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坤舆典 / 陈梦雷

坤舆典第一百三十九卷

冢墓部纪事二

《南唐拾遗记》:金陵有乐官山,南唐乐官所葬处也。宋初下南唐,诸将置酒作乐,乐人大恸,杀之。聚瘗此山,因名。

《宋史邢炳传》:炳,字叔明,曹州济阴人。雍熙中,炳撰《礼选》二十卷献之。上尝因内阁曝书,览而称善,召炳同观,作《礼选赞》赐之。炳言:家无遗稿,愿得副本。上许之。缮录未毕而炳卒,亟诏写二本,一本赐其家,一本俾置冢中。

《孔宜之传》:大中祥符元年,东封泰山,及还至兖州十一月朔幸曲阜,谒孔子庙。行酌献之礼。孔氏宗属并令陪位,又幸孔林观其墓。

《林逋传》:逋,字君复,杭州钱塘人。性恬淡,弗趋荣利,结庐杭州之孤山,二十年足不及城市。尝自为墓于其庐侧。临终为诗,有茂陵他日求遗稿,犹喜曾无《封禅书》之句。

《成象传》:淳化中,李顺盗据郡县,象父母惊悸而死,烬骨寄浮图舍,象号泣营葬。贼平,乡里率钱三百万赠之。象庐于墓侧,以衰服襟袂筛土于坟上,日三斗。每恸,闻者戚怆。未尝食肉衣帛,或赠之亦不受。虎豹环庐而卧,象无畏色。燕百馀集庐中,禾生墓侧吐九穗。服终犹未还家,知礼者为书以谕之,遂归教授,远近目为成孝子。

《李玭传》:玭,性笃孝,母卒,庐于葬所,昼夜号泣,负土筑坟高丈馀。又以二代及诸族父母槁葬者尽礼筑之,凡三年成六坟,皆丈馀。不食肉衣帛,不预人事,皇皇然惟恐筑之不及,坟成,复留守坟三年。

《侯义传》:义里人有葬其亲而遽返者,义母回其家,泣谓义曰:我死,其若是乎。义乃感激自誓而不欲言,但慰其母曰:弗悲,义必不尔。咸平中,母卒,义力自办葬,不掩坟圹,昼则负土筑坟,夜则恸哭柩前。妻子困匮不给,田主曹氏哀怜之,资以糇粮。踰年,坟间瓜异蒂、木连理,又有巨蛇绕其侧不暴物,野鸽飞而不去。尝遇盗劫其衣服,既而知是义物,悉还之。

《杜谊传》:谊字汉臣,台州黄岩人。事父母至孝。父刚严,谊独失爱,惴惴不自容,伺颜色而后进。继丧父母,号痛昼夜不绝,勺水不入口者累日。卜葬,徒跣负土为坟,往来十馀里,日渡塘涧,泥水没骭,虽大雨雪未尝稍止。手足皲裂血流,以漆涂之。每覆一畚,必三绕坟号而去。既葬,遂茇舍墓旁,负土以终丧,人往视之,辄遣去。日一饭,不荤。虽虎狼交于墓侧,谊泰然无所畏焉。

《沈宣传》:宣,汝州梁人。母亡,既葬,不塞墓门三十有六月,昼负土,夜拊棺而卧,为坟广百尺。

《桐阴旧话》:太保公,忠宪曾祖也,周国公祖也。皆葬灵寿相比。献肃公自太原移帅,定武,始议改葬。既发穴,则二瓦棺并列,有泉湛然其下。大惊,以问乡老。有曰:当时开圹,见水贫,不能易地,遂以木架于水上。然犹不腐,则知未尝溢涸尔。因不敢改。而相地者以为奇第,斲石为柱,横二石梁瓦,棺仍之不别为椁,增筑其封岐,冢首于上。淇水李公邦直为墓表,孙康简公漫叔书之。

《续笔谈》:濒海素少士人。祥符中,廉州人梁氏,卜地葬其亲,至一山中,见居人说,旬日前有数十龟,负一大龟葬于此山中。梁以为龟神物,其葬处,或是福地。与其人登山观之,乃见有丘墓之象。试发之,果得一死龟。梁乃迁葬他所,以龟之所穴,葬其亲。其后,梁生三子:立仪、立则、立贤。立则、立贤皆以进士登科,立仪尝预荐。皇祐中,侬智高平,推恩授假板官,立则值熙宁立八路选格,就二广连典十馀郡。今为朝请大夫致仕,予亦识之。立仪、立贤,皆朝散郎。至今皆在,徙居广州郁,为士族。至今谓之龟葬梁家。

《宋史刘羲叟传》:羲叟长于星历、术数。事皆验。羲叟未病,尝曰:吾及秋必死。自择地于父冢旁,占庚穴,以语其妻,如其言葬之。

《陈尧佐传》:尧佐知同州,徙永兴军。初,太后遣宦者起浮图京兆城中,前守姜遵尽毁古碑碣充砖瓦用,尧佐奏曰:唐贤人墓石,今十亡七八矣。子孙深刻大书,欲传之千载,乃一旦与瓦砾等,诚可惜也。其未毁者,愿敕州县完护之。后以太子太师致仕,自志其墓曰:寿八十二不为夭,官一品不为贱,使相纳禄不为辱,三者粗可归息于父母栖神之域矣。

《蔡磪传》:吴处厚者,邵武人,登进士第。仁宗屡丧皇嗣,处厚上言:臣尝读《史记》,考赵氏废兴本末,当屠岸贾之难,程婴、公孙杵臼尽死以全赵孤。宋有天下,二人忠义未见褒表,宜访其墓域,建为其祠。帝览其疏矍然,即以处厚为将作丞,访得两墓于绛,封侯立庙。《梦溪笔谈》:国子博士李馀庆知常州,强于政事,果于去恶,凶人恶吏,畏之如神,死葬横山,人过墓者皆下。有病疟者,取墓土著床席间,辄差。其敬惮之如此。《东轩笔录》:熙宁初,有朝士忘其氏,知河中府龙门县。有薛少卿,占籍是邑,一旦为盗斫坟茔之松槚。薛君投牒诉其事。朝士迂儒也,喜为异论,乃判其状曰:周文王之苑囿,犹得刍荛。薛少卿之坟茔,乃禁樵采。《妮古录》:熙宁中,金陵、丹阳之间,有盗发墓,得隐起砖于冢中。识者买得之,读其书,盖山中宰相隐居墓也。其文高妙,王荆公常诵之,书于天庆观文堂壁间。《春渚纪闻》:张无尽丞相为河东大漕日,于上党访得李长者古坟,为加修治,且发土以验之,掘地数尺,得一大盘石。石面平莹,无它铭款,独镌天觉二字。故人传无尽为长者后身。

《暇日记》:刘原父晚年病,不复识字,日月儿女皆不能认。人言永兴中,多发冢墓,求古物,致此。

《谈圃》:绍圣初,复用元丰旧人,吕吉甫起知金陵,孙公责归州,过之燕,劳甚厚。回谒于清凉寺,问曾上荆公坟否。公言不曾,到但妻母坟近一省之。盖是时士大夫上荆公坟者,无虚日。吕因是问之。

《挥麈馀话》:潘兑,字说之,吴门人。仕祐陵为侍从。宣和初,奉祠居里中。时郡民朱勔以倖进,宠眷无比。父冲殂,勔护丧归葬乡间,倾城出迓,而潘独不往。潘之先茔适有山林,形势近冲新阡,勔欲得之,乃修敬于潘。杜门弗纳。勔恃恩自恣,遣人讽之,且席以熏天之势。潘一切拒之。勔归京师,果愬于上,降御笔夺之。已而又訹御史诬之以罪,而褫潘之职。虽抑之于一时,而吴人至今称之。

《宋史邵雍传》:雍疾病,司马光、张载、程颢、程颐晨夕候之,将终,共议丧葬事外庭,雍皆能闻众人所言,召子伯温谓曰:诸君欲葬我近城地,当从先茔尔。既葬,颢为铭墓,称雍之道纯一不杂,就其所至,可谓安且成矣。

《赵君锡传》:君锡知郑陈澶三州、河南府,徙应天。因清明出郊,具奠谒杜衍、张升、张方平、赵概、王尧臣、蔡抗、蔡挺之茔,邀七家子孙,陪祭于侧,时人传其风义。《可谈》:常州诸胡,余外氏,自武平使枢密宗愈继执政,宗回、宗师、宗炎奕修,皆两制,宗质四子同时作监司,家赀又高,东南号富贵胡家。相传祖茔三女山,尤美,甚利子婿。余母氏乃尊行如渭阳诸婿钱昂、黄辅国、李诗、蒋廷俊、张巨、陈举、蒋存诚,皆为显官,馀无不出常调。

《厚德录》:蔡卞、章惇同肆罗织,迁谪元祐诸公。卞率惇以奏,乞发司马光墓。门下侍郎许将独无言。卞等退,哲宗留将问曰:卿不言,何也。将曰:发人之墓,非盛德事。哲宗曰:朕与卿同。乃不从。

《墨庄漫录》:重和戊戌岁,平江有盘门,外太和宫相近。耕夫数人,穴一冢。初入隧道,甚深,其中极宽,如厦屋然。复有数门扃鐍,不可开。耕者得古器物,及雁足镫之类,以为铜也。欲贷之,熟视之,乃金。因纷争至官。时应安道逄原为都守,尽令追索元物到官。乃遣郡官数人往闭其穴,观者如堵。其中四壁皆绘画嫔御之属,丹青如新,画手殊奇妙。有一秘色香炉,其中灰炭尚存焉。诸卒争取,破之。冢之顶,皆画天文元象。此特初入室,未见棺柩,意其在重室内也。又得数器而出,乃掩之。后考《图经》云:吴孙破虏坚之墓。然考之《吴志》,坚薨葬曲阿,未详此果何人也。

《谈薮》:王公衮,字吉老,宣子尚书之弟。先墓在会稽西山,为掌墓人奚泗所发。公衮诉之郡,杖之而已。公衮愤甚。奚泗受杖,诣公衮谢罪。公衮呼前,劳以酒,拔剑斩之。持其首诣郡。宣子时为侍郎,奏乞以己官赎罪。诏给舍集议。中书舍人张孝祥等议,上诏赦之。犹镌一秩。当时公衮孝名闻天下,永嘉王十朋以诗美之。《夷坚志》:石城永福寺对面,有丘陇,高且十丈。相传是陈恭公祖墓。未尝有人祭扫,是否莫能知。绍熙四年,衢人郑琯为主簿,以其处轩敞可远眺,欲平治陇首,构亭其上。工料已具,僧徒交劝,不可止。因委其事于吏叶愿。愿夜直宿书斋,梦驺导、陆续传呼:大师且至。一金紫人坐肩舆而来,呼愿曰:我宅于西冈将二百载尔。辈何得侵犯。愿布汗而寤,亟以白琯,遂寝其役。《老学庵笔记》:吴武安玠,葬德顺军陇千县。今虽隔在虏境,松楸甚盛,岁时祀享不辍,虏不敢问也。玠谥武安,而梁益间有庙,赐额曰忠烈。故西人至今,但谓之吴忠烈云。

《西溪丛语》:襄阳隐者,躬耕数亩。因古冢为亭,往来题诗甚富。一日,柱间得一绝,相传吕公作也:冢上为亭鬼莫嗔,冢头人即冢中人。凭栏莫起存亡意,除却虚空总是尘。

《诚斋杂记》:李陶,交趾人。母终,陶居于墓侧,躬自治墓,不受邻人助。群乌衔块,助成坟。

《宋史辛弃疾传》:弃疾卒,赠光禄大夫。咸淳间,史馆校勘谢枋得过弃疾墓旁僧舍,有疾声大呼于堂上,若鸣其不平,自昏暮至三鼓不绝声。枋得秉烛作文,旦且祭之,文成而声始息。

《嘉善县志》:吴仲圭将没,刻短碣冢上曰:梅花和尚之塔。人或怪之,曰:此有意,久当自验。未几,杨髡毁掘江南诸坟,仲圭以碣所署,疑为缁流,竟免。

《金史蔡圭传》:圭为户部员外郎,兼太常丞。圭号为辨博,凡朝廷制度损益,圭为编类详定检讨删定官。初,两燕王墓旧在中都东城外,海陵广京城围,墓在东城内。前尝有盗发其墓,大定九年诏改葬于城外。俗传六国时燕王及太子丹之葬,及启圹,其东墓之柩题其端曰燕灵王旧。旧,古柩字,通用。乃西汉高祖子刘建葬也。其西葬,盖燕康王刘嘉之葬也。圭作《两燕王墓辩》,据葬制名物款刻甚详。

《刘頍传》:頍迁西上閤门使。初,南苑有唐旧碑,书贞元十年御史大夫刘怦葬。上见之曰:苑中不宜有墓。頍家本怦后,诏赐頍钱三百贯改葬之。

《辍耕录》:至元间,释氏豪横,改宫观为寺,削道士为髡,且各处陵墓,发掘迨尽。孤山林和靖处士墓,尸骨皆空,唯遗一玉簪。时有人作诗以悼之,曰:生前不系黄金带,身后空馀白玉簪。

《遂昌杂录》:河西僧冯某者,与杨琏真珈生同里,幼同学,情好益,甚相同而相得也。杨在江南掘坟,遂以书招冯出河陇,来江南。既至道,以杭故宋富贵家十坟,遣冯使之发掘。冯父子皆僧也,十坟已掘六,金宝盖不资。馀四坟,方儗发掘,而冯父子两人,是夜皆得梦。梦林莽中金紫官人出拜,哀告曰:君父子所得,亦足矣。我辈安居于此久矣,幸贷我。父子觉而俱惊,此四墓于是乎获全。杨琏真珈败后五十年间,此曹无一存者。冯之父居杭西湖北山,余对邻,而其子则居昭庆寺之东。

臧湖隐先生,有屋六七间,与岳坟相近。时岳坟渐圮,江州岳氏讳士迪者,宋迪功郎,于王为六世孙。与宜兴唐门岳氏通谱,合力以起废坟,与寺,复完整。久之,王孙有为僧者,居坟西,大坏庙与寺,至靡有孑遗。台僧可观者,坚忍人也。以其事诉之上司官府,时何怡真为湖州推官,柯敬仲以书白其事。寺田典与人者复归。寺与庙,寸椽片瓦不留。

《元史李恒传》:恒破文天祥于瑞金,改江西宣慰使。天祥围赣州急。或言天祥坟墓在吉州,若遣兵发之,则必下矣。恒曰:王师讨不服耳,岂有发人坟墓之理。《孝友传》:孔全,亳州鹿邑人。父成病,刲股肉啖之,愈。后卒,居丧尽哀。庐墓左,负土为坟,日六十肩,风雨有亏,俟霁则补之。三年,起坟广一亩,高三丈馀。

张子夔,安西人。父丧,每夜半,以背负土,肘膝行地,匍匐至葬所,筛细土为坟。

陈乞儿,归德夏邑人。年九岁,母丧,哀毁,亲负土为坟,高一丈,广十六步。人悯其幼,欲助之,则泣拜而辞。黄赟,临江人。父君道,延祐间求官京师,留赟江南。时赟年幼,及既长,闻父娶后妻居永平,往省之,则父殁矣。庶母闻赟来,去,更嫁,拒不见赟。赟号哭语人曰:吾之来,为省吾父也。今吾父已殁,思奉其柩归而窆之,莫知其墓。苟得见庶母示以葬所,死不恨矣。久之,闻庶母居海滨,亟裹粮往。庶母复不纳,庶母之弟怜之,与偕至永平属县乐亭求父墓,又勿得。赟哭祷于神,一夕梦老父以杖指葬处曰:见片砖即可得。明日就其地求之,庶母之弟曰:真是已,敛时有某物可验。启朽棺,得父骨以归。

《稗史》:李佾,字子列,奉化江口人也。人有侵葬其先茔之侧,或曰:请讼之。子列曰:讼则彼合徙柩也。昔季武子成寝,杜氏之葬在西阶之下,请合葬,犹许之。此特邻逼尔,初岂害吾事也。况葬已掩藏,忍使之暴露耶。乡曲贤之。

《名山藏本行记》:姚伯华,桐庐人。桐庐无城,元末兵起,伯华父挈伯华挟赀避盗,至父母皆死。盗稍退,伯华得之崖下,负之行,从间道夜渡桐江,至其祖坟之下,掩以树叶,用木为锥,取石为砖,昼伏夜作,遂作坟。《云蕉馆纪谈》:陈友谅爱姬,苕华夫人,善月琴。友谅出师,必以随呼为妆驾。未几物故,葬于右耳峰猴溪桥侧。树石月琴以表之,至今人名月琴冢。

《福州府志》:闽忠懿王及夫人任氏,初葬于闽县灵岫乡凤池山后。唐长兴三年,改葬永福山,即今之莲花峰是也。后唐赐神道碑,张文宝撰文。宣德四年,有种屯田军三十人,将王冢盗发,圹门坚甚,只从上角凿破一孔,以巨绳腰一人先下。忽中绝,呼之不应。众愕然,乃以松脂作把,燃火光,照圹中。用长梯鱼贯而入,见先入者死矣。圹制广如屋,前祀王像,卓列五供炉,瓶烛台皆以金玉为之。后寝红棺二,盖王与夫人也。随将器物珍宝盗出。死者之妻,梦其夫泣告,发冢时先入,被大蛇咬死。欲分盗物一半。其妻以梦告群盗,不肯。告于管屯百户王杰,杰受赂,不问。复告于怀安县典史朱玉,玉得其金镯玉带,又不问。遂告于宪司。副使李素鲁、佥事邹穆,穷治其事,捕盗系狱。典史大怖,以为匿帝王物,欲自缢。或教其自首罪,可免。尽将金镯玉带呈官。时有生员王琨,告称系王后裔,认其物。有司未之信。及阅其家谱,圹中物俱载焉。照谱追物,物毕,出举王画像悬于堂上,只是方面大耳,巨目弓鼻,紫面修须,俨然可畏。四围朽蠹已尽,中独如故。诸公异之。内一水碗,其底寸许,如橄榄然,莹如金色,不识为何宝。召回回辨之,曰:此玻璃碗也。圹中盗物藏库,将十之一其王画像与王琨领回。王墓,官为修治。后琨仕至松阳知县。王像为县丞刘鉴借去,不还。琨告宪司,追出,并玉带一条,花大如掌。宣德八年,进御府,盖王之女适刘之祖也。时库役程浩督修治,为林谨夫言,亲见圹中悬棺,推之即动,棺盖已被盗开,随即封固。坟前石人、石兽,制极工巧。嗟叹久之。林为之诗曰:莲花之峰高入云,巍峨下有前王坟。松围翁仲如相语,草暗麒麟似出群。当时卜筑嗟埋玉,春色开残红踯躅。晓雨初晴叫鹧鸪,寒烟欲敛游麋鹿。忆昔朱连两搆凶,层城如昨霸图空。故宫总付苍茫外,羡道同归寂寞中。寝园秘器期千古,宣德初年发行伍。金炉璃碗落人间,玉带真容归御府。吾闻发者三十人,一人坠死其妻嗔。互相告首殒囹圄,无人得脱王憾伸。所幸官司即修缮,旧时茔域皆安奠。富沙派出来中州,蘋藻时思致明荐。维王秀挺英雄姿,保障东西建鼓旗。军中王气诚非偶,五百年来德政碑。古松老树多遗爱,濯濯英灵宛如在。后来勿学屯田军,踏破苔花慎毋再。

《琅琊漫抄》:瑞安高世则墓,有穹碑,一通吴中太湖,石所砻碑阴,锯纹朗朗。闻宣德间,永嘉黄少保淮葬父,锯其半为神道碑。锯且尽,高之裔孙某曰:相公取之薄矣。黄问故。高曰:恐后人复欲锯耳。黄默然。

《嵩阳杂识》:天顺间,安阳民牧牛,入一破冢中。铁索悬一棺,去地四五尺,四旁无一物。民摇动其棺,沙土蒙头,不能开眼。民惧急趋出,沙已没铁矣。翼日,拉伴往视之,沙土满中,不复见棺。盖触其机发而然也。《兖州府志》:成化初年,山东守臣上言,嘉祥南武山西南元寨山之东麓,有渔者陷入一穴中,得悬棺。其前有石碣,镌曾参之墓。奉诏封树丘陵,筑建飨堂,神路旁树松柏,缭以周垣。墓在嘉祥,始此。

《燕山丛录》:漷县得仁务有三大冢相望,其西北有冈隆起,冈首有洞,其中窅然深黑。常有以烛入者,行里许,有瓷瓮贮油,一灯荧荧然。人间什物俱备,试掷以砾,即有矢外射。其人惧而出,盖辽金诸贵人冢也。《辽邸记》:闻辽王晚抱异疾,不能亲女色。后宫中往往有抑郁致死者。今沙桥门外宫人斜,即群姬埋香处。每阴寒晦黑,过者闻红愁绿惨之声。

《延平府志》:吴仁泽者,恭之父也。葬云盖里俞坑之阳。近墓旧无竹,永乐十六年,墓之左忽一笋出。是岁,恭领乡荐登进士。至成化元年,复一笋出于故处。其秋,曾孙珙中乡试。八年,又出一笋。是春,珙亦登进士。至十九年,又出一笋。六年,珙由龙泉尹升户部主事。笋出惟一竿,挺然独秀,不复别出也。里人皆以为异,因呼为瑞竹。

《江宁府志》:武功康太史海曾大父,官南太常,死即葬江宁新亭乡。祖父与兄俱生长南都。太史以先墓在金陵,视金陵人不啻亲旧。沈韩峰侍御西巡,北还,赋诗饯之,有云:新亭有先垄,瞻省愧予生。每遇江东客,难胜渭北情之句。韩峰公祖墓,与太常墓相近,归家后,特为修治,命守墓者,禁其樵采。

《昆山县志》:许伯基立以进士知海丰县。每出行,见一老父日扫墓无间。使人问,曰:吾父母平生畏蛇虫,今虽没恐其潜挠,使体魄不安耳。伯基感其孝,遗以洁服,请与乡饮大宾席,以励风俗。

《松江府志》:徐文贞公祖乐善公,卜葬地于郡西谷阳桥内,形家议多纷纭。夜梦神告曰:明日风筝落处,即真穴也。及旦,候其坠处,识之,风筝上有字一行,云:人间亦自有丹丘。又相传,风筝纸乃仕籍第一版。《名山藏臣林记》:李遂为衢州知府,郡厅有丛冢,相传为郭璞墓,发之不利于守。遂曰郡厅也。而丘垄在其下耶。且景纯不没于此发之。

《山西通志》:嘉靖辛酉,长子有城役,乏砖,兵宪某令发古冢取砖。发一冢,及隧皆琉璃金碧龙凤之文,有巨蛇守之,赤色,目闪闪如电,吐气缭绕如烟,触之者立仆。惧不敢近,乃止。

《嘉善县志》:明万历戊子,邑侯蔡公彭以县治湫隘,议拓之重筑。后垣掘地,得一石,上刻指挥蔡某、安人彭氏之墓。夫妇二姓,适与侯姓氏相符。亟命加土覆焉。墓之几毁而不毁,有定数云。

《常熟县志》:印丞相应雷,南宋时敕葬堰泾河外尚湖之南。年祀辽远,墓旁悉为他姓所侵。明天启间,司成许士柔力为修复,重刻石志焉。按其复墓碑云:子德传孙肖翁、述翁,曾孙振之,俱仕元。传至三十世,孙祖朝无嗣,遗命以赘婿徐应任之子嫡甥文学为嗣,岁时享祀无缺,得以恪守坟茔者,应任之力也。过其墓者,往往相顾叹息。谓公无后而有后云。

《帝京景物略》:瓮山下数十步,元耶律楚材墓。墓前祠废,石像尚存,表碣羊虎零落,一翁仲立,未仆。天启七年夏夜,有萤千百集翁仲首。土人望见,夜哗曰:石人眼光也。质明,共踣而碎之。

《明外史汪乔年传》:初,乔年抚陕西,奉诏发自成先冢。乔年诇得其族人为县吏者,掠之。言:去县二百里为李氏村,在乱山中,十六冢聚葬,中一冢自成始祖也。相传,穴,为仙人所定,圹中有铁灯檠,曰铁灯不灭,李氏当兴。如其言发之有蝼蚁数石,火光荧荧然。斲棺,骨青黑色,黄毛被体,脑后一穴大如钱,中盘赤蛇,长三四寸,有角见日而飞,高丈许,以口吞日色咋咋者六七,反而伏。乔年函胪骨、并腊蛇以闻。

陈梦雷编,雍正时改由蒋廷锡修撰。《方舆汇编》是《古今图书集成》有关地理内容的资料汇编,分为4典。其中,《坤舆典》分为土、泥、石、砂、 汞、矾、黄、灰尘、水、冰、泉、温泉、井、舆图、建都、留都、关隘、市肆、陵寝、冢墓等20部,共140卷。

猜你喜欢

  • 第三十四卷

    第三十四卷目录 星变部汇考八天学会通〈日月五星之性 日月五星之权 日月五星之次权 在天经星之性 黄道十二象〉天步真原〈论天气日月五星之能 论天气开门之理 太阴五星杂用 天首天尾 论世界大权 在天大小会 扫星 流火..

  • 第三十三卷

    第三十三卷目录 星变部汇考七历学会通古法占验〈洪范八庶徵 乙巳占 紫微宫 太微宫 天市垣 中外宫占〉历学会通中法占验〈贤相通占〉庶徵典第三十三卷星变部汇考七《历学会通古法占验》《洪范八庶徵》八庶徵:曰雨,曰..

  • 第三十二卷

    第三十二卷目录 星变部汇考六宋史〈天文志〉庶徵典第三十二卷星变部汇考六《宋史》《天文志二十八舍》觜觿三星,为三军之候,行军之藏府,葆旅收,敛万物。明,则军粮足,将得势;动,则盗贼行,葆旅起;暗,则不可..

  • 第三十一卷

    第三十一卷目录 星变部汇考五宋史〈天文志〉庶徵典第三十一卷星变部汇考五《宋史》《天文志二十八舍》东方,角宿二星,为天关,其间天门也,其内天庭也。故黄道经其中,七曜之所行也。左角为天田,为理,主刑。其南..

  • 第三十卷

    第三十卷目录 星变部汇考四宋史〈天文志〉庶徵典第三十卷星变部汇考四《宋史》《天文志》〈按自星经天官书以下晋隋诸史皆有占法不如宋史之详故存此备考〉《紫微垣》紫微垣东蕃八星,西蕃七星,在北斗北,左右环列,..

  • 第二十九卷

    第二十九卷目录 星变部汇考三史记〈天官书〉庶徵典第二十九卷星变部汇考三《史记》《天官书》中宫天极星。〈注〉索隐曰姚氏案:春秋元命包云宫之为言宣也,宫气立精为神垣。又文耀钩曰中宫大帝,其精北极星。含元出..

  • 第二十八卷

    第二十八卷目录 星变部汇考二甘石星经〈四辅 六甲 钩陈 天皇 柱下 尚书 内厨 天床 北斗 华盖 五帝座 御女 天柱 女史 阴德 大理 辅星 内阶 文昌 三公 天棓 天枪 传舍 天厨 天一 太一 天牢 角宿 天理 执法 太阳守 相 ..

  • 第二十七卷

    第二十七卷目录 星变部汇考一新法历书图〈紫微垣 太微垣 天市垣 角宿 亢宿 氐宿 房宿 心宿 尾宿 箕宿 斗宿 牛宿 女宿 虚宿 危宿 室宿 壁宿 奎宿 娄宿 胃宿 昴宿 毕宿 觜宿 参宿 井宿 鬼宿 柳宿 星宿 张宿 翼宿 轸宿..

  • 第二十六卷

    第二十六卷目录 月异部汇考三金〈熙宗天会一则 海陵天德二则 贞元二则 正隆三则 世宗人定七则 章宗明昌五则 承安四则 泰和七则 卫绍王大安一则 宣宗贞祐三则 兴定五则 哀宗正大一则〉 元〈仁宗延祐一则〉明〈太祖洪..

  • 第二十五卷

    第二十五卷目录 月异部汇考一书经〈洪范〉诗经〈小雅渐渐之石〉礼记〈昏义〉易纬〈京房飞候〉春秋纬〈斗变〉吕子〈明理篇〉史记〈天官书〉汉书〈天文志〉晋书〈天文志〉隋书〈天文志 礼志〉宋史〈天文志〉娄元礼田家..

  • 第二十四卷

    第二十四卷目录 日异部总论宋张子正蒙〈参两篇〉荆川稗编〈唐一行论日蚀略 史伯璿论日月蚀〉娄元礼田家五行〈论日〉群书备考〈论日蚀〉 日异部艺文一日蚀上表 汉张衡太阳合朔不亏赋唐杨发太阳亏为宰臣乞退表 苏颋贺..

  • 第二十三卷

    第二十三卷目录 日异部汇考六金〈太祖天辅四则 太宗天会二则 熙宗天会一则 天眷一则 皇统五则 海陵天德二则 贞元二则 正隆三则 世宗大定十一则 章宗明昌二则 承安二则 泰和五则 卫绍王大安一则 宣宗贞祐三则 兴定三..

  • 第二十二卷

    第二十二卷目录 日异部汇考五唐〈高祖武德四则 太宗贞观十五则 高宗显庆一则 龙朔一则 麟德一则 乾封一则 总章一则 咸亨三则 上元二则永隆一则 开耀一则 永淳一则 睿宗文明一则 中宗嗣圣十一则 景龙二则 睿宗太极一..

  • 第二十一卷

    第二十一卷目录 日异部汇考四晋〈武帝泰始六则 咸宁三则 太康五则 惠帝元康二则 永康一则 永宁一则 太安一则 永兴一则 光熙一则 怀帝永嘉四则 悯帝建兴三则 元帝太兴二则 永昌一则 明帝太宁二则 成帝咸和三则 咸康四..

  • 第二十卷

    第二十卷目录 日异部汇考三后汉〈总一则 光武帝建武十三则 中元一则 明帝永平八则 章帝建初四则 章和一则 和帝永元五则 殇帝延平一则 安帝永初四则 元初六则 永宁一则 延光二则 顺帝永建四则 阳嘉二则 永和三则 桓帝..

  • 第十九卷

    第十九卷目录 日异部汇考二夏后氏〈仲康一则 帝廑一则 帝桀一则〉商〈帝辛一则〉周〈幽王一则 平王一则 桓王一则 庄王一则 惠王五则 襄王三则 匡王一则 定王三则 简王二则 灵王七则 景王五则 敬王六则 贞定王一则 考..

  • 第十八卷

    第十八卷目录 日异部汇考一诗经〈小雅十月〉礼记〈昏义〉周礼〈地官〉易纬〈京房飞候 川灵图〉春秋纬〈潜潭巴〉吕子〈明理〉史记〈天官书〉汉书〈五行志〉后汉书〈五行志〉刘熙释名〈释天〉晋书〈天文志 礼志〉南齐..

  • 第十七卷

    第十七卷目录 天变部汇考一汉书〈五行志〉隋书〈天文志〉观象玩占〈杂变〉管窥辑要〈天变色占 天阴晦占 天鸣占〉 天变部汇考二周〈懿王一则〉汉〈惠帝一则 昭帝一则〉后汉〈顺帝阳嘉一则〉魏〈高贵乡公正元一则 陈留..

  • 第十六卷

    第十六卷目录 庶徵总部纪事三 庶徵总部杂录 庶徵总部外编庶徵典第十六卷庶徵总部纪事三《创业起居注》:七月庚寅宿于绛郡,西北之鼓山,此山帝为讨捕大使时旧停营,所故逗而宿焉。去绛十馀里,绛城不下,是日晓鼓山..

  • 第十五卷

    第十五卷目录 庶徵总部纪事二庶徵典第十五卷庶徵总部纪事二《汉书高祖本纪》: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也,姓刘氏。母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父太公往视,则见交龙于上。已而有娠,遂产高祖。高祖为..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