吴郡时称平江府,治吴县、长洲二县(今江苏苏州市)。全书分沿革、分野、户口租税、土贡、风俗、城郭、学校、宫宇、古迹、水利、人物、寺观、异闻、杂咏等三十九门。记载府城尤详,水利一门保存不少有关太湖流域重要资料,人物遗迹所占篇幅亦多。征引浩博、叙述简赅,是古方志中佳作。对研究南宋时期苏州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有参考价值。惟汪泰亨等所补,体例殊乖,或为正文,或作夹注,颇嫌淆杂。此为《吴郡志》标点本。

猜你喜欢

  • 汪瑞龄跋

    余家新安之西麓村,幼从先人游学于吴,今在吴十有五年矣。余闻先人之训曰:君子居其邦,必不敢苟且以混俗。况吴大郡也,山水清嘉,衣冠所聚,绘图续记,代不乏人。然世远迹湮,不可得见者,仅存其目于艺文志中。收残..

    1 吴郡志[标点本] 2025-08-21
  • 毛晋跋

    余舞象之年,应童子试,入郡受业于伯𬀩高师。师为府学博士员,率余登大成殿,礼夫子像,次谒韦刺史祠。见西庑方策半架,尘封蠹蚀,抽而视之,乃《吴郡志》。不知何人所作,何代所镌也?暨从太史公钱师荣木楼,获宋刻..

    2 吴郡志[标点本] 2025-08-21
  • 校记跋

    《吴郡志》五十卷,宋范成大致能撰。致能又号石湖居士,吴郡人,绍兴二十四年进士。孝宗时累官权吏部尚书、参知政事、进资政殿学士、提举洞霄宫,卒谥文穆。事迹具《宋史》本传。此书为石湖晚年所作。吴郡旧有《吴地..

    1 吴郡志[标点本] 2025-08-21
  • 吴郡志卷第五十

    杂志吴王僚时,吴边邑处女,与楚之边邑卑梁之女,蚕争界上之桑。二家相攻,吴不胜。更相伐,灭吴之边邑。吴王僚怒,使公子光伐楚,取居巢、钟离。公子光伏甲士于窟室中,具酒请王僚。僚白其母曰:公子光为我具酒,其..

    3 吴郡志[标点本] 2025-08-21
  • 吴郡志卷第四十八

    考证勾吴。太伯之奔荆蛮,义而从者千余家,号曰勾吴。《史记注》曰:勾吴,太吴也。《史记正义》引宋忠《世本注》:勾吴,太伯始所居地名也。许慎注《淮南子》云:勾吴,吴人语不正,言吴而加以勾。颜师古曰:勾,夷..

    1 吴郡志[标点本] 2025-08-21
  • 吴郡志卷第四十七

    异闻三吴王阖庐,得鱼肠、磐郢、湛卢三宝剑于越。传记纪剑事颇怪,《吴越春秋》云:阖庐失道,湛卢去而水行以如楚。楚昭王卧而寤,得剑于床,召风湖子问焉。风湖子曰:此谓湛卢之剑,吴王得越所献三宝剑:一曰鱼肠,..

    2 吴郡志[标点本] 2025-08-21
  • 吴郡志卷第四十六

    异闻二昆山临江乡,有南翔寺。初,掘地得石,径丈余。常有二鹤,飞集其上。僧有齐法师者,即此地作精舍,聚徒居之。鹤飞来无定方,随飞来处,其方必有人来施财作供,无一日不验。久之,鹤去不返,僧为之号泣。石上忽..

    1 吴郡志[标点本] 2025-08-21
  • 吴郡志卷第四十五

    异闻一景平中,吴郡太守顾琛为朝请。假还东,日晚至方山。于时,商旅数十船,悉泊岸侧。有一人玄衣介帻,执鞭屏诸船。云:顾吴郡部伍寻至,应泊此岸。于是诸船各东西。俄有泊向处人云:顾吴郡早晚至。船人答:无顾吴..

    2 吴郡志[标点本] 2025-08-21
  • 吴郡志卷第四十四

    奇事吴王阖闾,伐石治宫室。石中得紫文金简之书,不能读。使使者询仲尼曰:吴王闲居,有赤雀衔书置殿前,不知其义,故远咨访。仲尼视之曰:此乃灵宝长生之法,禹所服之。禹将仙化,封之名山石函之中。今赤雀衔之,殆..

    1 吴郡志[标点本] 2025-08-21
  • 吴郡志卷第四十三

    方技吴公子光欲谋杀王僚,未有可与议者。乃命善相者为吴市吏。伍子胥至吴,被发佯狂,跣足涂面,行乞于市,市人罔有识者。市吏见之曰:吾相人多矣,未尝见斯人也,非异国之亡臣乎?遂与俱见王僚。(《吴越春秋》)*..

    5 吴郡志[标点本] 2025-08-20
  • 吴郡志卷第四十二

    浮屠唐僧印宗,郡人,姓印氏,精涅盘经。咸亨中至京师,诏居大敬爱寺。辞往蕲春,谒忍师。遂至广州,遇六祖能大师,尽悟方外之旨。著《心要集》,行于世。*道钦,昆山人,姓朱氏。初业儒,有元素禅师者,为落发授学..

    5 吴郡志[标点本] 2025-08-20
  • 吴郡志卷第四十一

    仙事二王可交,松江南赵屯村人,以钓耕〔耕钓〕自业。常取大鱼烹之,捣蒜萎大嚼,乐之不厌。一日棹舟,击楫高歌。江行数里间,见采肪,荡漾中流。中有道士七人,皆年少。玉冠霞帔,服色各异。侍者十余人,总角尝发。..

    5 吴郡志[标点本] 2025-08-20
  • 吴郡志卷第四十

    仙事一后汉中散大夫王远,字方平。既得道,东欲入括苍山。过吴,住胥门蔡经家。经,小民也。远以其骨相当仙,语经曰:汝应得度世。然汝少不知道,气少肉多。当为尸尸,如从狗窦中过耳。告经以要言而去。经后忽身发热..

    5 吴郡志[标点本] 2025-08-20
  • 吴郡志卷第三十八

    县记二常熟县常熟县,在府北一百五里。《题名记》:常熟为县,其来久矣。旧为毗陵郡南沙县,至梁改为常熟。自梁历唐,由唐迄于伪吴,几数百年。前尹是邑者,姓名莫或纪录,故不得而考。本朝太平兴国中,钱氏以图籍归..

    5 吴郡志[标点本] 2025-08-20
  • 吴郡志卷第三十七

    县记一吴县,在府治之西二里。廨宇,绍兴二年,知县蒋结建。县门,淳熙十二年,知县赵善宣重建,并书额。厅之西,有平理堂、无倦堂,堂之西有延射亭,天圣七年,知县徐的建。亭之南北,各有小山,山有小亭,南曰松桂..

    5 吴郡志[标点本] 2025-08-20
  • 吴郡志卷第三十六

    郭外寺五兴福寺,在常熟县西北九里。唐《寺记》云,始于齐始兴五年。按:齐无始兴年号,但有延兴、中兴二号,皆止一年,流传之误如此。既是唐碑,姑存之。即常建题诗处。*《再修功德记》:此寺始自齐始兴五年,因邑..

    5 吴郡志[标点本] 2025-08-20
  • 吴郡志卷第三十五

    郭外寺四昆山县慧聚寺,在县西北三里。昆山,一名马鞍山。世传殿基,乃梁天监中鬼工所造。半叠石(室),半为虚阁,缥缈如仙府。他山佛宇,未有其比。山上下前后,皆择胜为僧舍。云窗雾阁,间见层出,不可形容绘画也..

    6 吴郡志[标点本] 2025-08-20
  • 吴郡志卷第三十四

    郭外寺三孤园寺,在洞庭山。梁散骑常侍吴猛宅也,舍而为寺。*皮日休:艇子小且兀,缘湖荡白芷。萦纡泊一畸,宛到孤园寺。萝岛凝清阴,松门湛虚翠。寒泉飞碧螭,古木斗苍兕。钟梵在水魄,楼台入云肆。岩边足呜(上钱..

    6 吴郡志[标点本] 2025-08-20
  • 吴郡志卷第三十三

    郭外寺二尧峰院,在吴县横山,即唐免水院也。院有十景,谓清辉轩、碧玉沼、多境岩、宝云井、白龙洞、观音岩、偃盖松、妙高峰、东斋、西隐。*蒋堂《新井歌并序》云:尧峰颢暹弹师,有道行,居常游吴〔吾〕门。一日且..

    3 吴郡志[标点本] 2025-08-20
  • 吴郡志卷第三十二

    郭外寺一云岩寺,即虎丘山寺。晋司徒王珣及弟司空王瑉之别业也。咸和二年,舍以为寺。即剑池而分东西,今合为一。寺之胜,闻天下。四方游客过吴者,未有不访焉。余见《虎丘山》门。*王随《记》:夫元黄判质,肇自乎..

    5 吴郡志[标点本] 2025-08-20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