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文学 / 孔子家语

辩政

2025-09-06 11:58 古代文学

【原文】

子貢問於孔子曰:「昔者齊君問政於夫子,夫子曰:『政在節財.』魯君問政於夫子,子曰:『政在諭臣.』葉公問政於夫子,夫子曰:『政在悅近而遠來.』三者之問一也,而夫子應之不同,然政在異端乎?」孔子曰:「各因其事也.齊君為國,奢乎臺榭,于苑囿,五官伎樂,不解於時,一旦而賜人以千乘之家者三,故曰政在節財.魯君有臣三人,內比周以愚其君,外距諸侯之賓,以蔽其明,故曰政在諭臣.夫荊之地廣而都狹,民有離心,莫安其居,故曰政在悅近而來遠.此三者所以為政殊矣.詩云:『喪亂蔑資,曾不惠我師,』此傷奢侈不節,以為亂者也;又曰:『匪其止共,惟王之邛.』此傷臣蔽主以為亂也;又曰:『亂離瘼矣,奚其適歸.』此傷離散以為亂者也.察此三者,政之所欲,豈同乎哉!」

孔子曰:「忠臣之諫君,有五義焉.一曰譎諫,二曰戇諫,三曰降諫,四曰直諫,五曰風諫.唯度主而行之,吾從其風諫乎.」

子曰:夫道不可不貴也.中行文子倍道失義,以亡其國,而能禮賢,以活其身,聖人轉禍為福,此謂是與.」

楚王將遊荊臺,司馬子祺諫,王怒之,令尹子西賀於殿下,諫曰:「今荊臺之觀,不可失也.」王喜拊子西之背曰:「與子共樂之矣.」子西步馬十里,引轡而止,曰:「臣願言有道,王肯聽之乎?」王曰:「子其言之.」子西曰:「臣聞為人臣而忠其君者,爵祿不足以賞也;諛其君者,刑罰不足以誅也.夫子祺者,忠臣也,而臣者,諛臣也,願王賞忠而誅諛焉.」王曰:「我今聽司馬之諫,是獨能禁我耳,若後世遊之,何也?」子西曰:「禁後世易耳,大王萬歲之後,起山陵於荊臺之上,則子孫必不忍遊於父祖之墓,以為歡樂也.」王曰:「善.」乃還.孔子聞之曰:「至哉子西之諫也,入之於千里之上,抑之於百世之後者也.」

子貢聞於孔子曰:「夫子之於子產晏子,可為至矣.敢問二大夫之所為,目夫子之所以與之者.」孔子曰:「夫子產於民為惠主,於學為博物;晏子於君為忠臣,而行為恭敏.故吾皆以兄事之,而加愛敬.」

齊有一足之鳥,飛集於宮朝,下止于殿前,舒翅而跳,齊侯大怪之,使使聘魯,問孔子.孔子曰:「此鳥名曰商羊,水祥也.昔童兒有屈其一腳,振訊兩眉而跳且謠曰:『天將大雨,商羊鼓舞.今齊有之,其應至矣.』急告民趨治溝渠,修隄防,將有大水為災,頃之大霖雨,水溢泛諸國,傷害民人,唯齊有備,不敗.」景公曰:「聖人之言,信而徵矣.」

孔子謂宓子賤曰:「子治單父眾悅,子何施而得之也?子語丘所以為之者.」對曰:「不齊之治也,父恤其子,其子卹諸孤,而哀喪紀.」孔子曰:「善小節也,小民附矣,猶未足也.」曰:「不齊所父事者三人,所兄事者五人,所友事者十一人.」孔子曰:「父事三人,可以教孝矣;兄事五人,可以教悌矣;友事十一人,可以舉善矣.中節也,中人附矣,猶未足也.」曰:「此地民有賢於不齊者五人,不齊事之而稟度焉,皆教不齊之道.」孔子歎曰:「其大者,乃於此乎,有矣.昔堯舜聽天下,務求賢以自輔.夫賢者,百福之宗也,神明之主也,惜乎不齊之以所治者,小也.」

子貢為信陽宰,將行,辭於孔子.孔子曰:「勤之慎之,奉天子之時,無奪無伐,無暴無盜.」子貢曰:「賜也少而事君子,豈以盜為累哉?」孔子曰:「汝未之詳也,夫以賢代賢,是謂之奪;以不肖代賢,是謂之伐;緩令急誅,是謂之暴;取善自與,謂之盜.盜非竊財之謂也.吾聞之知為吏者,奉法以利民,不知為吏者,枉法以侵民,此怨之所由也.治官莫若平,臨財莫如廉,廉平之守,不可改也.匿人之善,斯謂蔽賢.揚人之惡,斯為小人.內不相訓,而外相謗,非親睦也.言人之善,若己有之,言人之惡,若己受之,故君子無所不慎焉.」

子路治蒲三年,孔子過之,入其境曰:「善哉由也,恭敬以信矣.」入其邑曰:「善哉由也,忠信而寬矣.」至廷曰:「善哉由也,明察以斷矣.」子貢執轡而問曰:「夫子未見由之政,而三稱其善,其善可得聞乎?」孔子曰:「吾見其政矣.入其境,田疇盡易,草萊甚辟,溝洫深治,此其恭敬以信,故其民盡力也;入其邑,牆屋完固,樹木甚茂,此其忠信以寬,故其民不偷也;至其庭,庭甚清閒,諸下用命,此其言明察以斷,故其政不擾也.以此觀之,雖三稱其善,庸盡其美乎!」

【译文】

子贡问孔子说:“从前齐国国君向您询问如何治理国家,您说治理国家在于节省财力。鲁国国君向您询问如何治理国家,您说在于了解大臣。叶公向您询问如何治理国家,您说治理国家在于使近处的人高兴,使远处的人前来依附。三个人的问题是一样的,而您的回答却不同,然而治国有不同的方法吗?”

孔子说:“按照各国不同的情况来治理。齐国君主治理国家,建造很多楼台水榭,修筑很多园林宫殿,声色享乐,无时无刻,有时一天就赏赐三个家族各一千辆战车,所以说为政在于节财。鲁国国君有三个大臣,在朝廷内相互勾结愚弄国君,在朝廷外排斥诸侯国的宾客,遮盖他们明察的目光,所以说为政在于了解大臣。楚国国土广阔而都城狭小,民众想离开那里,不安心在此居住,所以说为政在于让近处的人高兴,让远方的人来依附。这三个国家的情况不同,所以施政方针也不同。《诗经》上说:‘国家混乱国库空,从不救济我百姓。’这是哀叹奢侈费不节约资财而导致国家***啊。又说:‘臣子不忠于职守,使国君担忧。’这是哀叹臣蒙蔽国君而导致国家***啊。又说:‘兵荒马乱心忧苦,何处才是我归宿。’这是哀叹民众四处离散而导致国家***啊。考察这三种情况,根据政治的需要,方法难道能相同吗?”

孔子说:“忠臣规劝君主,有五种方法:一是委婉而郑重地规劝,二是刚直地规劝,三是低声下气地规劝,四是直截痛快地规劝,五是用婉言隐语来规劝。这些方法需要揣度君主的心意来采用,我愿意采用婉言隐语的方法来规劝啊。”

孔子对宓子贱说:“你治理单父这个地方,民众很高兴。你采用什么方法而做到的呢?你告诉我都采用了什么办法。”

宓子贱回答说:“我治理的办法是,像父亲那样体恤百姓的儿子,像顾惜自己儿子那样照顾孤儿,而且以哀痛的心情办好丧事。”

孔子说:“好!这只是小节,小民就依附了,恐怕还不只这些吧。”

宓子贱说:“我像对待父亲那样事奉的有三个人,像兄长那样事奉的有五个人,像朋友那样交往的有十一个人。”

孔子说:“像父亲那样事奉这三个人,可以教民众孝道;像兄长那样事奉五个人,可以教民众敬兄长;像朋友那样交往十一个人,可以提倡友善。这只是中等的礼节,中等的人就会依附了,恐怕还不只这些吧。”

宓子贱说:“在单父这个地方,比我贤能的有五个人,我都尊敬地和他们交往并向他们请教,他们都教我治理之道。”

孔子感叹地说:“治理好单父的大道理就在这里了。从前尧舜治理天下,一定要访求贤人来辅助自己。那些贤人,是百福的来源,是神明的主宰啊。可惜你治理的地方太小了。”

【评析】

“子贡问”章可以看出孔子回答问题“各因其事”,具有针对,很灵活。“五谏章”,孔子赞扬讽谏。“孔子谓宓子贱”章,讲求贤的重要。

猜你喜欢

  • 04.人间世:天下二大戒

    天下二大戒仲尼曰:天下有大戒二:其一命也,其一义也。孔子说,天底下有两条大戒律,其一,命也,其一,义也。这两条大戒律,不管出家在家都要遵守。第一条大戒,其一,命也,解释这个命字就很麻烦,不是算八字那个..

    10 古代文学 2025-10-19
  • 04.人间世:千古名将郭子仪

    千古名将郭子仪我们拿历史古人来比,只有唐朝郭子仪一个人做到了。研究郭子仪一生的历史啊,那的确漂亮极了,对人事的处理高明极了,恐怕在《二十五史》里头找不出第二个人。我们历史上讲究一个出将、入相,郭子仪几..

    6 古代文学 2025-10-19
  • 04.人间世:大使难当

    大使难当叶公子高将使于齐,问于仲尼曰:王使诸梁也甚重。齐之待使者,盖将甚敬而不急。匹夫犹未可动也,而况诸侯乎!吾甚栗之。子常语诸梁也曰:凡事若小若大,寡不道以欢成。事若不成,则必有人道之患;事若成,则..

    8 古代文学 2025-10-19
  • 04.人间世:中国文化内圣的道统

    中国文化内圣的道统夫徇耳目内通而外于心知,鬼神将来舍,而况人乎!我们平时修持修养,眼睛喜欢向外面看,耳朵喜欢向外面听,真正修养做到了,眼睛对外见而不见,看到了跟我不相干,用佛学的话来讲,就是内心意识不..

    10 古代文学 2025-10-19
  • 04.人间世:自欺欺人 被人欺

    自欺欺人 被人欺为人使易以伪,为天使难以伪。我们出来做事,假如做大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也是为人使,听人家指挥,听命办事,易以伪,还容易做假,还容易有办法推得掉,还可以用手段。明朝末年有一个读书人,叫..

    10 古代文学 2025-10-19
  • 04.人间世:波飞太液心无住

    波飞太液心无住颜回曰:回之未始得使,实自回也;得使之也,未始有回也,可谓虚乎?颜回听了孔子传的方法,一定回去打坐做功夫了,不过文章没有记载。颜回向孔子报告:老师教我的这个方法,我开始上坐时未始得使,很..

    10 古代文学 2025-10-19
  • 04.人间世:心斋

    心斋颜回曰:回之家贫,唯不饮酒不茹荤者数月矣。如此则可以为斋乎?颜回跟我们的观念一样,一听就说:老师呀,我家里穷得不得了,不饮酒不吃荤已经几个月了。我这样不是天天吃斋吗?孔子自己也有这个经验,三月而不..

    7 古代文学 2025-10-19
  • 04.人间世:江水东流去不回

    江水东流去不回古之有也,非吾有也。若然者,虽直而不病,是之谓与古为徒。若是则可乎?颜回说:我拿历史的经验来说明现在的事实。不是我的意见,是古人的意见我取来用而已。历史上很多大臣讲话很有技巧,这是我们应..

    7 古代文学 2025-10-19
  • 04.人间世:内直外曲成而上比

    内直外曲成而上比颜回被孔子当场一骂,有点领悟了:然则我内直而外曲,成而上比。那么我修道的功夫,修到不表现出来的程度,内在方直而外面曲成,这就中儒家所讲的外圆内方,外面圆融一点,和人家接触和譪一点,里头..

    10 古代文学 2025-10-19
  • 04.人间世:活不长的忠臣

    活不长的忠臣且昔者桀杀关龙逢,纣杀王子比干,是皆修其身以下伛拊人之民,以下拂其上者也,故其君因其修以挤之。是好名者也。孔子说历史的经验。夏朝的忠臣关龙逢,因为遇到了桀这个暴君,被杀了;纣杀了王子比干,..

    10 古代文学 2025-10-19
  • 04.人间世:皇帝也为难

    皇帝也为难我们看了历史就懂,皇帝面前的一奸一臣,在历史上看来是一奸一臣,在当时看不是一奸一臣,一奸一臣是那么容易看出来的?看出来还叫一奸一臣?所有的一奸一臣在当时做得比忠臣还要好,一奸一臣不是都做坏事..

    10 古代文学 2025-10-19
  • 04.人间世:德荡乎名知出乎争

    德荡乎名知出乎争且若亦知夫德之所荡而知之所为出乎哉?德荡乎名,知出乎争。孔子对颜回说:且若亦知夫,这几个字看起来毫不相关,好象古文乱七八糟,翻译成白话文就是:并且你也知不知道?且,并且;若,就是你;亦..

    6 古代文学 2025-10-19
  • 04.人间世:道不欲杂

    道不欲杂仲尼曰:嘻,若殆往而刑耳!夫道不欲杂,杂则多,多则扰,扰则忧,忧而不救。这个嘻,应该这样念:嘻孔子拉长了声音幽默颜回。若殆往而刑耳。你去吧,你如果去一定被杀掉,不但教化不了卫灵公,而且你这条命..

    7 古代文学 2025-10-19
  • 04.人间世:颜回想作王者师

    颜回想作王者师孔子的学生,第一了不起的是颜回,庄子就借用孔子与颜回的对话来讲这个故事。颜回有一天向孔子请假,他说我想不当学生了,要离开这里出国去。孔子问颜回要到哪里去?颜回说准备到卫国去。孔子和卫国交..

    10 古代文学 2025-10-19
  • 04.人间世:从谥法说起

    我们再强调一下,《庄子》内七篇是连贯的,第一篇是《逍遥游》,讲人如何解脱,如何变成一个超人。由解脱变成超人以后,说到形而上道的齐物,万物不齐不能平等,《齐物论》讲如何达到形而上的万物齐而平等。然后,才..

    8 古代文学 2025-10-19
  • 03.养生主:随缘世事无挂碍

    随缘世事无挂碍老聃死,秦失吊之,三号而出。弟子曰:非夫子之友邪?曰:然。然则吊焉若此可乎?曰:然。始也吾以为其人也,而今非也。向吾入而吊焉,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彼其所以会之,必有..

    8 古代文学 2025-10-19
  • 03.养生主:神虽王不善也

    神虽王不善也公文轩见右师而惊曰:是何人也?恶乎介也?天与?其人与?曰:天也,非人也。天之生是使独也,人之貌有与也。以是知其天也,非人也。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蕲畜乎樊中。神虽王,不善也。公文轩见右..

    8 古代文学 2025-10-19
  • 03.养生主:由极高明而归于平凡

    由极高明而归于平凡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上面庄子借用庖丁的嘴,讲自己修养的造诣境界,和处世的方法原则。这里这一段话更重要。但是当我到了一般的杀牛匠那里去看看,牛一来,杀..

    10 古代文学 2025-10-19
  • 03.养生主:技进乎道

    技进乎道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文惠君一赞叹,庖丁释刀,把刀一摆,那姿态比跳舞的还优美,就告诉皇帝:没有什么稀奇,报告陛下,臣之所好者,道也,我真正喜欢的是修道,因为我学道,所以会杀牛..

    9 古代文学 2025-10-19
  • 03.养生主:杀生的艺术

    杀生的艺术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倚,砉(hu)然响然,奏刀騞(huō)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文惠君曰:譆,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

    9 古代文学 2025-10-19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