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文学 / 孟子

君子也难免受骗

2025-09-27 11:30 古代文学

君子也难免受骗

【原文】

昔者有馈生鱼于郑子产,子产使校人①畜之池。校人烹之,反命曰“始舍之,圉圉(2)焉;少则洋洋③焉;攸然④而逝。”子产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校人出,曰:“孰谓子产智?予既烹而食之,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故君子可欺以其方,难罔以非其道。

【注释】

①校人:管理池塘的小官②圉圉(yu):疲惫的样子。③洋洋:舒缓摇尾的样于。④攸然:迅速的样子。

【译文】

从前有人送条活鱼给郑国的子产,子产叫主管池塘的人把它畜养在池塘里。那人却把鱼煮来吃了,回报说:“刚放进池塘里时,它还要死不活的;一会儿便摇摆着尾巴活动起来了;突然间,一下子就游得不知去向了。”于产说:“它去了它应该去的地方啦!它去了它应该去的地方啦!”那人从子产那里出来后说:“谁说子产聪明呢?我明明已经把鱼煮来吃了,可他还说‘它去了它应该去的地方啦!它去了它应该去的地方啦!”所以,君子可能被合乎倩理的方法所欺骗,但难以被不合情理的方法所欺骗。

【读解】

骗子有术,也有限。

有术就能使人受骗,不仅使普通人受骗,就是有德有才的君子,像郑国贤宰相于产那样的聪明人,也照样受骗。只不过这很有个条件,就是你得把谎话说圆,说得合乎情理,就像那个“校人”那样,把鱼开始怎么样,接着又怎么样,最后又怎么样说得来非常生动细致,活灵活现,难怪得子产要上当,要相信他了。这里面还有一层微妙的原因在于,越是君子,其实越容易受骗。因为君子总是以君子之腹度人,凡事不大容易把人往坏处想,结果往往上骗子的当。倒是真正的小人,以小人之心度人,把人往坏处想,往往还不容易被欺瞒过去。所以,说君子也难免受骗,这原本不应该是什么奇怪的问题。

当然,还是那句话,要让君子上当受骗,得有合乎情理的说法,否则,还是容易被识破的。这就是骗亦有限的话题了。

明白了这个道理以后,即使你是君子,是不是也应该保持戒心,多一分警惕,以免上当受骗呢!

猜你喜欢

  • 一暴十寒与专心致志

    一暴十寒与专心致志【原文】孟子曰:“无或①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②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奔③之为数④,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

    2 古代文学 2025-09-27
  • 操则存,舍则亡

    一操一则存,舍则亡【原文】孟子曰:“牛山①之木尝美矣,以其郊于大国②也,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③,雨露之所润,非无萌蘖④之生焉,牛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5)也。人见其濯濯也,以为未..

    3 古代文学 2025-09-27
  • 口之于味,有同嗜焉

    口之于味,有同嗜焉【原文】孟子曰:“富岁,子弟多赖①;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尔殊③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今夫麰麦(3),播种而耰(4)之,其地同,树⑤之时又同,浡然(6)而生,至于日至(7)之时,..

    2 古代文学 2025-09-27
  •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原文】公都子①曰:“告子曰:‘一性一无善无不善也。’或曰:‘一性一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是故文武兴,则民好善;幽厉兴,则民好暴.’或曰:‘有一性一善,有一性一不善。是故以尧为君而有..

    3 古代文学 2025-09-27
  • 告子上

    告子上(1)本篇集中讨论人一性一问题,是孟子“一性一善论”思想较为完整的体现。连带的是仁义道德与个人修养的问题。对一精一神与物质、感一性一与理一性一、人一性一与动物一性一等问题也有所涉及。全篇原文共20章..

    1 古代文学 2025-09-27
  • 劝君不听怎么办?

    劝君不听怎么办?【原文】齐宣王问卿。孟子曰:“王何卿之间也?”王曰:“卿不同乎?”曰:“不同,有贵戚之卿①,有异姓之卿。”王曰:“请问贵戚之卿。”曰:“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王勃然变乎..

    3 古代文学 2025-09-27
  • 知人论世

    知人论世【原文】孟子谓万章曰:“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土,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①论古之人。颂②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

    3 古代文学 2025-09-27
  • 位卑莫言高

    位卑莫言高【原文】孟子曰:“仕非为贫也,而有时乎为贫;娶妻非为养也,而有时乎为养。为贫者,辞尊居卑,辞富居贫。辞尊居卑,辞富居贫,恶乎宜乎?抱关击柝(1)’。孔子尝为委吏②矣,曰:‘会计当而已矣.’尝..

    2 古代文学 2025-09-27
  • 友其德也,不可有挟

    友其德也,不可有挟【原文】万章问曰:“敢问友。”孟子曰:“不挟(1)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友也者,友其德也,不可以有挟也。孟献子(2),百乘之家也,有友五人焉:乐正裘、牧仲,其三人,则予忘之矣。献子..

    3 古代文学 2025-09-27
  • 万章下

    万章下本篇内容涉及圣人风范、古代礼制、交朋结友、立身处世和大臣的权力、职责等。全篇原文共9章,本书选5章。圣人风范论【原文】孟子曰:“伯夷,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恶声。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则进,乱..

    3 古代文学 2025-09-27
  • 君权谁授?

    君权谁授?【原文】万章曰:“尧以天下与舜,有诸?”孟子曰:“否,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然则舜有天下也,孰与之?”曰:“天与之。”“天与之者,谆谆①然命之乎?”曰:“否,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

    3 古代文学 2025-09-27
  • 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原文】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①志,是为得之。如以辞而已矣,《云汉》之诗曰:“周余黎民,一靡一有子遗②。”信斯也,是周无遗民也。【注释】①逆:揣测。②一靡一有:没有..

    3 古代文学 2025-09-27
  • 万章上

    万章上本篇以长文为主,内容几乎全是有关尧、舜、禹、汤、孔子百里奚等三代贤王和春秋贤人的事迹,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但一般读者读来较为生涩,全篇原文共9章,本书除9·5“君权谁授”为全章外,前面3章均为节眩大..

    3 古代文学 2025-09-27
  • 不孝有五,不顾父母

    不孝有五,不顾父母【原文】孟子曰:“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①,不顾父母一之养,一不孝也;博养好饮酒,不顾父母一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一之养,三不孝也;从②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③,..

    2 古代文学 2025-09-27
  • 爱人者人恒爱之

    一爱一人者人恒一爱一之【原文】孟子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一爱一人,有礼者敬人。一爱一人者,人恒一爱一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有人于此,其待我以横逆①,则君子必自..

    2 古代文学 2025-09-27
  • 西子蒙不洁,人皆掩鼻而过

    西子蒙不洁,人皆掩鼻而过【原文】孟子曰:“西子①蒙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之;虽有恶②人,斋戒沐浴,则可以祀上帝。”【注释】①西子:指春秋时越国美一女西施,这里以她代指美一女。②恶:这里与“西子”相对,主..

    2 古代文学 2025-09-27
  • 逢蒙杀羿,羿也有过

    逢蒙杀羿,羿也有过【原文】逢蒙①学射于羿,尽羿②之道,思天下惟羿为愈己,于是杀异。孟子曰:“是亦羿有罪焉。”公明仪曰:“宜若无罪焉。”曰:“薄乎云尔,恶得无罪?郑人使子濯孺子侵卫,卫使庚公之斯追之。子..

    1 古代文学 2025-09-27
  • 两可之间,最是为难

    两可之间,最是为难【原文】孟子曰“可以取,可以无取,取伤廉;可以与,可以无与,与伤惠;可以死,可以无死,死伤勇。”【译文】孟子说:“可以拿取,也可以不拿取的,拿取了有损廉洁;可以给与,也可以不给与的,..

    3 古代文学 2025-09-26
  • 人与禽兽的差别有多大?

    人与禽一兽的差别有多大?【原文】孟子曰:“人之所以异于禽一兽者几希①,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注释】①几希:少,一点点。【译文】孟子说:“人和禽一兽的差异就..

    3 古代文学 2025-09-26
  • 声闻过情,君子耻之

    声闻过情,君子耻之【原文】徐子①曰:“仲尼亟②称于水,曰:‘水哉,水哉/何取于水也?”孟子曰:“源泉混混③,不舍昼夜,盈科④而后进,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⑤。苟为无本,七八月之问雨集,沟浍(6..

    3 古代文学 2025-09-26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