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理与力学 / 李宗吾

經濟、政治、外交三者應採用合力主義

2025-08-27 13:15 心理与力学

我國古代,不但哲學家的學說,合得到力學原理。就是大政治家的政策,也合得到力學原理,以春秋戰國言之,其時外交上發生兩大政策,第一是管仲尊周攘夷的政策,第二是蘇秦合六國以抗強秦的政策;這兩大政策,俱合力學規律,故當時俱生重大的影響。管仲的政策是尊周攘夷,他提出尊周二字,九合諸侯,把全國力線集中於尊周之一點,內部力線,既已統一了,然後向四面打出,伐狄,伐山戎,伐楚,遂崛起而稱霸了。春秋時楚國最強,齊自襄公之亂,國力微弱,遠非楚敵,召陵之役,齊合魯宋陳衛鄭許曹諸國以擊楚,是合眾弱國以攻打一個強國,合得到力學上的合力方式,所以能取勝。後來晉文公合齊宋秦諸國以伐楚,也是師法管仲政策,採用合力主義。

蘇秦合六國以攻強秦,這是齊楚燕趙韓魏六國各發出一根力線,集中於攻打強秦之一點,其政策名曰合縱,是合六根力線,從縱的方向向強秦攻去,也是一種合力主義,故他的政策實行後,秦人不敢出關者十五年。

諸葛孔明,是三代下第一個政治家,他的外交政策,是聯吳伐魏,合兩個弱國,攻打一個強國。史稱:「孔明自比管仲樂毅。」孔明治蜀,略似管仲治齊,以之自比,尚屬相似,請問孔明生平哪一點像樂毅,為甚以之自比?我們考《戰國策》:燕昭王以樂毅為上將軍,率燕趙楚魏宋五國之兵以伐齊;孔明的《隆中對》,主張西和諸戎,南撫夷越,東聯孫權,然後北伐曹魏,與樂毅和燕昭王那篇議論完全相似,可知孔明自比管樂,全是取他合眾弱國以攻打強國這一點。這是孔明在南陽同諸名士研討出來的政策,不過古史簡略,只載「自比管仲樂毅」一句,未及詳言之耳。後來孔明的政策成功,曹操聽說孫權把荊州借與劉備,二人實際聯合了,他正在寫字,手中之筆都落了,由此知合力主義之利害。

大凡列國紛爭之際,弱小國之惟一辦法,是採用合力主義,合眾弱國以攻打強國,已經成了歷史上鐵則。而強國對付之惟一辦法,是破壞他的合力主義,設法解散弱國之聯盟,故六國聯盟成功,秦即遣張儀出來挑撥離間,吳蜀聯盟成功,曹操即設法使孫權敗盟。

弱國能否戰勝強國,以弱國之合力主義能否貫到徹底為斷。齊合八國之師以伐楚,晉合四國之師以伐楚,燕合五國之師以伐齊,是合力到底,故能成功。蘇秦合六國以抗秦,而六國自相衝突,故歸失敗;吳蜀聯盟,中經孫權敗盟,關羽被殺,後來雖重行聯合,而勢力大為衰減,故仍不能成功。

合力主義,不但施之外交,且應施之內政。齊桓之能夠稱霸,是由管仲作內政,寄軍令,內部力線是一致的;孔明治蜀,內部力線也是一致,故魏人畏之如虎。秦自商鞅而後,內部事事一致,六國既彼此相衝突,而各國內部復不講內政,故秦興而六國滅。管仲與寧鮑諸人,同心一德,合得到合力主義,故成功;蘇秦有一個好友張儀,反千方百計,驅之入秦,違反合力主義,故失敗。

主持國家大計,貴在把全國力線,根根都發展出來,集中於中央政府,用以對外,自然綽有餘裕,所以身負國家重責的人,必須有籠罩萬有的氣象。古人云:「萬方有罪,罪在聯躬。」即是此種氣象,秦囗曰:「如有一介臣,斷斷猗,無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彥聖,其心好之,不啻如自其口出。」也是此種氣象。劉邦豁達大度,能把敵人方面的韓信、陳平、黥布、彭越等諸人收己用,智者盡其謀,勇者盡其力。項羽則局量狹小,不惟韓彭諸人容留不住,連一個忠心耿耿的範增也不能用。劉邦用眾人之力,項羽用一己之力,故漢興而楚滅。

武王曰:「紂有臣億萬,惟億萬心。」這是違反了合力主義。「予有臣三千,惟一心。」這是合乎合力主義,故武王興而殷紂滅。他如光武之推心置腹,諸葛孔明之集思廣益,都可謂之實行合力主義。

互競主義,力線是橫的,彼此相互衝突;互助主義,彼此雖不衝突,然力線仍是橫的,成立不起政府,不得不流而為無政府主義。若行合力主義,則力線是縱的,可以成立政府,而力線則根根直達中央,彼此不相衝突。講尼采的超人主義,其弊流於你死我活,講托爾斯泰的不抵抗主義,其弊流於你活我死,最好是行合力主義,你與我大家都活。

我國治國之術,有主張用仁義感化的,其說出於孟子一派的儒家,是建築在性善說上面,性善說是一偏之見,故純用仁義感化有流弊;有主張用法律制裁的,其說出於申韓一派的法家,是建築在性惡說上面,性惡說是一偏之見,故純用法律制裁,也有流弊。我們知道:心理依力學規律而變化,無所謂善,無所謂惡,這是把性善說和性惡說合而為一,施之治國,則一面用仁義感化,等於治水者之疏瀹,使之向下流去,一面用法律制裁,等於治水者之築堤,不使其橫流。治水者,既是疏瀹與築堤並行不悖,所以治國者仁義法律亦可並行不悖。水之變化,即是力之變化,用治水之法治民,斷不會錯。

世界之所以紛爭不已者,實由互相反對之兩說,同時並行之故,而此互相反對之兩說,大都一則建築在性善說上,一則建築在性惡說上。例如:個人主義經濟學之鼻祖是斯密士,他說:「人類皆有自私自利之心,利用這種自私自利之心,就可把人世利源盡量開發出來。」因主張營業自由。故知《原富》一書,是建築在性惡說上。社會主義經濟學之倡始者,是聖西門諸人,他們都說:「人性是善良的,上帝造人類,並莫有給人類罪惡痛苦,人類罪惡痛苦,都是惡社會制成的。」故知共產諸書,是建築在性善說上,性善說與性惡說既兩相衝突,故社會主義與個人主義就兩相衝突。民主主義的學說,發源於盧梭,盧梭說:「自然之物皆善,經人類之手,乃變而為惡。」這是屬乎性善說。倡獨裁主義者,則謂人心好亂,必須採用獨裁制,才能鎮壓下去,這是屬乎性惡說,性善說與性惡說,既兩相衝突,民主主義與獨裁主義,遂兩相衝突。達爾文倡優勝劣敗之說,發揮人類自私自利之心,這是屬乎性惡說。克魯泡特金,起而反對之,說:「動物和原始人類,都知道互助。」這是屬乎性善說。性善說與性惡說,既兩相衝突,故達爾文學說,克魯泡特金學說,遂兩相衝突。我們試思:同一社會之中,有種種兩相衝突之主張,同時並行,世界烏得不大亂?

我們要想解除世界紛爭,非先把人性研究清楚不可,人性研究清楚了,再來定經濟政治外交三者的實施辦法。我們主張:性無善無惡,算是把性善說與性惡說合而一之,因此我們擬具的經濟制度,是把個人主義和社會主義合而一之,擬具的政治方式,是把民主主義和獨裁主義合而一之。至於外交方面,我們把被侵略者聯合為一,算是互助主義,進而對侵略者抗戰,算是互競主義,這可說是把克魯泡特金學說和達爾文學說合而一之。基於經濟之組織,生出政治之組織,基於經濟政治之方式,生出外交之方式,由民生,而民權,而民族,三者一以貫之,而三民主義,就成為整個的了。

孫中山先生學說,業經國內學者詳加闡發,獨於他的學說,系根據力學原理立論,許多人都未注意。他講五權憲法,曾說道:「政治裏頭,有兩個力量,好比物理學裏頭,有離心力與向心力一般。」他主張兩力平衡,才能達到安全現象。他講民權主義,以機器為喻,以機器中之活塞為喻。又說:放水制和接電紐等等,都是把力學上原理運用到政治方面,中山先生把人事與物理會通為一,故創出的學說,很合宇宙自然之理。此書初版,對於政治經濟外交三者,本著合力主義,一一擬具實施辦法。

此次再版,因為曾寫了一本《社會問題之商榷》,又寫了一本《制憲與抗日》,後來又總括大意,寫入《我的思想統系》中。其大旨:關於政治一層,人民行使四權,先從一村一場開始,各村各場辦好了,聯合為區,各區辦好了,聯合為縣,由是而省而全國,四萬萬五千萬人,有四萬萬五千萬根力線,根根力線,直達中央,成一個合力政府。大總統去留之權,操諸人民之手,興革大政,由全體人民裁決,大總統違法,可由人民總投票,撤職訊辦,是為民主主義。大總統在職權內發出之命令,任何人不能違反,儼然專制時代之皇帝,是為獨裁主義。像這樣的辦法,民主制和獨裁制,即合而為一了。關於經濟一層:土地、工廠、銀行和經濟貿易四者,一律收歸國有,其他經濟之組織,悉仍其歸,個人主義、社會主義融合為一。人民私有之土地,始而收歸一村一場公有,繼而收歸全區公有,全縣公有,全省公有,終而收歸全國公有(詳細辦法,具載拙著《我的思想統系》中)。關於外交一層,由我國出來,組織「新的國際聯盟」,喊出「人類平等」的口號,以弱小民族為主體,進而與列強聯合,以這個新的國聯為推行我國王道主義之機關,我們最終的目的,是全球十八萬萬人共同做皇帝,把全世界土地收歸全人類公有。

自有歷史以來,都是人同人爭,其力線是橫的,我們改為縱的方向,懸出地球為目的物,合全人類向之進攻,把他內部蘊藏的財富取出來,全人類平分,人同人爭之現象,永遠消滅,是為合力主義之終點。

该书运用物理学上的力学原理分析人的心理及其变化的轨迹,提出“心理依力学规律而变化”的观点,深入揭示了人与人的复杂关系,他还联系中国历史上著名人物之间的关系变化,指出了“人事变化之轨道”和“世界进化之轨道。”并对当时在中国思想界影响颇大的达尔文的生存竞争学说和克鲁泡特金的无政府主义进行了批判。 本书再版的封面采用了1936年成都公论社版,封面是著名思想家、辛亥革命元老吴稚晖的题字。吴稚晖,字敬恒,生于1865年,卒于1953年,其人才气横溢,举止怪异,被称为“吴疯子”、“民国第一怪人”,与李宗吾的特立独行颇多相似之处。

猜你喜欢

  • 我國古哲學說含有力學原理

    宇宙之力,是圓陀陀的,周遍世界,不生不滅,不增不減,吾人生存其中,隨時都可看見,有人看見一端,即可發明一條定理。例如看見蘋果墜地,即發明萬有引力,看見壺蓋沖動,即發明蒸汽,看見磁鐵功用,即發明指南針,..

    1 心理与力学 2025-08-27
  • 克魯泡特金學說之修正

    克魯泡特金之誤點,也與達爾文相同,達爾文是以禽獸社會狀況,律之人類社會,故其說有流弊。克魯泡特金,因為要指駁達爾文之錯誤,特別在滿洲、西比利亞一帶,考察各種動物及原始人類狀況,發明互助說,以反駁達爾文..

    1 心理与力学 2025-08-27
  • 達爾文學說之修正

    我同友人談及達爾文,友人規戒我道:「李宗吾,你講你的厚黑學好了,切不可涉及科學範圍。達爾文是生物學專家,他的種源論,是積數十年之實驗,把昆蟲草木,飛禽走獸,一一考察遍了,證明不錯了,才發表出來,是有科..

    1 心理与力学 2025-08-27
  • 人事變化之軌道

    我們既說「心理依力學規律而變化」,力之變化,可用數學來說明,故心理之變化,也可用數學來說明。力之變化,可繪出圖來,尋求他的軌道。一部二十五史,是人類心理留下的影像,我們取歷史上的事,本力學規律,把他繪..

    1 心理与力学 2025-08-27
  • 心理依力學規律而變化

    宇宙之內,由離心向心兩力互相作用,才生出萬有不齊之事事物物,表面上看去,似乎參差錯亂,其實有一定不移之軌道。人與物,造物是用一種大力,同樣鼓鑄之,故人事與物理相通。離心力與向心力,二者互相為變,所以世..

    0 心理与力学 2025-08-27
  • 告子言性正確

    人性本是無善無惡,也即是可以為善,可以為惡。告子的說法,任從何方面考察,都是合的。他說:「性猶湍水也。」湍水之變化,即是力之變化。我們說:「心理依力學規律而變化。」告子在二千多年以前,早用「性猶湍水也..

    1 心理与力学 2025-08-27
  • 宋儒言性誤點

    戰國是我國學術最發達時代,其時游說之風最盛,往往立談而取卿相之榮,其游說各國之君,頗似後世人主臨軒策士,不過是口試,不是筆試罷了。一般策士,習於揣摹之術,先用一番工夫,把事理研究透徹了,出而游說,總是..

    0 心理与力学 2025-08-27
  • 孟荀言性之爭點

    孟子之性善說,荀子之性惡說,是我國學術史上,未曾解除之懸案,兩說對峙了二千多年,抗不相下。孟子說:人性皆善,主張仁義化民;宋儒承襲其說,開出理學一派,創出不少迂廖的議論。荀子生在孟子之後,反對其說,謂..

    0 心理与力学 2025-08-27
  • 性靈與磁電

    科學上許多定理,最初都是一種假設,根據這種假設,從各方試驗,都是合的,這假設就成為定理了。即如地球這個東西,自開闢以來就有的,經過了若干萬萬年,人民生息其上,視為固然,於地球之構成,不求甚解,距今二三..

    1 心理与力学 2025-08-27
  • 政治与修养

    兴趣的发生,大都是随着人对于价值的认识为转移的。兴趣之所趋,即价值之所在。价值所在的地方,也就是足以引起人的兴趣的地方。假如你认为一件事体,毫无意义与价值,则你决不会对那件事体发生兴趣。固然,有时兴趣..

    59 文化与人生 2025-06-01
  • 学术与政治

    (一)入国问禁,入境问俗,是我们先民提出来表示走进了一个文明的独立的国境里,为尊重该国的礼俗起见,所应取的态度。我觉得应用这个原则来表示尊重学术的独立自主所应取的态度,实在再好不过了。因为每一门学术亦..

    41 文化与人生 2025-06-01
  • 基督教与政治

    大凡一个有深厚基础的宗教必具有精神方面和具体的组织方面。如佛教有所谓佛、法、僧三宝。僧是属于具体的组织方面,而佛与法便较为属于佛教的精神方面。即以中国的儒家而论,亦有其精神的和组织的两方面。孔子的人格..

    43 文化与人生 2025-05-31
  • 政治与文学

    一法西斯老板慕索里尼被民众捉住时,对那个围困他的一群意大利人民说:你放了我,拥护我,我保可以给你们一个崭新的罗马帝国。话说得很动人,但是大家不相信,他就完了。若相信,他就可以在拥戴中重新爬起。至于那个..

    37 沈从文哲思录 2025-05-29
  • 第十二章 外交

    克林威尔所以功盖寰区,英民到今受其赐者,外交之胜利,其尤著者也。计其在位五年间,胜荷兰,联法兰西,败西班牙,凡英国旗之所至,欧洲诸国,无与抗颜行者。自非有过人之才,成竹在胸,谋定后动,又安足以语此?英..

    94 克林威尔 2025-05-28
  • 第三章 政治之意见

    毕斯麦居帕米拉亚,被举为帕米拉亚之代议士。代议士者,代表一地方之人民,而议国家之大政也,亦谓之议员。毕斯麦既为代议士,主张尊君权、排斥民权之论,视立宪若仇敌,尝谓宪法为侮辱君权、破坏国体之物。一日,毕..

    49 毕斯麦 2025-05-27
  • 第二十四章 明代的政治

    一、明初的政局(一)太祖的规划明是唐以后中国的自治统一时代,其国势的强盛,远非宋代可比。北宋时,东北则燕云未复,西北则夏人倔强,北方的关塞之险,整个落入外族之手,乃至不得不纳币媚敌,以求苟安。南宋的衰..

    43 中国通史 2025-05-26
  • 杜甫与政治

    杜甫在天宝七载(公元七四八年)作的一首五言古诗,叫作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这首诗可以说是杜甫早年的一篇自传。诗中除了对他自己的身世所发的感慨外,并且说明了他生活上的三件大事:一是他的文名之盛,二是他的..

    55 汉唐史论集 2025-05-26
  • 西汉的几个政治集团

    绪言西汉一代政治集团的兴起原因,大致可分两类:一类是因了时代需要而起,他们多半是旧政治局面或制度的改革者,或是新政策的执行者,这种集团的政治意味,比较浓厚。另外一类则多半凭藉政治以外的关系,与皇帝接近..

    86 汉唐史论集 2025-05-26
  • 二四 孔子归鲁后的政治言论和政治态度

    经过了十四年的奔波,孔子又回到家乡来了。当他回味起这许多年来的经历的时候,他不能不想到那些时日的精力实在浪费得可惜;他不能不发觉到真正能实现或想实现他的政治主张的国君,实际上可说是不存在的。当他重新咀..

    116 孔子的故事 2025-05-21
  • 七 孔子在齐国政治活动的失败

    公元前五一七年,孔子到了齐国,这是他生平第一次有记录的政治活动。齐国原是东方大国,疆土在现在的山东中部和东部一带,土地肥沃,农业发达,并富有鱼盐之利,在齐桓公时代(公元前六八五前六四三年),又经过杰出..

    89 孔子的故事 2025-05-21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