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人间世:中国文化内圣的道统
中国文化内圣的道统
夫徇耳目内通而外于心知,鬼神将来舍,而况人乎!
我们平时修持修养,眼睛喜欢向外面看,耳朵喜欢向外面听,真正修养做到了,眼睛对外见而不见,看到了跟我不相干,用佛学的话来讲,就是内心意识不起分别;耳朵听到声音,在闹市中车鸣鸣马啸啸,随便你怎么吵,没有听见。所以佛经上讲,有一天佛在恒河边打坐,一行做生意的商队用车马驮着货品过河,那个车声和马叫的声音很嘈杂,后来佛出定了,一看地下都是乱七八糟的水,就问弟子们:这是怎么一回事?弟子说:你不知道啊?刚才很多车马经过。噢,我一点都不知道。佛可不是昏沉,跟昏沉有差别,也不是睡着了,是耳目内通,眼睛不向外看,内观;耳朵也不向外听,内通。这是观音法门,就是《楞严经》上说的返闻闻自一性一,用耳根修的入流亡所。注意了,你们要是年纪大一点,最好用观音法门慧觉来修持,可以长寿。为什么用耳根听可以长寿?耳根管气,耳通气海,耳根也通肾海。
返闻闻自一性一,一性一成无上道,到达了入流亡所,眼识、耳根回转来,进入法一性一、自一性一之法流,亡所,忘掉了所听所闻的境界,即庄子所说的吉祥止止,这就是耳目内通而外于心知。怎么叫外于心知?不要起心动念,不用第六意识。而能够知道天上人间,无所不知。拿佛学的道理讲,就是第八阿赖耶转成大圆镜智,照天照地。这个时候,把心能够知道一切,能知之作用,能知之一性一,能知所知的都空掉了,那个出来的叫般若,佛学叫做大智能,大智能能通一切法。到达了这个境界,鬼神将来舍,而况人乎?鬼神都站在前面听你的命令,而况人世间呢?舍,就是停止到这里,站在你的前面。
是万物之化也,禹、舜之所纽也,伏戏、几蘧之所行终,而况散焉者乎!
是万物之化也,即《易经系辞》上所讲的参赞天地之化育。这个娑婆世界是有缺陷的,人修道修养到了这个境界,人的生命功能,人的价值到了最高处,宇宙天地的缺陷就可以弥补了。这就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原始的道家,包括了儒家道家合一的道统,是尧,舜、禹三代传行的法要。儒家道家所标榜的,上古三代内圣外王的帝王,内圣修养的关键就在这里。伏戏,就是伏羲皇帝,我们的老祖宗,画八卦的;几蘧,上古的圣人,明王。佛经上说,做治世的转轮圣王,出世法能够变成越世的圣人。他们为什么能够天人合一,于世间法做帝王,就是因为内圣修养到达了是万物之化也参赞天地之化育这个境界。这样,你就懂了传统文化的道统,内圣的道统。
我们的老祖宗伏羲几蘧等都得到了这个道统,内圣而外王,其它的历代的名臣名相,有功业留在历史上,为什么他们的成就那么伟大呢?都是因为他们内圣,内在的修养做到了,然后出来外王。佛家讲度人度世,这个度人的意思就是外王。千万不要说:你皈依了我啦,拿个红包给我,听我念一句阿弥陀佛,我又度了一个了。你小心,本要度众生,反被众生度。这是我下山以后到现在,几十年对自己的结论,下山来本要度众生,到现在我感觉到反被众生度了。所以不要随便讲度人。非内圣不能外王。内圣修养必须要做到这一段。
《人间世》第一段故事到此为止。这个故事我们注意,颜回听到卫灵公正当中年,办事专断,轻率地处理政事,轻率地役使百姓,使人民大量死亡,却看不到自己的过失,就想去教育他,使他在政治上变成一代的明君。颜回想去做王者之师,就是相当于后世的诸葛亮穿个八卦袍,拿个鹅一毛一扇想去煽火去,因此向孔子请假。孔子说你去吧,去了之后你吃饭的家伙就掉了,你这一点点修养怎么行?这就代表了一个人求学问也好,修道也好,犯了孟子所讲的得少为足,好为人师的错误,得少为足,稍稍得了一点就满足了,好为人师,等于我们一样,被人一叫老师马上就倒霉了,被众生度了,所以千万不要随便当人师。这是第一段的道理。下面孔子跟颜回一系列的对话,就讨论假设现在你去,应该怎么讲话怎么办。这是教育我们在人间世,不同的环境,不同的身份,应该是哪一种态度。接着孔子告诉颜回,你出去度人,对世界有所贡献,对社会有所贡献,必须要内圣的修养做到了圣人的境界,然后出来外用才能够起作用。不然的话,只看到现在的人生辉煌,很光明很灿烂。死后呢,五个字:与草木同腐。所以我常常告诉青年同学们,历史上多少皇帝,多少宰相,多少状元,你报得出几个来?他们在当时都是了不起,但过后被历史遗忘了,就是因为他们没有功德留在人间。这是内圣没有做好,出来外用只能争取一时,不能够争取到千秋。所以事业是分两条路的,这些圣人教主们,修道的人,说真的,也在争哦:争取千秋,不在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