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格言联璧译注 / 金缨

悖凶类

2025-04-19 12:41 格言联璧译注

【题解】

悖凶类一章讲的是一些悖谬、错误并且会带来凶险和灾祸的行为。所讲的内容近乎全都是应当批判的言行和努力克服的毛病,以及由这些言行、毛病而带来的危害等。编者竭力从反面告诫人们做好人、行善事的必要性。当然,这也可以理解为一章为人处世的反面教材,让读者引以为戒。这一章主要针对的是富贵之人、为官之人和精明能干之人。因为灾祸往往因侮辱、侵夺乃至伤害他人而生,而恰恰是这类人具备这样的条件,因此编者格外提醒这类人要懂得修养自己。修养的重点还是在道德品质上,要敬重天道、无愧良心,时时存善念、做善事,去除自己心中的不良欲望,为子孙后代和他人着想。不要因为暂时的富贵就大肆挥霍、轻贱他人;不要因为暂时的权力就放纵欲望、欺辱他人;更不要为追逐富贵和权力就放弃了天理和良心。悖凶类一章谈论的重点在于提醒富贵的人、做官的人、精明的人,不要因为自身有钱财势力就去欺压人民,要敬重天道、心存善念,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生活富足、儿孙平安。无论身处哪个时代,这种思想都会促进人类社会的和谐稳定。此外,这一章也有一定的因果报应思想,认为自己做下的任何恶,最终都会遭到报应和惩罚,其用意是从反面强调了积德行善的重要意义,使人乐于为善,在科技尚未昌明的农业社会,这种思想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

富贵家不肯从宽,必遭横祸[1];聪明人不肯学厚,必夭天年[2]。

【译文】

富贵人家如果不肯宽厚待人的话,那么必定会遭到意外的灾祸;聪明人如果不肯学得宽厚一些,那么必定会减损寿命。

倚势欺人,势尽而为人欺;恃财侮人,财散而受人侮。

【译文】

倚仗权势欺负他人,一旦失去了权势便会被人欺负;倚仗钱财侮辱他人,一旦钱财散尽便会被人侮辱。

暗里算人者[3],算的是自家儿孙;空中造谤者[4],造的是本身罪孽。

【译文】

暗地里算计别人的人,最终算计的是自己的儿孙;凭空说别人坏话的人,最终是给自己制造罪孽。

【源流】

清陈弘谋《五种遗规》之史搢臣《愿体集》:暗里算人者,算的是自己儿孙;空中造谤者,造的是本身罪恶。按,《格言联璧》此句当本于清代史典编撰之文句。

饱肥甘[5],衣轻暖[6],不知节者损福[7];广积聚,骄富贵[8],不知止者杀身[9]。

【译文】

人如果饱食肥美的食物,穿着轻柔暖和的衣服,不懂得节制最终会使福气受到减损;人如果大量积聚财富,因富贵而骄横,不懂得收敛最终会招来杀身之祸。

【源流】

宋李邦献《省心杂言》:饱肥甘,衣轻暖,不知节者损福;广积聚,骄富贵,不知止者杀身。

文艺自多[10],浮薄之心也[11];富贵自雄[12],卑陋之见也[13]。

【译文】

因文才而自夸,这是因为心中的浮躁与浅薄;因富贵而自傲,这是因为见识的卑微与浅陋。

【源流】

明吕坤《呻吟语》卷四:文艺自多,浮薄之心也;富贵自雄,卑陋之见也。

位尊身危,财多命殆[14]。

【译文】

地位尊贵显赫的人,往往处境危急;积聚大量财富的人,常常命运凶险。

【源流】

《后汉书冯衍列传》:(田邑《报冯衍书》):况今位尊身危,财多命殆。按,《格言联璧》此句当本于汉代田邑之语。

机者祸福所由伏[15],人生于机[16],即死于机也[17];巧者鬼神所最忌[18],人有大巧,必有大拙也[19]。

【译文】

灾祸与福祉都潜藏于心机之中,人因心机而兴起,也注定会因心机而败亡;魔鬼和神明都忌讳太过聪明,人一旦变得极其聪明,也必定会变得极其愚蠢。

出薄言[20],做薄事,存薄心,种种皆薄,未免灾及其身;设阴谋,积阴私[21],伤阴骘[22],事事皆阴,自然殃流后代[23]。

【译文】

说刻薄的话,做刻薄的事,存刻薄的心,种种都这样刻薄,难免不会使自身遭到灾祸;设计阴谋,做不可告人的事,损害阴德,事事都这样不可告人,注定会使后代遭到祸害。

【源流】

清陈弘谋《五种遗规》之陈希夷《心相编》:如何短折亡身:出薄言,做薄事,存薄心,种种皆薄;如何凶灾恶死:多阴毒,积阴私,有阴行,事事皆阴。按,《格言联璧》此句当本于宋代陈抟之语。

积德于人所不知,是谓阴德,阴德之报,较阳德倍多[24];造恶于人所不知,是谓阴恶,阴恶之报,较阳恶加惨[25]。

【译文】

在别人不知道的时候做善事,这就是阴德,阴德的回报,要比阳德多出许多;在别人不知道的时候做恶事,这就是阴恶,阴恶的报应,要比阳恶惨重得多。

家运有盛衰,久暂虽殊[26],消长循环如昼夜[27];人谋分巧拙[28],智愚各别,鬼神彰瘅最严明[29]。

【译文】

家族命运有盛有衰,虽然有长短的区别,但增减循环就像白天黑夜一样此消彼长;人的心思有聪明有愚笨,虽然有聪明和愚笨的区别,但鬼神表彰善行、憎恨邪恶最为严明。

天堂无则已,有则君子登;地狱无则已,有则小人入。

【译文】

天堂没有就罢了,有则君子登临;地狱没有就罢了,有则小人堕入。

为恶畏人知,恶中冀有转念[30];为善欲人知,善处即是恶根。

【译文】

做坏事怕人知道,说明恶中尚有希望悔改之念;做好事想让人知道,说明为善之时已经埋下恶根。

【源流】

明洪应明《菜根谭》:为恶而畏人知,恶中犹有善路;为善而急人知,善处即是恶根。

谓鬼神之无知[31],不应祈福;谓鬼神之有知,不当为非。

【译文】

认为鬼神什么都不知道,就不要去祈求福祉;认为鬼神什么都知道,就不要去为非作歹。

势可为恶而不为[32],即是善;力可行善而不行,即是恶。

【译文】

有作恶的能力而不去作恶,这便是善;有做好事的能力而不去做好事,这便是恶。

于福作罪[33],其罪非轻[34];于苦作福[35],其福最大[36]。

【译文】

身处幸福之中却做坏事,这样的罪恶是极其严重的;身处贫苦之中却做好事,这样的善行是最伟大的。

【源流】

唐释道世《法苑珠林》卷第三十二:当知于苦修福,其福最大;于福作罪,其罪不轻。是以从苦入乐,未知乐中之乐;从乐入苦,方知苦中之苦。按,《格言联璧》此句当本于唐代释道世编撰之文句。

行善如春园之草[37],不见其长,日有所增;行恶如磨刀之砖[38],不见其消,日有所损。

【译文】

做好事就好比春天园圃中的小草,虽然看不出它的生长,但它每天都在长高;做坏事就好比磨刀用的砖石,虽然看不出它的减少,但它每天都在损耗。

【源流】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七回:出家人行善如春园之草,不见其长,日有所增;行恶之人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按,《格言联璧》此句当化用《西游记》之文句。

使为善而父母怒之[39],兄弟怨之,子孙羞之,宗族乡党贱恶之,如此而不为善,可也。为善则父母爱之,兄弟悦之,子孙荣之,宗族乡党敬信之,何苦而不为善?使为恶而父母爱之,兄弟悦之,子孙荣之,宗族乡党敬信之,如此而为恶,可也。为恶则父母怒之,兄弟怨之,子孙羞之,宗族乡党贱恶之,何苦而必为恶?

【译文】

假使做好事会使父母发怒,兄弟埋怨,子孙羞耻,族人和乡亲们鄙视、厌恶,如果因为这样而不去做好事,是可以的。但实际上,做好事会使父母关爱,兄弟高兴,子孙荣耀,族人和乡亲们敬重、信任,所以为什么不去做好事呢?假使做坏事会使父母关爱,兄弟高兴,子孙荣耀,族人和乡亲们敬重、信任,如果因为这样而去做坏事,是可以的。但实际上,做坏事会使父母发怒,兄弟埋怨,子孙羞耻,族人和乡亲们鄙视、厌恶,所以为什么要去做坏事呢?

【源流】

清陈弘谋《五种遗规》之《王阳明文钞》:使为善而父母怒之,兄弟怨之,宗族乡党贱恶之,如此而不为善,可也。为善则父母爱之,兄弟悦之,宗族乡党敬信之,何苦而不为善!使为恶而父母爱之,兄弟悦之,宗族乡党敬信之,如此而为恶,可也。为恶则父母怒之,兄弟怨之,宗族乡党贱恶之,何苦而必为恶!按,《格言联璧》此句当本于明代王阳明之语。

为善之人,非独其宗族亲戚爱之,朋友乡党敬之,虽鬼神亦阴相之[40];为恶之人,非独其宗族亲戚叛之,朋友乡党怨之,虽鬼神亦阴殛之[41]。

【译文】

做好事的人,不仅会得到家族成员的爱戴,还会得到朋友和乡亲的敬重,即便鬼神也会在暗中帮助他;做坏事的人,不仅会遭到家族成员的抛弃,还会受到朋友和乡亲的怨恨,即便鬼神也会在暗中惩罚他。

【源流】

清陈弘谋《五种遗规》之《王阳明文钞》:为善之人,非独其宗族亲戚爱之,朋友乡党敬之,虽鬼神亦阴相之;为恶之人,非独其宗族亲戚恶之,朋友乡党怨之,虽鬼神亦阴殛之。按,《格言联璧》此句当本于明代王阳明之语。

为一善而此心快惬[42],不必自言,而乡党称誉之,君子敬礼之,鬼神福祚之[43],身后传诵之;为一恶而此心愧怍[44],虽欲掩护[45],而乡党传笑之[46],王法刑辱之[47],鬼神灾祸之[48],身后指说之[49]。

【译文】

做了一件好事而心情舒畅,用不着自己说,就会得到乡亲的称赞,君子的尊敬和以礼相待,以及鬼神赐给的福禄,并且死后还会为人们所传诵。做了一件坏事而内心惭愧,尽管想要掩盖,但最终会遭到乡亲的耻笑,国家法律的惩罚和羞辱,以及鬼神降下的灾祸,并且死后还会遭到人们的指责。

【源流】

明吕坤《去伪斋文集》卷六《理欲生长极至之图说》:为一善而此心快惬,不必自言,而乡党称誉之,君子敬礼之,鬼神福祚之,身后传诵之,子孙荣之;为一恶而此心愧怍,虽欲掩护,而乡党传笑之,王法刑辱之,鬼神灾祸之,身后指说之,子孙羞之。

一命之士[50],苟存心于爱物[51],于人必有所济;无用之人,苟存心于利己,于人必有所害。

【译文】

即便是卑微的小官,如果存有仁民爱物之心,就一定会对他人有所帮助;即便是普通百姓,如果存有自私自利之心,就一定会对他人有所伤害。

【源流】

宋程颐、程颢《二程文集》卷十二《明道先生行状》:(明道)先生常云:一命之士,苟存心于爱物,于人必有所济。按,《格言联璧》一命之士句当本于宋代程颢之语。

明秦金《安楚录》卷二:古人有言:一命之士,苟存心于爱物,于人必有所济。反而观之,一命之士,苟存心于利己,于人必有所害。按,《格言联璧》无用之人句当化用明代秦金之语。

膏粱积于家,而剥削人之糠覈[52],终必自亡其膏粱;文绣充于室,而攘取人之蔽裘,终必自丧其文绣。

【译文】

家中囤积着肥肉细米等精细的食物,却还要搜刮别人粗劣的饭食,这么做最终会丧失掉自己积累的财富;屋子里藏满了纹饰精美的衣服,却还要抢夺别人破旧的皮袄,这么做最终会丧失掉自己高贵的地位。

天下无穷大好事,皆由于轻利之一念[53],利一轻,则事事悉属天理[54],为圣为贤,从此进基[55];天下无穷不肖事,皆由于重利之一念,利一重,则念念皆违人心,为盗为跖[56],从此直入。

【译文】

天下许多大好事之所以能够办成,都是由于心中看轻个人利益,一旦看轻了个人利益,那么所有的事情都能处理得合乎规矩,成为圣贤,便由此而开始;天下许多很坏的事之所以能够发生,都是由于心中过分看重个人利益,一旦看重了个人利益,那么所有的念头都会违背人心,成为恶人,便由此而开始。

清欲人知,人情之常,今吾见有贪欲人知者矣,朵其颐[57],垂其涎,惟恐人误视为灵龟而不饱其欲也[58];善不自伐[59],盛德之事,今吾见有自伐其恶者矣,张其牙,露其爪,惟恐人不识为猛虎而不畏其威也。

【译文】

自己清廉总想让别人知道,这是人之常情,现如今我却见到有这么一种人,自己明明贪婪却也想让人知道,鼓动着两腮,流着口水,唯恐别人将他误认为占卜用的大龟而不满足他的欲望;自己行善却不自夸,这是德行高尚的行为,现如今我却见到有这么一种人,自己明明恶行累累却也夸耀自己,张牙舞爪,惟恐别人不知道他像猛虎一样凶恶而不畏惧他的威势。

以奢为有福,以杀为有禄[60],以淫为有缘[61],以诈为有谋,以贪为有为,以吝为有守[62],以争为有气[63],以嗔为有威[64],以赌为有技,以讼为有才[65]。

【译文】

把奢侈当作有福气,把杀戮当作有权力,把淫乱当作有艳缘,把欺诈当作有智谋,把贪婪当作有作为,把吝啬当作会守财,把争斗当作有勇气,把发怒当作有威严,把赌博当作有技艺,把争讼当作有才能。

谋馆如鼠[66],得馆如虎[67],鄙主人而薄弟子者[68],塾师之无耻也[69]。卖药如仙,用药如颠[70],贼人命而诿天数者[71],医师之无耻也。觅地如瞽[72],谈地如舞[73],矜异传而谤同道者[74],地师之无耻也[75]。

【译文】

谋求教书职位时就像老鼠,得到教书职位后便像老虎,鄙视主人看不起弟子,这是作为教书先生最无耻的行为。卖药的时候就像神仙,治病救人时就像个疯子,伤害了他人的性命反而将责任归罪于上天的安排,这是作为医生最无耻的行为。寻找墓地时就像个瞎子一样乱找,谈起如何选择墓地时大说特说手舞足蹈,夸耀自己得到独门真传并说同行的坏话,这是作为风水先生最无耻的行为。

不可信之师,勿以私情荐之[76],使人托以子弟[77]。不可信之医,勿以私情荐之,使人托以生命。不可信之堪舆[78],勿以私情荐之,使人托以先骸[79]。不可信之女子,勿以私情媒之[80],使人托以宗嗣[81]。

【译文】

不可信任的教书先生,不要以私人交情向别人推荐,让别人把子弟托付给他。不可信任的医生,不要以私人交情向别人推荐,让别人把生命托付给他。不可信任的风水先生,不要以私人交情向别人推荐,让别人把先人的骸骨托付给他。不可信任的女子,不要以私人交情向别人保媒拉纤,让别人把后代子孙托付给她。

肆傲者纳侮[82],讳过者长恶[83]。贪利者害己,纵欲者戕生[84]。

【译文】

任性傲慢会遭到侮辱,掩盖过错会助长罪恶。贪图利益会危害自己,放纵欲望会伤害性命。

【源流】

元佚名《居家必用事类全集》癸集《省心杂言》:贪利者害己,纵欲者戕生,肆傲者纳侮,讳过者长恶。按,《省心杂言》中并未载录此文,未详其摘引自何处。

鱼吞饵[85],蛾扑火[86],未得而先丧其身[87]。猩醉醴[88],蚊饱血,已得而随亡其躯[89]。鹚食鱼[90],蜂酿蜜,虽得而不享其利。欲不除,似蛾扑灯,焚身乃止。贪不了,如猩嗜酒,鞭血方休[91]。

【译文】

鱼儿吃饵,飞蛾扑火,还未得到好处就先丢了性命。猩猩喝醉了酒,蚊子吸饱了血,已经得到了好处却会马上丢掉性命。鸬鹚吃鱼,蜜蜂酿蜜,虽然得到了一点好处但并不能尽享其利。欲望不除,就像飞蛾扑火,直到被烧焦才会停止。贪心不灭,就像猩猩贪酒,直到被鞭打出血才肯罢休。

明星朗月,何处不可翱翔?而飞蛾独趋灯焰[92];嘉卉清泉[93],何物不可饮啄[94]?而蝇蚋争嗜腥膻。

【译文】

星光闪烁明月当空,什么地方不可以飞翔呢?而飞蛾偏偏却要扑向灯火;花朵芬芳清泉甘甜,什么地方不可以饮水啄食呢?而苍蝇和蚊子却偏偏争相去吃那些腥臭的东西。

【源流】

明洪应明《菜根谭》:晴空朗月,何天不可翱翔?而飞蛾独投夜烛;清泉绿卉,何物不可饮啄?而鸱鸮偏嗜腐鼠。噫!世之不为飞蛾鸱鸮者几何人哉?

飞蛾死于明火,故有奇智者[95],必有奇殃[96];游鱼死于芳纶[97],故有美嗜者,必有美毒[98]。

【译文】

飞蛾死于明亮的火光中,因此智慧超群的人,一定会遭遇非比寻常的灾祸;游鱼死于香饵和钓线上,因此有所贪好的人,一定会遭遇美味的毒计。

慨夏畦之劳劳[99],秋毫无补[100];笑冬烘之贸贸[101],春梦方回。

【译文】

慨叹自己奔波劳苦的人,到头来对自己没有丝毫帮助;可笑那些迂腐昏聩的人,只有大梦初醒之时才能回到现实。

吉人无论处世平和[102],即梦寐神魂[103],无非生意[104];凶人不但作事乖戾[105],即声音笑貌,浑是杀机。

【译文】

善良的人无论什么时候都以平和的心态面对一切,即便是在睡梦之中,心中也无不充满着好生之意;凶恶的人不仅做事乖张暴虐,即便在言语说笑之间,脑中也都充满着杀伐之念。

【源流】

明洪应明《菜根谭》:吉人无论作行安详,即梦寐神魂,无非和气;凶人无论行事狠戾,即声音笑语,浑是杀机。

仁人心地宽舒,事事有宽舒气象,故福集而庆长;鄙夫胸怀苛刻,事事以苛刻为能,故禄薄而泽短。

【译文】

仁善的人心胸宽广,无论做什么事都有宽广的气度,所以福气聚集而吉祥流长;鄙陋的人内心刻薄,无论做什么事都极尽刻薄,所以福禄微薄而恩泽短浅。

【源流】

明洪应明《菜根谭》:仁人心地宽舒,便福厚而庆长,事事成个宽舒气象;鄙夫念头迫促,便禄薄而泽短,事事成个迫促规模。

充一个公己公人心[106],便是吴越一家;任一个自私自利心[107],便是父子仇雠[108]。

【译文】

胸中怀有一颗对己对人都公正的心,即便是仇敌也会亲如一家;胸中怀有一颗自私自利的心,即便是父子也会变成仇敌。

【源流】

明吕坤《呻吟语》卷一:充一个公己公人心,便是胡越一家;任一个自私自利心,便是父子仇雠。

理以心为用[109],心死于欲则理灭[110],如根株斩而木亦坏也[111];心以理为本,理被欲害则心亡,如水泉竭而河亦干也。

【译文】

天理通过人心来呈现,人心一旦为欲望所蒙蔽,那么天理亦随之泯灭,就像树木的根被斩断而枝干亦随之枯亡。人心以天理为根本,一旦天理被欲望侵害,那么人心也就消亡了,就像泉水枯竭而河流亦随之干涸。

鱼与水相合,不可离也,离水则鱼槁矣[112]。形与气相合,不可离也,离气则形坏矣。心与理相合,不可离也,离理则心死矣[113]。

【译文】

鱼与水是合在一起的,不可彼此分离,离开水鱼就会干枯死去。身体与元气是合在一起的,不可彼此分离,离开元气身体就会朽坏死亡。人心与天理是合在一起的,不可彼此分离,离开天理人心就会死去。

天理是清虚之物,清虚则灵,灵则活;人欲是渣滓之物,渣滓则蠢,蠢则死[114]。

【译文】

天理是清明虚空的事物,因为清明虚空人便有了灵性,有了灵性便走向新生;人欲是肮脏污秽的事物,因为肮脏污秽人就变得愚蠢,愚蠢便会导致死亡。

毋以嗜欲杀身[115],毋以货财杀子孙,毋以政事杀百姓,毋以学术杀天下后世。

【译文】

不要因不良嗜好欲望而伤害了自己,不要因财货金钱而伤害了子孙,不要以国家政事的名义来伤害百姓,不要以学术的名义来贻害后人。

【源流】

宋费衮《梁溪漫志》卷第九刘高尚事:高尚尝言曰:世之人以嗜欲杀身,以货财杀子孙,以政事杀人,以学问文章杀天下后世。

明郭良翰《问奇类林》卷九:崔清献座右铭曰:无以嗜欲杀身,无以货财杀子孙,无以政事杀民,无以学术杀天下。凝阳道人偈其一曰:毋执去来之势而为权,毋固得丧之位而为宠,毋恋聚散之缘而为亲,毋认离合之身而为我。按,《格言联璧》此句当本于宋代崔与之化用刘高尚之语。

毋执去来之势而为权[116],毋固得丧之位而为宠[117],毋恃聚散之财而为利[118],毋认离合之形而为我[119]。

【译文】

不要拿那些去留不定的势力来谋求权力,不要努力稳固那些得失不定的官位来求取尊荣,不要倚仗那些聚散不定的财富来追逐利益,不要误将存灭不定的肉体当成真正的自我。

【源流】

明郭良翰《问奇类林》卷九:崔清献座右铭曰:无以嗜欲杀身,无以货财杀子孙,无以政事杀民,无以学术杀天下。凝阳道人偈其一曰:毋执去来之势而为权,毋固得丧之位而为宠,毋恋聚散之缘而为亲,毋认离合之身而为我。按,刘公尧,号凝阳道人,《格言联璧》此句当本于明代刘公尧之语。

贪了世味的滋益[120],必招性分的损[121];讨了人事的便宜,必吃天道的亏。

【译文】

贪恋世俗上的好处,必定招致本性上的损害;占了人事上的便宜,必定要吃天道上的大亏。

精工言语[122],于行事毫不相干;照管皮毛[123],与性灵有何关涉[124]!

【译文】

花言巧语,与踏踏实实做事毫不相干;做表面文章,与修身养性又有什么关系!

荆棘满野,而望收嘉禾者愚[125];私念满胸[126],而欲求福应者悖[127]。

【译文】

田野里长满了荆棘杂草,却盼望着收获丰厚,这样的人是极其愚蠢的;心中充满了私欲,却祈求福祉降临,这样的人是非常糊涂的。

庄敬非但日强也[128],凝心静气[129],觉分阴寸晷[130],倍自舒长[131];安肆非但日偷也[132],意纵神驰,虽累月经年,亦形迅驶。自家过恶自家省[133],待祸败时,省已迟矣;自家病痛自家医,待死亡时,医已晚矣。

【译文】

庄重恭敬不仅会使人日渐强壮,心气平和,纵然一分一秒,也会让人倍感舒缓悠长;安乐放纵不仅会使人日渐衰落,精神涣散,纵然连年累月,仍会让人觉得时光飞逝。自己的过错要靠自己来反省,等到败亡时,再反省就太迟了;自己的病痛要靠自己来医治,等到死亡时,再医治就太晚了。

多事为读书第一病,多欲为养生第一病,多言为涉世第一病[134],多智为立心第一病[135],多费为持家第一病[136]。

【译文】

杂事太多是读书的最大毛病,欲望太多是养生的最大毛病,说话太多是处世的最大毛病,心智太多是立心的最大毛病,花费太多是持家的最大毛病。

今之用人,只怕无去处[137],不知其病根在来处[138];今之理财,只怕无来处[139],不知其病根在去处[140]。

【译文】

当今用人,只担心无法安排人的去处,却不知道问题出在人的培养上;当今理财,只担心没有钱财的来源,却不知道问题出在了钱财的花费上。

【源流】

明吕坤《呻吟语》卷五:今之用人,只怕无去处,不知其病根在来处;今之理财,只怕无来处,不知其病根在去处。

贫不足羞,可羞是贫而无志。贱不足恶[141],可恶是贱而无能。老不足叹,可叹是老而无成。死不足悲,可悲是死而无补[142]。

【译文】

贫穷并不可耻,可耻的是贫穷却没有志向。低贱并不可恶,可恶的是低贱而没有才能。年老并不可叹,可叹的是年老而没有成就。死亡并不可悲,可悲的是死得没有任何意义。

【源流】

明吕坤《呻吟语》卷二:贫不足羞,可羞是贫而无志。贱不足恶,可恶是贱而无能。老不足叹,可叹是老而虚生。死不足悲,可悲是死而无闻。

事到全美处[143],怨我者难开指摘之端;行到至污处[144],爱我者莫施掩护之法。

【译文】

事情做到尽善尽美的境界,即便怨恨我的人也难以找到指责我的借口;行为到了污秽不堪的地步,即便关爱我的人也无法施展掩护我的办法。

【源流】

清李铠《读书杂述》卷二:事到至美处,则举世是之,虽仇我者亦必输心以为是,不敢出一语相讥,何也?天下有公是故也!行到至污处,则举世非之,虽厚我者亦必交口以为非,不能出一词为解,何也?天下有公非故也。

衣垢不湔[145],器缺不补[146],对人犹有惭色[147];行垢不湔,德缺不补,对天岂无愧心。

【译文】

衣服脏了却不清洗,器具破损了却不修补,面对他人尚且有惭愧的神色;行为有污秽却不去清洗,道德有破损却不去修补,面对苍天难道心中就不感到惭愧吗?

【源流】

明高濂《遵生八笺》卷一:衣垢不湔,器缺不补,对人犹有惭色;行垢不湔,德缺不补,对天岂无愧心。

供人欣赏[148],侪风月于烟花[149],是曰亵天[150];逞我机锋[151],借诗书以戏谑[152],是名侮圣[153]。

【译文】

为了向人显示风流才情,便沉醉花街柳巷与风尘女子为伴,这是亵渎上天;为了向人显示话语的机智犀利,就借用诗书经典的话与人调侃,这是侮辱圣贤。

罪莫大于亵天,恶莫大于无耻,过莫大于多言。

【译文】

最大的罪过就是对上天冒犯,最大的罪恶就是没有羞耻,最大的过错就是多言多语。

【源流】

明刘宗周《学言》:罪莫大于亵天,恶莫大于无耻,过莫大于多言。

言语之恶,莫大于造诬[154]。行事之恶,莫大于苛刻。心术之恶,莫大于深险[155]。

【译文】

最恶毒的语言,莫过于造谣诬陷。最恶劣的行为,莫过于严厉刻薄。最险恶的心思,莫过于深不可测、阴险毒辣。

【源流】

明吕坤《呻吟语》卷二:言语之恶,莫大于造诬。行事之恶,莫大于苛刻。心术之恶,莫大于深险。

谈人之善,泽于膏沐[156];暴人之恶,痛于戈矛。

【译文】

谈论别人的美善,给人带来的恩惠就如同沐浴般舒服;揭露别人的丑恶,给人带来的痛楚要比戈矛刺伤还疼。

【源流】

汉刘向《说苑》卷十六:言人之善,泽于膏沐;言人之恶,痛于矛戟。

当厄之施[157],甘于时雨[158];伤心之语,毒于阴冰[159]。

【译文】

困境中的帮助,就像及时雨般甘润;伤透人心的话语,比寒冰还要让人心凉。

阴岩积雨之险奇[160],可以想为文境[161],不可设为心境;华林映日之绮丽[162],可以假为文情[163],不可依为世情[164]。

【译文】

山中不见天日能积云兴雨的险奇之处,可以设想为文章意境,但不可设想为人的心境;阳光普照山林的美丽景致,可以假设为文章情彩,不可以当作世道人情。

巢父洗耳以鸣高[165],予以为耳其窦也[166],其言已入于心矣,当剖心而浣之[167];陈仲出哇以示洁[168],予以为哇其滓也[169],其味已入于肠矣,当刲肠而涤之[170]。

【注释】

【译文】

巢父用洗耳朵来彰显他的清高,我以为耳朵不过是个孔洞,请他做帝王的话已经进入了他的心里,应当把心剖开好好洗洗;陈仲用出门吐鹅肉来表示他的高洁,我以为吐出来的不过是残渣,那鹅肉的滋味已经进入了他的肠胃,应当把肠子割下来好好洗洗。

诋缁黄之背本宗[171],或衿带坏圣贤名教[172];詈青紫之忘故友[173],乃衡茅伤骨肉天伦[174]。

【译文】

诋毁僧人和道士离经叛道的人,或许就是那些身居朝堂却损害圣贤礼法的伪君子;大骂高官不念故友的人,往往就是那些蜗居茅屋却干着伤害骨肉亲情的真小人。

炎凉之态[175],富贵甚于贫贱;嫉妒之心,骨肉甚于外人。

【译文】

世态炎凉,在富贵之人身上体现得比穷人更为明显;嫉妒之心,在骨肉亲人中体现得要比外人更为严重。

【源流】

明洪应明《菜根谭》:炎凉之态,富贵更甚于贫贱;妒忌之心,骨肉尤狠于外人。

兄弟争财,父遗不尽不止[176];妻妾争宠,夫命不死不休。受连城而代死[177],贪者不为,然死利者何须连城[178]?携倾国以待殂[179],淫者不敢,然死色者何须倾国[180]?

【译文】

兄弟之间争夺财产,长辈的遗产不分干净就不会停止;妻妾之间争夺恩宠,丈夫不死就不会罢休。接受价值连城的宝物而代替别人去死,就连最贪婪的人也不会去做,然而那些为利益而死的人,他们所得到的哪算得上价值连城呢?带着倾国倾城的美女去等死,就连最好色的人也不敢,然而那些为美色而死的人,他们所贪图的美色哪算得上倾国倾城呢?

【源流】

清陈弘谋《五种遗规》之史搢臣《愿体集》:兄弟争财,其父遗不尽不止;妻妾争宠,其夫命不死不休。按,《格言联璧》兄弟争财句当本于清代史典编撰之文句。

病危乌获[181],虽童子制梃可挞[182];臭腐王嫱[183],惟狐狸钻穴相窥[184]。

【译文】

病重的大力士乌获,即便是小孩子也能拿棍子打他;死后身体腐臭的美女王嫱,也只有狐狸才会钻进墓穴去看她吧。

圣人悲时悯俗,贤人痛世疾俗,众人混世逐俗,小人败常乱俗。

【译文】

圣人因时俗崩颓而心生悲悯,贤人因世道衰微而痛心疾首,普通人只能在混乱的社会中随波逐流,奸邪小人却能败坏伦常扰乱社会。

【源流】

明吕坤《呻吟语》卷四:圣人悲时悯俗,贤人痛世疾俗,众人混世逐俗,小人败常乱俗。呜呼!小人坏之,众人从之,虽悯虽疾,竟无益矣,故明王在上则移风易俗。

读书为身上之用[185],而人以为纸上之用[186];做官乃造福之地,而人以为享福之地。壮年正勤学之日,而人以为养安之日[187];科第本消退之根[188],而人以为长进之根。

【译文】

读书是为了修身养性,而常人却认为是为了考取功名;做官是为了造福百姓,而常人却认为是为了自己享福。壮年正是勤奋学习的时候,而常人却认为是安闲享乐的时候;科举及第本应是保身谦退的契机,而常人却认为是努力上进的契机。

【源流】

清唐鉴《学案小识》卷六安丘刘先生条:(先生)又曰:读书为身上之用,而人以为纸上之用;做官乃辛苦之时,而人以为快乐之时。衰年正勤学之日,而人以为养安之日;科第本消退之根,而人以为长进之根。按,安丘刘先生即刘源渌,《格言联璧》此句当本于清代刘源渌之语。

盛者衰之始,福者祸之基。福莫大于无祸,祸莫大于邀福[189]。

【译文】

兴盛是衰败的开始,福气是灾祸的根源。最大的福气就是没有灾祸,最大的灾祸就是刻意求福。

【源流】

明雷礼《国朝列卿纪》卷二十七王华条:(王华)蹙然曰:,父子复相见于一堂,人皆以为荣,吾谓非荣乎?然盛者衰之始,福者祸之基,虽以为荣,复以为惧也。按,《格言联璧》盛者衰之始句当本于明代王华之语。

明吕坤《呻吟语》卷六:福莫大于无祸,祸莫大于求福。

金缨著。咸丰元年(1851)刻本,民国十五 年(1926)鸿宝斋书局重刻本。格言是中国文化的一种特殊形式,它凝聚了中国古代人民几千年来的人生修养与生存智慧,是一种能够给人以告诫、劝勉与激励的名言警句。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断传诵与总结,这些经典格言以言简意赅、意味隽永的文字,给人以深刻的启迪。本书系清人金缨所编,收录格言十一种,分学问、养生、敦品、 接物、悖凶等篇,其说理之切、择言之赅,字字精准、富有哲理,确为一部济世良书,值得一一细读与思考。

猜你喜欢

  • 微信格言签名

    1、有时候你为他倾尽一切,却比不过别人什么都不做。2、怀旧,不是因为那个时代多么好,而是那个时候,你年轻。3、时间对于我来说是很宝贵的,用经济学的眼光看是一种财富。4、支离破碎的想起你,还是让我那么心痛。..

    11 好句大全 2025-07-21
  • 续集卷十

    支植下【题解】本篇共三十四条。记载植物三十余种。X10.1青杨木 出峡中。为床,卧之无蚤。【译文】青杨木 出自三峡地区。用这种木头做床,睡觉没有跳蚤。X10.2夏州槐[1] 夏州唯一邮有槐树数株[2],盐州或要叶,行牒..

    34 酉阳杂俎译注 2025-06-15
  • 续集卷九

    支植上【题解】本篇五十条。记载植物五十余种。X9.1卫公平泉庄[1],有黄辛夷、紫丁香[2]。【注释】[1]平泉庄:李德裕在洛阳的别墅。李德裕有《平泉山居诫子孙记》。[2]辛夷:香木名。树高二三丈,叶似柿叶而狭长,花..

    39 酉阳杂俎译注 2025-06-15
  • 续集卷八

    支动【题解】本篇支动和下两篇支植上、支植下,是前集广动植的补遗。此三篇中,引李卫公(李德裕)语或是与李卫公相关者,共有近二十条,这些应是段成式于大和初年在李德裕浙西幕府时所闻。本篇共计六十三条,相比前..

    39 酉阳杂俎译注 2025-06-15
  • 续集卷七

    《金刚经》鸠异【题解】《金刚经》,全称为《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一卷,最早有鸠摩罗什汉译本,此后相继又出现五种汉译本,以鸠摩罗什译本最为通行。般若,即智慧;波罗蜜,渡彼岸;般若之体,其常清净,不变不移,..

    39 酉阳杂俎译注 2025-06-15
  • 续集卷六

    寺塔记下【题解】本篇共计三十四条。所载同于上篇。其中吟诗联句之类,悉被收入《全唐诗》。另须注意的是征事一类,本篇有六条,上篇也有五条,方内方外竞炫腹笥,比拼才智,可以窥知当时社会的文化水平和文人好尚。..

    32 酉阳杂俎译注 2025-06-15
  • 续集卷五

    寺塔记上【题解】寺塔记共上、下两篇,记载长安诸寺佛像、佛塔、佛经、壁画、供养物,以及游览寺庙的见闻和寺中与友人联句对语等。据X5.1条《寺塔记序》,此为武宗会昌三年(843)与友人张希复、郑符游京城寺院,于..

    35 酉阳杂俎译注 2025-06-15
  • 续集卷四

    贬误【题解】贬误一篇,共计四十三条,均为考证源流辨别舛误的文字,第一条末云:录宾语甚误者,著之于此。即为本篇宗旨。凡引《淮南子》、《论衡》、《座右方》等典籍共五十多种,条分缕析,足可考证史事。但段成式..

    39 酉阳杂俎译注 2025-06-15
  • 续集卷三

    支诺皋下【题解】本篇共二十九条。其中如第X3.1条李简、第X3.4条郑琼罗、第X3.15条蜀郡豪家子、第X3.22条秦妇张氏、第X3.28条韦氏兄弟、第X3.29条阿措,篇幅较长,亦为传奇之体,尤其是最后一条,故事十分精彩,正当..

    46 酉阳杂俎译注 2025-06-15
  • 续集卷二

    支诺皋中【题解】本篇共三十二条,多为精怪异事。其中第X2.3条鼠精、第X2.4条食人怪、第X2.15条乌郎等,想象丰富,情节巧妙,刻画生动,具有较高的叙事技巧。X2.1上都浑瑊宅[1],戟门内一小槐树[2],树有穴,大如钱..

    109 酉阳杂俎译注 2025-06-15
  • 续集卷一

    支诺皋上【题解】支,是支派、支属的意思。李剑国《唐五代志怪传奇叙录》:洪氏(按,洪迈)以续志为前志附庸,故以支名之,此正段氏命名之义。似《杂俎》续集中有其类相从四支语。此当出续集自序。今本无自序,阙耳..

    45 酉阳杂俎译注 2025-06-15
  • 前集卷二十

    肉攫部【题解】本篇所记者,与动植诸篇貌同而实异,为养鹰驯鹰的专论。肉攫者,字面取自《吕氏春秋本味篇》的水居者腥,肉攫者臊,草居者膻(见本书7.8条),因为鹰为食肉类猛禽,故以肉攫名篇。本篇内容,涉及取鹰..

    38 酉阳杂俎译注 2025-06-15
  • 前集卷十九

    广动植之四草篇【题解】本篇共六十九条,记载芝类、草类。道教认为芝具有神奇的功效,本篇前十条所记各类芝,多出自道书,如参成芝、白符芝、五德芝、菌芝、石芝等出自葛洪《抱朴子内篇》,夜光芝出自陶弘景《真诰》..

    47 酉阳杂俎译注 2025-06-15
  • 前集卷十八

    广动植之三木篇【题解】本篇共六十条,记载竹木藤类五十多种。其中最受关注的就是来自域外的物种。段成式生活在中外交流非常活跃的唐代,知晓大量来自西域诸国的物种,本篇自18.39条起至本篇末,就是关于此类植物的..

    34 酉阳杂俎译注 2025-06-15
  • 前集卷十七

    广动植之二鳞介篇【题解】鳞介,指水族之鱼类、贝壳类。本篇三十三条,所记以鱼类为多,有井鱼、异鱼、鲤、黄鱼、鱼、鱼、鲨鱼、马头鱼、印鱼、石斑鱼、娃娃鱼、鲎鱼、飞鱼、温泉中小鱼、羊头鱼、鱼之属。其次为蟹类..

    37 酉阳杂俎译注 2025-06-15
  • 前集卷十六

    广动植之一 并序【题解】本书以动植名篇者,包括前集卷十六至卷十九、续集卷八至卷十的全部内容。李剑国《唐五代志怪传奇叙录》:古载动植之书,除序所云之《山海经》、《尔雅》,若《禽经》、《异物志》、《南方草..

    37 酉阳杂俎译注 2025-06-15
  • 前集卷十五

    诺皋记下【题解】本篇共二十八条,仍是各类精怪、鬼神之事,大多为新出的唐代异事,想象丰富,亦真亦幻。第15.14条山萧之说,第15.16条野狐戴骷髅拜北斗的记载,本自晋干宝《搜神记》、晋张华《博物志》等书。15.1和..

    37 酉阳杂俎译注 2025-06-15
  • 前集卷十四

    诺皋记上【题解】本书以诺皋为题者共有五篇:本卷诺皋记上、前集卷十五诺皋记下、续集卷一支诺皋上、卷二支诺皋中、卷三支诺皋下。诺皋一词,向称难解,众说不一。宋代吴曾《能改斋漫录》卷五诺皋引葛洪《抱朴子内篇..

    31 酉阳杂俎译注 2025-06-15
  • 前集卷十三

    冥迹【题解】本篇共五条,记载鬼魂、冥婚、冥判及转世再生等事,故称冥迹。魏韦英值其妻再嫁之日显魂,崔罗什夜入夫人墓,犹今之所谓人鬼情未了,而顾况夭逝之子再为顾家子,也正是前生未了因。此类逸事,定属诬造,..

    30 酉阳杂俎译注 2025-06-15
  • 前集卷十二

    语资【题解】本篇共二十六条,记载名人逸事和历史掌故,同于六朝志人笔记一类。首条至12.9条为南北朝事,其中12、2条、12.3条、12.4条、12.5条、12.8条,记载的是南北朝时外交场合宾主酬酢的情形,且均为梁宴魏使时..

    57 酉阳杂俎译注 2025-06-15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