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打[毛求]施钩 强身练武
2025-08-21 14:09
荆楚岁时记译注
[原文]
打[毛求]、[革秋][革迁]、施钩之戏。
按:刘向《别灵》曰:蹴鞠,黄帝所造,本兵势也。或云起于战国。按:鞠与[毛求]同。古人蹋蹴以为戏也。
《古今艺术图》云:[革秋][革迁],北方山戎之戏,以北方山戎之戏,以习轻[走乔]者。
施钩之戏,以绠作蔑缆相[juan\],绵亘数里,鸣鼓牵之。求诸外典,未有前事。公输子游楚为舟战。其退则钩之,进则强之,名曰钩强遂以时越。以钩为戏,意起于此。《涅[般木]经》曰:斗轮骨轮索,其秋迁之戏乎?[革秋][革迁]亦施钩之类也。
南朝梁宗懔撰。《四库全书·史部·地理类三》、《四部备要 ·史部》及《旧小说 ·甲集》等均有收录。今存1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85年2月译注出版。宗懔字元懔,江陵 (今属湖北)人。先仕萧梁,后入北周,官拜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有集20卷。《荆楚岁时记》为其代表作。它是保存最为完整的一部古代记录楚地岁时节令、风物故事的笔记体散文,凡37条。在每一条目之下,“正文”简述节令时俗,“按语”说明某一时俗的来龙去脉,引用经典俗传达68部计80多处。体例以时为序 (即从元旦至除夕)。就其反映的内容来分,大致可以概括为七大类:(1)事件与人物。(2) 农事、生产。(3) 防病、治病及卫生。(4)祭祀祖神。(5)爱情、婚姻和家庭。(6)文娱、体育及旅游活动。(7)迎新去恶。文字清新、流畅,有些记述还引用了不少诗人骚客的名言精语,诵读起来文学性甚浓。该书的另一显著特点是它保存了一些古代的神话和传说以及古代的医药和文体活动等社会情况,为后人研究提供了难得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