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太平御览 / 李昉

卷一百九十六 ◎居处部二十四

2025-09-23 13:06 太平御览
○苑囿

  《风俗通》曰:苑,蕴也;言薪蒸所蕴积也。

  又曰:囿者,畜鱼鳖之处也。囿,犹有也。

  《说文》曰:苑有园曰囿,一曰养禽兽曰囿。

  《毛诗·文王·灵台》曰:王在灵囿,麀鹿攸伏。

  《左传·僖上》曰:齐侯与蔡姬乘舟于囿,荡公,公惧变色,禁之不可。公怒,归之未绝。蔡人嫁之。

  又《成下》曰:十八年秋,筑鹿囿,书,不时也。

  又曰:冬,筑郎囿。书,时也。季子欲速成,叔孙昭子曰:"焉用速成?其以剿民也。无囿犹可,无民其可得乎?"

  又曰:郑之有原圃,犹秦之有具囿。注:皆囿名也。

  《毛苌诗注》曰:囿,所以养禽兽,天子百里,诸侯四十里。

  《大戴礼》曰:正月,祭韭囿。

  《周官》曰:囿人,掌囿游之兽禁。郑玄注云:囿,游囿之离宫。小苑,游观处也。禁者,其蕃卫也。囿游之兽,游牧之兽也。

  《史记》曰:汉二年,东略地,诸故秦苑囿园池,皆令民田之。

  又《滑稽传》曰:秦始皇欲大苑囿,东至函谷关,西至陈仓。优旃曰:"善。多纵禽兽於其中,寇从东方来,令兽触之足矣。"始皇以故辍止。

  又:萧相国请曰:"上林中多空地,愿令民得田苑中。"上大怒曰:"相国多受民财,乃为民请吾苑。"乃下廷尉械系。数日,王卫尉侍,曰:"便於民而请,真宰相事。陛下距楚数岁,陈豨黥布反,上自击之,当是时,相国守关中,摇足则关已西非陛下有也。相国不此时为利,今乃利贾人之金乎?陛下何疑?"於是使持节赦出何,徒跣谢。上曰:"休矣!相国为民请吾苑,吾不许,我不过为桀纣主,而相国为贤相耳。"

  《汉书》曰:武帝好微行,后南山下乃知帝微行数出也,然尚迫於太后,未敢远出。丞相御史知旨,乃使右辅都尉徼循长杨以东,右内史发小民供待会。后乃私置更衣从宣曲以南一十二所,中休更衣,(师古曰:宣曲,宫名,在昆明池西。)投宿诸宫,长杨、五柞、倍杨、宣曲尤幸。於是上以为道远劳苦,又为百姓所患,乃使太中大夫吾丘寿王待诏能用算者二人,举籍阿城以南,盩厔以东,宜春以西,堤封顷亩,及其贾直,欲除以为上林苑,属之南山。又诏中尉、左右内史表属县草田欲以偿。时东方朔在傍,进谏曰:"臣闻谦逊静悫,天表之应,应之以福;骄溢靡丽,天表之应,应之以异。今陛下累郎台,恐其不高也;(师古曰:郎者,堂下周屋也。)弋猎之处,恐不广也。如今不为变,则三辅之地尽可以为苑,何以势厔、鄠、杜乎!奢侈起制,天为之变。上林虽小,臣尚以为大也。夫南山,天下之阻也,南有江淮,北有河渭,其地从汧、陇以东,商、雒以西,厥壤肥饶。汉兴,去三河之地,止霸产以西,都泾、渭之南,此所谓天下陆海之地,秦之所以虏西戎,兼山东者也。其山出玉、石、金、银、铜、铁、豫章、檀、柘,异类之物,不可胜原,(师古曰:原,本也。言说不能尽其根本也。)此百工所取给,万民所足仰也。又有秔稻梨栗,桑麻竹箭之饶,土宜姜芋,水多蛙鱼,贫者得以人给家足,无饥寒之忧,故酆、镐之间号为土膏,其贾亩一金。今规以为苑,绝陂池水泽之利,而取民膏腴之地,上乏国家之用,下夺农桑之业,弃成功,就败事,损耗五穀,是其不可一也。且盛荆棘之林,而长养麋鹿,广狐兔之苑,大虎狼之墟;又坏人冢墓,发人室庐,令幼弱怀土而思,耆老泣涕而悲,是其不可二也。斥而营之,垣而囿之,骑驰东西,车骛南北,又有深沟大渠,夫一日之乐,不足以危无堤之舆,(苏林曰:堤,限也。舆,乘舆也。不敢斥天子,故言舆也。张晏曰:一日之乐,谓田猎也。无堤之舆,谓天子富贵无堤限也。)是其不可三也。故务苑囿之大,祇恤农时,非所以强国富人也。夫殷作九市之宫而诸侯叛,(应劭曰:纣于宫中设九市。)灵王起章华之台而楚民散,秦兴阿房之殿而天下乱。粪土愚臣,忘生触死,逆盛意,犯隆指,罪当万死,不胜大愿,愿陈《泰阶六符》,(孟康曰:泰阶,三台也。每台而二星,凡六星,符,六星之符,验也。应劭曰:黄帝泰阶六符,经曰:泰阶者,天之三阶也。上阶为天子,中阶为诸侯、公卿、大夫,下阶为庶人。上阶上星为男主,下星为女主;中阶上星为诸侯,三公;下星为卿大夫;下阶上星为元士,下星为庶人。三阶平则阴阳和,风雨时,社稷神祗,威护其宜,天下大安,是谓太平。三阶不平,则五神乏祀,日有蚀之,水润不浸,稼穑不成,冬雷夏霜,百姓不宁,故治道倾,天子行暴令,好兴兵甲,修宫室,广苑囿,则上阶为之奄奄。疏,阔也,以孝武皆有此事,故朔为陈之。)以观天变,不可不省。"是日因奏《泰阶》之事,上乃拜朔为太中大夫、给事中,赐黄金百斤。然遂起上林苑。

  又曰:武初建元三年,微行始出,北至池阳,西至黄山,南猎长杨,东游宜春。(皆宫观名。)八九月中,侍中、常侍、武骑及待诏陇西、北地良家子能骑射者期诸殿门,故有期门之号,自此始也。旦入山下驰射鹿豕狐兔,手格熊罴,驰骛禾稼秔稻之地,民皆号呼骂詈也。

  又曰:宣帝神爵三年,起乐游苑。《三辅黄图》云在杜陵。

  又曰:元始元年,罢安定呼池苑以为安民县。

  又曰:枚乘说吴王曰:"汉上林离宫,积聚玩好,圈守禽兽,不如长洲之苑。游曲台,临上路,不如朝夕之池。"

  又曰:房太子既冠就宫,为立博望苑,以通宾客。

  范晔《后汉书》曰:永初六年春正月庚申,诏越巂置长利、高望、如昌三苑,又令益州置万岁苑,犍为置汉平苑。

  又曰:延熹二年初,造昆阳苑,置丞尉。

  又曰:安帝永初元年,以广成游猎地假与贫民。广成,苑名。在汝州。

  又曰:灵帝光和三年,作罼圭灵昆苑。(毕圭苑有二,东圭周一千五百步,中有鱼梁台;西苑周三千三百步,在洛阳宣平门外。)

  又曰:灵帝光和五年,始制置圃囿,以宦者为令。

  又曰:杨赐为少府光禄勋,代刘郃为司徒,帝欲造毕圭灵琨之苑,赐上疏谏曰:"窃闻使者并出,规度城南人田,欲以为苑。昔先王造苑囿,裁足以修容三驱之礼,薪莱刍牧,皆悉往焉。先帝之制,左补鸿池,右作上林,(鸿池在洛阳东,上林在西。)不奢不约,以合礼中。今猥规郊城之地,以为苑囿,坏沃衍,废田园,驱居人,畜禽兽,殆非所谓若保赤子之义。今城外苑已有五六,(阳嘉元年起西苑,延熹三年造显阳苑,《洛阳宫殿名》有平乐苑、上林苑,桓帝延熹元年置鸿德苑。)可以逞情意,顺四时也,宜惟夏禹卑宫,太宗露台之义,以慰下人之劳。"书奏,帝意欲止,以问侍中任芝、中常侍乐松等,曰:"昔文王之囿百里,人以为小;齐宣七十里,人以为大。今与百姓共之,无害於政也。"帝悦,遂令筑苑。

  《汉官典职》曰:宫内苑聚土为山,十里九阪,种奇树,育麋鹿麑麂,鸟兽百种,激上河水,铜龙吐水,铜仙人衔杯,受水下注,天子乘辇,游猎苑中。

  《汉旧仪》曰:上林苑中广长三百里,置令、丞、左右尉,苑中养百兽。天子遇秋冬猎射苑中,取禽无数。其中离宫七十所,皆容千乘万骑。

  又曰:武帝时,使上林苑中官奴婢,及天下民贫赀不满五十万徙置苑中,人日五钱,到元帝得七十亿万,以给军击西域。

  《续汉书·献帝纪》曰:昭宁元年,董卓住兵屯阳苑,使者就拜司空。

  《续汉书·百官志》曰:上林苑令一人,六百石,主苑中禽兽。

  《东观汉记》曰:桓帝延熹元年,初置鸿德苑。

  张璠《汉记》曰:梁冀多规苑囿,西至弘农,东至荥阳,南入鲁阳,北到河淇,周旗十里。

  《崔鸿十六国春秋·后赵录》曰:赵王八年春正月,立桑梓苑於襄国。

  又《后燕录》曰:慕容熙筑龙腾苑,广袤十馀里,役徒二万人。又起景灵山苑,内基广五百步,峰高十七丈。又起逍遥宫、甘露殿,连房数百,观门相交;凿天河渠引入宫。

  《晋宫阁名》曰:洛阳有洪德苑、灵昆苑、平乐苑。

  《河南十二境簿》曰:河南县有鹿子苑,洛阳城西有桑梓苑。

  《孟子》曰:齐宣王问孟子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诸?何其大也?"孟子曰:"犹以为小也。"王曰:"寡人囿方四十里,民以为大,何也?"曰:"文王之囿,刍荛、雉兔者往焉。与民同之,民以为小,宜矣。王之囿,杀麋鹿者如杀人之罪,是以四十里为穽于国中也。民以为大,不亦宜乎!"

  《吕氏春秋》曰:昔先王之为苑囿园池,足观望劳形而已矣,非好侈,节乎性也。

  陶季直《京都记》曰:覆舟山,周回二十里,有林名白水苑。

  又曰:建康县北,吴朝为桂林苑。

  《南朝宫苑记》曰:乐游苑,在覆舟山,南北连山筑台观,苑内起正阳、林光等殿。

  又曰:桂林苑,在落星山之阳。《吴都赋》云"数军实于桂林之苑",即此也。

  又曰:芳林苑,一名桃花园,本齐高帝旧宅,在废东府城东边秦淮大路北。齐王融作《曲水诗》序载"怀平浦乃睠芳林",即此也。

  又曰:南苑,在台城南凤台山。宋孝武以南苑地给张永,云"且给三百年,期讫更启",即此也。

  《渚宫故事》云:湘东王於子城中造湘东苑,穿地构山,长数百丈,植莲蒲,缘岸杂以奇木。其上有通波阁跨水为之。南有芙蓉堂,东有禊饮堂,堂后有隐士亭。北有正武堂,堂前有射堋、马埒。其西有乡射堂,堂安行堋,可得移动。东南有连理,太清初生此连理,当时以为湘东践祚之瑞。北有映月亭、修竹堂、临水斋。前有高山,山有洞石,潜行宛委二百馀步;山上有阳云楼,极高峻,远近皆见;北有临风亭、明月楼、颜之推云"屡陪明月宴",并将军扈义熙所造。

  《三辅黄图》曰:宫二、观十四,在甘泉苑垣内。甘泉苑起仙人观。

  石虎《邺中记》曰:邺城西三里桑梓苑,有宫临漳水,凡此诸宫皆夫人、侍婢。又并有苑囿养獐鹿雉兔虎,数游宴其中。

  《西京杂记》曰:庐陵王胥有勇力,恒於别囿学格熊罴,后遂能空手搏之。

  又曰:乐游苑自生玫瑰树,树下多苜蓿。

  又曰:文帝为太子,立思贤苑以招宾。

  又曰:梁孝王好宫室苑囿之乐,作曜华之宫,筑兔园。园中有白室山,山上有肤寸石、落猿岩、栖龙岫。又有雁池,池间有鹤洲凫渚。宫馆相连,延亘数里;奇果异树,瑰禽怪兽,靡不毕备。王与宫人宾客弋钓其中。

  《韩子》曰:秦大饥,应侯请发五苑果枣栗以活民,王曰:"秦法,赏有功,诛有罪。今发五苑,是有功无功俱赏也。"

  《礼稽命微》曰:外内之制,各得其所;四方之事,无有畜滞,则麒麟游囿,六畜繁多,天苑有德星应。

  《白虎通》曰:苑囿所以在东方何?苑囿,养万物者也,东方所以生也。

  《战国策》曰:张仪说韩王曰:"大王不助秦,鸿台之宫,乐林之苑,非韩之有也。"

  《拾遗记》曰:黄帝为养龙之囿。

  《洞冥记》曰:北及玄阪,云空同七十万里,日月不至,其地自明,有紫河万里,流沫千丈,中有寒荷,霜下方香茂也。北有溃阳之山。有兔如鼠能飞,毛色光如漆,以脑和丹食则不死。帝使放兔於昭祥苑,苑在甘泉宫西,周千里,万国献异物,皆集此中。

  《三辅黄图》曰:甘泉苑起仙人观,缘山谷行至云阳,三百八十里,入右扶风,周回五百四十里。

  《两京记》曰:东宫有九殿。禁苑在宫城之北,苑中有四面监,分掌宫中种植及修缉,又置苑总监都统,并属司农寺。

  又曰:东都苑,隋曰会通苑,又改为芳华。

  又曰:神都苑,周回一百二十六里,东面七十里,南面三十九里,西面五十里,北面二十四里。

  司马相如《封禅文》曰:般般之兽,乐我君囿。

  《太平御览》 宋·李昉

中国古代著名类书。宋代四大书之一。宋太宗时命李昉等14人编辑,从太平兴国二年(977)三月下诏开修,到雍熙元年(984)十二月完成,共用了六年零九个多月时间。系据北齐《修文殿御览》、唐人辑《文思博要》等类书编纂。初名《太平总类》,因太宗阅览,改题今名,简称《御览》。一千卷。分五十五门,五千四百七十四类目。征引古书一千五百七十九种。保存了大量原始资料,其中汉人传记百余种、旧地志二百余种尤为珍贵,是古书辑佚校勘的重要资料。唯因许多资料钞自前人类书,有不够准确处。1935年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三编》本,系张元济用日本静嘉堂文库藏南宋蜀本三百一十五卷,与日本宫内省等地藏南宋蜀本,及日本安政二年(1855)活字本配补影印,版本较善。1960年中华书局又据以影印。近人钱亚新有《太平御览索引》,洪业等编有《太平御览引得》。

猜你喜欢

  • 卷二百六十三 ◎职官部六十一

    ○别驾 应劭《汉官仪》曰:元帝时,丞相于定国条州大小为设吏员,治中别驾、诸部从事秩皆百石。 《汉书》曰:黄霸为扬州刺史。三岁,宣帝诏赐车盖特高一尺别驾主簿车,缇䌷屏星於轼前,以彰有德。 《东观汉记》曰:..

    1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六十二 ◎职官部六十

    ○良太守下 《北史》曰:西魏裴侠,除河北郡守。侠躬履俭素,爱人如子,所食惟菽麦盐菜而已,吏人莫不怀之。此郡旧制,有渔、猎夫三十人以供郡守,侠曰:"以口腹役人,吾所不为也。"乃悉罢之。又有丁三十人供郡守役..

    1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六十一 ◎职官部五十九

    ○良太守中 《魏略》曰:颜斐字文林。为京兆太守。到官,乃令属县整阡陌,树桑果。又是时人多无车牛。斐课人以闲月取车材,使转相教作车。又课民无牛者命畜猪,贵时卖以买牛。始人以为烦。一二年间,家家有丁车、大..

    1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六十 ◎职官部五十八

    ○良太守上 《汉书》曰:黄霸,字次公,淮阳人也。为颍川太守,咸称神明,奸人去入他郡,盗贼日少。霸力行教化而后诛罚;霸以外宽内明得吏民心。是时凤皇神雀数集郡国,颍川尤多。天子下诏称扬曰:"颍川太守霸,养视..

    1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五十九 ◎职官部五十七

    ○太守 《论语》子路曰: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善人居中不践迹,不入室也。此人为政不能早有成功,百年乃能无残暴之人。) 《史记》曰:万石君名奋,其父赵人也,姓石氏。奋长子建,次子甲,次子乙,官皆至..

    1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五十八 ◎职官部五十六

    ○良刺史下 《唐书》曰:姜谟拜秦州刺史。高祖谓曰:"衣锦还乡,古人所尚,今以本州相授,用答元功。凉州之路,近为荒梗,宜弘方略,有以静之。"谟至州,抚以恩信,州人相谓曰:"吾辈复见太平官府矣。"盗贼悉来归首..

    1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五十七 ◎职官部五十五

    ○良刺史中 《后魏书》曰:李崇为扬州刺史。先是,寿春县人苟泰有二子,三岁遇贼,亡失数年,不知所在。后见在同县人赵奉伯家,泰以状告。各言己子,并有邻证,郡县不能断。崇曰:"此易知耳。"二父与儿各在别处,经..

    1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五十六 ◎职官部五十四

    ○良刺史上 《汉书》曰:黄霸为扬州刺史。治有绩,汉宣诏赐车特高一尺,别驾主簿,缇䌷屏泥于载前,以彰有德也。 又曰:朱博迁冀州刺史。博本武吏,不更文法,及为刺史行部,吏民数百人遮道自言。博驻车决遣,四五百..

    1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五十五 ◎职官部五十三

    ○刺史下 《隋书》曰:杨尚希素有足疾。上谓之曰:"蒲州出美酒,足堪养病,屈公卧治之。"於是出拜蒲州刺史。 又曰:高励拜楚州刺史,吏民安之。先是,城北有伍子胥庙,其俗敬鬼,祈祷者必以牛酒,至破产业。励叹曰:..

    1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五十四 ◎职官部五十二

    ○刺史上 《汉书》曰:监察御史,秦官,掌监郡。汉省,丞相遣刺史,不常置。武帝元封五年初置部刺史,掌奉诏,条察州郡,秩六百石,员十三人。 又曰:刺史以六条问事,非条所问不省。一条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

    1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五十三 ◎职官部五十一

    ○内史 《史记》曰:汲黯,字长孺。公孙弘为相,乃上言曰:"右内史界部中,多贵人宗室,难治,非素重臣不能任,请徙黯为内史。"数岁官事不废。 《汉书》曰:倪宽迁右内史。宽既治民,劝农业,表奏开六辅渠,(六辅谓..

    0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五十二 ◎职官部五十

    ○尹 《春秋传》曰:周公相王室以尹天下。(尹,正也。) 《汉书》曰:内史,周官,秦因之,掌治京师。景帝二年,分置左、右内史。武帝太初元年,更名京兆尹。(张晏曰:地高曰京。《左传》曰:"莫之与京。"十亿曰兆。..

    0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五十一 ◎职官部四十九

    ○都督 《晋书》曰:杜预为都督荆州诸军事,南土美而谣之曰:"后世无叛由杜翁,孰识智名与勇功。" 又曰:陶侃为都督荆、雍、益、梁四州诸军事。是时荆州大饥,百姓多饥死。侃至秋熟辄籴,至饥复价粜之,士庶欢悦。咸..

    0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五十 ◎职官部四十八

    ○司隶校尉 《通典》曰:司隶,周官也。掌五隶之法。辨其物而掌其政令,(五隶,谓罪隶、蛮隶、闽隶、夷隶貉隶也。物谓衣服、兵器之属。)帅其民而捕其盗贼。 《汉书》曰:诸葛丰为司隶校尉,无所回避,京师为之语曰:..

    0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四十九 ◎职官部四十七

    ○从事中郎 《魏志》曰:韩嵩,字德高,义阳人。少好学,贫不改操。知世将乱,不应三公之命,与同好数人隐居於郦西山中。黄巾起,嵩避难南方,刘表逼以为从事中郎。 《吴志》曰:严畯,字曼才,彭城人也。少耽学,善..

    0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四十八 ◎职官部四十六

    ○王师 《汉书》曰:王式,字翁思,东平人。为昌邑王师。昭帝崩,昌邑王嗣立,以行淫乱废,昌邑群臣皆下狱。治事使者责问曰:"师何以无谏书?"式对曰:"臣以《诗》三百五篇朝夕授王,至於忠臣孝子之篇,未尝不为王反..

    0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四十七 ◎职官部四十五

    ○太子率更令 《六典》曰:率更令之职,掌宗族次序,礼乐、刑罚及刻漏之政令。凡皇太子释奠於先圣先师,讲学齿胄,皆总其仪注,而为之导引。若皇太子备礼出入,乘轺车,位亚家令焉。 《汉书》曰:颜师古注曰:"掌知..

    1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四十六 ◎职官部四十四

    ○太子左右赞善大夫 《六典》曰:左赞善大夫,掌翊赞太子以规讽也。皇太子出入动静,苟非其德义,则必陈古以箴焉。右赞善大夫,掌如其左。凡皇太子朝,宫臣则列於右阶之下。 《唐书》曰:贞元十六年,以山人崔芊为右..

    1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四十五 ◎职官部四十三

    ○太子宾客 《六典》曰:太子宾客掌侍从规谏,赞相礼仪,而先后焉。凡皇太子有宾客宴会,则为之上齿。 《汉书》曰:高祖欲废太子,吕后用张良计,致商山四皓,以为宾客。又孝武帝为太子,立博望苑以使通宾客,则其义..

    0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四十四 ◎职官部四十二

    ○太子太师 《六典》曰:太子三师,以道德辅教太子者也,止於动静、起居、言语、视听,皆有以师焉。 《礼记·文王世子》曰:教世子必以礼乐。乐所以修内也,礼所以修外也。礼乐交错於中,发形於外,是故其成也怿。出..

    0 太平御览 2025-09-23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