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斗鸡镂鸡 食称画卵
[原文]
斗鸡,镂鸡子,斗鸡子。
按:《玉烛宝典》曰:此节城市尤多斗鸡卵之戏。《左传》有季[后阝]斗鸡。其来远矣。
古之豪家,食称画卵。今代犹染蓝茜杂色,仍如雕镂。递相饷遗,或置盘俎。《管子》曰:雕卵然后瀹之,所以发积藏,散万物。张衡《南都赋》曰:春卵夏[竹旬],秋韭冬菁。便是补益滋味。
其斗卵则莫知所出。董仲舒书云:心如宿卵,为体内藏,以据其刚。[髟方][髟弗]斗理也。
[译文]
(寒食节)有斗鸡游戏,雕画鸡蛋和斗鸡卵(的习俗)按语《玉烛宝典》说:这个节日在城市里特别盛行斗鸡卵的游戏。《左传》载有季氏和[后阝]氏斗鸡的事,斗鸡的游戏起源已很早了。
古时富势的人家,讲究的吃食是画有图形的鸡蛋。现在还有在鸡蛋上染上蓝红等颜色,仍象雕刻的一样,辗转相互赠送,或者放在菜盘和祭器里,《管子》说:雕刻鸡蛋然后染上颜色,这是为的开发积藏、扩散万物。张衡南都赋说:春天的鸡蛋,夏天的笋子、秋天的韭菜,冬天的韭菜花,这是把鸡蛋列为滋补身体的美味说的。
至于斗卵的游戏就不知道出自哪里。董仲舒的著作中说:人的心象宿卵一样,是身体内部五脏器官之一,居于人体的主位,似乎斗卵就是这个道理。(译注者按:这几句话可以理解为,鸡蛋好象人的心脏,因此斗卵就是斗心,斗智了。至于斗卵的具体作法则尚待查考)
南朝梁宗懔撰。《四库全书·史部·地理类三》、《四部备要 ·史部》及《旧小说 ·甲集》等均有收录。今存1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85年2月译注出版。宗懔字元懔,江陵 (今属湖北)人。先仕萧梁,后入北周,官拜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有集20卷。《荆楚岁时记》为其代表作。它是保存最为完整的一部古代记录楚地岁时节令、风物故事的笔记体散文,凡37条。在每一条目之下,“正文”简述节令时俗,“按语”说明某一时俗的来龙去脉,引用经典俗传达68部计80多处。体例以时为序 (即从元旦至除夕)。就其反映的内容来分,大致可以概括为七大类:(1)事件与人物。(2) 农事、生产。(3) 防病、治病及卫生。(4)祭祀祖神。(5)爱情、婚姻和家庭。(6)文娱、体育及旅游活动。(7)迎新去恶。文字清新、流畅,有些记述还引用了不少诗人骚客的名言精语,诵读起来文学性甚浓。该书的另一显著特点是它保存了一些古代的神话和传说以及古代的医药和文体活动等社会情况,为后人研究提供了难得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