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氏脈經後序
醫之學以七經爲本,猶儒家之六藝也。然七經中,其論脈理精微,莫詳於王氏《脈經》,綱舉目分,言近旨遠,是以自西晉至於今日,與黄帝、盧扁之書并傳,學者咸宗師之。南渡以來,此經罕得善本,凡所刊行,類多訛舛,大..
王叔和 2025-05-01 -
脈經卷第十
手檢圖三〔1〕十一部朝散大夫守光禄卿直秘閣判登聞檢院上護軍臣林億等類次提要:本篇首論從氣口九道診十二經脈、奇經八脈形證,次論五臟之脈,後補述十四脈之主病。經言:肺者,人之五臟華蓋也,上以應天,解理萬物..
王叔和 2025-05-01 -
脈經卷第九
朝散大夫守光禄卿直秘閣判登聞檢院上護軍臣林億等類次平姙娠分别男女將産諸證第一提要:本篇首先論述姙娠脈象及其産生機理,進而論述辨别雙胎和胎兒性别的方法,並簡要討論臨産的脈證。脈平而虚者,乳子法〔1〕也。 ..
王叔和 2025-05-01 -
脈經卷第八
朝散大夫守光禄卿直秘閣判登聞檢院上護軍臣林億等次類平卒尸厥脈證第一提要:本篇主要討論卒尸厥的脈證表現及其預後。寸口沉大而滑,沉則爲實〔1〕,滑則爲氣〔2〕,實氣相搏〔3〕,血氣入於臟即死,入於腑即愈,此..
王叔和 2025-05-01 -
脈經卷第七
朝散大夫守光禄卿直秘閣判登聞檢院上護軍臣林億等類次病不可發汗證第一提要:本篇全面論述不可發汗的脈證以及誤汗所致的變證。少陰病,脈細沉數,病爲在裏,不可發其汗。脈浮而緊,法當身體疼痛,當以汗解。假令尺中..
王叔和 2025-05-01 -
脈經卷第六
朝散大夫守光禄卿直秘閣判登聞檢院上護軍臣林億等類次肝足厥陰經病證第一提要:本篇主要論述肝的病理變化、傳變規律、脈證表現及預後治則,并闡明了足厥陰肝經及其别絡的循行起止和發病情况。肝氣虚,則恐;實,則怒..
王叔和 2025-05-01 -
脈經卷第五
朝散大夫守光禄卿直秘閣判登聞檢院上護軍臣林億等類次張仲景論脈第一提要:本篇以平脈爲總綱,論述人體内榮衛氣血正常循行的情况。指出變化相乘,陰陽相干,便會出現相應的病脈,故可據以審察邪之所在,判斷臟腑的病..
王叔和 2025-05-01 -
脈經卷第四
朝散大夫守光禄卿直秘閣判登聞檢院上護軍臣林億等類次辨三部九候脈證第一提要:本篇首先概括三部九候脈象的概念、主候範圍及其意義,進而全面論述三部九候在診斷一般病證和特殊危重病證的意義和原理。經言:所謂三部..
王叔和 2025-05-01 -
脈經卷第三
朝散大夫守光禄卿直秘閣判登聞檢院上護軍臣林億等類次肝膽部第一提要:本篇分三部分:一、論肝膽相合及其與季節的關係,并用五行學説概括其生理功能及其内外聯繫。二、從肝與時令的相應關係,論述其脈象、病機及治則..
王叔和 2025-05-01 -
脈經卷第二
朝散大夫守光禄卿直秘閣判登聞檢院上護軍臣林億等類次平三關陰陽二十四氣脈第一提要:本篇主要討論兩手寸、關、尺六部脈陰陽虚實的脈象及其主病。六部脈中,分别有陽絶、陽實、陰絶、陰實四種脈象,合之共有二十四種..
王叔和 2025-05-01 -
脈經卷第一
朝散大夫守光禄卿直秘閣判登聞檢院上護軍臣林億等類次脈形狀指下秘訣第一二十四種提要:本篇論述了二十四種脈象之名稱及其表現,同時舉出八組類似的脈象,以示比較鑒别。浮脈,舉之有餘,按之不足。浮於手下。芤脈,..
王叔和 2025-05-01 -
脈經序
晉 太醫令王叔和撰脈理精微,其體難辨,弦緊浮芤,展轉相類,在心易了,指下難明,謂沉爲伏,則方治永乖,以緩爲遲,則危殆立至,况有數候俱見,異病同脈者乎?夫醫藥爲用,性命所繫,和、鵲至妙,猶或加思,仲景明..
王叔和 2025-05-01 -
校定脈經序
臣等承詔典〔1〕校古醫經方書,所校讎中,《脈經》一部乃王叔和之所撰集也。叔和,西晉高平人,性度沉靖〔2〕,尤好著述,博通經方,精意診處,洞識修養之道。其行事具唐甘伯宗《名醫傳》中。〔1〕典 主管。《三國志..
王叔和 2025-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