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病第五
2025-09-08 10:46
读医
三十二法
脾俞,主四肢寒热,腰疼不得俯仰,身黄腹满,食呕,舌根直,并灸椎上三穴各七壮。
治老小大便失禁法∶灸两脚大指去甲一寸三壮。
又,炙大指奇间各三壮。
大小便不通∶灸脐下一寸三壮。
又,灸横纹百壮。
治大便难法∶灸第七椎两旁各一寸,七壮。
灸侠玉泉相去二寸半,名肠遗,随年壮(一云二寸)。
又,灸承筋二穴三壮。
又,灸大都随年壮。
又,灸大敦四壮。
腹中热闭,时大小便难,腰痛连胸,灸团冈百壮,在小肠俞下二寸横三间寸,灸之。
大便闭塞,气结,心坚满,灸石门百壮。
大小便不利,欲作腹痛,灸荣卫四穴各百壮,在背脊四面各一寸。
大小便不利,灸八 百壮,在腰目下三寸,侠脊相去四寸,两边各四穴。
小儿大小便不通,灸魃口两吻各一壮。
小便不利,大便数泄注,灸屈骨端五十壮。
又,灸天枢百壮,在侠脐相去各二寸。魂魄之舍,不可下针。(一名相去三寸。)治痢法∶大便下血,灸第二十椎,随年壮。(恐是中膂肉俞。)赤白下痢,灸穷骨头百壮,多多益佳。
食不消化,泄痢,不作肌肤,灸脾俞随年壮。泄注五痢便脓血,重下腹痛,灸小肠俞百壮。泄痢久下,失气劳冷,灸下腰百壮,三报之。在八魁正中脊骨上。灸多益佳,三宗骨是。
忌不痢不嗜食,食不消,灸长谷五十壮,三报之。在侠脐相去五寸,一名循际。
下痢赤白,灸足太阴五十壮三报之久冷五痔便血,灸脊中百壮。
五痔便血失屎,灸回气百壮,在脊穷骨上。赤白下,灸穷胸惟多益佳。
久痢,百治不瘥,灸足阳明下一寸高骨之上中,去大指奇间三寸,灸随年壮。
又,灸关元三百壮,十日灸,并治冷痢腹痛。
又,先屈竹,量正当两胯脊上点记,下量一寸点两旁各一寸,复下量一寸当脊上合三处,一灸三十壮,灸百壮以上,一切痢皆瘥。亦主疳湿。脊上当胯点处不灸。
又,灸脐中稍稍至二三百壮。
《千金翼方》,唐代医学家孙思邈撰,约成书于永淳二年(682)。作者集晚年近三十年之经验,以补早期巨著《千金要方》之不足,故名翼方。孙思邈认为生命的价值贵于千金,而一个处方能救人于危殆,以千金来命名此书极为恰当。《千金翼方》全书共三十卷,北宋时期校正医书局对其传本予以校正,并刊行全国。宋代印本在明代以前失传了,所幸印版保存了下来,明朝万历年间,翰林院纂修官王肯堂奉万历皇帝之命纂刻了宋版《千金翼方》。《千金翼方》是我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中医药典籍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