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毕斯麦 / 林白水

第四章 思想之渊源

2025-05-27 15:46 毕斯麦

凡人思想之发生,必有其渊源焉。如法国人民之有***思想,其渊源在于法王路易十四世之专制;美国十三州人民之有独立思想,其渊源在于英国之虐待殖民,此皆其思想之渊源也。而家庭与学校,亦往往为英雄思想渊源之地,试即毕斯麦观之。

毕斯麦当欧洲***风潮大盛之时代,民权自由之说,人人赞成,而彼一人,独持尊王之义。此其思想,岂不可怪?然细考其思想之渊源,则毫无足怪也。盖毕斯麦家世为贵族,其父母又皆为普王之宠臣,毕斯麦从少受家庭教育,故其尊王之心牢不可破矣。

又当十八世纪时,欧洲大陆,经拿破仑之蹂躏,血战数年,乃就平和,斯时人人厌兵。而毕斯麦独喜扩张军备,生平专以武力为运用政略惟一之手段,此其思想渊源于何处乎?盖毕斯麦家世为武人,而彼亦曾为骑兵士官,军事生涯,久为习惯。又受家庭之感化力,故其生平政略,常与军事相伴,所谓铁血政略者是也(铁血二字,解见下文)。

观以上所述,则毕斯麦生***对立宪,只知崇奉专制君主若神明,及其所抱之铁血主义者,无非渊源于家庭教育矣。而其思想,渊源于学校者,则如何?

毕斯麦在大学为学生时,专好读历史地理,彼观历史上有种族混杂之国家,不久终致分裂,于是思排斥奥大利。彼观地理上,有各邦封建之制度,不久终致离析,于是思统一各联邦。故后来普奥之战争、联邦之组织,人第知其功业之煌煌,而不知其思想之由来,实渊源于在学校时读历史地理也。

呜呼!以绝世英雄之德国宰相毕斯麦,败奥国、败法国、败丹麦国,卒能统一日耳曼,造成强大之新国,而不意其思想之渊源,皆在于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也。由此观之,家庭学校真足以造就英雄矣。

【批评】

诸葛亮未出茅庐,早定三分之局。毕斯麦未出学校,即怀统一之心。时势不同而英雄之见解亦异然,而易地,则皆然矣。

观毕斯麦之独抱尊王,主张尚武,其思想渊源于家庭。可见家庭教育,其影响甚大。

观毕斯麦之欲排斥奥地利,统一各联邦,其思想渊源于在学校时所研究之历史地理二学科。可见学校教育,其结果能造出绝世英雄。

人只要产生一种思想,那么肯定会有产生的根源。比如法国人民的***思想,根源在于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的专制独裁,美国13个州的人民的独立思想,根源在于英国虐待殖民地的人民。这都是这些思想产生的根源,家庭环境与学校环境往往是英雄思想观念形成的地方,且以毕斯麦为例作一分析。

毕斯麦生于欧洲***风潮盛行的时代,民主自由的主张人人都赞成,而只有他一个人唯独持尊奉君主制度的政见,这种思想岂不是很奇怪?然而仔细考究他的思想渊源,那不足为怪了。因为毕斯麦生于贵族世家,他的父母又都是普鲁士国王的宠臣,毕斯麦从小就接受贵族的家庭教育,因此他的尊王思想意识十分牢固稳定。

其时又处于十八世纪,欧洲大陆各个国家经过拿破仑的侵略,历经多年苦战,好不容易才实现和平。当时人人都厌恶战争,唯独毕斯麦希望扩张军事力量,平生专门以武力作为实现政治谋略的唯一方式。他这种思想是怎么形成的呢?是因为毕斯麦家中历代从军,他本人也曾当过骑兵士官,长期的军事生涯使他习惯了军事思维。平时又深受家庭环境影响,因此他一生的政治谋略多与军事相关,因此被称作铁血宰相(铁血的解释,见下文)。

综上所述,毕斯麦生来反对立宪制度,只知道尊奉专制君主制度如同神明一样,及其所坚持的铁血主义理念,无不是起源于他的家庭教育。而他的思想起源于学校的又是什么呢?

毕斯麦在大学读书的时候,特别喜欢阅读研究历史、地理,他看到历史上只要有多种族并存的国家都难以长久,最终都会分裂,于是考虑要排斥奥地利。他看到疆域划分上联邦分封体制下的国家难以维系,最终也都是出现分裂,于是考虑统一各个联邦国家。所以后来有普鲁士和奥地利战争、德国联邦组织的建立。人们只知道他的丰功伟业,而不知道他的思想由来起源于在学校时学习历史和地理。

唉!绝世英雄、德国宰相毕斯麦,先后打败了奥地利、法国、丹麦,最终统一了日耳曼种族,建立了强大的德意志新国家,没想到他的思想渊源竟然都出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由此可见,家庭和学校环境真的能够造就一世英雄。

【评论】

诸葛亮没有出山前就已经定下了三分天下格局的计策,毕斯麦还没有离开学校就已经抱着统一联邦的志向。时代形势不同,英雄之间的见识也不一样,换个地方那就都一样了。

分析毕斯麦唯独尊奉王权、崇尚武力的主张,思想根源出于家庭,可见家庭教育对人一生影响特别大。

分析毕斯麦要排除奥地利、统一联邦各国的观点,思想根源出于在学校时所研究的历史和地理两个学科,可见学校教育的结果可以培养出绝世的英雄。

《少年丛书》之一,《少年丛书》最早于1908年冬天由张元济主持的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出版,又名《中外伟人的传略》。《少年丛书》共28册,分别讲述了28位中外名人的人生故事。《毕斯麦》林白水著。毕斯麦即俾斯麦,普鲁士王国首相 (1862—1890),德意志帝国宰相 (1871—1890)。出身容克贵族。天性狂妄。曾受过良好教育。1847年步入政界。首相任内,推行强权统治,实施“铁血政策”。先后通过丹麦战争(1864)、普奥战争 (1866)和普法战争 (1870—1871),完成德国的统一,故有“铁血首相”之称。德意志帝国建立后,受封公爵,出任帝国宰相。参与镇压巴黎公社。1878年颁布 《反社会党人非常法》。对外推行“大陆政策”,以图称霸欧洲。1890年被帝国第二代皇帝威廉二世解职。

猜你喜欢

  • 第四章 诚实

    天地之所以不息,国之所以立,圣贤之德业所以可大可久,皆诚为之也。故曰: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 人必虚中不着一物,而后能真实无妄。盖实者不欺之谓也。人之所以欺人者,必心中别着一物。心中别有私心,不敢..

    10 曾胡治兵语录 2025-09-01
  • 第四章 新政与官僚的行为【59】

    低于儒家标准的官僚行为尽管王安石强调经过改革的官僚体制是最基本的需求,因为所有其他改革措施能否成功在根本上都取决于此,却并非只有他看到这一点。众所周知的事实是,许多官僚的行为往往低于儒家标准。然而事与..

    6 宋代中国的改革 2025-09-01
  • 第四章 战国时代的诸子散文

    第一节春秋到战国的基本历史事实《诗经》之后,到屈原出现以前,是辉煌的先秦诸子散文的时代。散文的成就给屈原长篇巨制的写成无论在思想内容上或在组织形式上都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这些散文主要是产生在战国时代。战..

    10 中国文学史略稿 2025-08-31
  • 思想的力量

    撒切尔夫人在回答是否为中国电视在出口到英国而感到危机时,坦然一笑道“等到中国的节目也输出到英国时你在问我这个问题”。在撒切尔看来一个不能输出价值观即有稳定持久思想的国家是不足为惧的。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

    7 高中作文 2025-08-31
  • 第四章 国学之派别——文学之派别

    什么是文学?据我看来,有文字著于竹帛叫作文,论彼的法式叫作文学。文学可分有韵无韵二种:有韵的今人称为诗,无韵的称为文。古人却和这种不同。《文心雕龙》说:今之常言,有文有笔,有韵者文也,无韵者笔也。范晔..

    7 国学讲义 2025-08-30
  • 第四章 名詞

    十九,凡用一個或兩個以上底字來做人物,或地方底名字底,就叫做名詞。甲 名詞底種類名詞可以分爲「私名」,「公名」兩大類。二十,私名 私名就是一個人,一件東西,一所地方,一個團體,或一件特別事情底名字。〔例..

    13 语体文法大纲 2025-08-29
  • 第四章 香港海員大罷工

    海員的生活狀況中國海員的生活狀況,其最感痛苦的有四:第一,是工資的微薄。普通工資每月大概在二十元以下,而物價又逐年飛漲,譬如米,一九二二年時,上海增加到百分之一二.五,香港增加百分之一五。因此,海員工..

    8 中国职工运动史 2025-08-27
  • 附 民族哲学杂话

    本文所要讲的是民族哲学,只要某种学说在吾民族中很流行,为大家所熟闻乐道,我们就不妨谈谈。想怎么谈,就怎么谈,不拘什么形式。零金碎玉,俱见精光。嵇文甫像,摄于1958年楔子在没有触到所要讲的各项问题本身以前..

    20 春秋战国思想史话 2025-08-26
  • 第十章 韩非

    韩非(约公元前280前233年)是韩国的一个公子,曾师事荀卿,和李斯为同学。秦始皇看见他的著作,大为赞赏。后来他出使于秦,却被害了。他是法家的一位重要代表人物,综合了他以前法家的各种学说,并且从荀卿和老子的..

    14 春秋战国思想史话 2025-08-26
  • 第九章 宋、许行、邹衍等

    当战国中叶,约略和孟子庄子同时,或稍前稍后的学者自成一派的很多。除上面所讲各家外,再举几个重要代表人物谈一谈:(一)宋宋亦称宋,或宋荣,《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书中都曾提到他,可见他也是当时..

    18 春秋战国思想史话 2025-08-26
  • 第八章 惠施、公孙龙

    惠施(约公元前370前310年)曾经做过魏国的宰相,和庄子辩论过。公孙龙(约公元前320前250年)曾做过平原君的门客,和孔穿辩论过。这两位学者是名家的代表人物。现存有《公孙龙子》一书。《庄子天下》篇也有关于他们..

    12 春秋战国思想史话 2025-08-26
  • 第七章 荀子

    荀卿名况,赵人。生卒年岁未能确定。他一生的重要事迹大概都在公元前298前238年之间。他曾经到过当时讲学最繁盛的地方齐国的稷下。当齐襄王的时候,稷下学者如田骈、慎到等都已经死去,荀卿在那里成为岿然突出的大师..

    14 春秋战国思想史话 2025-08-26
  • 第六章 孟子

    孟轲(公元前372前289年),邹人,孔子的三传弟子(孔子曾子子思孟子)。他原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代,不过在他以前好几代早已衰落下去了。他曾经游历齐、梁、宋、滕诸国,还给齐宣王当了一段客卿。但终于不得志。现..

    16 春秋战国思想史话 2025-08-26
  • 第五章 庄子

    庄周,战国时代的宋国人。他的生卒年岁大概和孟子略相当而稍晚一些。他似乎也是一个从旧贵族阶级没落下来的人物,曾在他的家乡蒙那个地方当过一段管漆树的小官吏。他的生活很贫困,曾经靠打草鞋过活,有时候连饭也吃..

    21 春秋战国思想史话 2025-08-26
  • 第四章 老子

    老子这个人,和《老子》这部书,应该分别来看。有人说,老子就是老聃,相传他在周王朝那里管过图书,孔子还向他问过礼,后来去周西行,过函谷关,给关尹著了五千言的《道德经》,就不知去向了。但是就现存《老子》这..

    17 春秋战国思想史话 2025-08-26
  • 第三章 墨子

    墨翟,鲁国人,也有说他是宋国人的。他的生卒年岁,各家说法都不很准确,大概在春秋末,战国初,公元前490前403年之间,略与孔子再传弟子们同时。他的世系出身也不详。《史记》上说他做过宋国的大夫,也难确定,从他..

    20 春秋战国思想史话 2025-08-26
  • 第二章 孔子

    孔丘(公元前551前479年),字仲尼,鲁国人。他本是殷朝的后代,世为宋国的公族。自从他的远祖大司马孔父死于殇公之乱,家人流亡到鲁国,才为鲁人,姓孔氏。他的父亲叔梁纥曾做过鄹邑大夫,但早死,所以孔子幼年是孤..

    17 春秋战国思想史话 2025-08-26
  • 第一章 春秋战国

    一个百家争鸣的伟大历史变革时代一提到春秋战国,大家都知道这是中国思想史上一个最光辉灿烂的百家争鸣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出现了那么多的思想派别和那么多的杰出的思想家,形成了那么尖锐而复杂的思想斗争的场面..

    17 春秋战国思想史话 2025-08-26
  • 时代与思想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意识的进步,“删除时代”的来临已是必然:人们不断地删除修改自己的所作所为,调整前进方向。有人言辞激烈地抨击这一现象,实则大可不必。“删除”本身并无什么错,关键在于如何去做。如今太多太多..

    17 高中作文 2025-08-23
  • 第四章土星

    中央〔土〕,其帝黄帝,其丞后土,其神上为填星,宾填州星。岁〔填一宿,其所居国吉,得地〕。既已处之,又(有)〔西〕、东去之,其国凶,土地■,不可兴事用兵,战斗不胜;所往之野吉,得之。填之所久处,其国有德..

    17 五星占 2025-08-21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