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金匮要略译注 / 张仲景

果实菜谷禁忌并治第二十五

2025-08-08 12:15 金匮要略译注

【按语】

本篇论述果实菜谷等植物类食品的饮食禁忌以及食物中毒的防治方法。《金匮玉函要略述义》:此篇合八十法,方十八首。今不言者,盖脱文也。

[01]果子生食〔1〕生疮。〔2〕

【注释】

〔1〕果子生食:《高注金匮要略》:果子生食,指未经成熟而言。

〔2〕本条论述未成熟的果子不宜吃。

【译文】

尚未成熟的果子,食后容易生疮疡。

[02]果子落地经宿,虫蚁食之者,人大忌食之。〔1〕

【注释】

〔1〕本条论述被虫蚁咬过的果实不能吃。

【译文】

果子掉落在地上,经过一夜,被虫蚁咬过(此为不洁之物),千万不要再吃它。

[03]生米停留多日,有损处〔1〕,食之伤人。〔2〕

【注释】

〔1〕生米有损处:《高注金匮要略》:生米当是新剥取而未经干透之米也。损处,谓湿热霉变之类。有损处,《金匮要略直解》:谓为虫鼠所食,皆有毒,故伤人。

〔2〕本条论述米有损处或被虫鼠等吃过的,不可食用。

【译文】

新米存放多日,因变质而有损坏的部分,食后则伤害人体。

[04]桃子〔1〕多食令人热,仍不得〔2〕入水浴,令人病淋沥〔3〕寒热病。〔4〕

【注释】

〔1〕桃子:为薔薇科植物桃或山桃的成熟果实。有活血消积、生津润肠的功效。

〔2〕仍不得:《千金要方》作饱食桃。仍,即乃。

〔3〕淋沥:此指寒热持续不退。《金匮玉函要略辑义》:淋沥,寒热连绵不已之谓。《千金要方》作成淋。

〔4〕本条论述桃子不宜多食。

【译文】

桃子多吃会使人发热,吃后不能洗冷水澡,否则会使人寒热持续不退。

[05]杏酪〔1〕不熟伤人。〔2〕

【注释】

〔1〕杏酪:即杏酥,以杏仁为原料加工制成的食品。能润五脏,去咳嗽。《金匮要略直解》:古人杏酪以酒蜜酿成。亦有甘草、生姜汁熬成者。以杏仁有毒,半生半熟皆能害人也。

〔2〕本条论述杏酪不熟不能吃。

【译文】

杏仁制成的食品,未熟透,吃了则会伤害人体。

[06]梅〔1〕多食,坏人齿。〔2〕

【注释】

〔1〕梅:即梅实,青梅。《食疗本草》:乌梅多食损齿。《金匮要略今释》:盖其酸能损坏齿面珐琅质故也。

〔2〕本条论述梅子不宜多吃。

【译文】

梅实多吃,会损坏人的牙齿。

[07]李〔1〕不可多食,令人胪胀〔2〕。

【注释】

〔1〕李:《千金要方》作柰(n i)子,即花红,又名沙果。

〔2〕胪胀:即腹胀。《广韵》:腹前曰胪。《千金要方》胀下有久病人食之病尤甚八字。本条论述李子不宜多食。

【译文】

李子不宜多吃,否则会使人脘腹胀满。

[08]林檎〔1〕不可多食,令人百脉弱。〔2〕

【注释】

〔1〕林檎:又名花红、沙果。为蔷薇科苹果属植物花红的果实。有生津止渴的作用。《食疗本草》:食之闭百脉。《饮膳正要》:林檎,味甘酸温,不可多食,发热涩气,令人好睡。

〔2〕本条论述林檎不宜多食。

【译文】

林檎不宜多吃,否则会使人全身无力。

[09]橘、柚〔1〕多食,令人口爽〔2〕不知五味。〔3〕

【注释】

〔1〕橘、柚:橘,为芸香科植物橘的成熟果实。有理气和胃、润肺生津的功效。柚,又名文旦,为芸香科植物柚的成熟果实。有消食化痰的作用。橘、柚均为常食水果,富含维生素C。

〔2〕口爽:指味觉差失,不能辨别其他的滋味。《金匮要略直解》:橘柚味酸令口淡不知味。《尔雅释言》:爽,差也。

〔3〕本条论述橘柚不宜多食。

【译文】

橘子,柚子吃多了,会使人口中味觉减退而不能辨别滋味。

[10]梨〔1〕不可多食,令人寒中。金疮、产妇亦不宜食〔2〕。

【注释】

〔1〕梨:为蔷薇科植物白梨、沙梨、秋子梨等的果实。有清热化痰、生津润燥的作用。《本草经疏》:梨能润肺消痰,降火除热,《本经》言,多食,令人寒中者,以其过于冷利也。乳妇、金疮不可食者,以血得寒则凝,而成瘀为病也。《食疗本草》:金疮及产妇不可食,大忌。

〔2〕亦不宜食:《千金要方》作勿食,令人委困寒中。本条论述梨子不宜多食,疮病及产妇忌食。

【译文】

梨不可多吃,否则会使中焦(脾胃)虚寒。患金疮的人、产妇都不宜吃。

[11]樱桃、杏〔1〕多食,伤筋骨。〔2〕

【注释】

〔1〕樱桃、杏:樱桃,为蔷薇科植物樱桃的果实。有补脾益肾的功效。杏,为蔷薇科植物杏或山杏等的种仁。有生津止渴、润肺化痰的功效。《医宗金鉴》:樱桃、杏,味酸性寒,若过食则伤筋骨。《内经》云酸则伤筋,寒主伤肾,故伤筋骨。

【译文】

樱桃、杏子皆不宜多食,否则会损伤筋骨。

[12]安石榴〔1〕不可多食,损人肺。〔2〕

【注释】

〔1〕安石榴:即石榴,为石榴科植物石榴的果实。《医宗金鉴》:安石榴,味酸涩则气滞。肺主气,宜利而不宜滞,滞则伤损矣,故不可过食矣。

〔2〕本条论述安石榴不宜多食。

【译文】

安石榴不可多吃,否则会损伤人的肺气。

[13]胡桃〔1〕不可多食,令人动痰饮。〔2〕

【注释】

〔1〕胡桃:又名核桃,为胡桃科植物胡桃的种仁。有补肾益精的功效。

〔2〕令人动痰饮:《千金要方》作动痰饮,令人恶心、吐水、吐食。本条论述胡桃不可多食。

【译文】

胡桃不宜多吃,否则会使人引发痰饮。

[14]生枣〔1〕多食,令人热渴气胀。寒热羸瘦者,弥不可食,伤人。〔2〕

【注释】

〔1〕生枣:《高注金匮要略》:生枣,即新枣之生者。《金匮要略今释》:生枣,即未经晒干者晒干者为大枣。《食疗本草》:生者,食之过多,令人腹胀。

〔2〕本条论述生枣不宜多食。

【译文】

生的新枣多吃,使人感到烦热口渴而腹胀。寒热消瘦的人,更不可吃,否则会伤害身体。

[15]食诸果中毒治之方〔1〕:

猪骨烧过〔2〕

右一味,末之,水服方寸匕。亦治马肝、漏脯等毒。

【注释】

〔1〕本条论述果子中毒的解毒法。

〔2〕猪骨烧过:猪骨为猪科动物猪的骨骼。烧过,俞本无此二字,赵本作烧灰。《本草纲目》:豕骨,中马肝、漏脯、果菜诸毒,烧灰,水服方寸匕,日三服。

【译文】

吃各种果子中毒,救治的方法为:

猪骨烧过

以上一味药,研成细末,用水饮服方寸匕。亦可治吃马肝、漏湿肉脯等中毒。

[16]木耳〔1〕赤色及仰生者,勿食。菌仰卷及赤色者,不可食。〔2〕

【注释】

〔1〕木耳:又名黑木耳,为木耳科植物木耳的子实体。为常食的蔬中佳品。有活血、补血、止血的功效。但形色异常者,不能食。《医宗金鉴》:木耳诸菌,皆复卷而生。若仰卷而生,形色皆异,必有毒也,故不可食。

〔2〕本条论述形色异常的菌类不可食用。

【译文】

木耳色红的及仰卷而生的,不可食用。凡菌类仰卷及色红者,皆不可食。

[17]食诸菌中毒,闷乱欲死,治之方〔1〕:

人粪汁饮一升;土浆〔2〕饮一二升;大豆浓煮汁饮之。服诸吐利药,并解。

【注释】

〔1〕本条论述食菌中毒的救治法。

〔2〕土浆:即地浆。《千金要方解百药毒》:解诸菌毒,掘地作坑,以水沃中搅之,令浊,澄清饮之,名地浆。参见《禽兽鱼虫禁忌并治第二十四》篇[24]条注释〔2〕。

【译文】

吃菌类中毒,出现胃脘胀闷、心乱难受的症状,救治的方法为:

人粪汁,饮一升;地浆水,饮一二升;大豆浓煮汁,饮服。同时再服催吐、导泻的方药,以解毒。

[18]食枫柱菌〔1〕而哭〔2〕不止,治之以前方。〔3〕

【注释】

〔1〕枫柱菌:指枫树上生的菌类。《金匮要略直解》作枫树菌。

〔2〕哭:吴本、《金匮要略直解》作笑,是。

〔3〕本条论述食枫树菌中毒的救治方法。

【译文】

吃枫树上长的菌类而出现哭笑不止的(精神症状),可用前条的(地浆水、大豆汁等)方药救治。

[19]误食野芋〔1〕,烦毒欲死,治之方〔2〕。以前方。

其野芋根,山东人名魁芋。人种芋三年不收,亦成野芋,并杀人。

【注释】

〔1〕野芋:为天南星科植物野芋的块茎。味辛冷,有毒。《肘后》:误食野芋欲死,疗同菌法。

〔2〕治之方:赵本作治之。本条论述食野芋中毒的救治方法。

【译文】

误食野芋,剧毒,危及生命,用上方救治之。用前方。

其野芋根,山东人叫魁芋。人种的芋三年不收,亦成为野芋,同样会毒死人。

[20]蜀椒闭口〔1〕者有毒,误食之,戟人咽喉〔2〕,气病欲绝〔3〕。或吐下白沫〔4〕,身体痹冷〔5〕。急治之方〔6〕:

肉桂煎汁饮之〔7〕,多〔8〕饮冷水一二升。或食蒜〔9〕,或饮地浆,或浓煮豉汁饮之〔10〕,并解。

【注释】

〔1〕蜀椒闭口:蜀椒又称花椒。为芸香科植物花椒的果壳。辛,大热,有毒。闭口,指果壳的背腹面不开裂,其毒性更大,不能食。误食则辛辣戟人咽喉。

〔2〕戟(jǐ)人咽喉:中毒症状为口吐白沫,气闭欲绝,四肢厥冷。戟,刺激。

〔3〕气病欲绝:《肘后》作气便欲绝,《外台》作使不得出气,便欲绝。

〔4〕或吐下白沫:《肘后》作又令人吐白沫,《外台》作又令人吐白沫,并吐下。

〔5〕身体痹冷:《肘后》无此四字,《外台》作身体冷痹。

〔6〕本条论述蜀椒中毒的解毒方法。

〔7〕肉桂煎汁饮之:《肘后》作多饮桂汁,《外台》作煮桂饮汁多益佳。

〔8〕多:赵本无此字。《肘后》作若字,《外台》作又字。

〔9〕或食蒜:《肘后》作及多食大蒜,即便愈,《外台》作又多食蒜。蒜,即大蒜,参阅《禽兽鱼虫禁忌并治第二十四》[68]。

〔10〕或浓煮豉汁饮之:《外台》作又土浆饮一升,又浓煮豉汁,冷饮一、二升。豉汁,为用豆豉加椒、盐、生姜等加工制成的药汁,有解毒作用。

【译文】

蜀椒壳闭口不开裂的有毒,误食后,会刺激人的咽喉,使人气闭欲绝,或口吐白沫,四肢厥冷。急救治疗的方法为:

肉桂煎汁饮服,再饮冷开水一二升。或吃大蒜,或饮服地浆水,或浓煮豆豉汁饮服,都可解毒。

[21]正月勿食生葱,令人面生〔1〕游风〔2〕。

【注释】

〔1〕生:《千金要方》作上起。

〔2〕游风:中医病名,一种以红色皮疹为主症的急性皮肤病。《金匮玉函要略疏义》:游风,盖风疹、疿疮之类。本条论述正月勿食葱。

【译文】

正月间不要吃生葱,吃后会使人面部出现皮疹。

[22]二月勿食蓼〔1〕,伤人肾。〔2〕

【注释】

〔1〕蓼:又名蓼子。为蓼科植物水蓼的果实。有利水散瘀的功能。古人种蓼为蔬,后世饮食不用。

〔2〕本条论述二月勿食蓼。

【译文】

二月不要吃蓼,吃后易伤肾阳。

[23]三月勿食小蒜〔1〕,伤人志性。〔2〕

【注释】

〔1〕小蒜:为百合科植物小蒜的鳞茎,形似大蒜而细小,单个鳞球。《食疗本草》:五月五日采者上。《四时养生论》:啖蒜多,令人眼暗,昏沉好睡。

〔2〕本条论述三月勿食小蒜。

【译文】

三月不要吃小蒜,吃后会影响人的神志。

[24]四月、八月勿食胡荽〔1〕,伤人神〔2〕。

【注释】

〔1〕胡荽:参见《禽兽鱼虫禁忌并治第二十四》篇[51]条注释〔1〕。虽能发汗透疹、理气消食,但久食则损人的精神。《千金要方》:叶不可久食,令人多忘。

〔2〕神:《千金要方》下有损胆气,令人喘悸,胁肋气急,口味多爽字。本条论述四月、八月勿食胡荽。

【译文】

四月、八月不要吃胡荽,吃了容易伤精神。

[25]五月勿食韭〔1〕,令人乏气力。〔2〕

【注释】

〔1〕韭:为百合科葱属植物韭的叶。有温肾助阳的功能。《金匮要略直解》:韭菜,春食则香,夏食则臭,脾恶臭而主四肢,是以令人乏气力。

〔2〕本条论述五月勿食韭菜。

【译文】

五月不要吃韭菜,吃了会使人感觉疲乏无力。

[26]五月五日勿食一切〔1〕生菜〔2〕,发百病〔3〕。

【注释】

〔1〕五日勿食一切:《外台》作五不可食。

〔2〕生菜:指生食蔬菜。《千金要方》作菜。

〔3〕发百病:《千金要方》下有凡一切菜煮熟热食。本条论述五月五日勿食生菜。

【译文】

五月五日不要吃一切生的菜,吃了会发生各种疾病。

[27]六月、七月勿食茱萸,伤神气〔1〕。

【注释】

〔1〕伤神气:《千金要方》下有令人起伏气,咽喉不通彻。本条论述六月、七月勿食茱萸。

【译文】

六月、七月不要吃茱萸,吃了会伤神。

[28]八月、九月勿食姜〔1〕,伤人神〔2〕。

【注释】

〔1〕姜:指生姜。《食疗本草》:八九月食,伤神。

〔2〕伤人神:《千金要方》下有损寿二字。本条论述八、九月份勿食生姜。

【译文】

八月、九月不要吃生姜,食后伤人精神。

[29]十月勿食椒〔1〕,损人心,伤心脉〔2〕。

【注释】

〔1〕椒:指胡椒。为胡椒科植物胡椒的果实。有温中理气的功能。

〔2〕伤心脉:《千金要方》作伤血脉。本条论述十月勿食胡椒。

【译文】

十月不要吃胡椒,食后会损伤心(胃)及其血脉。

[30]十一〔1〕月、十二月勿食薤〔2〕,令人多涕唾〔3〕。

【注释】

〔1〕十一:《千金要方》上有十字。

〔2〕薤:指薤白。《千金要方》作生薤。

〔3〕令人多涕唾:《医宗金鉴》:薤味辛散,走肺气,食之令人多涕唾。涕唾,即痰液。本条论述十一月、十二月勿食薤。

【译文】

十一月、十二月不要吃薤白,食后使人多痰液。

[31]四季〔1〕勿食生葵〔2〕,令人饮食不化,发百病〔3〕。非但食

中,药中皆不可用,深宜慎之。〔4〕

【注释】

〔1〕四季:指四时之季月,即三月、六月、九月、十二月。《千金要方》作四季之月土王时。

〔2〕生葵:《千金要方》作生葵菜,即冬葵的嫩叶。《食疗本草》:四季月,食生葵,令饮食不消化,发宿疾。

〔3〕百病:《千金要方》作宿病。

〔4〕本条论述四季勿食生葵。

【译文】

四季月都不能吃生葵,食后会引起消化不良,患多种疾病。不仅在饮食中,药物中也都不可用,当小心谨慎。

[32]时病差未健,食生菜〔1〕,手足必肿〔2〕。

【注释】

〔1〕差未健,食生菜:《千金要方》作差后未健,食生青菜者。

〔2〕肿:《千金要方》作青肿。本条论述外感时病后不宜食生的菜。

【译文】

外感热病后,脾胃功能尚未健运,吃生的菜会引起四肢肿胀。

[33]夜食生菜,不利人。〔1〕

【注释】

〔1〕本条论述夜间不宜吃生的菜。

【译文】

夜间吃生菜(难于消化),对身体健康不利。

[34]十月勿食被霜生菜,令人面无光〔1〕,目涩,心痛〔2〕,腰疼或发心疟〔3〕。疟发时手足十指爪皆青,困委〔4〕。

【注释】

〔1〕被霜生菜,令人面无光:《千金要方》作被霜菜,令人面上无光泽。

〔2〕目涩,心痛:《千金要方》作目涩痛,又疟发心痛。

〔3〕心疟:中医病名,五脏疟之一。《黄帝内经素向刺疟》:心疟者,令人烦心甚,欲得清水,反寒多,不甚热。

〔4〕委:《千金要方》作萎。本条论述十月勿食被霜生菜。

【译文】

十月不要吃被霜打过的生的菜,吃了会使人面无光泽,两目干涩,心胸及腰部疼痛,有的甚至发生心疟病。发作时病人手足十指爪甲出现青紫色,精神也困倦委顿。

[35]葱韭初生芽者,食之伤人心气。〔1〕

【注释】

〔1〕心气:即胃气。本条论述初生芽的葱、韭不可食。

【译文】

葱和韭菜,刚发芽时不宜食用,食后容易损伤人的胃肠功能。

[36]饮白酒,食生韭,令人病增。〔1〕

【注释】

〔1〕本条论述饮白酒的配食禁忌。

【译文】

饮白酒,同时吃生韭菜,会使病人病情加重。

[37]生葱不可共蜜食之,杀人,独颗蒜弥忌〔1〕。

【注释】

〔1〕独颗蒜:即小蒜。本条论述生葱与小蒜的配食禁忌。

【译文】

生葱不可与蜂蜜一起吃,吃了会(引起下利)伤害人体。而独颗蒜更要禁忌。

[38]枣合生葱食之,令人病。〔1〕

【注释】

〔1〕本条论述枣子的配食禁忌。

【译文】

枣子不可与生葱一起食用,食后容易使人得病。

[39]生葱和雄鸡、雉、白大肉食之〔1〕,令人七窍经年〔2〕流血。〔3〕

【注释】

〔1〕和雄鸡、雉、白大肉食之:《千金要方》作共鸡犬肉食。白大肉,赵本作白犬肉,当是。

〔2〕七窍经年:《千金要方》作谷道终身。七窍,指口鼻耳目七孔。

〔3〕本条论述生葱的配食禁忌。

【译文】

生葱和雄鸡、野鸡、白狗肉一起吃,食后使人七窍常年流血。

[40]食糖〔1〕、蜜后,四日内食生葱、韭〔2〕,令人心痛。〔3〕

【注释】

〔1〕糖:《金匮玉函要略辑义》:糖,《说文》:饴也,《方言》饧,谓之糖,明是糖与蜜各别。

〔2〕韭:俞本、赵本作蒜。

〔3〕本条论述饴糖、蜂蜜的配食禁忌。

【译文】

吃饴糖、蜂蜜后,四天之内再吃生的葱韭,可引起脘腹疼痛。

[41]夜食诸姜、蒜、葱等,伤人心。〔1〕

【注释】

〔1〕本条论述晚餐不宜食姜、蒜、葱。《金匮要略今释》:诸辛皆刺激兴奋,夜食之,盖不能安寐耳。

【译文】

晚上吃生姜、大蒜及生葱,会损伤人的心神。

[42]芜菁根〔1〕多食,令人气胀。〔2〕

【注释】

〔1〕芜(w)菁根:又称蔓菁,俗称大头菜。为十字花科植物芜菁的块根。能开胃下气,利湿解毒。

〔2〕本条论述芜菁根不宜多吃。

【译文】

芜菁根多吃,会使人腹中胀气。

[43]薤不可共牛肉作羹食之,成瘕病〔1〕。韭亦然。〔2〕

【注释】

〔1〕瘕病:中医病名,腹中气滞结块,但聚散无常,痛无定处的一种病。病,《千金要方》作疾。

〔2〕本条论述薤白和韭菜的配食禁忌。

【译文】

薤白不宜与牛肉一起做肉羹,食后(难于消化)易引起瘕积之类病证。韭菜也不能与牛肉做羹吃。

[44]莼〔1〕多病〔2〕,动痔疾〔3〕。

【注释】

〔1〕莼:即莼菜,又名水葵,为睡莲科植物莼菜的茎叶。嫩时作蔬菜食用,有清热利水作用。《医宗金鉴》:莼性滑,有毒,滑而易下,故发痔病。

〔2〕病:俞本、《千金要方》作食。

〔3〕疾:《千金要方》作病。本条论述莼菜不宜多食。

【译文】

莼菜多吃,会引起痔疮之类的疾病。

[45]野苣〔1〕不可同蜜食之,作内痔〔2〕。

【注释】

〔1〕野苣:即苦荬、苦苣,为菊科植物苦苣的全草或根。夏季宜食,有清热、凉血、解毒的作用。煮汁,原本可熏洗痔疾。与蜜同食,则会使人下利,易生内痔。

〔2〕作内痔:《千金要方》无内字。本条论述野苣的配食禁忌。

【译文】

野苣不可与蜂蜜一起吃,否则会使人生内痔。

[46]白苣不可共酪同食〔1〕,作虫〔2〕。

【注释】

〔1〕白苣不可共酪同食:白苣,又名生菜,为菊科植物莴苣的茎叶,为常食蔬菜。有解毒止渴的作用。《金匮要略直解》:白苣苦寒,乳酪甘寒,合食停于胃中,则生蚀。《植物名实图考》:剥其叶生食之,故俗呼生菜。《千金要方》无同字。

〔2〕作(n)虫:《千金要方》作必作虫。,小虫。本条论述白苣的配食禁忌。

【译文】

白苣不能与乳酪一起吃,吃了容易生小虫。

[47]黄瓜食之〔1〕,发热病〔2〕。

【注释】

〔1〕黄瓜食之:黄瓜,《千金要方》作胡瓜。为葫芦科植物黄瓜的果实。有清热利水的作用。食之,《千金要方》作不可多食。之,《金匮要略论注》疑为多。《食疗本草》:寒,不可多食,动风及寒热。《金匮要略直解》:黄瓜,动寒热,虚热、天行热病后,皆不可食。

〔2〕发热病:《千金要方》作动寒热。本条论述黄瓜不宜多食。

【译文】

黄瓜食多后,容易生热病。

[48]葵心不可食,伤人,叶尤冷。黄背赤茎者,勿食之。〔1〕

【注释】

〔1〕本条论述葵心及葵叶异常的不可食用。

【译文】

葵心有毒不能食,伤害人体,葵叶性更冷。背叶色黄而茎枝色红的(有毒),也不能食。

[49]胡荽久食之,令人多忘。〔1〕

【注释】

〔1〕本条论述胡荽不能久食。

【译文】

胡荽长期食用,会使人记忆力减退。

[50]病人不可食胡荽〔1〕及黄花茱〔2〕。

【注释】

〔1〕胡荽:《外台》下有芹菜二字。

〔2〕黄花茱:俞本作黄花菜,《外台》作青花黄花菜。黄花菜,又名金针茱。为百合科植物萱草的花蕾。本条论述病人忌食胡荽及黄花菜。

【译文】

患病的人不可吃胡荽和黄花菜。

[51]芋〔1〕不可多食,动病〔2〕。

【注释】

〔1〕芋:即芋艿。又称芋魁、芋奶。为天南星科植物芋的块茎。有补虚散结的功效。多食则难于消化,令人腹部胀满。

〔2〕病:《千金要方》作宿冷。本条论述芋艿不可多食。

【译文】

芋艿不可多吃,会引发老毛病。

[52]妊妇食姜,令子余指〔1〕。

【注释】

〔1〕余指:多生的第六指(或趾)。本条论述孕妇食姜,生出六指(趾)的胎儿,这是古人的臆想。

【译文】

怀孕的妇女吃姜,生出的胎儿会有六指(趾)。

[53]蓼多食〔1〕,发心痛。〔2〕

【注释】

〔1〕多食:《千金要方》作食过多有毒。

〔2〕本条论述蓼不宜多食。

【译文】

吃蓼过多,会引发心痛(胃痛)。

[54]蓼和生鱼食之,令人夺〔1〕气,阴欬〔2〕疼痛。〔3〕

【注释】

〔1〕夺:《千金要方》作脱。

〔2〕阴欬:吴本、《千金要方》、《外台》作阴核,即睾丸。

〔3〕本条论述蓼的配食禁忌。《千金要方》下有求死二字。

【译文】

蓼和生鱼鲊一起吃,食后使人脱气,阴核疼痛。

[55]芥茱〔1〕不可共兔肉食之,成恶邪病。〔2〕

【注释】

〔1〕芥茱:赵本、《千金要方》作芥菜。又名雪里蕻,为十字花科植物芥菜的嫩茎叶。

〔2〕本条论述芥菜的配食禁忌。

【译文】

芥菜不可与兔肉一起吃,吃了会患难治的病。

[56]小蒜〔1〕多食,伤人〔2〕心力。〔3〕

【注释】

〔1〕小蒜:又称山蒜、野蒜。有通阳散结、行气导滞的作用。《金匮要略直解》:小蒜辛温,有小毒,发痼疾,多食气散,则伤心力。

〔2〕多食,伤人:《千金要方》作不可久食,损人。

〔3〕本条论述小蒜的配食禁忌。

【译文】

小蒜多吃,会损伤人的心神。

[57]食躁式〔1〕躁方〔2〕:

浓〔3〕煮汁饮之。

【注释】

〔1〕式:俞本、徐本作或。《金匮要略语译》:式字亦可作制字解,式躁即制止烦躁的意思。《金匮玉函要略述义》:食躁式躁者,系于文字讹脱,或是食菜烦躁四字之误也。

〔2〕本条论述食物中毒的解救法。

〔3〕浓:俞本前有右字。

【译文】

由于进食(某种)菜蔬引起烦闷(吐下)的解救方法:

浓煮药汁,饮服。

[58]钩吻〔1〕与芹菜〔2〕相似〔3〕,误食之,杀人。解之方:〔4〕《肘后》云:与茱萸食芥〔5〕相似。

荠苨〔6〕八两

右一味〔7〕,水六升,煮取二升〔8〕。分温两服〔9〕钩吻生地旁无它草,其茎有毛,以此别之。

【注释】

〔1〕钩吻:又名野葛,为马钱科植物胡蔓藤的全草。有剧毒,只能外用。《本草纲目》:钩吻虽名野葛,非葛根的野者也。

〔2〕与芹菜:《肘后》作叶与芥。

〔3〕相似:《外台》下有因其所生之地旁无他草,茎有毛句。

〔4〕本条论述误食钩吻中毒的解救法。

〔5〕芥:徐本作芹。

〔6〕荠苨:又名甜桔梗,为桔梗科植物荠苨的根。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7〕右一味:《肘后》无此三字,《外台》作咀以。

〔8〕二升:《肘后》、《外台》作三升。

〔9〕分温两服:《肘后》作服五合,日三服,《外台》作服之。

【译文】

钩吻与芹菜形状相似,误食则害人,解救的方法:《肘后备急方》说:与茱萸食芥相似。

荠苨八两

以上一味药,用六升水煮,煮到二升。分两次温服钩吻所生长的地方,旁边没有其他草,且其茎上有毛,以这些来区别。

[59]菜中有水莨菪〔1〕,叶圆而光,有毒。误食之,令人狂乱,状如中风。或吐血。治之方〔2〕:

甘草

煮〔3〕汁服之,即解。

【注释】

〔1〕水莨菪:又称石龙苪,生于水边的一种毒草,为毛茛科植物石龙苪的全草。

〔2〕本条论述误食水莨菪的解救法。

〔3〕煮:俞本前有右字。

【译文】

有一种叫水莨菪的菜,圆形的叶子,很光滑,有毒。误食后,会使人精神狂乱,好像中风那样。有的还会出现吐血的症状。救治的方法为:

甘草

煮成药汁,饮服,就能解除。

[60]春秋二时,龙带精〔1〕入芹菜中,人偶〔2〕食之为病,发时手青、腹〔3〕满,痛不可忍,名〔4〕蛟龙病,治之方〔5〕:

硬糖〔6〕二三升

右一味,日两度服之,吐出如蜥蜴三五枚〔7〕,差。

【注释】

〔1〕龙带精:指虫卵。龙,原指蛟龙,古代传说中的动物。此指形如蜥蜴的一种寄生虫。

〔2〕偶:《肘后》作遇。

〔3〕腹:《肘后》作肚。

〔4〕名:徐本误作各,《肘后》作作。

〔5〕本条论述误食菜中的虫子而得病的救治法。

〔6〕硬糖二三升:硬糖,即饧、饴糖。为米、大麦、小麦、粟等粮食经发酵、糖化制成的糖类食品。有软硬之分。《高注金匮要略》:硬糖当是胶饴之稠硬者。此句《肘后》作服硬糖三二升。

〔7〕五枚:《肘后》作二个,便。

【译文】

春秋两季,有虫的卵子在芹菜中,人偶然把虫卵吃入腹中,由此而得病。发作时腹满腹痛,痛甚则手足发青,这叫做蛟龙病。救治的方法为:

硬糖二三升

以上一味,每日两次服之。能吐出像蜥蜴那样的三五条虫子来,病就好了。

[61]食苦瓠中毒治之方〔1〕:

黍穰〔2〕

煮汁,数服之,解〔3〕。

【注释】

〔1〕食苦瓠(h)中毒治之方:《肘后》作苦瓠毒,《外台》作又疗中苦瓠毒方。苦瓠,又名葫芦、苦匏、苦壶芦,为葫芦科植物苦葫芦的果实。有小毒,能利水消肿,食后会呕吐。本条论述苦瓠中毒的解救方法。

〔2〕黍穰:赵本误作黎穰。《高注金匮要略》:黍穰,系高粱茎子之去皮,而其中之软白者,为真也。《肘后》、《外台》前均有煮字。

〔3〕煮汁解:《肘后》作令浓饮汁数升佳。《外台》作浓汁饮之数升,此物苦则不可食,恐作药中毒也。

【译文】

吃苦瓠中毒的救治法:

黍穰

煮汁,多次饮服,即解除。

[62]扁豆〔1〕,寒热者不可食之。〔2〕

【注释】

〔1〕扁豆:为豆科植物扁豆的白色成熟种子。有健脾化湿的作用。《金匮要略今释》:患疟者,食扁豆则疟不差,疟乍愈者,食扁豆即复发。

〔2〕本条论述有寒热的人不宜食用扁豆。

【译文】

扁豆,有寒热的人,不适宜吃。

[63]久食小豆〔1〕,令人枯燥。〔2〕

【注释】

〔1〕小豆:即赤小豆。《千金要方》作赤豆,不可久服。《金匮要略直解》:小豆,逐津液,利小便,津液消减,故令肌肤枯燥。

〔2〕本条论述小豆不宜久食。

【译文】

长期吃小豆,使人肌肤干燥。

[64]食大豆屑〔1〕,忌啖〔2〕猪肉。〔3〕

【注释】

〔1〕食大豆屑:食,《千金要方》作服。屑,赵本误作等。《食疗本草》:大豆黄屑,忌猪肉。小儿不得与炒豆食之。若食之。忽食猪肉,必壅气致死,十有八九。《金匮要略直解》:大豆壅气,猪肉滞膈,故忌之。小儿十岁以下尤忌。

〔2〕啖:《千金要方》作食。

〔3〕本条论述大豆的配食禁忌。

【译文】

吃大豆屑末,禁忌再吃猪肉。

[65]大麦久食,令人作〔1〕。

【注释】

〔1〕令人作:俞本无作字,《千金要方》作令人多力健行,《高注金匮要略》与懈同。本条论述大麦不宜久食。

【译文】

大麦长期食用,会使人懈怠无力。

[66]白黍米不可同饴蜜食,亦不可合葵食之〔1〕。

【注释】

〔1〕此句《外台》作白黍米不可合饴糖蜜共食,黍米不可合葵共食。白黍米,为禾本科植物黍的种子,《外台》无米字。《高注金匮要略》:黍米多红色,白黍米,今关东最多,而北平州县亦间种之。饭色如粳,黍之粘糯者也,其性肩饥难化。饴蜜留缓,葵菜冷滑,盖留而不化,则成坚积于脘膈;滑而不化,则致洞泄于广肠,故皆不可合食也。《食疗本草》:合葵菜食之,成痼疾。本条论述白黍米的配食禁忌。

【译文】

白黍米不可与饴糖一起吃,也不可与葵菜一起吃。

[67]荍麦〔1〕面多食之〔2〕,令人发〔3〕落。〔4〕

【注释】

〔1〕荍麦:即荞麦,为蓼科植物荞麦的种子。能宽中下气。《食疗本草》:久食动风,令人头眩。和猪肉食之,患热风,脱人眉。《金匮玉函要略辑义》:今荞麦面,人多食之,未有发落者,此必脱和猪、羊肉等字。

〔2〕食之:俞本、赵本作食。

〔3〕发:《千金》作眉须。

〔4〕本条论述荞麦面不可多食。

【译文】

荞麦面长期食用,会使人须发脱落。

[68]盐〔1〕多〔2〕食,伤人肺〔3〕。

【注释】

〔1〕盐:指食盐。《本草纲目》:西北方人食不耐咸,而多寿,少病,好颜色;东南方人食绝欲咸,而少寿,多病,便是损人伤肺之效。

〔2〕多:《千金要方》作不可。

〔3〕人肺:《千金要方》作肺喜咳,令人色肤黑,损筋力。本条论述盐不可多食。

【译文】

盐吃得太多,会损伤人的肺。

[69]食冷物〔1〕,冰人齿。〔2〕

【注释】

〔1〕冷物:《金匮要略今释》:食冰结涟,齿面骤冷而收缩,最易损坏珐琅质。

〔2〕本条论述饮食不可过冷。

[70]食热物,勿饮冷水。〔1〕

【注释】

〔1〕本条论述热食后不宜饮冷水。

【译文】

吃热的食物后,不要马上喝冷水。

[71]饮酒,食生苍耳〔1〕,令人心痛。〔2〕

【注释】

〔1〕苍耳:生苍耳,指未经晒干及炮制的鲜苍耳。为菊科植物苍耳带总苞的果实,有毒。有祛风的功能。

〔2〕本条论述饮酒不宜与生苍耳同食。

【译文】

饮酒时,吃生苍耳,会使人心腹疼痛。

[72]夏月大醉汗流,不得冷水洗着身,及使扇,即成病。〔1〕

【注释】

〔1〕本条论述夏季酒醉大汗后,不能着凉。《金匮要略直解》:夏月大醉汗流,浴冷水,即成黄汗;扇取冷,即成漏风。

【译文】

夏天酒醉后大汗,不能洗冷水澡。若用扇扇凉风,马上就会生病。

[73]饮酒大忌灸腹背〔1〕,令人肠结〔2〕。

【注释】

〔1〕饮酒大忌灸腹背:《千金要方》作食生菜、饮酒莫灸腹。

〔2〕肠结:即肠胃燥结。《金匮要略直解》:毋灸大醉人,此灸家必避忌也。本条论述酒后不宜用灸法。

【译文】

饮酒后最忌灸腹部及背部,会使人肠胃燥结。

[74]醉后勿饱食,发寒热。〔1〕

【注释】

〔1〕本条论述酒醉后不宜饱食。《千金要方》:醉不可强食,或发痈疽,或发瘖,或生疮。

【译文】

酒醉后不宜多吃食物,容易使人发寒热。

[75]饮酒〔1〕,食猪肉,卧秫稻穰〔2〕中则发黄〔3〕。

【注释】

〔1〕饮酒:《外台》无此二字。

〔2〕卧秫稻穰:秫,指高粱。稻,指稻米。二者泛指稻草之类。《外台》上有不可二字,无秫字。俞本秫作禾。

〔3〕《外台》中上有草字。下无则发黄三字。本条论述饮酒食肉后,切忌睡在稻草中。

【译文】

饮酒而食猪肉,又睡在稻草中,容易发生黄疸。

[76]食饴,多饮酒,大忌。〔1〕

【注释】

〔1〕本条论述饴糖与酒不宜同食。此与《伤寒论》17条以酒客不喜甘故也同理。

【译文】

吃饴糖,禁忌大量饮酒。

[77]凡水〔1〕及酒照见人影动者〔2〕,不可饮之。〔3〕

【注释】

〔1〕凡水:《外台》作饮水浆。

〔2〕照见人影动者:《外台》作不见影者,当是。

〔3〕本条论述照不见影而混浊的水及酒不能饮。

【译文】

凡是饮水及酒(应清澈透明,若混浊)见不到影动的,千万不可饮之。

[78]醋合酪食之,令人血瘕〔1〕。

【注释】

〔1〕血瘕:中医病证名。瘀血积聚于内的病证。本条论述醋与酪不可同食。

【译文】

醋与奶酪一起吃(导致血流不畅),容易引起血瘕。

[79]食白米〔1〕粥,勿食生苍耳〔2〕,成走疰〔3〕。

【注释】

〔1〕白米:《千金要方》作甜。

〔2〕勿食生苍耳:《千金要方》作复以苍耳甲下之。

〔3〕走疰:中医病证名,也称流注。外邪随血流窜,随处可生脓肿的一种病证。本条论述白米粥不能与生苍耳同食。

【译文】

吃白米粥不要再吃生苍耳,不然易患流注。

[80]食甜粥已〔1〕,食盐〔2〕即吐〔3〕。

【注释】

〔1〕甜粥已:《肘后》作甜瓜竟。

〔2〕食盐:《高注金匮要略》:食盐非指咸豉、咸菜。盖谓整块食盐及盐汤也。《金匮要略直解》:甘者,令人中满,食甜物,必泥于膈上,随食以盐,得咸则涌泄也。

〔3〕即吐:《肘后》作成霍乱。本条论述甜食后,再食盐会引起呕吐。

【译文】

吃甜粥后,又吃盐,即会发生呕吐。

[81]犀角筯〔1〕搅饮食,沫出,及浇地坟起者〔2〕,食之杀人。〔3〕

【注释】

〔1〕犀角筯:指用犀牛角制成的筷子。筯,底本作筋,当为筯之形讹,据赵本改。

〔2〕浇地坟起者:指把食物倒在地上,便像煮沸似地喷出气体。《金匮要略今释》:是毒质与土化合生气之故。

〔3〕本条论述毒物的鉴别法。

【译文】

用犀牛角制成的筷子搅拌食物,出现有白色泡沫,或把食物浇在地上喷出气泡。这些食物吃了,会毒死人。

[82]饮〔1〕食中毒,烦满〔2〕,治之方〔3〕:

苦参〔4〕三两〔5〕 苦酒一升半〔6〕

右二味,煮三沸,三上,三下〔7〕。服〔8〕之,吐食出即差,或以水煮亦得。

又方:

犀角汤〔9〕亦佳。

【注释】

〔1〕饮:《肘后》、《千金要方》上有治字。

〔2〕烦满:《肘后》作鱼肉菜等;《千金要方》作烦懑,懑,闷也。

〔3〕本条论述食物中毒的解救法。

〔4〕苦参:为豆科植物苦参的根。有清热利水的功能。现代实验研究显示,苦参对治疗中毒引起的心律失常有效。

〔5〕三两:《千金要方》下有咀二字。

〔6〕苦酒一升半:《肘后》作以苦酒一升,《千金要方》作以酒二升半。

〔7〕三上,三下:指煮沸三次。《高注金匮要略》:三上火而令沸扬,三下火而令滚落之煮法。《千金要方》无此四字,《肘后》作煎三五沸。

〔8〕服:《肘后》作去滓服,《千金要方》作顿服。

〔9〕犀角汤:《肘后》作或取煮犀角汁一升。犀角,为犀科动物犀牛的角。有清热定惊、凉血解毒的作用。《医宗金鉴》:中毒烦满,毒在胃中,犀角解胃中毒。

【译文】

饮食中毒而出现烦闷症状,救治的方法:

苦参三两 苦酒一升半

以上二味放在一起,煮沸三次。上火三次,下火三次。一次饮服,待吐出食物,病就愈。此药或用水煮亦可以。

又方:

犀角汤,效果也好。

[83]贪食,食多不消,心腹坚满痛〔1〕,治之方〔2〕:盐〔3〕一升 水三升

右二味,煮令盐消。分三服,当吐出食,便差。

【注释】

〔1〕心腹坚满痛:由于贪食过多,难于运化,食积在胃。外症见脘腹坚硬,内症觉胀满而疼痛。

〔2〕本条论述食积在胃的治方。

〔3〕盐:有软坚、解毒及涌吐的作用。

【译文】

由于贪吃食物,进食过多,食积不消,出现脘腹坚硬,胀满疼痛的,救治的方法为:

盐一升 水三升

以上两味同煮,使盐溶化。每日分三次饮服,应当吐出食物,病就痊愈。

[84]矾石〔1〕生入腹〔2〕,破人心肝,亦禁水。〔3〕

【注释】

〔1〕矾石:又称明矾、白矾,多为外用。内服则刺激胃粘膜而引起反射性呕吐。

〔2〕生入腹:《高注金匮要略》:生入腹谓干吞生矾入腹,禁水言亦且禁服矾水也。

〔3〕本条论述矾石不可服。

【译文】

矾石干吞入脘腹,损伤人体的胃及肝,亦禁忌矾水服用。

[85]商陆〔1〕以水服,杀人。〔2〕

【注释】

〔1〕商陆:为商陆科植物商陆的根。苦寒有毒,少量煎服可逐水消肿,量大则会引起中毒。《金匮要略集注》:生服商陆,吐泻闷乱,如霍乱状,盖其性寒而有毒,以水服,助其寒凉。

〔2〕本条论述商陆不可内服。

【译文】

商陆用水吞服,害人。

[86]葶苈子,傅头疮〔1〕。药成入脑,杀人。〔2〕

【注释】

〔1〕葶苈子,傅头疮:葶苈子内服可泻肺行水,外用能祛邪解毒,故可敷头疮。傅,通敷。

〔2〕本条论述疮毒入脑会死人。

【译文】

葶苈子外用可敷头疮。若敷药后,疮毒入脑,则会致死。

[87]水银〔1〕入人耳及六畜等,皆死。以金银着耳边,水银则吐。〔2〕

【注释】

〔1〕水银:为液态金属汞,从辰砂矿经加工提炼制成。有大毒,不宜内服。少量外用有攻毒杀虫的功效,但不可过量或久用。《医宗金鉴》:水银大毒,入耳则沉经坠络,皆能死人。

〔2〕本条论述水银入耳的解救法。

【译文】

水银进入人耳或动物六畜体内,皆可致死。可立即取黄金首饰放在耳边,把水银吸出。

[88]苦练〔1〕无子者,杀人。〔2〕

【注释】

〔1〕苦练:为楝科植物楝的果实。苦寒,有毒,理气杀虫。《金匮要略直解》:苦练有雌雄两种。雄者无子,根赤有毒,服之使人吐不能止,时有至死者。雌者有子,根白微毒,可入药用。

〔2〕本条论述苦练无子者不可食。

【译文】

苦练无子者,能毒死人。

[89]凡诸毒,多是假毒以投无知〔1〕时,宜煮甘草、荠苨汁饮之,通除诸毒药。〔2〕

【注释】

〔1〕无知:《肘后》、《外台》作不知。

〔2〕本条论述饮食中毒的通治方。《金匮要略今释》:此条乃通治饮食中毒,以总结两篇食治也。

【译文】

凡是各种中毒,多是投毒在不知不觉中。(若误食)当用甘草、荠苨煮汁饮服,可通治各种毒药中毒。

东汉张仲景撰著,晋代王叔和编辑整理的中医内科杂病专著。又名《金匮玉函要略方》、《金匮要略方论》。为《伤寒杂病论》一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全书共25篇,以论述内科杂病为主,是历史上第一部系统论述杂病的专著,也是奠定我国临床医学基础的重要古 典医籍之一。书中论述疾病60余种,列药方262则(包括后人整理编校时所增补的附方在内),这些方剂具有药味精炼、配伍严密、主治明确的特点,被后世誉为“众方之祖”,或称之为“经方”。书中主要以脏腑经络辨证论述内科杂病,兼及妇科、外科诸症,分类简明,辨证切要,强调预防疾病传变和早期治疗,即“上工治未病”。在病因方面,最早提出了三因致病学说,并且将体虚感受外邪、从经络传入脏腑列于发病的首位因素,对以后中医病因理论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在治法上,除内服方药外,还记述了多种外治法,如温熨、坐药、烙法、洗浴法、药摩、鼻内用药、吹耳、灌耳、浸足等。书中还记载了若干急救卒死的治法,特别是对自缢,书中生动地记述了如何用人工呼吸配合药疗、食疗、按摩、吹耳外治等综合治疗措施进行抢救,操作规程十分科学,也是医学上的首创。

猜你喜欢

  • 卷第二十五

    金华黄先生文集卷第二十五 续藁二十二日损斋续藁卷苐二十二 门人编次神道碑广东道都转运盐使赠推诚守忠全节功臣资徳大夫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右丞上护军追封髙昌郡公谥忠愍合刺普华公神道碑今天子至正九年春三月 日 ..

    11 金华黄先生文集 2025-09-13
  • 第二十五卷

    第二十五卷目录 月异部汇考一书经〈洪范〉诗经〈小雅渐渐之石〉礼记〈昏义〉易纬〈京房飞候〉春秋纬〈斗变〉吕子〈明理篇〉史记〈天官书〉汉书〈天文志〉晋书〈天文志〉隋书〈天文志 礼志〉宋史〈天文志〉娄元礼田家..

  • 坤舆典第二十五卷

    水部汇考《礼记》《月令》仲春之月,始雨水。季春之月,命司空曰:时雨将降,下水上腾。〈注〉雨或过淫,趋下之水反腾上而为灾,故命以豫备之术。季夏之月,水潦盛昌,神农将持功,举大事则有天殃。〈注〉东井主水在..

  • 说疵伪第十

    物有纯,必有疵;有真,必有伪。知其纯者、真者,而不知其疵者、伪者,非真知也。惟能知其疵与伪,而不至为疵、伪所欺,斯纯与真者出焉矣。凡物皆然,于瓷尤甚。故特辟一门,以作照夜之灯、然犀之镜也(1)。【注释】(..

    23 饮流斋说瓷译注 2025-08-31
  • 说杂具第九

    宋制印合(1),以粉定为最精,式样极扁,内容印泥处甚平淡也。若哥窑,若泥均(2),亦佳。哥窑印合,胎釉视常器较薄。泥均有浑圆者,有六角者,蓝晕浓点,亦殊足珍。印合之式,曰馒头,曰战鼓,口磨盘,曰荸荠,曰平面..

    21 饮流斋说瓷译注 2025-08-31
  • 说杯盘第八

    宋制杯式多撇口,故大杯亦名,即取撇口之义也。又名压手杯,亦作押手杯。压、押,一声之转,义亦相通,谓其口较巨,便于手托也。【译文】宋代制杯的样式多为撇口,所以大杯也称作,即取撇口的意思。又叫压手杯,也作..

    30 饮流斋说瓷译注 2025-08-31
  • 说瓶罐第七

    古人制器载酒,用以飨神(1)。牺尊、象尊(2),导源至远,此尊之权舆也。尊一变而为瓶,用以插花、清供,殆缘后起。腹口相若者谓之尊,口小腹大者谓之瓶。其后市人任意相呼,瓶与尊遂混而为一矣。袁宏道撰《瓶史》(3)..

    20 饮流斋说瓷译注 2025-08-31
  • 说款识第六

    瓷皿有款(1),肇始于宋。宋瓷有内府二字者,书法与大观钱相类(2),间有政和年制字样者。至均窑底内有一、二、三、四、五、六等数目字,或谓红朱色者用单数,青蓝色者用双数,于花盆则然,余器则不尽然也。又,均窑器..

    18 饮流斋说瓷译注 2025-08-31
  • 说花绘第五

    瓷之有花,宋代已渐流行。苏东坡诗定州花瓷琢红玉,仁宗召见学士王珪(1),设紫花坐墩是已。今则宋定流传,递衍尚夥。若耀窑、磁窑,均宋器之仿定者也。花多作盘螭、飞凤、牡丹、萱草等形,其精者几与玉琢细器无异,..

    22 饮流斋说瓷译注 2025-08-31
  • 说彩色第四

    以浅深数种之青色交绘成文,谓之青花。本色地而绘以五色花者,谓之五彩。绘三色花者,谓之三彩。彩地而傅以彩花者,谓之夹彩。先施圈阑,内绘花文,外填色釉或锦文者,谓之开光。黑白等地而绘绿、黄、紫三色花者,谓..

    17 饮流斋说瓷译注 2025-08-31
  • 说胎釉第三

    欲识瓷之美恶,必先辨胎。胎有数种:有瓷胎、有浆胎、有缸胎、有石胎、有铁胎(1)。瓷胎者,辗石为粉,研之使细,以成胚胎者也。凡普通之瓷器均属之。浆胎者,撷瓷粉之精液,澄之使清,融成泥浆,以成胚胎。凡极轻而..

    14 饮流斋说瓷译注 2025-08-31
  • 说窑第二

    柴汝官哥定一语,为瓷学家之恒言,皆宋窑名也。兹编断自宋始,则五窑不可以不详(1),其余有名各窑,亦当递述也。说之如下:【注释】(1)五窑:宋代名窑,即柴、汝、官、哥、定诸窑。【译文】柴汝官哥定一语是瓷学家的..

    26 饮流斋说瓷译注 2025-08-31
  • 概说第一

    吾华美术,以制瓷为第一。何者?书画、织绣、竹木、雕刻之属,全由人造,精巧者可以极意匠之能事。独至于瓷,虽亦由人工,而火候之深浅,釉胎之粗细,则兼借天时与地力,而人巧乃可施焉。故凡百工艺,欧美目吾华皆若..

    17 饮流斋说瓷译注 2025-08-31
  • 书成自题六十韵

    饮流漫稿此日知何日,孤怀百感纡。有涯生待遣(1),何物性能娱?漉酒怀难写(2),看花眼倦盱。书淫辞顾怪(3),画癖谢倪迂(4)。树树闻,山山听鹧鸪。误人燕市筑(5),为客楚庭竽(6)。自障元规扇(7),谁敲处仲壶(8)。世情..

    19 饮流斋说瓷译注 2025-08-31
  • 装潢志

    圣人立言教化(1),后人抄卷雕板(2),广布海宇,家户颁习(3),以至万世不泯。上士才人(4),竭精灵于书画(5),仅赖楮素以传(6)。而楮质素丝之力有限,其经传接非人,以至兵火丧乱,霉烂蠹蚀,豪夺计赚(7),种种恶劫,..

    62 装潢志译注 2025-08-31
  • 第二十五 王安石 蔡絛 葉夢得

    門户之見,至宋益盛,始之則有熙寧、元祐之别,繼之則有洛黨、蜀黨、朔黨之争。黨派之説,始之起於論政,繼之則及於論學論文,故言新政者必指摘歐蘇,游蘇門者多恥言介甫。及乎宋室南渡,舊論稍定,而詩文之中,新派..

  • 阳羡茗壶系

    壶于茶具,用处一耳(2),而瑞草名泉(3),性情攸寄(4),实仙子之洞天福地(5),梵王之香海莲邦(6)。审厥尚焉(7),非曰好事已也。故茶至明代,不复碾屑和香药制团饼,此已远过古人(8)。【注释】(1)阳羡:即今天江苏宜兴..

    16 阳羡茗壶系译注 2025-08-30
  • 三十七、守岁酣饮 送旧迎新

    [原文]岁暮,家家具肴蔌诣宿岁之位,以迎新年。相聚酣饮。留宿岁饭,至新年十二日,则弃之街衢,以为去故纳新也。[译文]除夕之夜,家家户户备办美味佳肴,到守岁的地方,迎接新年的到来,一家人在一起开怀畅饮。留下..

    36 荆楚岁时记译注 2025-08-21
  • 三十六、老叟妇妪 游戏藏[钅句]

    [原文]岁前,又为藏[弓区]之戏。按:周处《风土记》曰:醇以告蜡,竭恭敬于明祀。乃有藏[弓区]。腊日之后,叟妪各随其侪为藏[弓区],分二曹以校胜负。分辛氏《三秦记》以为[钅句]弋夫人所起。周处、成公绥并..

    22 荆楚岁时记译注 2025-08-21
  • 三十五、祭祀灶神 宰杀黄羊

    [原文]其日,并以豚酒祭灶神。按:《礼器》:灶者,老妇之祭,尊于瓶,盛于盆。言以瓶为[缶尊],盆盛馔也。许慎《五经异义》云:颛顼有子曰黎,为祝融火正。祝融为灶神,姓苏名吉利,妇姓王名抟颊。汉阴子方,腊日..

    36 荆楚岁时记译注 2025-08-21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