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商君书译注 / 商鞅

境内第十九

2025-05-28 17:12 商君书译注

本篇导读

境内,是取篇首二字为题,没有实际意义。本篇主要记录了秦国的一些制度,包括户籍制度、仆役分配制度、军队建制、对有爵位的人犯罪处治办法、不同爵位的人死后坟墓上树木的数量等等。其中,爵位制度以军功为基础,没有军功则没有爵位。秦国的爵位分为二十级,有功则可晋升一级。此外,农田、住宅土地、税邑、仆人等赏赐,也对应着相应的功劳。一方面,赏赐是慷慨的,但另一方面,刑罚也是严厉的。这些赏罚制度激发了人民的战斗力,令他们拼力死战。

四境之内[1],丈夫女子皆有名于上,生者著[2],死者削。

[1]四境:国家四方,指国家领土。

[2]著:登记。

译文

国家领土之内,男子和女子的名字都记录在官府名册里,新生的人就添上,死去的人就注销掉。

其有爵者乞无爵者以为庶子[3],级乞一人。其无役事也[4],其庶子役其大夫月六日。其役事也,随而养之军。

[3]乞:借为气,同饩,指以谷物赠送予人,有供养之意。庶子:家臣。

[4]役事:指战役。

译文

有爵位的人可以供养无爵位的人为庶子,每一级可以供养一个。没有战役时,庶子每月为他的大夫服役六天。有战事时,跟随军队服役。

赏析与点评

有爵位者可以役使人,没有爵位者只能被人役使,可见有爵位的人在社会上的地位。

爵自一级已下至小夫[5],命曰校、徒、操[6],出公爵[7]。自二级已上至不更[8],命曰卒。其战也,五人束薄为伍[9],一人兆而轻其四人[10],能人得一首则复。五人一屯长,百人一将。其战,百将、屯长不得[11],斩首;得三十三首以上,盈论[12],百将、屯长赐爵一级。五百主[13],短兵五十人[14]。二五百主,将之主,短兵百。千石之令短兵百人[15],八百之令短兵八十人,七百之令短兵七十人,六百之令短兵六十人。国尉[16],短兵千人。将,短兵四千人。战及死事[17],而刭短兵。能一首则复。

[5]小夫:指第五级大夫。

[6]校、徒、操:校,指军官。徒,指服役的士兵。操,负责守卫的小兵,校的属下,军位最低。

[7]出公爵:指出自爵位的第一级,即公士。爵,指爵位,分二十级。一级曰公士,二上造,三簪褭,四不更,五大夫,六官大夫,七公大夫,八公乘,九五大夫,十左庶长,十一右庶长,十二左更,十三中更,十四右更,十五少上造,十六大上造,十七驷车庶长,十八大庶长,十九关内侯,二十彻侯。

[8]不更:爵位名,第四级。

[9]薄:即簿,簿册。

[10]兆:逃跑。轻:同刭,割颈。

[11]不得:得不到敌人首级。

[12]盈论:满足指定的数量。盈,满。

[13]主:指将官。

[14]短兵:持刀剑之兵,与持弓箭之兵相对而言。

[15]千石之令:俸禄为一千石粮食的长官。令,长官。

[16]国尉:官名,负责辅佐守卫的武官。

[17]死事:战死。

译文

爵位从公士第一级以下到小夫,叫作校、徒、操。从二级开始到不更,叫作卒。开战时,五人为一伍,编入名册,若一人逃跑,就把其余四个人割颈;如能斩得一颗敌人的首级,就可免除刑罚。每五人设一屯长,一百人设一将。开战时,将、屯长如果得不到敌人的首级,斩首;斩得敌首三十三个以上,就算满足了规定的数量,将、屯长可以升爵位一级。五百人的将领有持短兵器的士兵五十人。统率两个五百人的将,是将中的领袖,有持短兵器的士兵一百人。享一千石俸禄的长官,有持短兵器的士兵一百人;享八百石俸禄的长官,有持短兵器的士兵八十人;享七百石俸禄的长官,有持短兵器的士兵七十人;享六百石俸禄的长官,有持短兵器的士兵六十人。国尉有持短兵器的士兵一千人。将有持短兵器的士兵四千人。如果将官战死,短兵就要受刑。如果其中有人能够得到一颗敌人首级,就可免除刑罚。

赏析与点评

爵位分级清楚,军队编制也清晰,各级军官依照级别领取不同的俸禄,并拥有不同数目的部下。军事行动中,强调团队精神(实质就是连坐),如有队员逃跑,其他队员也要受刑,除非能斩杀敌首,才可以免除刑罚。这样的军规十分严厉,实质是鼓励积极杀敌。

能攻城围邑斩首八千已上,则盈论;野战斩首二千,则盈论。吏自操及校以上大将尽赏。行间之吏也,故爵公士也,就为上造也[18];故爵上造,就为簪袅[19];故爵簪袅,就为不更[20];故爵不更,就为大夫。爵吏而为县尉[21],则赐虏六[22],加五千六百[23]。爵大夫而为国尉[24],就为官大夫;故爵官大夫,就为公大夫;故爵公大夫,就为公乘;故爵公乘,就为五大夫,则税邑三百家[25]。故爵五大夫,就为大庶长;故大庶长,就为左更;故三更也[26],就为大良造[27]。皆有赐邑三百家,有赐税三百家。爵五大夫,有税邑六百家者,受客[28]。大将、御、参皆赐爵三级[29]。故客卿相[30],盈论,就正卿[31]。

[18]上造:二等爵。

[19]簪袅(zān niǎo):三等爵。

[20]不更:四等爵。

[21]县尉:官名,掌一县之军权。

[22]虏:俘虏。

[23]加五千六百:依上下文看,指增加五千六百石俸禄。

[24]大夫:五等爵。

[25]税邑:食邑,即封地,可收取租税。

[26]三更:爵位左更、中更、右更合称三更。

[27]大良造:爵名,大上造,十六等爵。

[28]受客:接受门客。

[29]御:驾御战车的士兵。参:骖乘,战车上居右的士兵。

[30]客卿:官名。其他国家派人来秦国做官,其位为卿,而以客礼待之,所以叫客卿。

[31]正卿:国家最高的执政大臣,地位仅次于君主。

译文

能在进攻敌城、围攻敌邑时,斩首八千以上的,就满足了规定的数目;在野外战争中斩首两千,就满足了规定的数目。军吏从操、校到大将都可得到赏赐。军队中的军吏,旧有爵位是公士的,升为上造;旧有爵位是上造的,升为簪袅;旧有爵位是簪袅的,升为不更;旧有爵位为不更的,升为大夫。爵位为小吏升为县尉的,赏赐六个俘虏,另加五千六百石俸禄。爵位为大夫,担任国尉的,升为官大夫;旧有爵位为官大夫的,升为公大夫;旧有爵位为公大夫的,升为公乘;旧有爵位为公乘的,升为五大夫,并赏赐他三百户的食邑。旧有爵位为五大夫的,升为大庶长;旧有爵位为大庶长的,升为左更;旧有爵位为三更的,升为大良造。大庶长、三更及大良造都赏赐三百户的城邑,另赏赐三百户的税金。爵位为五大夫,有六百户的租税和食邑,就可以接受门客。大将、车夫、骖乘全都赏赐爵位三级。原来是客卿的,满足了规定的数目,就升为正卿。

赏析与点评

升级爵位,军功是衡量标准。赏赐的对象没有限制,下至小兵,上至大将都可得到赏赐。按这段文字看,论功行赏是一次升一级。是否同时可以连升数级,则此节未有提及。

以战故[32],暴首三日[33],乃校三日[34],将军以不疑致士大夫劳爵[35]。夫劳爵,其县过三日有不致士大夫劳爵,罢其县四尉[36],訾由丞尉[37]。

[32]以:同已,停止。

[33]暴(p)首:暴,曝晒。首,指首级。

[34]校(jio):考核,校验。

[35]不疑:没有疑问。劳爵:按功劳授予爵位。

[36]罢:罢免。

[37]訾:衡量。

译文

战事停止后,将所斩获的首级示众三天,亦核实三天,将军认为没有疑问了,就按功赏给战士和大夫爵位。赏赐的爵位,县里过了三天还没有落实的,就撤去县尉的职位,由该县的丞、尉进行量刑。

能得甲首一者[38],赏爵一级,益田一顷[39],益宅九亩,除庶子一人[40],乃得入兵官之吏。

[38]甲首:甲士之首。指军队中统领士兵的官长。

[39]益:增加。

[40]除:授予。

译文

能够获得甲士首级一个的,赏赐爵位一级,增加田地一顷,增加住宅土地九亩,赐给庶子一个,还可以担任军队或行政部门的官员。

其狱法,高爵訾下爵级。高爵罢,无给有爵人隶仆。爵自二级以上,有刑罪则贬[41]。爵自一级以下,有刑罪则已[42];小夫死。公士以上至大夫,其官级一等,其墓树级一树[43]。

[41]贬:降级。

[42]已:停止,此指取消。

[43]墓树:即树墓礼,以官爵大小来种植不同数量和不同种类的树在墓旁,以示等级。

译文

刑狱法例规定:由高爵位的人审判爵位低一级的人。高爵位的人被罢免后,不再给他有爵位的人才享有的奴仆。二级爵位以上的人,犯了罪就降级。一级爵位以下的人,犯了罪就取消爵位;小夫犯罪则处死。公士以上到大夫,爵位每高一级,死后他墓旁种植的树就多一棵。

赏析与点评

连死后也有安排,尊重死者之余,也确认赏赐制度的永续性。

其攻城围邑也,国司空訾其城之广厚之数[44]。国尉分地,以校徒分积尺而攻之[45],为期曰:『先已者当为最启,后已者訾为最殿。再訾则废。』内通则积薪[46],积薪则燔柱[47]。陷队之士,[48]面十八人。陷队之士,知疾斗[49],不得,斩首。队五人[50],则陷队之士,人赐爵一级。死,则一人后[51]。不能死之[52],千人环规[53],黥劓于城下[54]。国尉分地,以中卒随之[55]。将军为木台,与国正监、与王御史参望之[56]。其先入者举为最启,其后入者举为最殿。其陷队也,尽其几者[57]。几者不足,乃以欲级益之。

[44]司空:官名,掌管水利、营建之事。訾:测量。城:城墙。

[45]积尺:立方尺。

[46]内:同穴。积薪:堆积柴薪。

[47]燔(fn):焚烧。

[48]陷队之士:先头部队或敢死队。队,隧;陷隧,指攻陷隧道。

[49]疾斗:迅速战斗,以求速战速决。

[50]队:古同坠。

[51]一人后:指家族中可以有一人继承其爵位。

[52]死:拼命力战。

[53]规:通窥。

[54]劓(y):割鼻。

[55]中卒:中军之卒。

[56]参:一同。

[57]几者:自愿申请的人。

译文

围攻敌国城邑前,国司空测量城墙的面积和厚度,国尉划分攻打的地点,校徒按面积量尺分地进攻,定出期限,并命令说:先完成的当然是头功,最后完成的斥为末等。两次被斥为末等就撤销他的爵位。钻开洞穴就堆进柴薪,堆进柴薪就烧起柴枝。敢死队的士兵,城墙的每个方向分布十八个。敢死队的士兵都知道要速战速决,不成功,就要被斩首。一个队能抓获五个敌人,这个队的士兵就每人赏赐爵位一级。一旦战死,则他的族人可以有一人继承其爵位。不能拼死力战的,就在千人围观之下,在城下遭受黥刑或劓刑。国尉划分地段,中军的士兵听从分配。将军架起木台,和国家的正监、王的御史一同观望。士兵先进城的评为头功,后进城的评为落后。敢死队的士兵,尽量用自愿申请的人。自己申请的人不足数,就用希望晋级的人补充。

亦称《商子》或《商君》。中国古代政治学著作。商鞅及其后学著作和言论的汇编。编定于战国后期。《汉书·艺文志》著录29篇,现存24篇。《商君书》的古本有元刻本、明范钦本(即天一阁本)、清四库本等。通行的注释本为清代严万里的《商君书校》和当代高亨的《商君书注译》。商鞅(?—前338),战国中期的政治家、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姓公孙,名鞅,亦称卫鞅。由魏入秦,任左庶长、大良造(相当于宰相),执掌军政大权。两次变法,使秦由弱变强,封于商,因称商鞅。后被诬害,车裂而死。本书大部分篇章并非商鞅所作。“垦令”、“内外”、“靳令”、“开塞”、“耕战”等篇出自商鞅之手,“更法”等篇记述了商鞅的言论,其他为商鞅后学所著。但《商君书》各篇在内容和体例上首尾一贯,与商鞅变法的各项政策和主张基本相符。其主要内容有:1.“更法”等篇记述了商鞅“不法古,不修(循)今”的历史进化观以及利益说和力的原则。2.“画策”等篇论述了“不贵义而贵法”,以法治国、反对儒术的思想。3.“农战”等篇提出了兴国以农战、奖励农耕与兵战的法家主张。4.“赏刑”等篇提出了法不阿贵、厚赏重罚、“以刑去刑”的主张。5.“弱民”等篇提出了“民弱国强”,使人民俯首听命、无力反抗的“弱民”观点。本书所提出的思想和主张,为后期法家韩非等人所继承,也为后世的政治家和思想家所重视。

猜你喜欢

  • 说疵伪第十

    物有纯,必有疵;有真,必有伪。知其纯者、真者,而不知其疵者、伪者,非真知也。惟能知其疵与伪,而不至为疵、伪所欺,斯纯与真者出焉矣。凡物皆然,于瓷尤甚。故特辟一门,以作照夜之灯、然犀之镜也(1)。【注释】(..

    35 饮流斋说瓷译注 2025-08-31
  • 说杂具第九

    宋制印合(1),以粉定为最精,式样极扁,内容印泥处甚平淡也。若哥窑,若泥均(2),亦佳。哥窑印合,胎釉视常器较薄。泥均有浑圆者,有六角者,蓝晕浓点,亦殊足珍。印合之式,曰馒头,曰战鼓,口磨盘,曰荸荠,曰平面..

    38 饮流斋说瓷译注 2025-08-31
  • 说杯盘第八

    宋制杯式多撇口,故大杯亦名,即取撇口之义也。又名压手杯,亦作押手杯。压、押,一声之转,义亦相通,谓其口较巨,便于手托也。【译文】宋代制杯的样式多为撇口,所以大杯也称作,即取撇口的意思。又叫压手杯,也作..

    50 饮流斋说瓷译注 2025-08-31
  • 说瓶罐第七

    古人制器载酒,用以飨神(1)。牺尊、象尊(2),导源至远,此尊之权舆也。尊一变而为瓶,用以插花、清供,殆缘后起。腹口相若者谓之尊,口小腹大者谓之瓶。其后市人任意相呼,瓶与尊遂混而为一矣。袁宏道撰《瓶史》(3)..

    26 饮流斋说瓷译注 2025-08-31
  • 说款识第六

    瓷皿有款(1),肇始于宋。宋瓷有内府二字者,书法与大观钱相类(2),间有政和年制字样者。至均窑底内有一、二、三、四、五、六等数目字,或谓红朱色者用单数,青蓝色者用双数,于花盆则然,余器则不尽然也。又,均窑器..

    25 饮流斋说瓷译注 2025-08-31
  • 说花绘第五

    瓷之有花,宋代已渐流行。苏东坡诗定州花瓷琢红玉,仁宗召见学士王珪(1),设紫花坐墩是已。今则宋定流传,递衍尚夥。若耀窑、磁窑,均宋器之仿定者也。花多作盘螭、飞凤、牡丹、萱草等形,其精者几与玉琢细器无异,..

    29 饮流斋说瓷译注 2025-08-31
  • 说彩色第四

    以浅深数种之青色交绘成文,谓之青花。本色地而绘以五色花者,谓之五彩。绘三色花者,谓之三彩。彩地而傅以彩花者,谓之夹彩。先施圈阑,内绘花文,外填色釉或锦文者,谓之开光。黑白等地而绘绿、黄、紫三色花者,谓..

    26 饮流斋说瓷译注 2025-08-31
  • 说胎釉第三

    欲识瓷之美恶,必先辨胎。胎有数种:有瓷胎、有浆胎、有缸胎、有石胎、有铁胎(1)。瓷胎者,辗石为粉,研之使细,以成胚胎者也。凡普通之瓷器均属之。浆胎者,撷瓷粉之精液,澄之使清,融成泥浆,以成胚胎。凡极轻而..

    22 饮流斋说瓷译注 2025-08-31
  • 说窑第二

    柴汝官哥定一语,为瓷学家之恒言,皆宋窑名也。兹编断自宋始,则五窑不可以不详(1),其余有名各窑,亦当递述也。说之如下:【注释】(1)五窑:宋代名窑,即柴、汝、官、哥、定诸窑。【译文】柴汝官哥定一语是瓷学家的..

    53 饮流斋说瓷译注 2025-08-31
  • 概说第一

    吾华美术,以制瓷为第一。何者?书画、织绣、竹木、雕刻之属,全由人造,精巧者可以极意匠之能事。独至于瓷,虽亦由人工,而火候之深浅,釉胎之粗细,则兼借天时与地力,而人巧乃可施焉。故凡百工艺,欧美目吾华皆若..

    27 饮流斋说瓷译注 2025-08-31
  • 书成自题六十韵

    饮流漫稿此日知何日,孤怀百感纡。有涯生待遣(1),何物性能娱?漉酒怀难写(2),看花眼倦盱。书淫辞顾怪(3),画癖谢倪迂(4)。树树闻,山山听鹧鸪。误人燕市筑(5),为客楚庭竽(6)。自障元规扇(7),谁敲处仲壶(8)。世情..

    25 饮流斋说瓷译注 2025-08-31
  • 装潢志

    圣人立言教化(1),后人抄卷雕板(2),广布海宇,家户颁习(3),以至万世不泯。上士才人(4),竭精灵于书画(5),仅赖楮素以传(6)。而楮质素丝之力有限,其经传接非人,以至兵火丧乱,霉烂蠹蚀,豪夺计赚(7),种种恶劫,..

    87 装潢志译注 2025-08-31
  • 阳羡茗壶系

    壶于茶具,用处一耳(2),而瑞草名泉(3),性情攸寄(4),实仙子之洞天福地(5),梵王之香海莲邦(6)。审厥尚焉(7),非曰好事已也。故茶至明代,不复碾屑和香药制团饼,此已远过古人(8)。【注释】(1)阳羡:即今天江苏宜兴..

    28 阳羡茗壶系译注 2025-08-30
  • 三十七、守岁酣饮 送旧迎新

    [原文]岁暮,家家具肴蔌诣宿岁之位,以迎新年。相聚酣饮。留宿岁饭,至新年十二日,则弃之街衢,以为去故纳新也。[译文]除夕之夜,家家户户备办美味佳肴,到守岁的地方,迎接新年的到来,一家人在一起开怀畅饮。留下..

    54 荆楚岁时记译注 2025-08-21
  • 三十六、老叟妇妪 游戏藏[钅句]

    [原文]岁前,又为藏[弓区]之戏。按:周处《风土记》曰:醇以告蜡,竭恭敬于明祀。乃有藏[弓区]。腊日之后,叟妪各随其侪为藏[弓区],分二曹以校胜负。分辛氏《三秦记》以为[钅句]弋夫人所起。周处、成公绥并..

    30 荆楚岁时记译注 2025-08-21
  • 三十五、祭祀灶神 宰杀黄羊

    [原文]其日,并以豚酒祭灶神。按:《礼器》:灶者,老妇之祭,尊于瓶,盛于盆。言以瓶为[缶尊],盆盛馔也。许慎《五经异义》云:颛顼有子曰黎,为祝融火正。祝融为灶神,姓苏名吉利,妇姓王名抟颊。汉阴子方,腊日..

    60 荆楚岁时记译注 2025-08-21
  • 三十四、击鼓戴胡 傩舞逐疫

    [原文]十二月八日为腊日。谚语:腊鼓鸣,春草生。村人并击细腰鼓,戴胡头,及作金刚力士以逐疫。按:《礼记》云:傩人所以逐厉鬼也。《吕氏春秋季冬纪》注云:今人腊前一日,击鼓驱疫谓之逐除。《晋阳秋》:王平子在..

    62 荆楚岁时记译注 2025-08-21
  • 三十三、[卤咸]菹菁葵 醒酒所宜

    [原文]仲冬之月,采撷霜燕、菁、葵等杂菜乾之,并为[卤咸]菹。有得其和者,并作金[钅义]色。今南人作咸菹,以糯米熬[扌寿]为末,并研胡麻汁和酿之,石窄令热。菹既甜脆,汁亦酸美,其茎为金[钅义]股,醒酒所..

    43 荆楚岁时记译注 2025-08-21
  • 三十二、荆有黍[月霍] 北有麻羹

    [原文]十月朔日,黍[日霍],俗谓之秦岁首。示详黍[日霍]之义。今北人此日设麻羹豆饭,当为其始熟尝新耳。《祢衡别伟》云:十月朝,黄祖在艨艟上会设黍[日霍]。是也。[译文]十月初一日,吃黍子羹。向来说这一天..

    57 荆楚岁时记译注 2025-08-21
  • 三十一、野游登高 佩茱饮菊

    [原文]九月九日,四民并籍野饮宴。按:杜公瞻云:九月九日宴会,未知起于何代。然自汉至宋未改。今北人亦重此节。佩茱萸,食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近代皆安设于台榭。又,《续齐谐记》云: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

    64 荆楚岁时记译注 2025-08-21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