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纳尔逊 / 林白水

第三章 初航海

2025-05-27 16:59 纳尔逊

好逸恶劳,此庸人之性癖也,而英雄则喜劳而恶逸。当纳尔逊在其舅军舰时,适值国家无事,军舰泊于港湾。绝世英雄之纳尔逊,不能耐其逸也,乃请于其舅,欲投北极探海之远征队中。远征队冒险涉北海,有坚冰破船之患,故非老于航海者,咸不得充远征队军人。纳尔逊乃藉其舅之介绍,得列于某军麾下,为某舰之舵手。

千七百七十三年,纳尔逊随远征队出帆,向北海进发。到第三日,舰队被结冰围困,不能进。各舰乃以铁锚凿冰,力开航路,向西北方行。是时海上坚冰,一望无际,气候严寒,北风如刀。远征舰队,殆将失破冰出海之机会矣。

北海多海马,其状类人,恒出没于层冰之上。一日有舰队兵官,在小艇上,见海马,发炮击之。海马负伤跃入海,招其伴侣图报复。俄见有无数海马,围小艇,且衔其棹,小艇几为所覆。远征舰队长下令遣数艇救助之,而令纳尔逊为救助艇之指挥官。纳尔逊受令下艇,率其所部,列阵围击。弹出冰碎,但闻炮声与冰声相击,轰响绝巨,海马之血溅于冰上,如着色玻璃,漂流于数里之内。于是海马皆遁去,纳尔逊解围报捷,而归本舰。呜呼!不意以碎尽法国联合舰队之英雄,而先以此无数海马,为其试威之机会,海马有知当以见败于英雄为荣幸矣。

远征舰队正航行间,忽遇大雾,队长下令停轮。时海雾满目,咫尺不辨。纳尔逊忽思出猎,乃荷枪偕一友人,踏冰而去。道遇一巨熊,直扑纳尔逊。纳尔逊急发枪,枪管忽破,药弹亦尽。是时舰长因不知纳尔逊所在,遣人寻之。寻者遥见纳尔逊面熊而立,意态甚静,俄又惊见纳尔逊枪管已坏,发射不能声。熊欺纳尔逊,思越坑而进。其友人惊怖不知所措,纳尔逊犹屹立不动,呼曰:尔勿恐,熊来,吾犹能持枪柄击熊也。舰长在船上,遥见纳尔逊将为熊所袭,急命发炮,于是熊乃逸去。纳尔逊荷废枪,徐徐而归。舰长问纳尔逊:何所欲,乃作此冒险之举?纳尔逊应曰:余见熊而念及吾父,思献此巨熊之皮于我父,故欲得熊也。

远征舰队自北海归,纳尔逊复投某舰,航行东印度。以勤于职务,遂渐升为海军候补少尉。印度气候酷热,纳尔逊在印十八月,中暑大病,遂归英国。

纳尔逊自印度归,病体日就羸弱。自思功业未成,而精神日不自振,英雄绝大之希望,恐不得达矣,不如蹈海而死。继又思吾父昔日训我之言,吾今日若以一病之故不自振作,岂非又生却步之想乎?念及此,不觉面热汗下,精神为之一奋。

纳尔逊病即愈,为某舰副官副官当受海军考验。纳尔逊以优等及第,因转任为某舰第二副官。千七百七十八年,又转任为双樯舰之指令官,时纳尔逊仅二十岁也。已而复受命远征西班牙之领土,西班牙领土,气候极恶。远征队千八百人,病死过半。一日纳尔逊卧于野际,有巨蛇盘绕其足下,张口欲噬之。适一印度人,行过其侧,急呼纳尔逊,纳尔逊惊醒,见巨蛇之首,已将近腹一跃而起。蛇见纳尔逊若惊其神威者,乃遁去。

又一日,纳尔逊道行,渴甚,掬河水而饮。时水之上流,适有毒树之叶,为风所吹,漂坠水面。纳尔逊既饮毒水,忽觉腹痛,急召医生来验,知已中毒,于是感病甚剧。医生劝纳尔逊急归英国,纳尔逊忿然曰:西班牙领土之气候,能杀远征队千数百人,而不能杀我。巨蛇垂首及腹,犹不敢犯。北海之海马与熊,想其至今犹悸我也。平生经险已屡,奈何以饮毒故,罢吾远征。纳尔逊虽为壮言,然病已日困,不得已乃归英国。

归三月,纳尔逊病愈,为二十八炮门舰之指令官,巡行于丹麦海岸,考其形势甚悉。将来海军之胜利,大半得力于此。

纳尔逊巡行至某地,曾遇一美妇人,情爱甚笃。顾身为海军指令官,在军舰中,不能娶少妇也。既与妇人别,归舰矣,将起锚,纳尔逊徘徊舰上,终不能制,复上陆访妇人。

中途遇其友达萍孙,达萍孙问纳尔逊何往,纳尔逊详告以故。达萍孙曰:异哉!子非爱名誉而富希望者与?奈何以一妇人故,弃名誉与希望也?且子不惮冒艰苦、犯风涛,至于今日,岂非欲深其阅历,以图报国乎?今身为军人,无故而为儿女子之恋,国家所赖尔、父母所望尔者,果如是乎?纳尔逊闻达萍孙最后之二语,心大感动,奋然曰:吾归舰!吾归舰!吾虽爱妇人,终不如吾爱国家之深也。吾今谢君矣。因与达萍孙握手而返。军舰既开,满帆孕风,向故国而归。英雄之纳尔逊,犹回首频望陆地,心念少妇,及达萍孙之言也。

轻名誉重财产,庸人之思想,大半如是。而当时海军军人,亦人人具此思想也。纳尔逊既从某地归,复受航行纽约之命。纽约者,亚美利加地也。其地多金银宝物,故英人到纽约者,咸思得财。纳尔逊舰到纽约,谒其提督。提督语之曰:纽约多金,子来殊幸,可任意取之也。纳尔逊应曰:提督之言良是。提督若以吾为好赀财而来也,则来纽约诚幸矣。虽然,西印度得名誉之地也。彼英雄之哥仑布,冒万险以发此新大陆,证明地圆之说。吾乃为爱金而来,何其陋与?

【批评】

见熊而念及老父,至欲以废枪之柄,力击猛兽,英雄之胆、孝子之心一时都见纳尔逊一生得力处。在不肯却步,观其病困志馁时,忽忆父言,精神复振。英雄之不忘父训,与其父之善于教育,均可效法。

勇足以击海马、搏巨熊、避毒蛇,而不能却一恋爱之少妇,此时若无达萍孙之言,纳尔逊一生功名,将为一妇人所败矣。然纳尔逊一闻达萍孙之言,便能警觉,奋然归舰,然则击海马、搏巨熊、避毒蛇,不足为勇,惟其能纳谏,能改过,斯真勇矣。

以西印度为名誉之地,耻于取金,其心迹何等磊落。呜呼!闻朋友之言,则美人不恋;至纽约之地,则黄金不取。可见要做英雄,必先从不贪财不好色下手。

贪图安逸厌恶劳动,这是平庸人的性格习气,而英雄却是喜欢劳动厌恶安逸。当纳尔逊在他舅舅的军舰上时,正赶上国家没有战事,军舰在港湾内停泊。绝世英雄纳尔逊,不能忍受安逸,于是向他的舅舅请示,想加入北极探险的远征队中。远征队冒险探索北冰洋,有坚硬的冰破坏船只的危险,所以不是航海经验丰富的人,都不能充当远征队的军人。纳尔逊经舅舅介绍,得以加入某支部队,成为某艘军舰的舵手。

1773年,纳尔逊跟随远征队出海,向北冰洋进发。第三天,舰队被冻结的冰围困,不能前进。各艘军舰于是用铁锚凿冰,尽力开辟航路,向西北方行驶。当时海上坚硬的冰,一眼望不到边,气候严寒,北风像刀子一样。远征舰队,将失去破冰出海的机会了。

北冰洋有许多海象,长得像人,经常在冰层上出没。一天舰队有一名士官,在小艇上,看见了海象,开炮轰击它。海象负伤跳入海中,招呼它的同伴想要报复。不一会只见有无数的海象,包围小艇,并且衔走船棹,小艇几乎被弄翻了。远征舰队的队长下令派几艘舰艇前往救助,令纳尔逊做救助艇的指挥官。纳尔逊接受命令登上救助艇,率领部下,排列阵型进行包围攻击。炮弹打出击碎了冰层,只听炮声和冰碎的声音混合,轰响声十分巨大,海象的血溅到冰上,像染色的玻璃,在几里的范围内漂流,于是海象都逃走了。纳尔逊成功解除海象的包围,回到了原来的军舰上。唉!没想到粉碎法国联合舰队的英雄,却先以这无数的海象,作为试验他威力的机会,海象如果知道,应当为败给英雄感到荣幸。

远征舰队正航行的时候,忽然遇到了大雾,队长下令停船。当时满眼都是海雾,很近的事物都不能分辨。纳尔逊忽然想出去打猎,于是扛着枪和一位朋友,踏着冰出去了。道上遇到了一头巨大的熊,直接向纳尔逊扑来,纳尔逊急忙开枪,枪管忽然破裂,弹药也没有了。当时舰长因为不知道纳尔逊在哪,派人寻找。寻找的人在远处看见纳尔逊面对着熊站立,表情十分平静,忽然又惊愕地看见纳尔逊的枪管已经坏掉,不能发射。熊轻视纳尔逊,想越过坑进攻。他的朋友惊慌害怕,不知道怎么对付,纳尔逊还是屹立不动,大声说:你不要害怕,熊过来,我还能用枪柄击打它。舰长在船上,远远地看见纳尔逊就要被熊袭击,急忙命令开炮,于是熊便逃走了。纳尔逊扛着废枪,缓缓回去了。舰长问纳尔逊:你想要什么?才做这么冒险的举动。纳尔逊回应说:我看见熊想到了我父亲,想把这头巨熊的皮毛献给我的父亲,所以想要这头熊。

远征舰队从北冰洋回来,纳尔逊又投到某艘军舰,向东印度航行。因为工作勤奋,于是逐渐升为海军候补少尉。印度气候酷热,纳尔逊在印度十八个月后,中暑得了一场大病,于是回到了英国。

纳尔逊从印度回来,身体一天比一天瘦弱。自己想着还没建功立业,而精神却天天不振作,绝大多数希望,恐怕是达不到了,不如跳海自杀。接着又想父亲从前教训我的话,现在如果因为一场病的缘故就不振作,那不是又生了退步的想法吗?想到这,纳尔逊不自觉面部发热浑身流汗,精神也因此一振。

纳尔逊的病痊愈后,做了某艘军舰的副官。副官需要接受海军办公室的考试,纳尔逊以优异的成绩通过,因此转任为某艘军舰的第二副官。1778年,纳尔逊又转任为某艘双桅军舰的指挥官,当时纳尔逊只有二十岁。不久又受命远征西班牙。西班牙气候极其恶劣,远征队一千八百多人,有一半病死了。一天纳尔逊在野外睡觉,有一条巨蛇盘绕在他的脚下,张开巨口要吞噬他。正好一个印度人,走路经过纳尔逊的身旁,急忙呼叫纳尔逊,纳尔逊惊醒,看见巨蛇的头部,已将接近他的腹部,一跃而起,蛇见纳尔逊好像被他的神威震惊,就逃走了。

又一天,纳尔逊在路上行走,非常渴,掬起河水饮用。当时水的上游,正好有毒树的叶子被风吹落在水面上。纳尔逊喝了有毒的水后,忽然觉得腹痛,急忙召来医生检验,知道自己已经中毒,因此感觉病情加重了。医生劝纳尔逊马上回英国。纳尔逊愤怒地说:西班牙领土的气候,能杀远征队千百的人,却不能杀我。巨蛇低下头就要到我的肚子,却不敢进犯。北冰洋的海象和熊,至今想到还令我心悸。我平生屡次经历险境,怎能因喝了有毒的水,就停止我的远征?纳尔逊虽然口出豪言壮语,然而病情日益严重,不得已回到了英国。

回来三个月后,纳尔逊的病痊愈,成为有二十八门炮的军舰的指挥官,在丹麦海岸巡行,非常仔细地考察那里的形势。将来英国海军的胜利,大半得力于这些考察。

纳尔逊在某地巡行,曾经遇到一个美妇人,两人感情很深。由于纳尔逊身为海军的一名指挥官,在军舰上,不能娶这个少妇。和妇人分别后,纳尔逊回到军舰,将要起航的时候,纳尔逊在军舰上徘徊,最终不能控制自己,又上岸拜访那名妇人。半路遇到了他的朋友达萍孙,达萍孙问纳尔逊去哪里,纳尔逊详细地告诉了他原因,达萍孙说:奇怪啊!你不是爱惜名誉、有很多希望吗?怎么能因为一个妇人的缘故,就放弃了名誉和希望呢?况且你不怕艰苦、风浪,直到现在,难道不就是想丰富你的阅历,好报效祖国吗?现在你作为一名军人,无缘无故和一个女子相恋,国家所依赖的、父母所期望的,结果又当如何呢?纳尔逊听到达萍孙最后两句话,心里十分感动,激愤地说:我回军舰!我回军舰!我虽然爱那名妇人,终究不像我爱国家那么深,我今天谢谢你了。于是纳尔逊和达萍孙握着手返回军舰。军舰开动后,整个船帆鼓满了风,向祖国返航。英雄纳尔逊,还是不断回头望向陆地,心中想着那名少妇,和达萍孙的话。

轻视名誉重视财产,庸人的思想,大半都是这样。当时的海军军人,也是人人都有这样的思想。纳尔逊从某地回来后,又接受航行到纽约的任务。纽约在亚美利加洲,此地有许多金银宝物,所以来到纽约的英国人,都想得到财宝。纳尔逊乘军舰到达纽约,拜见当地的提督,提督对纳尔逊说:纽约有很多金子,你能来是多么幸运,你可以任意拿。纳尔逊回应说:提督说得不错。提督如果以为我是因为爱财而来这里,那么我来纽约真是幸运啊。然而,西印度也是能收获名誉的地方,英雄哥伦布,冒无数危险发现这块新大陆,证明了地圆学说,我却因爱财而来,是多么藐小啊!

【评论】

看见熊想到老父亲,甚至要用废枪的枪柄奋力搏击猛兽,英雄的胆识、孝子的心情,都能在纳尔逊一生中精彩的地方看到。在不甘停步,被疾病所困,志气衰落时,他忽然想起父亲的话,精神再次振奋,英雄不忘父亲的教诲,以及他父亲的善于教育,都可以学习。

纳尔逊的勇敢足以击海象、搏巨熊、避毒蛇,而不能放下相爱的女子,要没有达萍孙的话,纳尔逊一生的功名,将要毁在一个女子身上了。然而纳尔逊一听到达萍孙的话,就能警觉,振奋地回到军舰,那么击海马、搏巨熊、避毒蛇,都不算真正的勇敢,惟有能接受建议,能改正过错,是真正的勇敢啊!

纳尔逊认为西印度是取得名誉的地方,以取金子为耻,他的心是多么光明磊落。哎!听朋友的话,不爱美人;到了纽约,不取黄金。可见要做英雄,必须先从不好色、不贪财下手。

《少年丛书》之一,《少年丛书》最早于1908年冬天由张元济主持的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出版,又名《中外伟人的传略》。《少年丛书》共28册,分别讲述了28位中外名人的人生故事。《纳尔逊》林白水著。 纳尔逊,英国海军将领、军事家。生于英国诺福克郡伯纳姆托庇村的牧师家庭。二十岁擢升为上校舰长,历任英国地中海分遣舰队司令、地中海舰队总司令。参加、指挥过多次战役。1797年在圣文森特角附近,采取单兵直入、近战猛攻的战术,以劣胜优战胜西班牙舰队,被封为巴思爵士。1798年在埃及阿布基尔湾大败拿破仑舰队,被封为男爵。1799年进军那不勒斯,镇压意大利革命运动。1801年指挥哥本哈根海战,取得对丹麦的胜利,又获子爵称号。1805年在指挥十九世纪规模最大的一次海战,即特拉法尔加大海战中,一举歼灭法、西联合舰队,巩固了英国海上强国的地位。他亦在这次战斗中阵亡。后在伦敦修建了特拉法尔加广场及其铸像。

猜你喜欢

  • 第三章 李鸿章未达以前及其时中国之形势

    李鸿章之家世欧力东渐之势中国内乱之发生李鸿章与曾国藩之关系李鸿章,字渐甫,号少荃,安徽庐州府合肥县人。父名进文,母沉氏,有子四人。瀚章官至两广总督,鹤章、昭庆皆从军有功,鸿章其仲也。先于道光三年癸未,..

    20 李文忠公事略 2025-11-17
  • 尾声二 第三章

    一辆机车在行进。如果要问:它为什么会移动?一个农夫说:是鬼在推它。另一个说:机车移动是因为它的轮子在转。第三个满有把握地说:机车移动是因为风把烟吹开了。农夫是驳不倒的。他已经想出了一个圆满的解释。要想..

    21 战争与和平 2025-11-11
  • 尾声一 第三章

    本世纪(十九世纪)初叶,许多欧洲事件中的一个重大事实,那就是欧洲各国的民众自西向东、后来又自东向西的黩武活动。这种活动是从自西向东的进军开始的。西方各国为了能够完成直捣莫斯科的好战行动,必须做到:一、..

    17 战争与和平 2025-11-11
  • 第十五部 第三章

    玛丽亚公爵小姐推迟了启程日期。索尼娅、伯爵都很想把娜塔莎替换下来。他们未能办到。他们看得出,只有她才能使她母亲不致陷入疯狂的绝望。娜塔莎在母亲身边守候了三个星期,寸步不离,在她屋内椅子上睡觉,给她喂水..

    16 战争与和平 2025-11-10
  • 第十四部 第三章

    从敌军进入斯摩棱斯克城的时候起,这种被称为游击战的战争就开始了。在游击战尚未被政府正式承认之前,已经有数千名法军士兵——掉队的抢掠兵和征粮士兵——被哥萨克和农民杀掉,他们打死这些法军是不自觉的,就像一..

    26 战争与和平 2025-11-10
  • 第十三部 第三章

    俄国军队受库图佐夫及其参谋部和彼得堡的皇帝指挥。在彼得堡尚未获悉莫斯科已失守的消息之前,就拟定好一个详细的全面作战计划并送交 库图佐夫作为作战方针。虽然这个计划是假定莫斯科尚在我方手中时拟定的,但是仍..

    16 战争与和平 2025-11-10
  • 第十二部 第三章

    放弃莫斯科九天之后,库图佐夫派出的信使携带放弃莫斯科的正式报告来到彼得堡。信使是法国人米绍,不懂俄语,但他quoiqueétranger,Russedecoeuretd'ame(虽是外国人,心灵深处却是俄国人),他是这样评说自己的。..

    14 战争与和平 2025-11-10
  • 第十一部 第三章

    俄军撤离波罗底诺后,驻扎于菲利附近的地区。叶尔莫洛夫策马视察了阵地后,来见元帅。“在这样的阵地上打仗是不行的,”他说。库图佐夫惊奇地看了他一眼,让他再说一遍。当他说完后,库图佐夫把手伸给了他。“把手伸..

    18 战争与和平 2025-11-09
  • 第十部 第三章

    当米哈伊尔·伊万内奇拿着信回到书房的时候,公爵戴着眼镜和眼罩在蜡烛罩灯的前面,靠近打开的办公桌傍边坐着,拿着文件的手伸得很远,摆出一副有点儿庄严的姿势,在读他死后将呈送给皇帝御览的文件(他称之为说明书..

    24 战争与和平 2025-11-09
  • 第九部 第三章

    俄罗斯皇帝此时已住在维尔纳,一个多月都在视察和检阅军队大演习 。这场战争人人都预料到,皇帝也专为此从彼得堡来,对于战争却什么也没有准备,没有确定一个总体行动计划。被提出的所有计划中应选定哪一个本就举棋..

    20 战争与和平 2025-11-08
  • 第八部 第三章

    一八一一年,一位瞬即轰动一时的法国大夫居住在莫斯科,他身材魁悟,眉清目秀,像法国人那样讲究礼貌,莫斯科人都说他是一位具有非凡医术的大夫,他就是梅蒂维埃。上流社会的家庭接待他,不把他视为大夫,而把他视为..

    23 战争与和平 2025-11-08
  • 第七部 第三章

    那时已是初寒时节,早晨的严寒封住了被秋雨淋得乌黑油亮的土地,秋播作物的幼苗长得茂盛,一条条被牲口踩得变成褐色的越冬麦地、淡黄色的春播作物的麦庄和红色的荞麦地,和那茂密的秋播作物分隔开来,呈现着一片绿油..

    15 战争与和平 2025-11-08
  • 第六部 第三章

    翌日,安德烈公爵只向伯爵一人告别,不等候女士们出来,就动身回家了。已经是六月之初,正当安德烈公爵快要回到家中时,他又驶进那座白桦树林,林中的这棵弯曲多节的老橡树呈现着很古怪的模样,令人难忘,真使他感到..

    19 战争与和平 2025-11-08
  • 第五部 第三章

    皮埃尔抵达彼得堡以后,不把他到达这件事告知任何人,足不出户,整天价阅读一部不知道是何人送到他手上来的托马斯·肯庇斯的书。皮埃尔阅读这部书时,他再三地领悟到的只有这么一点,领会到他尚未体验到的乐趣:深信..

    29 战争与和平 2025-11-07
  • 第四部 第三章

    三月三日,英国俱乐部的各个厅中都听见一片嘈杂声,俱乐部的成员和客人们穿着制服 、燕尾服,有些人穿着束有腰带的长衫,假发上扑了香粉,就像一群在春季迁徙时节纷飞的蜜蜂似的往来穿梭,一会儿坐着或站着,一会儿..

    32 战争与和平 2025-11-07
  • 第三部 第三章

    一八○五年十二月间,尼古拉·安德烈伊奇·博尔孔斯基老公爵接到瓦西里公爵一封信,通知他,说他将偕同儿子前来造访。“我去各地视察,为晋谒您——晋谒至为尊敬的恩人,我认为走一百俄里路,自然不是走冤枉路,”他..

    30 战争与和平 2025-11-07
  • 第二部 第三章

    阅兵归来之后,库图佐夫在奥国将军陪伴下,走进办公室,他把一名副官喊来,吩咐他将开到本地的部队的实际情况的文件和指挥先头部队的费迪南大公的函件一并拿来。安德烈·博尔孔斯基公爵随身带着总司令必需的文件走进..

    18 战争与和平 2025-11-07
  • 第一部 第三章

    安娜·帕夫洛夫娜的晚会像纺车一般动起来了。纺锤从四面匀速地转动,不断地发出轧轧的响声。只有一位痛哭流涕的、面容消瘦的、渐近老境的太太坐在姑母身旁,在这个出色的社交 团 体中,她显得有点格格不入,除姑母而..

    22 战争与和平 2025-11-06
  • 第三章 我家有了变化

    我想,那车老板的马是世界上最懒的马了。它低着头,磨磨蹭蹭。好像满心希望那些要收包皮裹的人一个劲等。我幻想,真的幻想,它有时都为它这主意笑出声来了,可车老板说那只是它在咳嗽而已。 车老板也像他的马一样低..

    42 大卫·科波菲尔 2025-11-04
  • 第三章 《新科学》的内在结构

    哲学与语文学的关系缺乏明晰性,对语文学成为科学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式进行区分又未获成功,这就造成在《新科学》里到处是含糊不清、晦暗不明的结果。《新科学》的名称是指维柯在1720年至1730年之间所做的全部的研究..

    43 维柯的哲学 2025-11-04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佛教导航 - 开启智慧之旅,连接十方法缘 | fjdh.org.cn智慧莲华 - 赋能寺院数字化升级,打造智慧弘道平台趣知道 - 提问与分享,人人都是知识分享家 | Quzhidao.Com地藏孝亲网--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给农网地藏经顺运堂 - 专业家居风水布局,八字命理分析,助您家宅兴旺,运势亨通弘善佛教网-传播正信正知佛法的佛教网站国学在线 - 国学网,国学学校,国学经典,国学地图品读名篇佳句,涵养诗意人生 - 古诗词网哦嘿养殖网 - 热门乡村养殖发展项目_养殖技术知识分享生死书 - 佛教文化传承与生命智慧探索平台地藏论坛-佛教网络净土_佛法综合社区生死书生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