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太平御览 / 李昉

卷五百九 ◎逸民部九

2025-09-27 12:29 太平御览
○逸民九

  皇甫士安《高士传》曰:严遵字君平,蜀人。常卖卜成都市,日得百钱以自给。卜讫,则闭肆下帘,以著书为事。扬雄少,从之游,数称其德。李强为益州牧,喜曰:"吾得君平为从事足矣。"雄曰:"君可备礼与相见,其人不可屈也。"王凤请交,不许,叹曰:"益我货者损我神,生我名者杀我身。"故不仕,时人服之。

  又曰:郑朴字子真,修道静默,世服其清高。大将军王凤以礼聘之,遂不屈。扬雄《法言》盛称其德,曰:谷口郑子真,耕於岩石之下,名振京师。冯翊人刊石祠之,至今不绝。

  又曰:李弘字仲元,蜀人。居成都之圭里,里中化之,班白不负担,男女不错行。弘尝为县令,乡人共送之。元无心就行,因共酣饮,月馀不去。刺史使人喻之,仲元曰:"本不之官。"惟扬雄重之,曰:"不夷不惠,居於可否之间。"

  又曰:郑玄字康成,北海高密人也。学《孝经》、《论语》,兼通《京氏易》、《公羊春秋》、《三统历》、《九章算术》、《周官》、《礼记》、《左氏春秋》。大将军何进辟玄,州郡迫胁,不得已而诣,进设机杖之礼以待玄。玄以幅巾见进,一宿而逃去。公府前后十馀辟,并不就。

  又曰:任安字定祖。少好学隐山,不营名利,连辟不就。时人号安曰任孔子。建安中,读《史记·鲁连传》,叹曰:"性以洁白为治,情以得志为乐,性洽情得体道而不忧,彼弃我取,与时而无争。"遂终身不仕,号曰任征君。

  又曰:管宁罪褡安。灵帝末,以中国方乱,乃与其友邴原涉海,依辽东太守公孙度,度虚馆礼之。其后中国少安,人多南归,惟宁不还。黄初中,华歆荐宁。宁知公孙渊必乱,乃因下辞还。以为大中大夫,固辞不就。宁凡征命十至,舆服四赐。常坐一木榻上,积五十年,未尝箕踞,榻上当膝皆穿。常着布裙貉裘,惟祠先人乃着旧布单衣,加首絮巾。辽东郡图其形於府殿,号为贤者。

  又曰:胡昭字孔明,弃妻子,不应袁绍之命。武帝亦辟昭,昭自陈本志。帝曰:"人各有志,出处不同,勉卒高尚,义不相屈。"昭乃隐陆浑山中。

  又曰:焦先字孝然,世莫知其所出。或言生汉末。及魏受禅,常结草为庐於河之湄,独止其中。冬夏袒不着衣,卧不设席;又无草蓐,以身亲土;其体垢污,皆如泥滓。不行人间,或数日一食,行不由邪径,目不与女子迕视。口未尝言,虽有惊急,不与人语。后野火烧其庐,先因露寝。遭冬雪大至,先袒卧不移。人以为死,就视如故,后百馀岁卒。

  嵇康《高士传》曰:子州友父者,尧、舜各以天下让友父。友父曰:"我适有劳忧之病,方治之,未暇在天下也。"

  又曰:石户之农,不知何许人,与舜为友。舜以天下让之,石户夫负妻戴,携子以入海,终身不反。

  又曰:伯成子高,不知何许人也。唐虞时为诸侯,至禹复去而耕。禹往趋而问曰:"昔尧治天下,吾子立为诸侯;尧授舜,舜授予。吾子去而耕,敢问其故何耶?"子高曰:"昔尧治天下,至公无私,不赏而民劝,不罚而民畏。今子赏而不劝,罚而不畏,德自此衰,刑自此作。夫子盍行,无留吾事!"侃侃然遂复耕而不顾。

  又曰:卞随、务光者,不知何许人。汤将伐桀,因卞随而谋,曰:"非吾事也。"汤遂伐桀,以天下让随,随曰:"后之伐桀,谋於我,必以我为贼也;而又让我,必以我为贪也。吾不忍闻。"乃自投桐水。又让务光,光曰:"废上非义,杀民非仁,无道之世,不践其土,况於尊我哉?"乃抱石而沉庐水。

  又曰:小臣稷者,齐人。抗厉希古,桓公三往而不得见。公曰:"吾闻士不轻爵禄,无以易万乘之主。万乘之主不好仁义,无以下布衣之士。"於是五往,乃得见焉。

  又曰:亥唐,晋人也。高恪寡素,晋国惮之。虽蔬食菜羹,平公每为之欣饱。公与亥唐坐有间,亥唐出,叔向入。平公伸一足曰:"吾向时与亥子坐,腓痛足痹,不敢伸。"叔向悖然作色,不悦。公曰:"子欲贵乎?吾爵子;子欲富乎?吾禄子。夫亥先生乃无欲也,吾非正坐无以养之,子何不悦哉?"

  又曰:涓子,齐人。饵术接食,甚精。至三百年后,钓於河泽,得鲤鱼中符,后隐於岩石山,能致风雨,告伯阳九仙法。淮南王少得其文,不能解其旨。

  又曰:商容,不知何许人也,有疾。老子曰:"先生无遗教以告弟子乎?"容曰:"将语子,过故乡而下车,知之乎?"老子曰:"非谓不忘故耶?"容曰:"过乔木而趋,知之乎?"老子曰:"非谓其敬老耶?"容张口曰:"吾舌存乎?"曰"存。"曰:"吾齿存乎?"曰:"亡。""知之乎?"老子曰:"非谓其刚亡而弱存乎?"容曰:"嘻,天下事尽矣。"

  又曰:关令尹喜,周大夫也。善内学星辰服食。老子西游,喜先见气,物色遮之,果得老子。老子为著书。因与老子俱之流沙西,服巨胜实,莫知所终。

  又曰:康市子者,圣人之无欲者也。见人争财而讼,推千金之璧於其旁,而讼者息。

  又曰:狂接舆,楚人也。耕而食。楚王闻其贤,使使者持金百镒聘之,曰:"愿先生治江南。"接舆笑而不应。使者去,妻从市来,曰:"门外车马迹何深也?"接舆具告之。妻曰:"许之乎?"接舆曰:"富贵人之所欲,子何恶之?"妻曰:"吾闻至人乐道,不以贫易操,不为富改行。受人爵禄,何以待之?"接舆曰:"吾不许也。"妻曰:"诚然,不如去之。"夫负釜甑,妻戴衽器,变姓名,莫知所之。尝见仲尼,歌而过之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后更名陆通,好养性,在蜀峨眉山上,世世见之。(皇甫士安《高士传》曰:陆通字接舆。楚昭王政乱,乃阳狂不仕,故曰接舆也。)

  又曰:荣启期者,不知何许人也。披裘带索,鼓琴而歌。孔子曰:"先生何乐也?"对曰:"天生万物,惟人为贵。吾得为人,是一乐也;以男为贵,吾得为男,二乐也;人生有不免於襁褓,吾行年九十五矣,是三乐也;贫者士之常,死者民之终,居常以待终,何不乐也?"

  又曰:长沮、桀溺者,不知何许人也。耦而耕,孔子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是孔子。""是鲁孔丘欤?"曰:"是也。"曰:"是知津矣。"问於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仲由。""孔丘之徒欤?"对曰:"然。"曰:"与其从避人之士,岂若从避世之士哉?"耰而不辍。子路以告孔子。孔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欤。"

  又曰:荷丈人,不知何许人也。子路从而后,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穀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耘。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

  又曰:颜阖者,鲁人也。鲁君闻其贤,以币聘焉。阖方服布衣,自饮牛。使者问曰:"此颜阖家耶?"曰:"然。"使者致币。阖曰:"恐听误,而遗使者羞。"使者至,复来求之。阖乃凿坯而遁。

  又曰:市南宜僚,楚人也,姓熊。白公为乱,使石乞告之。不从,承之以剑,而僚弄丸不辍。鲁侯问曰:"吾学先生之道,勤而行之,然不免於忧患,何也?"僚曰:"君今能刳形洒心,而游无人之野,则无忧也。"

  又曰:太公任者,陈人。孔子围陈,七日不火食。太公往吊之,曰:"子几死乎?夫直木先伐,甘井先竭,子其饰智以警愚,修身以明污,昭昭如揭日月而行,故汝不免於患也。孰能削迹捐势,不为功名者哉?无责於人,人亦无责焉。"孔子曰:"善。"辞其交游,巡於大泽,入兽不乱群,而况人也。

  又曰:汉阴丈人者,楚人也。子贡适楚,见丈人为圃,入井抱饔而灌,用力甚多。子贡曰:"有机於此,后重前轻,名曰桔槔,用力寡而见功多。"丈人作色曰:"闻之吾师,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於胸,则纯白不备。"子贡愕然,惭不对。有间,丈人曰:"子奚为?"曰:"孔丘之徒也。"丈人曰:"子非博学以疑圣智,独弦歌以买声名於天下者乎?方且亡汝神气,堕汝形体,何暇治天下乎?子往矣,勿妨吾事!"

  又曰:延陵季子名札,吴王之子,最少而贤。使上国还,会阖闾使专诸刺杀王僚,致国於札,札不受去之。延陵终身不入吴国。初适鲁,听乐论众国之风。及过徐,徐君欲其剑,札心许之。及还,徐君已死,即解剑带树而去。

  又曰:范蠡者,徐人也。相越灭吴,去之齐,号鸱夷子。治产数千万,去;止陶,为朱公,复累巨万。一日蠡事周师太公,服桂饮水,去越入海,百馀年乃见於陶,一且弃资财,卖药於兰陵,世世见之。

  又曰:屠羊说者,楚人也。隐於屠肆。昭王失国,说往从王。王反国,欲将赏说,说曰:"大王失国,说失屠羊;大王反国,说亦得屠羊。臣之爵禄已复矣,又何赏之有。"王使司马子綦延之以三珪之位,说曰:"愿长反屠羊之肆耳。"遂不受。

  又曰:闾丘先生,齐人也。宣王猎於社山,社山父老十三人相与劳王,王赐父老不租,父老皆谢,先生独不拜。王曰:"少也?"复赐无徭役。先生复独不拜。王曰:"父老幸劳之,故答以二赐。先生独不拜,何也?"闾丘曰:"闻王之来,望得寿得富得贵於大王也。"王曰:"死生有命,非寡人也;仓廪备灾,无以富先生;大官无阙,无以贵先生。"闾丘曰:"非所敢望,愿选良吏,平法度,臣得寿矣;赈乏以时,臣得富矣;令少敬长,臣得贵矣。"

  《太平御览》 宋·李昉

中国古代著名类书。宋代四大书之一。宋太宗时命李昉等14人编辑,从太平兴国二年(977)三月下诏开修,到雍熙元年(984)十二月完成,共用了六年零九个多月时间。系据北齐《修文殿御览》、唐人辑《文思博要》等类书编纂。初名《太平总类》,因太宗阅览,改题今名,简称《御览》。一千卷。分五十五门,五千四百七十四类目。征引古书一千五百七十九种。保存了大量原始资料,其中汉人传记百余种、旧地志二百余种尤为珍贵,是古书辑佚校勘的重要资料。唯因许多资料钞自前人类书,有不够准确处。1935年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三编》本,系张元济用日本静嘉堂文库藏南宋蜀本三百一十五卷,与日本宫内省等地藏南宋蜀本,及日本安政二年(1855)活字本配补影印,版本较善。1960年中华书局又据以影印。近人钱亚新有《太平御览索引》,洪业等编有《太平御览引得》。

猜你喜欢

  • 卷五百七十三 ◎乐部十一

    ○歌四 司马相如《琴歌》曰: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索我皇。时来通遇无所将,何悟今夕升斯堂。有艳淑女在此房,室迩人遐毒我肠,何缘交接为鸳鸯? 崔琦《四皓颂》曰:昔南山四皓者,盖角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

    0 太平御览 2025-09-27
  • 卷五百七十二 ◎乐部十

    ○歌三 《山海经》曰:夏后开上三嫔于天,得《九辨》与《九歌》以下焉。开始歌《九招》於天穆之野。(上美人於天帝,得天乐下也。)帝俊八子,是始为歌。(帝俊即帝舜也。) 《太元真经·茅盈内记》曰:秦始皇三十年九月..

    0 太平御览 2025-09-27
  • 卷五百七十一 ◎乐部九

    ○歌二 《家语》曰:孔子厄於匡,谓子路曰:"汝歌,予和汝。"子路弹剑,孔子和之。曲终,匡人解甲。 又曰:孔子相鲁,齐人患其将霸,欲败其政,乃选好女子八十人,衣以文锦而舞容玑,及文马四十。季桓子受女乐,君臣..

    1 太平御览 2025-09-27
  • 卷五百七十 ◎乐部八

    ○歌一 《释名》曰:人声曰歌。歌,柯也。以声吟咏有上下,如草木有柯叶。充言歌声如柯也。 《尔雅》曰:曰:徒歌谓之谣。 《尚书》曰:帝庸作歌曰:"敕天之命,惟时惟几。"(用庶尹公谐,故作歌以戒之,安不忘危也。..

    0 太平御览 2025-09-27
  • 卷五百六十九 ◎乐部七

    ○优倡 《春秋元命包》曰:翼星主南宫之羽仪,文物声明之所丰茂,为乐库,为天倡,先王以宾於四门而列天庭之卫,主俳倡,近太微而尊。 《家语》曰:鲁定公与齐侯会於夹谷,孔子摄相事。齐奏宫中之乐,优倡侏儒戏於前..

    0 太平御览 2025-09-27
  • 卷五百六十八 ◎乐部六

    ○宴乐 《乐志》曰:《寿阳》乐,宋南平穆王为豫州刺史所作也。杨叛儿,齐隆昌时,有杨旻母为师巫,旻小随母入宫,及长,为后所幸。童谣曰:"杨婆儿,共戏来。"语讹为"叛儿"。《西乌飞》,宋州刺史沈攸之举兵思归,..

    0 太平御览 2025-09-27
  • 卷五百六十七 ◎乐部五

    ○鼓吹乐 《乐志》曰:何承天云:鼓吹盖短箫饶歌,军乐也。黄帝使歧伯所作,以扬德建武。汉曲有:《朱鹭》、《思悲》、《艾如张》、《上之回》、《拥离》、《战城南》、《巫嵩》、《上陵》、《将进酒》、《君马黄》..

    0 太平御览 2025-09-27
  • 卷五百六十六 ◎乐部四

    ○历代乐 《吕氏春秋》曰: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投犹蹀也。)一曰《载民》,二曰《玄鸟》,三曰《遂草木》,四曰《奋五穀》,五曰《敬天常》,六曰《达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总禽兽之..

    0 太平御览 2025-09-27
  • 卷五百六十五 ◎乐部三

    ○雅乐下 《国语》曰:夫琴瑟尚宫,锺尚羽,石尚角。大不逾宫,细不过羽,故乐器重者从细,轻者从大。尾丝尚商,匏竹尚徵,革木一声。吕以和乐,律以平声。金石以动之,丝竹以行之,歌以咏之,匏以宣之,土以赞之,..

    0 太平御览 2025-09-27
  • 卷五百六十四 ◎乐部二

    ○雅乐中 《传》曰:吴季札来聘,请观於周乐。使工为之歌《周南》、《召南》,曰:"美哉!始基之也,犹未也,(犹有商纣,未尽善也。)然勤而不怨矣。"为之歌《邶》、《鄘》、《卫》,曰:"美哉!渊哉!忧而不困者也。..

    0 太平御览 2025-09-27
  • 卷五百六十三 ◎乐部一

    ○雅乐上 《易》曰:雷出地奋,豫。先王以作乐崇德,殷荐之上帝,以配祖考。 《书》曰:夔,命汝典乐,教胄子。(胄子,国子也。古者司乐以教国子。)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

    0 太平御览 2025-09-27
  • 卷五百六十二 ◎礼仪部四十一

    ○谥 《释名》曰:古者诸侯薨时,天子论行以赐谥。惟王者无上,故於南郊称天以谥之。当春秋时,周室卑微,臣谥其父,故诸侯之谥多不以实也。 《周礼》曰:太师,凡大丧,帅其瞽而廞,作柩谥。(郑玄注曰:廞,兴也。..

    0 太平御览 2025-09-27
  • 卷五百六十一 ◎礼仪部四十

    ○吊 《周礼·丧祝》曰:王吊,则与巫前。(郑司农注云:丧祝与巫以桃茢执戈在王前。) 又《司巫》曰:男巫,王吊则与祝前。女巫,后吊则与祝前。(女巫与祝前,后如王之礼。) 又《太仆》曰:太仆掌三公孤卿之吊劳,(王..

    0 太平御览 2025-09-27
  • 卷五百六十 ◎礼仪部三十九

    ○冢墓四 《礼论》曰:问:"君将临墓,主人先以除身无服。将若不哭,主人当哭否?"贺循答之云:"凡君臣民,皆须先君哭,礼也。此祭君宜哭,则主人不敢以哭烦君耳。" 又曰:问:"墓中有何面为上?"荀纳以为缘生奉终,..

    0 太平御览 2025-09-27
  • 卷五百五十九 ◎礼仪部三十八

    ○冢墓三 《三秦记》曰:昭帝母钩弋夫人居甘泉宫,三年不反,遂死。即葬之,以千人营葬,故有千人葬,名曰"思合墓"。 徐广《晋记》曰:关中发汉杜霸二陵、薄太后棺,面如生矣。 《吴录》曰:范慎字子敬,在武昌自造..

    0 太平御览 2025-09-27
  • 卷五百五十八 ◎礼仪部三十七

    ○冢墓二 《宋书》曰:王玄谟从弟玄象,位下邳太守。好发冢,地无完椁。时人间垣内有小冢,坟上殆平。每朝日初升,见一女子立冢上,近视则亡。或以告玄象,便命发之。有一棺尚全,有金蚕铜人以百数。剖棺,见一女子..

    0 太平御览 2025-09-27
  • 卷五百五十七 ◎礼仪部三十六

    ○冢墓一 《说文》曰:冢,高坟也。垄,丘也。墓,兆域也。 《释名》曰:冢,肿也。像山顶之高者肿起也。墓,孝子思慕之处也。丘陵像其形也。 《书》曰:武王克商,封比干之墓。 《周礼》曰:大司徒以本俗六安万民。..

    0 太平御览 2025-09-27
  • 卷五百五十六 ◎礼仪部三十五

    ○葬送四 《吴越春秋》曰:早平门外麋湖西城者,麋王城也。与越王遥战,越王杀麋王,麋王无头,骑马还武里,乃死,因留葬武里城中。以午日死,至今武里午日不举火。 又曰:吴王阖闾有子女怨王,乃自杀。阖闾痛之甚,..

    0 太平御览 2025-09-27
  • 卷五百五十五 ◎礼仪部三十四

    ○葬送三 《晋中兴书》曰:东海王越妃裴氏,痛越棺柩被焚,乃招魂,葬越於丹徒。中宗以为非礼,下诏曰:"夫冢以藏形,庙以安神。今世招魂葬者,是埋神也。其禁之。" 《后魏书》曰:韩延字显宗,为虎牢镇将。初,延曾..

    0 太平御览 2025-09-27
  • 卷五百五十四 ◎礼仪部三十三

    ○葬送二 《东观汉记》曰:邓弘薨,有司复请加谥曰昭成君。发五校轻车骑士为陈,至葬所。所施皆如霍光故事。皇太后皆曰门生,挽送。 谢承《后汉书》曰:邓晨尚世祖姊新野公主。主为王莽兵所害。及薨,诏备主官属法驾..

    0 太平御览 2025-09-27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