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毕斯麦 / 林白水

第七章 丹麦战争

2025-05-27 16:03 毕斯麦

丹麦本为一王国,又有休勒斯、霍尔斯、洛因布三公国者,属于丹麦王国之下。然霍尔斯与洛因布二国,地近德意志,为德意志之联邦,宜在联邦议会监督之下。丹麦王佛勒特礼,欲并吞此三公国,乃布新法律,以此三公国为丹麦之领土,谓此后联邦会议,此三公国不得与同。

先是德意志与丹麦争议三公国事,久不决,几欲兴兵。后欧洲列国会议于伦敦,调停其事,战端乃止。丹麦并吞三公国法令既布,未几而丹麦王薨,其女克立斯继位。德意志联邦中,倡议欲争三公国之权利,毕斯麦乃结奥大利为同盟,许以均沾利益,以与丹麦战。

毕斯麦之约奥大利为同盟,盖有深意焉:一则可使奥大利不与他国相结合,一则可免欧洲列国责德意志独为戎首,一则藉此战争,可以试验奥大利军队之实力,以为将来排斥之地位。

一千八百六十四年,德意志向丹麦政府,要求其废止新宪法,丹麦政府不听。于是奥大利派兵三万,普鲁士派兵四万六千,向休勒斯进发。五月列国会议于英京伦敦,议不协。六月普鲁士亲王率军队直逼丹麦,同时普国船队及普奥联合船队亦奏大捷,丹麦大败。七月十八日,丹麦政府求休战,遂会议于奥京维也纳。十月三十日,维也纳条约告成。

维也纳条约既成,休勒斯霍尔斯洛因布三公国,脱离丹麦政府之管辖。于是普奥又结条约。

【批评】

观毕斯麦之结奥大利为同盟,表面似与奥国亲厚,而实际实恐奥国与他国相结合。此时战事初兴,不欲奥国与普反对。又因伦敦条约,本为列国所公定,以保平和。今若由普鲁士发难,与丹麦开战,是破平和之约,恐失列国欢心。若与奥国同盟,则普国自不独担责任。且普欲排奥,不知奥***队实力,究竟如何。此举可以暗觇奥***队之实力,则将来与奥开战,方有把握。其计划之周到,思虑之宏远,真可惊服。

丹麦原本是一个王国,休勒斯、霍尔斯、洛因布三个公国隶属于丹麦王国。霍尔斯与洛因布两个公国在地理上与德国比较接近,是德国联邦的组成部分,本应该接受联邦议会的领导监督。丹麦国王佛勒特礼想要吞并这三个公国,于是颁布新法律,将这三个公国纳入丹麦的领土范围,说今后三个公国不允许参加德国的联邦会议。

一开始德国与丹麦就三个公国的隶属关系发生争议,长期没有定论,几次差点爆发战争。后来欧洲列国在伦敦召开会议,对两国纠纷进行调解,然后爆发战争的端由才消弭。丹麦吞并三个公国的法律颁布不久,丹麦国王就去世了,他的女儿克立斯继承王位。德意志联邦中的国家提议想要争夺三个公国的权利,毕斯麦于是与奥地利结为同盟,约定共同分享战争利益,然后共同向丹麦作战。

毕斯麦和奥地利约定同盟,是别有意图。一是可以让奥地利不与别的国家结盟,二是可以避免欧洲列国谴责德意志为首先挑起事端的国家,三是可以通过这次战争,检验奥地利军队的作战能力,从而为将来争夺霸主地位做准备。

1864年,德国向丹麦政府提出要求,废除丹麦新颁布的宪法,丹麦政府拒绝了。于是奥地利派遣军队三万人,普鲁士派遣军队四万六千人,向休勒斯公国进攻。5月份,欧洲列国在英国首都伦敦召开会议,没有达成协议。6月份,普鲁士亲王率领军队逼近丹麦,同时普鲁士舰队和普奥联合舰队也赢得战役,丹麦战败。7月18日,丹麦政府请求休战。于是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召开会议。

10月30日,签订了维也纳条约。

维也纳条约签订后,休勒斯、霍尔斯、洛因布三个公国不再由丹麦政府管辖。然后普鲁士和奥地利又签订条约。

【评论】

毕斯麦与奥地利结为同盟关系,表面看上去好像是与奥地利亲近,而实际则是害怕奥地利与别的国家结盟。当时战争刚要开始,毕斯麦不希望奥地利站在普鲁士的对立面。又因为伦敦条约原本是欧洲列国共同议定用来保障国家间和平关系的,现在如果由普鲁士率先挑起争端与丹麦开战,就是破坏了和平协议,恐怕得罪了其他欧洲国家。如果与奥地利联合,则普鲁士自然就不会独自承担毁约的责任。且普鲁士想要排斥奥地利,又不知道奥地利军队的实力究竟怎样,通过这个措施就可以暗中观察奥地利的军队实力,将来和奥地利开战才能有把握。毕斯麦计划的周详、考虑问题的深远,实在让人叹服。

《少年丛书》之一,《少年丛书》最早于1908年冬天由张元济主持的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出版,又名《中外伟人的传略》。《少年丛书》共28册,分别讲述了28位中外名人的人生故事。《毕斯麦》林白水著。毕斯麦即俾斯麦,普鲁士王国首相 (1862—1890),德意志帝国宰相 (1871—1890)。出身容克贵族。天性狂妄。曾受过良好教育。1847年步入政界。首相任内,推行强权统治,实施“铁血政策”。先后通过丹麦战争(1864)、普奥战争 (1866)和普法战争 (1870—1871),完成德国的统一,故有“铁血首相”之称。德意志帝国建立后,受封公爵,出任帝国宰相。参与镇压巴黎公社。1878年颁布 《反社会党人非常法》。对外推行“大陆政策”,以图称霸欧洲。1890年被帝国第二代皇帝威廉二世解职。

猜你喜欢

  • 战争颂曲

    人类的奇迹这是人类的奇迹呵!我愿以带翅膀的诗句,歌颂保卫斯城的英雄。让盟国的人民都知道,为了消灭希特勒主义在每一寸自由土地上你们溅下了抗争的血迹。让全世界的人民都晓得,为了创造人类的民主,每一块砖,一..

    13 生活的谣曲 2025-07-03
  • 第七章  妇女品

    六一 厌恶圣典本生因缘 (〔菩萨=阿闍棃〕)序分此本生因缘.是佛在祇园精舍时.就一个烦恼的比丘说的。此事又重见於蕴摩檀蒂女本生因缘〔第五二七〕中。佛对那比丘道.『比丘啊.女人是淫荡、放恣、鄙陋、卑劣的。你..

    17 小部经典本生经 2025-06-27
  • 易经·系辞下传·第七章

    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 作易者,其有忧患乎? 是故,履,德之基也; 谦,德之柄也; 复,德之本也;恒,德之固也;损,德之修也;益,德之裕也; 困,德之辨也;井,德之地也;巽,德之制也。履,和而至;谦,尊而..

    24 周易 2025-06-09
  • 战争与道德

    记得美国的一位哲学家及心理学家詹姆士尝自述他在一个名胜地方消夏时的心境:他说,那里的风景是那样优美,同在一处消夏的人们,是那样文雅,生活是那样平安舒适,可以说是再好没有了。然而他住不到几天就感得不耐烦..

    27 文化与人生 2025-05-31
  • 第七章 几与数

    七一 能之即出即入谓之几。第一章说能有出入。能既有出入,当然有入此出彼底情形发生。既出彼入此,也当然有未入而即将入未出而即将出的阶段。此即出即入我们叫作几。几字从前大概没有这用法,可是,在本文里这用法..

    45 论道 2025-05-30
  • 第七章 摹状与规律

    一、摹状成分A.意念底摹状与规律1.呈现无所谓摹状与规律 。呈现无所谓摹状与规律(摹状两字得自张荫麟先生)。呈现总是所与之所呈现于官能者或官觉者的形形色色,这这那那,这些也许是五花八门,但是只要呈现是客观..

    37 知识论 2025-05-30
  • 棋逢对手的“战争”

    今天上午第四节课,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我们班打响了,教室内外都弥漫着一股浓浓的“火药味”。古人常说开卷有益,可有人却说开卷未必有益,我们围绕着这个话题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辩论赛。我们正方信心满满,我暗..

    27 初中作文 2025-05-29
  • 第七章 革命

    一千六百四十二年(明崇祯十五年,民国前二百七十年)八月二十二日,查理士奔诺定昂(Nottingham),举兵敌国会军。是为英国革命史开幕之始。时英伦西北部贵族旧教徒、国教徒助王,其众蓄长发,鲜衣怒马,号为骑士;..

    36 克林威尔 2025-05-28
  • 第十一章 彼得之遗训

    彼得临终时,以遗训示子孙。观其遗训,可以知俄国侵略之志。今于末章录之。第一款 我俄国之人,尚其念祸至无日,平居当一如临战之时:士卒宜日不释甲,枕戈待旦,以排万难,图自振,更宜养精蓄锐,以乘时会。不可一..

    41 彼得大帝 2025-05-28
  • 第十章 彼得之人物

    天下之人,往往因性质之异,与夫修养之浅深,而生种种之区别。有单纯之人,有复杂之人。单纯者,富于性情,易几于圣贤;复杂者,恃其才智,易侪于豪杰。豪杰之不能兼为圣贤,豪杰之不幸也。观于彼得,可以得其证矣。..

    31 彼得大帝 2025-05-28
  • 第九章 彼得之晚年

    吾国有言,三王官天下,五帝家天下。夫自家天下之制立,而传贤之事乃不复见。于是君主庸闇者,但循其祖宗成法,苟求无事而已。而二一英迈之君,偶有非常之举,全国反对。甚至近亲之间,亦复意见殊异,猜嫌大起,卒至..

    48 彼得大帝 2025-05-28
  • 第八章 彼得之外交及侵略

    彼得于内治事,既已致力,而侵略之念,乃不可遏。盖俄国当时,仅有白海及亚束,为海军军港。顾亚束基础未固,而白海则盛夏之外,终岁结冰。俄国欲兴海军,势不得不求第三之军港。而波罗的海沿岸地,固俄所视之眈眈看..

    40 彼得大帝 2025-05-28
  • 第七章 彼得之内治改革

    彼得既自欧洲归,见己国民智晦塞,开化之度,远逊欧洲,以为非厉行改革,不足以起衰救敝也,于是先着手于改革问题。其时俄廷之上,多守旧党。守旧党势盛,往往尼彼得行政。彼得以为立法期其必行,其法乃有效,因大张..

    33 彼得大帝 2025-05-28
  • 第六章 彼得之外国漫游

    本章分为二段以叙之。一、漫游前之朝臣反对彼得所期望事,不仅海军已也,于开矿铸炮织呢之业以至学校印刷术,及其他教育之事,无不留意。然当时俄国人才,足以胜任者殊寡。借材异地,所费又糜,且夺本国劳动者生业。..

    36 彼得大帝 2025-05-28
  • 第四章 苏菲亚之乱

    苏菲亚既专政,见彼得日为游戏,心窃喜之,顾终恐其年长难制,欲早除之,乃与近幸谋变更军制,以猎夫游荡之徒,厠行间,使之伺隙去彼得。时彼得新婚(见下章),赴柏列亚旅行,将归时,苏菲亚遣人飞檄射击队,诬言彼..

    37 彼得大帝 2025-05-28
  • 第三章 彼得之幼时

    本章分三段,以次叙述之如下:一、自黑窝德嗣位至彼得登极彼得生四岁而父殁,长兄黑窝德嗣位。朝臣党黑窝德者,久欲放逐彼得。先帝在日,有所惮不敢发,帝既殁,于是黑窝德嬖臣曰耶士哥弗者,矫诏称宫殿狭隘,令那达..

    48 彼得大帝 2025-05-28
  • 第二章 彼得之诞生

    千六百十三年,罗马信氏,始为俄国皇帝(其前俄皇属他姓也)。其第二世曰亚历须弥者,娶贵族女漪明脂为后,后生四子二女,中二子皆夭逝,存者曰黑窝德,曰易黄,顾皆弱质,独长女苏菲亚,强健有才。未几后没,亚历须..

    43 彼得大帝 2025-05-28
  • 第八章 第四航海与哥伦布死

    千五百二年,哥伦布复奉女王之命,为第四航海。于是哥伦布年六十六矣。是时西班牙政府财政困难,又因西人愿往者甚少,乃与以渔船四艘,大不过六十余吨。哥伦布领此渔船,飘泊于大洋中,其危险实甚,乃停泊于小西班牙..

    30 哥伦布 2025-05-27
  • 第七章 第三航海

    千四百九十八年四月,哥伦布复得西班牙政府之命,第三次航海。于是距第二航海已六年矣。是时西班牙人,以新陆地不易得金,无人愿往。哥伦布乃请于政府,以囚徒充殖民。哥伦布意谓囚徒易制,且从事新陆工作,较之服役..

    44 哥伦布 2025-05-27
  • 第六章 第二航海

    千四百九十三年,哥伦布复为第二航海。西班牙人闻新大陆多黄金,人人愿往,从行者盖数百人。哥伦布以佛奥勒为新大陆副总督,与之偕行,率大船十七艘,于九月二十八日,再由西班牙出发。天气清明,波平如镜,海风逐船..

    27 哥伦布 2025-05-27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