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联邦党人文集 / 佚名

第七篇

2025-05-16 15:35 联邦党人文集

(汉密尔顿)

致纽约州人民:

有时候人们好像很得意地问道:各州如果不联合,会有什么动机能使彼此作战呢?这个问题可以用以下说法来做充分回答:这些动机就是在不同时候使世界各国血流成河的那些同样的动机。但是对我们说来,不幸的是,这个问题可以有比较特殊的答案。在我们直接想到的范围内,有种种不和的原因,即使在联邦宪法的约束下,我们也有足够的经验去判断,如果去掉这些约束我们能够想象得到的那种趋势。

领土争端无论何时都被认为是国与国之间发生敌对的最常见的原因之一。造成大地荒芜的绝大部分战争,大概都是由于这个原因。这个原因将在我们中间发挥充分威力。在我们合众国境内,还有广阔的未定领土。有几个州之间仍有不一致的、尚未解决的领土要求,而联邦的瓦解,就会给各州之间提出同样要求打下基础。大家知道,以前它们曾经就***时未经分封、俗称王室领地的土地权进行过认真而热烈的讨论。那些属于殖民地政府的各州,要求把那些土地作为它们的财产。其他各州则争辩说,王国政府的这种权利应移交给联邦;特别是关于西部的全部领土,这部分土地或者是真正的领地,或者由于印第安领主的屈服,均由英王管辖,直到签订和约时才放弃。据说,这无论如何是邦联通过同外国签订条约而得到的收获。国会的谨慎政策,是通过说服那几个州,要它们为了整体利益对合众国让步,从而平息这种争端。迄今为止,已经做到了这样一步:在联邦继续存在的情况下,为和睦结束这场争论提供了明确的前景。然而邦联如果分裂,这场争论就会重新发生,而且还会在同一问题上造成其他争论。现在,即使不是由于任何以前的权利,至少也是由于让与,西部很大一部分空旷土地已成为联邦的公共财产了。如果联邦不再存在,那么让与土地的各州,就会根据联邦妥协的原则,在让与的目的不再存在时,很容易要求归还已让与的土地。其他各州也必然运用代表权利,坚持一定比例。他们的论据将是:一旦让与就不能收回;对邦联共同努力所获得的土地的分享始终是公平的。如果跟预料相反,所有各州都承认每一个州都可以分享公股的一份,就仍然会有尚待克服的困难,那就是关于分配的适当规定。为此,各州会制定出不同的原则。由于这些原则会影响各方的相互矛盾的利益,所以也不容易获得和平的调整。

因此,我们看出,西部领土的广阔地区,就是提出敌对要求的广大场所,没有任何仲裁人或共同裁判在争执各方之间进行调停。从过去推论未来,我们有充分理由担忧,有时会诉诸武力来仲裁他们的争执。康涅狄格州和宾夕法尼亚州关于怀俄明土地的争执情况告诫我们,对这种争执切勿抱有容易和解的乐观期望。邦联条款强迫双方将问题提交联邦法庭裁决。法庭判决宾夕法尼亚州胜诉。但是康涅狄格州对此判决表示强烈不满,而且也没有表示完全屈从,一直到通过谈判和协商,获得它认为和自己所受损失相等的东西为止。这里所谈的丝毫没有非难该州行为的意思。它必然深信自己是受了这项判决的伤害;而各州,如同个人一样,往往非常勉强地接受对它们不利的裁决。

凡是有机会看到关于本州和弗蒙特地区发生争执的进展情况报告内容的人,都可以证明我们遭到的各州的反对,其中包括同这种争论有关的州,也包括同这种争论无关的各州。他们还能证明,如果这个州打算用武力维护自己的权利,邦联的和平可能遭受威胁。在反对者当中有两个主要动机:一是对我们将来的力量感到妒忌;另一个是邻近各州内某些有势力人物的利益,他们在该地区的现有政府下获得了土地让与证书。即使那些要求同我们相反的几个州,对肢解本州似乎比确认自己的要求更加热心。这几个州就是新罕布什尔、马萨诸塞和康涅狄格。新泽西州和罗得岛,一直对弗蒙特州的独立表示非常热心;马里兰州由于和加拿大发生来往而感到惊恐,在此以前,该州非常同意同样的主张。这些州虽小,但是却用不友好的眼光看待我们日益强大的前景。回顾这些事件,我们可以找出如果各州最后不幸分裂,会使它们发生纠纷的一些原因。

商业上的竞争是造成纠纷的另一重要原因。处境较差的州,渴望摆脱不利的地位,并且分享比较幸运的邻州的利益。每个州,或独立的邦联,都会实行一系列独特的商业政策。这样就会造成差别、特惠和排外,从而引起不满。从我国成立的最初时期开始,我们就习惯于在权利平等的基础上进行交往,有这种习惯要比自然摆脱这种习惯更能加深不满的理由。我们准备把那些实际上是独立国家图谋特殊利益的正当行为称为损害。美国商业方面所特有的进取精神,曾不失时机地表明自己没有改变。这种不受约束的精神,根本不可能尊重某些州竭力使自己的公民获取专有利益而制定的通商条例。一方面要违犯这些条例,另一方面要努力防止和抵制这种违犯行为,这就会自然引起暴行,暴行又引起报复和战争。

某些州借助于通商条例,有机会使其他州从属于自己,这会使处于屈从地位的各州不能忍受。纽约、康涅狄格和新泽西三个州的相互处境,可以提供这种范例。纽约州由于税收需要,必须征收进口税。大部分进口税,必须由其他两州的居民以我们进口商品的消费者身份来负担。纽约州既不愿意也不可能放弃这种利益。纽约州公民不会同意为了顾全邻州公民而应当豁免他们所付的关税。即使没有这种障碍,在我们自己市场上对顾客作出辨别,也是行不通的。难道康涅狄格和新泽西两州甘愿被纽约州为其独占利益而长期对它们征税吗?难道应当允许我们长期停留在宁静而不受干扰的大都市的享受中吗?从这种大都市所得到的利益对邻州来说难道不是非常可恨,而且在他们看来也是非常暴虐的么?难道我们能够保持这个地位一方面去对付康涅狄格州的无法推卸的压力,另一方面又去对付新泽西州的合作压力么?这些问题,只有最大胆的人才会作出肯定的回答。

联邦公债将是各州或各邦联之间发生冲突的另一原因。先是分担,然后逐步偿清,同样都会产生不愉快和仇恨。怎么可能达成一条大家均感满意的分摊原则呢?简直没有一项建议在实际上完全没有异议的。这些异议往往会被利益相反的各方加以夸大。关于偿还公债的一般原则,各州也有不同意见。有些州,或者是对国债的重要性印象不深,或者因为它们的公民对这个问题的关心不怎么迫切,所以使人感觉到,它们对于按任何比例支付内债即使不是极为反感,也是漠不关心。这些情况会加大分配公债的困难。另外一些州,它们的许多公民团体都是公家的债权人,债务数量超过该州在国债总数中所占的比例,这些州就会为制定某些公平合理和切实有效的规定而努力。前者的拖延会引起后者的不满。同时,真正的意见分歧和人为的耽误,会拖延决定规定的时间。利害相关的各州公民会大叫大嚷,外国就会强迫我们满足他们的正当要求,各州的和平会遇到外国侵略和内部争论的双重危险。

假如商定规定的有关困难得到克服,国债已分摊完毕,那么仍有很大余地可以设想,已经通过的规定在试行时会发现某些州的负担比另一些州重。负担重的那些州,自然要设法减轻负担。其他各州当然无意修改规定,因为修改结果会增加它们自己的负担。对于叫苦的各州来说,它们的拒绝借口过于貌似有理,因而无法拒付自己的份额。这种借口必然会由于贪婪而加以利用;这些州不服从规定会成为激烈讨论和争吵的理由。即使所采用的规定在实践中证明原则上是公平的,某些州由于其他种种原因仍然会拖欠支付。这些原因有:确实缺乏财源,财政管理失当,政府管理工作的偶然紊乱;此外,人们在渡过危机以后,总是不愿意再为此而出钱,并且会影响迫切需要的供给。不论由于什么原因而拖欠,总会引起怨言、互相责备和争吵。也许没有任何事情比以下情况更能扰乱一些国家的安定了:几个国家约定为着某一个共同目的共同作出贡献,而这一目的却不能对各国产生平等和一致的利益。因为这是一条平凡而确实的真理:没有任何事情比付钱更容易使人们意见不合了。

违背私人契约的法律,因为等于侵犯了其公民蒙受损失的那些州的权利,从而可以认为引起敌对的另一原因。我们以前看到过各州玷辱自己法律的许多实例,所以我们无权期望,今后如果不用任何其他限制进行约束,各州会用比较开明和公平的精神统帅立法工作。我们看到过由于罗得岛立法机关穷凶极恶的作为而引起的康涅狄格州的报复措施。因此,我们可以合理地推论:在其他条件下发生类似情况时,真枪实弹的战争,而不是文字上论战,将会惩罚这类万恶的违背道义义务和社会正义的作为。

不同的州或邦联和不同的外国结成互不相容的联盟的可能性,以及这一情况对整个和平的影响,在前面几篇论文中已有充分的阐述。从根据这些论文对这方面的问题所表示的见解,可以得出结论说:美国如果完全不联合,或者仅用简单的攻守同盟软弱无力地联合在一起,那么就会由于这种不调和的同盟的活动,逐渐被卷入欧洲的政治和战争的一切有害纠纷中去,而且由于它所分成的各部分之间的破坏性争斗,它可能变成各部分敌对国家的阴谋诡计的牺牲品。分而治之必然是怀恨或害怕我们的每个国家的箴言。(14)

普布利乌斯

原载1787年11月20日,星期二,《纽约邮报》

美国建国初期自称为联邦党人的政治家、宪法学家汉密尔顿同麦迪逊、杰伊等人,共同以普布利乌斯为笔名,从1787年10月在纽约报刊上发表一系列论文,后由汉密尔顿汇编成集于1788年出版。这是一部全面为新诞生的美国宪法辩护的著作,多为汉密尔顿执笔。文集反复论证了建立统一的强有力的联邦政府的必要性,不仅对美国各州的和平自由、保卫美国不受欧洲强国的统治侵略至关重要,而且也是促进大规模商业和经济繁荣的必经之途;与流行的自然权利学说不同,书中提出在任何社会中都存在两类人的观点,即上等人由少数富人和显贵组成,下等人为穷人或人民大众,前者富有知识与才能,后者则强横和反复无常,因而需要使少数派在政治上享有特殊的永久地位,依照洛克和孟德斯鸠分权学说,提出了牵制与平衡的原则,把权力均分至立法、行政和司法部门并相互控制,如总统对议会有否决权、司法部门有宪法解释权、议会对行政和司法人员有弹劾权、最高法官由总统任命参议院批准、议会采用两院制;由于历史和阶级局限,其论著集中体现了大资产阶级大奴隶主利益的保守的反民主的政治法律思想。这部著作是近代西方有关资产阶级代议制政府的重要文献,也是研究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参考资料,对19世纪后西方诸国宪法的形成产生过很大的影响。

猜你喜欢

  • ●「续文献通考」「四裔考」「东夷」

    鸡笼山「明史」「鸡笼山传」曰:『世宗嘉靖末,倭寇扰闽;大将戚继光败之,倭遁居于鸡笼山之淡水洋,其党林道干从之。已道干惧为倭所并、又惧官军追击,扬帆直抵浡泥,攘其边地以居;号道干港。而鸡笼遭倭焚掠,国残..

    5 流求与鸡笼山 2025-08-17
  • ●「东西洋考」「东洋列国考」

    鸡笼、淡水鸡笼山、淡水洋,在彭湖屿之东北,故名北港、又名东番云。深山大泽,聚落星散,凡十五社(「名山记」云:『社或千人或五、六百』)。无君长、徭赋;以子女多者为雄,听其号令。性好勇,暇时习走,足躢皮厚..

    6 流求与鸡笼山 2025-08-17
  • ●「续通典」「边防」

    琉球(「宋史」作流求、「元史」作瑠求)琉球,在东南海中,与漳、泉、兴、福四州界相值,舟行数日可至。每岁稻再熟,花常开。燕以七月来,不巢人屋;鹰以白露日至。物产:硫磺、胡椒等物。其王每视朝,群臣搓手膜拜..

    7 流求与鸡笼山 2025-08-17
  • ●「续通志」「四夷传」

    流求国(毗舍邪)流求国,亦曰瑠求,在南海之东,与漳、泉诸州相对。西、南、北岸皆水,至彭湖渐低;近其国,谓之落漈。漈者,水趋下而不回也。国小而险。堑栅三重,环以流水,植棘为藩。以刀稍、弓矢、剑鼓为兵器。..

    6 流求与鸡笼山 2025-08-17
  • ●续文献通考」「四裔考」「东南夷」

    琉球(三屿附)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遣使持诏谕琉球。是年九月,从海船副万户杨祥请,以六千军往降之;不听命,则遂伐之。继有书生吴志斗,生长福建,熟知海道利病;以为『若欲收附,且就彭湖发船往谕,相水势、地利..

    6 流求与鸡笼山 2025-08-17
  • ●「明史」「外国列传」

    琉球琉球,居东南大海中。自古不通中国;元世祖遣官招谕之,不能达。洪武初,其国有三王:曰中山、曰山南、曰山北,皆以尚为姓;而中山最强。五年正月,命行人杨载以「即位建元诏」告其国。其中山王察度遣弟泰期等随..

    6 流求与鸡笼山 2025-08-17
  • ●「明史稿」「外国列传」

    琉球琉球,居东南大海中。自古不通中国;元世祖遣官招谕之,不能达。太祖洪武初,其国有三王:曰中山、曰山南、曰山北,皆以尚为姓;而中山最强。五年正月,命行人杨载以「即位建元诏」告其国。其中山王察度即遣弟泰..

    5 流求与鸡笼山 2025-08-17
  • ●「潜确居类书」「区宇部」「四夷」「东南夷」

    琉球琉球,在海东南;自福建梅花所顺风七日可至。汉、魏至唐、宋,不通中国;元招谕,不从。洪武初,首先归附,率子弟来朝。太祖嘉之,赐符印、章服及闽之善操舟者三十六姓,许其遣子及陪臣之子来入国学。分其国为三..

    6 流求与鸡笼山 2025-08-17
  • ●「武备志」「占度载」

    琉球琉球,在海东南。自福建梅花所开洋,顺颷利舶七日可至。汉、魏至唐、宋,不通中国;隋尝遣兵虏其男女五千人。元遣使招谕,竟不从。洪武初,国分中山、山南、山北,称三王;遣使朝贡。十五年,赐中山王察度、山南..

    5 流求与鸡笼山 2025-08-17
  • ●「西洋朝贡典录」

    琉球国其国在泉州之东。其地三分而多争。一曰中山王、二曰南山王、三曰北山王。高皇帝常有北山王怕泥芝之谕戒,其略曰:『上帝好生,恐寰宇生民自相残害,特生聪明者主之以育黔黎。迩使者自海中归云:「琉球三王互争..

    4 流求与鸡笼山 2025-08-17
  • ●「大明一统志」「外夷」

    流球国沿革古未详何国,汉、魏以来不通中华。隋大业中,令羽骑尉朱宽访求异俗,始至其国;语言不通,掠一人以返。后遣武贲良将陈棱率兵至其都,肤男女五千人还。唐、宋时,未尝朝贡。元遣使招谕之,竟不从。本朝洪武..

    6 流求与鸡笼山 2025-08-17
  • ●「星槎胜览」

    琉球国其处山形,抱合而生;一山曰翠麓、一山曰大崎、一山曰斧头、一山曰重曼,高耸丛林。田沃,榖盛。气候常热。男女以花印布大袖衫连裤穿之。其酋长尊礼,不科民下;人皆效法。酿甘蔗为酒,煮海为盐。能习读中国书..

    6 流求与鸡笼山 2025-08-17
  • ●「新元史」「外国传」

    琉求琉求,亦海中岛也;当泉州东,水行五日而至。其王欢期氏,自隋时王名渴刺兜,始见于史;国人呼王为「可老羊」、妻曰「多拔茶」。所居曰波罗檀,堑栅三三重,环以流水,树棘为藩。土无赋敛,有事则均税。用刑无枷..

    8 流求与鸡笼山 2025-08-17
  • ●「元史」「外国列传」

    瑠求瑠求,在南海之东漳、泉、兴、福四州界内。彭湖诸岛与瑠求相对,亦素不通。天气清明时,望之隐约若烟若雾;其远不知几千里也。西、南、北岸皆水,至彭湖渐低;近瑠求,则谓之落漈。漈者,水趋下而不回也。凡西岸..

    4 流求与鸡笼山 2025-08-17
  • ●「岛夷志略」

    琉球地势盘穹,林木合抱。山曰翠麓、曰重曼、曰斧头、曰大峙。其峙山极高峻,自彭湖望之甚近。余登此山,则观海潮之消长。夜半,则望旸谷之出;红光烛天,山顶为之俱明。土润田沃,宜稼穑。气候渐暖。俗与彭湖差异。..

    5 流求与鸡笼山 2025-08-17
  • ●「宋史」「外国列传」

    流求国流求国,在泉州之东。有海岛曰彭湖,烟火相望。其国堑栅三重,环以流水,植棘为藩。以刀槊、弓矢、剑鼓为兵器,视月盈亏以纪时。无他奇货,商贾不通。厥土沃壤。无赋敛,有事则均税。旁有毗舍邪国,语言不通;..

    7 流求与鸡笼山 2025-08-17
  • ●「文献通考」「四裔考」

    琉球琉球国,居海岛,在泉州之东。有岛曰彭湖,烟火相望;水行五日而至。土多山洞。其王姓欢斯氏,名渴刺兜;不知其由来有国世数也。彼土人呼之为「可老羊」、妻曰「多拔茶」。所居曰波罗檀洞,堑栅三重,环以流水,..

    4 流求与鸡笼山 2025-08-17
  • ●「诸藩志」「志国」

    流求国流求国,当泉州之东,舟行约五、六日程。王姓欢斯,土人呼为「可老」。王所居曰波罗檀洞,堑栅三重,环以流水,植棘为藩;殿宇多雕刻禽兽。男女皆以白纻绳缠发,从头后盘绕;及以杂纻、杂毛为衣,制裁不一。织..

    7 流求与鸡笼山 2025-08-17
  • ●「太平御览」「四夷部」「东夷」

    流求「隋书」曰:『流求国,居海岛之间;当建安郡东,水行五日而至(闽川之东也)。土多出铜。『其王姓欢斯,名渴刺兜;不知其由来有国代数也。彼土人呼之为「可老羊」、妻曰「多拔荼」。所居曰波罗檀洞,堑栅三重,..

    4 流求与鸡笼山 2025-08-17
  • ●「太平寰宇记」「四夷」「东夷」

    流求国流求国,自隋闻焉。居海岛之中,当建安郡之东,水行五日而至(闽川东也)。土多山洞。其王姓欢斯,名渴刺兜;不知其由来有国代数也。彼土人呼之为「可老羊」、妻曰「多拔荼」。所居曰波罗檀洞,堑栅三重,环以..

    3 流求与鸡笼山 2025-08-17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