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淮南子译注 / 刘安

卷十七 说林

2025-04-20 16:54 淮南子译注

本篇导读

本卷《说林》与上篇《说山》相似,可说是姊妹篇,其说故事及箴言的形式相同,山和林木互相辉映,可见作者及编者的心思。

无古无今,无始无终,未有天地而生天地,至深微广大矣。足以蹍者浅矣[1],然待所不蹍而后行;智所知者褊矣,然待所不知而后明[2]。

1 蹍(niǎn):践踏。

2 明:通透明白,深入明悟,不是普通的明白。

译文

没有古代没有今天,没有开始没有终结,天地未分时便生出天地,这是极深奥而广阔博大的道。用脚步行,被践踏的地方是很浅窄的,但是必须有未被践踏的地方,才可以让人继续行走;有智慧的人所知道的仍然有偏倚侧重,必须靠不断认识新事物,才可以豁然明白通透。

短绠不可以汲深[1],器小不可以盛大,非其任也。

1 绠(ɡěnɡ):汲水用的绳子。

译文

绳子太短不可以用于水深的井,器具细小不可以用来盛载大的物品,因为它们不能胜任。

水静则平,平则清,清则见物之形,弗能匿也[1],故可以为正。川竭而谷虚,丘夷而渊塞,唇竭而齿寒。

1 匿:隐藏而至消失。

译文

水流安静就会平稳,平稳后就会清澈,清澈便能反映出对象的形象,事物的形状不能够匿藏,故此可以调正使清晰。河川枯竭了,溪谷便空虚无水;山丘被夷平,深渊也会被填塞;嘴唇翻起来,牙齿就会感到寒冷。

赏析与点评

常言心水清,清静才可以看得透彻,心平气静才生智慧,可见安静的重要性。

跖越者[1],或以舟,或以车,虽异路,所极一也。佳人不同体,美人不同面,而皆说于目;梨橘枣栗不同味,而皆调于口。

1 跖:到达。越:南方的越国。

译文

要到达越国,有人坐船,有人坐车,虽然路线不同,但所到达的地方是一致的。佳人体态不同,美人面貌各异,但都能够令人喜欢。梨、橘、枣、栗等虽然有不同的味道,但是人们都喜欢吃。

赏析与点评

在多姿多彩的缤纷世界里,人们可以各展所长,即使各人的生命道路并不一样,但所极一也,都可以在人生留下精彩的片段。

人有盗而富者,富者未必盗;有廉而贫者,贫者未必廉。

译文

有人因为做盗贼而致富,富有的人未必都是盗贼;有人因为廉洁而贫穷,贫穷的人未必都廉洁。

海内其所出,故能大;轮复其所过,故能远。

译文

大海能容纳百川,所以海洋能够庞大;小小的车轮能不停地转动,故此能够走得很远。

以小见大,以近喻远。十顷之陂可以灌四十顷[1],而一顷之陂不可以灌四顷[2],大小之衰然[3]。明月之光可以远望,而不可以细书;甚雾之朝可以细书,而不可以远望寻常之外。

1 陂:水库,湖泊。

2 可以:王念孙认为当作不可以。

3 衰(cuī)然:必然,由强转弱的必然情况。

译文

在小事上体会大事,用附近的情况能够知道远方的事情。十顷的水库可以灌溉四十顷的田地,而一顷的水库不足够灌溉四顷的田地,大小的比例未能证明是必然的。明月的光可以照明望远,但不可以靠月光写细字;浓雾的早上仍旧可以写细字,但是不可以望见远处平常的景象。

日月欲明而浮云盖之,兰芝欲修而秋风败之[1]。虎有子,不能搏攫者[2],辄杀之[3],为堕武也[4]。龟纽之玺[5],贤者以为佩;土壤布在田,能者以为富。予拯溺者金玉,不若寻常之缠索[6]。视书,上有酒者,下必有肉;上有年者,下必有月。以类而取之。

1 兰芝:两种香的花草,比喻为有德才品格的君子。

2 攫(ju):用爪子抓,抓取。

3 辄(zh):马上,立刻。

4 堕:落后。

5 龟纽:龟形纽,纽指印上可提握的部分。龟象征吉祥之意。

6 缠:绳。

译文

太阳月亮都想放光明,但却被浮云遮盖着;好像兰花芝草的君子想修养身心,却被邪乱的秋风吹折败坏。老虎有儿子,如不能搏击攫食,大虎便会马上杀死它,这是为了消灭没有武力的后代。龟形纽把的玉玺,贤人用它做佩物;土壤分布在田里,有能力耕种的人以此变得富有。给予拯溺者黄金美玉,不如给他一条普通的绳索。看到书本内容,前面有酒字,后面必有肉字;前面有年字,后面必有月字。这都是以同类而推知的。

欲观九州岛之土,足无千里之行;心无政教之原,而欲为万民之上,则难。旳旳者获[1],提提者射[2],故大白若辱,大德若不足。未尝稼穑粟满仓,未尝桑蚕丝满囊[3],得之不以道,用之必横[4]。

1 旳旳(d):光明。指猎物在光明的地方被人看见,无法躲藏。

2 提提:飞鸟走兽安详地不活动。

3 囊:袋。

4 横:骄横放纵。

译文

想观察九州岛的领土和民风,却不用脚走遍千里的旅程;内心没有政治教化的原则,却想成为万民之上的统治者,这是非常困难的。暴露的猎物容易被人捕获,安逸的鸟兽很容易被人射击,最清白的人似受污辱,最高道德的人看似不足。没有耕种却粟粮满仓,没有种桑养蚕却丝绸满袋;不从正道而有所得益,使用时必会放恣挥霍。

赏析与点评

为何大德若不足?第一是因为谦虚,最高道德的人的道德不能量度,他们谦虚不自夸,因此好像不足;第二是低调,他们和光同尘,不想与众不同;第三是他们避免受到妒忌和攻击;第四是不能自我执着。若只是似而已,并不是真实的情况。

圣人处于阴[1],众人处于阳;圣人行于水[2],众人行于霜。异音者不可听以一律,异形者不可合于一体。农夫劳而君子养焉,愚者言而智者择焉[3]。舍茂林而集于枯,不弋鹄而弋乌,难与有图。寅丘无壑,泉原不溥,寻常之壑,灌千顷之泽。见之明白,处之如玉石;见之暗晦,必留其谋。

1 阴:较隐蔽的地方。圣人不与众人争名利,因此安处在不明显的位置。

2 水:比喻柔和。圣人行于水的意思是不强行,不硬撞硬闯。

3 愚者言:愚蠢的人自以为是,不停发表很多意见,其中错误百出。

译文

圣人安顿在隐蔽的地方,众人显露在人人可见的地方;圣人行走于水上,众人行走危险的霜雪上。不同口音的人不能欣赏相同的音律,不同形态的事物不可以归类于相同的品种。农夫劳动,而君子受到供养,愚蠢的人不停发表意见,有智慧的人从中选择有用的话。舍弃茂密的树林而栖息在枯树下,不射鸿鹄大鸟而射乌鸦,这种人难以与他商议大事。深山没有沟壑,是因为山里没有泉水所致;平常的沟壑有不尽的水源,是可灌溉千顷大泽。看得见而明白的事物,好像玉石般透彻;看不清而暗晦的事物,必会留下很多疑问。

水虽平,必有波;衡虽正,必有差;尺寸虽齐,必有诡[1]。非规矩不能定方圆,非准绳不能正曲直。用规矩准绳者,亦有规矩准绳焉。舟覆乃见善游,马奔乃见良御[2]。嚼而无味者弗能内于喉,视而无形者不能思于心。

1 诡:特殊的情况,违背正规标准的情形。

2 御:通驭,控制驾驭马匹的能力。

译文

水面虽然平静,必定仍然有波纹;衡量的工具虽然公正,必定仍然有误差;尺寸虽然量度齐整,必定仍然有欠缺的地方。没有规矩不能评定方圆的尺度,没有准绳不能评定弯曲和平直。采用规矩准绳的人,亦会有规矩准绳的法则。船翻了才能显出游泳的能力,马奔跑才能看到优良的骑师。咀嚼着没有味道的东西,难以下咽;看不到形象的事物,不能在心中留下记忆。

赏析与点评

所谓非规矩不能定方圆,法治的精神讲求客观,以法则作为事情的标准。可是用规矩准绳者,亦有规矩准绳焉,法律制度亦有其限制,因此不应忽略道德对人的自我制约,应平衡地应用感性与理性。

弓先调而后求劲,马先驯而后求良,人先信而后求能。

译文

弓弩先要调较,然后发挥劲力,马匹先要驯服,然后发挥优良的作用,人先要树立诚信,然后发挥做事的才能。

赏析与点评

人先信而后求能,信为道之根,当人的诚信破坏了,便会切断道德的根基,这人当然不是个好人才,就算有天才有才能,也没有人会信任他重用他。

亦称《淮南鸿烈》。据东汉高诱注序:“鸿, 大也;烈,明也。以为大明道之言也。”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苏非、李尚、伍被等著。《汉书·艺文志》著录内篇二十一,外篇三十三。内篇论道,外篇杂说。现只流传内篇二十一。书中以道家思想为主,以道家自然天道观为中心,认为“夫道者,覆天载地,廓四方,析八极,高不可际,深不可测,包裹天地,禀授无形”,故“达于道者,反于清静, 究于物者, 终于无为”。主张“得在时, 不在争;治在道, 不在圣”。但另外又主张“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 不必循旧。”和《商君书》主张相同;而《时则训》、《天文训》里又推崇阴阳五行之说,以是《汉书·艺文志》、《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列于杂家。东汉许慎、高诱为之注,近人刘文典有《淮南鸿烈集解》,其中《天文训》全用清人钱塘之注,保存了不少自然科学史资料。《神仙传》以刘安列于神仙。收入《道藏》第863—867册。

猜你喜欢

  • 卷十七 诸子

    诸子者,入道见志之书。太上立德,其次立言。百姓之群居,苦纷杂而莫显;君子之处世,疾名德之不章。唯英才特达,则炳曜垂文,腾其姓氏,悬诸日月焉。昔风后、力牧、伊尹,咸其流也。篇述者,盖上古遗语,而战代所记..

    26 文心雕龙 2025-06-20
  • 续集卷十

    支植下【题解】本篇共三十四条。记载植物三十余种。X10.1青杨木 出峡中。为床,卧之无蚤。【译文】青杨木 出自三峡地区。用这种木头做床,睡觉没有跳蚤。X10.2夏州槐[1] 夏州唯一邮有槐树数株[2],盐州或要叶,行牒..

    35 酉阳杂俎译注 2025-06-15
  • 续集卷九

    支植上【题解】本篇五十条。记载植物五十余种。X9.1卫公平泉庄[1],有黄辛夷、紫丁香[2]。【注释】[1]平泉庄:李德裕在洛阳的别墅。李德裕有《平泉山居诫子孙记》。[2]辛夷:香木名。树高二三丈,叶似柿叶而狭长,花..

    39 酉阳杂俎译注 2025-06-15
  • 续集卷八

    支动【题解】本篇支动和下两篇支植上、支植下,是前集广动植的补遗。此三篇中,引李卫公(李德裕)语或是与李卫公相关者,共有近二十条,这些应是段成式于大和初年在李德裕浙西幕府时所闻。本篇共计六十三条,相比前..

    39 酉阳杂俎译注 2025-06-15
  • 续集卷七

    《金刚经》鸠异【题解】《金刚经》,全称为《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一卷,最早有鸠摩罗什汉译本,此后相继又出现五种汉译本,以鸠摩罗什译本最为通行。般若,即智慧;波罗蜜,渡彼岸;般若之体,其常清净,不变不移,..

    39 酉阳杂俎译注 2025-06-15
  • 续集卷六

    寺塔记下【题解】本篇共计三十四条。所载同于上篇。其中吟诗联句之类,悉被收入《全唐诗》。另须注意的是征事一类,本篇有六条,上篇也有五条,方内方外竞炫腹笥,比拼才智,可以窥知当时社会的文化水平和文人好尚。..

    32 酉阳杂俎译注 2025-06-15
  • 续集卷五

    寺塔记上【题解】寺塔记共上、下两篇,记载长安诸寺佛像、佛塔、佛经、壁画、供养物,以及游览寺庙的见闻和寺中与友人联句对语等。据X5.1条《寺塔记序》,此为武宗会昌三年(843)与友人张希复、郑符游京城寺院,于..

    35 酉阳杂俎译注 2025-06-15
  • 续集卷四

    贬误【题解】贬误一篇,共计四十三条,均为考证源流辨别舛误的文字,第一条末云:录宾语甚误者,著之于此。即为本篇宗旨。凡引《淮南子》、《论衡》、《座右方》等典籍共五十多种,条分缕析,足可考证史事。但段成式..

    39 酉阳杂俎译注 2025-06-15
  • 续集卷三

    支诺皋下【题解】本篇共二十九条。其中如第X3.1条李简、第X3.4条郑琼罗、第X3.15条蜀郡豪家子、第X3.22条秦妇张氏、第X3.28条韦氏兄弟、第X3.29条阿措,篇幅较长,亦为传奇之体,尤其是最后一条,故事十分精彩,正当..

    46 酉阳杂俎译注 2025-06-15
  • 续集卷二

    支诺皋中【题解】本篇共三十二条,多为精怪异事。其中第X2.3条鼠精、第X2.4条食人怪、第X2.15条乌郎等,想象丰富,情节巧妙,刻画生动,具有较高的叙事技巧。X2.1上都浑瑊宅[1],戟门内一小槐树[2],树有穴,大如钱..

    109 酉阳杂俎译注 2025-06-15
  • 续集卷一

    支诺皋上【题解】支,是支派、支属的意思。李剑国《唐五代志怪传奇叙录》:洪氏(按,洪迈)以续志为前志附庸,故以支名之,此正段氏命名之义。似《杂俎》续集中有其类相从四支语。此当出续集自序。今本无自序,阙耳..

    45 酉阳杂俎译注 2025-06-15
  • 前集卷二十

    肉攫部【题解】本篇所记者,与动植诸篇貌同而实异,为养鹰驯鹰的专论。肉攫者,字面取自《吕氏春秋本味篇》的水居者腥,肉攫者臊,草居者膻(见本书7.8条),因为鹰为食肉类猛禽,故以肉攫名篇。本篇内容,涉及取鹰..

    38 酉阳杂俎译注 2025-06-15
  • 前集卷十九

    广动植之四草篇【题解】本篇共六十九条,记载芝类、草类。道教认为芝具有神奇的功效,本篇前十条所记各类芝,多出自道书,如参成芝、白符芝、五德芝、菌芝、石芝等出自葛洪《抱朴子内篇》,夜光芝出自陶弘景《真诰》..

    47 酉阳杂俎译注 2025-06-15
  • 前集卷十八

    广动植之三木篇【题解】本篇共六十条,记载竹木藤类五十多种。其中最受关注的就是来自域外的物种。段成式生活在中外交流非常活跃的唐代,知晓大量来自西域诸国的物种,本篇自18.39条起至本篇末,就是关于此类植物的..

    34 酉阳杂俎译注 2025-06-15
  • 前集卷十七

    广动植之二鳞介篇【题解】鳞介,指水族之鱼类、贝壳类。本篇三十三条,所记以鱼类为多,有井鱼、异鱼、鲤、黄鱼、鱼、鱼、鲨鱼、马头鱼、印鱼、石斑鱼、娃娃鱼、鲎鱼、飞鱼、温泉中小鱼、羊头鱼、鱼之属。其次为蟹类..

    37 酉阳杂俎译注 2025-06-15
  • 前集卷十六

    广动植之一 并序【题解】本书以动植名篇者,包括前集卷十六至卷十九、续集卷八至卷十的全部内容。李剑国《唐五代志怪传奇叙录》:古载动植之书,除序所云之《山海经》、《尔雅》,若《禽经》、《异物志》、《南方草..

    37 酉阳杂俎译注 2025-06-15
  • 前集卷十五

    诺皋记下【题解】本篇共二十八条,仍是各类精怪、鬼神之事,大多为新出的唐代异事,想象丰富,亦真亦幻。第15.14条山萧之说,第15.16条野狐戴骷髅拜北斗的记载,本自晋干宝《搜神记》、晋张华《博物志》等书。15.1和..

    37 酉阳杂俎译注 2025-06-15
  • 前集卷十四

    诺皋记上【题解】本书以诺皋为题者共有五篇:本卷诺皋记上、前集卷十五诺皋记下、续集卷一支诺皋上、卷二支诺皋中、卷三支诺皋下。诺皋一词,向称难解,众说不一。宋代吴曾《能改斋漫录》卷五诺皋引葛洪《抱朴子内篇..

    31 酉阳杂俎译注 2025-06-15
  • 前集卷十三

    冥迹【题解】本篇共五条,记载鬼魂、冥婚、冥判及转世再生等事,故称冥迹。魏韦英值其妻再嫁之日显魂,崔罗什夜入夫人墓,犹今之所谓人鬼情未了,而顾况夭逝之子再为顾家子,也正是前生未了因。此类逸事,定属诬造,..

    30 酉阳杂俎译注 2025-06-15
  • 前集卷十二

    语资【题解】本篇共二十六条,记载名人逸事和历史掌故,同于六朝志人笔记一类。首条至12.9条为南北朝事,其中12、2条、12.3条、12.4条、12.5条、12.8条,记载的是南北朝时外交场合宾主酬酢的情形,且均为梁宴魏使时..

    57 酉阳杂俎译注 2025-06-15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