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苏轼文集 / 苏轼

决壅蔽

2025-09-18 17:27 苏轼文集

所贵乎朝廷清明而天下治平者,何也?天下不诉而无冤[1],不谒而得其所欲。此尧舜之盛也。其次不能无诉,诉而必见察;不能无谒,谒而必见省。使远方之贱吏,不知朝廷之高;而一介之小民,不知官府之难;而后天下治。今夫一人之身,有一心两手而已,疾痛苛痒[2],动于百体之中[3],虽其甚微不足以为患,而手随至。夫手之至,岂其一一而听之心哉?心之所以素爱其身者深,而手之所以素听于心者熟,是故不待使令而卒然以自至[4]。圣人之治天下,亦如此而已。百官之众,四海之广,使其关节脉理,相通为一。叩之而必闻,触之而必应。夫是以天下可使为一身,天子之贵,士民之贱,可使相爱。忧患可使同,缓急可使救。

今也不然,天下有不幸,而诉其冤,如诉之于天。有不得已,而谒其所欲,如谒之于鬼神。公卿大臣不能究其详悉,而付之于胥吏[5]。故凡贿赂先至者,朝请而夕得;徒手而来者,终年而不获。至于故常之事,人之所当得而无疑者,莫不务为留滞,以待请属[6]。举天下一毫之事,非金钱无以行之。

昔者汉唐之弊,患法不明,而用之不密,使吏得以空虚无据之法而绳天下,故小人以无法为奸。今也法令明具,而用之至密,举天下惟法之知。所欲排者,有小不如法,而可指以为瑕。所欲与者,虽有所乖戾[7],而可借法以为解。故小人以法为奸。今天下所为多事者,岂事之诚多耶?吏欲有所鬻而未得[8],则新故相仍,纷然而不决,此王化之所以壅遏而不行也[9]。

昔桓文之霸[10],百官承职[11],不待教令而办。四方之宾至,不求有司。王猛之治秦[12],事至纤悉,莫不尽举,而人不以为烦。盖史之所记:麻思还冀州,请于猛,猛曰:速装,行矣。至暮而符下,及出关,郡县皆已被符。其令行禁止而无留事者,至于纤悉,莫不皆然。苻坚以戎狄之种至为霸王[13],兵强国富,垂及升平者,猛之所为,固宜其然也。

今天下治安,大吏奉法,不敢顾私,而府史之属招权鬻法,长吏心知而不问,以为当然。此其弊有二而已:事繁而官不勤,故权在胥吏。欲去其弊也,莫如省事而厉精。省事莫如任人,厉精莫如自上率之。

今之所为至繁,天下之事,关于其中,诉者之多,而谒者之众,莫如中书与三司[14]。天下之事,分于百官,而中书听其治要。郡县钱币制于转运使[15],而三司受其会计。此宜若不至于繁多。然中书不待奏课以定其黜陟,而关预其事[16],则是不任有司也。三司之吏,推折赢虚,至于毫毛,以绳郡县,则是不任转运使也。故曰:省事莫如任人。

古之圣王爱日以求治,辨色而视朝,苟少安焉而至于日出,则终日为之不给。以少而言之,一日而废一事,一月则可知也,一岁则事之积者不可胜数矣。欲事之无繁,则必劳于始而逸于终。晨兴而晏罢[17],天子未退,则宰相不敢归安于私第,宰相日昃而不退[18],则百官莫不震悚尽力于王事,而不敢宴游,如此则纤悉隐微莫不举矣。天子求治之勤,过于先王,而议者不称王季之晏朝[19],而称舜之无为。不论文王之日昃,而论始皇之量书[20]。此何以率天下之怠耶。臣故曰:厉精莫如自上率之,则壅蔽决矣。

【注释】

[1]诉:诉讼。

[2]疾痛苛痒:出自《礼记内则》。苛:同疴,疥疮。

[3]百体:身体的各个器官。

[4]卒:通猝。

[5]胥吏:官府中的衙差小吏。

[6]请属:请托,指打通关系。

[7]乖戾:违法。

[8]鬻:卖。

[9]壅遏:堵塞。

[10]桓文之霸:桓,指齐桓公;文,指晋文公。两人都是春秋时的霸主。

[11]承职:奉行各自的职责。

[12]王猛:字景略,前秦国主苻坚的丞相,治国果断力行,富有方略。

[13]苻坚:前秦国主,氐族。

[14]中书:中书省,中央官署名。三司:指盐铁、度支、户部三司,总领国家的财务。

[15]转运使:宋时朝廷特命的路一级的常设官员,主管所属各州水陆运转和财政税收。

[16]关预:参与。

[17]晏罢:晚上退朝。

[18]日昃:太阳落山。

[19]王季:名季历,周文王之父。《史记周本纪》记载他日中不暇食而待士。

[20]始皇之量书:《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始皇定天下后,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秤)石(一百二十斤)量书,日夜有呈(标准),不中呈,不得休息。

文集,四十一篇,苏轼为文,主张辞达,反对浮艳、艰涩。他的散文,比韩愈平易,比欧阳修条畅,显示出强大的实力。他继欧阳修之后,领导北宋古文运动,取得了完全的胜利。他吸取了前代散文的优点,体现了唐宋古文运动的积极成果,把散文的文学性、实用性、通俗性都推进了一大步,对我国古代散文发展贡献很大。宋孝宗称苏轼为“一代文章之宗”(《经进东坡文集事略》序),金王若虚谓苏轼文字为千古第一 (《归潜志》卷8),足见其影响。包括他在内以唐宋大家为代表的古文传统,一直为元明清散文奉为正宗,明人小品文字则更多取法于苏轼。

猜你喜欢

  • 答李翊书

    六月二十六日,愈白[1]。李生足下[2]:生之书辞甚高,而其问何下而恭也。能如是,谁不欲告生以其道?道德之归也有日矣,况其外之文乎?抑愈所谓望孔子之门墙而不入于其宫者[3],焉足以知是且非邪?虽然,不可..

    23 韩愈文集 2025-09-20
  • 蓝田县丞厅壁记

    丞之职所以贰令[1],于一邑无所不当问。其下主簿、尉[2],主簿、尉乃有分职[3]。丞位高而偪[4],例以嫌不可否事[5]。文书行[6],吏抱成案诣丞[7],卷其前[8],钳以左手[9],右手执纸尾[10],雁..

    44 韩愈文集 2025-09-20
  • 送董邵南序

    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1]。董生举进士[2],连不得志于有司[3],怀抱利器[4],郁郁适兹土[5]。吾知其必有合也。董生勉乎哉!夫以子之不遇时,苟慕义强仁者皆爱惜焉。矧燕赵之士出乎其性者哉[6]!然吾尝..

    37 韩愈文集 2025-09-20
  • 《顺宗实录》卷二《宫市》

    旧事[1]:宫中有要市外物[2],令官吏主之,与人为市,随给其直[3]。贞元末,以宦者为使,抑买人物[4],稍不如本估[5]。末年不复行文书[6],置白望数百人于两市[7],并要闹坊[8],阅人所卖物,但称宫..

    28 韩愈文集 2025-09-20
  • 论佛骨表[1]

    臣某言[2]:伏以佛者夷狄之一法耳[3]。自后汉时流入中国,上古未尝有也。昔者黄帝在位百年[4],年百一十岁;少昊在位八十年[5],年百岁;颛顼在位七十九年[6],年九十八岁;帝喾在位七十年[7],年百五岁..

    38 韩愈文集 2025-09-20
  • 御史台上论天旱人饥状[1]

    右[2]。臣伏以今年已来,京畿诸县[3],夏逢亢旱,秋又早霜,田种所收,十不存一。陛下恩逾慈母,仁过春阳,租赋之间,例皆蠲免[4]。所征至少,所放至多;上恩虽弘,下困犹甚。至闻有弃子逐妻,以求口食;坼屋..

    21 韩愈文集 2025-09-20
  • 毛颖传

    毛颖者,中山人也[1]。其先明视,佐禹治东方土,养万物有功,因封于卯地,死为十二神[2]。尝曰:吾子孙神明之后,不可与物同,当吐而生。[3]已而果然,明视八世孙(需|免)[4],世传当殷时,居中山,得神仙..

    33 韩愈文集 2025-09-20
  • 新修滕王阁记[1]

    愈少时侧闻江南多临观之美,而滕王阁独为第一,有瑰伟绝特之称。及得三王所为序赋记等[2],壮其文辞,益欲往一观而读之,以忘吾忧。系官于朝,愿莫之遂。十四年,以言事斥守揭阳[3],便道取疾以至海上,又不得过..

    32 韩愈文集 2025-09-20
  • 张中丞传后序

    元和二年四月十三日夜[1],愈与吴郡张籍阅家中旧书[2],得李翰所为《张巡传》[3]。翰以文章自名[4],为此传颇详密。然尚恨有阙者,不为许远立传[5],又不载雷万春事首尾[6]。远虽材若不及巡者,开门纳巡..

    21 韩愈文集 2025-09-20
  • 伯夷颂[1]

    士之特立独行[2],适于义而已[3]。不顾人之是非[4],皆豪杰之士,信道笃而自知明者也[5]。一家非之,力行而不惑者[6],寡矣;至于一国一州非之,力行而不惑者,盖天下一人而已矣;若至于举世非之,力行而..

    20 韩愈文集 2025-09-20
  • 柳子厚墓志铭[1]

    子厚讳宗元。七世祖庆,为拓跋魏侍中,封济阴公。曾伯祖奭,为唐宰相,与褚遂良、韩瑗俱得罪武后,死高宗朝。皇考讳镇[2],以事母弃太常博士,求为县令江南;其后以不能媚权贵[3],失御史,权贵人死,乃复拜侍御..

    29 韩愈文集 2025-09-20
  • 祭鳄鱼文

    维年月日,潮州刺史韩愈使军事衙推秦济[1],以羊一,猪一,投恶溪之潭水[2],以与鳄鱼食,而告之曰:昔先王既有天下,列山泽,罔绳擉刃[3],以除虫蛇恶物为民害者,驱而出之四海之外。及后王德薄,不能远有,..

    22 韩愈文集 2025-09-20
  • 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

    伯乐一过冀北之野,而马群遂空。夫冀北马多天下,伯乐虽善知马,安能空其群耶?解之者曰:吾所谓空,非无马也,无良马也。伯乐知马,遇其良,辄取之,群无留良焉[1]。苟无良,虽谓无马,不为虚语矣。东都,固士大..

    21 韩愈文集 2025-09-20
  • 送李愿归盘谷序

    太行之阳有盘谷。盘谷之间,泉甘而土肥,草木聚茂,居民鲜少。或曰,谓其环两山之间,故曰盘。或曰,是谷也,宅幽而势阻[1],隐者之所盘旋[2]。友人李愿居之。愿之言曰:人之称大丈夫者,我知之矣!利泽施于人[..

    47 韩愈文集 2025-09-20
  • 送孟东野序[1]

    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草木之无声,风挠之鸣[2]。水之无声,风荡之鸣,-其跃也,或激之[3];其趋也,或梗之;其沸也,或炙之。金石之无声,或击之鸣。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

    33 韩愈文集 2025-09-20
  • 应科目时与人书

    月、日,愈再拜:天池之滨,大江之濆[1],曰有怪物焉,盖非常鳞凡介之品汇匹俦也[2]。其得水,变化风雨,上下于天不难也。其不及水,盖寻常尺寸之间耳[3],无高山大陵旷途绝险为之关隔也,然其穷涸,不能自致..

    46 韩愈文集 2025-09-20
  • 与于襄阳书

    七月三日,将仕郎守国子四门博士韩愈[1],谨奉书尚书阁下[2]。士之能享大名、显当世者,莫不有先达之士、负天下之望者,为之前焉。士之能垂休光、照后世者,亦莫不有后进之士、负天下之望者,为之后焉。莫为之前..

    20 韩愈文集 2025-09-20
  • 后十九日复上书

    二月十六日,前乡贡进士韩愈[1],谨再拜言相公阁下[2]:向上书及所著文后,待命凡十有九日,不得命。恐惧不敢逃遁,不知所为。乃复敢自纳于不测之诛,以求毕其说,而请命于左右。愈闻之:蹈水火者之求免于人也,..

    21 韩愈文集 2025-09-20
  • 讳 辩

    愈与李贺书,劝贺举进士[1]。贺举进士有名,与贺争名者毁之曰[2]:贺父名晋肃,贺不举进士为是,劝之举者为非。听者不察也,和而倡之[3],同然一辞[4]。皇甫湜曰[5]:若不明白[6],子与贺且得罪。[7]..

    34 韩愈文集 2025-09-20
  • 进学解

    国子先生晨入太学,招诸生立馆下[1],诲之曰[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3]。方今圣贤相逢[4],治具毕张[5],拔去凶邪,登崇俊良[6]。占小善者率以录[7],名一艺者无不庸[8]。爬罗剔抉[9..

    21 韩愈文集 2025-09-20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