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语全译 / 孔子

微子篇第十八

2025-04-19 16:15 论语全译

【原文】

微子①去之,箕子②为之奴,比干③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④焉。

【注释】

①微子:殷纣王的异母兄长,名启,纣王无道,他离开朝廷。

②箕子:殷纣王的叔父,他极谏纣王,纣王不听,被贬为奴隶。

③比干:殷纣王的叔父,极谏纣王,被剖心而死。

④三仁:三位有仁德的人。

【译文】

纣王昏庸残暴,微子便辞官而去,箕子成了他的奴隶,比干进谏身亡。孔子说:殷代有三位仁人。

【原文】

柳下惠为士师①,三黜②。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③而不三黜?枉道④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⑤?

【注释】

①士师:法官。

②三黜:多次被撤职。黜,贬斥,废除。

③焉往:到哪里去。

④枉道:邪道。

⑤父母之邦:生养自己的祖国,指鲁国。

【译文】

柳下惠担任士师,多次被罢免。有人说:你不能离去吗?柳下惠说:以正直的道义来侍奉他人,到哪里不多次被罢免呢?以歪门邪道来侍奉他人,何必要离开生我养我的国家呢?

子路问津

鲁哀公四年(公元前四九一年),孔子从叶返回蔡国,忘记了渡口,看到长沮、桀溺在耕田,就让子路去问。他们说,像洪水一样的坏事到处都有,谁能改变呢?你与其跟着逃避坏人的人,哪能赶得上跟着我们这些逃避乱世的人呢?仍然进行耕作。

【原文】

楚狂①接舆②歌而过孔子曰:凤兮③凤兮,何德之衰④?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⑤。已而⑥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

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⑦之,不得与之言。

【注释】

①楚狂:楚国的狂人。

②接舆:楚国隐士,佯狂以避世。接舆并非他的名字,因为他接孔子的车,故称他为接舆。

③凤兮:凤凰呀。传说凤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④何德之衰:讥讽孔子不能隐,为德衰。衰,衰微、式微。

⑤来者犹可追:劝孔子及今尚可隐去,因今之从政者皆不足与有为也。追,改正。

⑥已而:算了吧。

⑦辟:通避,避开。

【译文】

楚国的狂人接舆唱着歌走过孔子身边说:凤凰啊凤凰,你的德行为何衰微了?过去的不能挽回,未来的还能补救。算了算了,现在的执政者无可救药!

孔子走下车来想和他说话,他却快步避开了,孔子没能和他说上话。

【原文】

子路从①而后,遇丈人②,以杖荷蓧③。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④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⑤,子路拱⑥而立。止⑦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⑧见之,至则行矣。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⑨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⑩。君子之仕也,行其义⑪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注释】

①从:跟随。

②丈人:老翁,对老年人的尊称。

③以杖荷蓧:用拐杖挑着除草工具。蓧,古代耘田用的竹器。

④四体:指二手二足。

⑤植其杖而芸:放下拐杖而除草。植,亦作置,放置。芸,通耘,耘田。

⑥拱:拱着手,表示恭敬。

⑦止:留。

⑧反:通返,返身回去。

⑨节:关系,大节。

⑩大伦:最大的伦常关系,指君臣关系。

⑪行其义:履行推行道义的职责。

【译文】

子路跟着孔子赶路,落在了后面,遇见一位老人,用拐杖担着锄草的农具。子路问道:老丈见到夫子吗?老人说: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谁是夫子?说完插下拐杖去除草,子路拱着手站在一边。老人留子路住宿,杀鸡做饭给他吃,却让自己的两个儿子与子路相见。第二天,子路赶上去把这些话告诉了孔子,孔子说:是隐者啊!让子路返回去见他,到了那里老人已经离开了。子路说:不出仕是不合乎义的。长幼之间的节度尚且不能废除,君臣之间的大义怎么能废除呢?要想洁净自身却扰乱了大的伦理关系。君子的出仕,是履行君臣之间的大义,主张不能实行是早就明白的。

【原文】

周公①谓鲁公②曰:君子不施③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旧④无大故则不弃⑤也,无求备于一人。

【注释】

①周公:周公旦,鲁国的初封始祖。

②鲁公:周公之子伯禽。

③施:通弛,怠慢。

④故旧:故人、亲旧。

⑤弃:抛弃。

【译文】

周公对鲁公伯禽说:君子不怠慢自己的亲属,不让大臣抱怨不被重用,故臣旧属没有大的过错不要放弃,不要对一个人求全责备。

儒教经典。《四书》之一。孔子及其弟子们的重要言行录。体现孔子对古代政治、宗教制度等的理解。其中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重要政治伦理原则;提倡忠恕仁爱,把仁作为道德修养的最高标准。而孝又为仁的根本:“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欤?”相信天命, 主张对鬼神敬而远之。主张“克己复礼”,认为一旦“克己复礼”,就可使“天下归仁”。礼之中,又最重禘礼,认为懂得禘祭之礼,就能很容易地把天下治好。该书在汉代分今文“齐论”、“鲁论”及古文《论语》三家。今《十三经注疏》所收,为何晏集解本;朱熹将《论 语》编入《四书》,并作集注,为宋以后流行本。

猜你喜欢

  • 孔子的自白*

    孔子南游于楚的时候,有一天,楚国的叶公居然向子路打听起孔子的为人来:你们的先生,孔仲尼,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呢?为什么你们大家都甘心给他老先生赶着车,困苦颠连地跟着他东西南北地跑啊?这问题使子路有些恼..

    3 顾随小说集 2025-09-15
  • 第二 孔子、孟子、荀子及其他諸家 [1]

    文學者,民族精神之所寄也。凡一民族形成之時期,其哲人鉅子之言論風采,往往影響於其民族精神,流風餘韻,亘千百年。故於此時期中,能深求一代名哲之主張,于其民族文學之得失,思過半矣。此其人雖不必以文學批評家..

  • 第二章 孔子

    孔丘(公元前551前479年),字仲尼,鲁国人。他本是殷朝的后代,世为宋国的公族。自从他的远祖大司马孔父死于殇公之乱,家人流亡到鲁国,才为鲁人,姓孔氏。他的父亲叔梁纥曾做过鄹邑大夫,但早死,所以孔子幼年是孤..

    26 春秋战国思想史话 2025-08-26
  • 卷二 论语

    陈澧东塾读书记论论语之旨 学者觉到自己做个人 论语二十篇之起讫 君子与仁 以论语解论语 仁义道德非礼不成 让与礼有别 何谓分 朱熹论语集注 朱熹与王弼阅《东塾读书记》第二卷《论语》,提要钩玄,观于会通,不为汉..

    15 古籍举要 2025-08-25
  • 附录旧作:驳袁子才《论语解》

    古文简略,不易得解。后人每以臆见解书,各执一说,几成聚讼,而卒不得一真解。遂使学者转无所宗向,而文义益晦矣。尝读袁子才《论语解》,谓:孔子仅许颜子以三月不违仁,其他如陈文子、令尹子文皆不许也。至于管仲..

    104 趼呓外编 2025-06-18
  • 尧曰篇

    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舜亦以命禹。曰: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后帝: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简在帝心。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周有大赉,善..

    125 论语 2025-06-11
  • 子张篇

    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子张曰: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子张曰:子夏云何?对曰: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张曰:异乎吾所闻..

    83 论语 2025-06-11
  • 微子篇

    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柳下惠为士师,三黜。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齐景公待孔子曰:若季氏,则吾不能。以季、孟之间待..

    50 论语 2025-06-11
  • 阳货篇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曰:诺,吾将..

    60 论语 2025-06-11
  • 季氏篇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

    74 论语 2025-06-11
  • 卫灵公篇

    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

    57 论语 2025-06-11
  • 宪问篇

    宪问耻,子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子曰: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子曰:有德者必有言..

    102 论语 2025-06-11
  • 子路篇

    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曰:焉知贤才而举之?曰: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

    60 论语 2025-06-11
  • 颜渊篇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

    103 论语 2025-06-11
  • 先进篇

    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子曰:回也非..

    75 论语 2025-06-11
  • 乡党篇

    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庭,便便言,唯谨尔。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君在,踧踖如也,与与如也。君召使摈,色勃如也,足躩如也。揖所与立,左右手,衣前后襜如也。..

    57 论语 2025-06-11
  • 子罕篇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子绝四:..

    82 论语 2025-06-11
  • 泰伯篇

    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

    50 论语 2025-06-11
  • 述而篇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

    46 论语 2025-06-11
  • 雍也篇

    子曰:雍也可使南面。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简。仲弓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子曰:雍之言然。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

    119 论语 2025-06-11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