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纳尔逊 / 林白水

第三章 初航海

2025-05-27 16:59 纳尔逊

好逸恶劳,此庸人之性癖也,而英雄则喜劳而恶逸。当纳尔逊在其舅军舰时,适值国家无事,军舰泊于港湾。绝世英雄之纳尔逊,不能耐其逸也,乃请于其舅,欲投北极探海之远征队中。远征队冒险涉北海,有坚冰破船之患,故非老于航海者,咸不得充远征队军人。纳尔逊乃藉其舅之介绍,得列于某军麾下,为某舰之舵手。

千七百七十三年,纳尔逊随远征队出帆,向北海进发。到第三日,舰队被结冰围困,不能进。各舰乃以铁锚凿冰,力开航路,向西北方行。是时海上坚冰,一望无际,气候严寒,北风如刀。远征舰队,殆将失破冰出海之机会矣。

北海多海马,其状类人,恒出没于层冰之上。一日有舰队兵官,在小艇上,见海马,发炮击之。海马负伤跃入海,招其伴侣图报复。俄见有无数海马,围小艇,且衔其棹,小艇几为所覆。远征舰队长下令遣数艇救助之,而令纳尔逊为救助艇之指挥官。纳尔逊受令下艇,率其所部,列阵围击。弹出冰碎,但闻炮声与冰声相击,轰响绝巨,海马之血溅于冰上,如着色玻璃,漂流于数里之内。于是海马皆遁去,纳尔逊解围报捷,而归本舰。呜呼!不意以碎尽法国联合舰队之英雄,而先以此无数海马,为其试威之机会,海马有知当以见败于英雄为荣幸矣。

远征舰队正航行间,忽遇大雾,队长下令停轮。时海雾满目,咫尺不辨。纳尔逊忽思出猎,乃荷枪偕一友人,踏冰而去。道遇一巨熊,直扑纳尔逊。纳尔逊急发枪,枪管忽破,药弹亦尽。是时舰长因不知纳尔逊所在,遣人寻之。寻者遥见纳尔逊面熊而立,意态甚静,俄又惊见纳尔逊枪管已坏,发射不能声。熊欺纳尔逊,思越坑而进。其友人惊怖不知所措,纳尔逊犹屹立不动,呼曰:尔勿恐,熊来,吾犹能持枪柄击熊也。舰长在船上,遥见纳尔逊将为熊所袭,急命发炮,于是熊乃逸去。纳尔逊荷废枪,徐徐而归。舰长问纳尔逊:何所欲,乃作此冒险之举?纳尔逊应曰:余见熊而念及吾父,思献此巨熊之皮于我父,故欲得熊也。

远征舰队自北海归,纳尔逊复投某舰,航行东印度。以勤于职务,遂渐升为海军候补少尉。印度气候酷热,纳尔逊在印十八月,中暑大病,遂归英国。

纳尔逊自印度归,病体日就羸弱。自思功业未成,而精神日不自振,英雄绝大之希望,恐不得达矣,不如蹈海而死。继又思吾父昔日训我之言,吾今日若以一病之故不自振作,岂非又生却步之想乎?念及此,不觉面热汗下,精神为之一奋。

纳尔逊病即愈,为某舰副官副官当受海军考验。纳尔逊以优等及第,因转任为某舰第二副官。千七百七十八年,又转任为双樯舰之指令官,时纳尔逊仅二十岁也。已而复受命远征西班牙之领土,西班牙领土,气候极恶。远征队千八百人,病死过半。一日纳尔逊卧于野际,有巨蛇盘绕其足下,张口欲噬之。适一印度人,行过其侧,急呼纳尔逊,纳尔逊惊醒,见巨蛇之首,已将近腹一跃而起。蛇见纳尔逊若惊其神威者,乃遁去。

又一日,纳尔逊道行,渴甚,掬河水而饮。时水之上流,适有毒树之叶,为风所吹,漂坠水面。纳尔逊既饮毒水,忽觉腹痛,急召医生来验,知已中毒,于是感病甚剧。医生劝纳尔逊急归英国,纳尔逊忿然曰:西班牙领土之气候,能杀远征队千数百人,而不能杀我。巨蛇垂首及腹,犹不敢犯。北海之海马与熊,想其至今犹悸我也。平生经险已屡,奈何以饮毒故,罢吾远征。纳尔逊虽为壮言,然病已日困,不得已乃归英国。

归三月,纳尔逊病愈,为二十八炮门舰之指令官,巡行于丹麦海岸,考其形势甚悉。将来海军之胜利,大半得力于此。

纳尔逊巡行至某地,曾遇一美妇人,情爱甚笃。顾身为海军指令官,在军舰中,不能娶少妇也。既与妇人别,归舰矣,将起锚,纳尔逊徘徊舰上,终不能制,复上陆访妇人。

中途遇其友达萍孙,达萍孙问纳尔逊何往,纳尔逊详告以故。达萍孙曰:异哉!子非爱名誉而富希望者与?奈何以一妇人故,弃名誉与希望也?且子不惮冒艰苦、犯风涛,至于今日,岂非欲深其阅历,以图报国乎?今身为军人,无故而为儿女子之恋,国家所赖尔、父母所望尔者,果如是乎?纳尔逊闻达萍孙最后之二语,心大感动,奋然曰:吾归舰!吾归舰!吾虽爱妇人,终不如吾爱国家之深也。吾今谢君矣。因与达萍孙握手而返。军舰既开,满帆孕风,向故国而归。英雄之纳尔逊,犹回首频望陆地,心念少妇,及达萍孙之言也。

轻名誉重财产,庸人之思想,大半如是。而当时海军军人,亦人人具此思想也。纳尔逊既从某地归,复受航行纽约之命。纽约者,亚美利加地也。其地多金银宝物,故英人到纽约者,咸思得财。纳尔逊舰到纽约,谒其提督。提督语之曰:纽约多金,子来殊幸,可任意取之也。纳尔逊应曰:提督之言良是。提督若以吾为好赀财而来也,则来纽约诚幸矣。虽然,西印度得名誉之地也。彼英雄之哥仑布,冒万险以发此新大陆,证明地圆之说。吾乃为爱金而来,何其陋与?

【批评】

见熊而念及老父,至欲以废枪之柄,力击猛兽,英雄之胆、孝子之心一时都见纳尔逊一生得力处。在不肯却步,观其病困志馁时,忽忆父言,精神复振。英雄之不忘父训,与其父之善于教育,均可效法。

勇足以击海马、搏巨熊、避毒蛇,而不能却一恋爱之少妇,此时若无达萍孙之言,纳尔逊一生功名,将为一妇人所败矣。然纳尔逊一闻达萍孙之言,便能警觉,奋然归舰,然则击海马、搏巨熊、避毒蛇,不足为勇,惟其能纳谏,能改过,斯真勇矣。

以西印度为名誉之地,耻于取金,其心迹何等磊落。呜呼!闻朋友之言,则美人不恋;至纽约之地,则黄金不取。可见要做英雄,必先从不贪财不好色下手。

贪图安逸厌恶劳动,这是平庸人的性格习气,而英雄却是喜欢劳动厌恶安逸。当纳尔逊在他舅舅的军舰上时,正赶上国家没有战事,军舰在港湾内停泊。绝世英雄纳尔逊,不能忍受安逸,于是向他的舅舅请示,想加入北极探险的远征队中。远征队冒险探索北冰洋,有坚硬的冰破坏船只的危险,所以不是航海经验丰富的人,都不能充当远征队的军人。纳尔逊经舅舅介绍,得以加入某支部队,成为某艘军舰的舵手。

1773年,纳尔逊跟随远征队出海,向北冰洋进发。第三天,舰队被冻结的冰围困,不能前进。各艘军舰于是用铁锚凿冰,尽力开辟航路,向西北方行驶。当时海上坚硬的冰,一眼望不到边,气候严寒,北风像刀子一样。远征舰队,将失去破冰出海的机会了。

北冰洋有许多海象,长得像人,经常在冰层上出没。一天舰队有一名士官,在小艇上,看见了海象,开炮轰击它。海象负伤跳入海中,招呼它的同伴想要报复。不一会只见有无数的海象,包围小艇,并且衔走船棹,小艇几乎被弄翻了。远征舰队的队长下令派几艘舰艇前往救助,令纳尔逊做救助艇的指挥官。纳尔逊接受命令登上救助艇,率领部下,排列阵型进行包围攻击。炮弹打出击碎了冰层,只听炮声和冰碎的声音混合,轰响声十分巨大,海象的血溅到冰上,像染色的玻璃,在几里的范围内漂流,于是海象都逃走了。纳尔逊成功解除海象的包围,回到了原来的军舰上。唉!没想到粉碎法国联合舰队的英雄,却先以这无数的海象,作为试验他威力的机会,海象如果知道,应当为败给英雄感到荣幸。

远征舰队正航行的时候,忽然遇到了大雾,队长下令停船。当时满眼都是海雾,很近的事物都不能分辨。纳尔逊忽然想出去打猎,于是扛着枪和一位朋友,踏着冰出去了。道上遇到了一头巨大的熊,直接向纳尔逊扑来,纳尔逊急忙开枪,枪管忽然破裂,弹药也没有了。当时舰长因为不知道纳尔逊在哪,派人寻找。寻找的人在远处看见纳尔逊面对着熊站立,表情十分平静,忽然又惊愕地看见纳尔逊的枪管已经坏掉,不能发射。熊轻视纳尔逊,想越过坑进攻。他的朋友惊慌害怕,不知道怎么对付,纳尔逊还是屹立不动,大声说:你不要害怕,熊过来,我还能用枪柄击打它。舰长在船上,远远地看见纳尔逊就要被熊袭击,急忙命令开炮,于是熊便逃走了。纳尔逊扛着废枪,缓缓回去了。舰长问纳尔逊:你想要什么?才做这么冒险的举动。纳尔逊回应说:我看见熊想到了我父亲,想把这头巨熊的皮毛献给我的父亲,所以想要这头熊。

远征舰队从北冰洋回来,纳尔逊又投到某艘军舰,向东印度航行。因为工作勤奋,于是逐渐升为海军候补少尉。印度气候酷热,纳尔逊在印度十八个月后,中暑得了一场大病,于是回到了英国。

纳尔逊从印度回来,身体一天比一天瘦弱。自己想着还没建功立业,而精神却天天不振作,绝大多数希望,恐怕是达不到了,不如跳海自杀。接着又想父亲从前教训我的话,现在如果因为一场病的缘故就不振作,那不是又生了退步的想法吗?想到这,纳尔逊不自觉面部发热浑身流汗,精神也因此一振。

纳尔逊的病痊愈后,做了某艘军舰的副官。副官需要接受海军办公室的考试,纳尔逊以优异的成绩通过,因此转任为某艘军舰的第二副官。1778年,纳尔逊又转任为某艘双桅军舰的指挥官,当时纳尔逊只有二十岁。不久又受命远征西班牙。西班牙气候极其恶劣,远征队一千八百多人,有一半病死了。一天纳尔逊在野外睡觉,有一条巨蛇盘绕在他的脚下,张开巨口要吞噬他。正好一个印度人,走路经过纳尔逊的身旁,急忙呼叫纳尔逊,纳尔逊惊醒,看见巨蛇的头部,已将接近他的腹部,一跃而起,蛇见纳尔逊好像被他的神威震惊,就逃走了。

又一天,纳尔逊在路上行走,非常渴,掬起河水饮用。当时水的上游,正好有毒树的叶子被风吹落在水面上。纳尔逊喝了有毒的水后,忽然觉得腹痛,急忙召来医生检验,知道自己已经中毒,因此感觉病情加重了。医生劝纳尔逊马上回英国。纳尔逊愤怒地说:西班牙领土的气候,能杀远征队千百的人,却不能杀我。巨蛇低下头就要到我的肚子,却不敢进犯。北冰洋的海象和熊,至今想到还令我心悸。我平生屡次经历险境,怎能因喝了有毒的水,就停止我的远征?纳尔逊虽然口出豪言壮语,然而病情日益严重,不得已回到了英国。

回来三个月后,纳尔逊的病痊愈,成为有二十八门炮的军舰的指挥官,在丹麦海岸巡行,非常仔细地考察那里的形势。将来英国海军的胜利,大半得力于这些考察。

纳尔逊在某地巡行,曾经遇到一个美妇人,两人感情很深。由于纳尔逊身为海军的一名指挥官,在军舰上,不能娶这个少妇。和妇人分别后,纳尔逊回到军舰,将要起航的时候,纳尔逊在军舰上徘徊,最终不能控制自己,又上岸拜访那名妇人。半路遇到了他的朋友达萍孙,达萍孙问纳尔逊去哪里,纳尔逊详细地告诉了他原因,达萍孙说:奇怪啊!你不是爱惜名誉、有很多希望吗?怎么能因为一个妇人的缘故,就放弃了名誉和希望呢?况且你不怕艰苦、风浪,直到现在,难道不就是想丰富你的阅历,好报效祖国吗?现在你作为一名军人,无缘无故和一个女子相恋,国家所依赖的、父母所期望的,结果又当如何呢?纳尔逊听到达萍孙最后两句话,心里十分感动,激愤地说:我回军舰!我回军舰!我虽然爱那名妇人,终究不像我爱国家那么深,我今天谢谢你了。于是纳尔逊和达萍孙握着手返回军舰。军舰开动后,整个船帆鼓满了风,向祖国返航。英雄纳尔逊,还是不断回头望向陆地,心中想着那名少妇,和达萍孙的话。

轻视名誉重视财产,庸人的思想,大半都是这样。当时的海军军人,也是人人都有这样的思想。纳尔逊从某地回来后,又接受航行到纽约的任务。纽约在亚美利加洲,此地有许多金银宝物,所以来到纽约的英国人,都想得到财宝。纳尔逊乘军舰到达纽约,拜见当地的提督,提督对纳尔逊说:纽约有很多金子,你能来是多么幸运,你可以任意拿。纳尔逊回应说:提督说得不错。提督如果以为我是因为爱财而来这里,那么我来纽约真是幸运啊。然而,西印度也是能收获名誉的地方,英雄哥伦布,冒无数危险发现这块新大陆,证明了地圆学说,我却因爱财而来,是多么藐小啊!

【评论】

看见熊想到老父亲,甚至要用废枪的枪柄奋力搏击猛兽,英雄的胆识、孝子的心情,都能在纳尔逊一生中精彩的地方看到。在不甘停步,被疾病所困,志气衰落时,他忽然想起父亲的话,精神再次振奋,英雄不忘父亲的教诲,以及他父亲的善于教育,都可以学习。

纳尔逊的勇敢足以击海象、搏巨熊、避毒蛇,而不能放下相爱的女子,要没有达萍孙的话,纳尔逊一生的功名,将要毁在一个女子身上了。然而纳尔逊一听到达萍孙的话,就能警觉,振奋地回到军舰,那么击海马、搏巨熊、避毒蛇,都不算真正的勇敢,惟有能接受建议,能改正过错,是真正的勇敢啊!

纳尔逊认为西印度是取得名誉的地方,以取金子为耻,他的心是多么光明磊落。哎!听朋友的话,不爱美人;到了纽约,不取黄金。可见要做英雄,必须先从不好色、不贪财下手。

《少年丛书》之一,《少年丛书》最早于1908年冬天由张元济主持的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出版,又名《中外伟人的传略》。《少年丛书》共28册,分别讲述了28位中外名人的人生故事。《纳尔逊》林白水著。 纳尔逊,英国海军将领、军事家。生于英国诺福克郡伯纳姆托庇村的牧师家庭。二十岁擢升为上校舰长,历任英国地中海分遣舰队司令、地中海舰队总司令。参加、指挥过多次战役。1797年在圣文森特角附近,采取单兵直入、近战猛攻的战术,以劣胜优战胜西班牙舰队,被封为巴思爵士。1798年在埃及阿布基尔湾大败拿破仑舰队,被封为男爵。1799年进军那不勒斯,镇压意大利革命运动。1801年指挥哥本哈根海战,取得对丹麦的胜利,又获子爵称号。1805年在指挥十九世纪规模最大的一次海战,即特拉法尔加大海战中,一举歼灭法、西联合舰队,巩固了英国海上强国的地位。他亦在这次战斗中阵亡。后在伦敦修建了特拉法尔加广场及其铸像。

猜你喜欢

  • 第三章 英国之时势

    英雄者,时代之产物也。故欲知克林威尔之事业,不可不先明其所凭藉之时势。初英女王伊里查白(Elizabeth),治国有材称。尝内平苏格兰之政变,外挫西班牙之舟师,航业大兴,国威远播,国民崇拜之忱,达于极点。然女..

    2 克林威尔 2025-05-28
  • 第十一章 彼得之遗训

    彼得临终时,以遗训示子孙。观其遗训,可以知俄国侵略之志。今于末章录之。第一款 我俄国之人,尚其念祸至无日,平居当一如临战之时:士卒宜日不释甲,枕戈待旦,以排万难,图自振,更宜养精蓄锐,以乘时会。不可一..

    2 彼得大帝 2025-05-28
  • 第十章 彼得之人物

    天下之人,往往因性质之异,与夫修养之浅深,而生种种之区别。有单纯之人,有复杂之人。单纯者,富于性情,易几于圣贤;复杂者,恃其才智,易侪于豪杰。豪杰之不能兼为圣贤,豪杰之不幸也。观于彼得,可以得其证矣。..

    4 彼得大帝 2025-05-28
  • 第九章 彼得之晚年

    吾国有言,三王官天下,五帝家天下。夫自家天下之制立,而传贤之事乃不复见。于是君主庸闇者,但循其祖宗成法,苟求无事而已。而二一英迈之君,偶有非常之举,全国反对。甚至近亲之间,亦复意见殊异,猜嫌大起,卒至..

    6 彼得大帝 2025-05-28
  • 第八章 彼得之外交及侵略

    彼得于内治事,既已致力,而侵略之念,乃不可遏。盖俄国当时,仅有白海及亚束,为海军军港。顾亚束基础未固,而白海则盛夏之外,终岁结冰。俄国欲兴海军,势不得不求第三之军港。而波罗的海沿岸地,固俄所视之眈眈看..

    3 彼得大帝 2025-05-28
  • 第七章 彼得之内治改革

    彼得既自欧洲归,见己国民智晦塞,开化之度,远逊欧洲,以为非厉行改革,不足以起衰救敝也,于是先着手于改革问题。其时俄廷之上,多守旧党。守旧党势盛,往往尼彼得行政。彼得以为立法期其必行,其法乃有效,因大张..

    4 彼得大帝 2025-05-28
  • 第六章 彼得之外国漫游

    本章分为二段以叙之。一、漫游前之朝臣反对彼得所期望事,不仅海军已也,于开矿铸炮织呢之业以至学校印刷术,及其他教育之事,无不留意。然当时俄国人才,足以胜任者殊寡。借材异地,所费又糜,且夺本国劳动者生业。..

    4 彼得大帝 2025-05-28
  • 第四章 苏菲亚之乱

    苏菲亚既专政,见彼得日为游戏,心窃喜之,顾终恐其年长难制,欲早除之,乃与近幸谋变更军制,以猎夫游荡之徒,厠行间,使之伺隙去彼得。时彼得新婚(见下章),赴柏列亚旅行,将归时,苏菲亚遣人飞檄射击队,诬言彼..

    5 彼得大帝 2025-05-28
  • 第三章 彼得之幼时

    本章分三段,以次叙述之如下:一、自黑窝德嗣位至彼得登极彼得生四岁而父殁,长兄黑窝德嗣位。朝臣党黑窝德者,久欲放逐彼得。先帝在日,有所惮不敢发,帝既殁,于是黑窝德嬖臣曰耶士哥弗者,矫诏称宫殿狭隘,令那达..

    5 彼得大帝 2025-05-28
  • 第二章 彼得之诞生

    千六百十三年,罗马信氏,始为俄国皇帝(其前俄皇属他姓也)。其第二世曰亚历须弥者,娶贵族女漪明脂为后,后生四子二女,中二子皆夭逝,存者曰黑窝德,曰易黄,顾皆弱质,独长女苏菲亚,强健有才。未几后没,亚历须..

    6 彼得大帝 2025-05-28
  • 第八章 第四航海与哥伦布死

    千五百二年,哥伦布复奉女王之命,为第四航海。于是哥伦布年六十六矣。是时西班牙政府财政困难,又因西人愿往者甚少,乃与以渔船四艘,大不过六十余吨。哥伦布领此渔船,飘泊于大洋中,其危险实甚,乃停泊于小西班牙..

    3 哥伦布 2025-05-27
  • 第七章 第三航海

    千四百九十八年四月,哥伦布复得西班牙政府之命,第三次航海。于是距第二航海已六年矣。是时西班牙人,以新陆地不易得金,无人愿往。哥伦布乃请于政府,以囚徒充殖民。哥伦布意谓囚徒易制,且从事新陆工作,较之服役..

    7 哥伦布 2025-05-27
  • 第六章 第二航海

    千四百九十三年,哥伦布复为第二航海。西班牙人闻新大陆多黄金,人人愿往,从行者盖数百人。哥伦布以佛奥勒为新大陆副总督,与之偕行,率大船十七艘,于九月二十八日,再由西班牙出发。天气清明,波平如镜,海风逐船..

    6 哥伦布 2025-05-27
  • 第五章 第一航海

    女王伊沙卑,既与哥伦布订约,乃与以大船三艘、小船三艘,同行百二十人。自拍罗斯港出发,时千四百九十二年八月也。当时西班牙人,咸以此去必无还期,泣送行者,如送丧焉。而百二十人,亦以此行若赴大敌,徒葬鱼腹,..

    5 哥伦布 2025-05-27
  • 第四章 英雄之遭遇

    一、学业上之遭遇古昔圣贤,所以列朋友于五伦之内者,盖以朋友者,智识可以相交换,道德可以相切磋,患难可以相救助也。古语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然则朋友者,岂可以势利相成乎?故孔子曰:无友不如己者。..

    7 哥伦布 2025-05-27
  • 第三章 当时地理上之见解

    哥伦布之事业,与地理学有绝大关系。故欲知哥伦布之事业,不可不先明地理。大地之体,浑圆如球。中分五洲,曰亚洲即亚细亚(吾国即在亚细亚之东部),曰欧洲即欧罗巴,曰非洲即亚非利加,曰澳洲即澳大利亚,曰美洲即..

    5 哥伦布 2025-05-27
  • 第二章 哥伦布之少年

    一、小学校之生活哥伦布者,意大利国人也,其家世执工业。父曰德美尼克,有子四人,哥伦布其长也。西历千四百三十五年,哥伦布生,幼时好海居。有与谈海上生活者,每倾听不倦。入小学校,习国文、数学、图画及普通各..

    5 哥伦布 2025-05-27
  • 第十一章 最后之大海战

    势如狮子,咆哮于欧洲之法帝拿破仑,夜半扑枕叫绝曰:使朕能占领英吉利海峡,六时间,即可逞兵冲伦敦,使不列颠半岛(不列颠,英国古时之称)之草木,皆无生色。呜呼!拿破仑终不能加一兵于英国者,非纳尔逊之力,其..

    4 纳尔逊 2025-05-27
  • 第十章 丹麦之征服

    英国海军新胜之势力方盛,海上霸权,独归其掌握,诸国咸有戒心。于是北方三国,互相联盟,图为抵御。三国者,俄罗斯、丹麦、瑞典是也。当是时,丹麦海军有战斗舰二十三艘,中军舰及小军舰各三十一艘。瑞典海军有战斗..

    5 纳尔逊 2025-05-27
  • 第九章 英雄与美人

    爱情有二,有肉体之爱情,有精神之爱情。肉体爱情,凡庸人及动物皆有之。而精神之爱情,则惟英雄所独富也。读英雄之传,而爱英雄;见种族之庶,而爱种族;生于国家保护之下,而爱国家;处于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之..

    4 纳尔逊 2025-05-27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