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隐秀轩集 / 钟惺

卷四十三·墓誌銘一

2025-05-10 12:30 隐秀轩集

明茂才私諡文穆魏長公太易墓誌銘

魏長公生與余齊年,為今上甲戌歲;卒之歲則今年戊申,余喪長男肆夏之秋也。長公未死前數日,手差次其所為詩,竄改幾十二三;屬纊之夕,猶呼筆塗乙數字而後絕。為一紙書,遺其尊人榮期公曰:「必鍾子也誌我墓者,狀則譚子可,傳則竟陵譚子可。」誌稱明茂才魏長公太易者,長公所自題,文穆則其友私諡之。

余惟長公幼清蚤譽,高才奇骨,為一時聞人。年二十四,始得稱諸生。稱諸生十年,精其業,未嘗施眉目於諸生間,又必奪其諸生而後使之得死,則諸生之能虐長公,而長公之仇之必矣。差得志於詩,誌長公墓者,宜曰「明詩人魏長公太易墓」。自題不當若是,或以為亂命。余思長公命無亂者,何獨亂於所自題?自題云云者,明其為太易而獲此稱以死,長公蓋自嘲自傷云爾。於是因之為《魏長公太易墓志》。

誌曰:長公姓魏氏,京山著姓,名象先,字太易。父榮期,諱某,母唐孺人。先世祖政,生敬。敬生鷹,封文林郎。鷹生某,以進士為西安令,榮期公其中子也。公之官西安,以中子及其婦從。

長公生西安邸,有異征。西安公固奇之,掌弄膝語,知為俊物。稍長就外傅,目所過書,十行輒了;手所弄文,三叉必就。出應童子試,文經奇,李太史本寧見而異焉:「異日當以文鳴世。」一時承響傳寫。而君其時隱然有自為一太易意,雅不盡欲以齒牙累先達。而余時亦以童子出應有司試,聞京山有魏家郎君者,藉藉若是,欲一觀其曲折能否,未有間也。其年君以母唐孺人喪,罷試。越數歲,丁酉,余為諸生倦矣,而君尚自如。然其文畜日富,力日厚,法日益老。陸太史敬承,西安公故雅遊也,讀其文大喜,以為有祖之風,移書薛觀察:「此子賢者,廉吏子孫。」而楚督學熊公亦自知君,乃辟茂才,移置郡學。

久之,與其邑王、謝、譚為黃玉社,工苦為諸生業,兼稱詩,傾其邑中。忌者思有以中之。己亥,流言起,飲章蜚語,口聽耳傳,一夕而遍。欲脅以眾怒為危禍,且敗其名。蓋從古庸劣險人,中功臣必以反,中文士必以口業與無行,以為竭澤之漁,久之成習。而其語毒穢相半,多不可聞,聽者亦且倦。久之論定。明年,其同社生試於有司,皆高等。忌者以前事漫漫無纖介損,反用以起其名,計益詘。而君試獨不前。

明年,余與君以諸生入郡都試,同舍,乃得與君論詩。語次及明詩。余卒然曰:「明詩無真初盛,而有真中晚、真宋元。」又曰:「近日屍祝濟南諸公,親盡且祧;稍能自出語,輒詫奇險:自我作祖,前古所無。而不知已為中晚人道破。由其眼中見大曆前語多,長慶後語少,忘其偶合,以為獨創。然其人實可與言詩。」君絕歎,以為奇快。其後各罷去,而詩時時相示。

癸卯,君辟應楚鄉試。罷歸,益墨墨不自得,而恒快於詩。君秀羸不勝衣,至其吟誦,寒暑晝夜不倦。初年法峻格嚴,其於漢、魏、六朝、三唐語,各肖其神,各不相借。晚益顛倒淋漓,老放昌披,無不如意。往往自托於長慶,世或指長慶為太易,不知其用稚為老,用險為穩,用凡為奇,用亂為整,要以不必為我式,而能為我用。而太易亦自厭今之為偽初盛者,思易以真中晚,用雜霸治之,聊以矯俗玩世,通其壘磈之氣、橫佚之才、真率瀟散之趣。要其頓挫沉鬱,居然自有一太易。世自覿面遇之,而轉盼失之。

戊申春,余與譚友夏過京山,讀君詩,詫其境地如此,似有晚年意,各相驚歎罷去。忽太易得羸疾,學使者檄征郡邑諸生,趣入試。人或勸君,姑病免,需後舉。而君自念齒至矣,惡以病不能應試,傷尊人心,輿疾就道。試日委頓,作字不中程,文亦憒焉自放。主者守文,竟用下考放其諸生。事聞,遠近大駭。而同社慮其病,憂之甚。余乃手削牘奏記主者,多不載。書奏不報。君亦病,無意復為諸生。歸作七言律二十章自廣,曰《六等吟》,悲憤謔浪,嬉笑痛哭,共面而呈,同口而出,嶔崎怪譎,有溫、李舌撟汗下所不敢道者,今秘不傳。而病日進不衰,竟不起。欲作臨終詩不能,索少弟孫雪居一畫扇為殉。

君少負絕才絕情,世多以文士薄習意之。而妒者計謂被以挑達輕狂之名,沿飾相類,無征而信,不郵而傳,是以有己亥事。而君實清謹深淳,至性孝友。事繼母田二十年,得其歡;獲親信友,無間言;卵翼二弟,過於父師。乘居獨處,口不及俗,朋輩語涉淩雜,及人臧否,正色止之。初,余度前口語語事或自招,婁以此墨試太易,不能得。平生取予廉,無雜交,雅重識檢。予見太易手定稿本,人間酬贈,非其人輒被汰,或遂削其詩,亦以此取怨。而太易有重名,足以怵利齒兒不敢動。總之,世不能分太易才,而不能不欲分其名;不能重太易才,而不能不借其名以為重。以故世之妒太易與慕太易者,不必皆以其才,而皆以其名。

太易兩娶婦,輒死。甲午,娶於譚,即郡丞完女,戊戌卒。有女一人,聘譚君如絲子結。譚君即狀太易者,郡丞長男也。己亥,娶於田,丁未卒。有子一人,名繩生,未聘。

君卒戊申某月日,距其生甲戌某月日,年三十四耳。人惜太易年不能展其才,才不能展於用。余以為天假太易年,其所失職於世者,必不能減於三十四年以前,而無諸生累,差獨閑;即所得志於詩者,不能遽有加於三十四年以前,而得壹意為詩,差獨富。閑即享詩福,富即專詩名,是區區者而竟亦奪之,造化亦太嗇哉!

鍾子曰:天生異才,不有奇福,必有奇窮。陳餘遺秦將章邯書,歷數秦功臣之死,曰:「功多,秦不能盡封,故以法誅之。」人主處功臣,與造化處文士,其術不異。太易所處之境地時事,無非專設預待以窮太易者。僅得志於詩。乃其輕薄之名所本無者,或以其詩興;而內行修潔,作人之實不愧古人者,或反以詩掩。非獨諸生能虐太易,詩亦能虐太易矣。聞太易死,悔不當習諸生業,而竟稱諸生名以死,誌獨苦矣!

榮期公以某年月日葬太易某所,祔兩婦間。余姑因太易所自題云云者,為《魏長公太易墓志》。至所稱「明詩人魏長公太易之墓」數字,似當題其墓道。有同社二三子在也。或云,太易自題實為「明遺文太易魏長公之柩」,家人矯太易命為今稱云。

銘曰:生失職於諸生,而得志於詩,女有以自樂也。沒不稱詩名,而名諸生,女有以自托也。予手後子存,子手先我朽。死而後死者誌子墓,後死者之墓之志,烏知夫誰手?嗚呼!後死而慮速朽,死而有以不朽也。之二者,孰先孰後,孰不久孰久哉!

明奉政大夫戶部雲南清吏司郎中春宇蔡公墓誌銘

予不識蔡先生。先生有少子孝廉,為吾友魏祠部定如乙卯南場所取士。祠部取孝廉以文耳,然為予言孝廉至性而習於禮,其居先生喪,易而戚,亦猶行古之道也。介祠部見予南都,乞言焉。客僧舍者逾月,候予閑而不敢請,凡以為親也。予感其篤,將誌先生之墓,不敢苟而已,取孝廉所為狀讀之數過,而得蔡先生。

夫狀,乞言者事也,居身居官,庸言常職,弗之敢忘。誌,則立言者事也,不可不誌其大者,誌其大者而後其言可久也。予睹先生論邊材及對王相國數語,深歎郡邑郎署中自有具將相眼者,而世莫能竟其用也。因作《蔡先生墓志》。

誌曰:先生姓蔡氏,諱桂,別號春宇,家世沛人。五世祖楫,洪武間以孝廉拜監察御史,累官浙江按察司僉事,以異政載《五倫書》。四傳生俸,曰竹溪先生,實公父,以公贈戶部河南清吏司主事。嘗為閩建寧簿及浙之樂清丞,有惠政。配盧氏,贈安人。生子四,公其第三子也。

生而端遠明悟,嘐嘐古人。與兄弟燕談,數以己意於古事有所臧否。而伯氏靳之,曰:「以弟視吾儕,異日所就何若?」公笑應曰:「千里內賢俊耳。」

甲寅,補邑諸生。丁巳,試諸生高等,得試南都。是時都人士楊太嶽、李如真、李翰峰輩皆以道德文章有盛名,公皆友之。戊午秋,遂以《易》魁南都,時年二十有一,慨然經世之志。讀書取古人議論行事今可施行者為一編:「苟有用我者,以此往。」

九上春官不第。癸未,謁選得湖廣永州府別駕。永州地錯粵西,民夷雜處。公受事即有猺洞之亂,當事者議剿焉。公曰:「種人叛服不常,固其天性,剿之如捉風。兵與賊聚散不相值,而以邊民萬骨代為封賞徇,從來邊患坐此。猺性獷而樸,可以誠取。請得以單騎探其穴致之!」當事者從其議,即以其事付公。公竟得當而報。

尋攝道州篆。歲饑,斗米至百四十錢。富民操其急,糴者叩門不應。公覘知官粟尚餘數千石,曰:「得之矣。」故秘之不使人得悉其數,請於上以貸民,不許。請出糴,許之。乃減市價之半,予之程:糴不得滿石,司其最貧者稍貸之。富民不知官粟幾何,而糴與貸者日有聞焉,懼於藏粟之滯且蠹,爭出予民糴,米價驟平。州有被劫而夫婦俱死賊手者,其十一歲兒得脫。明日,其女來視,誣其鄰。坐係者一門八人,凡五年,斃其六。公立召兒訊之,得其狀。後真盜獲,人始服。時旱,天乃雨。

戊子,擢順天府別駕,有清軍之任。海內承平久,百姓安土,往襲伍如囚,多以賄免。貪弁與之市,聽市人子取代捐餉以為常。大司馬請下令清勾,公曰:「是無益,徒滋擾耳。」暫得報罷。皇陵側有居民數十家,久矣。中榼利之,以為且蝕陵,徙之便。公核其不然,力請如故。

越三年,晉南京工部虞衡司主事。丁內艱,服闋,補戶部河南司主事,督大通橋陸運。故事,運額日三萬石。會淫雨塗附,前使者不及額,滯糧十五萬石。公承其後,取車戶牛數料之,不能如其石之數。而計都城烸騾不下數萬,可僦而代也。凡日運萬石者五之,滯者立消。尋榷崇文門稅,不敢取其嬴充長官筐篚。監兌湖廣,遷雲南清吏司郎中。當市珠寶,上疏謂:「珠寶拳奩中物,饑不可食,寒不可衣,奪百姓衣食之原,請省之。」不報。然公亦倦遊,有復褐之志矣,遂謝歸。有「拂袖滄江問釣磯,芙蓉堪製舊時衣」之句。日與里中張都諫輩為文酒之會。

壬子,買舟由金陵下姑蘇,泛西湖而歸。構亭於縣東偏之高村,題曰「五宜」,謂宜飲、宜賦詩、宜待月、宜娛老、宜避世也。匿跡不入公府,庭戶悠然,老而嗜學;不輿不蓋,安步里門。與人言,依於義,期以德化人。至論古今事勢得失,詳而核,微而中。蓋其經世之志薄試於郡邑郎署而不得用,其所未足,意有所合,時一露之。

為郎時,曾與人論邊材。首舉一巡撫,問者疑其人不變通。公曰:「今邊事之壞,正坐人皆變通耳。令得一人持正如此者,豈至是乎?」次及一京兆尹,又疑其取用太濫。公曰:「適問邊材,非問廉吏也。陳平可用,趙魏老將焉取之?」蓋厘夙蠹則主持正,破拘攣則急揮霍,邊材之選,二義始備。人服其確。

太倉王文肅作首輔時,嘗訪以永州事。公斂手曰:「某作永吏,則言永事;相公宰天下,何乃問一郡乎?夫天下,一郡之積也。一郡無事,何補於天下?然安天下之道,不外於使郡邑無事。使郡邑無事,在賢守令。守令皆賢,則天下雖有事,而民不易動。民不易動,安天下之道也。守令而上有監司,監司而上有兩台,兩台而上有吏部,吏部而上何人也?相公思之而已。」文肅改容謝之。其持論如此。

鍾子讀公之狀,謂居身居官,有公之一體,足以為善士,為良吏。然獨三致意於諭夷、平糴、清軍、督運、論邊材、對王相國。之數事者,皆國家大計,亦以見郡邑郎署知公不盡。誌先生者誌其大,以答孝廉乞言之意而已。

公生嘉靖戊戌五月二十八日,卒萬曆戊午閏四月二十三日,距其舉於鄉之年周始一甲子,得壽八十有一。元配崔安人,有婦德母儀,先公二十八年卒,子六人。

民部郎少溪祝公墓誌銘

民部郎少溪祝公者,予同年民部祝孟鉶尊人也。以子民部考六年滿,封公如其官,故稱民部郎少溪祝公云。公為參藩子,為民部父,其墓宜有誌。然讀孟鉶所為公狀,概其心行福德,公非以參藩子、民部父博文人一誌者。即惺年家子,亦豈以參藩子、民部父誌公也?

按狀公諱某,字子仁,別號少溪,直隸當塗縣人。父參藩公諱某,以儀部郎抗疏廷杖,由督學歷前官。有四子:元配李宜人生應乾,舉嘉靖辛卯鄉試;次坤,慧而夭。側室林生應龍,趙生公,俱在嘉靖甲午歲。計公生之歲,其伯兄已舉於鄉三年矣。

公生而淵敏,屹如有巨人之志,參藩公異之。雖其伯兄賢且貴,然以公為國器。參藩公捐館舍,公甫十四歲。其伯兄方挾策公車,叔兄與齊年,猶好弄;公居廬無童心,易而戚,必誠必信,以待伯兄之至。

參藩公卒之先二年,伯兄已主析其產三之。公退然仰家督鼻息,田取其汙萊者,宅取其湫隘者,臧獲其老弱者。佻佻公子,見以為名美,實寒畯耳。會歐陽中丞諱必進者,參藩公死友也,開府江南,特枉節鉞哀臨之,呼諸孤出,部署諸婚嫁事。公先已議程孺人婚,未定厥祥。中丞欲以女女之,公跽謝泣曰:「長者不棄諸孤,下羊舌泣,亦猶行古之道也。孤終不敢效子敬離婚事,累長者之義。」中丞知不可奪,長太息去。無何,伯兄自長安聞訃歸,復舉公前所取三之一者又三之,察及雞豚。公母子倉皇徙宅,不敢視日,寄居青山草堂,無忤色,無後言。冀以積誠於處人骨肉之間,有所感寤。

服闋,程孺人來歸,椎布操作,佐以薪膽,不與公共寢食者三年。公始補邑諸生。時伯兄令成安,寄訊達空函而已。公安之,曰:「吾以成吾兄廉吏耳。」然粥之產,寄伯氏吻中,八口嗷嗷,惟是日月俯仰,從程孺人手口取之。迨伯兄改倅桂陽,始恫乎有憯於厥誌,出其子請業,而公喜可知也。久之,叔兄卒,年僅四十。遺孤九齡,一切後事,倚辦於公。而桂陽公亦罷歸。歸而於先產無所益,尋亦鬱鬱卒。公慟二兄之逝。二兄各有子,公反能以一孤貧諸生贍之。禮諸文學有聲實者為諸子侄師友,適館授粲,人不知其自公出也。

久之,羅於江先生以理學為海內祭酒,守宛陵,聞公名而召之。剌經發難,與諸生言常格格不相通,至公則心開,先生以為天授。然公為諸生亦且倦矣。有長男已補諸生而早世,程孺人幾不欲生,公每以義命豁之。而民部頭顱亦漸出,然善病秀羸,程孺人每聞其夜讀聲,意哀之,輒自起撲其燈,且欲割田百畝為成均弟子。公曰:「勿以資汙吾兒。且是子終由膠序起,其待之!」民部尋亦補諸生。於試時有利鈍,而公不為督過,曰:「無益,徒頓其興往之氣耳。」無何,民部果以文受知於鄧銓部心虞、王侍御二固,人始服公之知其子而善誘焉。

癸卯秋,民部舉於鄉。公方七十觴客,報者至,客屬太白為壽,恨程孺人不及見驗其言耳。庚戌,成進士,授官民部。公勉以盡節官下,勿愧清白吏子孫。出督餉潞河,有所厘剔,大司農李公以為古清郎,善之。然三年中,手削牘乞歸視公者數矣。公止之:「勿負知己。」尋以考滿封公如其官。又三年,再滿。蓋民部一官,以潞河一役始終之。乃得以差取道還里,從大夫後,觴公堂下。

郡守何公舉鄉飲酒禮,一要公往為重耳,不敢以筋骨煩之。然拜手闕廷,無敢失容,見者嘉歎之。嘉平家燕,子婿群集,猶能顧曲按節和梨園歌,及商探梅、送臘諸韻事。獻歲沾微疾,然神猶王。無何稍劇,擁衾趺坐而逝。諸子孫奉茗碗環侍,頷之而已。時萬曆戊午正月廿一日也,距其生嘉靖甲午八月廿六日寅時,得年八十有五。

公至性仁心,胸懷栩栩然見於鼻端,於榮利淡如也。嘗啟笥見金一囊,度可半百,秘之以待亡者。數月,與所親吳老,以微語挑之,果夙昔假榻時所遺金,而歸之。村父有中細人語,懷刃伏莽司公。公乘月以好往,厚貽之,其人不覺自失。曰:「吾本欲甘心子,今見子而吾之意也消。吾妄人也,不能見子。」其感人如此。塚宰馬公鍾陽,舊令姑孰,與參藩公石交,數移書招公,公謝不往。環青山草堂,有田數百畝,春夏耕桑,秋冬讀書,去瀨水一衣帶耳。與武孝廉、陳文學為文酒社,不問外事。曰:「出無所聞,聞亦不解。」有古隱者風。所居國不言而飲人以和,名為鄉里善人。沒之日已大耋,保艾難老,人猶惜之。

配程孺人先卒,生男二:長可大,庠生,娶陳文學女,先公卒。次可仕,即孟鉶,官戶部雲南清吏司郎中,娶方伯夏孫女,繼娶某女。女一,適某子。孫四:某,娶某,可大出。某、某、某,娶某某,可仕出。孫女二:某,適某;某。曾孫七,某某,女某。先是,程孺人以癸巳春葬金山麓,闕地得二石子,公以為同穴之兆。今以某年月日合厝,從公誌也。

銘曰:人有榮名,以前後顯。公有潛德,以前後掩。人患其晦,公患其闡。小子愚賤,載筆實忝。公不借名,愚賤何?

(沈刻《隱秀軒集》文藏集墓誌銘一止此)

又名。《钟伯敬合集》。诗文集。各本卷数不一。明钟惺(1574—1625)撰。惺有《名媛诗归》已著录。是集天启间成书。钟氏论诗注重表现人的真情实感,强调独创性,但对诗情理解得过于狭隘,认为只有表现“幽情单绪”、“孤行孤诣”的作品才富于诗意。故其诗多咏物记游之作,善用瘦硬雄健之笔画奇山异水、幽谷险境,以抒发作者与世寡和,孤芳自赏之情,其中有些是托物言志、以物喻人,表现了作者不肯趋附权贵的崇高情怀。

猜你喜欢

  • 卷八百四十三 ◎饮食部一

    ○酒上 《世本》曰:仪狄始作酒醪,变五味。少康作秫酒。 《战国策》曰:帝女仪狄作酒,而进於禹。 《春秋纬命》曰:凡黍为酒,阳据阴乃能动,故以麹酿黍为酒。(麦,阴也。是先渍麹,黍后入,故曰阳相感皆据阴也。相..

    2 太平御览 2025-10-01
  • 卷七百四十三 ◎疾病部六

    ○霍乱 《易说》曰:穀雨,气当至而不至,则多霍乱。 《春秋考异邮》曰:襄公朝于荆,士卒度岁,愁悲失时,泥雨暑湿,多霍乱之病。 《汉书》曰:淮南王上书云:"南越多霍乱之疾。" 《幽明录》曰:某郡张甲者,与司徒..

    8 太平御览 2025-09-29
  • 卷六百四十三 ◎刑法部九

    ○狱 《释名》曰:狱,确(胡角切。)也。言确人情伪也。又谓之牢,言所在坚牢也。又谓之圆土,言筑土表墙,其形圆也。又谓之囹圄,囹,领也,圄,御也,领录徒囚禁御之也。 《急就篇》曰:皋陶造狱。 《说文》曰:狱..

    7 太平御览 2025-09-28
  • 卷五百四十三 ◎礼仪部二十二

    ○揖 《周礼·夏官》曰:司士摈:(诏王出揖公卿大夫以下朝者。)孤卿特揖,大夫以其等旅揖,士旁三揖。王还揖门左,揖门右。(特揖,一一揖之,旅,众也。大夫爵同者,众揖之。公及孤卿大夫始入门右,皆北面东上,王揖..

    13 太平御览 2025-09-27
  • 卷四百四十三 ◎人事部八十四

    ○知人中 《晋书》曰:裴頠,字逸民。弘雅有远识,博学稽古,少知名。御史中丞周弼见而叹曰:"頠若武库,五兵纵横,一时之杰也。" 又曰:荀勖父盼,早亡。勖依於舅氏。歧嶷夙成,十馀岁能属文。从外祖魏太傅锺繇曰:..

    5 太平御览 2025-09-26
  • 卷四百二 ◎人事部四十三

    ○叙贤 《周礼·地官》曰:以贤制爵,则民慎德。 《礼·大学》曰: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 《诗·丘中有麻》曰:丘中有麻,思贤也。庄王不明,贤人放逐,国人思之而作是诗也。丘中有麻,彼留子嗟。(留大夫氏,子嗟,字..

    12 太平御览 2025-09-25
  • 卷三百四十三 ◎兵部七十四

    ○剑中 《吴越春秋》曰:越王允常聘欧冶子作名剑五枚,三大二小,一曰纯钩,二曰湛卢,三曰豪曹,或曰盘郢,四曰鱼肠,五曰钜阙。秦客薛烛善相剑,王取豪曹示之,薛烛曰:"非宝剑也,夫宝剑五色并见,今豪曹五色黯然..

    8 太平御览 2025-09-24
  • 卷三百一十二 ◎兵部四十三

    ○决战中 《后汉书》曰:贾复与五校战於真定,大破之。复伤疮甚。光武大惊曰:"我所以不令贾复别将者,为其轻敌。果然,失吾名将。闻其妇在孕,生女耶,我子娶之!生男耶,我女嫁之,不令其忧妻子也。"复病寻愈,追..

    13 太平御览 2025-09-24
  • 卷二百四十五 ◎职官部四十三

    ○太子宾客 《六典》曰:太子宾客掌侍从规谏,赞相礼仪,而先后焉。凡皇太子有宾客宴会,则为之上齿。 《汉书》曰:高祖欲废太子,吕后用张良计,致商山四皓,以为宾客。又孝武帝为太子,立博望苑以使通宾客,则其义..

    7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四十三 ◎职官部四十一

    ○仪同 《东观汉记》曰:邓骘字昭伯,延平元年拜为车骑将军,仪同三司。仪同三司,始自骘也。 《蜀志》曰:黄权降,魏文帝善之,景初三年拜车骑将军,仪同三司。 王隐《晋书》曰:太始七年,以郑袤为司空。天子临轩..

    7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一百四十三 ◎皇亲部九

    ○齐萧道成母陈后 萧子显《齐书》曰:宣孝陈皇后,讳道正,临淮东阳人。后生太祖。太祖年二岁,乳人乏乳,后梦人以两瓯麻粥与之,觉而乳大出,异而悦之。宣帝从任在外,后常留家治事,教子孙。有相者谓后曰:"夫人有..

    13 太平御览 2025-09-22
  • 卷四十三 ◎地部八

    ○商洛襄邓淮蔡诸山 白於山 《水经》曰:白於山,今名女郎山,山上多松柏,下多栎檀,其兽多牜乍牛⺶它羊,鸟多白鸮。洛水出于其阳,东注于泾也。 又云:洛水源出县北白於山。 又曰:汉水女郎山,山上有女郎冢。远望..

    11 太平御览 2025-09-21
  • 第一百四十三卷

    第一百四十三卷目录 血肉异部汇考一汉书〈五行志〉观象玩占〈水杂变〉 血肉异部汇考二汉〈惠帝一则 哀帝建平一则〉后汉〈桓帝建和一则〉晋〈武帝太康一则 惠帝元康一则 永康一则 悯帝建兴二则〉梁〈武帝天监一则〉陈..

  • 卷一百九十 集部四十三

    ○总集类五△《御选古文渊鉴》六十四卷康熙二十四年,圣祖仁皇帝御选,内阁学士徐乾学等奉敕编注。所录上起《春秋左传》,下迨于宋,用真德秀《文章正宗》例。而睿鉴精深,别裁至当,不同德秀之拘迂。名物训诂,各有..

    18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2025-09-05
  • 卷一百四十三 子部五十三

    ○小说家类存目一△《燕丹子》·三卷(永乐大典本)不着撰人名氏。所载皆燕太子丹事。《汉志·法家》有《燕十事》十篇,注曰不知作者。杂家有《荆轲论》五篇,注曰司马相如等论荆轲事,无燕丹子之名。至《隋书·经籍..

    13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2025-09-04
  • 卷一百三十三 子部四十三

    ○杂家类存目十△《丰暇观颐》·四卷(安徽巡抚采进本)不着撰人名氏。有序三首,一称懒散道人,一称见庐主人,一称醉醒逸叟,而卷首复题醉醒逸叟偶阅字。详其词气,当是一人。一题己丑,一题辛卯,一题癸巳,皆不着..

    12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2025-09-04
  • 卷八十七 史部四十三

    ○目录类存目△《宁藩书目》·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不着撰人名氏。初,宁献王权以永乐中改封南昌,日与文士往还,所纂辑及刊刻之书甚多。嘉靖二十年,多焜求得其书目,因命教授施文明校刊行之。所载书凡一..

    15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2025-09-04
  • 卷四十三 经部四十三

    ○小学类存目一△《尔雅补注》·六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国朝姜兆锡撰。兆锡有《周易本义述蕴》,已着录。是注多以后世文义推测古人之训诂。如《释诂》:“在,终也。”则注曰:“凡物有定在,亦有终竟之意。今人云不..

    14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2025-09-03
  • 畿輔通志卷四十三

    驛站〈舖司附〉驛傳所以通朝廷之政敎者也言傳號渙而萬里奔走其事甚重其費甚煩而尤煩且重者無若京畿國家定鼎燕京東發通薊趨山海關以達盛京北起昌平宣化出居庸由蔚州以達三晉出張家口踰長城以通䝉古南下良鄉涿州分兩大..

    28 雍正畿辅通志 2025-08-19
  • 卷四十三 存思部二

    ◎存思三洞法常以旦思洞天,日中思洞地,夜半思洞渊,亦可日中顿思三真。存思之法:次入室东向,叩齿三十二通,先瞑目,思素灵宫清微府中青气、赤气相沓郁郁来,下入兆身中泥丸上宫,便咽九气;次思兰台府中赤、黄二..

    50 云笈七签 2025-08-13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