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道 / 张君房

洞天福地部·卷一

2025-07-05 10:32 知道

◎天地宫府图并叙 ──银青光禄大夫真一先生司马紫微集

夫道本虚无,因恍惚而有物气,元冲始,乘运化而分形。精象玄著,列宫阙于清景;幽质潜凝,开洞府于名山。元皇先乎象帝,独化卓然,真宰湛尔,冥寂感而通焉,故得琼简紫文,方传代学;琅函丹诀,下济浮生。诚志攸勤,则神仙应而可接;修炼克著,则龙鹤升而有期。至于天洞区畛,高卑乃异;真灵班级,上下不同。又日月星斗,各有诸帝,并悬景位,式辨奔翔,所以披纂经文,据立图象,方知兆朕,庶觌希夷,则临目内思,驰心有诣,端形外谒,望景无差。乃名曰《天地宫府图》。其天元重叠,气象参差,山洞崇幽,风烟迅远,以兹缣素,难具丹青,各书之于文,撰《图经》二卷。真经所载者,此之略备;仙官不言者,盖阙而未详。

△十大洞天

太上曰:十大洞天者,处大地名山之间,是上天遣群仙统治之所。

第一王屋山洞

週回万里,号曰小有清虚之天。在洛阳、河阳两界,去王屋县六十里,属西城王君治之。

第二委羽山洞

週回万里,号曰大有空明之天。在台州黄严县,去县三十里,青童君治之。

第三西城山洞

週回三千里,号曰太玄总真之天。未详在所,《登真隐诀》云,疑终南太一山是,属上宰王君治之。

第四西玄山洞

週回三千里,号三元极真洞天。恐非人迹所及,莫知其所在。

第五青城山洞

週回二千里,名曰宝仙九室之洞天。在蜀州青城县,属青城丈人治之。

第六赤城山洞

週回三百里,名曰上清玉平之洞天。在台州唐兴县,属玄洲仙伯治之。

第七罗浮山洞

週回五百里,名曰硃明辉真之洞天。在循州博罗县,属青精先生治之。

第八句曲山洞

週回一百五十里,名曰金坛华阳之洞天。润州句容县,属紫阳真人治之。

第九林屋山洞

週回四百里,号曰尤神幽虚之洞天。在洞庭湖口,属北岳真人治之。

第十括苍山洞

週回三百里,号曰成德隐玄之洞天。在处州乐安县,属北海公涓子治之。

△三十六小洞天

太上曰:其次三十六小洞天。在诸名山之中,亦上仙所统治之处也。

第一霍桐山洞

週回三千里,名霍林洞天。在福州长溪县,属仙人王纬玄治之。

第二东岳太山洞

週回一千里,名曰蓬玄洞天。在兗州乾封县,属山图公子治之。

第三南岳衡山洞

週回七百里,名曰硃陵洞天。在衡州衡山县,仙人石长生治之。

第四西岳华山洞

週回三百里,名曰总仙洞天。在华州华阴县,真人惠车子主之。

第五北岳常山洞

週回三千里,号曰总玄洞天。在躭州常山曲阳县,真人郑子真治之。

第六中岳嵩山洞

週回三千里,名曰司马洞天。在东都登封县,仙人郑云山治之。

第七峨嵋山洞

週回三百里,名曰虚陵洞天。在嘉州峨嵋县,真人唐览治之。

第八庐山洞

週回一百八十里,名曰洞灵真天。在江州德安县,真人週正时治之。

第九四明山洞

週回一百八十里,名曰丹山赤水天。在越州上虞县,真人刁道林治之。

第十会稽山洞

週回三百五十里,名曰极玄大元天。在越州山阴县镜湖中,仙人郭华治之。

第十一太白山洞

週回五百里,名曰玄德洞天。在京兆府长安县,连终南山,仙人张季连治之。

第十二西山洞

週回三百里,名曰天柱宝极玄天。在洪州南昌县,真人唐公成治之。

第十三小沩山洞

週回三百里,名曰好生玄上天。在潭州澧陵县,仙人花丘林治之。

第十四灊山洞

週回八十里,名曰天柱司玄天。在舒州怀宁县,仙人稷丘子治之。

第十五鬼谷山洞

週回七十里,名曰贵玄司真天。在信州贵溪县,真人崔文子治之。

第十六武夷山洞

週回一百二十里,名曰真升化玄天。在建州建阳县,真人刘少公治之。

第十七玉笥山洞

週回一百二十里,名曰太玄法乐天。在吉州永新县,真人梁伯鸾主之。

第十八华盖山洞

週回四十里,名曰容成大玉天。在温州永嘉县,仙人羊公修治之。

第十九盖竹山洞

週回八十里,名曰长耀宝光天。在台州黄严县,属仙人商丘子治之。

第二十都峤山洞

週回一百八十里,名曰宝玄洞天。在容州普宁县,仙人刘根治之。

第二十一白石山洞

週回七十里,名曰秀乐长真天。在郁林州南海之南也,又云和州含山县,是白真人治之。

第二十二岣昚山洞

週回四十里,名曰玉阙宝圭天。在容州北流县,属仙人饯真人治之。

第二十三九疑山洞

週回三千里,名曰朝真太虚天。在道州延唐县,仙人严真青治之。

第二十四洞阳山洞

週回一百五十里,名曰洞阳隐观天。在潭州长沙县,刘真人治之。

第二十五幕阜山洞

週回一百八十里,名曰玄真太元天。在鄂州唐年县,属陈真人治之。

第二十六大酉山洞

週回一百里,名曰大酉华妙天。去辰州七十里,尹真人治之。

第二十七金庭山洞

週回三百里,名曰金庭崇妙天。在越州剡县,属赵仙伯治之。

第二十八麻姑山洞

週回一百五十里,名曰丹霞天。在抚州南城县,属王真人治之。

第二十九仙都山洞

週回三百里,名曰仙都祈仙天。在处州缙云县,属赵真人治之。

第三十青田山洞

週回四十五里,名曰青田大鹤天。在处州青田县,属傅真人治之。

第三十一锺山洞

週回一百里,名曰硃日太生天。在润州上元县,属龚真人治之。

第三十二良常山洞

週回三十里,名良常放命洞天。在润州句容县,属李真人治之。

第三十三紫盖山洞

週回八十里,名紫玄洞照天。在荆州常阳县,属公羽真人治之。

第三十四天目山洞

週回一百里,名曰天盖涤玄天。在杭州馀杭县,属姜真人治之。

第三十五桃源山洞

週回七十里,名曰白马玄光天。在玄洲武陵县,属谢真人治之。

第三十六金华山洞

週回五十里,名曰金华洞元天。在婺州金华县,属戴真人治之。

△七十二福地

太上曰:其次七十二福地,在大地名山之间。上帝命真人治之,其间多得道之所。

第一地肺山

在江宁府句容县界,昔陶隐居幽栖之处,真人谢允治之。

第二盖竹山

在衢州仙都县,真人施存治之。

第三仙磕山

在温州梁城县十五里,近白溪草市,真人张重华治之。

第四东仙源

在台州黄岩县,属地仙刘奉林治之。

第五西仙源

亦在台州黄岩县峤岭一百二十里,属地仙张兆期治之。

第六南田山

在东海东,舟船往来可到,属刘真人治之。

第七玉溜山

在东海近蓬莱岛上,多真仙居之,属地仙许迈治之。

第八清屿山

在东海之西,与扶桑相接,真人刘子光治之。

第九郁木洞

在玉笥山南,是萧子云侍朗隐处。至今阴雨犹闻丝竹之音,往往樵人遇之,属地仙赤鲁班主之。

第十丹霞洞

在麻姑山是蔡经真人得道之处。至今雨夜多闻钟磬之声。属蔡真人治之。

第十一君山

在洞庭青草湖中,属地仙侯生所治。

第十二大若岩

在温州永嘉县东一百二十里,属地仙李方回治之。

第十三焦源

在建州建阳县北,是尹真人隐处。

第十四灵墟

在台州唐兴县北,是白云先生隐处。

第十五沃州

在越州剡县南,属真人方明所治之。

第十六天姥岑

在剡县南,属真人魏显仁治之。

第十七若耶溪

在越州会稽县南,属真人山世远所治之。

第十八金庭山

在庐州巢县,别名紫微山属马仙人治之。

第十九清远山

在广州清远县,属阴真人治之。

第二十安山

在交州北,安期先生隐处,属先生治之。

第二十一马岭山

在郴州郭内水东苏耽隐处,属真人力牧主之。

第二十二鹅羊山

在潭州长沙县,娄驾先生所隐处。

第二十三洞真墟

在潭州长沙县,西岳真人韩终所治之处。

第二十四青玉坛

在南岳祝融峰,西青鸟公治之。

第二十五光天坛

在衡岳西源头,凤真人所治之处。

第二十六洞灵源

在南岳招仙观,观西邓先生所隐地也。

第二十七洞宫山

在建州关隶镇五岭里,黄山公主之。

第二十八陶山

在温州安国县,陶先生曾隐居此处。

第二十九三皇井,

在温州横阳县,真人鲍察所治处。

第三十烂柯山

在衢州信安县,王质先生隐处。

第三十一勒溪

在建州建阳县东,是孔子遗砚之所。

第三十二龙虎山

在信州贵溪县,仙人张巨君主之。

第三十三灵山

在信州上饶县北,墨真人治之。

第三十四泉源

在罗浮山中,仙人华子期治之。

第三十五金精山

在虔州虔化县,仇季子治之。

第三十六閤皁山

在吉州新淦县,郭真人所治处。

第三十七始丰山

在洪州丰城县,尹真人所治之地。

第三十八逍遥山

在洪州南昌县,徐真人治之地。

第三十九东白源

在洪州新吴县东,刘仙人所治之地。

第四十钵池山

在楚州王乔得道之处。

第四十一论山

在润州丹徒县,是终真人治之。

第四十二毛公坛

在苏州长洲县,属庄仙人修道之所。

第四十三鸡笼山

在和州历阳县,属郭真人治之。

第四十四桐柏山

在唐州桐柏县,属李仙君所治之处。

第四十五平都山

在忠州,是阴真君上升之处。

第四十六绿萝山

在朗州武陵县,接桃源界。

第四十七虎溪山

在江州南彭泽县,是五柳先生隐处。

第四十八彰龙山

在潭州澧陵县北,属臧先生治之。

第四十九抱福山

在连州连山县,属范真人所治处。

第五十大面山

在益州成都县,属仙人柏成子治之。

第五十一元晨山

在江州都昌县,孙真人安期生治之。

第五十二马蹄山

在饶州鄱阳县,真人子州所治之处。

第五十三德山

在朗州武陵县,仙人张巨君治之。

第五十四高溪蓝水山

在雍州蓝田县,并太上所游处。

第五十五蓝水

在西都蓝田县,属地仙张兆期所治之处。

第五十六玉峰

在西都京兆县,属仙人柏户治之。

第五十七天柱山

在杭州于潜县,属地仙王伯元治之。

第五十八商谷山

在商州,是四皓仙人隐处。

第五十九张公洞

在常州宜兴县,真人康桑治之。

第六十司马悔山

在台州天台山北,是李明仙人所治处。

第六十一长在山

在齐州长山县,是毛真人治之。

第六十二中条山

在河中府虞乡县管,是赵仙人治处。

第六十三茭湖鱼澄洞

在西古姚州,始皇先生曾隐此处。

第六十四绵竹山

在汉州绵竹县,是琼华夫人治之。

第六十五沪水,

在西梁州,是仙人安公治之。

第六十六甘山

在黔南,是宁真人治处。

第六十七?晃山

在汉州,是赤须先生治之。

第六十八金城山

在古限戍,又云石戍,是石真人所治之处。

第六十九云山

在邵州武刚县,属仙人卢生治之。

第七十北邙山

在东都洛阳县,属魏真人治之。

第七十一卢山

在福州连江县,属谢真人治之。

第七十二东海山

在海州东二十五里,属王真人治之。

 《云笈七签》是择要辑录《大宋天宫宝藏》内容的一部大型道教类书。北宋天禧三年(1019),当时任著作佐郎的张君房编成《大宋天宫宝藏》后,又择其精要万余条,于天圣三年至七年(1025~1029)间辑成本书进献仁宗皇帝。道教称藏书之容器曰“云笈”,分道书为“三洞四辅”七部,故张君房在该书的序言中有“掇云笈七部之英,略宝蕴诸子之奥”等语,因名《云笈七签》;并称编纂此书的目的是“上以酬真宗皇帝委遇之恩,次以备皇帝陛下乙夜之览,下以裨文馆校雠之职,外此而少畅玄风年”。此书按张君房自序,原为一百二十卷,《中兴书目》(《玉海》引)、衢本《郡斋读书志》、袁本《郡斋读书后志》《宋史·艺文志》《文献通考》皆著录。《遂初堂书目》无卷数。   《直斋书录解题》作一百二十四卷。《正统道藏》《四库全书》《四部丛刊》本皆作一百二十二卷。重刊《道藏辑要》本不分卷,亦无张君房自序,缺卷甚多。则此书有百二十卷本,百二十四卷本,百二十二卷本等多种。百二十二卷本为今通行本。载《正统道藏》太玄部。张君房虽称此书乃“掇云笈七部之英”而成,但这仅指它的内容是掇《大宋天宫宝藏》七部之英,而不是体例也按七部分类,实际上它是将摘录的七部内容按性质加以归类的。 如卷一道德部,采摘《老君指归》《韩非子》《淮南鸿烈》《混元圣纪序》《唐开元皇帝道德经序》中之语,以总论老子的道德概念,即道教的立教之旨;卷二混元混洞开辟劫运部,引“道君曰”及《太始经》《太真科》《上清三天正法经》之语,以论宇宙生成变化,并特引《太上老君开天经》详述老君开天辟地及累世下降作王者师;卷四道教经法传授部,引《上清源统经目注序》《灵宝经目序》《上清经述》《三皇经说》《云台治中内录》等,以论上清、灵宝、三皇诸家的传授系统。其他各卷无不以纲带目,在一个总题目下引录若干道书。有的题目内容较多,如杂修摄、说戒、诸家气法、金丹、内丹,符图,以及仙籍语论、纪传等、则各列若干卷,以摘录多种道书。可见此书引录的道书虽多,但纲目颇为清晰。至于引录道书的具体数字,已难作出准确统计,因为所引之书,有的标出原名,有的只是某书中的篇名,有的甚至是张君房所拟之名。不过“大都摘录原文,不加论说”,基本上保留了原书的面貌。这是它最具历史价值之所在。 《云笈七箓》以上清派为正统,故收载该派道书尤多,叙上清经传授系统和上清修真方法甚详,体现出上清派占居显学地位的时代特征。此外,收录唐代著作也比五代宋初新出的其他道书为多。然而本书除了继续承认老子的教主地位之外,特别突出宋真宗时代出现的圣祖(赵玄朗)崇拜。例如将真宗所制《先天纪叙》和《轩辕本纪》列于纪之首,位居《元始天王纪》《太上道君纪》《混元皇帝圣纪》之上。传则首录宋真宗制序、以宣扬宋王朝君权神授为主要特征的《翊圣保德真君传》,然后继以上清众真传记。本书在体例上,明显继承了《无上秘要》以“道”为首,以“验”为足,以“法”为主干的格式特征,但结构更为紧凑,分类愈趋合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此书“类例既明,指归略备,纲条科格,无不兼该。道藏菁华,亦大略具于是矣”。此书虽属抄录,实具概论性质,对道教的各个方面均有所论述。其价值尤其体现在卷三至卷九,这部分论道藏源流,条分缕析,叙说清楚,《灵宝略纪》《上清源统经目注序》和陆修静所撰《灵宝经目序》等珍贵资料亦因此得以保存。书中还增加了“语论”和“内丹”两大内容,这对于研究唐宋时代道教的历史,全面了解道教理论,均有重要的意义。本书所收今佚道书有很高的资料价值,即尚存之书亦颇具参校之用。例如《翊圣保德真君传》虽系摘录,然序题宋真宗制,文内黑杀神封号仅“翊圣保德真君”六字,可正今本署“宋仁宗御制《翊圣应感储庆保德传序》”之误。此书收宋真宗《天童护命经序》及《太上天童经灵验录》记唐昭宗景福元年(892)诵经灵验事,足证《天童护命经》早出于唐代,北宋徽宗大观三年(1109)四月茅山梁悟真所得确系加句本(据洪迈《夷坚志》,梁加句本凡二百九十二字,多出一百零七字)。《云笈七签》素为道教界和学术界所重视。《大宋天宫宝藏》早已亡佚,幸赖此书得以考见其概貌。因此书具有系统、全面和简明等优点,故而人称“小道藏”,是了解和研究道教必备的资料。

猜你喜欢

  • 说戒部·卷二

    ◎老君说一百八十戒并叙昔週之末,王之时,始出太平之道、太清之教。老君至琅琊,授道与干君。干君受道法,遂以得道,拜为真人。又传《太平经》一百七十卷,《甲子》十部。后帛君笃病,从干君授道护病,病得除羌,遂..

    5 知道 2025-07-05
  • 说戒部·卷一

    ◎说十戒《玉清经·本起品》云:道言:昔元始天尊与诸贤圣亿亿万众,处处週旋,最后下观弃贤世界,有一国王,名曰德正直,利根辩慧,为众生故,而为导首。遍告国内臣民男女,言:今得太平,天下无事,火灾消灭,兵刃..

    4 知道 2025-07-05
  • 斋戒部·卷一

    ◎斋戒叙夫入靖修真,要资斋戒。检口慎过,其道渐阶。《南华真经》云:颜回问道于孔子。孔子曰:汝斋戒,吾将语汝。颜回曰:回居贫,唯不饮酒,不茹荤久矣。孔子曰:是祭祝之斋,非心斋也。汝一志,无以耳听,而以心..

    2 知道 2025-07-05
  • 杂修摄部·卷五

    ◎玄鉴导引法《抱朴子》曰:道以为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以其劳动故也。若夫绝坑停水,则秽臭滋积;委木在野,则虫蝎太半。真人远取之于物,近取之于身。故上天行健而无穷,七曜运动而能久。小人习劳而湛若,君子优游..

    4 知道 2025-07-05
  • 杂修摄部·卷四

    ◎明补凡质气碍,皆是妄想而所为,并由想效也。想成即变化无常,舍想则庶事空寂。以其取炼力,毛孔开流,所以须随而补之。其补之法,还舒脚手而卧息,想项上有酥园,融流注心,週遍四肢;又想身卧酥乳池中,心以澡沐..

    3 知道 2025-07-05
  • 杂修摄部·卷三

    ◎太清导引养生经凡十二事赤松子者,神农时雨师,能随风上下,至高辛氏时犹存。导引术云:导引除百病,延年益寿。朝起布席东向为之,息极乃止。不能息极,五通止。此自当日日习之,久久知益。常以两手叉头上,挽至地..

    4 知道 2025-07-05
  • 杂修摄部·卷二

    ◎摄养枕中方 ──太白山处士孙思邈撰夫养生缮性,其方存于卷者甚众。其或幽微秘密,疑未悟之心。至于澄神内观,游玄采真,故非小智所及。常思所寻设能及之,而志不能守之,事不从心,术即不验。诚由前之误交切而难..

    5 知道 2025-07-05
  • 杂修摄部·卷一

    ◎养性延命录并序夫禀气含灵,惟人为贵。人所贵者,盖贵于生。生者神之本,形者神之具。神大用则竭,形大劳则毙。若能游心虚静,息虑无为,候元气于子后时,导引于闲室,摄养无亏,兼饵良药,则百年耆寿是常分也。如..

    3 知道 2025-07-05
  • 禀生受命部·卷三

    ◎太微帝君太一造形紫元内二十四神回元经太微帝君、太一造形、紫元内神、二十四真人,混气变生,主仙上精,散解胞结,释滞关元,二十四神所命乃得除脱也。兆能修存名字者,则治镇一身,保守元精。欲解节结之法,当先..

    3 知道 2025-07-05
  • 禀生受命部·卷二

    ◎帝一混合三五立成法夫人者受生于天魂,经成于元灵,转轮九炁,挺生太一,开丝二道,积神幽宫。所以玄液七缠,流津敷泽,日月映其六虚,口目运其神气,云行雨施,德拟天地,胞胎内匠,五因来具,立人之道,其如此也..

    3 知道 2025-07-05
  • 禀生受命部·卷一

    ◎禀受章《混元述禀篇》曰:夫人生于天地之间,禀二气之和,冠万物之首,居最灵之位,总五行之英,参于三才,与天地并德,岂不贵乎?《内观经》云:天地构精,阴阳布化,人受其生。一月为胞,精血凝也;二月为胎,形..

    3 知道 2025-07-05
  • 治部·卷一

    ◎二十四治并序谨按《张天师二十治图》云:太上以汉安二年正月七日中时下二十四治:上八治、中八治、下八治。应天二十四气,合二十八宿,付天师张道陵奉行布化。张天师,沛国丰县人也,讳道陵,字辅汉。禀性严直,经..

    3 知道 2025-07-05
  • 十洲三岛部·卷一

    ◎十洲并序 ──东方朔集汉武帝既闻王母说八方巨海之中有祖洲、瀛洲、玄洲、炎洲、长洲、元洲、流洲、生洲、凤麟洲、聚窟洲等十洲,并是人迹所希绝处。又始知东方朔非世常人,是以延之曲室,而亲问十洲所在方物之名..

    4 知道 2025-07-05
  • 日月星辰部·卷三

    ◎北极七元紫庭秘诀一名《北帝七元延生真经》吴赤乌二年,葛仙公受之于太上。魏朝时,叶先生传之于世,太主虚无北帝真要,上通紫庭。魁身禄福德男女命魓官职寿考魒妻妾奴婢。已上七位,用灯七碗,于道靖内明点,占其..

    2 知道 2025-07-05
  • 日月星辰部·卷二

    ◎总说星《玄门宝海经》曰:阳精为日,阴精为月。分日月之精为星辰。纲者,连星也。纪者,缀星也。星形正圆如丸,不应似贯珠穿度,又不容作铃鼻相缀理,宜如破箭竿,还相合以成体。天地初成,无子举翅飞上,乃在华盖..

    4 知道 2025-07-05
  • 日月星辰部·卷一

    ◎总叙日月《黄气阳精三道顺行经》曰:日,阳之精,德之长也。纵广二千三十里。金物、水精晕于内,流光照于外。其中有城郭人民、七宝浴池;池生青黄、赤、白、莲花;人长二丈四尺,衣硃衣之服;其花同衰同盛。日行有..

    3 知道 2025-07-05
  • 天地部·卷二

    ◎总说天地五方《外国放品隐元内文经》云:天地五方,皆有制御刚柔之色,使不得落。其地深二十亿万里,得润泽。润泽下二十亿万里,得金粟泽。金粟泽下二十亿万里,得金刚铁泽。金刚铁泽下二十亿万里,得水泽。水泽下..

    3 知道 2025-07-05
  • 天地部·卷一

    ◎总序天《三天正法经》曰:九天真王与元始天王俱生始气之先。天光未朗,郁积未澄,溟涬无涯,混沌太虚。浩汗流冥七十馀劫,玄景始分,九气存焉。一气相丢九万九千九百九十岁。清气高澄,浊气下布。九天真王、元始天..

    5 知道 2025-07-05
  • 三洞经教部·卷十五

    ◎太上飞行九神玉经一名《金简内文》太上大道君告北极真公曰:吾昔游于北天,策驾广寒;足践华盖,手排九元;逸景云宫,遨戏北玄;逍遥朔阴之馆,赏于洞毫之门;眄璇玑以召运,促劫会以舞轮;叹万物之凋衰,俯天地而..

    3 知道 2025-07-05
  • 三洞经教部·卷十四

    ◎老子中经下一名《珠宫玉历》△第二十八神仙经曰:常以六甲之日,平旦时拊心祝曰:苍林玄龟,流水如河,炎火週身身,一作宫,安能知他?道来归已,道来归已!因念肝色正青,润泽生光,其上高危,在左方。次念胆色正..

    4 知道 2025-07-04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