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毕斯麦 / 林白水

第十章 伯林会议

2025-05-27 16:18 毕斯麦

千八百七十年,俄土又有战事,欧洲列国如奥大利、意大利、英吉利、法兰西,皆起而拒俄。是时德意志新建帝国,又以普法战后,不欲再兴兵事。且俄罗斯与德国修好已久,毕斯麦不欲附和列国,与俄为难。然德若助俄,是明明与英法奥意为敌。毕斯麦乃建议开平和会议于伯林,通告列国。

千八百七十八年,欧洲十一国,应毕斯麦之请,各派大使,来伯林会议。毕斯麦为议长,调停英俄、奥俄之间,使不生冲突。时俄国大宰相哥尔查,与英相议不合,英相怒,欲归国。毕斯麦乃力劝俄相让步,于是伯林条约告成。

伯林条约既成,列国皆颂毕斯麦之功,而俄相哥尔查心独不平,乃赴法国,与法廷交好,欲联合法国,以敌德。毕斯麦乃与奥国结同盟,又与意大利修好。千八百八十年,德奥意三国同盟。越三年,德奥二帝,又与俄帝会见。是时俄相哥尔查死,俄德感情又渐融和,卒结同盟之约焉。

柏林会议

当是时法国深恨德国,屡欲复仇,然德国既与奥意俄同盟,法亦不敢再启衅。抑德之与奥意同盟,不仅免己之孤立而已,且以离间法意之交。法意合,于德有所不利也。毕斯麦于伯林会议,告意大利之首相曰:法兰西既占亚非利加北岸地,其邻趋尼士必为所併,贵国不可不预防之。首相知毕斯麦之诈,不为动。毕斯麦乃嗾使英国劝法兰西侵略趋尼士地,于是意大利地中海势力顿失,两国交恶,乃以渐昵于德国。毕斯麦斯举,诚可谓一举两得也。

【批评】

欧洲当十八世纪时,民族主义方盛。奥与俄为同族,意与法为同族,而与德同族之国盖少,势不得不引异族之国。然异族之国,猜疑必甚,殆无以取信。故欲与俄亲,必先间俄奥之交,欲与意亲,必先间法意之交。于俄适有波兰之机可乘,而于意则未有时机,故不得不用诡谋以求联合。然此不过一时政策,作伪之事,终有发露之日,故至今日德国尚居孤立地位。所谓德奥意联盟,殆未得为巩固之结合也。

俄土战事,欧洲列国起而拒俄,是时德国实有左袒不能、右袒不可之势。盖不拒俄,则违列国之意,众怒难犯,拒俄则又失俄之欢心。而法国正欲复仇,若俄法联合,而德危矣。毕斯麦左右为难,惟有开平和会议之一法。外交家苦心,至今如见。

平和会议,卒难两全。故其结果,终失欢于哥尔查。于时毕斯麦又不能不与奥意相握手,以牵掣俄法。直至哥尔查死,于是又乘机与俄联盟,终使法国不能快其复仇之望。外交巧妙,令人畏之爱之。

1870年,俄国和土耳其再次发生战争。欧洲列国包括奥地利、意大利、英吉利、法兰西等都共同反对俄国。当时德意志刚刚建立统一的帝国,又因为普法战争之后,不愿意再次参与战争。而且俄罗斯和德国多年来已经建立起良好的关系,毕斯麦不愿意附和其他国家为难俄国。然而德国如果帮助俄国,那就是摆明和英、法、奥、意作对。毕斯麦于是建议各个国家到德国柏林召开和平会议,并通告了各个国家。

1878年,欧洲的十一个国家,接受毕斯麦的邀请,分别派遣大使到柏林开会讨论。毕斯麦作为议长调解平息英俄、奥俄国之间的争端,避免相互之间发生冲突。当时俄国的大宰相哥尔查与英国首相商议时意见不合,英国首相对此很气愤,想要回国。毕斯麦力争劝说俄国宰相让步,于是柏林条约才成功签订。

柏林条约签订后,各个国家都称赞毕斯麦的功劳,而唯独俄国宰相哥尔查心里不服气。于是他赶到法国,与法国政府建立良好的关系,想要联合法国共同对抗德国。毕斯麦于是与奥地利结为同盟,又和意大利结成友好关系,1880年德、奥、意三国结成同盟国。过了三年,德国和奥地利两国元首又和俄国皇帝会面,当时俄国宰相哥尔查已经去世,俄国和德国感情又逐渐融洽,于是就签订了同盟条约。

当时法国特别憎恨德国,多次想要报仇。然而德国已经与奥、意、俄结成同盟,法国也不敢再挑起事端。德国和奥、意两国同盟,不仅仅避免了孤立自己,而且可以离间法国和意大利的关系。法国和意大利联合,对德国将会产生不利影响。在柏林会议期间,毕斯麦对意大利首相说:法兰西已经占领了亚非利加北岸地区,他的邻国趋尼士必然也会被法国吞并,意大利不能不提前预防。意大利首相知道毕斯麦使诈,对他的话不为所动。毕斯麦于是唆使英国劝法国侵略趋尼士,于是意大利在地中海的势力范围顿时荡然无存,法意两国外交恶化,于是和德国的关系逐渐变得友好。毕斯麦这个计策,可是说是一举两得。

【评论】

欧洲在十八世纪时,正是民族主义盛行的时候。奥地利和俄国属于同一民族,意大利和法国属于同一民族,而与德国是同一民族的国家是很少的。形势所迫,德国不得不亲近异族国家。但是异族国家之间,相互猜疑必然严重,因此很难相互获得信任。因此想要和俄国亲近,必然要先离间俄国和奥地利的外交关系;想要和意大利亲近,必然要先离间法国和意大利的外交关系。对于俄国刚好赶上波兰暴乱的机会可以利用,而对于意大利则还没有机会可用,因此不得不通过阴谋诡计来实现和意大利的联合,然而这不过是暂时的缓兵之计。虚假的事情,早晚会被发觉暴露出来,所以到现在德国仍然处于被孤立的地位,所谓的德、奥、意联盟,算不上是十分牢固的同盟关系。

俄国与土耳其之间的战争,欧洲各国联合抵制俄国,当时德国确实是偏袒俄国也不行偏袒欧洲列国也不行,不抵制俄国就违背了各国的意思,不可以做让各国不满意的事情;抵制俄国则又失去了俄国的友好关系。而法国正图谋复仇德国,如果俄国和法国联合,那么德国就危险了。毕斯麦左右为难,只有用召开和平会议这一个办法。外交家的良苦用心,现在仍然可以感受到。

和平会议,很难做到两全其美,因此最终结果,还是得罪了哥尔查。当时毕斯麦又不能不和奥、意两国宰相握手言和,从而牵制俄国、法国。直到哥尔查去世,才又趁机和俄国联盟,终究让法国没有实现向德国复仇的希望。外交的巧妙,让人害怕又让人喜欢。

《少年丛书》之一,《少年丛书》最早于1908年冬天由张元济主持的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出版,又名《中外伟人的传略》。《少年丛书》共28册,分别讲述了28位中外名人的人生故事。《毕斯麦》林白水著。毕斯麦即俾斯麦,普鲁士王国首相 (1862—1890),德意志帝国宰相 (1871—1890)。出身容克贵族。天性狂妄。曾受过良好教育。1847年步入政界。首相任内,推行强权统治,实施“铁血政策”。先后通过丹麦战争(1864)、普奥战争 (1866)和普法战争 (1870—1871),完成德国的统一,故有“铁血首相”之称。德意志帝国建立后,受封公爵,出任帝国宰相。参与镇压巴黎公社。1878年颁布 《反社会党人非常法》。对外推行“大陆政策”,以图称霸欧洲。1890年被帝国第二代皇帝威廉二世解职。

猜你喜欢

  • 第十章 連詞

    八十一,凡用來連絡兩個詞或兩句,使他們顯出相互的關係底,就叫做連詞。連詞可以分爲並列,相從兩類。八十二,連詞所關合底句或詞,勢力平等不相統屬,雖分開來寫,而義意仍能獨立底,就叫並列連詞。八十三,並列連..

    0 语体文法大纲 2025-08-29
  • 第十章 上海日本紗廠大罷工

    日本在華的紡織業日本在華設立紗廠,是日本帝國主義實行經濟侵略的一個有力的手段。它在華設廠的原因:一、是因中國有廉價的勞動力;二、是不要納付關稅,便可將生產品賣給中國人,以佔取中國的市場;三、中國殘酷的..

    6 中国职工运动史 2025-08-27
  • 第十章 韩非

    韩非(约公元前280前233年)是韩国的一个公子,曾师事荀卿,和李斯为同学。秦始皇看见他的著作,大为赞赏。后来他出使于秦,却被害了。他是法家的一位重要代表人物,综合了他以前法家的各种学说,并且从荀卿和老子的..

  • 老子第十章

    原文载营魄抱一①,能无离乎?专气致柔②,能如婴儿乎③?涤除玄鉴④,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⑤?天门开阖⑥,能为雌乎⑦?明白四达,能无知乎⑧?生之畜之⑨,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⑩。译..

    16 道德经 2025-08-11
  • 第十章  涂毒品

    九一 涂毒本生因缘 (〔菩萨=赌徒〕)序分此本生因缘.是佛在祇园精舍时.就漫不经心而受用资具之事说的。相传那时的比丘得了衣服等物.常漫不经心地去受用。因漫然受用生活的四要物.不加思索.以致堕生於地狱、畜生..

    58 小部经典本生经 2025-06-27
  • 易经·说卦传·第十章

    乾天也,故称父,坤地也,故称母; 震一索而得男,故谓之长男;巽一索而得女,故谓之长女; 坎再索而男,故谓之中男; 离再索而得女,故谓之中女;艮三索而得男,故谓之少男;兑三索而得女,故谓之少女。 ..

    52 周易 2025-06-09
  • 易经·系辞上传·第十章

    是有圣人之道四焉, 以言者尚其辞, 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 是以君主子将以有为也,将以有行也, 问焉而以言,其受命也如向,无有远近幽深,遂知来物。 非天下之至精,其孰能与于此。参伍..

    47 周易 2025-06-09
  • 第十章 时空

    一、本然的时空A.本然的时空1.本然的根据 。本然与自然上章已经表示清楚。有无观的世界,有有观的世界。本然界当然有时空。假如本然界没有时空,而自然界有时空,则时空只是相对于官觉类的,它们或者只是特殊的,不..

    88 知识论 2025-05-30
  • 第十章 共和成立

    一千六百四十九年二月,婪尾国会决议,废元老院,除君主世袭制。五月,布建国令,改英伦为共和国,以国会为最高机关,由国民代表组织之;国会之下,设行政会议,以谋人民之安宁幸福,仍受国会裁制。是为英伦共和国(..

    63 克林威尔 2025-05-28
  • 第十一章 彼得之遗训

    彼得临终时,以遗训示子孙。观其遗训,可以知俄国侵略之志。今于末章录之。第一款 我俄国之人,尚其念祸至无日,平居当一如临战之时:士卒宜日不释甲,枕戈待旦,以排万难,图自振,更宜养精蓄锐,以乘时会。不可一..

    65 彼得大帝 2025-05-28
  • 第十章 彼得之人物

    天下之人,往往因性质之异,与夫修养之浅深,而生种种之区别。有单纯之人,有复杂之人。单纯者,富于性情,易几于圣贤;复杂者,恃其才智,易侪于豪杰。豪杰之不能兼为圣贤,豪杰之不幸也。观于彼得,可以得其证矣。..

    83 彼得大帝 2025-05-28
  • 第九章 彼得之晚年

    吾国有言,三王官天下,五帝家天下。夫自家天下之制立,而传贤之事乃不复见。于是君主庸闇者,但循其祖宗成法,苟求无事而已。而二一英迈之君,偶有非常之举,全国反对。甚至近亲之间,亦复意见殊异,猜嫌大起,卒至..

    95 彼得大帝 2025-05-28
  • 第八章 彼得之外交及侵略

    彼得于内治事,既已致力,而侵略之念,乃不可遏。盖俄国当时,仅有白海及亚束,为海军军港。顾亚束基础未固,而白海则盛夏之外,终岁结冰。俄国欲兴海军,势不得不求第三之军港。而波罗的海沿岸地,固俄所视之眈眈看..

    83 彼得大帝 2025-05-28
  • 第七章 彼得之内治改革

    彼得既自欧洲归,见己国民智晦塞,开化之度,远逊欧洲,以为非厉行改革,不足以起衰救敝也,于是先着手于改革问题。其时俄廷之上,多守旧党。守旧党势盛,往往尼彼得行政。彼得以为立法期其必行,其法乃有效,因大张..

    70 彼得大帝 2025-05-28
  • 第六章 彼得之外国漫游

    本章分为二段以叙之。一、漫游前之朝臣反对彼得所期望事,不仅海军已也,于开矿铸炮织呢之业以至学校印刷术,及其他教育之事,无不留意。然当时俄国人才,足以胜任者殊寡。借材异地,所费又糜,且夺本国劳动者生业。..

    90 彼得大帝 2025-05-28
  • 第四章 苏菲亚之乱

    苏菲亚既专政,见彼得日为游戏,心窃喜之,顾终恐其年长难制,欲早除之,乃与近幸谋变更军制,以猎夫游荡之徒,厠行间,使之伺隙去彼得。时彼得新婚(见下章),赴柏列亚旅行,将归时,苏菲亚遣人飞檄射击队,诬言彼..

    69 彼得大帝 2025-05-28
  • 第三章 彼得之幼时

    本章分三段,以次叙述之如下:一、自黑窝德嗣位至彼得登极彼得生四岁而父殁,长兄黑窝德嗣位。朝臣党黑窝德者,久欲放逐彼得。先帝在日,有所惮不敢发,帝既殁,于是黑窝德嬖臣曰耶士哥弗者,矫诏称宫殿狭隘,令那达..

    92 彼得大帝 2025-05-28
  • 第二章 彼得之诞生

    千六百十三年,罗马信氏,始为俄国皇帝(其前俄皇属他姓也)。其第二世曰亚历须弥者,娶贵族女漪明脂为后,后生四子二女,中二子皆夭逝,存者曰黑窝德,曰易黄,顾皆弱质,独长女苏菲亚,强健有才。未几后没,亚历须..

    80 彼得大帝 2025-05-28
  • 第八章 第四航海与哥伦布死

    千五百二年,哥伦布复奉女王之命,为第四航海。于是哥伦布年六十六矣。是时西班牙政府财政困难,又因西人愿往者甚少,乃与以渔船四艘,大不过六十余吨。哥伦布领此渔船,飘泊于大洋中,其危险实甚,乃停泊于小西班牙..

    81 哥伦布 2025-05-27
  • 第七章 第三航海

    千四百九十八年四月,哥伦布复得西班牙政府之命,第三次航海。于是距第二航海已六年矣。是时西班牙人,以新陆地不易得金,无人愿往。哥伦布乃请于政府,以囚徒充殖民。哥伦布意谓囚徒易制,且从事新陆工作,较之服役..

    111 哥伦布 2025-05-27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