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吴郡志[标点本] / 范成大

吴郡志卷第二十三

2025-08-20 16:38 吴郡志[标点本]

人物四

顾雍,字元叹,吴人。曾祖奉,颍川太守。蔡伯喈尝避怨于吴,雍从学琴书。伯喈叹异之,故与伯喈同名,而字元叹。从宦有治迹,累迁领尚书令,封侯。拜侯还寺,而家人不知。不饮酒,寡言语,举动时当,为孙权所敬惮。代孙邵为相,选用文武,各随能所任。心无适莫,访民间及政职所宜,辄密以闻。若见纳用,则归之于上。不用,终不宣泄。相十九年,卒。子裕,袭侯。【雍弟徽,雍族人悌。雍子邵、穆一名裕,邵子谭、承。】

顾徽,字子叹,雍之弟。以才辩为孙权腹心,权欲揣曹操意,迁徽辅义都尉以往。操具问境内消息,徽应对婉顺。拜巴东太守,欲大用之,会卒。【《吴书》】

顾悌,字子通,雍族人。以孝悌廉正,闻于乡党。孙权时为将军,言辞切直,朝廷惮之。悌父向,历四县令,年老致仕。每得父书,洒扫设几筵,舒书其上,拜跪读之。父终,饮浆不入口五日。以不见父丧,常画壁作棺柩象,设神座于下,对之哭泣。服未阕而卒。

顾邵,字孝则。博览书传。好乐人伦。风声流闻,远近称之,与舅陆绩齐名。为郡守,举善以教,风化盛行。留心下士,虽役伍微贱,皆拔而友之,世称知人。【子谭、承。】

顾穆,宜都太守。【子荣,仕晋。】

顾谭,字子默,邵之子。弱冠,为太子四友,清识绝伦,独见推重。自谢景、羊徽之徒,悉在谭下。赤乌中,为左节度,每省簿书,未尝下筹,徒屈指心计,尽发疑谬。薛综为选曹尚书,固让谭。曰:谭心精体密,贯道达微。才照人物,德允众望。孙权待之甚隆,遂平尚书事。遭谗,徙交州。著《新言》二十篇。

顾承,字子直,谭之弟。孙权召见之,赐丞相雍书曰:贵孙子直,令闻休休。至与相见,过于所闻。为君嘉之。拜吴郡西部都尉。出平山越,入为侍中。终奋威将军。

顾禺,字孟著,雍诸孙,而荣兄子也。少有名望,为散骑侍郎。

顾荣,字彦先,吴人,为南土著姓。祖雍,父穆。荣机神朗悟,弱冠仕吴。吴平,与陆机兄弟同入洛,时号三俊。陈敏反,南渡江,荣起兵攻敏。敏率万余人出,荣以羽扇麾之,皆溃。永嘉初,召拜侍中。祸难方作,轻舟而还。元帝镇江东,以为军司,谋画皆咨焉。朝野推敬之。卒官散骑常侍、安东军司、嘉兴伯。赠侍中、瞟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谧曰元。荣经德体道,谋猷洪远。忠正之节,在困弥厉。族弟众。

顾众,字长始。父秘,交州刺史。众有文武才干,为鄱阳太守,(时)王敦作逆,以军期〔司〕召众,声色甚厉,众不为动容。陆玩曰:所谓刚亦不吐,柔亦不茹,仲山甫何以加之?苏峻反,众还吴,潜图义举。吴中人士,同时响应。与贼战,破之。以功封鄱阳县伯,迁仆射。卒谧曰靖。弟三子会,中军咨议参军,时称美士。族子和。

顾和,字君孝,众族子。曾祖容,荆州刺史。祖相,临海太守。和总角便有清操,族叔荣曰:此吾家骐膦,兴吾宗者。王导谓和圭璋特达,机警有锋。不徒东南之美,实为海内之俊。累迁中丞仆射,多所献纳,不阿权臣。卒官仪同三司,谧曰穆。子淳,历黄门侍郎、左尉将军。曾孙琛,仕宋。

张允,吴人。轻财重士,名显州郡,为孙权东曹掾。子温,字惠恕。少修节操,容貌奇伟,顾雍以为当今无辈。孙权闻之曰:如是,则张允不死矣。召见,文辞占对,观者倾竦。权改容加礼,甚见信重。以辅义中郎将使蜀,蜀人甚贵其才。权嫌其声名太盛,会暨艳谐行,遂并幽之。骆统表理曰:温弘雅之素,英秀之德,文章之采,论议之辨,卓躁冠群。烽晔曜世,人未有及之者也。若忍威烈,宥贤才以纯大业,固明朝之休光也。权终不纳,温病卒。二弟只、白,亦有才名。与温俱废。

张俨,字子节,吴人。弱冠知名,博闻多识,拜大鸿胪。宝鼎初,使于晋。磨厉锋锷,思不辱命。既至,晋贾充、裴秀、荀勉等欲傲以所不知,皆不能屈。羊祜、何祯并结缟带之好。道病卒。

张训,字叔方。德量渊懿,清虚淡泊,善文辞。为海昏令,甚有惠化。

张纯,字元基。少厉操行,学博才秀。拜郎中,为广德令,有治异绫,擢太子辅义都尉。又《文士传》曰:纯少有清才,与同郡张俨、朱异俱童少,往见骠骑将军朱据。据闻三人才名,欲试之。曰:今三贤屈顾,老鄙相闻渴甚矣。其为吾各赋一物,然后乃坐。夫腰袅以迅骤为功,鹰隼以轻疾为妙,何必积思。皆随目立成,据大欢悦。纯赋席曰:席以冬设,簟为夏施。揖逊而坐,君子攸宜。俨赋犬曰:守则有威,出则有获。韩卢宋鹊,书名竹帛。异赋弩曰:南岳之干,种山之铜。应机命中,获隼高墉。

张祎,少有孝行。恭帝为琅邪王,以为郎中令。及帝践祚,刘裕以樟帝故吏,素所亲信。封药酒一罂,付樟使鸩王。樟既受命,而叹曰:鸩君而求生,何面目视息世间哉?不如死。乃自饮之卒。子畅,仕宋。

张凭,字长宗,郡人。有志气,为乡闾所称。举孝廉,刘恢见之,清言弥日。遂言之于简文帝,召与语,叹曰:张凭勃窜为理窟。官至御史中丞。

张澄,吴人,晋光禄大夫。当葬父,郭璞为占葬地。曰:葬某处,年过百岁,位至三司,而子孙不蕃。某处,年减半,位止乡校,而子孙贵显。澄乃葬其劣处,位果止光禄,年六十四。至曾孙裕遂昌,子彭祖。

张彭祖,广州刺史。子敞、侍御史、度支尚书。亘〔桓〕玄篡位,以事忤玄。敞表献忠款,事玄为吴郡太守,二石为吴国内史。子裕,仕宋。敞子孙至宋、齐之后益昌,为吴大家。

张翰,字季鹰,吴人。父俨,吴大鸿胪。翰有清才,善属文。而纵任不拘,时人号为江东步兵。贺循赴命入洛,经吴阊门,于船中弹琴。翰初不识,便同载去。齐王冏辟为大司马东曹掾。冏时执权,翰谓同郡顾荣曰:天下纷纷,祸难未已:吾本山林间人,无望于时。子善以明智自防。荣执其手曰:吾亦与子采南山蕨,饮三江水耳。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鲙。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官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归,著《首丘赋》。俄而冏败,人皆谓之见机。翰任心自适,不求当世。或谓曰:卿纵适一时,独不为身后名耶?答曰: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时一杯酒。人贵其旷达。性至孝,遭母忧,哀毁过礼。年五十七卒。

沈珩,字仲山,郡人。少综经艺,长《春秋》内外传。有智谋,能专对。孙权使使魏,文帝引珩谈,语终日。随事响应,无所屈。还吴,以奉使有称,封永安乡侯。官至少府。【《吴书》。弟峻。】

沈峻,字敬山。有名誉,而性俭吝。张温使蜀,与峻别。峻入内良久,出语温曰:向择一端布,欲以送卿,而无粗者。温嘉其无隐。又常经太湖岸上,使从者取盐水,已而恨多。敕令还减之,寻亦自愧。曰:此吾天性也。【《笑林》】

朱据,字子范,吴人。有姿貌膂力,又能论难,才兼文武。孙权以为可继吕蒙、张温,使领兵屯。尚公主,拜左将军,封云阳侯。谦虚接士,轻财好施,禄赐虽丰,常不足用。遭二宫交恶,据拥护太子,义形于色,以死守之。遂左迁,终于新都郡丞。孙亮时,二子熊、损各复领兵。熊子宣,袭爵,尚公主,至骠骑将军。

朱桓,字休穆,郡人。讨平山贼有功,迁濡须督。拒魏曹仁,众寡不敌。桓谓诸将曰:胜负在将,不在众寡。诸君闻曹仁用兵行师,孰与桓邪?虽曹丕自来,尚不足忧。部兵进击,仁败走。拜前将军,封侯。桓轻财贵义,性强识,与人一面,数十年不忘。部曲万口,妻子尽识之。爱养吏士,赡护六亲。俸禄产业,皆与共分。其没也,吏士男女,无不号慕。家无余财,官周其丧事。子异,朱异,字季文。以父任除郎,累迁至镇南将军。大破魏车,后假节为大都督。救寿春围,不解还军。为孙琳所枉害。

卜静,字玄风。与顾邵、陆通、张训等齐名,终剡令。

暨艳,字子休,郡人。张温引为选曹尚书。性狷厉,好为清议。是时郎曹混淆,多非其人:艳臧否区别,贤愚异贯。遂为浸润所谐。

韦曜〔昭〕,字弘嗣,郡人。少好学,能属文。孙亮时,为太史令。孙皓时,迁中书仆射。皓欲为父和作纪,曜〔昭〕执以和不登帝位,宜名为传,由此渐怒。皓酒后以嘲弄公卿为欢,曜〔昭〕但言论经议。为不承诏,收曜〔昭〕付狱,徙其家零陵。

徐原,字德渊。慷慨有才志,忠壮好直言。为吕岱所荐,为侍御史。岱有得失,原辄谏静。原死,岱哭之甚哀。曰:德渊,岱之益友。今不幸,岱复于何旷过?谈者美之。

孙拯,郡人。为陆机司马,孟超直入机麾下夺囚,拯劝机杀之,不能用。及机为成都王颖所害,又收其弟云、龙〔耽〕及拯皆下狱。考掠拯,两踝骨见,终不变辞。吏民知拯义烈,谓曰:二陆之枉,谁不知之,群可不爱身乎?拯抑天叹曰:陆君兄弟,世之奇才,吾众知爱。今既不能救其死,忍复从而诬之乎?遂同被害。拯门人费慈、宰意,诣狱明拯冤。拯譬遣之曰:吾义不负二陆,死自吾分。卿何焉尔?二人曰:君既不负二陆,仆又安可负君?亦被害。

吾彦,字士则,吴人。有文武才干,身长八尺。手格猛兽,膂力绝群。陆抗奇其勇略,用为建平太守。时王浚将伐吴,造船于蜀。彦觉之,辄为铁琐〔锁〕横断江路。晋师攻之,不能克,乃退舍礼之。吴亡,始归晋,为交州刺史。二十余年,清身率下,威恩宣著,南州宁靖。入为大长秋。

蔡洪,字叔开,郡人,有才名。时王政陵迟,官才失实,君子多退而穷处。洪作《孤奋论》,与王沉《释时论》同意,读者莫不叹息。仕为松滋令。

朱诞,郡人。陈敏之乱,豪桀多见维絷。惟诞与顾循,不豫其事。吴震,郡人。学行清修,老而未调。华谭荐之,为著作佐郎。

范平,郡人。其先铚侯馥,避王莽乱适吴,因家焉。平研览坟素,该通百氏。诏谧文贞先生。三子:奭、咸、泉、并以儒学至大官。泉子蔚,家世好学,关内侯。蔚子文,才亦知名。

一作《吴门志》。南宋范成大撰。五十卷。绍熙三年(1192)或四年成书。校官汪泰亨等于绍定二年(1229)至宝祐四年(1256)增订,后人续有增补。吴郡时称平江府,治吴县、长洲二县(今江苏苏州市)。全书分沿革、分野、户口租税、土贡、风俗、城郭、学校、宫宇、古迹、水利、人物、寺观、异闻、杂咏等三十九门。记载府城尤详,水利一门保存不少有关太湖流域重要资料,人物遗迹所占篇幅亦多。征引浩博、叙述简赅,是古方志中佳作。对研究南宋时期苏州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有参考价值。惟汪泰亨等所补,体例殊乖,或为正文,或作夹注,颇嫌淆杂。此为《吴郡志》标点本。

猜你喜欢

  • 吴郡志卷第四十三

    方技吴公子光欲谋杀王僚,未有可与议者。乃命善相者为吴市吏。伍子胥至吴,被发佯狂,跣足涂面,行乞于市,市人罔有识者。市吏见之曰:吾相人多矣,未尝见斯人也,非异国之亡臣乎?遂与俱见王僚。(《吴越春秋》)*..

    3 吴郡志[标点本] 2025-08-20
  • 吴郡志卷第四十二

    浮屠唐僧印宗,郡人,姓印氏,精涅盘经。咸亨中至京师,诏居大敬爱寺。辞往蕲春,谒忍师。遂至广州,遇六祖能大师,尽悟方外之旨。著《心要集》,行于世。*道钦,昆山人,姓朱氏。初业儒,有元素禅师者,为落发授学..

    3 吴郡志[标点本] 2025-08-20
  • 吴郡志卷第四十一

    仙事二王可交,松江南赵屯村人,以钓耕〔耕钓〕自业。常取大鱼烹之,捣蒜萎大嚼,乐之不厌。一日棹舟,击楫高歌。江行数里间,见采肪,荡漾中流。中有道士七人,皆年少。玉冠霞帔,服色各异。侍者十余人,总角尝发。..

    2 吴郡志[标点本] 2025-08-20
  • 吴郡志卷第四十

    仙事一后汉中散大夫王远,字方平。既得道,东欲入括苍山。过吴,住胥门蔡经家。经,小民也。远以其骨相当仙,语经曰:汝应得度世。然汝少不知道,气少肉多。当为尸尸,如从狗窦中过耳。告经以要言而去。经后忽身发热..

    3 吴郡志[标点本] 2025-08-20
  • 吴郡志卷第三十八

    县记二常熟县常熟县,在府北一百五里。《题名记》:常熟为县,其来久矣。旧为毗陵郡南沙县,至梁改为常熟。自梁历唐,由唐迄于伪吴,几数百年。前尹是邑者,姓名莫或纪录,故不得而考。本朝太平兴国中,钱氏以图籍归..

    2 吴郡志[标点本] 2025-08-20
  • 吴郡志卷第三十七

    县记一吴县,在府治之西二里。廨宇,绍兴二年,知县蒋结建。县门,淳熙十二年,知县赵善宣重建,并书额。厅之西,有平理堂、无倦堂,堂之西有延射亭,天圣七年,知县徐的建。亭之南北,各有小山,山有小亭,南曰松桂..

    2 吴郡志[标点本] 2025-08-20
  • 吴郡志卷第三十六

    郭外寺五兴福寺,在常熟县西北九里。唐《寺记》云,始于齐始兴五年。按:齐无始兴年号,但有延兴、中兴二号,皆止一年,流传之误如此。既是唐碑,姑存之。即常建题诗处。*《再修功德记》:此寺始自齐始兴五年,因邑..

    2 吴郡志[标点本] 2025-08-20
  • 吴郡志卷第三十五

    郭外寺四昆山县慧聚寺,在县西北三里。昆山,一名马鞍山。世传殿基,乃梁天监中鬼工所造。半叠石(室),半为虚阁,缥缈如仙府。他山佛宇,未有其比。山上下前后,皆择胜为僧舍。云窗雾阁,间见层出,不可形容绘画也..

    2 吴郡志[标点本] 2025-08-20
  • 吴郡志卷第三十四

    郭外寺三孤园寺,在洞庭山。梁散骑常侍吴猛宅也,舍而为寺。*皮日休:艇子小且兀,缘湖荡白芷。萦纡泊一畸,宛到孤园寺。萝岛凝清阴,松门湛虚翠。寒泉飞碧螭,古木斗苍兕。钟梵在水魄,楼台入云肆。岩边足呜(上钱..

    3 吴郡志[标点本] 2025-08-20
  • 吴郡志卷第三十三

    郭外寺二尧峰院,在吴县横山,即唐免水院也。院有十景,谓清辉轩、碧玉沼、多境岩、宝云井、白龙洞、观音岩、偃盖松、妙高峰、东斋、西隐。*蒋堂《新井歌并序》云:尧峰颢暹弹师,有道行,居常游吴〔吾〕门。一日且..

    2 吴郡志[标点本] 2025-08-20
  • 吴郡志卷第三十二

    郭外寺一云岩寺,即虎丘山寺。晋司徒王珣及弟司空王瑉之别业也。咸和二年,舍以为寺。即剑池而分东西,今合为一。寺之胜,闻天下。四方游客过吴者,未有不访焉。余见《虎丘山》门。*王随《记》:夫元黄判质,肇自乎..

    3 吴郡志[标点本] 2025-08-20
  • 吴郡志卷第三十一

    宫观在城仙佛之字,皆中兴重建。或谓天庆观门廊、三清殿、能仁、报恩大殿,比旧加壮云。*天庆观,在长洲县西南,即唐开元观也。兵火前,栋宇最为宏丽。绍兴十六年,郡守王唤重作两廊。画灵宝度人经变相,召画史工山..

    2 吴郡志[标点本] 2025-08-20
  • 吴郡志卷第三十

    土物下彭螖,吴人呼为彭越,盖语讹也。足上无毛,堪食。吴越间多以盐藏货于市。【《岭表录异》】*白鱼种子。隋大业六年,吴郡贡入洛京,敕付西苑内海中。以万〔草〕把别迁,著水十数日,即生小鱼。取鱼子法:候夏至..

    3 吴郡志[标点本] 2025-08-20
  • 吴郡志卷第二十九

    土物上干将、莫耶二剑,皆吴王阖庐所佩。干将,吴人,与欧冶子同师。莫耶,干将之妻。干将作剑,采五山之铁精,六合之金英。候天伺地,阴阳同光,百神临观,天气下降,而金铁之精不销。干将不知其由,莫耶曰:子以善..

    2 吴郡志[标点本] 2025-08-20
  • 吴郡志卷第二十八

    进士题名进士题名端拱元年程宿榜:龚识淳化三年孙何榜:丁谓(宰相) 钱昆(谏议大夫) 谢涛(太子宾客) 凌咸 陆元圭 龚纬(识弟)咸平二年孙暨榜:李堪咸平三年陈尧咨榜:郑载 谭应 许式 龚纪(纬兄) 胡尧佐 许洞..

    2 吴郡志[标点本] 2025-08-20
  • 吴郡志卷第二十七

    人物八颜孚,字端中,长民幼子。崇宁问,有声大学,士行甚美,每试必居前列。时入目为颜夫子,争愿识其面。与兄采,相继高科。孚擢第,未几早卒。*郑景平,字希尹,居带城桥。刚正不挠,所莅官,有廉介称。尝为大理..

    3 吴郡志[标点本] 2025-08-20
  • 吴郡志卷第二十六

    人物七范仲淹,字希文。事具欧阳文忠公所撰神道碑及国史傅。其略云:皇祐四年五月甲子,资政殿学士尚书户部侍郎汝南文正公薨于徐州。五代之际,世家苏州。生二岁而孤,母再适长山朱氏,仍其姓,始名说。既长知其世家..

    2 吴郡志[标点本] 2025-08-20
  • 吴郡志卷第二十五

    人物六杨收,字藏之。父遗直,客死姑苏。收七岁而孤,遂居吴。处丧若成人。母长孙亲授经,十三通大义。善属文,所赋辄就。吴人号神童,里人多造门观赋诗,至压败其藩。懿宗时,以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子钜,散..

    2 吴郡志[标点本] 2025-08-20
  • 吴郡志卷第二十四

    人物五张裕,字茂度,敞之子。为广州刺史,绥静百越,岭外安之。解职还家,征为都官,固辞以疾,就加金章紫绶。茂度内足于财,自绝人事。经始本县之华山为居止,优游野泽,如此者七年。为会稽太守,有吏能,职事甚理..

    3 吴郡志[标点本] 2025-08-20
  • 吴郡志卷第二十二

    人物三顾琛,字弘璋,吴县人。和曾孙。祖履之,父谈,并为司徒左曹掾。琛谨确不浮华。孝建初,为吴郡太守,以起义功,封永新侯。三年,竟陵王诞反,遗客陆延稔资书板琛及子弟官。琛执其使斩之,遣二子送延稔首启闻,..

    2 吴郡志[标点本] 2025-08-20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