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驼庵传诗录 / 顾随

真实诗人陆放翁

2025-07-05 15:56 驼庵传诗录

明前后七子有复古运动,提倡汉魏盛唐文学,如唐代韩愈之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观(《答李翊书》),而其创作离所提倡的标准甚远。清以后盛行宋诗,多学江西诗派黄山谷。通常所谓宋诗乃江西诗派之专称,西昆体及陆游不在内。如唐人称花专指牡丹,成都称花指海棠。故若以江西诗派为宋诗代表,乃去北宋之西昆与南宋之放翁言之。

陆放翁诗七律、七绝好,尤以七绝为佳。在江西派后出陆一人,真为了不起人物。实则陆乃大师,量亦多,六十年来万首诗(廿岁至八十岁),陆廿岁以前之诗皆不要。西洋人往往四十岁后不作,或此前不作,老来忽作。中国如此者甚少,惟高适,五十后始学为诗。通常人只要不死,一直作。放翁亦如此,惟更忠实一点,而又以多故易流于滥,可以不作而仍作,如标题中类有久不作诗,吟成一首之语。

放翁虽非伟大诗人,而确是真实诗人,先不论其思想感觉,即其感情便已够得上真的诗人。忠实于自己感情,故其诗有激昂的,也有颓废的;有忙迫的,也有缓弛的。别人有心学渊明、浩然,于是不敢写自己忙迫、激昂之情感,此便算他忠于陶、孟(其实也难说),但他不忠于他自己。天下没有不忠于自己而能忠于别人的。若有,真是奇迹。放翁忠于自己,故其诗各式各样。因他忠于自己,故可爱,他是我们一伙儿。俗说他乡遇故知,难道他乡人不是人吗?但总觉不亲近。一个诗人有时候之特别可爱,并非他作的诗特别好、特别高,便因他是我们一伙儿。

放翁忠实于自己。但放翁诗品格的确不太高。品格是中国做人最高标准,一辈子也做不完、行不尽。放翁诗品格不高或因其感情丰富,不能宽绰有馀。六十年间万首诗(《小饮梅花下作》),便因其忠于自己,感情丰富,变化便多,诗格不高而真。

魏武帝诗云: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步出夏门行》)

放翁诗云:

心如病骥常千里,身似春蚕已再眠。(《赴成都泛舟自三泉至益昌谋以明年下三峡》)

放翁为此诗时或尚未甚老,故不曰老骥,而曰病骥。病骥虽志在千里而究竟已不能行千里;蚕再眠后便已无力,有心无力。除非是行尸走肉那样的人,否则人到老年、病中,总有心如病骥二句之心情。放翁此二句真实。

在中国诗中最讲诗品、诗格。中国人好讲品格,是好。西洋有言曰:我们需要更脏的手,我们需要更干净的心。更脏的手什么都能做,扫地、除厕所。中国人讲究品格是白手,可是白得什么事全不做,以为这是有品格,非也。所以中国知识阶层变成身不能挑担,手不能提篮。鲁迅先生说的,给你四两担能挑么?三里路能走么?现在人只管手,手很干净,他心都脏了、烂了,而只要身上、脸上、手上干净。我们讲品格,可是要讲心的品格,不是手的干净。书亦有书的品格,好书天、地都宽,宽绰有馀。此是中国艺术文学的灵魂。鲁迅先生生前印书,铅字间夹铅条。鲁迅先生富于近代精神,而他有中国传统美学观念。下棋亦有品格,棋品高的不但输了不急,赢了也不赶尽杀绝。其争也君子(《论语八佾》),要强是要强,要好是要好,而心要宽绰。然而若转下去,便流于阿Q,差以毫厘,谬以千里。

如病骥、似春蚕二句,格虽不高但真。放翁此种诗最易学。余有旧作心似浮云常蔽日,身如黄叶不禁秋(《病中作》),浮云蔽日是说常有乱七八糟思想。人要有思想、感想、联想,这是好的;而妄想、眩想、胡想要不得,所以说浮云蔽日。余之二句即学放翁此二句。学七律当少读放翁诗,盖放翁诗少唐人浑厚之味,而人最易受其传染。应小心。余当日恨学不像,今日恨去不尽。俗所谓见猎心喜,佛家所谓积习难改。

孟子曰定于一(《孟子梁惠王上》)。固然孟子所说定于一是王天下,吾所言定于一是学道学文,颠沛必于是、造次必于是(《论语里仁》)。放翁非圣贤仙佛,心不能定于一,有时就痛快,有时就别扭。如不是心特殊平静,很难不如此。

放翁忠实于自己的感情,其诗多,诗的方面也多,有什么说什么。

儿童冬学闹比邻,据案愚儒却自珍。

授罢村书闭门睡,终年不著面看人。(《秋日郊居》其七)

现在先不讲其思想,讲其作诗时的心情。此情尚无人道及自珍,爱惜自己。以放翁之脾气,侍候于公卿之门,奔走于势利之途;一个人除非没品格,稍有品格,便知恭维人真是面上下不来,心上过不去。放翁有感觉,必有感于此。但既做官便不免如此,不如村夫子尚能自珍,保存自己天真终年不著面看人!从此诗中看出放翁有消极,但放翁是意在恢复、有志功名的。他羡慕那个村夫子但做不到,既有心恢复、志在功名,怎能不著面看人?

一个人要向上向前,但我们也爱一个忠于自己感情的人,虽然在理想上稍差,但是可爱。一个小孩子没有理想可言,但是可爱。放翁虽志在恢复、有意功名,而有时也颇似小孩子可爱。

蓍囊药笈每随身,问病求占日日新。

向道不能渠岂信,随宜酬答免违人。(《甲子秋八月偶思出游,往往累日不能归,或远至傍县。凡得绝句十有二首,杂录入稿中,亦不复诠次也》其五)

人有时真会脸皮厚一点儿,心未免歪一点儿。这是平常人。一个非常人心永远正,平常人到某种场合,脸不免老,心不免歪,而吃亏在有感觉。自此首观之,这老人很随和,并非那样倔老头子。

在我们看来,天真是很可爱的。但处世还不可太天真了。一个诗人要天真,你想做什么做什么,想说什么说什么。但若如此,便不免碰钉子、吃苦。放翁天真、诚实(没有天真不忠实的),但就因此吃苦、碰钉子。

志士山栖恨不深,人知已是负初心。

不须先说严光辈,直自巢由错到今。(《杂感》其一)

劝君莫识一丁字,此事从来误几人。

输与茅檐负暄叟,时时睡觉一频伸。(《杂感》其二)

一个小孩子在家庭中总受虐待,若软弱者则不免消极颓丧;其强者虽也不言不语,但长大了可做一番事业,然易动心思、性情。此非身体不健,乃心理不健,甚至会由愤慨变为左性。若由左性而为变态,更了不得。(如张献忠之好杀人,盖亦心理变态。)

志士一首诗,简直有点左性了。至若劝君一首品格并不高,但不能说不真。像这样的诗,放翁写得不是不天真、不忠实,但少诗味。劝君一首情感仍是此情感,而作风变了。频伸,动作不好看,有许多自己舒服的事不好看,好看的事并不舒服。

诗本是抒情的,但情太真了往往破坏诗之美,反之,诗太美了也往往遮掩住诗情之真。故情真与辞美几不两立,必求情真与辞美之调和。古今诗人中很少有人能做到此点之完全成功。余赞美三百篇,并非开倒车,实在是它情既真而写得也美。至于《离骚》,虽千古佳作,而到情感真实热烈时,写的不是诗;到写的是诗的时候,又往往被诗之美遮掩了情之真。

姜愈老愈辣,放翁亦然。

黍醅新压野鸡肥,茆店酣歌送落晖。

人道山僧最无事,怜渠犹趁暮钟归。(《杂题》其四)

放翁诗到晚年有一特殊境界,即意境圆熟、音节调和。若前所举志士、劝君二首则不免锋芒毕露,是矛盾抵触的,又可说之为撑拒,意境撑拒,不圆熟。放翁晚年圆熟,但诗品仍不高。此诗黍醅、茆店二句是说,日尽管落,我喝我的、吃我的;人道、怜渠二句是说,你出家人还是免不了烦恼,还不如我,比闲人还闲。一个人老在愤慨情形(矛盾、撑拒)之下,往往成为左性,成为变态。此种人至社会,往往生出一种不良影响。先不用说张献忠,即如尼采(Nietzsche),有思想、有诗情,而他也有点心理不健康。这种人先不用说他给世人不良影响,他自己便活不了;先不用说活着苦,压根儿就不能活长。一个人性情不平和与吃东西不消化一样。放翁活那么大年纪,可见其心情不老是愤慨矛盾,也有调和之时。

小艇上时皆绿水,短筇到处即青山。

二十四考中书令,不换先生半日闲。(《闲中自咏》)

我游南宾春暮时,蜀船曾系挂猿枝。

云迷江岸屈原塔,花落空山夏禹祠。(《三峡歌》)

放翁内心有愤慨,是否也有和谐健康的时候?二十四考中书令,不换先生半日闲二句,虽明挑出一个闲字,似乎是和谐,实在不然,此亦自暴自弃(关于自暴自弃以下还要讲到)。惟前两句写得好小艇上时皆绿水,短筇到处即青山,真有点健康和谐。放翁活到八九十岁,必于愤慨激昂外有和谐健康之时,如上所举《三峡歌》,原写去国离乡之情,但他写得多美。暮春时节,先不用愤慨,已多伤感情调。中国古人真是有感觉,先不用说思想。人在暮春原是伤感情调,何况放翁离乡去国?云迷江岸尚是具体的,到花落空山则一片空灵。放翁诗中盖无美过此二句者。此仍为中国传统,无所谓善恶、是非、美丑、悲喜,就是一个东西。不能下一批评,一说就不是,纯乎其为诗。

西洋有所谓素诗(naked poetry),朴素的诗,云迷二句不朴素,但一点别的成分没有,纯乎其为诗。即前说二十四考中书令一首也非纯诗,更无论故旧书来一首了:

故旧书来访死生,时闻剥啄叩柴荆。

自嗟不及东家老,至死无人识姓名。(《杂感》其九)

即使不是纯诗,但真把不是诗的东西写成诗了,这不过是诗人本领技术高才写成诗了。大诗人无所不能写,但不写事物本身非诗者。云迷、花落,即使放翁不写,此事物也仍是诗。云迷江岸屈原塔,非屈原不可,如此伟大人物,塔在云迷之江岸;花落空山夏禹祠,非夏禹不可,如此伟大人物,在空山之祠中,暮春花落真是诗。

放翁诗方面很多,虽不伟大,而是一诚实诗人。

中国自古便说修辞立其诚(《易传文言》),诚,从言义成声,而以兼士先生之言,则成亦兼有义,不诚不成。放翁诚实,见到就写,感到就写,想到就写,故其诗最多,方面最广,不单调。初读觉得新鲜,但不禁咀嚼,久读则淡而无味。即使小时候觉得好的,现在也仍觉得好,所懂也仍是以前所懂,并无深意。

放翁诗多为一触即发,但也是胸无城府,是诚,但偏于直。老杜之诚是诚实,如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春望》),读之如嚼橄榄。放翁诗一触即发,可爱在此,不伟大亦在此。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庄子逍遥游》)。

富家子弟也许其祖或父留给他许多财产、名誉、地位,但这些子弟多半不能自立,不是没有天才,只是懒了,坐吃山空。在周秦诸子因祖上无所遗留,故须自己思想,自己感觉;后人感觉太粗、心太浮,便因古人留下的东西太多。

创作需要酝酿。如托尔斯泰、但丁(Dante)、歌德(Goethe),其伟大著作皆经若干年始能完成,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可是,没等成功死了,怎么办?那也没办法。宁可不作,不可作了不好。所以我们想学文学,亦须注意身体。道家讲长生,佛家讲无生。但佛家生时也求延长寿命,不过与道家之求长生不同:佛之求长生是手段,长生以吃苦、得道;道家则是以长生为目的。

创作贵在酝酿,然而苏东坡又说兔起鹘落,稍纵即逝(《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日人鹤见祐辅《思想山水人物》(鲁迅译)其书亦曾言:思想是小鸟似的东西。此岂非与酝酿冲突?我们要用两方面的功夫。尤其是写大著作,必须要有酝酿功夫,至如写抒情诗,还须一触即发。《水浒传》中的鲁智深是即兴诗人。即兴诗即抒情诗,但即兴诗绝不宜于长,绝不宜于多。如唐之即兴诗人(抒情诗人)王、孟、韦、柳,其诗集多为薄薄一本。孟浩然诗集最薄,但几乎每首都是好诗。即兴诗要作得快,不宜多,多则重复;不宜长,长则松懈。放翁便是如此。唐人绝句尤其五言,何以是古今独步?兔起鹘落,唐人于此真是拿手。唐人每人都有五言绝句,但绝不多。创作愈短愈快,愈长愈慢。宋人不会作五言诗,不知何故。

放翁诗盖七言绝句最好。放翁诗修辞、技巧、音节好。在七律中修辞有重复之处,并非无变化,而万首诗安得不有重复?谭叫天唱戏有时减戏词儿,即避免重复。创作上之重复过多则可厌。七律八句,而中间四句又须对仗,原少变化,故易重复。

放翁诗中找不到奇情壮采。太白诗中奇情多,如《梦游天姥吟留别》,是奇情;老杜《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是壮采。

放翁诗有奇气,如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书愤》)。放翁活的年岁大,到死气不衰,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放翁好使气而有时断气,老杜诗气不断。太白飞而能沉,飞而能镇纸,如《蜀道难》;老杜沉而能飞,如天地为之久低昂(《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即此皆中气足;放翁飞不起来,沉不下去,有时气一提要断。鲁迅先生不喜听戏,《社戏》中提到有唱老旦的龚云甫,他有时唱不接气。

今天要说放翁是有希望、有理想的,但他的理想未能实现,希望也成水月镜花,如此则弱者每流于伤感、悲哀,强者则成为愤慨、激昂。放翁偏于后者,且由愤慨走上自暴自弃。(人劝他,他说,自当我死了!用硬话刺人。)放翁有自暴自弃的心情,此心情甚有趣:

拂剑当年气吐虹,喑呜坐觉朔庭空。

早知壮士成痴绝,悔不藏名万衲中。(《观华严阁僧斋》)

此是放翁自暴自弃。前二句是自暴,后二句是自弃:早知如此还不如做个出家人!《杂感》中故旧书来一首亦然。但一个人老在愤慨心情下,且抱有自暴自弃心理,这样人便不能活了。所以一个人要健康,健康指灵、肉两方面(或曰心、物),有此健康才能生出和谐(调和),不矛盾,由此才能生出力量(集中)来。此点与宗教之修养同。此种力量才是真正力量。如放翁之愤慨、自暴自弃,是不健康、不调和,但他也有力量,而他的力量不是矛盾的,便是分裂的。没有一个矛盾不是分裂的,分裂的力量较集中的力量为小。特别是一个诗人,必要得到心的和谐,即使所写是矛盾、是分裂,而心境也须保持和谐。

鲁迅先生译厨川白村《苦闷的象征》,开篇曰:有二物摩擦时便有力。摩擦是矛盾、是分裂,此岂不异于余之前说?然余在年轻时亦甚以为然,以为如水之激石,但近时对此颇不以为然。大河之水并无东西阻碍,只在堤中流,它的力量便已够大了,可以灌溉,可以行船。放翁愤慨,甚至有时自暴自弃。信陵君之饮醇酒,近妇女(《史记魏公子列传》),固是自杀,愤慨激昂是有志之士,但不是有为之士。

王荆公云:文章尤忌数悲哀。(《李璋下第》)于此,恨不能起荆公于九原而问之:文忌悲哀,是否因悲哀不祥?先生莫不是写过这样文字而倒霉?其实是倒霉之人才写悲哀文字。不过,余之立意不在此。一个有为之士是不发牢骚的,不是挣扎便是蓄锐养精,何暇牢骚?放翁活到八九十岁,激昂愤慨之外亦有和谐健康之时,如前所举《三峡歌》之游南宾。

放翁诗写自己的悲剧也是真诚的。他的菊枕诗:

采得黄花作枕囊,曲屏深幌幽香。

唤回四十三年梦,灯暗无人说断肠。

少日曾题菊枕诗,蠹篇残稿锁蛛丝。

人间万事消磨尽,只有清香似旧时。

(《余年二十时尝作菊枕诗颇传于人,今秋偶复采菊缝枕囊凄然有感》)

此二首诗有其不可磨灭的价值在,不伟大,亦可存在、流传以其真,真的情感、真的景致。前无古人,后人学亦不及。虽小而好,虽好而小。多而好,惟李、杜能之,他人不可求全。

此二诗有本事,即《钗头凤》词。词并不好,事是悲剧。八十馀岁时作诗提到沈园还难过,此二首乃六十馀岁作。有时有沉痛情感而不能诗化、升华为诗,而陆放翁成功了。七阳韵是响韵,而陆此诗不响。四十三年前事同谁说?后妻、儿女皆不可与言,限于礼教、名誉、感情。不能说而说出一点,真好。灯暗无人说断肠,泪向内流。打掉门牙向肚里咽,尚不令人难过;惟此诗不逞英雄,更令人难过。次首句子更平常而更动人。二十岁时旧稿,今则蛛丝皆满,况枕乃唐氏所缝,惟清香似四十三年前情味。第二首结句,只有清香似旧时,支韵是哑韵,句中用香字,香字响;第一首结句灯暗无人说断肠,阳韵是响韵,句中用暗、无,此乃调和之美。

放翁此二诗真,平易近人,人情味重。

菊枕诗之前三年,放翁有《沈园》二首: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此二首较前所举菊枕二首露骨。此二首比前二首差三年,六十岁作,不如菊枕二首。第一首次句沈园非复旧池台,是说什么都完了。第二首较第一首好,亦因次句好,沈园柳老不吹绵,真令人销魂、断肠,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沈园乃鲁迅先生故乡,今有春波桥、禹迹寺。)

放翁八十岁后,梦过沈园,又有《十二月二日夜梦游沈氏园亭》二首:

路近城南已怕行,沈家园里更伤情。

香穿客袖梅花在,绿蘸寺桥春水生。

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见梅花不见人。

玉骨久成泉下土,墨痕犹锁壁间尘。

次首较前首好,尤好在次句,只见梅花不见人!沈园之四绝即放翁了不起处,虽无奇情壮采而真,乃江西诗派所无。江西诗派但为理智,无感情。而诗究为抒情的,太理智了不是诗。西洋有哲学思想诗人,中国理学家诗好的少,即因无感情。放翁有真感情,对江西派***,虽佩服而不走其路子。

平常人崇拜圣贤、英雄、仙佛,而与之相处必不舒服。世上无此等人则干燥寂寞,故需要英雄、圣贤、仙佛,而吾辈俱是凡夫,不易与之相处。诗中有李、杜,如世之有仙佛,仙佛是好,而其所想离吾人太远,犹河汉之无极也。放翁则如老朋友辈谈心,即所谓平易近人,即所谓前所说他是我们一伙儿。

后人读放翁诗容易爱好,故易学成其味道。放翁以后之诗人,不管他晚年有何成就,他早年学诗初一下手时,必受放翁影响,不知不觉学放翁,其他显而易见专学放翁者更多,而后人学之者很难如陆之圆。

《驼庵传诗录》依据叶嘉莹女士听课笔记整理而成。本书所记讲录前一部分:从先秦之“诗骚”到魏晋之三曹、渊明,再由唐宋之各诗词名家至元明之戏曲大作,直至近代诗词名家王国维。在一个渐进的时间流中,顾随先生以其独到说解揭示出每一位作家所具有的独特作风,更揭示出所有作品之所以能够动人心弦的内在动力;讲录后一部分:顾随先生从诗歌创造角度,对诗歌中的“知、觉、情、思”、“诗歌特质”、“诗人修养”、“诗境”、“诗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而独到的阐释。

猜你喜欢

  • 诗人表达我爱你的深情短句

    1、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2、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李之仪《卜算子》3、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温庭筠《南歌子》4、君安游兮西入秦,愿..

    7 好句大全 2025-10-02
  • 真实的活着名言警句

    1、人生漫漫,世事变迁!2、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3、好好的活着,健康快乐的活着,就是幸福。4、活着本身就是一种幸运,年轻本身就是一种幸福。5、从今以后,尽量不生气!6、你见的每一个人,可能有的人只能..

    7 好句大全 2025-09-26
  • 书与禅宗

    诗书中讨生活致弟子滕茂椿(莘园、心圆)十三通一莘园兄青鉴:大作捧读一过,颇有意致。唯句法未能遒炼,尚是功夫不到。余于学诗,自十岁起至卅,仍是门外汉。卅以后,从尹默师游,始稍窥门径。近五年来,致力于黄山..

    19 诗书生活 2025-09-15
  • 人与名作

    笑谈《永庆升平》在临清,被此间主人投辖相留,每日吃睡,更无事可做。案头有一部野书,叫什么《永庆升平》。内中胡说八道,人话不多。但有一段中,几句话说得最妙。底下是那一段的大概节略。有一位张广泰,年少不务..

    41 诗书生活 2025-09-15
  • 文与岁月

    月夜在青州西门上夜间十二点钟左右,我登在青州城西门上;也没有鸡叫,也没有狗咬;西南方那些山,好像是睡在月光里;城内的屋宇,浸在月光里更看不见一星灯亮。天上牛乳一般的月光,城下琴瑟一般的流水,中间的我,..

    22 诗书生活 2025-09-15
  • 刘全福*

    运粮的故事把王保长送走后,刘全福不声不响地在屋檐下踱着,转来转去。他没有一般农人那样的强健的身体,身材不高,很瘦,面孔的表情是冷冷的。他心里几乎从来没有高兴过。已往的一些大大小小的事情,都使他感到痛苦..

    18 顾随小说集 2025-09-15
  • 乡村传奇*

    晚清时代牛店子的故事在北地大平原中僻小县份的乡村里,那冬天真像个冬天:寒冷而且寂寞。围绕着村子是空旷的白地,摊开去一直到邻村的脚下。白地里和大道旁连一根草茨儿也没有。便是枯草也没有,那是早已教拾草的小..

    18 顾随小说集 2025-09-15
  • 佟二*

    佟二是有名字的。他的父亲说他叫佟直;然而村里人都叫他佟二,虽然他并没有大哥。和他亲昵一点的或者同他开玩笑的人,却叫他二佟。叫他佟直或老二的几乎没有。他并没有和别的村农不同的地方。颜面和全身的皮肤,是一..

    17 顾随小说集 2025-09-15
  • 废墟*

    这是一个秋天,平原的乡村间一个秋天。高粱已杀尽,谷子也割了,在地里长着的只有白薯、花生和残余的棉花。然而它们的叶子全黄了;棉呢,还开着未尽的白花。房五背着粪篮子,顺着大路,转了几个圈子回来。因为秋收之..

    14 顾随小说集 2025-09-15
  • 孔子的自白*

    孔子南游于楚的时候,有一天,楚国的叶公居然向子路打听起孔子的为人来:你们的先生,孔仲尼,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呢?为什么你们大家都甘心给他老先生赶着车,困苦颠连地跟着他东西南北地跑啊?这问题使子路有些恼..

    10 顾随小说集 2025-09-15
  • 失踪*

    第六时自一点至两点是三年级的音乐。音乐教员是一位浙江人,也就是T城交际界中有名的刘渡航女士。她照例要迟到十分钟的,等到别级的教员都上了班,教务处空无一人的时候,她才姗姗其来。这天下午,他跑到教务处去躺..

    15 顾随小说集 2025-09-15
  • 立水淹*

    离家还有一里路,在脚车上早望见了楼。喜得心里扑通扑通地跳!晚间同父亲母亲和妹妹在灯下谈话父亲说:我想你早该来了。学校里不是早放了暑假了吗?我道:我晋京来着呢。在京里又遇见甲和乙,谁知一住就是十来天下去..

    16 顾随小说集 2025-09-15
  • 反目*

    伊从八岁,便被关在深闺里,一直到十七岁上,除了伊的父亲和伊的小兄弟以外,伊从没见过第三个男子。日间做些针线,夜间同母亲安歇:八九年的生活,总是这个样子。但是伊出落得极美丽,极端重。所以姑母、姨娘、伯母..

    19 顾随小说集 2025-09-15
  • 枯死的水仙*

    有人送我一盆水仙:她的鳞茎肥白,干净,正如酪酥一样。几枝短而厚的叶子,嫩绿,浓青,又恰似油画画的。我并没有向那个人要这种娇嫩的花;然而他既送给我,无论怎样,我不肯再舍了她不要。道声谢,接过来,摆在书桌..

    14 顾随小说集 2025-09-15
  • 夫妻的笑*

    街上夜行所见晚九点了! 街上的行人渐渐少了。一条冷僻的街上, 有一座败落的小杂货铺子; 这杂货铺子不过一间大的门面。铺门外边,用四根竿子支起一个凉棚;棚下挂一盏较大一点的煤油灯, 灯下摆着水果摊子。五月鲜..

    17 顾随小说集 2025-09-15
  • 爱*

    疯人的慰藉他忽然疯了;并且疯的情形极奇怪。我们看他很像一个好人,不过他最怕见人,一见了便吓得立刻合住眼睛。假数我们强使他睁开,他会浑身打战,怕得直抖。他的眼睛发直;面色略为苍白;都和寻常有神经病的人一..

    19 顾随小说集 2025-09-15
  • 朋友圈真实的说说心情

    1、每一段路,只要还有不甘心,它就还没有走到尽头。2、人要拿得起,也要放得下。拿得起是生存,放得下是生活。3、我会对你伪装的很快乐,即使我痛苦的不能呼吸。4、我们都应该明白,再烫手的水还是会凉,再饱满的热..

    19 好句大全 2025-09-06
  • 最真实的朋友圈说说

    1、时间长了你就会发现,好脾气的人不轻易发火,但不代表不会发火;他们只是装糊涂,但不代表没有底线。2、世间的一切荣华富贵,都是昙花一现,过眼云烟,不必执着,看开些,看淡些,人生也就多许多自在和洒脱。3、..

    20 好句大全 2025-08-18
  • 做真实的自己

    我们终日行走在人潮之中,看过许多形形色色的人。或许我们会不可避免地羡慕别人,想要改变自己,去靠近别人的样子。但是,世界偌大,赏遍繁花,没有另一个人和你一样,为什么不选择做回最真实的自己呢?在当今的华语..

    55 高中作文 2025-07-27
  • 录校后记

    一、《诗人玉屑》二十一卷,由恶人谷珠楼哈哈儿依据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七八年三月新一版繁体竖排本录校制作。 二、原书为繁体,录校时除部分年号、人名外,全部转换为简体,某些异体字依据中华民国教育部国语推行委..

    46 诗人玉屑 2025-07-07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