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文学 / 孟子

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2025-09-25 11:04 古代文学

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原文】

孟子去齐,充虞路问曰:“夫子若有不豫①色然。前日虞闻诸夫子曰:‘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曰:“彼一时,此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③。由周而来,七百有余岁矣。以其数,则过矣;以其时考之,则可矣。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吾何为不豫哉?”

【注释】

①豫:快乐,愉快。②不怨天,不尤人:这是引孔子的话,见《论语-宪问》。尤,责怪,抱怨。③名世者:有名望而辅佐君王的人。

【译文】

孟子离开齐国,充虞在路上问道:“老师似乎有不快乐的样子。可是以前我曾听老师您讲过:‘君子不抱怨上天,不责怪别人。”’

孟子说:“那是一个时候,现在又是一个时候。从历史上来看,每五百年就会有一位圣贤君主兴起,其中必定还有名望很高的辅佐者。从周武王以来,到现在已经七百多年了。从年数来看,已经超过了五百年;从时势来考察,也正应该是时候了。大概老天不想使天下太平了吧,如果想使天下太平,在当今这个世界上,除了我还有谁呢?我为什么不快乐呢?”

【读解】

这一段话不分名言却不少。它所表达的孟子的思想感情是极复杂的。有些像告老还乡歌,又有些像解甲归田赋。

孟子的学生是很不错的,在这时深知老师的心情,于是了引用老师平时所说的“不怨天,不尤人”来加以劝慰。老师也是很不错的,坦率承认“彼一时,此一时也。”人非圣贤,怎么可能没有自己的情绪呢?所以,平时说“不怨天,不尤人是对的,可一旦事情真正落到自己头上,有抱怨情绪也是可以理解的。

接下来,孟子话说天下大势,实际上也向学生解释了自己不愉快的原因。“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这是孟子的政治历史现,成为名言,对后世发生着深刻影响。按照这个观点推算,孟子的时代正应该有“王者”兴起了,可孟子周游列国,居然没有发现这样的“王者”,好不容易遇到齐宣王,看来还有些眉目,可最终还是斗不过那些“贱丈夫”,自己没有能够说服齐宣工实施“王天下”的一套治国平天下方案。没有“王者”,“名世者”又怎么显现出来呢?而孟子分明觉得自己就正应该是那“名世者”,所以才有如许惆怅,如许,阎然。又怎能“不怨天,不尤人”呢?所以他说“大概老天不想使天下太平了吧”,反过来又自我安慰说,如果老天还想使天下太平,“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这样一想,也就没有什么不快乐了。“吾何为不豫哉?”与其说是对学生充虞的回答,不如说是自我解嘲更准确些。

“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大有孔子所说“天生德于予,桓她其如子何?”(《论语·速而》)的味道。其底蕴是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当然,孟子的表达是有愤激情绪的,因此也成为后世批判孔、孟之道时的靶子之一,认为他不可一世,狂妄到了极点。要说狂妄,伟大的人物从内心来说总是那么一点点的。如果要脱离开具体的语言环境来加以定罪,那孟子当然也就难辞其咎了,因为他毕竟说过那样一句话啊!

猜你喜欢

  • 自暴自弃,岂不哀哉

    自暴自弃,岂不哀哉【原文】孟子曰:“自暴①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言非②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1 古代文学 2025-09-25
  • 为渊驱鱼,为丛驱雀

    为渊驱鱼,为丛驱雀【原文】孟子曰:“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①。民之归仁也,..

    0 古代文学 2025-09-25
  • 水清濯缨,水浊濯足

    水清濯缨,水浊濯足【原文】孟子曰:“不仁者可与言哉?安其危而利其菑①,乐其所以亡者。不仁而可与言,则何亡国败家之有?有孺子歌曰:‘沧一浪一②之水清兮,可以濯③我缨④;沦一浪一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孔..

    0 古代文学 2025-09-25
  • 人有恒言,天下国家

    人有恒言,天下国家【原文】孟子曰:“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译文】孟子说:“人们有句口头语,都说‘天下国家。’天下的基础是国,国的基础是家,家的基础是个..

    1 古代文学 2025-09-25
  •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原文】孟子曰:“一爱一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诗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译文】孟子说:“一爱一别人却得..

    1 古代文学 2025-09-25
  • 仁得天下,不仁则失

    仁得天下,不仁则失【原文】孟子曰:“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①;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今恶死亡而乐不仁..

    1 古代文学 2025-09-25
  • 离娄上

    离娄上本篇开始出现短章,长篇大论减少。内容涉及政治和为人处事的各个方面,以论“仁”的为最多。全篇原文共28章,本书选14章。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原文】孟子曰:“离娄①之明、公输子(2)之巧,不以规矩,不..

    1 古代文学 2025-09-25
  • 廉洁与酸腐

    廉洁与酸腐【原文】匡章①曰:“陈仲子②岂不诚廉士哉?居放陵③,三日不食,耳无闻,目无见也。井上有李,螬食实者过半矣(4),匍匐往,将食之(5)三咽,然后耳有闻,目有见。”孟子曰:“于齐国之士,吾必以仲子..

    1 古代文学 2025-09-25
  • 偷鸡贼的逻辑

    偷鸡贼的逻辑【原文】戴盈之①曰:“什一,去关市之征,今兹②未能,请轻之,以待来年,然后已,何如?”孟子曰:“今有人日攘③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

    1 古代文学 2025-09-25
  • 胁肩诌笑,病于夏畦

    胁肩诌笑,病于夏畦【原文】公孙五问曰:“不见诸侯何义?”孟子曰:“古者不为臣不见。段干木①逾垣而辟②之,泄柳闭门而不内③,是皆已甚;迫,斯可以见矣。陽货欲见孔子④而恶无礼,大夫有赐于士,不得受于其家,..

    0 古代文学 2025-09-25
  •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原文】孟子谓戴不胜①曰:“子欲子之王之③善与?我明告子。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傅诸?使楚人傅诸?”曰:“使齐人傅之。”曰:“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③之,虽日挞而求其齐..

    1 古代文学 2025-09-25
  • 动机与效果的问题

    动机与效果的问题【原文】彭更①问曰:“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以传食②于诸侯,不以泰(3)乎?”孟子曰:“非其道,则一章食不可受于人;如其道,则舜受尧之天下,不以为泰——子以为泰乎?”曰:“否。士无事..

    1 古代文学 2025-09-25
  • 不由其道,钻穴之徒

    不由其道,钻一穴一之徒【原文】曰①:“丈夫生而愿为之有室,女子生而愿为之有家;父母一之心,人皆有之。不待父母一之命、媒妁②之言,钻一穴一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古之人未尝不欲仕也,又恶不由..

    1 古代文学 2025-09-25
  • 妾妇之道与大丈夫之道

    妾妇之道与大丈夫之道【原文】景春①曰:“公孙衍②、张仪②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①”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5);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

    0 古代文学 2025-09-25
  • 滕文公下

    滕文公下本篇以论立身处世的“出处”、气节等为主,很富有哲理一性一,当然也仍然离不开政治。全篇原文共10章,本书选8章。枉己者,未有能直人者也【原文】陈代①曰:“不见诸侯,宜若小然;今一见之,大则以王,小..

    0 古代文学 2025-09-25
  •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原文】有为神农之言①者许行②,自楚之膝,踵③门而告文公曰:“远方之人闻君行仁政,愿受一廛而为氓④。”文公与之处。其徒数十人,皆衣褐,捆屦,织席以为食⑤。陈良之徒陈相与其弟辛(..

    1 古代文学 2025-09-25
  • 上行下效的实例

    上行下效的实例【原文】滕定公①薨②,世子谓然友③曰:“昔者孟子尝与我言于于宋,于心终不忘,今也不幸至于大故④,吾欲使子问于孟子,然后行一事。”然友之邹⑤问于孟子。孟子曰:“不亦善乎!亲丧,固所自尽(6..

    1 古代文学 2025-09-25
  • 膝文公上

    膝文公上膝文公上本篇前面三章记录孟子与膝文公之间的谈话和事迹,后两章分别记录孟子对农家和墨家两个学派的观点。其中对农家的观点论述社会分工问题,且有农家的资料价值,较为重要。全篇原文一共只有5篇,本书选3..

    1 古代文学 2025-09-25
  • 官场与商场中的垄断现象

    官一场与商场中的垄断现象【原文】孟子致为臣而归①。王就见孟子,曰:“前日愿见而不可得;得侍同朝,甚喜;今又弃寡人而归,不识可以继此而得见乎?”对曰:“不敢请耳,固所愿也。”他日,王谓时子②曰:“我欲中..

    2 古代文学 2025-09-25
  • 君子不以天下俭其亲

    君子不以天下俭其亲【原文】孟子自齐葬于鲁①,反于齐,止于嬴②。充虞③请曰:“前日不知虞之不肖,使虞敦匠事④。严(5),虞不敢请.今愿窃有请也:木若以(6)美然。”曰:“古者棺椁无度(7),中古(8)棺七寸..

    3 古代文学 2025-09-24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蜂鸟影院 2048影视资源论坛 熊猫影视 河马影视 星辰影视 萝卜影院 八哥电影网 人人看电影 无忧影视网 橙子影视网 叮当影视网 天天影视网 青青影视网 电影天堂 开心追剧网 西瓜影院 麻花影视网 70影视网 年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